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卡农助农取款机有利润吗服务

字号:&& &&
兴文县大河苗族乡回农村有一家手机通讯商店,不仅可以刷银行卡取现金,还可以代缴手机费、电费、新农保。去年10月,这个消息在当地引起了不小轰动,一时成为当地老百姓交口相谈的新鲜事儿。原来,当地农商行去年在这家通讯商店里布设了金融E讯通机具,设立了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从去年开始,村里的乡里乡亲们存钱取钱就不用再专程到镇上去了。
“小银行”进村 足不出村取现
大河苗族乡位于兴文县城南21公里,该乡回农村里大多是留守老人和妇女,以往不论是取钱还是缴费都得到乡里甚至县城去,一来一回要花一二十元车费不说,还得走山路,费时费力路上还不安全。“现在好了,不用出村,走几步到刘燕的店里把卡一划,钱也到手了,费也缴上了,真是安全服务到家了。”正在取钱的范奎莲老人说。
今年,回农村这个金融服务点在全县的测评中,因刷卡次数遥遥领先,服务质量交口称赞而获得了兴文县最佳便民金融服务点的殊荣。
店主刘燕脸上带着腼腆的笑,一直在忙个不停。她边忙边介绍:“现在我们店里人气旺,生意也好,我帮大家服好务,大家常来也帮我聚了人气呀!”记者采访当天,村民们从这个金融服务点取走了20多笔现金,还有不少村民直接使用银行卡充手机费。
从刘燕提供的登记表上,记者了解到,今年8月,回农村便民金融服务点产生了300多次刷卡交易,最大交易金额1000元,最小50元,大多为贫困低保老人领取低保金和在外务工人员为家里的留守老人打来的生活费。
“袖珍银行”交易 兴文领先全市
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结合部,全县辖15个乡镇,其中5个苗族乡,总人口47万人,是少数民族待遇县、革命老区县、省级乌蒙山扶贫连片开发重点县。在宜宾市8县2区中,兴文县经济总量位列全市第9位,农业仍占较大比重(23.6%),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由于县域幅员面积大,各乡镇到县城平均距离超过30公里,乡镇各村距本乡镇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的平均距离近8公里,近九成农村居民到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主要是步行或乘坐摩托车,效率低、费用高、不安全,农村居民对农村金融服务进村、入户有强烈的要求。
据兴文县农商行负责人介绍,截至2012年末,兴文县成功创建市级银行卡刷卡无障碍示范街,布放POS机具近30台;全县15个乡镇安装了ATM机59台,实现了镇镇有ATM机的目标;全县257个村及社区共设立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600个;全县城乡居民共办理银行卡40.8万张,户均达到3.1张。
600个助农取款服务点,实现了村民足不出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办理小额取现、领取养老金、涉农补贴、新农合和新农保资金的归集与拨付、代缴电费、电话费、移动手机费、余额查询等一系列便捷服务,真正做到了把金融服务搬到了农民群众的家门口,助农取款服务点也被当地村民亲切称为“袖珍银行”。
2013年上半年,兴文县600台银行卡农取款设备共取现交易23650笔,金额816.6万元。各银行卡助农取款点平均取款51.7笔/户,月均接近10笔/户;交易金额平均达到1.8万元/户,月均3000元/户,在宜宾市8县2区中处于领先水平。其中,兴文农商行的工作成效尤其明显,在全市农村信用社系统中,兴文县交易笔数、交易金额和查询次数分别占比55%、60.6%和41.3%。
金融服务上门 风险防范“到家”
回农村的见闻正是我市农村金融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在银行卡助农取款工作推进过程中,我市各金融机构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创新力度,采取切实措施不断增强和完善POS机具功能,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以兴文农商行的POS机具为例,其POS机具目前已具备了方便农村居民查询、取款、转账、小额信贷、刷卡消费、直缴电费等近10项功能,基本能满足农村居民日常金融服务需求,尤其在支取外地汇款、领取惠农补贴和农民养老保险等方面的便民、利民作用突出,基本实现了农村居民足不出村就能方便办理金融业务的夙愿,深受农村居民的欢迎。
为确保农村金融活动稳妥开展,人行宜宾市中支在积极推动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的同时,不断加强对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风险防控,通过全面梳理分析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所面临的种种风险,有的放矢地指导、督查各银行机构从业务风险、道德风险、刑事风险、声誉风险、不稳定性风险等方面制定相应风险防范对策,坚持风险教育、整章建制、设施防范、监测巡查等各种风险防范措施相统一,真正做到让老百姓在服务点取钱放心,让服务点为老百姓办理业务安心。(日报记者黄睿麒)&
(编辑 张洋 责任编辑 刘玉高)昌都市新闻网群:|||||||||||
您当前的位置: >
西藏金融部门健全惠农支农网络
09:06编辑:admin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评论:点击:
&现在我们取现金、转账太方便了,再也不用跑那么远的山路去乡里面领政府发的补助了!&山南地区措美县的卓玛拿着新办的惠农卡告诉记者:&没有惠农卡时,我来回需要走4个小时的山路到乡政府领取国家给我们的惠农补贴资金。&说着,卓玛便拿着银行卡和身份证,带领记者来到村里的小超市,通过刷卡、登记、摁手印三个简单的交易流程,不到两分钟就从该超市内的助农取款服务点取出了1000元现金。卓玛如此方便快捷地取出现金,得益于我区金融部门不断完善的惠农支农网络建设。
农牧区支付环境不断改善
近年来,为进一步改善农牧区支付服务环境,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为农牧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于2011年起,根据西藏农牧区实际,积极组织协调各金融机构,多次带队赴农牧区开展调研、召开助农取款金融联席会议、制定西藏辖区开展银行卡助农取款工作方案,通过多种途径开展银行卡助农取款宣传活动,着力推进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的试点运行。以建立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填补金融服务空白乡镇为突破口,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通过指导辖区内农业银行西藏分行利用自身网点分布广等优势,在金融服务盲点乡镇试点布设价格相对低廉的POS机或电话支付终端来满足持卡农牧民的取款、查询、转账等基础金融服务需求。2013年又在西藏辖区全面铺开银行卡助农取款点建设,大力开展改善农牧区支付服务环境工作,逐步完善农牧区金融服务建设。
金融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逐步改变了农牧区的金融支付服务环境,促进广大农牧民对现代化支付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改变了农牧民的日常支付习惯,带动以银行卡为主的非现金支付业务在西藏农牧区的快速发展。&过去出门做生意带着一捆一捆的现金,老是提心吊胆。现在只要带卡,随时都可以取钱,既方便又安全。&从事多年松茸生意的尼玛次仁深有感触地说。
金融空白乡镇实现全覆盖
&通过在金融服务盲点乡镇试点布设POS机或电话支付终端等手段,我区已实现金融空白乡镇全覆盖,有效改善了农牧区支付服务环境,逐步完善了农牧区金融服务建设。目前,全区682个金融空白乡镇已100%全覆盖,已覆盖1498个空白行政村,覆盖率为28%,基本消除了助农取款服务盲区,延伸了金融服务触角。&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郭振海说。
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末,西藏全区开通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1212个,填补金融服务盲点乡镇258个,完成年初计划的99.61%,填补全区金融服务盲点乡镇的97.5%。截至2013年末,全区累计受理取款业务16383笔,金额1058.2万元。惠及全区农牧民群众66万余人,有效解决了因农牧区金融服务网点缺失农牧民取款难的问题,受到农牧民群众的广泛欢迎。2014年第一季度,全区682个金融空白乡镇已100%全覆盖,已覆盖1498个空白行政村,覆盖率为28%。拉萨市七县一区224个行政村已覆盖212个,覆盖率达94.6%,基本消除了助农取款服务盲区,延伸了金融服务触角。2014年第一季度全区惠农取款笔数为27047笔,同比增长了23倍;交易金额1073.13万元,同比增长了29倍;查询笔数为2798笔。
助农取款点延伸银行业务
&我们的取款点就在这个超市里,每天都有很多农户来取款。&错那县勒乡勒村村委会主任罗布次仁悠闲地坐在他开的&百姓之家超市&里,一边自豪地介绍他的助农取款点,一边看着他的妻子卓嘎拉姆忙着给前来取款的村民支付钱款、登记。
助农取款服务点的设立和助农取款业务的推广,实现了银行基本业务的延伸,满足了持卡人取款、查询等基础金融服务需求,彻底结束了偏远地区农牧民需要驱车数十甚至数百公里到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取款的历史,既节约了时间成本,为广大农牧民群众省了不少&小钱&,同时又降低了往返银行网点的丢失、被盗窃风险隐患,让越来越多的农牧民享受到金融惠民工程和我国支付体系现代化发展的成果。
&助农取款业务的推广既拓宽了特约商户的增收途径,又提升了银行卡普及率,促进银行卡在农牧区的推广运用。下一步,人行拉萨中心支行将根据人总行的安排部署及西藏辖区实际情况,进一步推动全区助农取款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积极履行社会职责,建立健全惠农支农网络金融系统,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郭振海说。(记者 田丽)
频道周排行西藏金融部门健全惠农支农网络
西藏新闻网
&&&&&&讯&&&现在我们取现金、转账太方便了,再也不用跑那么远的山路去乡里面领政府发的补助了!&地区措美县的卓玛拿着新办的惠农卡告诉记者:&没有惠农卡时,我来回需要走4个小时的山路到乡政府领取国家给我们的惠农补贴资金。&说着,卓玛便拿着银行卡和身份证,带领记者来到村里的小超市,通过刷卡、登记、摁手印三个简单的交易流程,不到两分钟就从该超市内的助农取款服务点取出了1000元现金。卓玛如此方便快捷地取出现金,得益于我区部门不断完善的惠农支农网络建设。
  农牧区支付环境不断改善
  近年来,为进一步改善农牧区支付服务环境,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为农牧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人民银行中心支行于2011年起,根据农牧区实际,积极组织协调各金融机构,多次带队赴农牧区开展调研、召开助农取款金融联席会议、制定辖区开展银行卡助农取款工作方案,通过多种途径开展银行卡助农取款宣传活动,着力推进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的试点运行。以建立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填补金融服务空白乡镇为突破口,人民银行中心支行通过指导辖区内银行西藏分行利用自身网点分布广等优势,在金融服务盲点乡镇试点布设价格相对低廉的POS机或电话支付终端来满足持卡农牧民的取款、查询、转账等基础金融服务需求。2013年又在西藏辖区全面铺开银行卡助农取款点建设,大力开展改善农牧区支付服务环境工作,逐步完善农牧区金融服务建设。
  金融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逐步改变了农牧区的金融支付服务环境,促进广大农牧民对现代化支付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改变了农牧民的日常支付习惯,带动以银行卡为主的非现金支付业务在西藏农牧区的快速发展。&过去出门做生意带着一捆一捆的现金,老是提心吊胆。现在只要带卡,随时都可以取钱,既方便又安全。&从事多年松茸生意的尼玛次仁深有感触地说。
  金融空白乡镇实现全覆盖
  &通过在金融服务盲点乡镇试点布设POS机或电话支付终端等手段,我区已实现金融空白乡镇全覆盖,有效改善了农牧区支付服务环境,逐步完善了农牧区金融服务建设。目前,全区682个金融空白乡镇已100%全覆盖,已覆盖1498个空白行政村,覆盖率为28%,基本消除了助农取款服务盲区,延伸了金融服务触角。&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郭振海说。
  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末,西藏全区开通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1212个,填补金融服务盲点乡镇258个,完成年初计划的99.61%,填补全区金融服务盲点乡镇的97.5%。截至2013年末,全区累计受理取款业务16383笔,金额1058.2万元。惠及全区农牧民群众66万余人,有效解决了因农牧区金融服务网点缺失农牧民取款难的问题,受到农牧民群众的广泛欢迎。2014年第一季度,全区682个金融空白乡镇已100%全覆盖,已覆盖1498个空白行政村,覆盖率为28%。拉萨市七县一区224个行政村已覆盖212个,覆盖率达94.6%,基本消除了助农取款服务盲区,延伸了金融服务触角。2014年第一季度全区惠农取款笔数为27047笔,同比增长了23倍;交易金额1073.13万元,同比增长了29倍;查询笔数为2798笔。
  助农取款点延伸银行业务
  &我们的取款点就在这个超市里,每天都有很多农户来取款。&错那县勒乡勒村村委会主任罗布次仁悠闲地坐在他开的&百姓之家超市&里,一边自豪地介绍他的助农取款点,一边看着他的妻子卓嘎拉姆忙着给前来取款的村民支付钱款、登记。
  助农取款服务点的设立和助农取款业务的推广,实现了银行基本业务的延伸,满足了持卡人取款、查询等基础金融服务需求,彻底结束了偏远地区农牧民需要驱车数十甚至数百公里到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取款的历史,既节约了时间成本,为广大农牧民群众省了不少&小钱&,同时又降低了往返银行网点的丢失、被盗窃风险隐患,让越来越多的农牧民享受到金融惠民工程和我国支付体系现代化发展的成果。
  &助农取款业务的推广既拓宽了特约商户的增收途径,又提升了银行卡普及率,促进银行卡在农牧区的推广运用。下一步,人行拉萨中心支行将根据人总行的安排部署及西藏辖区实际情况,进一步推动全区助农取款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积极履行社会职责,建立健全惠农支农网络金融系统,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郭振海说。(记者 田丽)
共2页: 上一页1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项目排行榜西藏金融部门健全惠农支农网络 | 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当前位置:&&
西藏金融部门健全惠农支农网络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 & 发表时间:
“现在我们取现金、转账太方便了,再也不用跑那么远的山路去乡里面领政府发的补助了!”山南地区措美县的卓玛拿着新办的惠农卡告诉记者:“没有惠农卡时,我来回需要走4个小时的山路到乡政府领取国家给我们的惠农补贴资金。”说着,卓玛便拿着银行卡和身份证,带领记者来到村里的小超市,通过刷卡、登记、摁手印三个简单的交易流程,不到两分钟就从该超市内的助农取款服务点取出了1000元现金。卓玛如此方便快捷地取出现金,得益于我区金融部门不断完善的惠农支农网络建设。农牧区支付环境不断改善近年来,为进一步改善农牧区支付服务环境,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为农牧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于2011年起,根据西藏农牧区实际,积极组织协调各金融机构,多次带队赴农牧区开展调研、召开助农取款金融联席会议、制定西藏辖区开展银行卡助农取款工作方案,通过多种途径开展银行卡助农取款宣传活动,着力推进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的试点运行。以建立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填补金融服务空白乡镇为突破口,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通过指导辖区内农业银行西藏分行利用自身网点分布广等优势,在金融服务盲点乡镇试点布设价格相对低廉的POS机或电话支付终端来满足持卡农牧民的取款、查询、转账等基础金融服务需求。2013年又在西藏辖区全面铺开银行卡助农取款点建设,大力开展改善农牧区支付服务环境工作,逐步完善农牧区金融服务建设。金融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逐步改变了农牧区的金融支付服务环境,促进广大农牧民对现代化支付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改变了农牧民的日常支付习惯,带动以银行卡为主的非现金支付业务在西藏农牧区的快速发展。“过去出门做生意带着一捆一捆的现金,老是提心吊胆。现在只要带卡,随时都可以取钱,既方便又安全。”从事多年松茸生意的尼玛次仁深有感触地说。金融空白乡镇实现全覆盖“通过在金融服务盲点乡镇试点布设POS机或电话支付终端等手段,我区已实现金融空白乡镇全覆盖,有效改善了农牧区支付服务环境,逐步完善了农牧区金融服务建设。目前,全区682个金融空白乡镇已100%全覆盖,已覆盖1498个空白行政村,覆盖率为28%,基本消除了助农取款服务盲区,延伸了金融服务触角。”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郭振海说。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末,西藏全区开通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1212个,填补金融服务盲点乡镇258个,完成年初计划的99.61%,填补全区金融服务盲点乡镇的97.5%。截至2013年末,全区累计受理取款业务16383笔,金额1058.2万元。惠及全区农牧民群众66万余人,有效解决了因农牧区金融服务网点缺失农牧民取款难的问题,受到农牧民群众的广泛欢迎。2014年第一季度,全区682个金融空白乡镇已100%全覆盖,已覆盖1498个空白行政村,覆盖率为28%。拉萨市七县一区224个行政村已覆盖212个,覆盖率达94.6%,基本消除了助农取款服务盲区,延伸了金融服务触角。2014年第一季度全区惠农取款笔数为27047笔,同比增长了23倍;交易金额1073.13万元,同比增长了29倍;查询笔数为2798笔。助农取款点延伸银行业务“我们的取款点就在这个超市里,每天都有很多农户来取款。”错那县勒乡勒村村委会主任罗布次仁悠闲地坐在他开的“百姓之家超市”里,一边自豪地介绍他的助农取款点,一边看着他的妻子卓嘎拉姆忙着给前来取款的村民支付钱款、登记。助农取款服务点的设立和助农取款业务的推广,实现了银行基本业务的延伸,满足了持卡人取款、查询等基础金融服务需求,彻底结束了偏远地区农牧民需要驱车数十甚至数百公里到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取款的历史,既节约了时间成本,为广大农牧民群众省了不少“小钱”,同时又降低了往返银行网点的丢失、被盗窃风险隐患,让越来越多的农牧民享受到金融惠民工程和我国支付体系现代化发展的成果。“助农取款业务的推广既拓宽了特约商户的增收途径,又提升了银行卡普及率,促进银行卡在农牧区的推广运用。下一步,人行拉萨中心支行将根据人总行的安排部署及西藏辖区实际情况,进一步推动全区助农取款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积极履行社会职责,建立健全惠农支农网络金融系统,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郭振海说。(记者&田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助农取款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