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战友网4师16团10连6012工厂1974年战友名单

帖子主题:[原创]我军现役红军团名单
共&7053&个阅读者&
军号:1296523 工分:1207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原创]我军现役红军团名单
文章提交者:fire00huo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那天看 介绍的利兵行动 其中有段解说词引起了我的注意 说的是这个团是我军目前仅有的16个之一 这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分 毛主席他老人家当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红军早已经发展成了现在的百万雄师 然而作为我党最初打响抵抗的第一枪一路走到现在的英雄还有几只呢 也许就在这些红军团里面 传承着我军最强悍的军魂吧 我了弄清这16个红军团的具体番号 这些天我查阅了一些资料 却发现红军团似乎并不止16个 现在列举一下 和们讨论 我搜集资料证实现在依然存在的红军团是:第1第1师步兵第1团第1第1师步兵第2团独立4师11团独立4师12团54集团军装甲11师第42团独立11师31团新疆军区独立11师32团新疆农业建设第4师72团(原第5军第15师13团)新疆农业建设第5师13团(原第6军第16师47团)新疆军区边防4团(原第6军第16师46团)第12集团军步兵36旅炮兵团第12集团工兵团(“朱德警卫团”)第12集团34旅炮兵团第13集团军37师109团第21集团军181团第21集团军182团第16集团军69师205团北京卫戍区3师警卫11团北京卫戍区3师警卫13团第38集团军112师334团第38集团军113师338团第39集团军343团第39集团军116师347团第54集团军162师485团第54集团军161师483团第63集团军第189师566团(最后两支已退出序列)这算起来已经有26个红军团了 不过最后那两个第54集团军161师483团和第63集团军第189师566团已经资料证实退出了的序列 这么算起来只有24个红军团了 我们还很惊奇的发现新疆农业建设第4师72团,新疆农业建设第5师13团具有红军血统 不过一般看来 农建师已经不属于解放军序列了 但回想起前不久铁血一篇帖子赞扬新疆农建师的火力配置 再联系到这两个农建师的高贵血统 不得不对这支神秘的部队充满敬意 他们绝对不是普通的民兵部队 不过退出了就是退出了 他们应该不是现役红军团 那么就还剩下22个红军团 那么为什么说只有16只红军团了呢??是不是央视的资料有误呢?其实央视7的节目本身就有军方背景 我觉得他们错的可能性并不大 那多出来的那6各团又是怎么回事??这两天我又查了不少资料了解到 从军史的角度讲 很多东西是有争议的 很多红军团先后被归入几个师甚至是集团军 历史相当复杂 我这几天理清头绪花了不少时间 很多红军团是由红军的几个连或者营再补充入其他部队组建而成的 也就是说现在没有完全纯正的红军团 而且这只部队算不算红军团还要有军方的文件证明 比如说新疆军区独立4师11团和12团 这两个团的红军团身份曾经受到过很多质疑 但他们确实有文件证实其红军团身份(网上资料查到的) 上面剩下的22支红军团的资料我都仔细查阅过 肯定带有红军血统 多出的那6个团和可能是具有红军血统却没有证明文件的那种 或者已经被撤销了建制 所以这个名单还需要更多专家的证实 希望广大铁血战友能踊跃提供资料~~!!PS:网上我也查到过部分网友列举的红军团名单 都和我这个小有出入 有一些列举的红军团我没有查到 不过我这个名单都是每个团仔细核实过的 我还是相信自己的劳动成果本文内容于 9/15/:51 PM 被fire00huo编辑
延伸阅读: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我军现役红军团名单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542 工分:14268
左箭头-小图标
济南第一团前身是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也是有红军老底子的部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51326 工分:26298
左箭头-小图标
红军团要有明确的历史沿革,团部是原红军的某军军部或某师师部延续至今,并且被总政治部确认为红军团的部队。不是那种编了几个红军连队就可以自称红军团,没这好事。红军部队的认定有两个级别,一是总政治部确认,二是大军区政治部确认。前者是名正言顺的红军团、红军部队,后者是有红军血统的部队。全军被总政治部确认的红军部队只有一个红军师——红一师、193师,红军团只有十几个红军团。如楼主所说的一师的三个团,一团明显就不是红军团,只有二团是总政确认的红军团,三团只有红军连,不是红军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406350 工分:5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全军16个步兵红軍团及出处:1团(8路軍716团).贺龙部队2团(8路军715团).贺龙所属部队31团(陕北地方红軍构成)32团(8路军129师特务营,前陕甘红29军)109团(8路軍772团,前红4方面軍31军93师)陈赓所属部队136团(8路军685团2营,前红军1军团2师5团).井冈山部队139团(8路军686团3营,前红軍1军团4师12团).彭德怀所属部队181团(新4军7团).高敬亭部182团(新4军9团).高敬亭所属部队205团(新4軍4团),334团(8路军686团,前红1军田团4师).彭德怀部338团(8路军688团1营,前红15军团75师)徐海东部379团(8路军685团1营,前红1军团2师4团)我军鼻祖部队380团(8路军685团3营,前红1军团2师6团).黄公略部队485团(8路军718团,前红9军团).罗炳辉部487团(8路军115师独立团1营,前红1军团1师1团).黄公略部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8547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存至今的红军师、团中国工农红军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建立的革命武装,从八一南昌起义到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黄麻起义、湘南起义、平江起义、百色起义等开始,共产党人以井冈山根据地、湘赣苏区、中央苏区、鄂豫皖苏区、洪湖苏区、川陕苏区、湘鄂西苏区、陕北苏区、陕甘苏区等为中心,先后建立了多支成建制的红军队伍,逐步形成了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红四方面军、红25军、红28军、红26军、红27军等多支主力红军队伍,在之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过程中,这些红军部队都发挥了极为突出的作用。到如今,这些红军部队最少已有75年以上的军史,多的已经达到80多年的军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当中最荣耀的部队,是国家钢铁长城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光荣军史傲视世界,是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生产的根本保证。那么,保存到今天的红军师、红军团都有哪些呢?本作者不揣冒昧,根据各种公开的资料整理如下:第1集团军红军师:步兵第1师(抗战时期的120师358旅)。第1师是贺龙元帅从洪湖苏区带出来的红2军团,参加了洪湖苏区的建立、多次反围剿、转战湘鄂西、万里长征。抗战时期创建晋绥根据地。解放战争参加了延安保卫战、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陇东、榆林、宜川、陕中、扶眉、陇东追击战等战役,解放了青海全省。1952年12月参加抗美援朝,停战后留守朝鲜,直至1958年撤军回国,驻防河南开封,属武汉军区。1964年1月,国防部授予该军第1师第1团6连“硬骨头六连”荣誉称号。1975年换防浙江。1984年参加老山地区防御作战,1985年6月“硬骨头六连”再次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硬六连”称号。红军团:步兵第1师第2团(715团)、第3团(716团)第12集团军红军团:步兵第36师第106团(也称:百将团)。它从1932年11月在鄂豫皖重新组建的红25军74师一部和抗日战争中成立的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129师386旅771团一部队以及河北抗日义勇军冀察游击队一部发展而来。1945年10月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参加过巨野战役、挺进中原强渡汝河之战、襄阳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进军四川、解放了重庆、成都战役。1950年12月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参加了第五次战役、上甘岭战役。1954年4月回国,驻防安徽和江苏。第13集团军红军师:步兵第37师。37师的前身是创建于鄂豫皖的红四方面军第73师,转移到川陕苏区后扩编为红31军,抗战中编为八路军129师386旅,开创了太岳根据地。1945年10月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第10旅。1946年9月在临浮战役中全歼号称“天下第一旅”的国民党军整编第1旅,活捉中将旅长黄正诚。1947年7月作为陈、谢兵团主力挺进豫陕鄂地区。在1948年3月的洛阳战役中,第10旅28团5连荣获“洛阳英雄连”光荣称号。参加了淮海战役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1949年2月,第4纵队在河南郾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第10旅改称第37师,之后,参加渡江战役,解放南昌。9月随第四野战军解放两广,进军云南,在滇南活捉国民党军陆军副总司令汤尧。1950年春夏参加抗法援越斗争,并协助越方歼灭越匪和逃入越南境内的国民党军3000余人。1960年11月至1961年2月发起了中缅边界勘界警卫作战,沉重打击了逃缅国民党军,并为我军热带丛林地区作战积累了经验。1968年12月该军调防重庆。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该军作为西线主力,巧渡红河,突破敌人纵深前沿,胜利完成了攻克越西北重镇柑塘市的任务。红军团:步兵第37师第109团。第16集团军模范红五团:步兵第46师第136团。模范红十二团(平江起义第一团):步兵第46师第139团。这两个团是在南昌起义、平江起义及湘南暴动和闽西暴动等革命武装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抗日战争中是杨得志的冀鲁豫军区主力部队。1945年10月,冀鲁豫军区部队组成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这两个团编为第1旅。参加了平汉战役,转战热河地区。1946年12月南下回归冀鲁豫军区建制,1947年3月与晋冀鲁豫军区第7纵队合编,组成新的第1纵队,辖第1、第2、第19和第20旅,参加豫北、鲁西南战役。8月随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参加了宛西、确山、豫东、郑州、淮海等战役。1949年2月,第1纵队在河南沈邱地区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第1旅改为第46师,参加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南,解放贵阳,进军四川,参加成都战役。1950年回师贵州,执行剿匪任务。1951年4月北上河北整训。1952年12月第16军入朝轮战,担负反敌空降和抗登陆的作战任务。朝鲜停战后,该军于1958年4月回国,属沈阳军区。1976年曾参加唐山抗震救灾。第20集团军红军军:第20集团军整体是红军军,前身是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闽东独立师。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新四军第3支队第6团,1939年5月,6团东进阳澄湖地区,改称“江南抗日义勇军”,又先后编入江南指挥部和苏北指挥部。是1940年10月的“黄桥决战”的主力部队。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编为新四军第1师。1944年12月粟裕率第1师主力3个团突破长江,从苏北挺进苏浙皖边,于1945年2月组成苏浙军区,下辖第1、第2、第3纵队。4月,叶飞再率一部3个团南下编为苏浙军区第4纵队。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国共“重庆谈判”协议,苏浙地区新四军部队于1945年11月北撤山东,其中一部组成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19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参加了苏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挺进豫皖苏、豫东、淮海等战役。1949年2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随后参加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1950年11月入朝参战,参加第二次战役,20军第60师在长津湖战斗中击败美军陆战第一师。1952年10月回国,驻防浙江杭州。1955年1月,第60师与华东军区海、空军共同参加解放一江山岛战斗,这是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次三军协同作战的战斗。1975年第20军移驻河南开封。该军第58师参加了1979年2月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第21集团军红军师:步兵第61师。1937年,坚持大别山斗争的红28军在军政委高敬亭同志率领下改编为新四军四支队,是新四军实力最强大、战绩最突出的部队。1939年,红28军政委、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同志被叶挺奉蒋介石命令杀害之后,四支队被分开为四支队和五支队,1941年四支队和五支队合并组建为新四军第2师。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编为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第4旅。1947年9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第4师,转战华东战场,参加了苏北、鲁南、莱芜、孟良崮、兖州、胶东、豫东、济南、淮海等战役。1949年2月改编为解放军第21军第61师。参加渡江战役、上海战役,解放了舟山群岛。1953年3月入朝轮战,参加金城反击战,取得了歼灭南朝鲜伪军主力的胜利。1958年7月回国,驻山西大同。1967年调入关中,属兰州军区。第23集团军红军团:步兵第69师第205团。其最早的前身是1933年由红十军改编的红七军团,1934年红七军团改为北上抗日先遣队,与红十军会合后又改为红十军团,1935年1月红十军团在怀玉山失败后,余部由粟裕同志领导留在闽浙赣地区,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1937年改编为新四军第2支队,1939年11月编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1940年7月渡江北上改称苏北指挥部。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苏北指挥部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粟裕长期担任该师师长。1944年12月粟裕亲率第1师主力3个团突破长江,以南下部队组成第3纵队。抗战胜利后,根据国共“重庆谈判”协议,原苏浙军区第3纵队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8纵队,1946年5月再改称第1师。1947年2月改为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先后参加了苏中、苏北、鲁南、莱芜、孟良崮等战役和挺进豫皖苏作战,参加了破击陇海路、豫东、济南、淮海战役。1949年1月第4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军,参加渡江战役,在南京长江江面重创企图滋事的英国远东舰队,就是有名的“紫石英号事件”。1952年9月入朝参战。1958年3月撤离朝鲜,驻防黑龙江。六十年代初,参加了大庆石油会战。第24集团军红军团:步兵第70师第208团。该部队的前身是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1938年1月编为新四军第1支队2团(由湘赣边、粤赣边及赣东北等地游击队组成)和第2支队4团(由闽西、闽南及浙南游击队组成)。1939年11月,合并组成江南指挥部。1940年7月江南指挥部北上,改为苏北指挥部。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苏北指挥部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1945年11月改为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1947年1月成立华东野战军,改为第6纵队。先后参加苏中七战七捷、涟水、苏北等战役,尤其在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的孟良崮战役中建立了突出的战绩,攻占74师师部,击毙张灵甫。1947年9月挺进豫皖苏,参加淮海战役,1949年1月改编为解放军第24军,参加渡江战役、解放长山列岛和舟山群岛的战斗。1952年9月参加抗美援朝,原属第25军的第74师(前身为淮南军区第5旅,后改为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20师)调入该军,7月参加了金城反击战,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1955年10月归国,驻防河北承德,拱卫北京。1968年第70师改为北京卫戍区警卫第3师。1969年12月全军重排番号,第74师改称第70师,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是首批进入震区的部队。第26集团军红军师:步兵第199师。步兵第199师是我军有著悠久战斗传统的光荣部队,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原中央苏区林彪麾下红一军团红一师一部发展而成挺进冀东的“邓华支队”,后编入八路军第4纵队、冀热察挺进军、冀东第11军分区。1945年秋成立冀察纵队第7旅,1946年7月改为华北野战军第2纵队第5旅,1949年2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7军199师。日组成陆军方阵参加了开国大典,1951年6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辉煌战果,是志愿军战果突出的师之一,1954年9月回国驻防山东,年又参加了老山地区防御作战,取得重大战果。原来属于第67集团军,1998年第67集团军撤销后,调归第26集团军。驻防山东胶东地区。第38集团军(万岁军)红军团:步兵第112师第334团、步兵第113师第338团。334团的前身是彭老总、黄公略的平江起义团,红5军的主力部队。长征到达陕北后,其番号为红1军团4师10团。338团的前身是鄂豫皖苏区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的红25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为红15军团75师223团。七七事变后,这两部分别编入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和344旅688团,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斗。该军步兵第335和第337团也是抗日战争初期由红军干部和骨干组建的343旅685团新2营和343旅补充团。1939年进军山东,后发展为滨海军区部队。1945年8月这些部队整编为山东军区第1、第2师。1945年11月,山东军区第1、第2师开进东北。1946年8月第1、第2师及东满军区第7纵队(前身为1942年8月起义的东北军111师,后编为山东军区滨海支队)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1948年1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在解放战争中,该纵队以“三下江南”,“四战四平”成名。在辽沈战役中参加围歼廖耀湘兵团和解放沈阳。平津战役中担任天津主攻,第337团3连将第一面红旗插上天津城,338团8连首先攻占金汤桥,334团6连活捉陈长捷。此后参加了宜沙、衡宝、广西、滇南等战役。1950年10月,第38军首批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第113师以14小时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进145里的速度,穿插三所里,随后在三所里、龙源里阻击战中,该师死死卡住美第9军退路,并击退了美骑1师和英29旅向北增援接应,使南北敌军相距仅1公里,可望而不可及。彭德怀司令员在给该军的嘉奖电最后亲笔写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第三十八军万岁!”从此,“万岁军”名扬四海。1953年7月,第38军从朝鲜战场回国后驻防吉林通化。1967年移防河北保定,同年率先改编为摩托化军。1982年9月,第38军在全军首先开始进行编组合成集团军的试点。1983年12月,步兵第112师改编成我军第一个机械化步兵师。第39集团军红军师:步兵第116师(344旅)。红军团:步兵第115师第343团、步兵第116师第347团。该集团军前身是红25军1935年9月长征到达陕北后与陕北红26、27军组成的红15军团。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344旅。1939年9月扩编为八路军第2纵队。1940年6月后开赴苏北,与新四军第6支队等合并,先后改称八路军第4、第5纵队。1941年1月,第5纵队改编为新四军3师。1945年11月新四军3师3.7万人千里进军东北,占当时出关我军1/3,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1948年1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下辖第115、第116、第117师。参加了“三下江南”,秋季,冬季,夏季攻势。在辽沈战役中参加锦州战役。解放战争中第39军共歼敌19.6万余人。1950年10月,首批入朝参战。在第一次战役中,第39军在云山战斗中重创美开国元勋师骑1师,歼敌2000余人,创中美现代陆军首次交锋的胜利,并缴获飞机4架。第二次战役中,第39军通过战场喊话,使美25师24团一个黑人连全连115人集体战场投降,从此美军改变了一贯传统,不敢再按肤色编队。第116师于日和日先后解放平壤、汉城。第39军在抗美援朝3年中共歼灭联合国军、南朝鲜伪军4万余人。1953年5月回国,长期驻守辽东半岛。第42集团军红军团:步兵第163师第387团(红一团)。163师原属55军,1985年编入第42集团军。第47集团军红军师:步兵第139师。红军团:步兵第139师第415团。47军的前身是1930年在湘赣边根据地成立的红军独立1师,1932年10月改为红8军22师,1933年6月改为红6军团17师,在肖克将军率领下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120师359旅。1940年底,该旅奉命开赴延安东南的南泥湾实行屯田,至1943年,共垦荒26万余亩,除实现部队吃穿用全部自给外,还上交粮食150多万斤,成为全军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1945年1月,第359旅分先后分两批组成“南下支队”,进军华南,8月,当南下第2支队到达河南时,日本宣布投降,于是转进东北,开进辽阳地区,恢复359旅番号,1947年1月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1师。参加了解放哈尔滨,合江剿匪等战斗。基本解除了北满的严重匪患,1947 年9月独立第1师与独立第3师、东满独立师合编为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各师分别改为第28、第29、第30师。在辽沈战役中担任黑山、大虎山阻击敌廖耀湘兵团的任务,坚守5昼夜,为主力部队合围该兵团赢得了宝贵时间。1948年11月,第10纵队改编为解放军第47军,下辖第139、第140、第141师,参加了平津、宣沙战役,参加向川黔进军作战。1950年1月起进驻湘西执行剿匪任务,基本解决了湘西的千年匪患。1951年2月入朝参战,担负后方道路桥梁的抢修任务,后参加粉碎敌夏季攻势、秋季攻势等战斗。在天德山战斗中,其一个营坚守阵地3天,击退美军以2个团兵力实施的10余次冲击,全营最后只剩10余名伤员。1954年9月回国,驻防雷州半岛,1960年移防湖南衡阳,1970年北调陕西。1986年5月,139师参加对越作战,坚守老山阵地。第54集团军和第20集团军一样是又一支红军军,所属部队全部是战功赫赫的红军师。红军师:127师(43军127师、原东野6纵)。红军师:160师(44军130师、原东野7纵)。红军师:162师(45军135师、原东野8纵)。在1949年五个野战军整编后的序列中本没有第54军,该军是由第44军和第45军在1952年合编而成的,取两军的尾数“5”与“4”编为第54军,由名将丁盛任军长参加抗美援朝。入朝后,130师在67军指挥下参加了金城战役,1958年回国,奔赴西北、西南地区参加肃匪作战,1959年开赴西藏,参加平叛作战。在1962年的对印度自卫还击作战中,第130师在军部指挥下取得“瓦弄大捷”,给印军主力第4军——参加过二战、击败过“沙漠之狐”隆美尔军团的荣誉部队以歼灭性打击。至今印军模拟实战时,假想敌的规模不管是军或师或旅,番号总是取“54”,第54军成了印度阿三的死敌。在八十年代的裁军中,第43军撤销,主力第127师转隶第54集团军。所以,组成今天第54集团军的各师,尽是林彪麾下的精锐部队。127师的前身是大革命时期周士第上将率领的的广州大元帅府铁甲车队,是解放军中历史最悠久的部队,比国民党军的所有嫡系部队历史也早。北伐战争中编为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34团,在北伐中连克贺胜桥、汀泗桥,血战武昌城头,赢得“铁军”美誉。之后经历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是红四军、红一军团的骨干部队。解放军名将林彪、粟裕、萧克均出自这个团。在井岗山斗争中,编为工农红军第4军第28团,是当时红4军的骨干,王尔琢、林彪先后任团长,罗荣桓任政委。以后又编为红1军团第2师第4团,耿飙、王开湘先后任团长,杨成武任政委。在长征路上,该团强渡乌江,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攻克天险腊子口,是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的开路先锋。抗战爆发后,编为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杨得志任团长,邓华任政训处主任。1940年,编为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司令员彭明治,政委吴法宪,挺进华中。皖南事变后编为新4军第3师第7旅,转战苏北。日,在刘老庄阻击战中,该旅19团4连82名勇士顽强阻击日军第16师团第38联队近三千日军的进攻,掩护主力和群众转移,最后全体壮烈牺牲,被誉为“刘老庄八十二壮士”。抗战胜利后,千里进军东北,参加了秀水河子战斗,开东北我军歼灭美械蒋军的先河。四平保卫战后,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第16师,师长梁兴初,参加了解放东北的历次大战。在辽沈战役中,该师在兼任师长李作鹏指挥下,一举切断了美械蒋军精锐廖耀湘兵团的退路,为全歼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二的新1军、新6军,取得辽沈战役决定性胜利做出巨大贡献。平津战役后,部队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127师,随后千里南进,横扫中南大地。1949年10月,这支英雄部队解放了她的诞生地——广州。随后又参加解放海南岛的战役,建国以后该师参加了广西剿匪,海南国防工程建设。1979年参加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圆满完成作战任务。一九八五年百万大裁军,第43军建制撤销。但基于第127师显赫的战史和无可替代的象征意义,127师的番号和建制被保留了下来。第160师是抗战爆发后在冀中地区组建的八路军第3纵队,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进行平原抗日游击战争。一九四二年日寇调集重兵发动惨绝人寰的“五一大扫荡”后,冀中主力部队陆续转入外线。抗战胜利后,一个团的冀中子弟兵进军东北,由邓华率领参加了东北解放战争,后来编为邓华纵队的第1师,即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第19师。在解放战争中,19师参加了血战四平街、锦州战役和天津战役,擅长城市攻坚。1949年2月编为44军130师,直捣广东。1952年编为54军160师,参加过抗美援朝,1959年参加西藏平叛作战,1962年,参加了对印度的自卫反击战,在东线将印军打得溃不成军。第45军的前身是红军时期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工农政府警卫团,即著名的“瑞金团”。长征前夕扩编为红一方面军第九军团,军团长是著名的“奴隶将军”罗炳辉。1936年,红九军团改编为红三十二军,与红二、六军团一起组成红二方面军。抗日战争中编为八路军120师359旅718团,后编为警备第一旅,驻守陕甘宁解放区的关中分区。抗战胜利后进军东北,编为热辽纵队,后改为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取得辽西三战三捷,赢得秋季攻势的胜利。在天津战役中,第135师首先一举突破民权门,而后全军以勇猛动作插入市区。南下在衡宝战役中,135师(即今162师)在丁盛师长率领下大胆插入敌后拖住敌军主力,为全歼桂系四个主力师起了关键作用。1952年编为54军162师,1979年参加了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势如破竹,是当时打的最好的几个部队之一。本文作者不是军史专家,阅读到的资料有限,以上整理肯定有不确切之处,还盼内行的高手给予指点,纠正错误的内容,以便更准确地反映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总的来看,保留到今天的红军师有9个,红军团有14个。不过,这里说的只是现在的解放军陆军部队,在建国初期,实际上还有不少的红军部队先后改编为海军、空军、二炮部队、空降兵、铁道兵等。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裁军过程中,还有部分红军部队改编为武警部队。所以,至今保留的红军部队并不仅仅是陆军的这些部队,在其他军兵种里,保留至今的红军师、团级部队还有很多。另外,在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序列里,不仅红军部队传统光荣,军政素质高,战斗力强大,实际上还有很多在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中成长起来的部队,虽然历史相对较短,但是也非常英雄了得。比如:“塔山英雄团”、“济南第一团”、“济南第二团”、“洛阳营”、“临汾旅”等等。还有,本文所介绍的是到团一级部队,其实还有很多的红军营、红军连保留至今,这些红军营、连虽然编制小,但是因为其悠久的光荣历史,其本身战斗力及其在所在部队里的影响仍然非常大,对于其所在部队意义重大。应该说明的是,以上说的红军师、团,近年来由于部队精简和现代化发展,有一些部队已经改为旅或者营的编制,编制人数减少了,个别番号也有变化,这种变化由于不掌握详细资料,而且涉及现时军事机密,不在本文介绍范围之内。总而言之,人民军队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通过战火硝烟锤炼出了一大批英雄的部队。这些部队过去是英雄好汉,今天是钢铁柱石,保卫祖国和平发展的栋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5条记录]&分页:
&对[原创]我军现役红军团名单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铁道兵五师24团战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