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在哪些国家的惟殷先人 有册有典神相伴的

您现在的位置: > 书林摘叶
叶嘉莹新作《荷花五讲》自述与荷花、佛法相伴人生 &
发布者:沈黎江 &&&时间:
以荷为线,以诗词为伴,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在新作《荷花五讲》中自述与荷花、佛法相伴的人生。叶老在书中坦言自己生于荷月、小名荷花,此生与中国古典诗词为伴,与佛法有不可思议的缘分。全书文字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叶老更在书中围绕自己经历的家国大事,披露在时代背景下寄情于诗,抒发内心感慨的经历。
【书籍信息】
书名: 《荷花五讲》
ISBN:978-7-100-11365-6
作者:叶嘉莹
定价:36.00元
出版日期:2015-09
内容简介:
生于荷月、小名荷花的叶老先生在书中以荷花为线,通过围绕荷花展开的五次演讲,记述了作者一生与中国古典诗词为伴的经历和与佛法不可思议的殊胜之缘。
第一讲《我与莲花及佛法之因缘》,主要围绕作者数次与佛法相遇的经历展开。
第二讲《迦陵诗词稿中的荷花》,则穿插数首作者本人的得意之作,并多次引用同样与莲花有着殊胜因缘的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词,文字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第三讲《谈我与荷花及南开的因缘》,是作者专门为南开大学荷花节而撰写的一篇文章,其中除了论及荷花,更历数了作者与南开大学之间妙不可言的机缘。
第四讲《我心中的诗词家国》主要围绕作者一生经历的家国大事,以及在大时代背景下作者寄情于诗,抒发内心感慨的经历。
第五讲《九十岁的回顾——&迦陵诗词稿&中之心路历程》是作者对于九十年人生经历的回眸,隽秀话语,饱含了作者与诗词相伴一路走来的艰辛,也充满了对过去岁月的无限感慨。
作者简介: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书香世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等校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受聘于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代表作品有《迦陵文集》十卷、《叶嘉莹作品集》二十四卷、《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唐宋词十七讲》等。
万事各有因缘,此一书之编订成册,当然也具有一段因缘。而其缘则起因于2012年我在北京横山书院的一次讲话。先是南开大学的陈洪校长曾多次与我谈及湛如法师之高才慧德,于是乃安排我于2012年9月下旬至湛如法师所主持之横山书院做一次讲话。我自惭浅薄不敢妄作论述,惟念及我之平生与佛法似颇有一些因缘,遂以“我与莲花及佛法之因缘”为讲题,在书院中对诸学友做了一次报告。其后又蒙湛如法师安排了一次雅集,因而乃与书院中诸友人更有了较多的交往。及至2013年7月初,我应邀赴京为首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颁奖,自温哥华飞抵北京机场,在候取行李之时,乃又巧遇湛如法师与陈洪校长从国外访问归来,询及我在北京之住处,伴随我返国的研究所助理张静,遂与湛如法师交换了联系办法。越二日,法师打来电话,谓我所居住之旅店与北京之古刹法源寺相近,邀我与张静二人同往古寺参观并共进午餐。适值当日为我之阴历生辰,法师固未尝前知也。而此一巧合,乃使我忆及25年前,佛门大德赵朴初先生亦曾于7月初旬邀我赴北京广济寺以素斋相聚,是日亦适值我之阴历生辰,赵朴老固亦未曾前知也。盖以我生于阴历六月初,俗称为荷月,双亲遂以“荷”为我之乳名,“荷花”又称“莲花”,一般以为乃佛法之象征,而我乃先后两次在未曾前知之情形下得蒙佛门之二位大德邀我以素斋相聚,其因缘真可谓为“殊胜”矣。更有巧合者,则是我于早年在北平读书时,我的老师顾随先生亦喜言佛法,曾询及我有无笔名,仓促间我乃以与我之名字“嘉莹”谐音之“迦陵”二字相对,而“迦陵”则本为佛书中妙音声鸟“迦陵频伽”之简称,以此诸缘,是以每有友人邀我讲述个人之生平经历或个人之诗词创作时,乃往往不免牵涉及我与莲花及佛法之各种因缘。
近日蒙张静告知说横山书院拟将我上一次在书院之讲话编订成书,而苦于字数太少,希望我能再写一些文稿增入。而我既已年届九旬,视听之力逐年退减,加之工作繁忙,仓促间难以应命。因思我多年来在各地之讲话,固亦曾往往有涉及莲花与佛法之叙述,其所引之诗词与我在书院中之讲话内容,虽或有相同之处,然而讲话之时地不同,听众不同,意蕴亦各有不同。因而想到在《华严经》中论及法界缘起,曾有“譬如众镜相照,一一影中,复现众影”之说,我遂自念或者亦可以将我多年来各地之讲话编为一集,一则既可以向横山书院之邀稿报命,再则也可以作为“众镜相照”中对自我之一种检讨和反省,而诸讲中既都不免牵涉到我的生辰与莲花及佛法之关系,遂将书名拟定为“荷花五讲”,而以我在横山书院之一讲冠于卷首,亦所以记其缘起之意也。
年3月写于南开校园
地址:乌鲁木齐市胜利路229号 邮编:830049&&&& 邮箱地址:
本网站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作并维护。保留所有权利,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许昌的荷花开了!亭亭碧荷绕莲城,“一花”相伴千年香。_许昌春秋网-爱微帮
&& &&& 许昌的荷花开了!亭亭碧荷绕莲城,“一花”…
荷花开了6月22日,一艘船从南护城河经过,一旁的荷花开得正好。“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笑脸两边开。”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采莲曲》中的名句。炎炎夏日,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清香四溢,给人以无限美感。&许昌种植荷花的历史可追溯至北宋时期。历经千余年,许昌的荷花不但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销声匿迹”,反倒愈发迷人。如今,在市区护城河、饮马河、天宝河、许扶运河等河段均能看到婀娜多姿的荷花及与荷花有关的景观小品。历经时光的洗礼,荷文化早已融入许昌市民的生活之中及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成为城市文化基因的一部分,寄托着许昌人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荷花种植始于北宋,清文人墨客著诗篇追溯许昌种植荷花的历史要从许昌的小西湖说起。北宋时期,百姓在城西的小西湖边植树插柳,种上莲藕,使得小西湖逐步成为中州有名的园林胜景。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等文豪都曾在此流连。北宋梅尧臣的《登许昌城望西湖》中有“岸痕添宿雨,草色际平田,夏木阴犹薄,朱荷出未圆”的名句,为后人描绘了北宋时夏季许昌西湖的美丽景色。&据1983年出版的《许昌县志》记载:“明洪武间,知州赵逊环植杨、柳、芙蓉。夏秋之际,红绿交映。成化中,知州邵宝环濠皆栽荷花,称中州胜观焉。”从这段文字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在明代,许昌护城河内的荷花已经形成了规模,成为中州一景。&因小西湖荷花壮观、美艳,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前来游玩并留下精美诗篇。清人李来章作有《许昌怀古·西湖》一诗,云:“万柄荷花开,置身明镜里。”清乾隆年间的许州知州甄汝舟,先后作过多首诗赞颂许州荷花。其中,《西湖观荷二首》留下了“万国绯袍擎翠盖,一奁明镜照红妆”、“云烘日炙偏增艳,鹭立鸥眠别有情”等佳句。后来在为“许州十景”题诗时,他又专门作了一首《西湖莲舫》:“一片波光散晓烟,红衣馥馥翠田田。州城宛在芙蓉苑,何用兰桡拨画船。”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许州城被荷花包围,风光旖旎。数次栽荷成风景,城市水系显魅力90多岁的李季安老先生是土生土长的许昌人。他在《忆民国时期的许昌县城》一文中详细记述了当时许昌县城荷花分布的情况:“20世纪30年代初期,每年的春秋季节,从南门外向东经东南门至城墙东南角处,从南门外向西至西南门处,从东门外向北至城墙东北角处,从西门外向北至小西湖等几段护城河里,整个水面被荷叶、菱叶和芡(也叫鸡头)叶所覆盖……故许昌县城又有‘莲城’之美誉。”据《许昌市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后,为提高许昌城区的园林绿化水平,1986年,许昌城区有7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藕8498平方米。护城河内已重新植藕,渐渐恢复“荷花城”景观。2006年,许昌在市区全长约 4.3公里的护城河内种植了近50亩荷花,但是品种较为单一,多为红莲和白莲。2015年,因许昌中心城区护城河环通工程的实施,先前栽植的荷花被全部清除。荷花是一种喜温的水生植物。如果在清明节前种植,气温较低,莲藕或莲子栽植后易被冻死;在稍晚的5月种植,气温又过高,不利于莲藕的生长。因此,每年4月是荷花种植的最佳时期。为重现护城河内荷花美景,日起,我市在护城河两侧浅滩区陆续栽植了从白洋淀运来的2万株莲藕。此次护城河荷花栽植总面积达23000平方米,共栽植有艳阳天、红千叶、太空莲、白花建莲、舞妃莲、千瓣莲、红台莲等9个品种的观赏莲和科罗拉多、黄鹰、粉牡丹、白睡莲4个品种的睡莲。另外,西湖公园梅花堂前也栽植了5000株观赏莲藕。如今,这些莲藕在护城河相应河段展现出勃勃生机。东城区植绿造景,荷花种植面积超过护城河荷花作为许昌市花,成为体现我市特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12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为提升东城区整体河道景观效果,体现莲城特色,东城区开始在天宝河、学院河(今饮马河)植绿造景,在现有河道桥及观景平台周围栽植莲花。天宝河栽植荷花面积1.29万平方米,许扶运河栽植面积8550平方米,总栽植面积2.14万平方米;主要栽植品种有西湖红莲(红花)、别样红(深紫红色)、古代莲(粉红色)、湖中血(白花)等。&2013年,东城区又组织人员从4月份开始在东湖、学院河、新兴路至天宝路、贵妃苑景观湖和许扶运河铜雀台周边栽植荷花,有蓉娇、佳丽、红台莲等10余个品种共计3万余平方米。截至2013年年底,东城区种植荷花的面积为5万多平方米,远超护城河内的荷花种植面积。&后来,随着学院河饮马河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学院河中种植的荷花受到一定影响。日起,东城区陆续在天宝路至新兴路间的学院河河段,栽植37000盆荷花。栽入学院河的荷花为景观莲,有黄色花和粉色花两种。荷文化承载美好生活,成为独特的“城市基因”&6月22日,船员马兴旺驾驶“关羽号”水上巴士在南护城河载着游客行驶,两旁的碧荷花开正好。“桨声欸乃荷叶碧,一舟环游许昌城”的诗情画意,在许昌成为美好的现实。&护城河两岸的护栏,雕刻有盛开的荷花或鱼儿戏荷的图案,与护城河内的碧荷交相辉映;南关桥头设置的景石上雕刻着曹植的《芙蓉赋》…… 荷文化如今已经融入许昌城市的各个角落。宽阔的莲城大道,人们休闲游玩的莲花湾,矗立河畔的“荷花仙子”雕塑,护城河上古香古色的“莲心桥”、“采莲桥”、“荷仙桥”和“莲韵桥”,风景秀美的芙蓉湖…… 这些与荷花有关的“城市元素”,诉说着许昌人对它的钟情与喜爱,更体现着莲城风韵,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如今,在许昌这个充满三国遗风的城市中,一个占地面积3.9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在因曹魏古城更新规划的逐步实施而展现新的时代气象。水中摇曳生姿的荷花将为这座古韵、古色、古香的三国名城增添一抹自然美和新的活力。来源: 许昌晨报 &作者: 牛志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坐船在荷花中穿梭,有身在苏杭的赶脚~我宜居宜游大许昌,越来越美啦~6月21日“夏至”,学院路饮马河内荷花怒放。(许昌日报 朱宁)推荐阅读: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生活在许昌,爱上春秋网。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更多公众号:chunqiu2004许昌春秋网官方微信。最新文章相关推荐对这篇文章不满意?您可以继续搜索:百度:搜狗:感谢您阅读许昌的荷花开了!亭亭碧荷绕莲城,“一花”相伴千年香。,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有荷花相伴的农场该取什么名字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案内指先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