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刘国柱老国民党在台湾失去兵权兵

广元:民国空军人物刘国柱 - 民革四川省委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浏览
信息搜索:
广元:民国空军人物刘国柱
来源:民革广元市委会
&& 作者:唐法广 && 日期:
&&& 抗日空战题材的电视剧《血战长空》看过之后,不由地想起一个同乡――刘国柱先生。先生出生于民国初年,读过四川大学,是苍溪县文昌区白岩乡古井村人,与我家隔沟相望。在我们那里传播着的他的故事充满传奇、神秘色彩。说他是台湾国民党空军司令,率几十架飞机飞回了大陆起义。1980年代初,在我还在村小读书的时候,这个传奇人物回到了老家探亲,据说见人就发钱,给亲戚送黄金,那个时候我还以为他住在北京城。
&&& 近年来,我陆续参加了一些修志工作,并有幸认识了其孙女刘亚琼女士,有关他的真实情况,才逐渐拨云见雾,但是这些了解还很不全面和深入。
&&& 刘国柱出生在一个家境殷实、思想开化的家庭里。其父刘文俊先生在1917年书刻对联一副,悬挂于家中门庭,其上联:这世道不管是当皇帝当总统都是不对;下联:那人心要做到无富贵无贫贱才肯罢休;横批:天下为公。由此可见,受新学影响之深。1933年6月,席卷“通南巴”的红军进军苍溪路过此处,战士们见此深宅大院即要实行“打倒土豪劣绅”之革命行动,被一识文断字的指挥员果断制止。因为,他从对联上看到了这家人有宝贵的革命精神。刘家老宅为此得以保全。
& &1995年12月,苍溪县政协编辑的《苍溪文史资料》第11辑上有先生亲自撰写的《淞沪空战》一文。该文末尾有刘国柱先生简介:“生于1907年,曾就读于四川大学文预科、陆军军官学校10期步兵科、空军军官学校六期飞行科、空军参谋大学本科,毕业后即参加抗日战争,1949年去台湾。”
&& &刘国柱先生从航空学校毕业后即服役于“徐州空军十三队”,数月后全面抗战爆发,该队由徐州调南京,并改组成立空军第六大队,本人编入第三中队,参加淞沪空战。关于所读航校的校名和期次,中国飞虎研究学会网站将其列入《中央航空学校第六期航空班学生名浴分校馐遣蝗非械摹F淝资羲4娴牡笔毖г毙嘏葡允疚褐醒牒娇昭5谖迤诜尚猩装嘌臃尚猩嘏粕贤庇∮行彰时弦涤凇爸醒牒娇昭5谖迤凇笔强尚诺摹K降摹暗诹凇币彩谴嬖诘模遣皇侵醒牒娇昭5诹冢强站傺!暗诹凇薄A豕诳站傺6潦槭钡难ぶ两窕乖冢で宄卦孛髌渚投劣冢嚎站傺7尚锌频6期2班,时年40岁。抗战爆发后,中央航空学校迁至云南昆明,并于1938年正式定名为“空军军官学校”。可见就读空军军官学校,是就读中央航空学校之后的进修,尽管两校一脉相承。
&&& 刘国柱先生是在完成本省的学业后,才投笔从戎的。1927年就读于国立成都大学。成都大学是四川的第一所大学,被称为西南地区“民主与科学的堡垒”,1931年,国立成都大学的主体部分与“国立成都师范大学”以及“公立四川大学”合并为“国立四川大学”。 1926年至1930年,张澜任该校校长。
&& &刘国柱和那个时代的大多知识青年一样,新派而叛逆。《苍溪县志》和《陶氏族谱》有如下记载:民国二十年(1931年)夏,罗茂修、陶炎武、赵友兰等人发起苍溪中学部分学生和成都回到苍溪的大学生刘国柱、文景伟参加的“破除迷信大同盟”,在县城砸毁祠堂、寺庙(包括孔庙)、牌坊等“封建迷信”后,把火焰烧到苍溪县各地乡村,陶园(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陶氏别墅庄园)因此而惨遭毁坏。
&& “中国台湾网”发布的《黄埔军校第十期同学录》中,对刘国柱的登记如下:姓名〈刘国柱〉别号〈方一〉年龄〈24〉籍贯〈四川苍溪〉通讯处〈四川苍溪县东溪场〉。“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查第十期学生分为两批,第一批于1936年6月 16日毕业,第二批于1937年1月毕业。其属于哪一批次,尚不明确。但从简介中航校列于黄埔之后的顺序来看,可以推断其毕业于第一批。《同学录》中的“年龄24岁”,应该是入学年龄。黄埔军校的学制一般不少于3年。
&&& 有一段不知来源的资料这样介绍刘国柱先生的从军经历:川大毕业后,“在很多同学出洋留学的时候,先生看到国事日蹙,先生历有报国志向,并知国强在于利器之锐,决心报国保家园。先生由学校推荐进入黄埔军校第十期,并以优异的成绩获中正剑(蒋介石赠予)一枚(学校规定毕业在前二名者方可获),并代表全体毕业生答辞。黄埔军校毕业后又就读空军军官校学习侦察,二年的空军官校学习满,即参加对日作战,参加过淞沪大战、武汉空战,远征印度、巴基斯坦、缅甸,侦破日本军停留长江口内等一系列有价值的军事情报。参加过对日本土轰炸。在多次空战中击落日机六架,击伤日机二架。一九四一年任空军大队长,在抗战胜利时又获得中正剑一枚,并获得无数勋章,有甲级二等二枚,空军楷模乙种一等三枚,忠勤勋章二枚.空军懋绩甲种二等勋章一枚。抗战胜利后参加过主审日俘的工作,后任空军军校教官。”这些经历大体属实,但涉及数量、具体事项有待考证。
&&& 刘国柱先生在淞沪空战的经历,有很多和电视连续剧《血战长空》里面的故事情节近似。淞沪抗战初期,中国军队掌握着制空权。19378月14日,中国空军以轰炸机27架、战斗机12架对上海日军攻击,那时日军还没有战斗机参战。高射炮火力根本谈不到,“日军的军舰、营房、仓库、阵地、纱厂、司令部、油库等等,均中弹起火。我机均安返。”这里所说的战斗机即歼击机,一般配有机枪、火炮,具有攻击能力;而轰炸机的主要功能在于对地上目标进行摧毁,不具备主动攻击能力。通常情况下,轰炸机应有歼击机护航。
&&& 《血战长空》里我飞行员的勇猛无畏,也被刘国柱先生见证。8月14及15两日,我轰炸机均集中攻击上海日军,黄浦江中日舰因江面小,舰只一多,运转失灵,只有挨炸的份,因之不少军舰被炸沉或炸伤。“14日那天,沈崇诲更以飞机炸弹同人一起攻向日舰,立即爆炸沉没,其他仓库、军营、阵地都被猛攻后重创。于是日舰被迫撤出黄浦江,到吴淞口外海去了。”
&&& 8月17日,刘国柱驾驶的轰炸机与日机遭遇。在这个天气晴好的上午,刘国柱驾机执行“侦察并轰炸吴淞口外海的日本军舰”的任务。在高高的云端俯瞰,吴淞口外停泊着日船舰约30艘,口内也有军舰3艘,刘国柱立即向这三艘日本军舰投弹,然后一个180度后转。这时,三架日机向他飞来,他连续几个上下左右翻转,再来几个摇摆,斗着日机玩儿。日机虽有三架,然而低空飞行,根本无法追上。
&&&& 刘国柱飞回基地刚打开机舱,三个战友一起围上来,异口同声地说:“现在你不能再说你还要去,不让让吧?”不但不怕死,还纷纷抢着去找死,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啊!
&&& 淞沪战场血火交融,国家民族处在危亡的紧急关头,全国人民同仇敌忾,而租界内住着的那些“亡国奴”们,却丧心失志,不但没有爱国运动表现,连一点同情心都没有,中国军队伤员躺在医院没有人管。晚上,战区一片漆黑,而城市灯火辉煌胜过白昼,电影院、戏院,处处人流如潮。一天夜里,在一个电影院,正值里面的人出来、外面的人入场的时候,一枚炸弹落地开花,造成死伤近百人的惨剧。炸弹是谁投的?日本还是自己人?有意还是失误?其实这事不难查。没有人承认,没有人给出结果。
&& &在淞沪战场,日本自认为天下无敌的木更津重轰炸机队遭受重创,在不到一月的时间里,120架飞机所剩无几,其队长剖腹自杀。我军也损失惨重,才两个星期,刘国柱所在的第六大队,人、机损伤过半,没有飞机可补充,全队调离南京,转场宜昌休整。
&&&& 刘国柱先生在政治上的“进步”非常缓慢,1941年3月才加入“三青团”,可见其并不热衷政治。抗战胜利后,刘国柱转从技术职务,1947年12月,受任空军第二工程队少校队长职务。刘国柱先生退役时的军衔是上校。作为资深实职上校军官,台湾“空军总司令部”授予其“空军楷模奖章”;1995年9月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台湾“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向其签发《纪念状》,“以表旌荣”。退居台湾后,刘国柱与于佑仁成为知己,经常一起写诗作赋,刘国柱出版诗集时,于佑仁为之题字作序。1998年,刘国柱先生遥望大陆,在台湾辞世。
&&& 刘国柱先生少年求学立志,青年为国立功,一生爱国,做官清廉;晚年忠告子孙后代:自己一生是为中华民族奋斗而做了官,和平年代后人做老百姓就幸福!回复历史本来面目,刘国柱先生的一生依然充满传奇,令人景仰!
省直及市州动态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留 言 板 | 网页纠错 |
本网所刊登各种新闻p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四川民革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建议使用: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浏览
蜀ICP备号 | 技术支持:> 个人简介
刘国柱自幼热爱劳动。父亲早年出走后,在母亲节衣缩食的培养下,他自9岁起先后于本村、闫各庄、院东村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又去青山高小读了半年书,终因家境不支退学。15岁时,刘国柱为生活所迫渡海去大连做徒工,期间受到米店和菜店老板们的剥削,饱偿无产者之苦。
刘国柱(),男,汉族。山东省荣成市崖西镇大蒿泊村人。1912年5月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将军衔,曾任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29年,刘国柱患病回乡,病愈后一面劳动一面自修。1932年夏末,山东省立第七乡村师范学校在1300名考生中招收80名学员,刘国柱考入该校一期一班。1933年春,经中共党员丛培阵介绍,刘国柱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入盟后,于1934年夏参与领导了反对国民党校长CC分子王培祚的罢课斗争,利用学校放假的机会,在家乡传播抗日救国的思想和阶级斗争的理论,并有选择地发展了十几名骨干,组织“穷人会”,开展了抗捐斗争。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开始,刘国柱满怀抗日激情和同事乔生、孙玉德商议,决心发动武装,并发表了荣成六区抗日救国会宣言。10月,日军进攻山东。国民党文登县长仓惶逃跑,人心大乱,刘国柱等三人趁机鼓动学生拉武装。11月下旬,他们组织学生收缴地主豪绅的少量武器,12月,袭击并解决了国民党荣成第二保安大队,经半天战斗,缴获长短枪近百支(后经中间代表调解,将武器发还),随即带领二十几名骨干分子参加革命的武装斗争。在此期间,他们清除了国民党特务闫书左,处决了国民党军派来拉队伍的说客刘贯一。由于队伍内部实行了“有饭同吃,有鞋同穿,队长与队员同样站岗放哨”等措施,上下一致,团结统一。经熟人介绍,刘国柱认识了中共胶东特委代表丁光,后他们被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游击队,刘国柱任队长。不久,他经丁光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游击队扩编为第三军第八大队,刘国柱任大队长。部队在战斗中发展很快,不到半年,已达千人。后曾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营长。1938年4月,刘国柱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支队第61团参谋长。该团挺进鲁中地区,在胶东、津浦、陇海路之间与日、伪、顽军频繁作战,参加了沂蒙山区反“铁壁合围”,成为军区主力部队之一。1939年后任山东纵队第七支队参谋长,1940年9月,刘国柱改任山东纵队第二旅参谋主任。翌年8月,他调任第四旅参谋处长。1945年8月,日军宣布投降后,刘国柱任鲁中军区泰山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10月,他升任分区司令员。期间,他率部队参加了莱芜、孟良崮战役。1948年8月,部队升为主力,刘国柱改任鲁中南纵队第46师师长,率师参加了济南战役。1949年1月,他升任第三野战军35军参谋长。同年9月,刘国柱改任鲁中南军区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后刘国柱任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副参谋长。1950年底,他任华东军区司令部办公厅副主任。1953年1月,刘国柱调上海空军工作,任空军第四军参谋长。当时正值空军增设军级机构之初,又逢上海城市防空步入逐兵种合成作战之时。他深入调查研究,灵活运用陆军机关的经验,认真总结空军军级指挥机关在现代要地防空作战中如何立足于部队战斗力这一中心,狠抓机关的全面建设,为协同配合全地面防空部队发挥立体防空的整体能力,共同将入侵敌机歼灭在保卫目标之外的具体战术,做出了重要贡献。日,美国海军驻日本冲绳一架P—2V型侦察巡逻机在我国苏北沿海向上海方向南下,多时挑衅性地对我神圣领空进行侵犯。刘国柱亲临指挥现场,果断命令我空军战机迅速准确地将其击落在上海以北领海内,确保了上海领空的安全,受到了上级的嘉奖。1958年7月,刘国柱于解放军军事学院空军系高级速成班毕业后,调任空军学院战术系主任。1963年8月,他调任空军第三军副军长。1969年3月,刘国柱升任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78年改任顾问。1981年9月,刘国柱离职休养。日,刘国柱病逝于沈阳,终年73岁。
刘国柱1957年6月曾荣获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55年9月,刘国柱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1961年8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function(){
$("#top_back").click(function(){
$('body,html').animate({scrollTop:0},500);论坛快捷通道
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台湾的苍溪人――刘国柱
成长值:9290
发贴数:1160
阅读:3641
发表于: 0:11:5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苍溪社区。
。已有帐号? 或使用
&&&&刘国柱,出生于县文昌古井村,上邻元山观,下接鸳鸯树。1940年前后,,于成都高校参军,任航空大队长,击落日本侵略军飞面两架。1949年赴台,任台湾当局空军次官。晚年著有思乡诗作十余首。多次回大陆老家探亲。1991年10月,苍溪县嘉陵江大桥建设期间,捐资一万元,并赠给苍溪县奇品大灵芝(高70厘米,宽50厘米)作为纪念。
发表于: 14:34:31
发表于: 15:34:17
刘国柱先生,1927毕业于成都大学(现四川大学),在很多同学出洋留学的时候,先生看到国事日蹙,先生历有报国志向,并知国强在于利器之锐,决心报国保家园。先生由学校推荐进入中国黄埔军校第十期,并以优异的成绩获中正剑(蒋介石赠予)一枚(学校规定毕业在前二名者方可获),并代表全体毕业生答辞。黄埔军校毕业后又就读空军官校学习侦察,二年的空军官校学习满,即参加对日作战中,参加过淞沪大战,武汉空战,远征印度,巴基斯坦,缅甸,侦破日本军停留长江口内等一系列有价值的军事情报。参加过对日本土轰炸。在多次空战中击落日本六架,击伤日本二架,一九四一年任空军大队长,在抗战胜利时又获得中正剑一枚,并获得无数勋章,有甲级二等二枚,空军楷模乙种一等三枚,忠勤勋章二枚.空军懋绩甲种二等勋章一枚。抗战胜利后参加过主审日俘的工作,后任空军军校教官。一九四八年去台,后升为陆军中将衔。退役后任台北诗经学社理事,著有古今中外名人轶趣,著有多篇思乡诗作。先生一生忠心爱国,往往是顾了大家忘了小家;勇毅聪慧,机警率直。一九九八年在台去世,亨年九十四岁。
成长值:378
发表于: 16:31:05
那颗大灵芝至到哪去了呢
发表于: 17:56:25
国之柱梁啊,英雄辈出的年代
发表于: 20:59:39
刘国柱先生是川西北历史上第一个飞行员。少年立志,青年为国立功。中年爱民,老年立言爱故乡,晚年盼望祖国统一直到1998年在台湾眼望祖国大陆离世。刘先生与故乡陕西的于佑仁是知己,两人写下一些思念故乡诗歌,于佑仁为刘先生题字出书。刘先生写的《自由诗》很多人收藏。一生爱国,做官清廉,晚年吩咐子孙后代:自己一生是为中华民族奋斗而做了官,和平年代后人就做老百姓就幸福!!苍溪雪梨之所以走向全国,是民国时期当时苍溪县的县长和常会青?陶一山等要求刘先生为家乡人民做点事,他们商议将苍溪的水果雪梨代到开国大会议上,让大家品尝苍溪雪梨,就这样雪梨一子名传四方。可惜常先生和陶先生被死很早。&&
成长值:7338
发贴数:440
发表于: 7:25:06
嗯,没听说过。是不是可发表到苍溪文史资料上去?
发表于: 23:25:27
军衔没有那么大,是上校!
发表于: 17:42:47
发表于: 11:10:34
听说过这个人,只知道他任过国民党空军大队长,其他就不知道了。撇去政治因素,他应该是个英雄。尊重他。
发表于: 7:17:57
空军大校,在原国民党中空军军衔此陆军高二级,在台湾后以陆军中将退役,曾见其证件中所列“”陆军中将“”、几人在场。
发表于: 7:55:54
退役时是陆军中将i原国民觉一个不成文的a契,空军军衔高r军二级所以空军有好gR上不去,八十年代在军衔上国民觉内部发生争议?空军部大不满意找不到蒋经国从总统、那里、后来定为以前按原蒋介石定为准R高陆二级灬92后面都一致这是先生亲口行我讲的、生是空军大校(上校、四五年抗战结束就是了,先生以陆军中将退役1在先生证件所列为八陆军中将、当时有多人在场,?当问其军街时、先生如说出经过!所以"陆军中将是准确的
发表于: 21:46:04
刘国柱先生,退役时确是陆军中将,之所以这样说,是先生94年第一次终成行回老家探亲,记得在县招待所会议室接待先生,在休息时我们在先生出示证件上清楚的看到记录为“陆军中将”,为此先生还随意说出其中的故事:原国民党从空军成立到蒋介石去世,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空军的军衔比陆军高二级,大概是重视空军吧,也由于这样有好多空军人员上不去。八十年代为此国民党内部发生争执。空军将领不服找到当时“总统”蒋经国,后来定为“以前的按先‘总统’的意思办,即空军高陆军二级,这以后三军一致”。当时先生己是空军大校,故以陆军中将退役。先生抗日战争结束己是空军上校了。陆军中将应该是准确的。当时有多人在场看到先生的证件,所以在后来县统战部的简述中也是陆军中将。
发表于: 7:14:04
自古忠臣多磨难,
发表于: 7:29:13
在我们成都老一辈人中,多说有刘先生的故事,先生的英勇和忠心爱国令人敬仰.先生教育后人也是要廉政清明,忠勇爱国,自强自立.但先生按现在说缺少情商,在台的人说先生一心专注国事中却忘了自家的小家庭,在先生晚年靠政府发放的生活费度日,回大陆探亲多不成行,后靠卖掉政府给予的房屋方才如愿,听说在临终时声声要回大陆.令人叹息和不平.英杰就是这样的,在大陆的后人听说也没有得到应有待遇,在过去还受迫害,后来落实政策也草草而已.
发表于: 13:49:42
l老军人你好,你最需要一把黄埔军校中正剑。
发表于: 10:18:45
发表于: 20:03:19
刘先生,曾获得中正剑二枚,一是黄埔军校毕业时,一是抗日战争结束时。二枚都已失传,大概应在先生故乡苍溪县,因为听说解放后土改时中正剑被当时的地方政府人员没收走,不知去向。
发表于: 16:56:46
谢谢你们还记着我的祖父,他是我心目中永远的英雄。
冒昧地问一句,红军在川时,开飞机扔过炸弹没有?
发表于: 17:11:11
县统战部,当时我爷捐赠的!那灵芝很大,约1米宽,高约50厘米,属特大型。
今天怀念伟大的苍溪人、抗日英雄航空兵 刘国柱
发表于: 17:11:47
县统战部,当时我爷捐赠的!那灵芝很大,约1米宽,高约50厘米,属特大型。
到哪手机都能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电话:/ 传真: 邮箱:
地址:四川省苍溪县陵江镇江南干道江南苑 邮编:628400
Copyright & &苍溪县腾达广告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技术支持: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论美国国会在美国对台政策中作用.pdf5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除本文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
不包含为获得凼墓直太堂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
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儆指导教师签名 莎。l乃弦一
期:吐盟:I:章日
期 _6四 沪.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使用承诺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eP:内蒙古大学有权将
学位论文的全部内容或部分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构、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也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为保护学院和导师的知识产权,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属于内蒙古大学。作者今后
使用涉及在学期间主要研究内容或研究成果,须征得内蒙古大学就读期间导师的同意;若用
于发表论文,版权单位必须署名为内蒙古大学方可投稿或公开发表。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次‘l%汤一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美国国会在美国对台政策中的作用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我们从台湾归来上革大--《福建党史月刊》2009年18期
我们从台湾归来上革大
【摘要】:正我们都是年先后从福建到台湾升学的,就读于台湾师范学院(现为台湾师大)。1948年下半年至1949年上半年,随着全国各地学生反饥饿、反迫害斗争的展开,台湾也掀起了学生爱国民主运动的高
【关键词】:
【分类号】:D231【正文快照】:
我们都是年先后从福建到台湾升学的,就读于台湾师范学院(现为台湾师大)。1948年下半年至1949年上半年,随着全国各地学生反饥饿、反迫害斗争的展开,台湾也掀起了学生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潮。1949年3月中旬,因台湾大学和台湾师院2位同学被台北警察无理殴打,两校同学联合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闻夫;;[J];世界知识;1980年21期
陈联;[J];瞭望;1981年06期
于胜;[J];瞭望;1981年07期
;[J];瞭望;1981年08期
庄去病;张鸿增;潘同文;;[J];国际问题研究;1981年01期
赵雅琴;田正慧;刘冠超;;[J];教学与研究;1981年03期
刘国柱;[J];瞭望;1982年01期
辛灿之;[J];瞭望;1982年07期
陶樾;;[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董祖杰;;[J];国际展望;1982年3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卫平;王平;;[A];风卷红旗过大江——纪念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云霞;王莉;;[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金建陵;张末梅;;[A];纪念南社成立9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陈国强;;[A];闽台婚俗——“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陈国强;;[A];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楚图南;;[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周铁农;;[A];孙中山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纪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专辑[C];1999年
白竟凡;;[A];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九·一八”事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C];1991年
李汶;;[A];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文摘及学术会议论文目次汇编()[C];1992年
安晓泓;;[A];新时期统战理论与实践研究——新时期统战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吴雪元;[N];中国国防报;2000年
金源;[N];中国国防报;2000年
古继堂;[N];大众科技报;2000年
本报记者;[N];福建日报;2000年
朱峰;[N];法制日报;2000年
刘爽;[N];法制日报;2000年
本报通讯员
徐冶;[N];光明日报;2000年
郑轩;[N];湖北日报;2000年
赵德喜;[N];解放军报;2000年
;[N];粮油市场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民军;[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李启龙;[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双惊华;[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刘景岚;[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王鹏;[D];厦门大学;2006年
卢祖送;[D];复旦大学;2005年
张春;[D];复旦大学;2006年
熊南京;[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宋二姝;[D];复旦大学;2005年
熊俊莉;[D];厦门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戴鱼兵;[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刘小娴;[D];暨南大学;2000年
张志;[D];暨南大学;2000年
谢新水;[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曹芳;[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李跃伟;[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林小芳;[D];厦门大学;2001年
韩国辉;[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宋晓飞;[D];厦门大学;2002年
庞小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国民党老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