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从哪里进收入归哪里

故宫院长:收入全部上缴
单霁翔:故宫应成为令人尊敬的文化典范。博物馆之大不应看它的面积和职工人数,而要看其文物价值和文化传播能力。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程瑛、刘畅& | 北京报道走进紫禁城神武门,沿宫墙东行百米,有一排不起眼的平房。这里是故宫博物院的办公区。管辖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故宫办公区看上去有些寒酸。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办公室就在这里。由于平房采光不足,本刊记者走进会客室的时候,他特地把灯打开。单霁翔说,从今年年初履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以来,他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走访并研究故宫的32个部处;二是准备参加全国两会的提案;三是整理他担任国家文物局局长10年来积累的万余册图书。留下常看的书籍,其余数千册图书已经有了去处——在唐代大诗人贾岛的故乡、北京房山区石楼镇二站村建一座图书馆。“大图书馆离老百姓太远了,我希望办一个能让老百姓走进去看书的小型图书馆。”单霁翔说。由于他的力推,故宫前院长郑欣淼、张忠培都加入了捐书行列。单霁翔告诉本刊记者,这座定名为“汲饮阁”的图书馆很快就会开张。上世纪80年代留学日本的“海归”,高级建筑师兼注册规划师,清华大学博士,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区县“一把手”,先后主政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国家文物局……这是单霁翔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前的人生阅历和学识背景。十几年前,单霁翔就与故宫结缘。上世纪90年代,他担任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期间,曾主持故宫筒子河保护与整治工作。这一度是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文物维修整治工程。2001年至2002年,在担任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期间,他主持了“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北京皇城保护规划”、“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项目,这些项目与紫禁城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58岁的单霁翔,两个月前走进宫门,成为这里的“掌门人”。过去的一年,故宫接待游客超过1400万人次,成为世界上接待游客最多的博物馆。也是这一年,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哥窑门、瞒报门……一连“十重门”,令故宫遭遇信任危机。“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职务,对我的能力、学识、经验都是一个挑战。”单霁翔表示。接任院长后,单霁翔在故宫整整“宅”了一个月,走访调研了博物院全部32个部处,逐一拜访了曾经在故宫工作过的老院长、老专家、老同事以及关心故宫的文博界专家。他对故宫的未来有了自己的打算。2月27日,正在埋头撰写两会提案的单霁翔,以20小时往返的速度去了一趟乌鲁木齐,参加《故宫博物院清代新疆文物珍藏展》开幕仪式。这是故宫文物首次远赴新疆,也是来自新疆的故宫国宝首次“回乡省亲”。这次被工作人员形容为“奔命般的”的出差,实实在在地呼应了单霁翔对于故宫未来的文化定位——“博物馆之大,不应看它的面积和职工人数,而要看其文物价值和文化传播能力。”这一定位,也回应了人们对故宫的期望:别只做“旅游景点”,要做“文化机构”。2月14日,单霁翔向对他围追堵截的媒体大方“告白”,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面对舆论。将目前45%的开放面积扩大至76%,整治商业点,通过“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提高安全保卫的科技含量,否定建福宫花园成为顶级会所——这些信息令公众眼前一亮。为了使这些想法早日实现,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单霁翔写了3份提案,包括《关于正确应对故宫博物院观众数量持续增长的提案》、《关于制定〈故宫保护条例〉的提案》和《关于支持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的提案》。卸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单霁翔,依然担任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一职。这使得他有责任和义务对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加以审视与监督。基于这一立场,在本次政协会上,他还提交了包括加快建立文物保护经费科学管理机制、加快建设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实施文化遗产知识宣传普及工程、加强文物行政执法机构和装备建设等提案。“以文化战略的眼光审视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挑战。”这句单霁翔常常用来“开导”文物系统人员的话,也是他本人文化情怀的外显。故宫的收藏绝对值得骄傲《瞭望东方周刊》:以往媒体和公众提到故宫,往往将其与台北故宫相提并论。但从形态、性质上看,故宫似乎更愿意与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等比肩而立。在世界顶尖博物馆的坐标系内,故宫如何定位自己?单霁翔: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博物馆,它的文化身份极为特殊。一是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以紫禁城遗址而论,占地106公顷,有大大小小8728间房屋,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第一批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二是故宫是世界上文物藏品和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以收藏的文物而论,总数有180万余件,这个数量在世界博物馆中也可以排在前列。而且,衡量博物馆的藏品除了数量,更加注重的是品类。在这一点上,故宫的收藏绝对是值得骄傲的。它有25大类数十个小项,涵盖了书法、绘画、碑帖、古籍、档案、陶瓷、铜器、玉器、珐琅、玻璃、印章等等绝大多数的文物类别,而且重要的类别都是历史序列整齐,比如书画收藏可以举办中国书画史展览,陶瓷收藏可以涵盖中国陶瓷发展史,玉器上迄新石器时代下至清末没有断档,这一点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博物馆可以媲美的。三是故宫博物院是当今世界上观众来访最多的博物馆,2011年达到1420万人,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既是世界文化遗产,又是世界著名博物馆,这些文化身份集于一身,就要求故宫博物院不懈努力,成为既值得骄傲、又令人尊敬的文化典范。经过87年的建设,故宫博物院已经成为特色比较鲜明的著名博物馆。但我们也认识到,在博物馆建设上差距还非常大。比如最近我所提到的在安全防护、遗产保护、社会服务、基础设施保障、藏品保护环境、科研、陈列展览内涵、文化传播功能、科学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十方面的质量提升规划,就是紧紧围绕着建设世界一流博物馆的愿景而来。《瞭望东方周刊》:有人评论说,故宫博物院是“故宫”+“博物院”;也有人说故宫有“皮”没“瓤”;还有评价说,许多人来故宫还只是逛故宫,当作博物馆来参观的人很少。而我们也看到故宫整修开放的面积不断增加,馆藏文物经过清理达到180万件,同时在研究领域也有不少建树。故宫的“建筑”、“馆藏”、“科研”三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目前资源分配比例如何?单霁翔:故宫既是世界遗产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国家一级博物馆。这样一个特殊身份就决定了它“宫院一体”的架构,也是故宫管理者所要面对的最大的课题。古建筑群是故宫博物院最大的藏品,是不可文物,按照文物保护的标准,自然是不希望太多的观众干扰它,而从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弘扬文化传承的角度,又需要尽可能多的观众参观和接受教育。所以,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在保障古建筑和文物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修缮和合理调整布局增加开放空间,缓解越来越多的观众流的压力。通过文物研究和管理研究等科研活动,把精彩的文物藏品以展览的方式、文化产品的方式呈献给观众,把优化的游览线路和服务设施提供给观众,从而削弱“宫院一体”负面矛盾,突出正面优势。故宫的安全设施和技术手段必须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瞭望东方周刊》:你在2月中的记者会上承诺,故宫的开放面积将达到76%,这意味着在现有开放面积基础上几乎要增加一倍。目前故宫的人力、管理能力能否匹配?在馆藏展示上,新开放区域是否会给观者更多惊喜?单霁翔:坦率讲,面对一年1400万的参观人数,而且还将继续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紫禁城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故宫博物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已经开展了将近十年的古建修缮,不仅是对古建筑本体的保护措施,而且是按照《故宫总体保护规划大纲》的要求所进行的包含展览规划、开放规划、库房规划、办公规划等众多内容的整体保护。它所带来的一个非常直接的效果,就是能够把更多的殿宇开放给观众参观,所以才会有全部修缮完成后,故宫的开放面积将达到76%的说法。这不是我的承诺,而是众多专家参与完成的保护规划的要求。开放面积增加近一倍,意味着会有不少新区域开放,比如位处紫禁城西部的慈宁宫、寿康宫、慈宁花园,午门东西雁翅楼,大高玄殿等等,通过举办展览、恢复原状或其他适宜的方式,一定会给观众很多新感受。当然,空间的增大,面积的增加,意味着责任的扩大,无论是人力、物力都会大幅增加投入,才能与之相适应。我们会实事求是地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增加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投入,以确保故宫古建筑、藏品和观众的安全。《瞭望东方周刊》:你曾说,因为地形复杂,故宫是世界上安保最难做的博物馆,目前的值班巡逻是“拼人力、拼体力”,不是长远之计。那么,故宫未来理想的安保模式是怎样的?目前有哪些改善计划和具体举措?单霁翔:故宫不像现代建筑的博物馆那样处于封闭的楼宇环境中,而是由8728间分散的房屋组成,还有更多的室外开放空间和复杂多样的地面环境(诸如高低错落的城墙、胡同、假山、河道等等),以及占用紫禁城办公的外单位。另外,故宫的参观人数是世界上最多的,高峰日每年都在12万以上,其中最高值达到14.8万人。所以,面临的安保任务不但重要,而且极其复杂。故宫的安全设施和技术手段必须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不但需要一流的设施,更需要一流的管理。不但要加大资金投入,还要加强全体人员的素质,提升安全保卫等级,更新安全保卫理念,才能完成这一艰巨的安保任务。目前正在进行的二期安防改造工程将持续到2014年全面完成,在完成前还是一期与二期并用的阶段,因此,我们仍然需要过去行之有效的保卫手段,但要加强管理,定期培训,提升素质,细化制度和监管。同时,已经着手启动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安防方案的调研工作,使得未来故宫的安防工作实现科技先导、多种手段、多重保障、全面覆盖。故宫事业发展的资金压力非常大《瞭望东方周刊》:故宫是全额财政拨款单位,面对扩大开放面积、提高服务品质以及安保、科研等多重要求,资金压力是否很大?故宫的门票收入非常可观,这部分收入对于故宫的运行是否有很大帮助?单霁翔:国家对故宫的保护一直非常重视,故宫博物院在近十年来快速发展。越是发展得快,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也日益提高,特别是横向比较,与国内新建博物馆的硬件比,与国际上著名的博物馆综合比,越是感觉需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大。这些提升都需要资金支持。去年故宫的门票收入是6.5亿,是通过全年平均一张门票不足50元、1400万观众累积得来的,全部上缴国库,日缴日清。故宫事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依靠每年编列预算,由财政部核批后,按照收支两条线的方法执行预算。如果完成前述十个方面的提升,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幅增加资金投入才能实现。比如世界遗产监测中心虽然成立了,但任重道远,需要很多设施投入、人员投入、技术投入,单就监测管理平台建设一项就需要软件、数据库、配套设施等数百万的资金支持,而且绝大部分内容都是日复一日连续不断的监测,需要上亿的资金投入才能支撑。再比如安防工程,目前已经上马的二期改造工程涉及的资金5000多万元;今年就要实施的游客流量实时监控系统约1000万元;正在调研的物联网技术安防方案如果实施,需要的资金将远远超过现在的投入。故宫事业发展的资金压力非常大。我相信,国家会根据故宫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地增加资金投入,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我们也会充分取得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共同保护好故宫。《瞭望东方周刊》:故宫是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并且也开通了微博。不过,外界的感觉依然是故宫不够“亲民”,更多地作为一个“到此一游”的旅游景点存在,与公众之间缺乏持续的深层次的互动,特别是在文化内涵的传播上还缺乏渠道与载体。你怎么看这个问题?故宫如何与公众更亲近?单霁翔:今天,我们需要用实际行动来说话,尽快修复受损的故宫博物院良好的社会形象。故宫是大家的故宫,我们欢迎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欢迎对于故宫博物院工作的批评和指教。事实上,舆论监督可以及时帮助我们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会主动增强故宫工作的透明性、公开性,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故宫,多一份了解,就多一份理解。要积极加强与媒体、公众的良性互动,虚心听取媒体和公众对故宫博物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对我们工作的批评,尊重民意、汇聚民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要以真诚、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赢得公众信任、赢得媒体支持。《望东方周刊》:你曾提到故宫的文化传播能力和社会教育功能。故宫的接待压力已经很大,要让公众有亲近感,更要提升文化传播能力,而文化创意产业应是突破口。据悉,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艺术衍生品商店每年的销售额与门票相当。在文化创意产业的介入方面,故宫有哪些举措?有哪些计划?单霁翔:每个国家的国情都不同。故宫仍然要坚持公益性第一位的主导思想,深刻挖掘故宫藏品蕴含的文化价值,研发适合观众需要的文化产品,通过文化产品这一载体实现“把故宫文化带回家”的延伸服务理念。《瞭望东方周刊》:目前台湾方面正在积极进行“大故宫计划”,将对原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展览面积进行扩建,并使之成为台湾重要的文创产业发展基地,与此同时,还将在台湾南部的嘉义市建设“故宫南院”。台湾方面这些举动,是否也为两岸故宫合作提供了新契机?你对未来两岸故宫交流与合作有哪些期望和规划?单霁翔:近年来,两岸故宫的交流一直没有间断过,特别是2009年双方达成“八点共识”之后合作越来越具体,在展览方面有像大家都知道的康熙与路易十四展、雍正大展、富春山居图合展等等。也不仅仅是举办展览,两岸故宫研讨会已经举办了三届,以后还要举办下去,共同探讨双方兴趣所在的学术题目。前年所提出的二十几个合作意向,得以落实的就有双方以同等条件共享影像资料、重走故宫文物南迁路、互访学者、出版物交流等等。今年所要做的事情需要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共同研究确定,等议定后我会及时向大家报告。至于大故宫计划和故宫南院的建设,我想一定会促进台北故宫的发展,也会有利于两岸故宫的文化交流。
(本文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更多相关搜索:
跟贴读取中...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瞭望东方周刊》
“温州楼市至少要调整三年,短期资金现在套牢,撤出基本无望。”长期在上海的温州炒房客秦国明说,如今温州人都想着套现,因为现在的调控政策都看不到头
《中国新闻周刊》
你站在地沟里蒙混别人,别人在牛奶里搞三聚氰胺。你让别人恶心,别人让你寒心。整个中国食物生态,已经被几乎所有食物制造者,搞得几近崩溃。
《中国新闻周刊》
具有自身利益偏好的地方政府,需要在民生保障和政府腰包之间做出选择。
《新民周刊》
日本开拓团纪念碑被砸背后,除了狭隘民族主义之外,究竟还隐藏着什么?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也不能忘记历史,但终究,还是要往前看的。
《新民周刊》
银根紧缩的大背景下,股市有风险,楼市有“路障”,高利贷成了当下最赚钱的行业之一。在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全民“放水”的疯狂。
《南方人物周刊》
39死近200伤,一次铁路事故中最低级、最应该防范的追尾碰撞,让打鸡血般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高铁打了个冷颤。大干快上的狂热背后是强大的长官意志,以及基于垄断养成的自大、昏愦和腐败,对安全与生命的极端漠视.
《中国新闻周刊》
几乎每年铁道系统内部都要进行安全大检查,但温州动车追尾悲剧还是发生了。这种内部监督的失控,最终凸显了外部监督的必要性.
《中国经济周刊》
世界级的大都市,均以都市圈的形式出现。历经半年,“首都经济圈”终于从一个概念进入到了规划制定阶段。
《瞭望东方周刊》
水资源日益稀少的今天,汉江水到底是随“南水北调”输往北京和天津,还是留给三峡用来航运和发电,这是长江的两难。
《南方人物周刊》
陈氏家族的百年浮沉,烛照出了中国近代文化人命运的一个缩影。
《中国新闻周刊》
在15个月的等待和努力宣告失败后,姚明他选择了放下。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习惯没有姚明的NBA。
《新民周刊》
又一个央企含着微笑,对利益永无止境的索求,对苦主哭诉的无动于衷,对生态恶化的置若罔闻,对社会愤怒的视而不见。围观中,渤海慢慢地死去。
《中国周刊》
在资源过度向大城市倾斜的中国,生于二三线城市和农村的人别无选择。但他们来到大城市后才发现,在大城市生活,要处处当忍者,他们已经成了大城市的“人质”。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为什么北京故宫不能制作出富有创造力的纪念品?
关注过一段时间北京故宫与台北故宫的纪念商品 北京故宫的商品无论在做工、形式还是创意上都low爆了……【嗯 很多答主在喷这句话 质问我“不问是不是 只问为什么” 首先,这个问题提出时间已经很久了 我承认现在故宫实体周边比原来有进步。
其次,那时候刚开始水知乎 不知道还有这么多规矩 真是吓死宝宝了再次,各位认为我“自以为真理”的盆友 难道你们不也是吗 自认为我戴着有色眼镜乱喷故宫 听说过“子非鱼”吗o(╯▽╰)o—————————————————重申一下 我仅仅指实体的以旅游纪念品为主的产品 请不要再让我“去下个故宫app”了_(:3」∠)_—————————————————没有完全否定北京故宫的产品 只是认为从整体上看北京方面确实不如台北 拿单个作品来辩驳我觉得没有说服力 也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 之所以以 台北故宫博物院 为例做对比是因为我不是专业人士对于其他博物馆的纪念品了解不多不敢妄议—————————————————我也不是所谓“钓鱼的” 本人只是学生 与两边故宫没有任何关系 对于故宫的关注完全出于对她的喜爱 我提这个问题也没有捧哪边踩哪边 只是提出疑惑 同时希望相关从业者们能够设计出更好的作品来~ 谢谢~—————————————————有些答主说到了故宫有些价格高的文化创意产品质量好如何如何嗯 我觉得是被几个高票误导了 我的问题在于“创造性”而不是说质量高低
1.就博物馆现行财政制度来讲,是实行“收支两条线”,即盈利基本上是全上交的(当然各地会有微小差异,主要体现在对门票款的分配上,当然免费开放之后这一区别基本不存),需要的投入是要申请的,两者是平行关系,导致博物馆的文化产品开发动力不足。2.就文创部门本身来说,往往是博物馆中的一个部门,运作规律还是事业单位式的,本身就不适应市场法则;有些博物馆将文化产品开发和销售完全外包,但是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对知识产权保护是不力的,而且也很没有摸索出一套既能赢利又符合博物馆文化形象的合作机制来。3.就文创产品的流程本身来说,需要团队对博物馆承载的文化要素、产品设计、销售推广等领域都有足够知识储备和技能掌握,但是这样的团队和人力资源在现有环境下能否打造出来?至少高校教育是不能的,职业教育也很空缺。有了好的产品之后如何推广和炒作?这些同样存在问题。4.就博物馆自身来说,文创不过是自身的一个边缘业务领域,所以博物馆体系内的精英是否会选择从事这个部门的工作?目前博物馆内部体制部门壁垒森严,博物馆对产品设计的文化支撑也是不力的。小结:专业领域,能够设计生产销售优秀文化产品的团队如何建设?;管理领域,市场和事业如何合作?文化领域:博物馆和文化公司对文化产品究竟怎么定位?社会对博物馆文化产品的需求是否足够大?这些问题没有妥善的答案之前,不单单是故宫,中国博物馆整体文化产品会在低水平徘徊,不排除个别博物馆能有逆天的良心之作,但是很难形成产业体系。================================================================================================================此外,还有两个较为重要的原因:设计博物馆文化产品是需要对文物的掌握能力,但是培养这一能力的成本很高:需要至少硕士教育、在博物馆行业内摸爬滚打至少10年、良好的培养环境、没有被体制泯灭的进取心,但是这样的人才的成本是多少,能否在文化产品开发中实现自我价值并取得足够的回报?也就是说,如果完全按照市场规律,优质的博物馆文化产品,很可能是超出受众的购买能力的;而现在某些优秀产品价格的低廉实际上是占了体制的便宜——但是这无法实现产业化发展的。至于希望,授权经营是解决问题最可能的出路,但是其他环节的问题解决起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博物馆制作文化产品,并不是天马行空,而是有一定原则可循。首要的原则是要有出处:这个耳机近期被炒得很热闹,但是考察一下其出处是什么呢?故宫藏品里最相似的大概是这一件这个耳机近期被炒得很热闹,但是考察一下其出处是什么呢?故宫藏品里最相似的大概是这一件清乾隆伽南香朝珠清乾隆伽南香朝珠对比一下我们能发现什么呢?1.配色有差异,2.如果我们认为耳机的卖点是使用的时候就好像佩戴了朝珠一样,那么我们发现耳机对朝珠做了结构性的删改,将纪念由三改为二(左右耳机),背云(放音设备连接线)的方向也势必是反的。为了阐释朝珠的各部分术语,我贴一张朝珠的解释图,汉语注释
满语注释 正确的朝珠挂法,是佛脐在前而背云在后,耳机的使用则完全颠倒了朝珠的使用方式。博物馆开发文化产品,并非首要是为了赚钱,而是要传播文物的信息。然而故宫耳机在使用中,实际上是传播了错误的信息,所以肯定不能算良好的博物馆文化产品设计。正确的朝珠挂法,是佛脐在前而背云在后,耳机的使用则完全颠倒了朝珠的使用方式。博物馆开发文化产品,并非首要是为了赚钱,而是要传播文物的信息。然而故宫耳机在使用中,实际上是传播了错误的信息,所以肯定不能算良好的博物馆文化产品设计。其次,在入耳耳机的使用中,很容易出现听诊器效应。而我翻了一下淘宝,并没有附送耳挂,所以我觉得其听诊器效应应该是很明显的。第三,这配色实在是丑爆了。当然这观点较为主观,姑且可不作为强参考因素。综上,无论是从设计的出处到设计的技术,这款耳机都不算上乘,甚至不能很好的实现博物馆文化产品的目的,所以我说,故宫的文化产品之路,改善的余地很大。
前几天看到高票答案上了日报我就有些怀疑人生。那个答案里举出例子的东西,如果列位看官觉得很好很有创意,我作为一个尚未入门的博物馆人不由心生凄凉。各位如果对故宫现在的纪念品顺眼满意,闲来无事不妨看看好的博物馆商店都在做什么,比如大都会:. 此外国内苏州博物馆的纪念品有几样真是善哉善哉。我举大都会,苏博的例子只是想说,事情本来可以做得更好。故宫有那么多可供开发的历史文化艺术建筑等等资源,不善加利用不免让人感叹,是不是就因为家底太厚了,反而心放得太宽。锵锵三人行有一期窦文涛拿着一卷从日本博物馆买回来的宋徽宗《瑞鹤图》的复制品展示,非常精美,处处都透着对艺术的尊重,而这样的态度从故宫目前的纪念品里恕我暂时看不到。另外,鉴于我上面贴出来的最便宜也是那张35元的兰花,要补充一句:便宜到两块钱的明信片,贵的到两千块的名画高质量复制品,它们各有目标人群。我绝不是说故宫应该只做高级货,动辄几十上百甚至上千,而是说不管针对那个消费群体的参观者,都要拿出诚意和自尊。两块钱的明信片也有好看的和难看的,纸质好的和纸质差的。最后,为了方便大家甄别和向台北故宫商店下单,附上两宫商店链接:----------------------------------------------------------------------------------------各位请看螺旋真理的答案。果然点赞都不够表达赞同。-----------------------------------------------------------------------------------------看到问题第一反应是,大概是因为不缺钱。凡是把纪念品商店搞得风生水起的博物馆,大概都拿不到什么太大的财政补贴,又需要钱来持续推出高质量的展览,这一点在国外的博物馆很常见。于是就去搜了一下,立刻发现水有点深……首先看到这篇:故宫博物院每年可以统计的游客为800多万人次,按每人40元(旺季60元)计算,每年大概有三四亿元的门票收入。且参观人数每年递增近一成,2010年已达1200万人,门票总收入已维持在5亿元左右。 因此很多人认为故宫收入的主要来源是门票。但是据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发给故宫博物院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规定,故宫博物院的“经费来源”只能是财政补助、上级补助、事业、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因此门票收入必须上缴国家财政,然后根据年预算拨款。以2004年为例,当年门票收入3.5亿元,但是最后故宫从国家财政得到的日常支出为1.4亿元、维修费用为1亿元。这1亿元还是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有关部门决定从2002年到2008年每年支付的1亿元维修费。除了预算拨款,故宫每年还能从2002年成立的国家文物征集专项经费中获得1000万元。照这篇文章看来,至于故宫是否缺钱,在没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我自然不敢乱说,但是它的经费来源里“附属单位上缴收入”这一条,或许是包括了纪念品收益的。再看这篇,显然纪念品的设计制造和销售是由北京故宫文化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进行的,并且老赚钱了:2004年8月,故宫文化服务中心出资37.5万、北京喜力大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资12.5万合资组建“北京故宫文化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进行文化产品研究开发销售、组织文化交流活动等。到2009年度,已实现全年销售收入4300万。假设网上随手搜索来的这些资源可信,那么我得说,故宫确实不怎么差钱……这样巨额的财政补贴和周边产品收益,除了卢浮宫大都会这样级别的博物馆,一般博物馆是做梦都没有的。比如我知道的蒙特利尔最大的博物馆之一的一家,纪念品商店每年利润只有不到一百万人民币。也许也就是因为不差钱,才没有什么动力去开发有创意有质感有品格的纪念品吧。君不见时至今日故宫的网页还是丑得让人不能直视(赚那么多钱都拿去干啥了啊?!!)最后,这两年故宫在文化产品的推出上好像开始要追赶了。比如出了两个iPad App:其中一些部分惊艳到了我这个对故宫经营管理一直心怀偏见的人。另外去年还开办了紫禁城杯设计大赛啥的……
今时今日的北京故宫(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国立故宫博物院)的对比就像大陆与台湾的对比一样,两者的硬实力比较上早不是一个量级。题主敏锐关注到北京故宫的纪念品稍微欠缺故有此发问,纪念品设计问题体现的是软实力。一家博物馆的核心软实力是设计展览,在这一点上北京故宫依然远远不如台北故宫。既然上游环节出了问题,下游有问题也是有很大的可能。(策展属于一家博物馆的核心业务,不能再说这是外包给公司好不?)先说书画部分的策展(中国传统绘画不能长期展览,需要不停换展)PS:不能长期展览原因:北京故宫
石渠宝笈特展声势浩大,珍品众多。可是作为一般普通观众来说看完之后,最大印象基本会是我和清明上河图的9小时长队之旅。从展览设计来说,观众应该先去延禧宫先看编撰,再回武英殿看典藏才能更好明白本次展览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故事。
故宫官方游览执导图片
故宫官方游览执导图片
但是最后在国民第一画清明上河图的号召下最终演变为前期故宫跑后期5点就来拿号排队,只为我与清明上河图能有3分钟的接触。一幅两个iPhone6宽的风俗画,一个人物只有大拇指那样大,最后到底能看到什么真是一个问题。同行人一般看完之后表示原来清明上河图这样小,然后呢?太细致了,没看清楚。至于和清明上河图同等重量级的展品一般观众几乎处于忽视状态(没有清明上河图的第二期无需排队)。总体来说,对于一个普通观众来说看完一场石渠宝渠就像看了一场章子怡周迅赵薇徐静蕾四大名角一起演绎时代姐妹花的小时代。
倒是石渠宝笈的网页版更好完成了像观众们更好说故事的任务:
台北故宫郎世宁来华300周年,展览有实物和数位展厅。很多观众都愿意在数位厅里使用之后,再去文物陈列厅,这很好实现了人群分流。令人感慨的是在数位厅内小朋友对动画再现动物痴迷不已。而石渠宝渠展览里的小朋友处于什么状态?一位父亲对他姑凉说:"伯远贴你赶快看看,下次拿出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她只能懵懵看他爸爸然后默默和爸爸去欣赏伯远帖。
这两个展览各有特色不分伯仲,但是其他书画特展北京故宫基本处于被秒杀的状态。
这两个展览各有特色不分伯仲,但是其他书画特展北京故宫基本处于被秒杀的状态。对于像清明上河图(清院本)、富春山居图、蜀素帖、溪山行旅图这样特品台北故宫是这样设计展览:最近一次展出富春山居图与蜀素帖连同书画大家董其昌,之前对两件作品已有特展。 (2006年) (2011年) (2011年) (2015年) 对于一些普通观众不太熟悉的绘画策划的展览:还有只是轮换展品,不更改主题的展览:(2016年) (2009年)(2009年)(2016年)(2013年)(2016年)北京故宫同样只换展品不换主题的:(几乎涵盖北京故宫除清明上河图以外的书画珍品)
北京故宫就这样默默办了9期。
来点北京故宫有特定主题书画展,几乎只剩新闻通稿的痕迹:
以真鲜花与文物同样台北故宫也做类似展览: (2011年)两个相差四年展览,北京故宫专门从洛阳运来万盆牡丹声势比着借着台北鲜花博览会的台北故宫强了不止一点,可是在短短2个月之后没有图册只有开幕通稿的展览的“天下无双品,人间第一花”特展又能留下什么?在不需要勤换展的器物类也存在北京故宫策展不如台北故宫问题:(线上展厅)(2015年) (2004年,汝窑传奇)台北故宫比北京故宫早了11年!(2013年)(2001年)
乾隆作为最影响紫禁城审美的君王:(2011年)
(2013年)(2014年)辛苦台北故宫用不是特别丰厚文物策划了关于三次乾隆,最近一次和北京故宫有关乾隆展览在首都博物馆:
青铜器布展更是北京故宫的重灾区,先引用一段游览故宫青铜器馆的评论:(来自知乎其他问题评论栏)(来自知乎其他问题评论栏)这是北京故宫对青铜器馆的介绍。这是北京故宫对青铜器馆的介绍。PS:
从展品选择,布展设计等方面北京故宫就比台北故宫差了不止一点,北京故宫还要受到紫禁城原址布展的劣势,所以会才有很多人觉得故宫很无聊的景点。
但是故宫博物院是一家博物馆!!!
还有一个问题故宫在展览后的图册出版种类以及售价是大大不如台北故宫!
如果考虑两岸的人均收入和平均书价,在哪里大家更愿意购买图录一目了然。
如果考虑两岸的人均收入和平均书价,在哪里大家更愿意购买图录一目了然。
说到图录我写这篇长文最重要的目的:
顺便再吐槽一家与北京故宫同等级有着巨额财政补贴但是业余到底的博物馆!
那是哪家?为什么说业余呢?不是因为图册太贵;也不是不是有着政策背书特展展品清单也没有;还不是布展奇怪;还不是布展奇怪;更不是比故宫还看不下去的文创;更不是比故宫还看不下去的文创;
是不是有一个逗比副馆长?不不不,他只是上电视时嘴炮而已。
会不会服务糟糕?这个不能算在国家博物馆头上,毕竟临时工没素质很正常。
那到底是什么?是有复制部分不标注!很美对不对?很美对不对?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天龙山石窟第21窟唐代坐姿菩萨,它只有躯干是原来实物,国家博物馆并没有在解说里提示!!!!!那头呢?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where=China&ft=Head+of+a+Buddha&pg=1&rpp=100&pos=111拿出强迫症的眼神来,你可以发现头与躯干材质不同。这还是有据可查的不标注复制部分,不可查的:这尊佛像大厅里最耀眼的明星这尊佛像大厅里最耀眼的明星这是国博给它最长标牌。这是国博给它最长标牌。据微博上的质疑至少它的上班躯干是重新制作的复制品。
这不仅仅是国博让人愤怒的地方
馆长这样定义国家博物馆:
写在后面:
两个故宫存在相同的缺点;
过多的旅行团游客机械流动在博物馆里(这是硬伤。其他游客发现往往一个地点堆满了人,就会失去在这里观看的欲望。对于旅行团游客游览博物馆之后能获得多少,全靠得导游背词背得准不准。所以有条件的话参观博物馆必须得自由行,方能发现自己兴趣所在)
逗逼的工作人员(北京故宫:“你们今天我的安排我就不开门了”。台北故宫:“我们的东西都是国宝,所以不能拍照”。)
饱受政治的控制(北京故宫你政权更迭我就停止接展,台北故宫你不能在名牌里标注出我的正名我就不借。)
两个故宫继承着中华文明最丰厚宝贵的遗产;体现着独特中华文明最深处的印记。希望有一天两个故宫作为文化机构能突破政治桎梏,为全我们讲述说不完有趣的故事。下次大家给予关注故宫时千万不要忘记距离它直线距离不到1公里国家博物馆,以及你身边拿着财政经费的每一家博物馆。不能厚此薄彼只让故宫博物院成为“网红”,好多时候故宫承载不应喷向它的很多口水。写完这样多之后,还是没说为什么不可以创造出更好的纪念品。我找到一个殊途同归的问题:与君共享。
我只在他们家的淘宝上买过“如朕亲临”的行李牌,只是在单位用来装饭卡,平时放办公桌上,中午吃饭用一下,用了不到两个星期的样子,上面挂环的部分就裂了断掉。真不是我暴力使用,个人还是很细心和仔细的,尤其是看得上眼的博物馆衍生品,真的很失望。 这个价格能买到好几个普通的行李牌,质量也比这个好。
本来是对昨天赞同最多的两位知友观点的反驳,完全没想到收获这么多赞,谢谢大家的认同!那我再针对题主的问题再啰嗦几句,故宫博物院为什么没有做出好的衍生品?因为不够重视!而且还有文化一脉相承的参考对象“国立故宫博物院”。为什么这么说:1、缺品牌吗?故宫拥有超级强大的品牌背书——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紫禁城、皇宫啊。2、缺市场吗?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说明时代消费过硬,大学普及教育——文人、知识分子多,对文化产品消费需求向来高,舍得花钱,这叫有逼格。(发现没有,这里一直有个刚需啊,如果你家里有一套故宫出品的有创意的工艺品、或者创意碗盘,是不是瞬间觉得高大上啊!)3、缺资金吗?故宫博物院缺钱吗?每年光门票的收入几个亿。(分点出来可以么是有回报的!)4、缺创意人才吗?能够进入到故宫博物院工作怎么得也不差,就算他们做不好,还可以找团队合作啊,中国的礼品的公司、牛B设计师真的很多。5、缺制造商吗?苹果都是中国制造的,还有牛逼哄哄的高铁!6、缺渠道吗?线下:大型的故宫衍生品体验店(从不缺人流而且购买力极强!),线上:自建高逼格的商城(看着在淘宝上买的故宫小礼品,哎哎哎,故宫的价值就是这样慢慢被毁的)一个品牌成果的这么多关键点都不缺,为什么还是做不好做不好? 两点1、缺目标我扯下,把故宫博物院的衍生品做成中国第一大文化产品售卖平台,给予一定的时间是可以实现的。2、缺管理、或者是体制没建议、我面瘫......发现没,这里有个巨大的商机呀!哈哈哈~~~~~~~~~~~~~~~~~~~~~~~~~~~~~~~~~~~~~~~~~~~~~~~~~~~~~~~~~~~~~~~~~~~~~~~~~看了目前点赞最多的前两位,不敢苟同。故宫博物院的创意简直low爆了。如果说”国立故宫博物院的衍生品“高中毕业,那么“故宫博物馆的衍生品“还在读小学。先看看目前点赞第一的知友分享的前面四个产品,说上两句:有见过这么简单粗暴生硬的耳机线的拼接吗?这是佛珠?配这条黑色的线,简直Low爆了。让设计师自己带上在北京地铁绕几圈,看他是否还会继续用下去。有见过这么简单粗暴生硬的耳机线的拼接吗?这是佛珠?配这条黑色的线,简直Low爆了。让设计师自己带上在北京地铁绕几圈,看他是否还会继续用下去。亲,如今折扇多数是用来收藏的!你整这么个大字报想表达什么?整个画面毫无美感可言,文字上的花纹有存在的必要性吗? 大家有见到欧洲或者其他国家的雨伞有直接印上巴洛克或者洛可可风格的吗?雨伞、要不经典、要不创意,这算哪门子的创意呢?大家有见到欧洲或者其他国家的雨伞有直接印上巴洛克或者洛可可风格的吗?雨伞、要不经典、要不创意,这算哪门子的创意呢?还有这支笔,这个配件就是个多余的东西,你用笔的时候挂着这个小配饰啊,不影响你写字啊!还有这支笔,这个配件就是个多余的东西,你用笔的时候挂着这个小配饰啊,不影响你写字啊!这也算好创意?你去中国任意一个景点!这类的产品那里没有?这些创意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到此一游”,去了故宫,买个配饰做个纪念再炫耀一番。再来看看国立故宫博物院的衍生品这个产品就不多讲了这个产品就不多讲了为什么他不把”朕知道了“印在折扇上?现在谁还用折扇啊,故宫博物院的扇子就是胡闹。自叙帖 红领米白丝巾(左)怀素自叙领带丝巾组草虫图手帕(右)观察自然里各种不同的昆虫,或飞或爬的呈现在手帕上栩栩如生!活泼的颜色、元素,让历史名画有不同的表现及运用。继续右边的包包你觉得low吗?有没有一种感觉到似乎蛮时尚的,能带的出去吧!右边的包包你觉得low吗?有没有一种感觉到似乎蛮时尚的,能带的出去吧!行书折扇 文徵明,行草,书林下仙姿再对比故宫博物馆的折扇、以及上图的书法字。如果到这里截止,那故宫博物馆做到国立故宫博物院的水平倒也不难,只需一个好的团队就能搞定,这些产品制作成本低,多数都不涉及到开模,更多的是在图形上做创新。下面才是国立故宫博物院的关键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酒瓶塞,创意、功能、设计没得挑剔。将双连瓶的线条拆解,成为双依偎的油瓶与醋瓶。百合鸟百合鸟酱油醋瓶莲花点心碗盘灵感来自北宋汝窑青瓷花式温碗,呈十瓣莲花式,全白陶瓷搭配碗腹圆弧造型,给予温润的触感;传统陶瓷结合现代美耐皿材质的莲叶造型点心盘,更加提高产品的实用性,更添生活趣味。小乾隆茶器(右)拟人化造型,将壶、杯、印融合一体,成一壶一杯。清先生蛋杯(蓝)此款清先生蛋杯,身着圆领艳色长袍,头戴清冠帽,手持一汤匙。宋徽宗所创的「瘦金体」 书法系列-西式餐具组吉祥方胜吉祥方胜椒盐罐、莲花点心碗盘礼盒,有没有找到点古典而又现代的感觉?将这些产品串联到一块,你会发现:通过创意将中国古典艺术品融入到现代柴米油盐酱醋茶中,进入寻常百姓家,这才是国立故宫博物院衍生品的强大之处。而目前的故宫博物馆的衍生品还停留在纪念品的阶段......这个创意有可比性吗?更~~~~~~~~~~~~~~~~~~~~~~~~~~~~~~~~~~~~~~~~~~~~~~~~~~~~~~~~~~~~~~~~~~~~~~~~~关于好产品的见解知友玉疏说:“,拿台北故宫好的和北京故宫low的比没有比较意义, 北京故宫的存钱罐、书签和小勺子架也很萌,也复合生活化”“首先我不否认存钱罐、小勺子架很萌,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喜爱和偏好,我也不想通过感性的“美”或者“不美”来衡量。但是故宫博物院的存钱罐、小勺子架一样是个非常普通的产品,离好产品还差得远。为什么这么说?就看是否符合“创意”的标准“创意”另一种说法叫做“再设计”又或者“旧的元素新的组合”,存钱罐、小勺子架就属于抄袭老祖宗的创意,“把大变小”仅此而已。其实应该借鉴完成后通过现代的手法来重新设计。变成一个新的东西,才有可能是好的“创意产品” 可参考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酒瓶塞.这是,非常多的商品,请自行对比下。"
看到这几个高票答案,想吐槽几句,我知道北京故宫现在已经算努力了,但是它们的衍生品还是low啊。我知道对于广大同胞来说,那些萌萌的玩偶啊、钥匙扣啊、书签啊什么的是很适合大众的,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和其他博物馆进行比较。我还是觉得,北京故宫这种程度的文创产品,顶多只能算及格,因为它只是简单地开发了其拥有文物的的文化内涵而已,而其深层次的内涵,则很少触及。而博物馆开发文创产业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认为是整合的能力,就是将文物的文化内涵移植到另一个看似毫不相关的载体上,而且还具有美感。而且,在现在的这个社会,博物馆拥有着数量庞大的文物,其中蕴含着无穷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内涵,如果将其好好开发,将会是一笔巨大的宝藏。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终将走上一条高端奢侈品的路线。 老师已经从我们自身的层面讨论了原因,现在我想从其他地区博物馆同行的层面来讨论,看看我们的差距在哪里。==============================================北京故宫文创产品的简单化各位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更为严重的是其原创性不足、严谨性缺失。北京故宫这款产品大家都知道吧,“朕就是这样的汉子”、“臣妾做不到啊”的创意明显是模仿了台北故宫的“明星商品”——“朕知道了”胶带,且不说“故宫淘宝”在创意模仿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单就其产品开发的严谨态度上,与台北故宫就有很大差距。“朕知道了”胶带的创意,最早来自台北故宫2010年的首届“国宝衍生品设计竞赛”。台北故宫买下获奖作品的版权并将其发展成为“古纹胶带概念”,将文字具化为康熙朱批“朕知道了”。据台北故宫透露,“朕知道了”4字脱胎于“朕安”和“知道了”两个朱批。“安”字的省略体现台北故宫对于文创市场的高度敏感。毫无疑问的是,“朕知道了”的出现,是借势火爆的清宫剧。但尽管如此,台北故宫仍然对产品开发保持谨慎的态度,没有完全依据网友的呼声开发更多相关产品:“朕知道了”胶带火了,网友主动提议,希望台北故宫推出“贱人就是矫情” “本宫乏了” “圣旨到” “跪安吧”等创意胶带。台北故宫表示,文创商品以台北故宫典藏物品为主,戏剧流行语可能不适合。台北故宫“文创行销处”的处长徐孝德强调,选择相关创意不能“戏说” ,要严格根据馆藏和史料记载。 ……以“朕知道了”胶带为例, 整个创意团队除文创行销处,还有器物处和文献处。文献处整理献史料,为创意团队提供文字史料,器物处提供实物参照,以保证创意不会背离史料。整个创意团队和设计团队以 4 个月时间才形此创意胶带。从中我们可以很强烈地感受到文创产品开发所需要的自由的想法和科学的态度。反观北京故宫方面,“朕就是这样的汉子”、“臣妾做不到啊”在原创性和严谨程度上就不够,更有迎合市场的嫌疑。(感谢各位知友的指正,“朕就这样的汉子”确实出自雍正朱批,但是“臣妾做不到啊”出自影视剧是肯定的。这里我说原创性不够,我认为北京故宫是肯定有借鉴台北故宫创意的嫌疑的;严谨性不够,我觉得博物馆是对文创的开发有一定的态度的。不能一味迎合市场,导致纯洁性丧失。)====================================================台北故宫早期文创产品比较简单,基本是原尺寸复制典藏文物。2000 年以后,台北故宫更强调开发利用文物的价值,文创产业逐渐起步。时至今日台北故宫的文创产业已经具有了较为完备的体系。借助各方力量共同挖掘故宫藏品的文化潜力, 台北故宫积极寻求途径来实现博物馆藏品利用的更多可能。一个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要想持续地发展下去,就必须有带有自身鲜明特征的、包含“灵魂”和丰富文化遗产内涵的衍生产品不断被创造出来。 台北故宫在自身进行文化内涵挖掘的同时, 还广泛地与诸多设计理念有独创风格、 产品精致而富有感情的厂商进行合作。 借由较为成熟的合作体系,博物馆的藏品资源能在合理范围内为厂商所用,为设计更好的文创产品提供资源, 同时厂商的独到工艺和设计理念配合馆方全程的藏品解读辅助, 能为博物馆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产品,实现双赢。以上是台北故宫商店的截图,从呈现的信息看,目前与台北故宫进行过文创产业合作的厂商至少有十二家。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台北故宫与意大利著名品牌 ALESSI 进行的联合开发,ALESSI 不仅为台北故宫设计了精彩的文化衍生产品, 其知名度以及全球密集的销售网络也为台北故宫文创产业在全球获得影响力提供支持。除“每年 3 次公开征求国内优良厂商”外,台北故宫博物院还借助多种方式吸引不同的群体参与到文创产品的设计中来,如“Y 世代设计新主张” (此条线路主要是由台湾地区6所大专院校设计学院的学生为主力军,将故宫的典藏文物转换成了 20 余种另类商品) ,再如邀请台湾地区五大知名新锐设计团队参与设计, 包括水越设计公司、 顽石创意有限公司、华硕计算机设计团队、 设计堡设计工作室、 零二设计团队为博物馆量身创造了 17 组文化商品。用故宫的“老”文物表现无限“新”意,呈现 Old is New 的理念。可以看出,很多产品走的都是限量版的路线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助推文化创意产业的做法有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其一它强调了文化衍生产品的高质量和持续更新的重要性; 其二它表明文创产品的合作开发需要有成熟的合作体系, 包括相关的法律程序; 其三它进行合作开发的做法也为其他博物馆提供了实际操作可能性的借鉴, 同时它动员社会多个群体参与设计的行为也强调了一种由全民在实践中共同传承文化遗产的理念。========================================================文章中的很多内容来自我可爱的同学的一篇论文:《小议博物馆网上商店的几项经营原则——以台北故宫博物院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为参照》,撒花感谢~
其实故宫是这一两年来才开始关注文化产品产业的,进步的很迅速。内地的博物馆一直不是很重视这方面,但是这几年有不少馆都开始在这方面发力,像陕博、苏博等,尤其是苏博的文化产品,格调比台故的更高。台故的推广开始的早,应该说台故的文化产品算是它最强的一项了,其他像展览、建筑、收藏方面的水准在文博爱好者这里口碑其实并不像外人想象得那么高。
个人觉得是故宫以前完全是个垄断霸道的景点,不需要讨好顾客,现在终于随着年轻一代的融入以及市场的开放而有意识的知道创意俩字了,但相比其漫长的事业单位工作习惯,想要立刻上升到某个层次还需要漫长的时间。说实话故宫现在的市场推广以及周边产品的发展已经算快的了。
建议提问的人去看看故宫紫禁城的IOS端的App,美到哭出来
更新:我觉得APP也是延伸文化的一部分,最新的皇帝的一天也蛮好玩的,家里有宝宝的可以试一下。先上图,看了再说。这个朝珠耳机就是很特别的设计啊。还有这个水晶笔我知道是施华洛世奇的设计灵感,但是买这个回家送给家里的妹妹超喜欢啊有木有。还有防晒伞里面是根据故宫藻井设计的,而且外面是纯色的只有里面有这么美丽的图案,抬头一看不会觉得自己穿越到了大雄宝殿嘛?话说这把伞很有话题性啊,这就是所谓的在餐桌上摆菠萝吧?这个朕就是这样的汉子也很好笑啊,和朕知道了搭配使用效果更佳了啊。想像了一下我爷爷拿着他扇风的样子,吊炸天啊简直。官银储蓄罐,把皇上国库里的钱都搬到你家来啦,建议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就不要把它摆在办公桌上了哈。尚方宝剑圆珠笔什么的实用性不强重在趣味性啊。很有特色的刺绣金属书签啊,上面的花卉是刺绣的,金属和布料的混搭,你很有想法和我学做菜吧!八旗子弟调料罐,手里拿着勺子胖墩墩的样子太呆萌啦!话说这货现在正在清仓甩卖,并不贵哦!连红包都这么贵气实在不好意思不包厚一点啊哈。奉旨旅行什么的很有微服出巡的feel嘛。钥匙扣什么最简单最基础啦,但是好看而且做工精良的纪念品还有实用价值谁也不会拒绝的对吗?对于这种Q版设计简直无力抵抗!找一个御前带刀侍卫来给我托手机真的很姓福啊,尔康我刚换了iPhone6plus辛苦你啦!手机链把便利贴小标签夹到上面一定很开心吧?看到的人一定也很开心吧!把便利贴小标签夹到上面一定很开心吧?看到的人一定也很开心吧!是我太容易满足了么?觉得北京故宫的纪念品也都很不错啊,完全不像题主所说的low爆了好么?也许是我小市民没见过什么大市面吧。是我太容易满足了么?觉得北京故宫的纪念品也都很不错啊,完全不像题主所说的low爆了好么?也许是我小市民没见过什么大市面吧。我觉得说得特别对,起步虽然晚,但是我们拥有如此丰富的藏品还怕以后没有好的想法吗?纪念品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游客来说,一是买回去自己留作纪念,每当看到的时候就会想起当时在这里留下的美好回忆。二是买回去送给亲戚朋友作为礼物,每次出门大家都为我操心,作为回报带一些当地特色的礼物回去送给大家也是当然的。如果是从这两点来说我觉得北京故宫还是有能拿得出手的纪念品的。当然我不否认台北故宫确实有很多非常有创意有特色的纪念品,但是北京故宫也不是不能制作的,不是只有题主所谓low的纪念品,只是才开始有这种创新的意识。套用一句话:你难道看不到他有多努力吗?还有故宫的两个APP也是良心产品啊,画风精美细致,我两岁半的弟弟拿过iPad都不玩游戏了我会乱说!所有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淘宝店,侵删。利益相关:去过故宫一次的土游客。这里多一句嘴,没人说要和台北故宫的纪念品做比较,知乎是回答问题各抒己见的平台,不是打压别人的地方。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故宫门票收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