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老城那里要天庭清洁工txt下载

穷游大洋洲
生命中的小插曲——半月生活在大英(全文完)
生命中的小插曲——半月生活在大英(全文完)
powered by
继续向市中心方向漫步。这外墙斑驳的石楼是做什么的?看上去有点慎得慌。白桥栏杆上那些有趣的徽章。看看地图,城果然很小,若是脚力好,全城走一遍大半天足矣。在我们旁边的是Lendal Tower,它的职责从防御工事到水利供给,再后来变成了储藏室和办公室,直到现在成了私人住宅。
随着深入古城,中世纪的味道愈来愈浓。
依稀可以看到。双层观光车,一抹亮丽的红色给古城带了勃机。约克街景。
经过一座天主教堂,虽然在赫赫有名的边,它显得那么不出众,但它无论气势或是构造亦或是细节,都非常有看头。
“如果你在只参观一座教堂,恰巧那座教堂是的话,你也就不枉此行了。”——Lonely Planet从看到这句话起,我便对充满期待、心心念念,直到今天,我终于不远万里来到了约克,来到了大教堂跟前。它太宏伟高大了,我只能在远处将它收入镜头中。秋意渐浓,层林尽染。曾深深爱上的深秋,不知大英的初秋是否同样动人。大家见过清洁工拿着大扫帚清扫落叶的场景吧?大家听过秋风扫落叶这句话吧?可是你们见过清洁工手持吹风机扫落叶吗?我眼前这伙计正在将四处散落的落叶吹到一起,效果居然还很不错。大英果然是个神奇的国度。约克大教堂旁的建筑。
(York Minster),是欧洲现存最大的中世纪时期的教堂,也是世界上设计和建筑艺术最精湛的教堂之一。用石材建造的教堂气势恢宏、工艺精美,历经数百年依然坚实、挺拔,教堂顶部的塔尖象一把把利剑直刺云霄,给人以历史的深邃和庄严,尤其是那些雕刻令人赞叹不已。要想看遍整个,没有几个小时的功夫是不可能的。除了宏伟的整体外观,教堂的每一个微小的部分也都值得花费些时间仔细观看。雕塑,窗户,走廊,屋顶,每一个细节都有其精彩之处。这是刚进门时,我们看到的第一眼,顿时已被它深深吸引。主厅很大很高很深,我们像似一下来到一个深不可测又充满神秘的地方,一种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从入口慢慢朝教堂的正面走去,宏伟的建筑不是一张照片可以涵盖的,繁复的细节不是一张张照片可以拍尽的。其实,早年我出于对神灵的敬畏,从不在教堂内拍照,可近两年来,我越来越被欧洲各各具特色的构造和细节吸引,感觉这不仅仅是一座教堂,更是一座艺术文化的殿堂。如果不用镜头将它记录下来,简直愧对神灵的赐予、愧对这千百年来历史的积淀。大教堂面积非常大,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小,置身其中,感觉自己很渺小。这是从正面看入口处的角度。
每座教堂里都会有精美华丽的彩绘窗,更不例外。不仅用实物向我们展示它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具匠心的构造,它更有许多展示台,里面用玻璃橱窗、用触摸屏,图文并茂地让我们了解每一个设计的奥妙之处,每一块砖石打磨的过程,每一块玻璃雕刻的步骤。这些介绍,让我们与教堂走得更近,更加感慨它与众不同。整点时,主教会带领大家一起祷告。我们如刘姥姥进大观园般好奇地打量每一处细节,有些故事并不熟悉,也就看不出名堂,但看看热闹已足以让我们惊叹不已了。
曾走过六个欧洲国家,体验过不少教堂的人文之旅,但这是我第一回走入教堂的地下室。地下室低矮局促,气流不畅,盯着历史沉重的事物看久了,不觉有些恍惚,不知身在何处。
返回地面,继续走马观花。这是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方,虽然现在正在维修中,但我们不难看出的宏伟壮观。它就是教堂东面一整片的彩色玻璃,面积几乎相当于一个网球场的大小,是全世界最大的中世纪彩色玻璃窗。它在公元年间设计完成,由100多个图景组合而成,充分展露中世纪时,玻璃染色、切割、组合的绝妙工艺,并以大面积玻璃支持东面墙壁的建筑功力。
守护教堂的神灵们。走出课堂,走进教堂,才能真正了解教堂的历史,的历史。小朋友们正听得入神。除了东面彩色玻璃窗外,大门入口上方的玻璃窗也是精彩佳作,相较于东面和西面玻璃窗的华丽多彩,教堂北面的“五姊妹窗”(The Five Sisters Window),是历史最悠久的玻璃窗,早在公元1260年就以灰、绿两色的几何拼装法设计,也是英国最大的灰色调单色玻璃。其实教堂太大了,我转了几圈,早已分不出东南西北,只觉得少读了些资料,对的历史了解太少,实在无法深入理解,有些可惜。走万里路,也必须读万卷书。
离开,已是中午时分,让我们去的大街小巷里走走逛逛,觅顿有趣的午饭吧。约克与我们的西安一样,同是一座古城,但它不会由于建造现代楼宇,而将古时的砖瓦房屋拆除,更不会在拆除后的某一天想到突然这座房屋,回过头来再仿制一座所谓的古迹。我们眼前这几幢建筑,有古有今,并列而立,看上去并不冲突,毫无违和感。所以,如何在保存遗迹的同时建立新城,值得我们好好思考,更多时候这只是一个理念问题。想通了到底要如何呈现自己国家的风貌,才能真正建造出持久的建筑和适宜的城市。看图说话扯了有点远了,拍这张照片,其实是因为我喜欢这口美丽的钟,尤其它那装饰金花和花纹。
小巷里商店林立,装饰各具特色,煞是有趣。左看看,右逛逛,既欣喜又忙碌。一场不期而至的雨越下越大,气温也随风雨骤降,我们缩紧脖子、饿着肚子游荡在街头,渐渐有些兴味索然了。队友甚至说,“现在要是在温暖的房间里看电视该多舒服啊!”
嗯,是时候找点东西填饱肚子了。要说吃的,绝不缺少餐馆,从大名鼎鼎,几十人排队的Bettys Cafe and Tea Rooms到只容一两人转身的外卖食品小铺,应有尽有。但是,我的队友提出了一个新需求,“又湿又冷的天气,喝一碗热汤才好。” 我起初觉得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就算找不到当地有特色的汤,一碗罗宋汤应该不成问题。于是,我们冒雨在一家家餐馆前打量,渐渐,我发现soup这个词出现频率很低。带着疑问,我随机进入几家餐馆询问了一通,店主无一不茫然或是摇头。有家店主热心地向我推荐了两条街外的某餐厅,称似乎有汤供应。我们乘兴而去,败兴而归。队友越来越焦躁,我则步履不停,穿梭在大街小巷中,终于,我在一家餐馆的橱窗宣传画里看到了Home made soup字样。我喜滋滋地带领队友前去,这家店以外卖为主,堂吃的地方仅是由异常狭小的空间摆上两张小桌子和若干高脚凳组成,但一想到有汤喝,我们也就不计较环境了,况且我不正想尝试最本地化的餐馆吗?小店主营各种不同口味的长条形的pizza和wrap,wrap是类似饺子形状的馅饼。蛋糕面包咖啡等也有不少选择。我挑了三个口味的pizza和三碗汤。pizza刚出炉,分量十足,味道不错,很快被我们瓜分了大半,这时候服务员送上来三杯一次性纸杯装的饮料,外形和麦当劳咖啡的包装一样。我一愣,我记得似乎没有点饮料啊?!我打开一看,这。。。这。。。浆糊状的东西是什么?土豆泥?土豆羹?我什么时候点的?服务员看到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忙解释道,这是Home made soup。What!?你家是这样烧汤的?汤不该是成水状吗?那我家的西红柿蛋汤算什么?无数个问题飞过我的脑海,最终转为一个笑容谢过服务生。(咳,咳,多么有礼貌的入乡随俗的麦同学啊!)尝了几口所谓的soup,味道有点咸,香料放多了,口味很重。就着pizza正勉强吃着,服务生又来了,她送来了三个大面包。这又是哪出?哦!买汤赠面包!敢情我的pizza是多点了。好吧,面包打包带走吧,我们绝对是吃不了了。在大英帝国的第一顿午饭,就这样在一惊一咋中度过了,果然这是个让我大开眼界的国度啊!
早在制定计划时,城里有若干个我挺期待的地方,但随着凄风冷雨,热情早已消散殆尽,一路无目的地随意走着逛着。直到Clifford’s Tower突然闯入视线,我才惊喜地告诉队友,这是约克现存的遗迹之一,在塔顶可以看到整个约克城。相传在公元1190年,由于受到十字军的迫害,许多犹太人逃到克利福德塔作为避难所。然而当地一场暴动使得大部分的犹太人都躲到这里,并拒绝原城堡的总管进入,一场争夺要塞进入权演变成一场大屠杀,许多犹太人为了不落入敌人之手,纷纷自杀并将要塞燃起大火,幸存者随后也被围攻者屠杀。13世纪下叶,要塞用石头重建,英格兰唯一的四叶形建筑,后来,在1322年罗杰克利福(Roger de Clifford)在此上吊后,要塞被命名为克利福德塔(Clifford's Tower)。风大雨大,登楼就罢了,看看上的鸭子吧。它们个头巨大、身形壮硕,在雨中仍闲庭信步,可见幸福指数颇高。
相关阅读1/3
生命中的小插曲——半月生活在大英(全文完)
穷游兴趣小组
/thread-.html一个“洋清洁工”与长城30年的不解之缘
箭扣长城山下,西栅子村。
从清晨开始,山里的雨就一直在断断续续地下着。
西栅子村长城学校的餐厅里,烤箱还在“咔哒咔哒”计时,里面不断散发出烤面包的香气。
突然,一个灰白头发的“老外”从外面推门进来,刚淋过雨的他,头发还有些湿。他径直走向了桌子旁,拿起了桌上刚烤好的面包,笑着用普通话说:“你好,我是威廉。”
威廉?林赛刚刚从山上捡垃圾回来。
每当周末或者节假日,威廉都会来到北京市郊的一些长城未开放的区段捡垃圾。这些区段虽然没有正式开放,不是旅游景区,但是来这里的人并不少。
近年来,随着户外运动的逐渐流行,很多户外运动爱好者都会去北京周边俗称“野长城”的长城未开放区段游玩。这也给长城以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影响,乱扔垃圾、破坏文物的现象时有发生。
威廉和志愿者们凌晨5点就已经上山,回到山脚下的长城学校已经是上午9点了,他把从山上捡到的垃圾装到了专门的垃圾桶里。
作为一名来自英国的长城保护志愿者,威廉?林赛保护长城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定期上山,去长城附近捡垃圾。
威廉给志愿者讲解长城保护知识
从1998年开始,他一直在坚持着做这件事情。
2001年,威廉成立了“国际长城之友协会”,这些年来,他和志愿者们一同到长城捡拾垃圾,并收集有关长城的历史资料,希望能让更多人保护长城。
由于威廉长期以来在长城保护以及中英文化交流方面做出的贡献,他也获得了很多荣誉。1998年,国务院为他颁发了友谊奖章,2006年,英国女王为他颁发了大英帝国勋章,2008年,北京市政府还为他颁发了长城友谊奖。
越来越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也认识了这位热心的英国大叔,有人说他是“洋清洁工”,也有人说他是“当代白求恩”。
“有人说我是白求恩、雷锋,其实我只是几十年前来到长城探险,然后留下来研究它们、保护它们而已。” 威廉说。
威廉?林赛是1986年来到中国的,而他来到中国只是为了完成一个儿时的梦想。
威廉1956年出生在英国利物浦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在邮局工作,母亲是保健师,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小学的时候,他第一次在地图上看到了中国的万里长城,这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震撼。“直觉告诉我,这是我今后要去的地方。”
从小就对地理感兴趣的威廉,在大学期间学的就是地理和地质专业。毕业后,他到埃及和挪威的油田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他又回到了英国,在曼彻斯特理工大学工作。
威廉的哥哥是一位户外运动爱好者,他经常会带着威廉一起出去徒步。1984年,威廉跟着哥哥来到了英国的哈德良长城(Hadrians Wall)徒步。
在哈德良长城徒步的威廉
哈德良长城全长约120公里,就在他们将要完成徒步的时候,哥哥突然感慨地跟威廉说,“嘿,威廉,你应该去中国,徒步万里长城。”
这句话让威廉一下子来了精神,他心想,趁着自己还没成家,还没有什么顾虑,要是能沿着中国的万里长城走一趟该有多棒!
“是啊,为什么不呢。”威廉对哥哥说。
两年之后,威廉觉得准备得差不多了,便果断辞去工作,来到了中国。
他很清楚地记得,那天是日。
威廉背着行囊从北京出发,准备沿长城西进,但当时可能由于水土不服,还没走到一半他就腹泻不止,只得又回到了英国。
徒步长城的78天
第二年,威廉?林赛又回来了。
这一次,他选择从嘉峪关出发,目的地是山海关。
虽然这一次,他准备得更加充分,但是一开始,他还是遇到了麻烦。
威廉出发后,嘉峪关就下了一场大雪,大雪后的第三天,他看天气已经转好,于是就继续往前走。但是,当他在山上又走了几十公里时,暴风雪再次来临。
更可怕的是,他迷路了。
由于大雪的突然到来,四周的路都已经看不清,他走了一会儿,试图找到最近的下山的路,但是并没有成功。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威廉心想,今晚只能先在山上找个地方过夜了。长城的墙体上有不少的洞,洞外还散落着石头和树枝,于是威廉就找个一个墙洞休息。
过了一段时间,威廉突然被几只狗的叫声惊醒。两条野狗一边叫着,一边朝威廉扑了过来。“我又踢又喊,拼命朝野狗扔石头,同时慢慢地后退,总算和狗拉开了距离,摆脱了危险。”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威廉依然心有余悸。
在随后的两天里,威廉一直在寻找下山的路,他的食物已经耗尽,意识也开始有些模糊。当他爬到一个避风处时,眼前的一幕让他彻底崩溃。
“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有一具美国探险遇难者的遗体,遗体侧靠在城墙上,脑袋却耷拉着。最可怕的是,那个人穿着一双美国产的VASQUE高山靴,和我脚上的一样!”
就在威廉近乎绝望的时候,他听见有人边喊叫边跑过来。“是个孩子,也就十来岁。他说,他的家就在不远处,离这65里地。他来,是因为他父亲两天前看见一个外国人上山了,却一直没见回影。”
一个孩子,为了寻找威廉,在雪地里滚爬了两天。当孩子从怀里掏出带冰碴的馒头塞到威廉的嘴里时,威廉当时就流下了眼泪。
这个男孩把威廉带回了家,男孩的父母立刻给威廉烧水做饭,而孩子自己则单腿跪在地上,给威廉挑开了脚上的三十几个水疱。威廉说:“你知道,无论前面的路程何等艰险,我一定要走下去,因为我获得了中国人的友情,尽管这友情的表达方式只是请我吃一碗热乎乎的疙瘩汤和两个荷包蛋。”
在旅途中,威廉发现,他遇到的最大麻烦不是复杂的天气状况,也不是资金不足问题,而是没有通行证。当时,长城沿途有些地区不对外国人开放,外国人需持相关部门开具的通行证才能通过。
在当时中国的一些内陆地区,当地人很少见到外国人,有的人会觉得新鲜,有的人则会担心一个外国人来到这里会不会有什么企图。由于没有通行证,威廉曾先后9次被公安机关抓住,也曾被要求限期离境。
1987年5月,威廉走到了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附近的长城,被群众发现后送到了当地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决定对这个“惯犯”施以重罚:终止旅行,没收相机和胶卷,罚款150元人民币,而且调查期间只能住在榆林宾馆不能外出。
这一切都让威廉很无奈。
这时,榆林学院外语专业的学生高秋燕也得知榆林宾馆里住了个外国人,由于当时榆林很少能遇到外国人,于是,她抱着来练习口语的想法,找到了威廉。“在宾馆做服务员的同学悄悄告诉我,这个老外你稍微注意点儿,公安局的人说他可能是特务。”高秋燕说。
当高秋燕走进威廉房间时,威廉正在写东西。“他说他在写一本关于长城的书,要让全世界喜欢长城的人看到它就能了解长城,了解它的过去和现在。”高秋燕说。
当时,威廉还拿出来一张很大的仅有上半幅的中国地图指给高秋燕看,告诉她自己都去过哪些地方,并且遗憾地告诉她警察曝光了自己的胶卷、没收了自己的相机。“但我又不能对他流露什么,”高秋燕说,“我当时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您放心,警察可能是误解您了,等他们搞清楚您的目的后,他们会归还您相机和胶卷的,他们会让您进行伟大的行程的。”
高秋燕回忆,当时威廉最大的遗憾就是到了榆林,却去不了和嘉峪关、山海关齐名的镇北台。
镇北台今貌
7天后,威廉交了罚款,极不情愿地离开了中国内地。但他仍不甘心,刚到香港就扭头“杀”了回来。
1987年秋,他以内蒙古东胜市为起点,继续沿着长城向东徒步,直至12月,终于抵达长城的尽头山海关。
“我从嘉峪关一直跑到山海关,花了78天,用双腿丈量了2470公里。”威廉?林赛提到自己的第一次长城之旅,感慨不已。
1989年,威廉出版了他与长城“情缘”的著述——《独步长城》,在英国、美国和德国引起了巨大轰动。
威廉近年写的书
就这样,威廉留在了中国,并和一名西安姑娘吴琪结了婚,有了孩子。
威廉一家人
后来,威廉一家人从西安搬到了北京。
周末休息的时候,威廉经常会和朋友们一起去北京周边的长城看看。但是,威廉逐渐发现,长城上以及周边的垃圾越来越多。
每次,他都会随手把垃圾捡起来带回去。有一次,他很气愤地跟吴琪谈起了这件事,吴琪告诉他,“光气愤没有用,你想过做点什么吗?”这句话启发了威廉,于是,一个“让大家一块儿行动起来,清洁长城”的构想渐渐清晰起来。
1998年4月,威廉召集12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我美化了长城”活动。他们艰难地出入于人迹罕至的乱石间,甚至爬下十几米高的悬崖,将一个个发出臭味的瓶子和变质食物捡出来。仅在金山岭和司马台长城之间,他们就捡了150多袋垃圾。
榆林的高秋燕当时正好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的这则新闻,虽然报纸上没有照片,但是她隐约感觉这个英国人就是威廉?林赛。她写了一封信,寄到了中国青年报社。信寄出大约一周后,高秋燕就接到了威廉的妻子吴琪的电话,时隔11年后,她和威廉又联系上了。
高秋燕邀请威廉再回榆林看看,威廉半开玩笑地对她说:“我怕,我怕榆林,榆林有全世界最厉害的警察。”
对于威廉来说,榆林就是自己心中的一个结。
后来,高秋燕找到了当时管制威廉的榆林市公安局警察周吉斌,把威廉写的书给了他。周吉斌看到书后很惊讶,原来威廉有着这样的经历。于是,高秋燕拿起了电话,打到了威廉当时的办公室,电话接通后,周吉斌接过电话,大声地说:“威廉,欢迎你再来榆林,榆林已经开放了。”
此后,威廉不止一次提到,这个电话对他来说是多么得重要。
2005年,威廉?林赛回到了榆林,在高秋燕的陪同下,登上了镇北台。
同时,他也见到了那个“全世界最厉害的警察” 周吉斌。这一次,两个人握着手,一起在榆林市公安局门口照了一张相。
威廉对周吉斌说:“当时(1987年)我对你的严厉很不理解,现在我明白了,我有我的梦想,你有你的制度,我的梦想不符合你的制度。好在后来有高秋燕这个热心人在11年后的1998年又一次联系上我,并且创造机会,让我在18年后再一次与榆林有了更亲密的接触。”
2007年,陕西省榆林市政府又授予了威廉?林赛“荣誉市民”称号。
1998年4月,威廉召集12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一同来到长城捡拾垃圾。后来,他还找来赞助商,在箭扣长城附近设立环保基地,雇佣6名村民在长城沿线捡拾垃圾。
最开始环保基地每3个月只需雇佣一辆卡车来运走垃圾,但到了后来,每个月就需要一辆。
逐渐,威廉意识到,仅靠捡垃圾是不够的,需要动员更多的人参与。
2001年,威廉创立“国际长城之友协会”,他提出“山野之约”,号召大家“带走垃圾,不随地乱扔”,并将环保标语做成提示牌,安置在长城上。
“山野之约”提示牌
直到现在,威廉每周都会和志愿者来到长城拾垃圾,平均每年捡拾垃圾120余袋。
今年,威廉?林赛已经60岁了,而他来到中国也已经30年了,他想要再重新走一次当年他走过的路,不过和之前不同的是,他这次将要带着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一起走。
威廉&林赛的妻子吴琪和两个儿子吉米、汤米
7月15日,威廉?林赛从北京箭扣长城脚下的长城学校启程,开始了他的“长城守护之旅”。此次“长城守护之旅”的行程自东向西,全程6000多公里。从山海关开始,途径居庸关、箭扣、雁门关、张掖、嘉峪关、玉门关等长城上的重要关口。
沿途他将和自己的家人还有志愿者一起捡垃圾,并开展一系列保护长城的宣传活动,活动将一直持续到8月底。活动结束后,威廉将用自己珍藏的三十年来对长城研究和保护的相关文献资料,连同本次考察的重要成果,在北京举办长城保护专题文化展览。
除了志愿者,还有一些组织和机构也加入到了威廉?林赛的长城保护之旅。作为此次长城保护之旅的联合发起人,《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总编辑、百代旅行平台创始人王翔宇更愿意把这次旅程定义为一次“分享之旅”。
“威廉?林赛先生30年以来对长城的这种热爱,他对长城保护知识的积累,能跟广大的人文历史爱好者们分享,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王翔宇说。
出发之前,威廉?林赛把自己之前穿坏的8双户外登山鞋都拿了出来,这些鞋里都装满了土,栽上了花。
威廉的靴子
他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鞋子代表了他在长城上行走的2500多个日夜。鞋子虽然坏了,但是这种精神会一直传承下去。
长城学校中的宣传板
威廉还特别喜欢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而近年来他更多的则是把 “不爱长城非好汉”这句话挂在嘴边。
长城学校里的涂鸦墙
1998年,当威廉第一次组织去长城捡垃圾的活动时,就有人问他,“你会一直走下去吗?”
当时威廉的回答是“只要我还在,我就会一直走下去”。
18年后,威廉面对同样的问题,也给出了回答。
“I will never retire , I’m like the Queen of England, always working. Hopefully, in the another ten years I will be having the 40th anniversary journey.(我永远不会退休,就像英国女王一样,一直都会做下去。希望在十年后,我还能进行40周年的纪念旅行。)”
但最后,他加了一句:“长城的未来在年轻人手里。”(作者:北京新闻广播记者王博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问北京)
威廉&林赛和他的儿子吉米&林赛
&&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关注微信公众号"麻辣未闻",直接对话记者,曝料线索。
编辑:新语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客服电话:010-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嘉慧妇儿医院&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大英医院护工友情小提示
大英医院护工相关推荐
大英医院护工相关分类
& 列表网&京ICP证100421号&京ICP备号-1&琼公网安备0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洁工阿姨拍写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