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的户口如果研究生当兵优惠政策有什么优惠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
武钢是怎么落户武汉的?
15:04:00&&&&
  站在新中国发展的起点上,怀揣着亿万中国人崛起的雄心,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武钢,于1955年正式开始建设,日建成投产。那么,新中国成立后,这样一个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是如何落户湖北武汉的呢?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尽快医治战争创伤,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世界反华势力的孤立围堵,社会主义中国最初是向寻求苏联寻求援助。日,毛泽东主席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日,中苏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月,经中苏两国领导人会谈商议,苏联政府同意帮助中国援建50个重点项目,其中包括兴建一座钢铁企业。
  1950年10月,在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里,中央重工业部领导陪同着前苏联专家马洛歇夫乘飞机第一次来到武汉。他沿着长长的铁轨,一直到无名的小山坡,居高远眺,智慧与激情在这里展开了碰撞,新中国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兴建,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孕育的温床
  钢铁和粮食是建国之初的“中国梦”。因此,党中央、政务院(后更名为国务院)在1950年提出了要迅速发展钢铁工业,尽快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钢铁强国的构想。
毛泽东在延安提出关于“粮食”和“钢铁”的重要论述
  毛泽东主席在南部地区钢铁工业建设酝酿的过程中,是这么说的:“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着这两个,我们就什么都不会怕了。”
  但是,在解决钢铁重工业建设的过程中,在如何改变我国落后的局面上,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要求集中精力全力恢复鞍钢建设;另一种则是由中央财经委主任陈云及中央重工业部部长何长工等为代表的,认为“发展钢铁工业,必须着眼全局,要从战略思维出发,不仅仅要根据工业经济发展需要,更要从周边资源、国家实力、国防安全和经济整体布局出发”。经过多次激烈的讨论,中央最终确立了在恢复鞍钢建设的同时,要在华中区域、长江流域新建一座工业基地的决定,基地暂定在武汉附近的大冶铁矿地区。并将意见以最快的速度呈报给了毛主席。
  1952年初,前苏联黑色冶金工厂设计总院院长赫列布尼可夫应周恩来总理邀请,率专家组来到大冶,重点考察建厂条件以及铁山铁矿基地。中央财委党组结合专家组意见,正式向党中央、毛主席、周总理写了《关于全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方针、速度与地区分布问题的报告》,并提出:在国家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应该在华中地区进行建设钢铁工业中心的工作,“把武汉变成一个新的工业中心地带”。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同意”。
  苏联专家马洛歇夫在京广线武汉段考察选址工作
  随后中共中央中南局作出了关于拥护党中央在武汉附近的大冶地区建设巨型钢铁中心的决定,并展开动员,开始着手筹建工作。中央财委主任陈云亲自召见中南工业部部长刘杰,责成其迅速成立筹备机构,集结力量,尽快开展厂址选择、资源勘探工作。自此,一个集结干部队伍、科研队伍、工人队伍,筹备钢铁厂建设的工作就这么开始了。
  生命的摇篮
  为了适应各项筹备工作的需要,中央重工业部在黄石市正式成立大冶钢铁厂的办事机构“三一五厂筹备处”(当时建设工程代号为三一五),负责新厂建设的各项筹备工作。三一五厂筹备处隶属于中央重工业部,筹备处主任由中南工业部部长刘杰兼任。三一五厂筹备处成立后,中央财委主任陈云、副主任李富春做出了关于“选择的厂址,最好要靠近长江,能建码头,离大冶和武汉都不要太远,交通便利,土质较好,利于施工,面积要在五百公顷以上”的指示。1952年12月,三一五厂筹备处扩大,并入由中南钢铁局改称的华中钢铁公司,隶属于中央重工业部领导。原位于黄石市的老华中钢铁公司更名为大冶钢厂,隶属于华中钢铁公司。
  <font face="楷体_GB年三一五厂筹备处工会会议
  厂址选择工作开始于1952年春,完成于1954年春。在党中央的全力支持和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一共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野外踏勘选厂工作。仅仅是交通运输和地理条件这两项内容,专家组就进行了多达几百次的激烈交锋,上十次的研究论证。
  中苏两国专家野外勘察选址工作
  选址工作人员踏遍了湖北省内的长江两岸,走遍了湖南长沙粤汉铁路沿线,最后把重点放在了武昌和大冶。
  <font face="楷体_GB年春的武汉市青山区全貌
  1954年初,前苏联专家再次来到武汉,在查看了武汉徐家棚一带后,提出《厂址选择意见书》。随后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建设委员会于同年5月12日批准,确定厂址选择在武汉市青山区。
  梦想的成长
  1954年5月,国家计委、国家建委批准以青山作为厂址时,苏联专家建议,因为曾经拟定的厂址发生变动,同时新厂最好以地名为依据,华中钢铁公司(简称华钢)厂名不准确,建议变更。1954年底,华钢正式更名为武汉钢铁公司,并分别成立武汉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建设公司、武汉地质勘察公司、武汉黑色冶金设计院,组织上统一由“武钢总党委”领导,李一清任总党委书记兼任武钢总经理。
  <font face="楷体_GB年第一批建设材料运抵
  1955年1月,我国在莫斯科接受了苏联承担的武钢初步设计。同年6月,国家正式批准了武钢第一期工程的初步设计。从此,武钢进入了紧张的施工阶段。成千上万的工人和干部满怀热情奔赴武钢,大批建筑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运抵武钢。
  苏联著名专家斯比尔多诺伏夫关于施工准备工作的建议
  在武钢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前苏联专家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细微到甚至于人员、材料、进度、施工细节等等都亲自督促负责。
  苏联著名专家斯比尔多诺伏曾在一篇书面建议中这么提到:“要加强设计院的设计力度,可以从其他单位或者地方调一些设计人员过来,我也可以再去苏联要求派遣两名专家,我们一定要定期把厂房施工、员工住宅、附属企业、交通枢纽等各种图纸按时交出;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先将地下管道施工做完,一定不能先搞厂房,再搞地下管道工程。”
  毛主席亲临武钢观看了一号高炉出铁
  经过三年如火如荼的紧张施工,到日,炼铁厂一号高炉流出了第一炉铁水,比计划提前了9个月零18天。当天,毛泽东主席风尘仆仆来到武钢,亲临高炉观看了一号高炉出铁。
  高炉顺利出铁后,毛泽东同志与苏联专家亲切会面
  见证着新中国第一个特大型钢铁企业的落成,毛泽东主席亲切的握着前苏联专家的手,情真意切的说了两个字:“谢谢”!自此,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第一个特大型联合钢铁企业,正式诞生。
编辑:宋玉琤&&&&
来源:湖北省档案局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0) 传真:(010) 电子邮箱: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 Email:guisheng.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国家为什么要对大学生入伍参军实行优惠政策_百度知道大学生当兵有什么优惠政策_百度知道大学生入伍优惠政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大学生入伍优惠政策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国家对当兵十二年退伍有什么优惠政策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兵要注销户口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