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潍坊供暖学院集中供暖的工艺流程

集中供暖系统节能运行控制技术的优化研究--《齐鲁工业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集中供暖系统节能运行控制技术的优化研究
【摘要】:冬季供暖燃烧大量化石燃料,能源消耗大,并且会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存在较大的节能减排的空间。随着节能和供暖品质要求的提高,供暖节能技术越来越先进多样。集中供暖实行集中管理,热用户使用方便,并且能够降低环境污染程度,节约能源。近年来,我国集中供暖发展迅速,但许多集中供暖系统存在自动化水平低、管网漏水、水力失调严重、供暖品质差、浪费严重等现象,集中供暖自动控制及节能优化势在必行。
本文针对目前集中供暖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潍坊学院为例,通过对现有节能技术的研究,综合考虑了系统的平衡,提出了一套集中供暖节能方案。通过建立供暖监控平台,利用科学的计算模型对系统进行合理的调节控制,优化供暖状态,提高供暖质量,降低运行成本。经过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种热负荷计算模型,为热负荷精确调节提供依据。
本方案针对潍坊学院不同建筑物供暖用热特点,提出了分时分区的调节控制方案,根据不同时段不同建筑物内温度需求,将室内温度划分为供暖温度及防冻温度,节省大量热量;集中供暖系统是一个非线性时变系统,存在较大的滞后性。根据经验调节热负荷往往无法满足人们的用热需求或造成大量热量浪费。本文认真研究了热负荷计算方法,在现有围护结构传热稳态计算及动态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热负荷动态计算模型,结合流量计算,为系统热负荷调节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系统研究了热负荷调节方式,针对量调节热负荷精确调节,减少水力失调现象,设计了热负荷调节装置。为保证系统稳定运行,避免调节装置开关动作过于频繁,系统采用温度补偿控制,允许用户室内温度有一定的变化范围;系统水力调节采用多循环泵并联方式,通过循环泵变频调节对供回水总流量进行调节,大大减少了电力损耗。
在硬件方面,本文采用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作为现场控制装置的核心,采用两台工控机作为上位机监控中心,对供暖系统进行全面监控,实现系统运行状况的监测与远程控制。通信网络采用有线+无线的灵活组网方式,人机界面采用触摸屏实现现场的监控,采用组态软件进行组态设计。
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表明,系统的节能效果明显,有效的改善了供暖水力失调等现象,满足了热用户的用热需求,提高了供暖品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齐鲁工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TU995【目录】:
摘要8-9ABSTRACT9-11第1章 绪论11-15 1.1 集中供暖节能技术现状11-12
1.1.1 集中供暖概述11
1.1.2 集中供暖发展与现状11-12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2-13
1.2.1 集中供暖主要节能技术12-13
1.2.2 课题研究意义13 1.3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及课题的章节安排13-15
1.3.1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13-14
1.3.2 本课题的章节安排14-15第2章 集中供暖节能改造方案15-21 2.1 系统总体方案15-16
2.1.1 潍坊学院供暖系统主要问题15
2.1.2 方案论证15-16 2.2 供暖改造方案16-20
2.2.1 全网监控平台17-18
2.2.2 变频节电18
2.2.3 锅炉房改造18
2.2.4 热负荷计算18-19
2.2.5 分实分区供暖控制19
2.2.6 热负荷调节19-20 2.3 本章小结20-21第3章 热负荷计算21-41 3.1 热负荷计算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21-22 3.2 建筑物热负荷计算影响因素22 3.3 热负荷计算模型22-41
3.3.1 围护结构非稳定传热量计算22-30
3.3.2 围护结构稳定传热计算30-32
3.3.3 玻璃窗日射得热计算32-33
3.3.4 室内热扰得热计算33-36
3.3.5 冷风渗透耗热量计算36-37
3.3.6 气候补偿与分时分区控制37-39
3.3.7 节能效果分析39-40
3.3.8 本章小结40-41第4章 热负荷调节41-51 4.1 供暖调节基本原理41-42 4.2 量调节在系统中的应用42-46
4.2.1 局部量调节43-44
4.2.2 集中量调节变频调速控制44-46 4.3 水力计算46-49 4.4 水力失调49-50 4.5 本章小结50-51第5章 节能监控系统组成及运行原理51-59 5.1 监控中心51-52 5.2 锅炉房及泵房优化节能控制系统组成52-55
5.2.1 锅炉房节能控制系统52-53
5.2.2 循环泵节能控制系统53-54
5.2.3 供热管网智能监控系统54-55 5.3 节能监控系统通信网络55-56 5.4 监控系统人机界面56-57
5.4.1 触摸屏组态界面56
5.4.2 监控中心组态界面56-57 5.5 本章小结57-59第6章 节能运行效益分析59-61 6.1 潍坊学院供暖现状及节能效益59-60 6.2 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分析60 6.3 本章小结60-61第7章 总结与展望61-63参考文献63-67致谢67-69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69 一、发表学术论文69 二、其他科研成果6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翘;马明军;;[J];电站系统工程;2006年03期
曾粤;刘俭亨;张磊;;[J];电气时代;2011年03期
陈友明,王盛卫;[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左政,陈友明;[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S1期
王丽艳;[J];机械管理开发;2004年06期
陈友明,周娟,左政;[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3年01期
倪吉;李念平;周慧;陈淑琴;孙凤梅;谢艳群;;[J];煤气与热力;2008年03期
张春路,丁国良,陈芝久;[J];暖通空调;2000年02期
,李德英;[J];区域供热;2005年01期
牧原,王俊杰;[J];自动化仪表;2002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晓璐;黄大宇;;[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4期
杨丹萍;何嘉鹏;陈震;吴旻;;[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成维川;何嘉鹏;史蓉;陈震;;[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李攀;龙恩深;王艳;杨万科;;[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2期
李霞;于贤昌;艾希珍;李清明;;[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陈跃东,李永明;[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周向阳;;[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蔡伟;解国珍;闫树龙;吴刚;张新兴;;[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4期
董海荣;韩春咏;王力忠;史慧芳;;[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张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恩佳;周佳亮;;[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1[C];2011年
孙志勇;孟燕;;[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王志刚;;[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康海宏;董华;李英;;[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七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会论文集[C];2011年
杨金钢;;[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杜诚;;[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张源;高本立;杜垲;;[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郝连虎;;[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刘向华;周青;;[A];推进供热体制改革与节能改造新技术新设备应用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符永正;崔笑千;刘万岭;;[A];2007年福建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资料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锡;[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谭晓倩;[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张辉;[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刘明;[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钟辉智;[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赵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周军莉;[D];湖南大学;2009年
胡丰宾;[D];重庆大学;2010年
张琦;[D];天津大学;2010年
李宪莉;[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志伟;[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李华;[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田利辉;[D];郑州大学;2010年
王玲玲;[D];郑州大学;2010年
赵博;[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王畅;[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王振江;[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杨文晓;[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朱俊亮;[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姚微;[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友明,王盛卫;[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江亿;[J];暖通空调;2004年07期
丁国良,张春路,王险峰,陈芝久;[J];暖通空调;1997年02期
林涛,曹麻茹;[J];中外建筑;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友明;王盛卫;;[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陈友明;;[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峰,李联友;[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李迎春;[J];电子工程师;2005年05期
;[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2005年11期
秦宇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郭润;于美静;;[J];区域供热;2007年01期
奇锋;[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3年03期
苏建国;宫明;;[J];应用能源技术;2009年07期
Philippe ROMANOZ;WU D;[J];建设科技;2007年09期
高汉义;;[J];林区教学;2008年08期
刘玉峰,车昀;[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范赟;李德英;;[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耿霞;庞明;;[A];山东制冷空调——2009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烟台冰轮杯”优秀论文集[C];2009年
王惠维;;[A];2005年全国供热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夏峥;韩利平;;[A];2004年陕西省制冷学会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陈春吉;;[A];2005浙江省暖通空调动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董玉平;胡瑞典;杨玉梅;李秀敏;谢粟;;[A];第13届全国暖通空调技术信息网技术交流大会文集[C];2005年
翟捷;周震;;[A];2006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格力杯”优秀论文集[C];2006年
代淑靖;;[A];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专集[C];2009年
袁建伟;郑明强;王瑞祥;黄涛;袁东立;;[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安贇刚;赵文学;赵广;;[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佚名;[N];中国建设报;2009年
王格;[N];北京商报;2009年
朱江涛;[N];中国建设报;2007年
徐黎一 王力
陆延忠;[N];连云港日报;2007年
安国章;[N];威海日报;2007年
安国章;[N];市场报;2007年
李迎春;[N];林芝报;2006年
商子;[N];中国建材报;2005年
张立岩?徐海云;[N];经济日报;2008年
蒋庆?廖通才;[N];中国石化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宏;[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袁宗明;[D];西南石油学院;2002年
白丹;[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李世武;[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郑毅;[D];天津大学;2004年
王永安;[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王芃;[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王芃;[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王新坤;[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柏毅;[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冯杰伟;[D];齐鲁工业大学;2013年
叶本利;[D];重庆大学;2012年
焦利芳;[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杨伟;[D];同济大学;2007年
张立勇;[D];天津大学;2004年
陶金;[D];山东建筑大学;2010年
傅玉芬;[D];天津大学;2004年
刘文旭;[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刘颖;[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杜瑞环;[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潍坊学院发布2013十大新闻_新浪山东潍坊潍坊教育_新浪山东潍坊
潍坊学院发布2013十大新闻
来源:大众网日 10:44字号:|
  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7月,潍坊学院召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动员部署。为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学校从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紧紧抓起。11月初,党委领导班子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刻剖析“四风”问题,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各处级领导班子也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陆续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学校党委成员分别参加了分管部门和联系单位的会议并予以点评。12月开始,针对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发现和反映出的问题,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学校重点开展整治文风会风、整治“三公”经费开支、整治“庸懒散”现象、整治弄虚作假、整治浪费行为、整治财经纪律、整治损害师生利益行为等七个方面的专项整治工作。
  二、潍坊学院入选省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工程
  12月,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公布了山东省特色名校建设工程第二批立项建设单位。潍坊学院成功入选。去年10月,学校召开特色名校建设工作会议,对特色名校建设工作进行动员和全面部署,会议要求举全校之力树全局观念重创建过程。在今年6月召开的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上,对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建设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工作作了进一步部署。入选名校建设工程第二批立项建设单位后,12月9日,学校再次召开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工作会议,对加快建设应用型特色名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会议要求,全校师生员工要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努力为建设名校工程做出贡献。名校建设工程从“奋力争创”阶段进入“加快建设”阶段。
  三、书院制开启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
  今年9月,潍坊学院从2013级学生开始实施住宿书院制,分别成立“弘德书院”和“明志书院”,5000余名大一新生试行住宿书院制。潍坊学院成为山东省唯一一个实施住宿书院制的高校。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理念,2012年学校研究制定了书院制试行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并到复旦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了解书院的运行模式,探究其发展方向。随后成立了弘德书院和明志书院,在2013级新生中试行住宿书院制。实施住宿书院制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大改革,总体设想是从2013级本科学生开始在新校区试行书院制,经试点后稳步推进,2014级、2015级在校区本部推开,到2016级新生入校后全部实行书院制。学生在入校后的第一学年实行住宿书院制,书院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与进驻书院学生所在学院和相关部门共同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学生具有书院和学院双重身份;二年级后学生回归所在学院接受综合素质教育及专业教育。
  四、研究生联合培养取得标志性突破
  今年9月,潍坊学院与山东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的2012级12名硕士研究生来校正式上课。2009年我校被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山东省首批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随后学校出台了《潍坊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实施方案》。2010年山东科技大学第一批聘任了潍坊学院硕导18名,2012年第二批聘任了我校硕导20名。2011年6月,潍坊学院与山东科技大学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并挂牌。今年3月,学校组织13个一级学科共51名教师参与了山科大硕士生导师遴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数学三个一级学科共20名教师被正式聘为山东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山科大确定2012级运筹学与控制论、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5个专业的12名硕士研究生由潍坊学院导师与山科大导师联合培养。他们在山科大完成1年的理论课学习后,2013年9月来校,在潍坊学院导师为主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和学位论文。
  五、十人入选潍坊学院首届“杰青人才支持计划”
  5月,潍坊学院首届“杰青计划”人选与学校签订任务书。10位入选者分布在9个二级单位,他们被列入三年期培养规划,实施重点培养,动态管理。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和“2125”人才工程,出台一系列强化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提出了青年教师成长计划、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和省级带头人重点培养的跟进措施。按照学校党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组织人事部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教学院部积极出台配套政策狠抓落实,学校人才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继2011年全省高校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获优秀等次之后,2012年全省高校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再次获优秀等次,同时《潍坊学院高层次人才团队挂职服务地方“三求”模式探索》被确定为2012年度“山东省高校人才工作十佳创新案例”。
  六、潍坊学院主动对接职教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
  7月,山东省教育厅印发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本科学校“3+4”分段培养职业教育招生试点工作的管理办法的通知,潍坊学院与潍坊商校、诸城市福田汽车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对接。“3+4”(中专+本科)是指初中毕业学生在中职学校里读3年,通过考核测试后,不需要经过高考,就能进入普通本科院校继续读4年,直接成为一名本科生。近年来,潍坊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对接省部共建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探索形成中职、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全面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两所中职学校实施“3+4”合作培养高端技能人才新模式,为组织申报应用型特色名校创造了条件。2013年我省试点学校有8所中职学校对应4所本科院校。潍坊商业学校会计专业对口潍坊学院会计学专业,招生50人;诸城市福田汽车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机械制造技术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对口潍坊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招生40人。
  七、国家级节能示范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高等学校节能监管平台建设示范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国家级首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单位”项目通过省和国家验收,潍坊学院节能减排工作走在全国高校前列。“高等学校节能监管平台建设示范项目”获得中央财政225万元补助资金,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完成供热、供水系统研发与建设,基本完成动态实时监控主站和数据中心软件研发与技术测试,供电系统研发与建设和系统集成按计划扎实实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单位”项目于10月份通过省级初审,12月22日通过国家验收。截止2013年采暖期,“自主建设、自主研发、自主设计”换热站,并将学校供暖系统成功接入市政集中供热管网,较2012年约省标准煤12082吨,节约供暖费用750余万元,实现了显著的节能效果、供暖效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八、社会公开课让市民再圆课堂梦
  从本学期开始,潍坊学院面向社会免费开放100门课程,市民只需办理听课证即可前往学校与在校大学生一起上课学习。公开课包括物理化学、建筑设备、金融学、日语语言学、书法、基础心理学、钢琴、民事诉讼法学、摄影技术与艺术、音乐美学、瑜伽等课程。目前已经来自社会各界的110人报名参加,申请门数多达150多个,有的市民最多申请6门课程。面向社会公开课程是学校服务潍坊行动计划的一部分。2011年学校出台《潍坊学院服务潍坊行动计划》,根据地方和企业需求,定期选派教授、博士等到地方和企业挂职锻炼,现场服务。面向市民开放社会公开课,是展示大学教育质量的一张名片,将激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和人才培养,推进教育理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同时也是大学承担社会责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体现,是服务社会,服务地方区域经济重要体现,将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九、“泰山文艺奖”一等奖花落潍院
  9月,潍坊学院美术学院教师华杰的国画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荣获一等奖,这也是潍坊市首次荣获“泰山文艺奖”一等奖。一年来学校无论是在教学质量还是科研立项层次上都有了较大提升。省级特色专业、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均有立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潍坊学院与歌尔声学合作共建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被批准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等3个本科专业全部获批为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曹慧教授负责的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成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张子林老师的《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荣获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幼教特教师范学院刘强老师的《幼稚工业保护论》荣获优秀奖。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魏晓笛教授入选全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术带头人。今年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十多项,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省科技进步奖多项。
  十、潍坊学院基本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校区扩建工程(一期)顺利完工并交付使用。校区扩建工程(一期)项目占地51.5亩,建筑面积53000平方米,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建设于2013年8月交付使用。
  特教教学实验综合楼顺利开工建设。此项目为中央财政投资建设项目,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投资总额为63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补助资金50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650万元;学院自筹资金650万元。计划于2014年底交付使用。
  大学生创业中心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900平方米,计划投资1000万元。计划于2014年6月份交付使用。潍坊学院新“产学研”实践基地签约 搭建三方合作平台
关键词:潍坊学院 产学研基地 海上粮仓
[提要]潍坊学院作为莱州湾区域重要的综合性院校,拥有从事海洋生命科学研究的相关师资力量和技术资源,正在积极参与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省政府“海上粮仓”建设规划。
  潍坊11月20日讯 11月16日,&海洋动物健康养殖研究与创新&&鸢都科技论坛&在潍坊学院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麦康森院士、潍坊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隽云昌等专家在论坛上作主题报告。学校党委书记孙文亮,潍坊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王志亮在论坛上致辞。论坛上还举行了农业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重点实验室潍坊分室&三方共建协议签约仪式,以及高效无公害免疫营养源&产学研&实践基地签约仪式。论坛由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负责同志主持。
  本次论坛由潍坊市科协主办,潍坊学院承办。潍坊市渔业局副局长叶林、山东亚康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恒伟、潍坊康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海超,科研处负责同志,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的部分师生参加了论坛。
  孙文亮在致辞时代表潍坊学院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向参加论坛的专家、企业家及师生们表示欢迎。他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我国海洋强国的重要方针。潍坊学院作为莱州湾区域重要的综合性院校,拥有从事海洋生命科学研究的相关师资力量和技术资源,正在积极参与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省政府&海上粮仓&建设规划,学校已经在培养应用型海洋科技人才、海洋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015年3月,由我校牵头成立了&莱州湾海洋动物健康养殖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结合潍坊学院的优势,组建了创新团队,集中力量在设施健康养殖的营养与免疫等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2015年省渔业厅和省渔业技术推广站将我校设立为&省级现代渔业技术基地&,160余名基层渔技人员接受了现代渔业产业发展、现代渔业新技术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学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是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可以满足鱼病分子检测、鱼类分子育种及基因工程育种等基础设施要求;建有&室内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2套,用于海洋动物营养与免疫学实验及研究。今天签约的两个项目必将极大地推动这一特色优势学科的发展。学校也将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专业学位硕士点申报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为海洋渔业科技发展及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孙文亮指出,服务社会是学校的基本职责。学校正在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四大发展战略,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高校在推动社会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努力提升科技创新及服务水平,为本地区海洋科技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王志亮在讲话时阐述了市科协设立&鸢都科技论坛&的宗旨。本次论坛是第一期。他指出,潍坊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的沿海骨干城市,有发达的交通网络,海洋高端高效产业是重点发展方向。经过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海洋经济已成为潍坊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全市发展形成了新的拉动力。他希望本次论坛在潍坊市海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上取得新认识,在深化协同创新、提升海洋科技创新水平方面取得长足进展。
  论坛上,我校与中国海洋大学农业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重点实验室&、潍坊康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合作,签约共建农业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重点实验室潍坊分室&,重点实验室主任麦康森院士、科研处负责同志、于海超分别代表三方在共建协议上签字。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还与潍坊康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约成立了高效无公害免疫营养源&产学研&实践基地。
在论坛的大会交流阶段,麦康森院士以《教育成就梦想》为主题作专题报告,隽云昌以《潍坊海洋生态环境现状与&海上粮仓&建设》为题进行大会交流。与会的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师生、企业代表就学术前沿问题向麦康森院士进行了请教,并开展了业务交流和探讨。本次论坛的举办为学校与知名大学、企业加强交流,实现直接对话,加速海洋科研成果产业化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2,诚邀合作伙伴。
[责任编辑:林月梅、邢潇文]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潍坊供暖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