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业摄影学校孩子几岁可以报名

上海市商业学校|学生|校园_凤凰资讯
上海市商业学校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上海市商业学校创办于1960年,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上海市中高职贯通学校、上海商学院共和新路院区、上海开放大学商业学校分校、上海市文明单位。学校坚持以创建现代化、国际化的品牌学校为目标,倡导为学生提供完美教学、管理、服务的理念,坚持“和·雅”校园文化,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应用型技能人才。
原标题:上海市商业学校上海市商业学校创办于1960年,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上海市中高职贯通学校、上海商学院共和新路院区、上海开放大学商业学校分校、上海市文明单位。学校坚持以创建现代化、国际化的品牌学校为目标,倡导为学生提供完美教学、管理、服务的理念,坚持“和·雅”校园文化,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应用型技能人才。随迁子女报名政策以2016年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有关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招生政策为准。五年中高职贯通专业:会计、国际商务三年中专专业:会计、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国际商务、计算机应用(动漫设计与制作、商务多媒体)、连锁经营与管理、电子商务、数字影像技术、美发与形象设计、服务与管理、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工艺美术()■报名时间:即日—2016年4月(具体截止时间参照考试院规定日期)■报名地址:共和新路1458号1号楼103/104室■咨询热线:101022■校址:共和新路1458号■Email:
■交通:40/46/65/69/95/108/129/210/253/518/722/829/840/849/北安线及地铁一号线八号线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235157
播放数:516027
播放数:102501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弘扬创新精神 实现跨越发展
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文明委
&&&&自2001年底学院自筹资金建设奉浦新校区,到2002年9月完成5.2万平方米的10幢教学、生活等综合大楼和各项配套设施,1700名新生入住开始正常教学活动;每年投入60万元专业建设经费,重点建设7个专业和36个专门化方向,其中3个国家和市级高职高专教学试点专业,5个中外合作专业,还引进英国Edexcel的BTEC课程和国际公认的BTEC英国国家高等职业资格证书,所有中外合作专业课程大部分使用国外合作方教学大纲和教材,实行“双语”
教学;近三年,由本院教师担任主编和参编的高职高专教材近五十本,其中二十余本分别列为教育部和市教委或华东地区高职高专教育重点教材;连续三年招收3000余名学生,使在校生达到9500人左右的规模;去年末学院荣获“上海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呼,
成为上海市教委批准的“上海市示范性高职院校”。
&&&&两年来,学院办学条件改变,办学规模迅速扩展,办学特色日益鲜明, 办学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受到各方赞誉。为什么能有如此超常规发展和变化呢?
关键在于学院党委坚持文明单位建设, 弘扬创新精神,使广大教职工自觉把艰苦创业精神凝结在学院事业发展上,奉献在各自工作岗位上。
一、创新领导观念,抢抓发展机遇
&&&&进入21世纪、在加入WTO形势的推动下,上海商业流通现代化进程加快,商业经济发展迅猛,各类应用型人才奇缺,给学院发展带来良好机遇。如何增强为行业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为行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和人才保障,摆到学院党委面前。学院自1998年3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转制到2000
年底发展已初显成效。办学已具规模,教职工队伍稳定, 经济社会效益发展势头良好。是巩固已有成绩、维持现实发展速度和规模?还是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推进学院在创新中进行新的跨越发展?学院党委充分运用一、二级中心组的学习机制,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学习交流,在解放思想过程中,
统一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
&&&&观念创新直接带来学院建设资金投入加大和办学层次的飞跃。2001 年,学院党委在学院教代会上向全院教职工提出第三次创业的号召,向中层干会作“居安思危迎挑战,
改革创新再发展”动员,并具体提出学院“近期建成上海市示范性高职院校、中期建成国内示范性商业高职院校、远期建成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现代商业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从此,学院拉开了在新世纪实现跨越发展的序幕。
2001年,学院组织人员考察上海各区教育投资环境和条件,形成了建设12万平方米的奉浦新校区方案,并获得市商委批准,9月28日完成第一期5.2万平方米新校区的建设任务,
并迎来 1700 多名新生入住就读,整个工程建设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资金缺的重重困难, 发扬“两个务必”的精神,全院教职工凭着一颗火热的事业心,创造了高校建设发展的奇迹。
&&&&&与此同时,学院对照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和《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建设学校连选方案》等规定,寻找出在教学改革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在巩固原有专业特色的基础上,争取每年开发3至4个新专业和20多个新专门化方向,其中要建成若干个在上海市乃至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中起示范作用的重点专业。为此还设置重点专业建设专项经费、重点建设连锁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会计(
连锁企业财会审)、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等市场紧缺专业。这些专业设置与推动上海商业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如连锁经营管理系成立“连锁经营研究所”,
突出开发与应用研究,为上海现代连锁经营企业提供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学院每年还投资800万元改造教学设备, 使课堂教学逐步走向现代化,得到市教委领导和专家组的较高评价。专家组认为,学院“办学观念新,指导思想明确,定位符合实际,教学工作扎实,各项工作超常规发展”,专家组全票认为学院全面实现了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建设连选标准的达标要求。
&&&&如今学院重点专业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已有3个国家和市级革试点专业的基础上,今年再推出4~5个新专业,10~15个新专门化方向,
使2004年招生专业门类达到32个,专门化方向达到100个以上,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选择和学生择业的需求。
二、创新培养措施,提升教师素质
&&&&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学院事业发展的支柱。在转型和超常规发展过程中,学院连年扩招,新生剧增,对教师队伍的规模、层次和专业都提出更高要求,尤其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特色专业和重点课程,更需要大批高层次人才的加盟。为此,学院党委提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培养、二是引进、三是营造良好成才环境”的政策策略。
&&&&在教师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制定实施了《在职教师培养计划》和《关于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的实施意见》
, 建立人才培养的专项经费,每年投入近60万元,用于教师的各类培训。 主要措施:选派批教师参加攻读硕、博士学位和各种形式的的进修,约占专任教师18%;每年挤出近30
万元经费送教师出国考察进修,约占专任 教师的15.5%;分批安排35岁以下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进修;举办新教师培训班进行短期强化培训。在教师人才引进方面,学院靠政策、待遇吸引人、靠情感感化人,更靠事业和前途激励人、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稳定人。为此,学院出台引进高职称及博士硕士研究生人才实施月住房补贴制度,仅2002
年一年就引进高职称及博士硕士研究生教师29人,占引进教师的50% 。
&&&&学院党委十分重视感情留人和事业留人。相继出台实施“学科带头人津贴制度”,选评出5位学科带头人,每年补贴学科津贴。学院还大幅提高科研投入的力度,设立科研基金和实施科研成果奖励,鼓励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致力于科研事业,在分配上向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倾斜,支持创新,奖励冒尖。同时,也加强对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各方面的关心,给每位教师办了医疗保险,每年组织教师到外地进行疗休养活动。
&&&&另一方面,学院党委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大师德教风建设力度。针对部分教师存在“安心不尽心”、“争上课数量,轻教学质量”的倾向,组织教师学习优秀教师查文红等教书育人先进典型事迹,
开展师德建设大讨论,每年评选并重奖优秀教师,评选教书育人先进典型等活动。还购买《教师师德修养》和《师德建设法律汇编》等资料发给每个教师,制定学院《教师师德规范》和《教师道德行为准则》,在教师中开展“今天怎样做教师”研讨和“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
营造教师“以德立身、以德治 学、以德育人”的良好氛围。同时,还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师德师风调研测评活动,增强教师的敬业精神,创造了一种奋发向上的工作环境。在2002年6月份市教委组织的高校师德教风评估检查中,获得专家组好评,并名列高职高专前茅。
&&&&高强度的政策关注与资金投入,全方位的培养和扶植,使学院教队伍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较好地适应学院迅速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目前,学院专任教师达320人(包括院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占36%;副高职称以上教师占24%;有两年以上企业经历或具有经济职称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40.3%。三年来,一名教师获得上海市教学“名师”称号,3名教师获市优秀教师奖,8名教师获市商委系统优秀教师奖。
三、创新管理制度,凝聚发展能量
&&&&在学院深刻变革、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管理制度创新,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对实现学院的跨越发展至关紧要。
&&&&建设学习型班子,提高领导的引导和聚合能力。尽管领导班子结构是由“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人才构成,但在“三讲”教育前却存在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不足的问题,至使领导班子减弱对教职工的引导和聚全能力。当领导班子重新调整和充实后,新党委班子从2001年开始就精心建设学习型班子并在组织实施。抓观念创新,抓思想沟通和交流,抓制度建设和完善,从而使党委领导班子的决策和领导能力不断加强,成为动员和带领全院教职工艰苦创业、不断创新的坚强领导核心。
&&&&积极改革内部管理体制,逐步下放人、事、物的管理权限,提高组织机制的运作实施能力。一是对管理体系进行创新,进一步优化“一级办学、两级管理、经费切块包干”的管理体制,扩大系部的办学自主权;二是实施“小总部、大系部”改革,精简机关管理机构和岗位,改进机关服务;三是改进考核办法,加强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和干部聘任管理,实行岗位考核,目标管理,初步形成人尽其才,人才快速成长的管理体制。
&&&&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探索,提高教职工的向心力。学院党委积极支持工会开展工作,运用教代会和校务公开等行之有效的形式,加强民主建设、维护教职工对学院重大问题的敌情权、评议权,畅通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教职工利益表达的渠道。为此,把过去一年召开一次的教代会改为一年召开两次,充分调动全院上下共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形成全院团结一致干事业的合力。
&&&&建立文明创建互动机制,强化校园精神对教职工的凝聚作用。为推进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校园精神的塑造,学院党委在总结过去文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科学互建、互动实施”思路指导,逐步形成文明创建互动机制。一是在开展“文明处室、系部”创建活动中,形成一符合各处室、系部创建活动实际、内容具体全面、指标量化的评估指标体系D《学校(院)年精神文明建设评估文件汇编》;二是形成一套以问卷调查为主的互评体制,每年在各处室、系部组织两次问卷调查,组织问卷互评;三是建立经常性的网络反馈机制,直接反馈主要通过工会、共青团以及学院教学督导小组进行信息反馈箱等形式;四是建立有效的文明创建激励机制,把“文明处室、文明系部”、“文明职工”、“文明好事”告示创建活动列为年终行政考核内容,每年单独组织考评,分档次进行奖励。除此之处,学院还开展了引高雅艺术进校园、开展校园文化节和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者活动,宏扬民族精神和培育社会职业道德情操,激发敬业精神、进取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吸引教职工把实现自身价值与实现学院事业发展统一起来。
&&&&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给学院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学院教职员工也从创建活动的实践中汲取营养,提升素质,奉献才华。座落在共和新路1458号的上海市商业学校创办于1960年,是经典名校,上海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学校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学校坚持以创建现代化、国际化、有特色的品牌职业学校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诚信、沟通、合作、双赢”的商校文化。
我们具有一流的教学质量,我校以美容美发命名的专业开设于90年代初期,是全国最早开发此专业的学校之一,为上海市重点专业,具有扎实的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基础...
版权所有(C)上海市商业学校地址:上海市闸北区共和新路1458号
咨询热线:021-
传 真:021-
电子邮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商业会计学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