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开开着武装直升机闯大宋的陆军航空兵怎么样?

您当前的位置: >
揭秘世界十大军用直升机排名,中国武直10资料数量惊人排名曝光
  导读:
武直-10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种专业武装直升机和亚洲各国第一种自研专业武装直升机。结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长期依赖法国海豚直升机的改型兼当武装直升机的历史,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的航空突击与反装甲能力。日,直-10在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中首次正式曝光。日,中国中央电视台公布的军事新闻中,直-10已经正式加入现役,开始列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部队。
中国直-10直升机全机净重约5543公斤,配红外热像仪,该机是中国继成功首飞歼-20战斗机之后,在航空器发展方面的又一座里程碑。武直-10型攻击直升机的纳米隐身材料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任务为反坦克反装甲作战、消灭地面固定目标和机动有生力量,并具备相当的空战能力。&武直-10&的总设计师吴希明曾自信地表示,中国直升机研制能力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武直-10技术先进,综合作战能力强大,在世界各国使用的同类直升机中,可排进前三名。近日解放军数十架武直10掠过北京排&70&字样,令人惊叹。
武装直升机是装有武器、为执行作战任务而研制的直升机。说到武装直升机,先要讲一下直升机。直升机是谁最先发明的,这个看法也不完全一致。现在较公认的是,第一架接近实用的直升机是由美籍俄国人西科斯基研制的VS-300,它于日试飞成功。这个西科斯基是个传奇式的人物,他曾在1914年研制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轰炸机。武装直升机可分为专用型和多用型两大类。专用型机身窄长,作战能力较强;多用型除可用来执行攻击任务外,还可用于运输、机降等任务。美国的AH-1属于专用型,而前苏联的米-24属于多用型。
近日,外国有网友从火力、速度、机动性、电子设备的先进程度等四个方面打分,评出了世界十大武装直升机。
第十名:意大利 A-129&猫鼬&攻击直升机A-129武装直升机,制造商: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类型:通用型直升机;双座前后布局驾驶舱;机身长:14.29米,机宽3.70米,机高3.32米;旋翼直径11.8米,尾桨直径:2.50米;动力装置:两台英国罗-罗公司的GEM2&21004D涡轴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4100公斤;机载武器系统:装有20mm炮和&毒刺&,混装四枚&海尔法&和四枚BGM一71陶式反坦克导弹,或加挂八枚霍特反坦克导弹,A-129携带两个8l毫米火箭弹吊舱,每个吊舱内有12枚火箭弹。并可装有无制导Mk一66、70、81火箭;最大平飞速度:315千米/小时;续航时间2小时30分;悬停升限(无地效)1500米。
第九名:俄罗斯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
米-24型武装直升机,制造商:俄罗斯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厂(原米里实验设计局);类型:中型多用途武装直升机,米-24的型别众多,米-25、米-35均为其改型;双座前后布局驾驶舱;机身长:17.50米,机宽1.70米,机高5.50米;旋翼直径17米,尾桨直径3.90米;动力装置:两台卡里莫夫TV3-117涡轴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12000公斤;机载武器系统:一挺4管&卡特林&12.7毫米机枪,AO-18型双管30毫米机炮,4枚AT-2 &蝇拍&式反坦克导弹,多种火箭、炸弹、布雷器,最多可装1500千克常规/化学炸弹,AA-8&蚜虫&、AA-11&射手&空空导弹。;最大平飞速度:335千米/小时;最大续航时间4小时;悬停升限(无地效)1500米。
第八名:美国AH-1W&超级眼镜蛇&武装直升机
AH-1W&超级眼镜蛇&武装直升机,制造商:贝尔公司;类型:攻击型直升机;双座前后布局驾驶舱;机身长:17.68米机,宽:3.28米,机高:4.15米;动力装置:两台1690轴马力T700-GE-401涡扇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6690公斤;机载武器系统:LAU68A7管空地火箭发射器4具,或LAU68B型7管空地火箭发射器4具,或LAU69A型19管空地火箭发射器1具,或LAU61A型19管空地火箭发射器4具,AGM114A&地狱火&反坦克导弹8枚或&陶&式反坦克导弹8枚,&响尾蛇&空空导弹2枚、20毫米M197型航炮1门、GAU2B/A型&米尼冈&机枪1挺、CBU55B油气子母弹2枚、SUU44A子母弹箱4个、MK45型燃烧弹2枚。;最大平飞速度:282公里/小时;续航时间2小时30分;悬停升限(无地效)2000米。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最科学、最合理、最靠谱的世界武装直升机排行榜
最科学、最合理、最靠谱的世界武装直升机排行榜
最科学、最合理的世界武装直升机排行榜
最近看到不少网友推出了一系列的全球武装直升机排行榜,笔者感觉都不太合理,如有的将俄罗斯米24这样的非专业老爷货排在了第6的位置,也有的将南非的石茶隼排在第5,而一些真正经历过多次改装和实战检验的王牌却榜上无名,于是,闲暇之余,细心收集整理了目前在役直升机的资料和图片,并认真加以比较,排名如下,请各位网友指教。
荣誉第一名
印度LCH武装直升机,因为印度所有的装备都是天下第一的,坦克排行第一名是阿琼、战斗机排行第一是光辉、弹道导弹排行第一是“大地”,巡航导弹第一是“布拉姆斯”,所以武直第一名非LCH莫属了,相信各位网友不会有意见,也不敢有意见。
印度LCH武装直升机是由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研制和生产的轻型武装直升机,能够在复杂气候和天气条件使用现代化武器执行作战任务,该机装备火箭吊舱、机关炮以及空空导弹,能够击落无人机和低速运动的飞行器、护送在特种作战中运输兵员的直升机,摧毁敌方防空、在城市环境中飞行以及炸毁坦克和其它车辆,LCH非常接近于欧洲的“虎”式和中国的Z-10武装直升机。LCH将能够击落无人机和低速运动的飞行器、护送在特种作战中运输兵员的,摧毁敌方防空、在城市环境中飞行以及炸毁坦克和其它车辆。就整体飞行-技术性能来说,印度自行研制的LCH非常接近于欧洲的“虎”式和中国的Z-10武装直升机。但与后两者相比,由于LCH是一种专门针对在高海拔区域作战而研制的直升机,因此其在这方面的性能要更强一些。据悉,LCH可在海拔3000米的机场起飞,在5000米的高度使用机载武器系统,并在不超过6500米的高度遥控无人驾驶飞行器执行任务。
美国AH-64D“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AH-64"阿帕奇"是自AH-1退役后,美国陆军仅有的一种专门用于攻击的直升机,它的改型命名为AH-64D"长弓阿帕奇",现今仍然是美国正规陆军、国民警卫队和预备役中的一个强有力的武器。其动力装置为
2台通用电器公司的T700-GE-701涡轴发动机,单台功率1265千瓦,应急功率1285千瓦,从第100架AH-64A起装T700-GE-701C发动机,单台应急功率1417千瓦。旋翼直径14.63米,尾桨直径2.77米,机长(旋翼、尾桨旋转)17.76米,机高(至垂尾)3.52米,(至尾桨)4.30米,短翼翼展5.23米。重量及载荷空重5092千克,最大起飞重量9525千克,最大外挂载荷771千克,主要任务重量6552千克。可供选择的武器有:装休斯公司的XM-230-E1型30毫米机炮,备弹量1200发,正常射速652发/分,
16枚“”,也可选装70毫米火箭弹,每个挂点可挂一个19管火箭发射巢,最多可挂4个发射巢,共76枚火箭弹。
俄罗斯Ka-52"短吻鳄"武装直升机
Ka-52是Ka-50改装版。特征是并列式双驾驶员和加强空对空作战(直升机之间)。类似原始Ka-50,机鼻线条较圆滑以容纳两名驾驶,减少了一些驾驶舱装甲和机头雷达罩空间。Ka-52
保留了侧面机炮和六个导弹挂载点的设计。苏联的解体影响了Ka-52的全尺寸量产计划。目前只有极少量存在。但是俄罗斯预计在2015之前生产12架"Ka-52"。它可以在短翼上挂载四具武器翼尖还能挂载两具,总重不超过2,300
kg即可。主要重武器是十二枚雷射导引 9K121 Vikhr 反战车导弹射程可达10 km.
其雷射导引弹头可以自动锁定目标所以发射后直升机就可以离开。火控系统可以在四架黑鲨之间自动分享所有目标资讯,可以由一架负责侦蒐再把目标传给隐藏在安全处的三架发射武器,系统还能从地面基地或是斥候部队接收目标资讯。内置的2A42型30mm机炮半固定于机身右侧(由驾驶舱来看),只能改变少许的角度。但直升机的高机动性可使火控系统快速瞄准(透过转动全机身)把机炮对准驾驶员头盔瞄准器瞄到的目标,其速度和AH-64或Mi-28的旋转炮塔一样快。半固定式的机炮最大优点是可以增加准确度和加长枪管得到的额外射程,这两点是优于炮塔式。
俄罗斯Mi-28"浩劫"武装直升机
米-28是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的单旋翼带尾桨全天候专用武装直升机,于1980年开始设计,原型机1982年11月首飞,90%的研制工作于1989年6月完成,后来第3架原型机参加了巴黎航展。米-28使用了大量先进技术。在机身中部装有小展弦比悬臂式短翼,前缘后掠,主翼盒结构用轻合金材料制造,前后缘采用复合材料。机身为传统的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机身比较细长。在驾驶舱四周配有完备的钛合金装甲。两片桨叶的尾桨安装在垂直安定面的右边。不可收放的后三点式起落架。纵列式前后驾驶舱布局,前驾驶舱为领航员/射手,后面为驾驶员。驾驶舱装有无闪烁、透明度好的平板防弹玻璃。座椅可调高低,采用了能吸收撞击能量的座椅,座椅两侧和后方均装有防护装甲,风档和座舱之间的隔板均采用防弹玻璃。米-28可直接用安-22和伊尔-76运输机运输到指定作战地区。米-28采用两台克里莫夫设计局TV3-117发动机,功率为2&1640千瓦(2230轴马力)。发动机装在机身两侧的发动机短舱中,短舱位于机身两侧短翼翼根上方。进气口装有导流板,可排除砂石、灰尘和外来物。采用发动机引气实现进气道防冰。内部总油量为1900升,还可吊挂4个外部油箱。装有先进的电子设备,如自动导航系统,昼夜目视系统和火控系统。机头圆形整流罩内装有雷达天线。此外,还装有红外抑制和红外诱饵系统。包括机头下方炮塔内的一门改进型2A42型30毫米机炮,备弹300发。该炮与BMP-2步兵战车上的机关炮相似,生产方便。活动方位角为110度。能左右摆动100°,上仰13°,下俯40°,对空射速900发/分,对地射速300发/分。每侧短翼挂架上总共可吊挂16枚AT-6无线制导反坦克导弹,以及两个20枚57毫米或80毫米火箭的火箭巢。机炮和制导导弹的发射由前驾驶舱控制,火箭发射由两个驾驶舱分别控制。也可使用最新型的16枚AS-14反坦克导弹,射程为800至6000米。自行反直升机任务时,可带8枚空对空导弹,还有80mm和130mm火箭弹供选择;尾部装有红外照相弹和箔条弹。机上还装有火控雷达、前视红外系统、光学瞄准系统和多普勒导航系统。
中国武直10
武直-10计划主要由中航工业昌河飞机制造总公司负责,于1992年责成全国四十余家相关院所立项开发,为陆军“9.5”计划重点攻关项目,得到军方总装部领导的重视。总装部副部长徐怀中中将数度到该公司视察项目进度。武直-10型攻击直升机的设计综合了中外攻击直升机的各方面优点,采用了国外流行的攻击直升机布局,实行了5叶浆单旋翼、串列式座舱,其射手在前,驾驶员在后,实行了两座舱间防弹玻璃分隔。纵列式座舱的布局非常接近A129,各由4面六角形整体挡风玻璃构成。水平视野和垂直视野也与A129基本相当,后者的水平视野为260度,垂直视野为-34~+56度。直升机全约长14.15米(旋叶转动时),高约3.84米,最宽处(注:包括短机翼)约4.35米,采国际流行的纵列式座舱布局,窄机身,后3点式防冲撞起落架。据称,直-10型攻击直升机的技术受到了意大利著名直升机厂商阿古斯塔公司的影响。电子战系统综合了国产“浴火”雷达、预警接收机分系统等多信息融合技术产品的特点。其前座舱配备了引进的俄罗斯卡-50型直升机的00式K-37型弹射椅,低空救生能力超过了欧美同类机型。而且,武直-10型攻击直升机是一款具有第三代攻击直升机特点的隐形攻击直升机。武直-10不仅配备装甲,外型被弹面小,而且采用了很多新技术,在战斗力方面与直-9相比有质的飞跃。例如,直-10的头盔瞄准具可将作战时必要的光学,红外线、仪表的视频和图文信息都投射到头盔前面,不必频繁盯着仪表。炮塔和光电塔同步随动于头盔瞄准具,这使飞行员看哪里,哪里的视频图像就同步显示到头盔上,使视力无论在白天还是晚上都提高上百倍。该机配有自动跟踪/照相,视频录像功能,有在复杂条件下帮助起降的无线电高度表,以精确控制旋停高度。座舱中配备有两三个数字多功能显示屏,仪表大都实行“傻瓜”式和直观式,并有语音、图文提示和告警。机舱中的2个飞行员可以相互传递和切换语音、视频、照片,进行相互默契协调,并有数字地图和GPS/GLONESS导航,可以说,该机的数字化水平相当高。武直-10的垂直安定面也部分借鉴了A129的设计方式,尾梁的下方小垂直安定面安装了尾轮,但是尾桨的安放位置正好相反,武直-10为4叶桨,布放在垂直安定面右侧,而A129的2叶桨位于垂直安定面左侧。直-
10着陆装置的起落架都是单轮式,尾轮是固定式的。性能数据:机长:14.15米,机高:3.84米,空重:5100公斤,旋翼直径:12.00米,航程:1120公里,最大起飞重:6000公斤,尾桨直径:2.58米,爬升率:11/秒,实用升限:6400米,有地效悬停升限:未知,巡航时速:115公里,无地效悬停升限:2000米,最大时速:258&#公里,续航时间(25分钟余油)3小时45分。
欧洲“虎”攻击直升机
“虎”式直升机是德国和法国联合研制的反坦克武装直升机火力支援和护航直升机。
1978 年开始研制,1991 年首飞,1997
年、1998年开始装备法军和德军。英国、澳大利亚也装备该型直升机。“虎”计划是1984年正式开始的,那时法国和德国政府签订了一项谅解备忘录,内容是研制取代“小羚羊”和O1O5P(PAH—l)直升机的轻型攻击直升机。备忘录对将要研制的新的武装直升机所提出的战术技术要求,能够满足德国陆军的要求,为此,德国陆军就中止了购买美国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计划。当时,德国陆军已有150名军官就AH—64直升机的使用、维护等,接受过美国陆军的培训。从修改上述备忘录,到两国的制造商,即法国的航宇公司和德国的MBB公司正式达成研制协议,就跑了一次马拉松,花了整整5年的时间。该协议把要研制的轻型武装直升机正式命名为“虎”(OGER)。根据计划将首先研制两个主要型别:火力支援型和反坦克型,共3个型号,即法国的火力支援型HAP、反坦克型EHAC和德国的反坦克型PAH—2。
“虎”武装直升机的反坦克型,即法国陆军用的HAC和德国陆军用的PAH—2,主要用于攻击敌人坦克和阻止敌人坦克的大规模攻击;火力支援型HAP,只供法国陆军使用,主要作为空中轻骑兵执行快速反应任务。动力装置为
2台 MTR390 涡轮轴发动机,载油量 1360 升 ,巡航速度 250~280 千米/小时 ,悬停升限
&2000 米 (无地效) ,续航时间 2 小时 50 分 (20 分钟余油) ,机身长 14.00
米,机高 3.81 米 ,机宽 4.32 米 ,旋翼直径 13.00 米,最大起飞重量 6000
千克,武器两种主要型别各带不同的武器。
意大利A129“猫鼬”武装直升机
意大利陆军航空兵的主战直升机A129,是一种轻型专用武装直升机,绰号“猫鼬”(Mangusta)。意大利阿古斯塔公司研制的A-129猫鼬武装直升机是欧洲第一型武装直升机,也是第一种经历过实战考验的欧洲国家的武装直升机。1978年3月,阿古斯塔公司同意大利陆军分别以60%~U30%的股份共同投资发展新型武装直升机,即A一129。阿古斯塔重新进行了慨念论证。4/4.5吨级的PAH一2对意大利当时的需求来说显得大了些。同样,基于A一109的设计观念也不合适。陆军基本要求是采用陶式导弹的直升机最大任务重量小能超过3800公斤(不过后来的猫鼬还是超出了这个重量),250公里/小时,海平面爬升率10米/秒,无地效悬停高度2000米,续航时间2小时30分钟。根据这个指标,阿古斯塔公司进行了全新的概念设计。最后确定的方案为串列双座布局,后三点起落架,拥有用于挂载的短翼,采用四片和两个发动机短舱,观瞄系统装于机鼻的转塔上。在一些方面,它有点像1975年首飞的美国休斯公司YAH一64。到1982年11月A一129的基本设计已经完成。在A一129身上,处处体现着意大利陆军对反坦克需求的迫切。其最初交付的直升机没有夜间作战能力,但在随后的发展中得到了完善。该机的主要装备是8枚反坦克导弹,但没有装备机枪或者机炮。另外,作为一种轻型武装直升机,A—129基本无装甲防护,其生存主要依靠小巧的外形,高超的飞行性能,低和低噪音(上述特征均比AH一64小很多)。可以说在计划初期,部分缺乏远见的意大利陆军高官对猫鼬的发展起了消极作用。相对于阿帕奇,它过于脆弱,而且仪仅装备8枚短射程的陶式导弹显得火力不足。
美国AH-1W“超级眼镜蛇”攻击直升机
AH-1“眼镜蛇”直升机,是由贝尔直升机公司于60年代中期为美陆军研制的专用反坦克武装直升机,当时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反坦克直升机。由于其飞行与作战性能好,火力强,被许多国家广泛使用,经久不衰,并几经改型。乘员:一名飞行员和一名CPG
(副驾驶兼炮手),长度: 44 ft 7 in (13.6 m) ,旋翼直径: 48 ft (14.6 m) ,高度: 13 ft 5
in (4.1 m) ,旋翼面积: 530.83 ft² (168.1
m²),空重: 10,920 lb (4,953 kg),: 14,750 lb (6,690
kg),最高速度: 190 knots (218 mph, 352 km/h) ,航程: 317 nm (365 mi, 587
km) ,实用升限: 12,200 ft (3,720 m) ,爬升率: 1,620 ft/min (8.2 m/s)
,武器:,M197 3-barreled 20 毫米机关炮,2.75 in (70 mm) Hydra 70
rockets无控火箭弹,5 in (127mm) Zuni
rockets无控火箭弹,BGM-71陶式导弹,AGM-114地狱火导弹,AIM-9响尾蛇导弹。最科学、最合理的全球武装直升机排行榜
美国MH-60黑鹰武装直升机(毕竟是多次改进,经过实战考验的)
MH-60的主要作用是运载特种部队执行渗透、补给等特殊任务,并且为这些部队提供,当然MH-60也能够执行战场救援、运输等任务。在这些型号中,美国陆军使用的MH-60A和MH-60L是作为中间过渡型号出现的,MH-60K才是真正的用于执行特战任务的型号。MH-60L以UH-60L为基础,采用了通用电气的T700-GE-701C发动机,单台功率1843马力,换装了精度更高的导航系统、前视红外装置以及外部副油箱。MH-60K则是在MH-60L的基础上研制,除了空中加油探管、排气管红外线抑制、箔条/红外干扰弹发射器外,还增加了许多装置:增加了AN/AAQ-16B前视红外线回转座,为了增强贴地飞行能力,MH-60K装备了一具高精度雷达高度表和得州生产的AN/APQ-174/跟踪雷达。机上采用了IBM公司制造的继承、系统。机上的防卫系统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设有AN/AAR-47导弹靠近警告装置、AN/AVR-3激光照射警告装置、AN/APR-39A和AN/APR-44雷达警告装置等等。该机的每扇侧门上都装有一挺12.7毫米航空机枪,除此之外,MH-60K还可以加装毒刺和海尔法反坦克导弹。首架MH-60K早在1990年8月就成功首飞,1992年开始进入小批量生产,该机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直-9直升机(国产的嘛,总不能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吧)
直-9G:直-9G武装直升机在基型上加强了装甲防护,驾驶舱顶部安装有红箭-8反坦克导弹的观瞄制导装置。机身内取消后排座位,改为武器挂架的承力结构,机身两侧挂架共可挂载4枚红箭-8反坦克导弹,或火箭弹发射器(57-1型57mm火箭弹、90-1型90mm火箭弹),或23mm机炮等武器。该机用于执行反坦克、压制地面火力、突袭地面零散目标等火力支援任务。也可以用于运输、兵力机动、直升机空战、通信和救护等任务。基本技术数据:旋翼直径11.93米,尾桨直径0.90米,机长13.46米,机长(旋翼、尾桨折叠)
11.44米,机高(旋翼、尾桨折叠) 3.21米,重量及载荷(A:直-9,B:直-9A),空重(A) 1975千克,(B)
2050千克,最大有效载荷(A) 1863千克,(B) 2038千克,最大起飞重量(A)3850千克,(B)
4100千克,最大吊挂载荷160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286千米/小时,正常巡航速度(A,总重3850千克)
250~260千米/小时,最大垂直爬升率(海平面) (A) 4.2米/秒,(B) 4.1米/秒,实用升限(A) 45000米,(B)
6000米 ,悬停高度(有地效) (A) 1950米,(B) 2600米,(无地效) (A) 1020米,(B)
1600米,最大航程1000千米 ,最大续航时间5小时,最大实用过载 3.5G(载重3200千克)。
南非“石茶隼”武装直升机(虽然是专业武装直升机,毕竟涉及经验欠缺,工业基础薄弱,能搞出多好的东西啊
南非"石茶隼"武装直升飞机"是南非阿特拉斯公司研制的攻击型直升飞机;串列双座结构驾驶舱;机身长:15.26米;最大腾飞重量8750千克;双侧短翼上的外侧挂架能挂载容积为330升的可抛投油箱;机载武器系统为:一门无链供弹的20毫米GA-l机炮,后掠式短翼共有六个外挂点,可一次带着8~16枚ZT-3"蛇鹈"激光制导穿甲弹,翼尖挂架则各挂载1枚V3B"短刀"红外制导短距空空导弹,两个内侧挂架可挂19管68毫米火箭发射器;最大平飞速率:300千米/小时,连续航行时间2小时30分;悬停升限(无地效)2000米。
第十一名美国OH-58D“奇欧瓦”侦察直升机(虽然是改装的,但久经沙场,战绩不凡)
&“奇欧瓦”(KIOWA)侦察直升机是由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研制的。最早型号OH-58A早在60年代已经开始服役,但经过多次改进,美军计划让D型服役到2020年。该机服役后参与了包括越南、海湾、伊拉克等多次局部战争。OH-58系列基本上照搬了贝尔406直升机的机身,加装了由麦道公司和诺斯罗普公司电子机械部合作研制桅顶瞄准具,系统包括1具电视摄影机,1具热像仪,1具激光测距/目标照射器;其中电视摄影机视野可达2度&8度;热像仪由120个成像单元所组成,视野3度&10度;激光测距/目标照射器可制导“海尔法”反坦克导弹及“铜斑蛇”制导炮弹。主要任务包括野战炮兵观测,同时为“铜斑蛇”激光制导炮弹提供目标照射。OH-58D可以利用自身的观瞄装置进行目标坐标计算和测距,再经由ATH传输目标信息,使地面炮兵能实时精确的发起攻击;OH-58D也可为其他飞机提供类似支援,如和武装直升机组成“猎-歼小组”,互补不足,完成地面支援任务。必要的时候,OH-58D也可用自身携带的武器发起攻击,可携带四枚“海尔法”反坦克导弹,以及7管70mm“九头蛇”火箭发射器、各种航炮或者机枪吊舱等。
英国“大山猫”武装直升机
“山猫”是英、法合作生产的双发多用途直升机。1971年3月,第1架原型机首次试飞。“山猫”有以下主要型别:“山猫”AH.Mkl英国陆军通用型,总共生产了113架,截止1990年1月,仍有107架在服役,其中一些已改装成AH.Mk7;其中英国陆军型,为轻型武装直升机。主要数据乘员
2 人,动力装置 2 台“宝石”2 涡轮轴发动机 ,最大巡航速度 248 千米 / 小时 ,转场航程 1342 千米 ,最大航程
630 千米, 2 小时 57 分 ,悬停高度 3230
米 ,作战半径 212 千米 ( 海军型 ) ,机长 15.16 米 ,机高 3.66 米 ,旋翼直径 12.80 米 ,最大起飞重量
4535 千克 ,武器:可以携带 20毫米机炮,7.62 毫米机枪,68 毫米、 70 毫米或 80
毫米火箭弹和各种反坦克导弹。
日本OH-1侦察直升机(其实应该还要靠前的,但骨子里对鬼子没好感,降级处理)
日本OH-1“忍者”(Ninja)是川崎重工于90年代初开始研制的一种轻型武装侦察直升机,用于替代日本陆上自卫队现役的OH-6D轻型武装侦察直升机。该机是日本自行研制的第一种军用直升机。以往日本的直升机都是美国、德国设计,凭许可证在日本生产组装。OH-1侦察直升机重量为3.5吨级。该机使用了大量复合材料,使用了日本航空工业的4片碳纤维复合材料桨叶/桨毂、无轴承/弹性容限旋翼和涵道尾桨等最新技术。纵列式座舱内装有其他武装直升机少有的平视显示器。该机防护力强,性能先进,短翼下可挂多枚自卫导弹或2吨重的武器。桨叶可抗12.7mm枪弹的命中。尾桨8片桨叶采用非对称布置,降低了噪音,减少震动。据日本军事爱好者称该机飞行表演时发出的声响,明显小于AH-1武装直升机。该机装两台日本三菱公司研制的XTS1-10涡轴发动机,功率为660千瓦,自身重量较小。川崎重工研制全复合材料无轴承主旋翼系统的历程已经超过15年,这是世界直升机设计中极为新颖的一种技术。川崎的该项技术首次被正式应用在作战飞机上,就是OH-1直升机。川崎成功的研究出先进的复合材料成形技术,从而将全复合材料无轴承旋翼实用化。该机该机最大设计速度为280千米/小时,在10米贴地高度速度可达55千米/小时,活动半径200千米。机动性良好,完全可以与其他武装直升机相比,在本页的视频链接中可疑看到这一点。。全装备重量3500千克。OH-1机身两侧的短翼可挂载导弹及副油箱,两个挂点各装一个双联导弹发射器,共能带4枚东芝-91型近距空对空导弹。内侧各挂一个副油箱,续航时间为1小时。
中国武直-11轻型武装侦察直升机
是我国直升机行业从专利生产、测绘仿制走向自行设计的第一个机种,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升机机种,也是我国第一个引进全过程适航管理取证而研制的机型,还是在部队服役出勤率最高的直升机机种。直-11的军用型可作为运输直升机使用,或装机枪、火箭发射器、导弹等作支援用,但载重量较小,火力较弱。因此直-11较适合在部队内作飞行训练、要人运输、通信之用。更有效的方案应该是研制直-11的双发动机型,类似AS355“超松鼠”,提高载重能力,然后加装先进观瞄装置和少量武器,作为前线侦察直升机使用。这一想法类似美军OH-58D,如直-11进行上述改进后,与直-9武装型、武直-10配合,战斗力还是较强的。
法国“小羚羊”武装直升机
SA341/342“小羚羊”轻型直升机由原法国宇航公司(现欧洲直升机公司法国分公司)和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共同研制。研制计划最初由法方提出,旨在取代“云雀”II直升机。“小羚羊”在1964年开始设计,采用“云雀”II的传动系统、透博梅卡公司的“阿斯泰阻”III发动机和于德国伯科夫公司联合开发的旋翼桨叶。1967年,法、英两国签定共同研制和生产的协议。第一架原型机称为SA340,在日首飞;第二架原型机称为SA341,于1968年4月首飞。经过改进的第一架预生产型在日首飞。机长
11.97m(旋翼转动) ,机宽 2.04m(旋翼折叠),机高 2.72m(至旋翼桨毂顶部) ,滑撬间距 2.02m ,空重
SA342L1--999kg ,最大外挂重量 700kg ,最大起飞重量2000kg,动力
1台"阿斯泰阻"XIVM涡轴机,功率640KW(870hp),大允许速度280km/h(海平面) ,最大巡航速度
260km/h(海平面) ,爬升率 7.8m/s(海平面) ,实用升限 4100m ,悬停高度
3040m(有地效),2370m(无地效) ,航程 710km(海平面,标准燃油) ,武器
2个68mm或70mm火箭吊舱,或4-6枚"霍特"反坦克导弹,或7.62mm或20mm机枪/炮,南斯拉夫型装4枚AT-3反坦克导弹和2枚SA-7空空导弹。
中国型装4枚"红箭"-8反坦克导弹。
俄罗斯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毕竟非专业,无论是攻击、自卫、电子对抗、侦察方面能和上述的集中对比吗,况且阿富汗战场表现极差)
米-24(Mi-24)武装直升机是前米里直升机设计局设计的苏联第一代专用武装直升机。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是“雌鹿”(Hind)。该机于60年代末开始研制,1971年定型,1972年底完成试飞并投入批生产,1973年正式开始装备部队使用。米-24共发展了A、B、C、D、E和F六种型号,生产了大约2000架。米-24采用的是单旋翼带尾桨布局,旋翼有5片玻璃钢桨叶,每片桨叶均装有调整片和电加热防冰装置。米-24机身采用全金属,驾驶舱上半部随任务不同而有所不同。驾驶舱后的机舱可容纳8名全副武装士兵,有一个大型可向后滑动的舱门。驾驶舱前部为平直防弹风挡玻璃,重要部位装有防护装甲。双和双重的系统设计使米-24中弹后仍能安然返回基地,即使主齿轮箱油压降至零,直升机仍可再飞行15至20分钟,这足以使飞机脱离战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陆军航空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