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五年华东军区司令员

吴咏湘_百度百科
()省人(现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六军军部谍报员,湘鄂赣军区独立营连长,第四十七团参谋长,独立营营长,东北分区参谋长。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一支队一团营长,一团参谋长,第一支队司令部作战参谋,新四军第六师十八旅五十四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第一师十六旅四十六团团长,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雪枫大学教育长,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三十二旅副旅长、旅长,二十一军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军长,军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吴咏湘生平
民国3年(1914年)5月15日生于省湘阴县长乐乡龙洞(今湖南省八景乡山阳村龙洞)。6岁入私塾,12岁种田,16岁
66年南京军区学毛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发言
参加少年赤卫先锋队,随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20年春参加赤卫少年先锋队,同年5月参加红军,8月,调红十六军军部参谋处当谍报员。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21年11月转为中共党员。22年始先后任排长、连长、湘鄂赣军区独立营营长,24年任湘鄂赣军区东南交通大队大队长,25年元月,任军区参谋兼独立营长,奉命率部攻克浏阳北乡街,《红星报》曾以《打响了“反围剿”》第一炮为主题报道。6月,升任红十六师四十七团参谋长。期间曾3次负伤。伤愈后,在江西修水、、宜丰、等地区坚持游击战。
民国26年(1937),在江西修水、、宜丰、奉新地区与国民政府地方官员谈判,完成部队整编任务。翌年2月任第一支队第一团第二营营长,由平江开赴安徽,率部对日、伪作战近100次。28年秋升任第一团参谋长。“”中,随第一梯队从左路胜利突围,到达,开辟。 30年3月升任第六师十八旅五十四团团长兼政委,开辟高邮、宝应游击区。32年4月,调任四十六团团长兼苏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33年元月,率部随一、三纵队挺进杭州、嘉兴、湖州敌后,坚持抗日。4月任一师十六旅
1966年参加南京军区学毛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四十六团团长兼苏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
民国34年冬(1945),任华中野战军随军学校副校长,35年春调任华中雪枫大学教育长。同年9月回部队,任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此时,主力部队撤住两淮地区,国民军四十九师对其进行“围剿”,吴泳湘率警卫团共有的两个营,依靠地方干部、群众,配合民兵,击退敌人进攻。翌年夏,任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第三十二旅副旅长,37年春任旅长。年底,在碾庄地区围歼黄百韬兵团战斗中,率部阻击国民军新五军增援,浴血奋战13昼夜,保证主力全歼黄部;随后与兄弟部队配合,在关帝庙追歼李延年1个团;又在永城东青龙集、陈官计地区包围杜聿明部3个团,围而不打,坚守1个多月,38年初,率部随大兵团发起总攻,经4昼夜激战,全歼被围之敌,2月,任第二十一军参谋长,参加渡江作战,5月3日攻克杭州,随后相继解放温州、台州及整个浙东南沿海地区,并率部参加解放舟山群岛战役。
1950年2月,任第二十一军副军长,1952年8月任军长。1953年3月率全军赴朝鲜参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56年因患鼻癌回国就医。患病期间撰有《湘鄂赣人》、《战斗在鄂赣的红十六军》等回忆文章达数十万字。1970年3月在上海病逝。
吴咏湘功绩
奋勇杀敌身负重伤
1930年8月,参加了,同年十一月,湘北游击队编入
六十年代在西子湖畔苏堤口的家中养病
湘北独立团第一连。在这里接受了最初的革命部队的教育,养成了自觉遵守纪律、服从命令、作战勇猛的良好品格。1931年2月,郭汝栋(原陆军上将,时任第20军军长,1952年在重庆病逝)的部队对湘北独立团进行了“围剿”。独立团经几次恶战,弹药无补充,伤员增多,又缺药品,即向转移,经十余天休整补充,再回湘北。在返湘北途中,曾配合红十六军攻击平江北山。在这次战斗中,英勇作战,不幸身负重伤。
其时,湘北随军担架队冒险将抬回抢救,送到了红十六军后方医院。这一经历,使他感受到了革命情谊的可贵,对同志是应该无比热情地关怀的。在医院住了几个月,身体还未康
复,但亟想归队。正巧,红十六军由湖北来到修水,军部副官到医院动员伤病员回部队,当即提出去前方工作,得到了允准。次日,即离开医院去军部,分配他在军参谋处谍报科任谍报员。他带病积极工作,获得了好评,于是年年底,被批准加入了共青团。1932年,被选为少共省委第7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出席了少共代表大会。此时,作为一名红军战士,在思想觉悟上也有了进一步地提高。1932年,被提升为军部管理科差遣,任务是找民夫,带勤杂人员随部队出发打土豪,下部队督促检查清洁卫生。他的工作积极性极为高涨,获得了管理科长与科内同志的一致好评。同年11月,填写了转党志愿书,被批准由团转党,无后补期。
六七月事变
在政治上趋于成熟,在工作上,对参谋勤务与管理科工作也有了
率军入朝时与朝鲜人民军领导的留影
初步的实际经验与体会,已成为革命军队中的一个初级干部。1933年4月,被提升为传令排长。在参加消灭罗霖七十七师4个营以及其它各次的战斗中,传令排都保证了通讯任务之完成。1933年11月,湘鄂赣军区为培养参谋人员,被调到红五分校参谋训练班学习。不久,参谋训练班被临时编入四十七团侦察班,任班长。
粉碎敌人围剿
1934年2月,调入四十六团参谋处任见习参谋。在一个收容起来的补充连当排长,随徐司令员返回军区。1934年8月,至军区的东南分区任模范连连长。经过集训,已成为一支有战斗力的武装部队,为保卫苏区、开辟边区起到了一定作用。1934年11月,东南分区成立独立二营,带部队上升编为独立二营第六连。
1935年1月,各独立营在军区统一号令下,通过敌人的封锁线,于崇阳的一
个小镇会师,并进行了整编。在改编师部时,任师侦察连班长。为先机制敌,红十六师即下决心夜行军主动出击,全歼敌4个营。这也为六七月事变中遇难的烈士报了仇。战斗刚结束,敌一零五师的一个营攻占高埂,回师再次攻击,经一天的战斗,全部歼灭了敌军。于是役中再次负重伤,被送进了后方医院。1935年6月,的伤口痊愈,但身体仍很虚弱,出院后回省军区参谋处继续休养。8月,敌调动了十多个师的兵力在湘鄂赣苏区构筑碉堡,采取团团围困的堡垒政策,企图将我军一网打尽。在极为紧张的情况下,省军区为粉碎“围剿”,省军区机关组成一个独立团,随红十六师突围。担任军区机关主要干部及特务员组成的干部队队长。但是,在突围中因指挥上的轻敌而失去了有利时机,以及选择方向的不正确,部队经过修水白沙时,经恶战而未能扭转不利形势。除中路四十六团由徐彦刚司令员率领突出敌封锁线外,其它各路均未成功。
省军区机关打回咏生县山区,省军区机关部队到了平、浏、长、地区后,被任命为军区东南交通大队队长。在这严酷的战斗中,进一步认识到了,革命的道路是不平坦的,要有革命的决心,也要有革命的毅力,这才能战胜前进路上的艰难困苦,去争取革命的最后胜利。
巩固部队打击敌人
1936年1月,调回军区,提升为二参谋。其时,罗霖的七十七师开始
吴咏湘与当年渡江作战的老艄公留影
向平、浏、长根据地“清剿”,军区为反“清剿”,精简机关,将省军区机关的一部分部队和勤杂人员组成一个军区独立营,由兼任营长,省军法处长明安楼兼任政委。省军区首长给独立营的任务是,巩固部队,相机打击敌人,自给改善生活。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独立营在率领下,打掉了封锁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碉堡,攻克了浏阳北乡的沙市街,而自己一无损失。返回军区时,还带回了一些粮食、布匹。省委红旗报为此以《反清剿打响了第一炮》一文作了表扬。对来说,经过这次行动,提高了独立作战行动的能力,也增强了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回军区后,他即被任命为平、浏、长独立营营长。1936年发生了,部队主力大部南下,湘鄂赣地区仅有保安团防守,兵力空虚。带领独立营上升编为四十七团,任团参谋长。在万载的乱石岭,歼灭敌保安二团,在战斗中又负重伤,被送往东南分区医院治疗。在医院中,他反思重新组建红十六师后的指导方针,认为没有采取军政并进的战略决策,实行有根据地的发展,因之,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未能扩展苏区,无有力的依托,红军也未扩大。所以在敌人返防时,仍只能上山打游击。在几年的红军生涯的锻炼中,显得相当成熟了。
宜丰太平山之战
1936年10月,伤愈后,军区派他随赵龙政委一起到东北分区任参谋长。到职第二天,即带领分区3个班的出击,在宜丰太平山取得了首战胜利,消灭了奉新政训团,缴获了十多支步枪。胜利虽不大,但对指挥的信心是大大增强了,这给他以后坚持斗争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将部队安全带回军区
分区的领导责任落在了以及少共特委副书记刘珍吾、特委宣传部长邱金生、政委吴加民等人身上。在他们的领导下,坚持了东北分区的游击战争。特委当即决定,由代红十六师参谋长,以统率部队。当时也决定了行动方针:尽量避免战斗,保证将部队安全带回军区。这一任务在的主持下,很好地完成了。在此期间,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斗争的残酷性与变节分子对革命的危害性,也使他在尖锐复杂的斗争中更加坚强起来,对斗争方针的确立与策略的运用,已显得相当明晰与老练。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湘鄂赣地区为执行中央的决策,与驻军五0师以及有关党部谈判,达成了和平协议。此时,军区机关部队进驻义江城。为集中力量,军区决定由以集中专员的身份带领特务员张学平、东北分区交通队长周连相等去东北分区集中分散于各处的。经努力,仅两个月的时间即集中了各处的员并发展了新的战士达两百八十多人,成立了3个中队,并在12月安全带回平江嘉义。
创建抗日根据地
在成立后的1938年,湘鄂赣红军抗日游击支队编为新四军一支队第一团,任二营营长。2月10日,一支队在平江嘉义誓师东进抗日。为打击日寇,配合正面抗战,一支队在陈毅司令员率领下于月份先后通过芜湖到宣城铁路敌之封锁线,进入江南敌后,以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
开展群众工作
率二营抵达高淳后,即离开一团建制,直接由支队部指挥进入地区,开辟群众工作。江南的环境相当复杂。率部进入江南地区时,其周围大的村镇都有维持会和伪水警队,每个村庄都有枪枝,多而且好。土匪公开活动。这些武装大都为封建反动势力和会道门所控制。我军进入江南后,他们采取三面政策:对敌维持,对顽亲近,对我敷衍。对这些武装力量,必须采取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对极端反动的,则坚决打击,对尚能中立的,则尽量争取、改造。1938年9月,由江南回到云岭军部、出任老一团参谋长,之后,又改任支队司令部作战参谋。在时期,在政治上、军事上都有了新的进步。他参加了第一次党代会,学习了党的各项政策。之后,又参加了全军参谋工作建军会议,在战术素养和教育管理的能力上都有了提高。
1941年1月,。所在部队接到军部命令,要他们独立自主突围到。支队副司令员赵陵波违抗军令,意要原地撤回。这遭到了江渭清副政委、王槐生参谋长与等人的坚决反对,坚持要按原计划打出去。深夜,赵陵波叛变投敌。部队按原计划行动,在遇到敌人伏击,部队遭受极大损失的情况下,江渭清与率馀部进入。
1941年3月突围后,任六师五十四团团长兼政委,部队分布在苏常太、苏锡常两个地区,坚持反敌斗争后,部队北撤,刘飞任团长之五十三团取消与五十四团合编,由吴咏湘任团长,刘飞任政委。
1941年11月,由江都向伪化、顽化的高邮宝应地区进军。在经过了艰苦的工作后,开辟了高宝同情区,之后,又结束同情区,在以军队为主的原则下,抽调干部建立政权,发展武装,建立税收。于时,宝应、高邮两县政府正式成立,并发展了近两千人的地方武装。这又是独当一面的工作,从开辟同情区到建立根据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吴咏湘家庭
妻:朱虹,1939年 1月由上海到达参加,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民运工作,1943年转入军队机关任政治工作,历任四十六团后方医院、苏浙公学女生队、雪枫大学直属队政治指导员、支部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军直政科干事、军干部部助理员。1953年随军参加抗美援朝。1955年转业到地方,任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子女六人,淮宝、东海、旅平、烈兵、南萍、中秋。均曾参军并且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东海、旅平,仍在军队工作。
吴咏湘作品
《湘鄂赣人》
《战斗在湘鄂赣的红十六军》[1]
其中回忆录集册《湘鄂赣人》中的一篇《忆修水》,由于故事的文笔清新流畅,情节真切感人,在60年代就被入选《星火燎原》和著名作家周立波主编的《优秀散文选》。[2]
吴咏湘评价
将军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的一生。对将军的思想品德与指挥才能,可引用华东军区党委会在评定军衔时对他所作的鉴定来加以认定:
德,阶级立场坚定,对党对人民的事业忠诚老实,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从未犯过政治动摇或立场不稳的错误;组织观念较强;政治上较开展,接受新鲜事物较快;对人真诚直爽,作风正派;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才,有较丰富的战斗经验与一定的战术素养,组织战斗细致,决心果断;有军事行政管理教育能力;组织计划性和总结工作的能力较好,工作有魄力有朝气;有民主作风。
.湖南省图书馆网站[引用日期]
.新浪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刘涌(开国少将)_百度百科
(开国少将)
刘涌()江西省人。曾任第四支队二团兼营长,警备第四旅旅长,第六师师长,二十六师师长,胶东军区副,华东军区第三十二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二军军长,华东军区装甲兵司令员,装甲兵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八、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日病逝于北京,享年58岁。
刘涌人物生平
2.8)男,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潋江镇澄塘村人。出生于贫苦农家。父母早亡,从小过继给了别人。刘涌只知道自己的出生年月,不知道自己的出生日和时辰,一生中从来没有过过生日。
少年时起就有坚强意志,向往革命。1929年参加儿童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宣传队分队长,师直属队通讯连连长、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第四师十一团特派员。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战斗,跟随部队转战于江西、福建。1934年10月,随中央主力红军长征。
刘涌红军时期
刘涌巧服大刀会
刘涌16岁那年参加红军,参军后不久,就随部队翻越,进入福建省的西部地区。有一次他所在连队遇上了福建地主武装“大刀会”。大刀会的成员都是当地贫苦农民,在土豪强迫下来打仗的。因为他们中大多数是受骗的贫雇农,红军不把他们作为死敌来对待,尽量采取回避的态度,以减少双方的伤亡。因此连队首长下令撤退,刘涌年小跑在后面,他的草鞋踩进水田里拔不出来,只好光着脚板跑,跑的速度就更慢了。眼看大刀会的人就要追上来了,他没有武器,只好躲进一个厕所里装着拉屎,被一个小孩发现,告诉他的父亲。这孩子的父亲正是大刀会的成员。捉住刘涌准备送土豪那里去领赏金。
刘涌看到那户人家生活非常穷苦,就向他们宣传红军不打穷人和帮助穷人求解放的政策,并告诉他们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实行打土豪、分田地,专为穷人谋利益。说得那个大刀会员很受感动。他帮助这户人家劈柴挑水,反而博得那个大刀会员的同情。第二天,这位大刀会员反而抄小路把刘涌送到江西苏区边境。于是他从死里逃生,经过两天两夜的寻找,才回到了部队。后来部队回到兴国,他趁机请假回家看望母亲和弟妹。谈到在福建大刀会作战中他虎口脱险的经历,母亲听了很怕,叫他不要当红军了,就在家里当赤卫队员,也好帮助家里劳动。刘涌对母亲说:“妈妈,为穷人打天下,我死也不怕。再说留在家里多危险,国民党军队一来,说不定还会遭到杀害。”母亲听了,只好作罢。
刘涌泸定桥勇士
长征时期,刘涌是红一方面军惟一的既参加了著名的强渡大渡河、又参加了飞夺泸定桥战斗的红军战士。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刘涌担任国家政治保卫局的特派员。“特派员”在红军中是一种非常特殊、非常重要的职务,是由红军中对革命赤胆忠心的骨干来担任的。它肩负着军委首脑机关交办的特殊任务,每当遇到重要战役、战斗的时候,特派员要到火线进行战地督察,发现存在的问题,可以找当事人谈话,有着特殊的权力。  正当红军准备强渡大渡河的时候,刘涌奉命来到了大渡河渡口前线,进行战地督察。大渡河是四川境内的一条峡谷河流,水深流急、地势险要,在历史上,太平天国的著名将领石达开曾经率数万大军在大渡河此岸全军覆没。当红一方面军主力到了大渡河渡口的时候,蒋介石扬言要使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 日,为了粉碎敌人凭借天险消灭红军的企图,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占领了大渡河南岸渡口安顺场,歼灭守敌2个连,缴获了渡船1只,控制了渡口。尽管如此,红军当时的情势仍然十分危急:前面有汹涌的大河挡道,后面是国民党的大量追兵,对岸又有重兵把守。在这严峻的关头,刘涌协助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聂荣臻一起研究渡河作战方案,决定先由16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  被精心挑选出来的这16名突击队员,可以说个个是千钧重担系于一身。他们的行动既关系到渡河作战的成败,更关系到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刘涌作为红军特派员,更感觉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之重大,考察这16名成员的政治立场和军事素质责无旁贷。他陪同红一团团长杨得志找到一营营长孙继先布置了任务,宣布了担任渡河勇士的条件: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有加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要求的,连队军事骨干、以前承担过主攻任务的,军事素质过硬的等,都可以成为渡河勇士。
刘涌抗战时期
刘涌打顽固派
抗战爆发后,刘涌随一大批八路军干部从延安来到山东,建立抗日政权。1939年夏,刘涌受命迎接八路军115师、罗荣桓、陈光部入鲁,之后,山东部队由罗荣桓政委统一指挥。刘涌来到山东,先后担任山东纵队团政委、第二支队支队长,滨海地区党委军事部长兼山东纵队二支队司令、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司令员等职,领导当地军民,开辟抗日根据地。
日拂晓,刘涌进攻顽声部。经过激烈战斗,分水岭被收复,在短短的几天里,连续进行了两次反顽战斗,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围剿”。仙姑山之战斗,是一九四0年反顽中交大的战斗之一。两次反顽战斗的胜利,发展了进步势力,保卫了、日照各级抗日民主政府,支持了抗日群众团体,鼓舞了人民斗志,收复和扩大了莒日公路以北根据地。
国民党主力部队刚从山东撤退,残存的国民党军阀部队各自招兵买马,占山为王。为迅速壮大抗日武装力量,刘涌受命对当地的绿林土匪部队进行收编改造。他深入虎穴,斗智斗勇,通过艰巨细致的工作,使这支队伍弃暗投明,加入到了抗日武装斗争的行列。长篇小说《》中收编土匪武装于德海的故事,就是依据这段史实为原型加工创作而成的。由于工作出色,1940年,刘涌荣获党中央颁发给山东地区唯一的一枚“延安青年英雄奖章”。
刘涌打日本飞机
1941年冬,刘涌率部参加了沂蒙山区反“扫荡”,面对5万余日寇的疯狂进攻,奋起反击。在绿营山的一次战斗中,二旅四团三营九连战士与敌展开激战,歼敌300余人后,全部壮烈牺牲。1942年的一天,日本侵略者的一架飞机,耀武扬威地超低空飞行,刘涌发现敌情后,立即命令部队开火,一时间,八路军、民兵的轻重机枪对着敌机迸射出猛烈的复仇火焰。在我抗日军民的猛烈炮火中,敌机拖着滚滚浓烟,栽落在山地上。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第一次用轻武器击落日寇敌机的消息,轰动齐鲁大地,全国各抗日报刊也纷纷发表评论,表示祝贺,并称赞这是一个“奇迹”。
刘涌夫妻情深
他在山东一带率领部队跟日寇作战时已经结婚了,妻子王佩荷是刚从学校出来参加抗战工作的知识女青年。由于战争的需要,刘涌要开赴前方;由于工作的需要,王佩荷必须留在当地。王佩荷再三要求刘涌向组织请求把她带上前方,彼此好互相照顾。刘涌耐心劝慰她说:“我们是革命夫妻,为了抗战的共同目的走到一起来了。我很爱你,也非常疼你,但不能把你当宝贝带在身边。我是革命军人,哪能儿女情长?你很年轻,要服从组织的决定,接受战争的考验。这是一次锻炼的机会。”王佩荷安心留在地方工作。
八路军把日本鬼子打跑后,刘涌和王佩荷经过这番生离死别而重逢。王佩荷悲喜交集地对丈夫说:“我们夫妻算是有缘分,老天爷有眼,保佑了我没有被鬼子杀掉。”刘涌马上纠正她的话说:“不是菩萨老天爷有眼,是老百姓保护了你,是群众救了你的命。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再生父母,我们永远不要忘了人民群众的恩德。”说得王佩荷心悦诚服,连连称是。
刘涌解放战争
刘涌对美军谈判
解放战争中,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个非正式授衔的“将军”之一。抗战胜利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革命武装得到迅猛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反动势力极大恐慌。美帝国主义把战舰开到了烟台港口,对我山东解放区军民进行恫吓。面对强敌,时任烟台警备区司令员的刘涌将军从容镇定,他坚定地说:美国军舰也没什么了不起,我们能打败日本鬼子,也一定能打败美帝国主义。为了妥善处理事态的发展,上级决定,由姚仲明为解放区政府代表,刘涌为军事代表,组成代表团,同美方进行谈判。考虑外交上双方对等的惯例和原则,经有关部门批准,刘涌以“少将”身份登上美军军舰,同美军面对面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由于我山东烟台守军早已森严壁垒,严阵以待,美军无机可乘,只好灰溜溜地撤离了烟台港。
刘涌王牌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属下有两个所向披靡的“王牌师”:一个是领导的第九纵队第二十五师,另一个就是刘涌领导的第二十六师。在莱芜战役中,许世友派出刘涌率领的二十六师担当阻击主力,同时把二十五师的七十四团也临时划归刘涌指挥,作为全军的预备队。  夕阳西下,根据发出的作战命令,给予各部预定的到达指定作战位置的时间,为次日早晨的7点。许世友根据陈毅司令员的这一命令,要求刘涌所部必须在次日凌晨7点到达阻击位置,这意味着部队要星夜兼程50多公里。刘涌不愧是受到许世友军事思想长期陶冶的高级指挥员。他在接到许世友电话后,立即命令部队全速前进。在急匆匆的行军路上,他边跑边下达作战任务,而战斗动员也在急行军的路上顺利完成了。刘涌指挥该师及二十五师一部,终于在一晚上急行军50多公里,堵住了李仙洲部队增援的去路。华野指战员奋勇冲入敌群,直捣敌人的指挥中枢,敌人几万人马乱作一团,李仙洲的兵团总部也散了架。李仙洲被一颗子弹击中左腿,他拖着伤腿向北撤退。跑到离吐丝口约三四里的地方,因伤口流血过多,摔倒在泥沟旁,于23日黄昏被俘获。  敌第七十三军中将军长韩浚率领1000多名残兵败将向博山逃窜,逃至青石关西侧山头,被在博山西南集结待命的刘涌所部截歼。敌人已成惊弓之鸟,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在莱芜战役中,刘涌所部歼灭敌人近万人,活捉了国民党第七十三军军长。  在泰(安)蒙(阴)战役中,刘涌所部歼灭敌人4000多人,还涌现了战斗英雄、神枪手魏来国,创造了用130发子弹,歼灭敌人114人的奇迹,在全军传为佳话。在攻打孟良崮的战斗中,刘涌率部以1个团的兵力,顽强阻击敌人增援部队1个军的进攻,随后又由阻敌打援改为承担主攻任务,他率部首先攻占孟良崮制高点570高地,率部从上往下压,给张灵甫以致命打击,刘涌在这次战役中所表现出的高超的指挥才能及所部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受到许世友司令员的高度赞扬,也进一步加深了他们之间的革命友谊。
刘涌建国以后
刘涌与许世友
有一次,许世友给刘涌写了一封亲笔信,刘涌的秘书负责他的来往公文和公务信函,秘书拆开信后,发现纸上画了些特殊的符号,有的是看不懂的图文标识,思来想去,竟然一点都不明白许世友司令员的意思。机关里众多参谋闻听此事后,也走来看个究竟,大家仔细研究了许久,还是不知道许司令员到底想表达怎样的意思。大家正在为难之时,三十二军军长刘涌来了,秘书赶忙把信递过来,交给刘军长。刘涌把纸打开,略扫了一眼,立即明白了许司令员的意思,不禁哈哈大笑。刘军长对身边的同志们说,许司令员喜欢打猎,要自己送他一支猎枪和数百发子弹。身边的同志好奇地问刘军长,这纸上的奥妙您是怎样猜到的?刘涌淡然一笑,不是猜,长期以来,他就是这样启发我思考的?两人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达成了这样的默契。  后来,刘涌去了南京军事学院学习,他毕业时,许世友仍然是南京军区司令员,聂凤智任副司令员。许世友专门找到刘涌,希望他毕业后在南京工作,许世友司令员说,凭刘涌的资历,完全可以胜任南京军区副司令的工作。刘涌对许世友这位老首长的挽留表示衷心的谢意,然而他说,自己在军事学院学的是装甲指挥,他考虑南方水网交叉,战车、坦克行动不便,自己学的装甲指挥专业在南京军区没有在华东军区(后改建为济南军区)更能发挥作用。许世友对他的这位老部下以党和人民革命事业为重的宽阔胸怀所感动。于是,刘涌从南京军事学院毕业后,不计较职位高低,去了济南军区,担任了华东军区(后改建为济南军区)装甲兵司令员。
刘涌与毛主席
1952年12月下旬,毛主席在罗瑞卿等人陪同下来到徐州,特意视察当年淮海战役战场,在列车上住了整整一个星期。刘涌将军以当地驻军最高首长的身份,成为唯一全程陪同的军队干部。刘涌长期在山东沂蒙、胶东一带征战,说得一口正宗山东地方话。在汇报完华东装甲兵装备情况后的闲谈中,毛主席问起他是哪里人,刘涌回答说:我是江西兴国老表。主席很奇怪,问:你怎么说一口山东话?刘涌回答说:在山东工作久了,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口音自然就得变一变。毛主席听后十分高兴,连声说:好,好,要是所有干部都能和你一样,那就太好了。刘涌牢记毛主席的教诲,无论在那个岗位上,都注意团结同志,留下极好的口碑。
刘涌授衔少将
1955年首批授衔,刘涌被授予少将军衔。当时他任华东军区司令员,授衔后他兴冲冲地回到家里,将那套将军服交给妻子王佩荷。要她将这套衣服小心折叠起来,并放上樟脑丸,放进衣橱里保管好。他说:“党和人民看得起我,给了我少将军衔,其实我受之有愧。”妻子嗔怪地说:“看把你高兴成这个样子,人家原是你的部下比你职务更低的都授了中将军衔,可你还是少将!”刘涌说:“你说什么?”他不懂妻子话里的意思。妻子说:“我说你革命半辈子,还是个少将。”刘涌大声批评妻子说:“少将怎么样?少将也是人民给的,党给的,我革命不是为了军衔,我革命是为了人民群众翻身求解放。”并语重心长地教育自己的妻子说:“在过去战争年代,我的许多战友,有的是我的上级,有的是我的同级,有的是我的下级,他们为了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是死里逃生过来的,职务的升迁,是党的工作需要,升也好,降也好,不应计较,我们有什么权利向党和人民伸手要地位,要名誉,要待遇呢?”一席话说得妻子低下了头。
刘涌发现王杰
日,济南军区装甲部队某部坦克团在江苏省邳县举行的一次军事演习中,在地雷拉火管连接炸药包时发生了意外,工兵连班长为了保护在场的武装部官兵和12名民兵战士,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事件发生后,部队定性为意外伤亡事故,向上级写出了检查报告。这个报告传到了济南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党委书记刘涌那里,他仔细阅读了报告,敏锐地指出,这明明是人民子弟兵舍生忘死的英雄壮举,怎么能简单的以一次意外事故了事呢?他当即决定,派人重新进行调查,通过深入细致地了解,并查看了王杰同志生前大量的日记,装甲兵党委认定王杰同志是人民的英雄,是党和人民的好儿女。于是,重新撰写材料,逐级上报济南军区和中央军委,毛主席看了王杰同志的英雄事迹材料以后,亲自为王杰同志题写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光辉题词。
日病逝于北京,享年58岁。[1]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西省军区司令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