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本上没有身份证号只有身份证号可以做那些网贷

网贷野蛮生长调查: 仅凭身份证就能借年利率33%
09:00:00&&来源:深圳商报 
[提要]&&2012年,在大连做生意的赵丽君遭遇资金困难,但由于没有抵押物因此无法从银行贷款,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网贷,并最终仅凭自己和丈夫的身份证就从网贷平台上借到了10万元。由于网站本身的信誉度无法辨识,2012年曾发生过淘金贷、优易贷网站负责人携款出逃的事件。
  2012年,在大连做生意的赵丽君遭遇资金困难,但由于没有抵押物因此无法从银行贷款,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网贷,并最终仅凭自己和丈夫的身份证就从网贷平台上借到了10万元。
  赵丽君说:“我把个人意向10万元钱发布到网上,然后又过了几天,公司就给我来电话了,说我这个贷款下来了。
  这笔为期18个月的贷款,年贷款利息约33%,其中支付给投资人的年利率是15%,给网贷平台的年利率是18%,另外还要一次性支付相当于借款额1.3%的手续费和管理费。尽管利息不菲,但至少可以解燃眉之急。开办网贷平台已经一年多的解春雨说,从网贷借款的主要是个人和小微企业,贷款额从几千元到几十万不等。
  虽然网贷平台在国内出现已有6年时间,但目前却基本处于监管空白,任何人想要开办网贷平台,只需要花钱买一套软件,然后再到工商局和网络管理部门注册,前后只需半个月就可以开张营业了。
  由于网站本身的信誉度无法辨识,2012年曾发生过淘金贷、优易贷网站负责人携款出逃的事件。
  尽管目前网贷平台日趋活跃,但由于我国法律法规对此尚无任何明确规定,因此实际上网贷平台依旧处在一种无序的野蛮生长状态,而且当中的有些业务甚至已经触及到了法律红线。
  (来源:CCTV)
来源:深圳商报 学生证+身份证=1万? 网贷平台抢滩校园隐患重重-平台 学生证 海南师范大学 李金红 校园活动-中国新闻-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学生证+身份证=1万? 网贷平台抢滩校园隐患重重
原标题: 学生证+身份证=1万? 网贷平台抢滩校园隐患重重  无需任何人担保,只需动一动手指,填写相关资料,就能体验一把“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幸福;更有甚者,只需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贷款上万元……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火热,针对大学生的网络分期贷款平台近两年悄然“走红”,并迅速进袭高校校园。与此同时,大学生因进行高额网贷消费透支生活费、甚至违约被告上法庭的事件屡屡发生。正视风险,堵塞漏洞,已成为一道绕不开的课题。  网贷平台,急速“抢滩”大学校园  和数年前信用卡“围攻”校园一样,不少大学生通过网贷分期贷款平台开启了他们的“信用人生”。不同的是,这一次“债主”并不是银行,而是众多网贷公司。  “零利息”“零首付”“线上审核”“最快3分钟到账”……记者在海南各大校园走访发现,网贷平台广告随处可见。“发展校园代理、冠名赞助各类校园活动、注册赠送礼品……各家网贷分期平台为抢夺大学市场真是用尽了浑身解数。”海南师范大学大三学生齐明昱说,目前仅海南师范大学进行宣传推广的网贷分期平台就有七八家之多。  记者根据宣传海报上的网址登录了一家名为“分期乐”的网贷平台,发现仅需要提供学生证、身份证的照片和个人学籍信息截图,就能完成注册,经线上审核后即可进行分期消费或提现使用。  “一些小的网贷公司通过学生证、身份证等信息就可贷款,最多可以提现1万元。”某网贷分期平台校园代理张立仁(化名)介绍,对于学生群体,网贷公司通常门槛较低,学生的学校、学历和家庭背景是主要审查内容,而对其借贷用途一般不作硬性规定和引导。在信用卡被叫停使用后,网贷分期平台备受学生青睐。  互联网基础数据研究机构速途研究院发布的《2015大学生分期消费调查报告》显示,61%的在校大学生倾向于使用网络贷款购物,商家也纷纷瞄准这个群体,为大学生提供各类借贷、分期付款的平台。  提前圆梦?还是风险透支?  网贷分期平台火热背后却暗藏猫腻。记者梳理发现,部分网贷分期平台通过三大招数使得大学生成为其“羔羊”,进而获利。  ――低门槛“诱惑”。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网贷平台过分宣传和夸大分期产品、现金小额贷款的低门槛、零首付、零利息、免担保等信息“引鱼上钩”。  以分期产品为例,看似仅需每月分期支付几百元,但实际要比市场价格高出不少。记者在网贷平台“贝多分”上看到,1月8日,iphone6splus 64G的手机在该平台标注售价为6478元,如分12期购买则需每月支付643.48元,合计共7721.76元,年利率高达19.1%。  ――费率不明,“温水煮青蛙”。  一家网贷平台经理告诉记者,目前行业内企业参差不齐,有些网贷机构“引导”学生消费后,在手续费、逾期费等表述上存在一定的隐蔽性,易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温水煮青蛙”的困境。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的李同学告诉记者,他先后在多个网贷平台购买了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现如今,他每月要还的欠款超过千元,正常的生活开支都受到了影响。不得已之下,他只能“拆东墙补西墙”。“这个平台的还款期到了就从别的平台再借点先还上,如果实在没辙了就向室友借。”  据融360对全国30家分期网站平台的调查显示,63%的被调查平台费率不明确,有的平台只是针对特定产品给出每期月还款金额,并不明确公布收费标准;逾期费用方面各平台费率差距较大,逾期后每日费率最高与最低相差达60倍之多。  ――逾期“子债父还”。  记者发现,即使学生并无偿还能力,一些网贷平台仍故意向学生放贷。张立仁介绍,网贷分期平台在与学生签约时,通常会留下学生家长的电话,但并不告知学生家长。当学生难以偿付欠款出现长时间逾期时,平台工作人员会与对方家长联系。此时,“子债父偿”就成为了家长们不得已的选择。  南京小额贷款公司联盟董事长、小额信贷机构管理及风控专家嵇少峰透露,部分网贷平台甚至通过非法渠道了解和评估学生的家庭背景、父母工作情况,盲目向学生发放巨额贷款,诱导学生高额消费。  隐患重重,谁来“出手”规范?  业内人士认为,一些网贷分期平台营销伎俩会导致缺乏自控能力的大学生在多个网贷分期平台“寅吃卯粮”透支未来的生活费,而这蕴含了巨大的坏账风险。  “目前针对大学生的网贷分期平台良莠不齐,一些网贷平台过低的门槛和过炫的营销噱头,可能诱发大学生不切实际的非理性消费。”嵇少峰说,仍处于“啃家长”阶段的大学学子,本身没有固定收入,高消费最终还是需要家长埋单。况且,一旦出现逾期不还的情况,可能会对大学生的个人信用留下不良“案底”。此外,这些小额网贷公司一旦出现变故,大学生的学生证和身份证等隐私信息存在泄露的隐患。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深圳分所律师王永强表示,我国正在向信用消费阶段过渡,贷款、分期付款购买商品的现象将会越来越普遍,但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网贷存在很大风险,责任部门应当尽快制定相应法规,全面规范网络贷款行为,防止出现大规模的金融纠纷。  嵇少峰建议,为了规范发展,分期平台应纳入到政府监管当中,探索将网贷平台消费记录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明确提示风险。同时,平台之间实现信用记录共享,增加信息透明度。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学生证+身份证=1万? 网贷平台抢滩校园隐患重重
日 10:52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 学生证+身份证=1万? 网贷平台抢滩校园隐患重重  无需任何人担保,只需动一动手指,填写相关资料,就能体验一把“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幸福;更有甚者,只需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贷款上万元……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火热,针对大学生的网络分期贷款平台近两年悄然“走红”,并迅速进袭高校校园。与此同时,大学生因进行高额网贷消费透支生活费、甚至违约被告上法庭的事件屡屡发生。正视风险,堵塞漏洞,已成为一道绕不开的课题。  网贷平台,急速“抢滩”大学校园  和数年前信用卡“围攻”校园一样,不少大学生通过网贷分期贷款平台开启了他们的“信用人生”。不同的是,这一次“债主”并不是银行,而是众多网贷公司。  “零利息”“零首付”“线上审核”“最快3分钟到账”……记者在海南各大校园走访发现,网贷平台广告随处可见。“发展校园代理、冠名赞助各类校园活动、注册赠送礼品……各家网贷分期平台为抢夺大学市场真是用尽了浑身解数。”海南师范大学大三学生齐明昱说,目前仅海南师范大学进行宣传推广的网贷分期平台就有七八家之多。  记者根据宣传海报上的网址登录了一家名为“分期乐”的网贷平台,发现仅需要提供学生证、身份证的照片和个人学籍信息截图,就能完成注册,经线上审核后即可进行分期消费或提现使用。  “一些小的网贷公司通过学生证、身份证等信息就可贷款,最多可以提现1万元。”某网贷分期平台校园代理张立仁(化名)介绍,对于学生群体,网贷公司通常门槛较低,学生的学校、学历和家庭背景是主要审查内容,而对其借贷用途一般不作硬性规定和引导。在信用卡被叫停使用后,网贷分期平台备受学生青睐。  互联网基础数据研究机构速途研究院发布的《2015大学生分期消费调查报告》显示,61%的在校大学生倾向于使用网络贷款购物,商家也纷纷瞄准这个群体,为大学生提供各类借贷、分期付款的平台。  提前圆梦?还是风险透支?  网贷分期平台火热背后却暗藏猫腻。记者梳理发现,部分网贷分期平台通过三大招数使得大学生成为其“羔羊”,进而获利。  ――低门槛“诱惑”。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网贷平台过分宣传和夸大分期产品、现金小额贷款的低门槛、零首付、零利息、免担保等信息“引鱼上钩”。  以分期产品为例,看似仅需每月分期支付几百元,但实际要比市场价格高出不少。记者在网贷平台“贝多分”上看到,1月8日,iphone6splus 64G的手机在该平台标注售价为6478元,如分12期购买则需每月支付643.48元,合计共7721.76元,年利率高达19.1%。  ――费率不明,“温水煮青蛙”。  一家网贷平台经理告诉记者,目前行业内企业参差不齐,有些网贷机构“引导”学生消费后,在手续费、逾期费等表述上存在一定的隐蔽性,易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温水煮青蛙”的困境。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的李同学告诉记者,他先后在多个网贷平台购买了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现如今,他每月要还的欠款超过千元,正常的生活开支都受到了影响。不得已之下,他只能“拆东墙补西墙”。“这个平台的还款期到了就从别的平台再借点先还上,如果实在没辙了就向室友借。”  据融360对全国30家分期网站平台的调查显示,63%的被调查平台费率不明确,有的平台只是针对特定产品给出每期月还款金额,并不明确公布收费标准;逾期费用方面各平台费率差距较大,逾期后每日费率最高与最低相差达60倍之多。  ――逾期“子债父还”。  记者发现,即使学生并无偿还能力,一些网贷平台仍故意向学生放贷。张立仁介绍,网贷分期平台在与学生签约时,通常会留下学生家长的电话,但并不告知学生家长。当学生难以偿付欠款出现长时间逾期时,平台工作人员会与对方家长联系。此时,“子债父偿”就成为了家长们不得已的选择。  南京小额贷款公司联盟董事长、小额信贷机构管理及风控专家嵇少峰透露,部分网贷平台甚至通过非法渠道了解和评估学生的家庭背景、父母工作情况,盲目向学生发放巨额贷款,诱导学生高额消费。  隐患重重,谁来“出手”规范?  业内人士认为,一些网贷分期平台营销伎俩会导致缺乏自控能力的大学生在多个网贷分期平台“寅吃卯粮”透支未来的生活费,而这蕴含了巨大的坏账风险。  “目前针对大学生的网贷分期平台良莠不齐,一些网贷平台过低的门槛和过炫的营销噱头,可能诱发大学生不切实际的非理性消费。”嵇少峰说,仍处于“啃家长”阶段的大学学子,本身没有固定收入,高消费最终还是需要家长埋单。况且,一旦出现逾期不还的情况,可能会对大学生的个人信用留下不良“案底”。此外,这些小额网贷公司一旦出现变故,大学生的学生证和身份证等隐私信息存在泄露的隐患。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深圳分所律师王永强表示,我国正在向信用消费阶段过渡,贷款、分期付款购买商品的现象将会越来越普遍,但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网贷存在很大风险,责任部门应当尽快制定相应法规,全面规范网络贷款行为,防止出现大规模的金融纠纷。  嵇少峰建议,为了规范发展,分期平台应纳入到政府监管当中,探索将网贷平台消费记录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明确提示风险。同时,平台之间实现信用记录共享,增加信息透明度。网贷平台数据:13秒填完身份证号的人信用最好
某P2P发布用户研究 30岁~40岁群体最高在P2P网贷平台,13秒填完(银行卡号)的借款人,信用情况更优,快一秒或慢一秒,逾期风险都会上升。这是一家P2P网络信贷平台机构在调查了至少数十万用户之后发布的研究数据。根据报告,使用魅族、华为、三星手机的人群,信用指数位列三甲,iphone用户只排第四。按照年龄划分,90后群体信用最低,30岁到40岁的用户信用最高。太慢太快都有问题“我们用户共计有600万,本次调查的样本量至少有数十万份。”这家网络贷款平台的首席风险官章峰说。据统计,2011年~2014年,个人无抵押小额信贷市场借款需求出现了近20倍的增长,投资需求也累计增长15倍。市场高速增长,如何控制风险、防止逾期还款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根据大数据分析,用户填身份证号或者银行卡号的速度与信用逾期关系密切。填写速度在13秒的借款者信用情况更优,填写速度每慢一秒或者快一秒,逾期风险概率就会上升。比如,13秒填完的用户,信用分数是5,14秒完成的用户为4,16秒的只有2;反之亦然。章峰说,根据分析,填写速度太慢的,可能与用户的教育程度有关,输入时需要反复修改,而学历与信用指数存在相关性,中专及以下学历的用户信用表现较为逊色。至于填得太快的,一个可能是由中介代办,另一个可能是该用户在多个网站申请借款,已经准备好资料复制粘贴,这两种用户的逾期风险都比较高。用iPhone的人信用不如用国产手机的?《报告》指,使用魅族手机的人群信用指数最高,国货华为和韩货三星用户信用指数都高于全球街机iphone,靠口碑赢得市场的小米用户信用指数居中下水平,低于使用vivo和OPPO这两大时尚国产手机的人群,酷派和联想用户信用指数排名靠后。“手机品牌与信用指数的关系,目前还没有特别好的解释。”章峰说,“我们原来预估,iphone的用户信用表现应该最好,结果排在第四。”《报告》显示,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机号使用年限越长,其逾期的风险概率越低。其中手机号使用1年以下的借款者,就较使用1年以上的借款者,逾期风险概率提升20%。90后群体信用最低
在年龄与信用的表现上,30岁~40岁群体信用最高,40岁~50岁群体次之,25岁以下的90后群体信用最低。是否意味着下一代人信用滑坡?章峰说:“90后目前事业生活还处于相对不稳定的状态,因此信用较低。根据我们的跟踪,随着年龄增长,信用指数逐步上升。再过五年十年,预计90后的信用就会慢慢改善。他们现在的状态,不过是年轻人的共同特征而已。”《报告》称,30岁~50岁的投资人群对风险的接受程度最高,偏好高风险资产的比例超过24%。《报告》分析,这与其资金实力雄厚、风险承受力较高的群体特征相符,而90后群体最擅长于合理配置风险资产,财商优于其他年龄群体。在学历与信用关系表现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信用最好,大专学历人群次之,高中学历人群信用高于初中及以下人群信用指数,反而学历略高的中专人群信用指数偏低。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李天研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学生证+身份证贷得数万元 网贷入校园是福是祸?_网易财经
学生证+身份证贷得数万元 网贷入校园是福是祸?
(原标题:学生证+身份证贷得数万元 网贷入校园是福是祸?)
一张,一本,甚至不用本人签字,就能贷到数万元。就这样,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郑德幸以28名同学之名,在14家金融平台负债近60万元,最终绝望跳楼。悲痛之余,他的家人和同学们还得接着想办法处理债务。
这是大学校园小额贷款中非常极端的一个案例。然而,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访一些高校发现,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也在高校中迎来了大学生分期消费市场的春天,众多“校园贷”平台纷纷到高校“跑马圈地”。在校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一旦消费欲望膨胀,就可能陷入连环债务之中。
大学生用网贷“提前消费”
2015年11月,郑州某高校大一学生小楠注册成为“爱学贷”会员,并由此分期付款购买了一部手机和一部平板电脑,为此她多付了将近600元的利息。根据协议,小楠要在12个月里每月还款800元,而她的生活费每月仅有1000元。
回忆起当初所作的决定,小楠说:“我考虑了整整一个星期,毕竟两样东西加起来已经破万了,而且要分一年还完,压力很大,但又很想买,便想着通过勤工俭学打工挣钱来还。”
得知情况后,小楠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一番后提前将她一个学期的生活费打了过来。目前,手机的费用已经全部还完,平板电脑还差1000多元。
小楠说,大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接受新鲜事物,但囊中羞涩,于是很多人愿意尝试贷款买东西。“每个月生活费也就是1000多,比如一个手机6000元,分期买,一个月还500元。分期付款能让有需求的学生很快捷地用上这些新产品,不必再等很长时间。”
正如小楠说的那样,大学生小唐最近也为给自己添置了一部新手机。由于没有钱,他采纳了商家建议办理了分期付款,只付了300元就拿到了3000元的手机,剩下的2699元选择用贷款的形式支付。
然而,小唐后来发现,在自己的贷款合同中,他要连续12个月还款,每个月需要还款339元,这意味着他一共要还款4068元,比2699元的贷款本金多出1369元,利息和各种费用竟然超过本金的50%以上。
而小唐的个人消费贷款申请表显示,这笔贷款的月贷款利率为1.67%,月客户服务费率为1.79%,另外还有0.77%的月担保服务费率,这样每个月费率加一起是4.23%,乘以12个月,年费率高达50.76%。
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访发现,网络小额贷款这一方式在大学生中已经十分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利用网络借贷平台满足日常消费需求,如购买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如果消费金额超过生活费上限,愿意考虑用的方式暂时缓解购买压力。
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学生在分期购物平台上开通个人贷款支付业务较为容易,这使他们可以尽情“放纵”自己。
网贷平台暗藏门道
正是看上了这种需求,校园金融也成为各方追逐的对象,各路资本纷纷“跑马圈地”。
在郑州市龙子湖大学城,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路边的公告栏基本上被贷款广告侵占。每栋宿舍楼一楼的窗户旁、入口处,甚至在厕所里,都贴着贷款的小广告,上面均有“大学生创业助学”“大学生现金借款”等字样。
网络上,搜索“大学生贷款”“最快3分钟审核,隔天放款”“只需提供学生证即可办理”等多条吸引人的信息瞬间扑面而来。
有媒体统计,针对大学生的网贷平台已达百余家,许多知名品牌也都投入到这块业务中。
中国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学生贷款可选择的途径主要有三类:一是学生分期购物平台,满足大学生购物需求,比如趣分期、任分期等;二是单纯的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比如投投贷、名校贷等;三是阿里、、淘宝等传统电商平台里面提供的信贷服务。
这些网络借贷平台不仅在线上发布放贷信息,在线下也瞄准在校大学生。大三学生小裴说,大一时,她就见到过网络借贷平台的推销,“满大街都是让扫二维码、送东西,扫出来的二维码都是借贷宝之类的”。
记者随机拨通了一家名叫“名校贷”的校园热线,询问办理贷款的相关事宜。客服表示,贷款不需要抵押,本科以上的学历最多可以申请5万元。
在“名校贷”官方网站上,工商营业执照明确标注了其营业范围不得从事信用担保、金融担保等相关业务,而当记者对安全性提出质疑的时候,客服回答:“是安全的。我们公司不是高利贷公司。”
记者登录大学生们常用的分期付款网站“分期乐”,这家网站除了列出琳琅满目的商品外,还打出了“全场免息、直降5亿”的诱人字眼。网站介绍显示,日上线活动营销栏目,推出了“全国首届大学生分期购物节”,21个小时内订单金额突破1亿元大关。不过,3月20日,当中国青年报记者再次登录时发现,该网站已将“全国首届大学生分期购物节”改为“分期购物节”。
拿着身份证、学生证,再填个表格,不需要担保,不需要资质审核,便可以获得小额贷款,有的平台甚至还打出“无息”的宣传。
但实际上,网贷平台的“利率”实际上门道多多,有的已经不啻高利贷。
据媒体报道,“网贷平台往往会以低分期利率吸引学生,月利率普遍在0.99%至2.38%之间,很多都远超目前银行信用卡分期费率。一旦逾期偿还欠款,需要支付的违约金不容小觑,高低相差数倍。”
记者发现,一旦逾期,“名校贷”会收取逾期未还金额的0.5%/天作为违约金,“趣分期”则要收取贷款金额的1%/天。还有少数小贷公司会收取贷款金额7%至8%作为违约金。不仅违约金吓人,有的平台还收取一定的押金和服务费,比如,明面上是每个月5%的利率,可还设置了5%的服务费。
在校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一旦资金紧张,很容易还不上贷款。那么,这些平台真的不怕他们还不起么?
事实上,在校大学生看似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但是他们又极端地依附于学校与家庭。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除非真的是学籍也不要了,不想毕业了,否则人是非常好找到的。”小楠告诉记者,一旦贷款公司威胁他们毕不了业,或者通过学校这个渠道去闹,学生就不得不就范了。
另外,家庭是学生提前消费的实际兜底者。据记者调查,尽管申请贷款的步骤简单,但是父母的联系方式等信息是必须要填的。“如此一来,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学业被耽误,背着一个 老赖 的名声。”小楠说。
网贷平台亟须监管
事实上,网贷平台只是前几年大学生信用卡的“变身”。
2004年9月,金诚信和广东发展银行联名发行了首张“大学生信用卡”。此后,工行、建行、招行、中信实业银行陆续跟进,大学生信用卡市场一时间火爆起来。
各种问题随之暴露出来。2009年,银监会发文禁止银行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信用卡,给已满18岁的学生发卡,要经由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的书面同意。此后,各大银行纷纷叫停大学生信用卡业务。
大学生信用卡“折戟”后,校园网贷开始在高校“跑马圈地”。和信用卡“围攻”校园一样,不少大学生通过网贷分期贷款平台开启了他们的“信用人生”。不同的是,这一次“债主”不是银行,而是众多网贷公司。
从2014年开始,趣分期、分期乐、爱学贷、名校贷等多家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信用贷款,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并获得了多轮天使投资。这些校园网贷产品的共同特点是,只要是学生身份,即可以申请信用贷款,通过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先消费,后还款。
但是,校园网贷真如网贷公司标榜的“助你圆梦,传递校园正能量”吗?走访中,有不少大学生就将其称为“信贷魔窟”“噩梦制造者”。虽然校园网贷大多是信用贷款,与银行建立了某种合作关系,合同上也有还款方式、还款日期等约束,但这一贷款形式明显带有消费陷阱,逃不了诱导恶意消费的质疑。
那么,网贷平台到底由谁监管?据了解,借贷平台不属于金融机构,故目前并没有纳入银监局的监管范围。在此情况下,成立一家网贷平台几乎没有门槛,只需拿到工商局的营业执照,并在工信部备案即可。网络借贷平台实际上是“三无”: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机构监管。
对此,高校学生处的负责人也表示,由于网络信贷平台进校园的途径难以禁绝,高校只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上,可这项工作难度不小。很多学生就像一个皮球,经过高中三年学习压力,到大学一旦放松,发生弹性形变,大量信息进入生活,有的学生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对学校大学生思想教育是非常困难的事儿。
相关研究学者认为,一方面,分期消费行业重在协同监管,需要通过公安、工商、工信以及金融办等多部门联动执法来实现;另一方面,监管职责分散于各部门,导致监管主体不明确,监管效果难以保证,一旦有风险和责任时,易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
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律师付建认为,针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更要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消费教育,倡导大学生理性消费,培养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和契约精神。网贷平台则应规范审批流程,在法律法规框架内经营业务,要对大学生贷款资质进行一定的审核,对虚假信息审核不实的,平台也要承担责任。
付建表示,各高校也应强化校园管理,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家长需要及时和孩子沟通,注意学生的言行,防患于未然。
本报郑州3月20日电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齐栋梁_NF2865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大学生出借身份证帮人网贷 想捞便宜却被骗
图片来自网络。
长城网石家庄3月10日讯(记者
解哲琳)因贷款程序简单,“校园贷”这几年在大学校园中快速蔓延,在满足学生群体消费需求的同时,也被一些不良居心的人“盯上”。他们利用学生们社会经验少,盗用或者借用学生的身份证和学生证等个人信息进行违规贷款。近日,石家庄市桥西法院依法公开审理了一起涉及“校园贷”的诈骗案。
被告人李某、王某和张某三人通过网络认识,其中李某是一名在读大学生,王某和张某没有正式工作。由于手头比较紧张,几个人便想通过“校园贷”骗点钱花。王某曾在一个兼职qq群里认识了胡某,知道他是石家庄某学校的学生。于是三人便找到胡某,对胡某称可以给他做一个贷款业务,且不用胡某本人还款,还会给胡某500元的好处费。听到不用自己还款,还有好处费,胡某答应先贷款500元。随后,三人开始申请贷款,在胡某的配合下上传了贷款验证视频,并给胡某编好了电话回访的内容,拿走了胡某贷款入账的银行卡。
第二天,胡某接到银行发来的短信,提示收到8000元劳务费和两次元的取款短信。本以为自己贷款500元,却看到入账8000元,胡某觉着奇怪,问三人是怎么回事,三人称那是银行账户流水,实际贷款没那么多钱,几句话便将胡某糊弄了过去。三人从胡某的银行卡分两次将下发的8000元贷款取走后,王某分得3000元、张某分得1800元、李某分得3200并返给胡某300元。
两天后,越想越不对劲的胡某怀疑自己被他人利用身份进行了违规贷款,于是报了警,警方很快将三人抓获。
桥西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王某、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构成诈骗罪。被告人李某、王某、张某被抓获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当庭自愿认罪,依法予以从轻处罚;被告人李某、王某、张某已经将诈骗的赃款退赔,且取得了胡某的谅解,酌情予以从轻处罚。最后法院以诈骗罪,依法判处三人拘役五个月,缓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法官提醒,大学生要具备一定的防骗手段,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切勿贪图小利,将自己的身份证件借予他人或帮助他人到互联网金融平台上进行贷款。否则一旦被心怀不轨者利用,不仅会使自己蒙受现金损失,不良借贷信息还有可能录入征信体系,不利于将来购房、购车贷款,甚至还有可能会吃上官司。
大学生出借身份证帮人网贷 想捞便宜却被骗
因贷款程序简单,“校园贷”这几年在大学校园中快速蔓延,在满足学生群体消费需求的同时,也被一些不良居心的人“盯上”。桥西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王某、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构成诈骗罪。
图片来自网络。
长城网石家庄3月10日讯(记者
解哲琳)因贷款程序简单,“校园贷”这几年在大学校园中快速蔓延,在满足学生群体消费需求的同时,也被一些不良居心的人“盯上”。他们利用学生们社会经验少,盗用或者借用学生的身份证和学生证等个人信息进行违规贷款。近日,石家庄市桥西法院依法公开审理了一起涉及“校园贷”的诈骗案。
被告人李某、王某和张某三人通过网络认识,其中李某是一名在读大学生,王某和张某没有正式工作。由于手头比较紧张,几个人便想通过“校园贷”骗点钱花。王某曾在一个兼职qq群里认识了胡某,知道他是石家庄某学校的学生。于是三人便找到胡某,对胡某称可以给他做一个贷款业务,且不用胡某本人还款,还会给胡某500元的好处费。听到不用自己还款,还有好处费,胡某答应先贷款500元。随后,三人开始申请贷款,在胡某的配合下上传了贷款验证视频,并给胡某编好了电话回访的内容,拿走了胡某贷款入账的银行卡。
第二天,胡某接到银行发来的短信,提示收到8000元劳务费和两次元的取款短信。本以为自己贷款500元,却看到入账8000元,胡某觉着奇怪,问三人是怎么回事,三人称那是银行账户流水,实际贷款没那么多钱,几句话便将胡某糊弄了过去。三人从胡某的银行卡分两次将下发的8000元贷款取走后,王某分得3000元、张某分得1800元、李某分得3200并返给胡某300元。
两天后,越想越不对劲的胡某怀疑自己被他人利用身份进行了违规贷款,于是报了警,警方很快将三人抓获。
桥西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王某、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构成诈骗罪。被告人李某、王某、张某被抓获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当庭自愿认罪,依法予以从轻处罚;被告人李某、王某、张某已经将诈骗的赃款退赔,且取得了胡某的谅解,酌情予以从轻处罚。最后法院以诈骗罪,依法判处三人拘役五个月,缓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法官提醒,大学生要具备一定的防骗手段,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切勿贪图小利,将自己的身份证件借予他人或帮助他人到互联网金融平台上进行贷款。否则一旦被心怀不轨者利用,不仅会使自己蒙受现金损失,不良借贷信息还有可能录入征信体系,不利于将来购房、购车贷款,甚至还有可能会吃上官司。
[责任编辑:
新闻热词搜索
来源:360新闻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没有用过的身份证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