四年级语文配套练习册2009年佛教版

【图文】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课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课件
大小:4.22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小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金钥匙答案,急.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观潮[教学目标]1、 了解钱塘江潮雄伟壮观的景象,激起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思想情感.2、 品读赏析,感受文章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特点.3、 研读体会本文精练生动的语言.[教学用具]录象机、录音机、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步感知形象美[导语]同学们,大自然奥妙无穷,她可以点悟人的灵性,激发人的活力.同学们想不想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啊?人与自然亲近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人直接投入其中,身临其境,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这种方式叫旅游;另一种是通过阅读名人大家的文章间接感受自然美,接受自然的恩惠,如同在高明的导游指点下把江山美景尽收眼底,这种方式叫神游.不知同学们旅游了哪些地方?(生说)神游过什么名胜?可否去过钱塘江看到钱江涌潮?没去过的同学别遗憾,老师把这一奇观录了下来,想不想先睹为快啊?现在就让我们与钱塘江大潮来一次亲密接触,感受一下号称“壮观天下无”钱江涌潮吧!下面请同学们眼观耳听心悟,之后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感受.我可不能白给你们看啊.{放录象}生看后谈感受,师给以评价可以将作者及钱塘江大潮的历史讲一下.[说明]这一激情导语及钱塘涌潮的录象放映,目的在于创设吸引、感染学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感情,使其产生对美好境界的向往,激起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思想情感.二、初读感知大意,扫清障碍1、[点拨]同学们,眼见了实际的大潮算是我们去旅游了一次,下面再让我们走进南宋词人周密的《观潮》中去神游这一“天下之伟观也”的钱塘江大潮,感受周密那笔卷惊涛,墨泻江潮的杰作.请同学们先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2、品读课文,结合注释探究交流,弄懂大意3、小组合作质疑问难4、师点拨,考查,出示投影上的内容[教师导学]1、从“既望”看古人对某些日子的特殊称谓.
“望”是古人对阴历十五这一天的称谓,“既”是已经过去的意思,“既望”是指过了阴历十五,因此是十六这一天.类似的称谓还有“晦”(指阴历每月的末一天)、“朔”(阴历每月的初一)2、同义词释义联读. 略:
略不相睹(
略不沾湿(
虽席地不容闲也(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皆披发文身(
皆出酒食(
)3、解释划线的词语.
既而渐近(
)倏而黄烟四起(
)[说明]作为文言文这一板块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弄懂文言大意,掌握文言知识点,同时通过朗读初步感知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三、研读理解构思,欣赏语言美,感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特点.1、生研读课文,设计问题,质疑答疑,可自主探究可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附可能会探究的问题}A、《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探究学习]这一句大有横空出世之势,先声夺人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旨,揭示了中心,可以说集全文要义于首句. B、古人说:“富于万篇,贫于一字.”这说明写文章选词炼字是多么重要.试从课文中找一些精彩恰当的词语,说说它们的妙处. [探究学习] “吞天沃日”,动词“吞”“沃”极有气势.“倏尔”一词表现了水军动作神速. “披”“文”“持”“争”“鼓”“迎”“上”“出”“没”“腾”“变”“沾”动词蝉联而下,写出了弄潮儿生龙活虎般的形象特点,表现了动态美.“虽席地不容闲也”的“也”,是用来加强肯定语气的助词,强调观潮人特别多. C、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色、绘形、绘势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 “观潮”的? [探究学习]作者从四个方面写观潮:涨潮之状,水战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作者由远而近写“涨潮之状”.“水战之威”是散文精彩的一笔,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南宋水军演习的情景.“弄潮之技”更让观众大开眼界.“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猛勇,“出没于鲸波万仞”写弄潮儿的矫健;“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弄潮儿的绝技超凡.最能表现“观潮之盛”的语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作者以“十余里”的路途之长表现观潮场面之大,盛况空前;以“车马塞途”写看客之多;以“虽席地不容闲也”写观潮人拥挤之极.D.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探究学习]课文前三段分别描写了钱塘江潮的气势.操练水军的情况及吴中健儿的突出表现,这些都是正面直接描写.最后一段则是从侧面描写,观潮的人越多,越是说明钱塘江潮气势的壮观,越是说明水军操练及吴中健儿的本领高强,人人都想一睹为快.这样,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对正面描写起了衬托的作用,使文章中心更突出,更具有表现力.2、班上答疑,品词析句,感悟语言美3、有感情的朗读,把通过品读、研读感悟的东西,再通过朗读读出美感来.{师要适当指导朗读}[说明]本文的重点就在于这一环节的设计上,如何引导学生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大胆质疑问难,如何与同学合作交流,就需要教师调控好,把握好.四、师提问题,生思考,升华情感1、针对学生提的问题,老师提出学生没有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交流[问题] 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与吴中健儿在潮头弄潮? [明确]作者在描写了浙江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之后,又花大量的笔墨来写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术,使得两者相得益彰.人借水势,水借人势;人助水势,水助人势. 这样的描写,使雄伟之上更添雄伟,壮观之上更添壮观;使自然美与人文美相互融合,相互映衬,给读者极其美妙的感受,在身临其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作者如此着意刻画出人是自然的精灵,人是自然的主宰,自然风景因有了人的活动而更加精彩美丽,表现了人敢于和自然搏斗的大无畏精神.[问题]据说近几年,有不少人因看钱江涌潮而丧命,是否说明只有古代的人才有如此胆识敢于弄潮争标和大自然搏斗,今人就缺乏这种斗志了?(同学争论)[明确]今人用摩托车与大潮赛跑,在大潮中架船张帆,还有更多的挑战极限,征服自然的冒险活动,你能从中举例吗?(生争先恐后的说,象长江漂流、飞跃壶口瀑布以及今年的10月15日的神舟5号飞天都能表明现在的我们更是具有挑战性.)从中激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更使我们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说明]这一环节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上设计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感悟自然之美的同时别忘了人是万物的主宰者,宇宙的精灵,我们要有饱满的激情和昂扬的斗志,勇于拼搏.这无疑是人格美的一大体现.五、拓展思维,迁移延伸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要求:1. 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理解文中的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神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3.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课时划分:2课时课前准备:收集有关西藏和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自读课文,查字典给生字组词.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检查预习,从整体入手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认真学习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提起西藏,有无数人会怦然心动,自从青藏铁路开通之后,人们了解西藏就更方便了.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去查找资料,你们对西藏有了哪些新的了解?(交流资料)是啊除了神秘的藏传佛教,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能歌善舞的藏民、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还有更加奇特的景观,那就是——雅鲁藏布大峡谷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1.抽读生字,说说组词.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3.说说课文围绕雅鲁藏布大峡谷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出示“金钥匙”的内容)4.你觉得可以用哪个词来概括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壮丽、神奇、让人惊叹、不可思议、无与伦比……)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交流你是怎样读懂这一自然段的?
(作者先从人们对西藏熟悉的事物入手,再把高原上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进行对比引入.)2.学习第二自然段:(1)提出自学要求:a.找出最喜欢的语句读一读.b.在自己弄懂的地方做上批注,准备交流.c.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2)交流汇报:a.通过刚才的自学,谁能来说说这个自然段从哪些方面写了雅鲁藏布江的神奇,(景色奇异和大拐弯形成的传说.)b.找出景色奇异的句子,并说一说要用怎样的语气读.谁来读读.作者写景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c. 这神奇的雅鲁藏布江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能用自已的语言讲给大家听吗?d.质疑:对这段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这段的最后一句你是怎么理解的:再看那好像被雅鲁藏布江冲刷出来的峡谷,让你更加不能不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鬼斧神工”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好像”这个词.去了“好像”这句词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课文后面的哪句话印证了这句话.)e.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四.布置作业.1.摘抄描写景色奇异的句子,试着背一背.2.把大拐弯形成的传说,讲给家里人听.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继续学习课文,并指导朗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一.复习旧课1.谁能把描写雅鲁藏布雅鲁藏布江江奇异景色的句子背诵给大家听?二.继续学习,精读感悟.1.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
景色奇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最大的峡谷吗?找出文中的句子来说明:(“全长……,比号称……长……,比号称……长……)(2)
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起到了什么作用?(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壮观.)(3)
指导朗读,注意几个“最”字要读出强调的语气.2.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1)
找出最能概括这段内容的句子“大峡谷的两边可以说是垂直的自然博物馆……”哪些句子对这句话作了解释:“谷底是奇花异草、亚热带雨林,山坡上生长着温带的常绿阔叶林,峡谷的高处则生长着松柏等寒带的针叶林.”“河谷平原上……”难怪这里……(2)
可是大峡谷之外呢?(3)
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区别?(神奇在它为……)3.学习第五自然段哪些词语说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最后一块秘境?(“仅存、至今、没有一人”以及连用了七个“最”字”还可联系人们对珠峰的攀登来理解.并说一说这些“最”字能换成“非常”吗?)四.指导朗读,品悟情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读给大家听.体会作者内心无比的自豪和喜悦之情.五.布置作业.1.找一找歌曲《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听一听,和家人交流感受.2.写一处自己喜欢的景观,试着用上这课学过的说明方法.3.摘录文中的优美词句,试着背一背.
鸟的天堂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梢 暇 恋”新词“留恋 不禁 展示 颤动 南国 应接不暇”.2.训练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3.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教学重点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课时安排三课时.学生活动设计1.回答文中设计的问题,勾划重点词句.2.同位讨论、小组交流、理解重点句.3.观察投影片上的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4.质疑问难.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3.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二)整体感知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色?(三)过程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①读准字音:“颤”chàn“应接不暇”中“应”读yìng“一簇”中“簇”读cù“隙”读xì②理解词语: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不禁:不由自主地.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南国:指我国的南部.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2)用“______”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3)自由读课文,质疑问难.2.揭题,学生自悟:(1)板书课题.“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2)默读全文思考: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3.小组讨论: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二段(5~9自然段):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 大榕树.第三段(10~13自然):写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第四段(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第二课时(一)明确目标1.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目标完成过程1.学习第一段.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1)(作者吃过晚饭,黄昏时,在河边与朋友乘船出游.从“吃过晚饭”、“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向河中心移去”可以体会到,当时环境十分幽静.从“没有波浪”、“平静地移动”、“听见了水声”体会到的.)(2)练习朗读,体会作者游玩时愉悦的心情.2.学习第二段:(1)出示投影片(文中插图).看图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独木成林,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郁郁葱葱……)(2)默读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用____________线划出来.(3)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这一段描写了榕树“大”“美”的特点.描写“大”的语句:①“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②“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③“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④“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⑤“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描写“美”的语句:①“一簇簇树叶……真绿得可爱”.②“有许多根垂到地上……卧在水面上.”③“那么多的绿叶……新的生命在颤动.”)(4)图文对照“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理解重点句:出示投影片1:(这两句话写出了这株大榕树的真面目.树木的特点是“枝上又生根”.枝上生的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之后就成了树干,这就是这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5)指导朗读,培养学生体验“美”、欣赏“美”的能力.(6)小结:这一段作者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是静态描写.3.学习第三段:(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这一段主要写了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2)再读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再读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众鸟纷飞的活动情景的?标出有关语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①作者用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写出了鸟形、鸟色及鸟的姿态.用这样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来写,读起来节奏感强,非常上口.②作者用了拟人句“树上就变得热闹了.”“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写出了鸟儿们在“天堂”里活泼、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3)感情朗读,体会这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的.(4)小结: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鸟的活动——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动态的鸟,构成了一幅“百鸟图”.是对事物变化活动的描述,这是动态描写.4.学习第四段:(1)自由读第四段.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什么.(由“回头看”、“我感到一点儿留恋”、“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体会到作者的心情是愉快的,感到留恋.)(3)感情朗读、深化理解(要读出留恋、赞美之情.)(三)课后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第三课时(一)明确目标围绕重点,学习表达(二)目标完成过程1.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篇课文按游览路线写了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两天的记游,重点不同,方法也有别.那么作者是怎样来写所见所闻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2.投影出示自学提纲:默读思考集中交流、整理(1)时间不同:第一次去是在傍晚,第二次去是在早晨.第一次去没有看到鸟,因为天晚了,鸟儿们已经在树上栖息了;第二次去看到了很多很多的鸟儿,因为早晨,鸟儿开始活动了.(2)因为这棵榕树很大,而且枝繁叶茂、土地湿润、环境安宁,正适合鸟儿做巢生活、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了保护,便于鸟类的繁殖,因此它成了鸟儿生活的“天堂”.3.再读课文,讨论交流.(1)文中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①大榕树是静止不动的,文中作者从根、干、枝、叶等部位逐项来写,这就是对榕树的静态描写.如“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②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主要写了鸟的活动,是动态描写.如:“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③写文章时,注意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就能把内容写得更具体、更准确,动静结合,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4.朗读课文,深化理解.(三)总结扩展:1.总结全文,归纳中心.(本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及被称作“鸟的天堂”是名不虚传的.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答案不是唯一的,可让学生畅所欲言.可以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或热爱鸟类,保护环境等某一方面来谈.如:学了这篇课文,我懂了观察事物不但要注意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位置等,而且还要注意事物在不同的时间里静态、动态的变化.)(四)布置作业1.摘抄佳句.2.用“---------------------”线画出短文中静态描写的句子,用“——”线画出短文中动态描写的句子这只青蛙,两只大眼睛鼓得高高的,像两颗晶莹的玻璃球,可机灵了.我把它刚放在水盆里,那长蹼的后腿向后一划,“唰”地一下,就蹿出好远,还溅起点点水花.参考资料1.榕树: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树冠大,叶子椭圆形或卵形,花黄色或淡红色,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多年生的榕树,树枝可长出黑色的根须直垂地下,当它扎入土中时,又成为树干.榕树叶、根、树皮可入药.2.广东省新会县郊外有一条河叫天马河,河心有一棵巨大的榕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其覆盖面积之广,世罕其匹;远远望去,就像漂在水面上的一大片树林,引来无数鸟儿栖息其上.当地人称它为“鸟的天堂”.3.画眉鸟:身体棕褐色,腹部灰白色,头后颈和背部有黑色斑纹,有白色的眼圈,叫的声音很好听.
火烧云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11个字.能正确理解文中的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同学们,日出或日落时,天空经常出现绚烂多彩的云霞,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火烧云)你眼中的火烧云是什么样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 2.出示文中的生词,先指名读,再开火车读. 3.理解文中词语. 4.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文,思考:“通过读课文读懂了什么?” 2.集体交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交流,抓住颜色的变化和形态的变化,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进行感情朗读,边读边在头脑中呈现画面.) 3.教师总结:作者抓住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以丰富的想象力,以优美的语句描绘出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瑰丽多姿,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四、拓展延伸 1.你留心看过天空吗?那时的云彩什么样?能把你的观察所得写一写吧! 2.把有关描写云的词语、句子、段落摘抄在笔记本上.五、指导书写 1.学生完成作业. 2.背诵喜欢的段落.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查看: 8708|回复: 2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一
重庆市九龙坡区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适用性研究课题组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生自读这段文字,谈一谈读了这段文字后的感受。
  2.师出示长城被破坏的图片,进一步激发学生要保护长城的爱心。
  3.得出课题:不仅要保护长城,而且要保护其他的文物。
  二、具体谈谈保护长城
  1.分小组商议保护长城的建议。
  2.全班交流。
  3.分析总结出一系列保护长城的措施。
  三、拓展
  1.认识世界遗产标志,以及什么是世界遗产。
  2.交流了解,中国有多少世界遗产!
  3.我们为什么要申报这些风景名胜等为世界遗产?这些世界遗产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中国世界遗产的现今状况如何?
  4.怎样来保护世界遗产?
  5.形成书面建议或倡议书。
  写导游词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然后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可以将景点风光也可以将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教学目标
  1.继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2.学习写导游词。
  本次习作是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语言和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实用的语言。写导游词要根据游人的需要确定重点,选取最有特色或最有价值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还应根据口语交际讨论的成果,游览的注意事项,向旅游者提出“当文明游客”的机会。怎样写导游词呢?
  1.首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
  2.这一处世界遗产最有特色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著名风光、著名景点?这个景点有什么美丽的、动人的传说?
  3.写的过程中不要走别人的老路,争取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佳作借鉴:
秦皇岛 海神庙导游词
  各位朋友:
  现在,我们来到了海神庙。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古以来,秦皇岛、山海关沿海一带的航海业、捕捞业就非常发达。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朝开国元勋徐达奉命主持修建长城。为了调运各种军需民用物资,在山海关石河口修建了码头。船夫渔民出海作业,总是冒着很大的危险,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好把生命托付给神灵。为了乞求神灵的保护,乞求海上风平浪静,平安无事,就在老龙头的西侧修建了海神庙、北海神庙、妈祖庙、龙王庙等四座庙宇。1900年八国联军从老龙头登陆,四座庙宇被毁掉了。现在的海神庙是1988年重新修建的,它综合了原有四座庙宇的特点,重新构思设计,延伸入海124米,是旅游观光、临风休憩的好去处。
  这里是牌楼,南北两面各有两个大字:安澜、伏波,──让大海安静,海不扬波,点明了整个海神庙的主题。
  往前走就是山门。海神庙和一般佛教庙宇的山门不同,它里面供奉的不是四大天王,而是“天佑”、“天应”两位大海中的神将。“天佑”的意思就是老天保佑,“天应”就是指叫地地灵,叫天天应。传说这二位原来都是大海中的怪物,浑身的力气没处使,就专门兴风作浪,玩恶作剧。后来他们被天后娘娘──就是我们常说的妈祖收伏了,成了妈祖的得力助手。
  现在我们来到了海神庙正殿前面的庭院。左右两侧有两个吉祥物。右边的叫做“乘黄”,也叫“飞黄”。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集《山海经》说:白民之国有乘黄。长的样子像狐狸,背上有角。要是骑到它的身上,就能活到两千岁。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写过这样的诗句: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后来,人们就用飞黄腾达来比喻一个人的官职地位上升得非常快。看来,乘黄的功能有两条,长寿和升官。可是,我们眼前的这个乘黄大家千万不要骑,一是真要活到两千岁,那可就太麻烦了;二是您真要骑了上去,可就要准备罚款了。
  左边的这一个叫做“龙马”。我国古代传说龙马是河水之精,说它是龙头,马身,还有两个可以张开的翅膀,叫的声音很好听,说它是“鸣声九音”──有些人很谦虚,用“五音不全”来说自己唱歌的声音不好听,但这龙马“鸣声九音”,简直就是一个交响乐团!还有的古书上说这龙马就是乘黄。在海神庙的前面设立龙马、乘黄的塑像,是取其“河水之精”的含义。
  现在请大家走进海神庙的大殿。正中端坐的就是海神。两边站的是他的助手。渤海湾一带供奉的是北海之神。北海之神叫做禺京。他的“分工”有两条:让大海风平浪静,让陆地风调雨顺。为了让大海风平浪静,他手持弓箭,查看大海,哪儿的海浪过高,就射箭击碎它,这时,两位巡海夜叉就是它的助手;为了让陆地风调雨顺,他选拔了几位得力的干将,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位是千里眼和顺风耳。千里眼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顺风耳的大耳朵拉得长长的,专门负责收集各地旱涝信息。这两位是雷公和电母。雷公头似猕猴,嘴似鸡形,肩膀上长了一对翅膀,左手拿椎,右手使槌,脚踏五面大鼓,他敲起鼓来,就是天上响起了隆隆雷声。电母手拿两面镜子,只要她把镜子飞舞起来,天空里就会出现一道道闪电。左边的这二位是风婆和雨师。风婆只要把她背的布袋拿下来,轻轻一抖是小风,重重一抖是大风,抡上一圈,就成台风了。雨师用柳条在他的宝葫芦里沾上一下,往人间洒一洒,就是一场雨。当然,他用的力度和时间就决定了这场雨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
  古代的神明,都是凡人自己创造的。神明的功能,大都表达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今天,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功能已经由气象卫星和计算机承担起来了,──尽管还不那么准确,不那么全面,而雷公、电母、风婆、雨师的功能,我们最终能取代多少、能不能取代,甚至于有没有必要去取代,现在还都是一连串的未解之谜。
  我们该和海神说一声再见了,但愿他能保佑我们旅游顺利,晚上下雨,白天晴天,天天有个好天气,天天有个好心情。
  一、我的发现:
  1.生自由读例句,想一想,看能从中发现什么。
  2.分角色读小林域小东的话,看看他们有什么发现。
  3.分析比较:自己的发现和小林小东的发现有什么不同?
  4.再读句子,体会:文中句子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使句子更加具体形象。)
  5.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使句子更加形象具体的呢?
  6.用熟知的事物来作比照,使人很容易想象出文中描绘的事物的具体形象。
  7.找一找:在已学的课文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并试着自己写一写。
  二、日积月累
  1.生自读对联。
  2.指名学生读对联,师范读、纠正字音,指导学生读好对联。
  3.交流自己对这几幅对联的理解,之后,教师展示对联所描绘的相应的风景名胜的图片。
  4.熟读背诵。
  三、宽带网(提出要求,让学生课后自己搜集资料,展示资料。)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