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过去是干活的还是打杂的?

现象探讨:实习生是不是“打杂”的?_百度知道实习生别只傻干活,那是打杂的! - 乔布简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点击微信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进入暑假,很多人都将踏上实习岗位。作为一个进入社会的前奏,我们在实习中应该怎么做才能有更大的收获呢?下面这十五条建议也许会有一些帮助。
1、任何的工作一定要从前到后全部做完,如果我只让你做1,你要自己想想这个事儿有没有2和3,如果我没有时间教你全部的过程,请你自己多想想。
2、中途如果遇见无法完成的问题一定要及时问我,不要等着我追你去问。我之所以交给你,我相信一个公司精挑细选出来的大学生是可以完成类似追一个媒体问问是否收到快递的小事儿。如果我问起你,请不要告诉我对方没人接电话,或者对方找不到。有问题发生,不要把问题丢回给我,一定要想办法解决,职场是一个只要结果的地方。一定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你开始动脑子想办法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你在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上才能有所进步。你要做一个思考者,而不是工作者,你要有自己的价值。
3、你不需要知道你的同事一天的工作到底是什么等等,虽然现在很多职业教育学校让你尽快了解这一点,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工作是不固定的,每天项目不同做的事情完全不一样,比如我每天喝咖啡的时间会根据我忙碌的程度而有所不同,而你知道这些完全没有用。每当我被很多在校生邮件问到类似的问题,我都非常希望你们是否可以回家多读一下你们的简历是否通顺。
4、了解每一个行业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儿做起,不仅仅包括做完做好,更包括由此而引申出来的所有的方法、沟通、隐患、技能你是否都思考的到。只有对每一个小事儿做到了面面俱到的了解和掌握,你才能往前走的更快一点。
5 、如果你今天实在没事儿干,那就看看和业务相关的网站,学习一下前辈的心得。任何一个细小的工作都有很深的水,学无止境。不要和其他的实习生结伙聊天有说有笑,好像在避风塘聚会的样子。不要无聊的去网上聊天,灌水,八卦。这点你可以在宿舍舒服的床上完成,不用不远万里的来公司完成。
6 、一定要思考一下如何体现自己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去费力的工作。有过实习经验的同学一定能发现实习生总是觉得自己工作很累,而正式员工越到高层似乎越轻松。其实不然,高层的辛苦是你们想不到的,只是高层更加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和各项事情,而不会像你们总是抓狂,高层所表现的不是轻松,而是有序。
7 、请不要问我这里薪水不高为什么要继续做,为什么不去替别人考试或者帮别人攒书。我只想说一句,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何况暂时的有钱不叫成功。
8 、请不要在向我表达了对运营的热爱之情之后,问我什么是运营,和产品有什么区别。请自己在百度上google一下。要问就问点有深度的,问出这样的话不要怪我不想理你。
9、你可以穿的花枝招展,也可以笑的天真烂漫,但是请不要在公司骚首弄姿。
10、请不要根据工资的高低决定是否留下来,除非这地方真的没法保证你的温饱问题。前三年是要积累和沉淀,而不是要求所得。走的越深你才会知道你是个啥都不懂的小白菜,菜到你自己都觉得你可能是被误招的。
11 、工作上如果有任何问题,太累或者工作量大都要和领导说,不要一直撑着。不要半夜回不了家还要骂公司变态,压根儿没人知道你根本做不完。
12、工作在公司做完,一个实习生不至于要把工作带回宿舍去做来zhuangbility,好像没了你公司就毁于一旦。回学校多读书多学习专业课,假期就去玩。工作和生活要平衡好,不要实习一下就搞得你的世界天下大乱,那是无能的表现。
13、不要以自己的思想去想公司的利益,不要认为自己旷工去看演唱会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发展,回来还说老板思维固化,故步自封。上班时间是你产出的时间,不是你积累的时间,你上学的时候干什么了?公司不为你的个人成长和学习买单,聪明点的话你应该知道从工作中让自己得到成长和锻炼。
14 、读书,读很多书,读各种书,让自己尽快的成长,不要求你有一张成熟的脸,但是要有一个成熟的心。不要在年纪很大硕博毕业后还在思考一些幼稚的譬如为什么公司不是你理想的那个样子的问题。
15、学习能力不等于工作能力,学校里拼智商,社会里拼情商。情商太低的回家补课去,别回学校大骂公司怎么怎么不好。
特别提示:一定要保持你的个性,这个很重要,无论何时何地,只有一个你自己。倘若真的抵触的厉害,请至少保持“外化而内不化”,至少要坚守一点点心底的东西。还有就是要有一个梦想,一个目标,这样你才有动力能摆脱浑浑噩噩、纸醉迷津的社会生活,才不至于让自己变得俗不可耐。
文丨面试指南针我是来学习的 不是来打杂的|实习生|单位|大学生_新浪新闻
  原标题:我是来学习的 不是来打杂的  海梧来源:中国青年报(日02版)
  漫画:徐简
  我的大学专业是新闻学。大二快放暑假时,全班同学都对一件事满怀憧憬——实习。苦读了两年理论,同学们个个心痒极了,盼着早日去社会媒体“华山论剑”。谁料,实习指导老师先泼了通冷水:“你们要有心理准备,刚开始少不了坐冷板凳,可能只会被差遣端茶送水。”略微诧异后,我们接受了残酷现实:职场菜鸟哪能奢求被器重呢?
  抱着“端茶送水”之心,我来到南方某卫视新闻节目组。看着正式员工风风火火地跑来跑去,我只想把自己埋在无人注意的角落……然而,没过半小时,我就被一位编导“拔”出来了。
  初次见面,编导甩给我一项关于录影的任务。我战战兢兢地花了半天搞定。他表示满意,随即说:“明天我们去录节目,你负责嘉宾接待和现场录制协助。”我好奇地问他:“我从没实习过,您为什么放心呢?”他被我的问题逗乐了:“为什么不信任?不接手核心任务你们怎么进步呢?”
  编导讲起自己的故事:十多年前,他第一次走出校门实习,报到首日只有一项任务:给办公室所有人洗樱桃。“樱桃特别多,我洗了大半天,简直快吐了。当时我就想,未来自己若带实习生,绝不让他们干一点无聊杂事,直接上手做正事。实习生是来学习的,不是打杂服务的。”
  “实习生打杂说”从未在我身上兑现。无论是在南方的电视台、报社、网站实习,还是后来到北京实习,我都获得了充分的学习、实践机会。当然,个人未遭遇困境,不代表所有人都如意。我亲眼目睹或听说了一些实习生与单位闹得不愉快的案例。
  观念如那位编导的不是多数,许多实习生的主要工作仍是“打杂”。有些指导老师固执地认为实习生只会添乱,或会分走自己的工作量,因此除了取快递、寄东西,其他事务一概不许实习生插手;我认识一个实习生,无论手头事务再繁多,每天下午四点钟得准时下楼给老师们买小笼包当下午茶,然后跑回来赶工。
  实习指导老师决定了实习生能做多少工作,其间的权限边界是模糊的。“无情者”选择对实习生视而不见,任其“自生自灭”;有私心者大概能寻到几个“实用点”,差遣实习生打打下手;“有情者”难能可贵,乐意指导实习生接触核心工作。
  在我看来,实习堪称大学的第二课堂,奠定了未来职业能力的基础。我曾在某报纸财经版实习,起初为自己财经知识的匮乏而惶恐,指导老师安慰我说:“行业知识重于专业知识。”他鼓励我正视困难,带我参加各种采访,借我读“充电”的书。我独立提问时,他会在一旁提示如何提问,写稿时手把手指导。那位老师传授的方法令我受益至今,堪称弥足珍贵的馈赠。
  实习单位展现出真诚和善意,能很大程度地激发实习生对该行业的热情与兴趣,这既有利于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同时也能为单位的品牌形象、人才吸纳、团队活力等方面带来诸多益处。
  除了给予实习生真诚的指导,单位还需要提供实质性的权益保障。大学生获取实习信息的渠道已越来越丰富,实习机会越来越多,但他们和单位之间的关系却变得微妙。一般来说,在校实习生与实习单位没有法律认可的劳动关系,不少单位视在校实习生为“廉价”“免费”劳动力。即使获得一定薪酬,实习生的法律地位仍不明确,而是游离于学校和单位之外的“两不管”群体。较理想的保障方式是实习单位与学校、学生三方签订实习协议,明确三方的权利、义务,从根本上保障实习生合法利益。当然,这也需要相关法律增添、修改条文,明确实习生的法律地位。
  实习期是联结校园和社会的桥梁,大学生的实习境况理应得到重视。唯有社会改善对实习生身份的认知,法律予以权益保障,大学生才能从“象牙塔”顺利过渡到社会。
  ---------------------------------------------------------
  @@戴烈:记得我实习第一个月拿到的工资只有500元。当时我颇为不满,但是后来想想,自己没有什么实际工作经验,还给实习单位捅过娄子。随着和师傅们逐渐熟悉,我渐渐明白:实习生待遇相对低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无法给用人单位创造更大效益。
  @@勺子:我是法学专业的本科生,现在读大三,在检察院实习,没有工资,吃工作餐。虽然实习单位几乎没有需要我帮忙的事,但是我还是找事做。我不认为实习生是廉价劳动力,实习单位提供了一个平台和机会,看你如何把握与选择。
  @@八尺:我大四时去了学校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实习,从事电器安装辅助工作。通过和一线工人相处,我了解到他们的艰辛,于是我在完成理解图纸、材料统计、到货跟踪等本职工作后,主动帮忙做弯管、打螺钉、穿墙打孔等。虽然工资也才几百块钱,而且我也只干1个月,却让我了解到该岗位上下链条的全部流程,为我在就业市场增加了砝码。我想,大学生实习应该在熟悉本岗位的同时,多了解上下游岗位的操作模式。
  @@七:我们学校一位学工商管理的同学,被分配到济南一家酒店。早8点上班,晚上有时11点多下班,住在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里,里面四十多人,空调不管用,热水器只够十几个人用,下班晚了,就得用凉水。月薪2000元。同学打电话对我哭诉,说坚持不下去了。但是,实习和学分挂钩,不实习没法毕业。
  @@午玉琦:我认为实习有没有价值,要看每个人对待实习的态度。我刚在一家广告公司实习满一个月,工作都是简单的修图。我发现,参与前期创意的正式员工有日积月累的经验。我只干了一个月,态度不够认真,只能完成交代给我的简单任务,当然是廉价劳动力啦!但是如果认真对待一份实习,而且实习较长时间,我认为还是能够体现自己价值的。
我没有玩过网易论坛,却为其即将关停而扼腕叹息。这是一种兔死狐悲的忧伤。
象牙海岸公安部长发誓说:“绝不会宽容违反人权伦理的警察行为。”
要花多少钱,才能保证纽约免受恐怖袭击?专家认为每年要花10亿美元。
因为小a的父亲受贿犯罪,与小a恋爱的小b的“组织”遂干预到两人的婚姻,这是多么久远的事呵,时光倒流到“文革”了吗?除了打杂,实习的更高意义是什么_职场故事
幼儿故事网,睡前小故事,成语故事大全,鬼故事
除了打杂,实习的更高意义是什么
当别人不认真、不负责、不上心的时候,便是最好的下手时机。
  大二暑假的时候,我和Judy一起在一个快消公司(快速消费品公司)实习,正值Summer Intern的时期,公司招募了大批的实习生,并且制定了详细的实习生培养计划。我们像一窝小虫子一样,呼啦啦地飞进了这个租了写字楼好几层的跨国公司里,遍布在其内部的上下左右。那时候的我们,同在一个起跑线上,每天挤在一起发没完没了的快递,搜没完没了的信息,印没完没了的资料,发没完没了的牢骚。
  Judy比我晚来大约两周,她第一天来的时候穿着一身校服坐在门口的座位上。那时候所有的实习生都在一个小房间里,我们称之为&小黑屋&,她来的时候坐在了外面,因此我们似乎对她有些生疏,只是在吃饭的时候偶尔问一句:&那个穿校服的女孩,要不要叫上一起吃饭去?&
  或许,Judy从开始就是和我们不一样的。
  区域同事来了以后
  几天以后,公司在全国的每个分公司和代表处都派来一个人到北京总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培训。这一行浩浩荡荡有20多个人,突然出现在本来就很拥挤的公司里,落地于实习生小黑屋旁边的玻璃房子里,天天培训,日日上课,只有吃饭时间才成群结队地出来。
  而这个时候我们发现,Judy总是和那些代表处的同事一起下楼吃饭,但也没有多心,我们依然自顾自地去买外卖,吃完了就去附近的大商场逛逛,看看哪里又打折了,哪里又上新品了。即使那时候根本买不起,也是愿意听着商场里一遍中文、一遍英文、一遍日文、一遍韩文的各种信息广播,然后互相抱怨公司的实习工资是多么的低廉,连件好牌子的衣服都买不起。
  区域的同事在北京呆了两个月,所有的实习生都在自己的组里忙,有的忙着盯销售额度,有的忙着做渠道规划表格,有的忙着做各种报告,有的在外面跑着看店面,只是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在一起,控诉自己的工作是多么无聊,自己的领导是多么爱下班时候找事儿,自己的team是多么的不团结,总结就是这个公司不像原来想的那么好,这个公司非常不把实习生当人看!义愤填膺的气氛中,大家都慷慨激昂地表示,Summer Intern结束就离职,不能再继续了,这样的日子违背了自己的初衷,打碎了自己的梦想,每天无非是复印扫描快递填表,自己的文采、见识、广博、创意在这里一无用处。
  两个月Summer Intern期结束,我向公司申请继续留下来实习,而有一半的实习生已经提包走人了,以前壮观的实习生小黑屋里只剩下我和另外两个同学,我们的日子开始清净起来,毕竟人走了大半,活儿也熟了很多,做起来又快又好,于是有了更多的时间上网逛逛看看,悄悄地聊八卦&&
  某天下午秘书在门口喊:&区域同事要走了啊!大家出来送一下!&
  正式员工显然对区域同事很熟悉,又拉手又拥抱,依依惜别就是这个场景了。我和其他实习生站在小黑屋门口,对,就是站在那儿。反正我们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我们。于是就是站着,等大家都抱完了,开始挥手拜拜的时候,我们也在人群后象征性地摆摆手,笑一笑,然后就算这事儿结束了。我转身的瞬间,看见了Judy。
  Judy和区域的同事们一起慢慢在楼道里走,从大门走到电梯口,一边走,一边拉着手热烈地讲话,感觉好像认识了很久很久一样。二十多个人和Judy眉开眼笑地说话,哈哈大笑,Judy在其中俨然一个红人一样,被很多很多人拽着不放开。我不知道他们在热情地讲什么,大概因为如果是我,我根本不知道要和他们讲什么。我只是在最后的时候听见Judy特别有感情地喊了一声:&各位哥哥姐姐!你们要常来啊!&
  我只是按照领导的要求看看位置
  后来的日子,我开始跑店面了,看看超市的新货有没有摆放在显眼的位置上。其实就算没摆放到好位置,我一个实习生能如何呢?无非是回来报告领导罢了,难道我能吵一架把东西重摆一次?我就是个实习生,我一直记得这一点,谁会听我的呢?
  某天中午在一个很小的社区超市里买食物,顺便看看产品位置,突然遇见Judy一个人在很角落的位置张牙舞爪的吵架一样。我赶紧跑过去问她:
  &你们产品也开始查店面了?怎么了?&
  &我这条线吧虽然没什么竞品,但是也不能放角落里啊!这谁看得见啊!起码要上货架的!&
  然后她转身指着一排货架跟超市的人喊:&我就是XX公司的,中间位置的商家给了你们多少钱,就给这样的位置?我们的货是谁给你们发的?&
  领导并没有跟我讲过摆货架也是有讲究的,没有跟我讲过位置和幕后是有关系的,我只是按照领导的要求看看位置,回去描述一下,然后交由领导自行处理。我从来没有多想这里面是否还有别的故事,也从没有想过我是否可以代表公司谈些什么,更没有尝试问过一句为什么会有这里和那里的区别。而我,一直以为摆放位置是超市的规定,一直认为超市里到处都是人,哪里的货品都能够被平等的看见。
  她是惟一一个可以谈薪水的毕业生
  后来我和Judy都回学校上课了,也都相继离职了。我一直觉得,Judy是那种很能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人,而我们就不是。我们总是觉得我们是实习生,不用太努力,出事儿有领导扛着,怪谁都怪不到我们头上来。我们是有大大的保护伞的实习生,还不一定做多久呢,因此可以为所欲为,可以不用那么用力地往前冲,不用着急地认识新同事,不用建立什么商业合作关系,不用太深入地了解一个地方一个行业,而一些行业里的小故事从来只当八卦讲讲,从未真正上心去思考什么。这一切,Judy却做到了。她不论到哪儿都自来熟,别人不熟她先熟;她在任何行业都特把公司当自己的,用力用心用脑子;她查店面就看老板吵一次架,剩下的都自己吵。
  毕业那年我们几个熟识的朋友里,Judy的薪水明显高出我们很多,而她所签的公司的毕业生标准价格并非她的价格。我们好奇地问她为什么,她说:&我从大二就开始混社会了,认识很多人,也做过很多事儿,虽然我是个实习生,但是我打赌我比正式员工做得更多,了解得更深入。我必须比别人的薪水高,不给这个价儿,我就走人了,我不干的!&
这话,我真的信!
  但是我们几个人里没人能像Judy那么霸气地要一个高于别人的工资,因为我们没理由。那些宝贵的实习机会,都让我们走马观花地当花儿贴简历上了。
  现在的Judy,依然拿着比我们都高的薪水,坐着比我们都高的职位,做着比我们都高级的工作,带着比我们都多的人。那年大拨的实习生里我唯独还和她有很深的联系,也常一起吃饭聊天扯淡。我是一个很少愿意去和人比较的人,但之所以这么深刻地记得她,记得她每次都异于我们的步伐,是因为我想要用心去记得她曾带给我的这么多年的思考。
  实习更多的意义在于给你一个机会思考
  当我们都觉得自己的实习公司越来越牛的时候,当500强的名字挨个写在我们的简历上的时候,当我们已经牛到开始用实习生工资的高低来做选择题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每一份实习,究竟做了多少具体的事情?为什么每次实习都是从打杂开始,并生生不息地打下去?有没有那么一次,我们能踏实下来,不带任何炫耀和功利色彩地投出一份简历?有没有那么一次,忘记公司的名字,全心全意去研究一下自己手上的那张表格还有什么含义?
  每个实习生都在喊工作太辛苦,公司不把自己当人看,这不是自己理想的公司,这不是自己梦想开始的地方,可是是否有那么一个人愿意把每个简单的工作想的再往前一点,再深入一点,也许就能柳暗花明了。每个实习生都在抱怨工作内容没意思,无非就是填表格打电话发快递复印东西,你是否有仔细地思考过这些工作内容,是否有一题多解的方案?如果在公司的快递公司无法按时送货的时候,你能立刻给领导三个备用快递公司的联系人、解决方案和报价,而不是单纯地站在领导身边无辜地说一句:&领导,他们说送不到了。&难道领导会批评你多事吗?
  实习,不是要去一个牛叉的公司里做很多很多Dirty work,而是要通过这些Dirty work来让自己开始从学校到社会的转换,让自己有一个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机会,并通过这些机会来一步步让自己体会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能力与喜好,以便让自己在毕业的时候迅速融入社会,选择一个自己较为满意的工作。因此,实习更多的意义在于给你一个机会思考,思考自己,思考社会,思考两者的match程度,并思考自己还缺少什么,自己还喜欢什么。而那些工作内容反倒是次要的,发快递、复印东西这等小事儿难道初中生做不来吗?
  很久以前的古话叫作&当机会来临的时候要抓住它&,或者叫&机会只光临有准备的人&,但Judy的故事告诉我,机会是不能等着它自己来了以后再去抓的,机会是要靠自己每时每刻的抢先一步夺来的,是靠不断的认真积累换来的。当别人不认真、不负责、不上心的时候,便是最好的下手时机。
  Judy在那个暑假和区域同事吃了一个月饭,便迅速熟悉了活生生的大中华区区域销售渠道,而这些知识和内容,我们大四才从书本上当考试重点去读到。当我们后知后觉地一次次重新回到起跑线出发的时候,只有Judy这样有远见的有心人早已跑到了很远很远不需要跟我们比的地方。
上一篇: 下一篇:
看过《除了打杂,实习的更高意义是什么》的同学还看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