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安四川新农村建设图片房屋政府部门对农民有什么政策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四川广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四川省新农村建设政策,四川新农村建设图片,四川新农村,四川新农村住宅设计图,四川大竹杨家新农村,四川新农村建设政策,四川省新农村建设,四川新农村建设,四川新农村户型图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四川广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四川广安新旧融合建设现代宜居和谐新农村_新闻中心_新浪网
四川广安新旧融合建设现代宜居和谐新农村
  中广网广安8月8日消息(记者周平 隆敏 广安台苏坤明 廖小兵 张培成 周洪波)近年来,广安市广安区将新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按照“统筹规划、改旧建新、集约节约、功能延展、群众满意”的思路,结合旧院改造扩续建设现代宜居和谐新村,取得明显成效。
  2006年以来,全区先后连片规划建设新农村重点村136个、启动村39个,其中,2010年新农村示范片50个,惠及农民30万人。政府和农户共投入资金12亿元,建成新村417个,其中,新老结合新村330个,旧院落改造新村87个,完成“五改三建”3.3万户、农房旧貌改造1.3万户,政府节约公共投入1.78亿元,农户节约新房建设资金6.4亿元,节约耕地3100余亩。
  统筹规划“一盘棋”
  通盘考虑农村院落历史现状、布局和发展需求,该区突出田园特色、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规划布局川东特色新村,力求做到“宜居宜业、生态和谐”。
  突出区域发展抓规划。将新村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有机统一,打破行政村区划,依托相对集中的老院落(自然村),科学确定新村规模,形成人口相对集中的新村社区。突出地缘特色抓规划。按照“因山就势、依山傍水、自然布局、错落有致、彰显特色”理念,深入挖掘民风民俗、文化遗韵内涵,结合视觉风貌,改造扩容,增强功能,提档升级。突出生态环境抓规划。牢树“生态环保、低碳发展、循环利用”理念,注重新村与周边环境协调相融。统筹规划建设路、水、电、通讯和排污、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沼气池建设,推广“猪-沼-果(蔬)”等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互动共建齐努力
  广安区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坚持政府主导而不替代,领办而不包办,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建设新村。
  突出群众主体,不等不靠自己建。2006年以来,全区农户新村建房投入8.15亿元。建设过程中,该区始终坚持做到“三个保障”: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将新村建设规划、项目、实施办法等通过问卷调查、上门走访等方式征求意见;保障群众决策权,集中力量专门制作了独具川东民居特色的建筑设计图集,以挂历的形式发放到群众手中,供群众选择;保障群众监督权,基础、公益项目建设由村民全程监督,实行阳光作业。
  动员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帮扶建。积极协调农业银行、信用联社等涉农金融部门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放宽信贷限制,发放小额农贷5775万元支持农户新村建设。发动社会力量捐建,先后引进23户龙头企业(业主)投入4580万元。
  加强政府主导,以奖代补统筹建。出台优惠政策,对按照规划建设的,实行以奖代补。2006年以来,区乡财政共投入2.4亿元,调动了农户新村建设积极性。
  整合联动一体化
  广安区坚持城乡建设一体、城乡服务等值,建设文明富裕新村。
  城乡建设同步。将新村建设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形成以城市、乡镇、新村社区为主的梯次发展体系。
  新建改造并举。对农村民居建筑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不大拆大建、不贪大求洋,实现建新村带动改旧院,旧院改造促进新村建设,政府统筹集约配套公共设施,同步提升新村、旧院群众生活质量。对保存基本完好、布局基本合理、体现川东民居特色的穿斗结构民房院落,实行整旧改新;对土坯房,动员群众拆迁改建,实行拆旧建新;对砖混结构房,采取风貌塑造、室内装修等方式改造。
  产业致富助推。探索新村农民长效增收机制,防止出现“空心村”。大力发展以龙安柚为主的庭院经济,建立养殖小区70个,结合新村布局建立产业基地210个。发展农产品销售经纪大户78个、规范化专合组织226个,加速产业化经营。同时,大力开发以农家乐为主的休闲游、体验游、观光游,拓宽农户增收渠道,新村农户人均增收1100余元。
  公共服务配套。2006年以来,从农发、农业、水利、交通、国土、畜牧、文体、卫生等项目整合投入资金1.5亿元,配套建设新村道路、院坝、沼气、集中供水站、超市、学校、卫生站、体育健身等公益设施,有力地推动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广安新农村建设真正让农民住上了好房子(图)_广安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 > 图片 > 内容
广安新农村建设真正让农民住上了好房子(图)
  侯晓春向学员们介绍广安新农村建设情况。杨茂&摄
  11月7日至8日,中央直属机关党校(司局级)干部进修班学员莅临广安市,在市委书记侯晓春陪同下,先后深入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华蓥市等地调研,详细了解我市农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等情况,并对我市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予以了高度评价。
  走进果山新村,精美别致的新型房屋、宽敞大气的道路设施以及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学员们深入新村中,看变化、问发展,详细了解新村的建设和未来的发展规划等情况。他们赞叹,广安充分地把新农村聚居点和新村现代社区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高标准规划、高水平设计,让整个新农村形成了多功能、高品位的新型农村社区,真正让农民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侯晓春介绍说,去年以来,我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城乡建设要“望得到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加快农业农村改革,始终突出农民幸福美丽新村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使新农村产业发展与新村建设相融合,科学规划,加快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努力让新农村成为新社区、新景点,满足广大农民住上好房、过上好日子的美好心愿,形成了广大群众全面奔小康的良好发展格局。同时,我市着力加快传统建材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由传统的“盖房”向现代化的“造房”转变,扎实推进新型住宅产业发展,努力让农村群众早日住上冬暖夏凉、安全、美丽、放心的住宅。
  看新村、访农户,学员们对我广安农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广安农业农村发展着眼长远、思路清晰,发展规划非常具有现代理念,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当下正在快速推进的新型房屋建设,不仅让群众住上了更加安全、舒适、美丽的好房子,更形成了独特的新农村聚居点,使村民就地城镇化,成为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亮点。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和坚强领导之下,广安新型房屋建设与旅游新村发展相结合的新农村建设,一定会带动更多农村群众实现挣上大票子、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幸福安康生活目标。(张飞)
编辑:唐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新农村建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