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可靠吗存钱可靠不

推荐到广播
382999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Creative Ones)
第三方登录:从民生银行8000万存款“失踪”说起|刚性兑付|银行存款|民生银行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从民生银行8000万存款“失踪”说起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董希淼
  14名客户存在武汉武昌支行的7760万元个人存款不翼而飞,客户银行各执一词,媒体报道众说纷纭,而真相只有一个。一场以刚性兑付打破为契机的的投资者教育活动,即将沉重地拉开帷幕。投资者需要牢记一句老话“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银行,也应该扪心自问,对自身及其员工的行为进行深刻检讨。
从银行8000万存款“失踪"说起
  近日,有人在网上发帖子说,14名客户存在民生银行武汉武昌支行的7760万元个人存款不翼而飞,玩起人间蒸发,而银行方面却撇清关系、不想认账。
  此帖一出,惊呆了银行界的小伙伴。存在银行的存款,怎么可能说没就没了呢?银行素来号称有“三铁”(铁账本、铁算盘、铁规章),这也是银行社会信用的重要保证。银行网点每天营业终了之后都要进行轧账,即使是差一分钱,也要找出原因,更何况是8000万巨款。
  那么,这8000万存款“失踪”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此事目前仍在发酵,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种说法:一是“理财说”。客户卢某称,今年5月份来他们在武昌支行办理了多张定期存单,并在客户经理韩某推荐下购买一款理财产品。二是“借款说”。存款不见了,卢某等人认为自己的钱是被银行被借给了“湖北永福投资有限公司”。三是“担保说”。8月7日,民生银行武汉分行回应,发帖人将定期存单质押给民生银行,为永福投资在该行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提供全额担保。
  客户银行各执一词,媒体报道众说纷纭,而真相只有一个。我们来看个究竟:
  首先,“理财说”纯属子虚乌有。事实上,存单仍然质押在银行,完全不存在失踪情况;定期存单也不可能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只是用于质押。其次,“借款说”倒也说得过去,但并非是银行把钱借给永福投资,而恰恰是卢某等人本人。
  为什么卢某等人如此大方,将钱“借给”素不相识的投资公司?原因很简单,因为投资公司给他们提供了高达11.08%的“投资收益”。
  事实上,这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借款。永福投资与卢某等人签订借款合同,直接支付给卢某等人“借款利息”,要求卢某等人提供个人存单质押给民生银行,为其银行承兑汇票提供全额担保。而民生银行提供的信息也表明,在此事过程中,民生银行方面与卢某等人之间,除存单质押合同外,未签订任何理财产品购买协议或借款合同。
  存单都还在民生银行,本息一分也未曾动过;所谓的借款,也是卢某等人本人自愿所为。那么,他们为什么还上串下跳、如此着急呢?其导火索便是,7月中旬永福投资的法定代表人莫名其妙地跑路了,以前分分钟几百万上下的公司账户上仅剩下几百元。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借款”到期后,由永福投资用自有资金归还银行承兑汇票,从而释放卢某等人的个人存单。而现在,曾经高大上的企业老板失踪了,一贯土豪的公司账户也没钱了。对卢某等人来说,后果那是相当地严重:不但说好的“投资收益”拿不到,自己的个人存单还将被用于偿还承兑汇票的垫款。
  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是,民生银行在其中有没有责任?武昌支行的客户经理韩某为什么要极力将卢某等人拉进来?从上述几大说辞不难看出,以这种方式办理承兑汇票业务,对民生银行、客户经理以及融资企业而言,可谓是“一箭多雕”:获得卢某等人存入的存款,银行存款任务完成一大块;收取承兑汇票手续费,中间业务收入也上去了;换取存单质押来担保,投资公司也解决了融资问题。而表面上看起来,银行在此并不承担业务风险。实际上,风险已经实现了转嫁DD一旦永福投资的承兑汇票形成垫款,按照质押合同,卢某等人的存款将立即被用于偿还垫款。好一个滴水不漏的如意算盘啊!
  银行承兑汇票本质上是一种延期支付的结算工具,适用的场景是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交易。申请开票单位与交易对象应签定商品交易合同,并提供增值税发票。但近年来,承兑汇票却被完全异化为融资工具。更有甚的是,部分企业为骗开承兑汇票,不惜伪造购销合同,提供虚假发票,以此来套取银行信贷资金。社会上甚至出现专门为承兑汇票造假的“一条龙服务”,从合同和发票的提供,到第三方担保的引入,全流程服务到底。而少数银行迫于业绩压力,贪婪之下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审查把关不严,甚至主动参与其中。当然,我们还不能肯定上述银行承兑汇票经营管理中是否存在问题,这需要相关部门检查之后才能发现。
  现在,卢某等人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投书,奔走呼号。对于他们的所谓维权行为,于情,我们可以理解;于理,我们不能支持。2013年11月开始,卢某等人就开始购买所谓“高端投资理财产品”,并获得了超过11%的高回报。正常的银行存款是不会有这么高的利息,这是常识,卢某等人不可能不知道的。他们一开始发帖宣称存款不翼而飞,完全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故意中伤银行。卢某等人与永福投资的借款合同、与民生银行的质押合同,也都是本人亲手签订,而且还不止签了一次,说对此不知情实在过于牵强。银行提供的合同是格式合同,但作为成年人,难道不应该对合同本身进行基本的审查吗?
  更重要的是,投资理财的一个基本规律是,高回报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卢某等人既然热衷于追求远超市场平均回报率的投资收益,那么从一开始就承担着与此相伴随的投资风险。他们应该明白,与永福投资之间的“借款”,事实上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民间融资行为。而现在,却要求享有银行存款的安全保障。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企及的奢望,不合理,更不可能。
  7月11日,银监会发出通知,明确要求银行开展理财业务不得提供含有刚性兑付内容的产品介绍,并提出多方面的规范措施。此通知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根本目的在于降低社会对银行理财刚性兑付的预期。可以预见的是,包括银行理财产品在内的各类投资理财产品,多年来畸形的刚性兑付终将被打破。
  一场以刚性兑付打破为契机的的投资者教育活动,即将沉重地拉开帷幕。投资者需要牢记一句老话“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银行,也应该扪心自问,对自身及其员工的行为进行深刻检讨。
  《伊索寓言》里有句名言DD“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这值得我们深思。
  (本文作者介绍:零售银行观察者、兼职财经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微博名称:@东行归来)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简介:
零售银行观察者、兼职财经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微博名称:@东行归来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网友曝民生银行理财产品不靠谱 高收益只是幌子
来源:浙江在线
  “年年交费返,岁岁生存金,收益有保证,年度可分红,保领二十年,终身永领钱。”这么好的赚钱机会,难道你不会心动吗?  昨天,本网报道过挂失费高情况后,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称,从民生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非常不靠谱,预期收益率远远没有推销时候说的那么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高,本金也亏损一半。  网友爆料民生银行理财产品不靠谱  网友“rrp11”报料称,几年前曾在民生银行办理了一个T36打新股理财,当时三季度的报告收益已达12.3%,可是某一天他接到银行电话,告知他的全年收益变成了8%。  网友感觉很不对劲,他对照了同期别家银行收益,平均都在20%,而民生银行却低得离谱,他顿时有点上当受骗的感觉。  这事摊谁身上都不好受。杭州的陈先生也反映称,自己曾在朋友的介绍下购买过一份民生银行的理财产品,打算做长期投资,不过效益却不好,最后连本金都拿不全。  好端端的钱没了,消费者能不痛心吗?  理财经理热情推销强调风险小收益好  近年来,银行销售理财产品很受消费者欢迎,这钱滚钱的好事真那么容易吗?  今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凤起路上的中国民生银行营业部,记者以用户身份向银行工作人员咨询有关理财方面的产品。  客服经理非常热情地接待记者,并询问记者相关的资金储备能力。  在得知记者是初次购买产品,客服经理首先向记者推荐一款保障型的关于健康的保险产品。“对于年轻人来说,我比较建议保障健康型的。这款每年交5700元,交费至60周岁,凡是住院就有300元一天的津贴,非常划算。”  她将记者的个人情况输入电脑,进行一份产品的演示,计算出每年所能获取的利益。“到88岁,你就可以拿到60万了,而且在此期间难保生病住院,凡是住院都有津贴,哪怕是住上一年,照样可以拿到每天300元的津贴。”  可是,哪里有人会每天住院呢?这津贴好像就是个幌子。记者表示很怀疑。  客服经理便给记者支招,“即使是小毛病挂个盐水,也可以向医院申请给个床位,这样就能拿到一天300元的住院津贴,这也是个办法呀。”  客服经理见记者还是犹豫不决,便旁敲侧击引用客户和自己给家人买保险等理财产品的故事,强调理财的重要性。  当记者表示保障性产品不错,希望还能了解下其他投资型的产品,可以在短期内获取一些收益。  客服经理打印出一份银行的一些短期产品,介绍“1W翠竹周五款014期”、“D35增利016期”等产品,“很多上了年纪的阿姨都会把闲钱拿出来,进行短期或中长期的投资,收益还是很好的。”  记者向其提出“收益率高低”的问题,客服经理表示分红是有高有低,不能完全保证始终一样,但是她也向记者打包票,“虽然说合同不能白纸黑字写下来,不过说实话,就是只要我们银行不倒闭,这收益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在推荐产品过程中,客服经理多次强调“收益率肯定高于定期存款利息”。  业内人士透露理财产品高收益就有高风险  事实真如客服经理说的那么美好吗?  记者采访了某银行理财部门高管,他告诉记者,目前,银行可供选择的理财渠道除定活期存款保本保息外,其他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亏损风险。  所谓的“收益高”也伴随着“风险高”的可能,即高风险对应高收益,低风险对应低收益。  而理财产品又分银行自营产品与代销产品,如基金和保险等就属于后者。  而在收益上,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大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也大致分为保本保收益、保本浮动收益和非保本浮动收益。  理财产品一般会标注一个“预期收益率”,实际这只是银行对此做出的一种预测,并不是对投资者的承诺,仅仅只能作为参考,而在现实中,业务员常常没有准确说明,误导消费者。  专家建议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产品  通俗地来说,其实投资理财产品和投资股票一样,都要承受一定的风险。  总会有一些理财谎言蒙住你的眼睛,究竟哪款理财产品最适合投资,究竟如何理财才最安全?  记者采访到浙江理财网理财专家余爱华,她告诉记者,理财产品收益高低,有很多因素组成。投资者的年龄、收入、个人财富、对待风险的主观态度、投入资金的多少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的投资者具有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  因而,投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  简单地说,投资者在具体理财之前,需要确定目标,审视资产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结合专家的建议,及时调整资产配置与投资结构,通过有效控制风险,实现资产收益的最大化。  作者:王黎婧 (来源:浙江在线)
(责任编辑:张玮)
手机看新闻,天天抽大奖
订阅成功!
请查收短信,下载安装搜狐新闻客户端
iPhone看新闻,请用搜狐新闻资客户端!
iPhone看新闻,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存钱在民生银行安全吗,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生银行存钱送手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