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761251部队55分队 17分队

吐鲁番&&哈密驻军
吐鲁番& 哈密驻军
1949年11月,十六师四十七团驻吐鲁番地区。
第6军第16师47团
  1949年2月,由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教导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第16师。1949年11月进军新疆。1952年5月,师部改编为空军第25师,1953年5月,第16师部队改编为新疆农业建设第5师,并抽调人员组成新疆哈密军分区机关。第47团改称农5师13团。
空军航空兵第二十五师(轰炸机师)
日,以第6军16师为基础的空25师在陕西户县成立。日在西安机场正式开飞,12月7日转场到郑州机场,1954年1月调回临潼机场。日晚--12日从临潼转场至李新店机场。8月31日--9月4日,空25师又回到临潼机场日撤消空25师。
1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六师四十六团、四十七团抽调一批干部、战士组成3个工作队分别进驻吐鲁番、鄯善、托克逊3县。
第6军第16师46团
1953年5月,第16师第46团改编为新疆军区骑兵第2团(1975年11月,与边防1营合并为边防4团)
195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89814部队在托克逊县建立兵站,连级。
1960年7月,新疆军区在托克逊县设立库米什兵站。
1960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0673部队建立后勤部供应站。1962年,改为转运站。
&总装备部第21试验训练基地暨新疆马兰基地&
0673部队--8023部队--89800部队--63650部队
  1958年,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原子靶场--核试验基地,代号是0673部队,隶属国防科委,1982年改隶国防科工委。1998年,转隶总装备部,后来,0673部队改为8023部队,89800部队,63650部队。
60年代,某训练基地和新疆军区通信部队先后在托克逊县设机务站。
后方基地仓库
&1964年组建,隶新疆军区后勤部建制,驻吐鲁番。1979年改归某分部领导,1985年撤销。
&工兵227团
1965年1月工兵227团组建,1985年缩编为机械安装营。
1969年10月空军飞行部队调驻,1988年4月改为场站。
解放军第20医院 驻吐鲁番县。
1970年4月,组建第154野战医院,1979年12月,迁驻吐鲁番,1983年改称二十医院。
吐鲁番基地兵站&
1970年7月组建,1979年2月改编为新疆军区后勤部30分部。后迁离吐鲁番。
1972年10月,第五航校一团(驻甘肃下河清)划归第八航校,编为第四训练团,进驻鄯善机场。
1973年3月驻军某汽车某团调驻托克逊县城,1975年调往库车。
1973年某部汽车营移防托克逊。1976年,移防昌吉;由某汽车营接防。
空军雷达部队
1974年12月组建。
1978年3月驻县汽车部队修理连及2个汽车连,后陆续由托克逊移他处。
1979年,36014部队88分队进驻托克逊县。
1979年5月新疆军区步兵11师[36171部队]及直属队调驻吐鲁番县,1982年2月调离。
新疆军区步兵11师
1949年2月,由西北野战军第4纵队警备第3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军第11师。1963年至1967年担任西藏日喀则地区边防—线的守备任务。1979年调防新疆,归新疆军区建制。1985年11月整编为新疆军区步兵11师,执行北方甲种摩托化步兵师编制
步兵十一师第32团----吐鲁番市-[36175部队]
步兵十一师第33团----吐鲁番市-[36177部队]
1979年4月,36177部队调防至托克逊。于1986年3月调走。
1979年5月某红军团调驻鄯善县,1986年3月调吐鲁番市。
1984年4月驻军某团调驻托克逊县,1990年4月调莎车。
&& 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某团&
1986年进驻吐鲁番市。
1986年4月,驻军某部调驻托克逊。
1987年4月,驻军某部移防托克逊。1990年6月,调防。
1990年春,驻军某部接防他调后,托克逊县内再未驻军。
吐鲁番武装警察部队
前身为1950年维护地方社会治安、看押劳教犯人和监所的警卫连队,隶属县公安局。1957年改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吐鲁番县中队,60年代初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队,1966年7月改为县中队属县人民武装部领导。1979年,仍归县公安局领导。1982年,隶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受武警部队和市公安局双重领导。
1950年4月,组建托克逊县公安中队,连级单位。1953年1月,公安中队隶属乌鲁木齐市公安大队。1955年8月,改编为托克逊县人民武装警察中队。1963年2月,改称托克逊县公安中队,属乌鲁木齐市公安支队。
1966年7月,公安部队番号撤销,托克逊县公安中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托克逊县武装警察中队,归托克逊县人民武装部领导。1975年2月,县武装警察中队由人民武装部移交给公安局领导,改建为县人民武装警察中队。1982年10月,县人民武装警察中队改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托克逊县中队,隶属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吐鲁番地区支队。
1984年1月,成立托克逊县消防中队。隶属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吐鲁番地区消防支队。
兰州军区守备第十团---哈密市]-[36991部队]
1979年组建兰州军区守备第十团,由哈密军分区代管。1992年10月守备第十团精简整编为独立步兵营,改隶哈密军分区领导。
哈密军分区边防1团----哈密市]-[36911部队]
空军第八飞行学院(—)
日,空军第八航空学校在新疆柳树泉组建。辖3个训练团:第一、二训练团由第三航校二团为基础组建,第三训练团以第五航校部分人员和哈密场站为主组建。校部和一团驻扎柳树泉,二团驻骆驼圈,三团驻哈密。1974年4月以后,空军各院校(除空军军政干部学校、第十一航校外),陆续分别由空军直属改为由所在地的军区空军建制领导。
1976年6月,第八航校整编,二团撤销。
1976年6月,经总参谋部批准,空军所属各空勤航空学校,在校名中冠以“空军”,一律统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X航空学校”,学校由原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航空学校”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八航空学校”。
&日,经中央军委批准第八航校改称为空军第八飞行学院(为师级)。
1988年6月,根据总参批复,空军下达《组建军区空军航空兵训练基地》的命令。成空航空兵训练基地以第八飞行学院第四训练团为基础组建。
1988年10月,四团调归成都军区空军训练基地;第八航空学校辖第一、三两个训练团。
1992年9月,空军在北京召开空军院校工作会议,传达8月中央军委颁发的《全军院校体制编制整编改革方案》和9月中央军委召开的全军院校工作会议精神,部署空军院校体制改革整编工作,按照《方案》,空军第五和第八飞行学院合并整编为第五飞行学院,撤销第八飞行学院番号;八院一团转隶五院,改编为五院一团,是当时五院唯一的一个初教团;八院三团改为五院二团。第八飞行学院所属雷达部队,1995年由连改站。
日,空军院校正式启用新番号,空军第八飞行学院消失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序列中,走进了历史。
984油库。1980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乌鲁木齐军区油库改为哈密军分区油料仓库(为团级),对外称984油库。
在哈密市辖区域内还驻有野战部队377医院、哈管局人民武装部和技术侦察等部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哈密地区支队
1979年11月,地区公安处民警科改为民警大队,属独立营一级建制,归地区公安处领导。
1980年4月,由地区公安处组建边防保卫分局,受当地公安机关和上级边防保卫局双重领导,以上级边防保卫局领导为主。
1981年11月,地区公安处边防局(行署人民边防武装警察支队)和地区公安处民警大队机构合并,称哈密行署人民边防武装警察支队。
1982年6月,重新组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装、边防、消防3个警种统一,实行“三警合并”,组成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哈密地区支队,它是公安部门的一个组成部分,享有解放军的同等待遇。哈密地区支队在自治区武警总队、地委、行署及地区公安处领导下开展工作。哈密支队辖属2县1市大队、哈密直属中队、轮训队、消防中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伊吾县中队
1950年5月,原和平起义的伊吾县警察队被改编为伊吾县公安部队,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成为伊吾县第一支人民武装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伊吾县公安中队,受哈密地区公安大队和伊吾县公安局双重领导。
1955年7月,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伊吾县武装警察中队。1957年9月改称解放军公安部队伊吾县中队,1959年1月,又改名人民武装警察伊吾县中队。1963年2月,改编为中国人民公安部队伊吾县中队。1966年7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伊吾县中队,隶属县人民武装部领导。1969年8月,与米泉县中队换防。1982年6月,定名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伊吾县中队,划归伊吾县武警大队建制至今。
中国人民武警伊吾县大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伊吾县大队,1980年8月,由伊吾县公安局边防股改建为伊吾县公安局边防大队,由公安局领导,营级编制,下辖淖毛湖、下马崖、盐池、前山4个边防派出所。
1982年6月,实行体制改革,把自卫、边防、消防三警合为一体组建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伊吾县边防大队。大队的行政、财务主要由武警哈密支队领导,边防业务、治安管理由哈密边防局业务处及县公安机关双重领导。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新疆现在的驻军部队有哪些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71625部队 分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