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区农村五保户如何办理

中共清远市清新区委办公室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清远市清新区2015年“正风”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清新纪检监察网
您的位置::
&&&&&&字体:【
中共清远市清新区委办公室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清远市清新区2015年“正风”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发布者:周祖民
建议使用分辨率 微软IE6以上浏览器
中共清新区纪委 清新区监察局版权所有
清远市信息化装备办公室技术支持 粤ICP备号
举报电话:市公安局网监科(3463440)电子邮箱: 或
技术支持:清远市志远软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电话
本站自来访问人数位开发式扶贫
辖区扶贫信息网链接
相关链接:
国务院扶贫办
广东省扶贫办
广东省政府网
清远市政府网
佛山市政府网
重庆武隆扶贫网
梅州市扶贫网
东莞市扶贫网
中国扶贫信息网
当前位置:--
清远中洲村:“在农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发布: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
 从贫困村到幸福村系列报道之二
今天是国际消除贫困日,我们继续推出&从贫困村到幸福村&系列报道第二篇,与你一起走进清远市清新县龙颈镇中洲村,倾听村民的声音,感受贫困村的嬗变。
&&&&90岁的陈运棋拿出一张竹椅,静静地坐在家门口,看着村口进进出出的车辆,他感慨地说,他们这一辈老人很少到村外面去看看,&外面不知道如何,但我们村却变化很大。&
&&&&陈运棋是中洲村的五保户之一,在穷山村折腾了一辈子的他没想到,年老时不仅能够获得低保补助,在&幸福安居&工程政策的帮助下,他还盖起了一栋二层楼新房。
&&&&中洲村位于龙颈镇西北部,距离镇政府23公里,距离县城40多公里,是一个边缘贫困山区。3年来,对口帮扶的省国资委累计投入资金约1200万元,使该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超过20万元,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超过7500元,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危房改造全部完成。
&&&&如今,在享受基础设施服务时,村民明显感觉日子过得更有滋味了。当然,他们也还有更高的期盼,比如孩子的教育问题。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汤凯锋
&&&&南方农村报记者&刘龙飞&清远报道
&&&&破解&六难&修复村庄基本功
&&&&从&办公难&、&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住房难&和&卫生难&着手,破解村民所着急的&六难&,让村民感受到最直接的幸福
&&&&从清远市区出发,经过40多公里路程,记者终于来到中洲村。该村有16个自然村小组共2823人,水田面积仅948.3亩,人均耕地面积0.33亩。全村67户贫困户中,只有30户是有劳动能力。
&&&&由于地处偏僻,村集体经济薄弱,在村民的口碑里,扶贫&双到&以前,中洲村村委会除了给村民开一些证明文件外,很多公共服务职能都逐渐衰弱,甚至缺失。
&&&&50多岁的村民陈生对此深有感触。&有本事的人都往外跑,村里道路、垃圾等基本都很少人搭理。&陈生举例说,村民以前靠挑水,一直盼望着能喝上自来水,&每年我们都提这个事情,最终都没有什么结果。&
&&&&&村集体都穷得叮当响,怎么还有钱去搞基础设施建设?&中洲村支书范太阳感慨地说,扶贫&双到&以前,村委会的大楼破旧不堪,&雨天还要在漏雨中开会啊!&
&&&&在中洲村,每到夏收秋种的时候,不少村干部都会因为协调灌溉纠纷而头疼。据统计,每年因灌溉问题引发矛盾和纠纷达50多起。&没办法,水就那么点,水渠年久失修,大家都不够用,无论怎么协调都不好做。&
&&&&村民范老伯激动地说,对村庄发展失去信心,使一些贫困户慢慢堕落,一些贫困户甚至靠赌博过日子,&如以前风靡的六合彩,还有打麻将等。&结果陷入了&越赌越穷,越穷越赌&的恶性循环。
&&&&3年前,对口扶贫的省国资委经过调研发现,中洲村脱贫形势不容乐观:&集体经济靠政策、村民收入靠打工、基础设施靠老本!&
&&&&省国资委的驻村工作组负责人王青枝向记者透露,为了恢复村民的信心,省国资委从&办公难&、&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住房难&和&卫生难&着手,破解村民所着急的&六难&,修复基础设施建设,让村民感受到最直接的幸福。
&&&&&我们村不仅有水泥路了,还有路灯,文化广场,篮球场&&&10月10日下午,范太阳带着记者,一一给记者介绍村里的变迁。当走到一处垃圾池边时,他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垃圾已经告别&靠风吹&、&靠水冲&的历史,随着村集体收入慢慢上来,村委会的基本服务功能逐步得到修复。
&&&&&每年春节前,村委会都会开会,自然村村长过年都有利是发了,虽然不多。&说道此处,随行的村干部不禁露出笑容。
&&&&利益共享机制做大扶贫产业
&&&&在扶贫&双到&工作中,村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应该是利益共同体,采取利益共享机制,调动村委会和村民的积极性
&&&&2010年前,中洲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200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在30000元以下,其中,村民年人均收入在2500元以下有72户198人。
&&&&&以前我们村里真的是一穷二白。&10月10日,当了近十年村干部的赖亚芬告诉记者,村里地处偏远,虽有比较丰富的资源,但却一直难以利用,村两委班子绞尽脑汁,但村里各项事业发展缓慢。
&&&&&村里基本没有经济产业。&赖亚芬说,很多村民失去了发展信心,选择了外出打工,甚至有些村民赚钱后,宁愿到外村买地建房,也不愿意再回到村里。
&&&&贫穷一度让中洲村&两委&焦虑不已。几年来,尽管村干部为村里发展东奔西走,但却收效甚微,每次听着村民的埋怨,村干部也感觉抬不起头。
&&&&直到2010年,省国资委成为对口帮扶单位,中洲村悄然发生改变。
&&&&中洲村范屋村民小组长范建国说,村小组集体收入几乎为零。2010年底,省国资委投资近30万元,范屋村提供土地,建起&中洲村养猪基地&。养猪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可存栏量800头,年纯收入定在10万元左右。
&&&&范建国说,猪场由他和一位村委委员管理,并聘请了两位本村贫困村民打理,除去成本,一年下来,村委会和村小组都能有几万元的集体收入,彻底结束了村集体收入为零的历史。
&&&&更让中洲村村民感到骄傲的是,村里的养鸡场和金银花基地。
&&&&&养殖业见效快,种植业收益期长,我们采取种养结合,短期和长期脱贫相结合的方式,稳定地帮助村民脱贫。&王青枝说。
&&&&10月10日,记者来到村小学校舍看到,这个闲置多年的校舍被改造成&中洲村集体养鸡场&,操场上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鸡苗。
&&&&据介绍,省国资委在扶贫工作中,给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年每人免费提供100只鸡苗,派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指导,还集中组织办技术培训班。&第一年,每只鸡提供10元饲料,第二年减半,第三年由贫困户解决饲料。&
&&&&&通过养鸡,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村集体收入每年也达几万元。&赖亚芬说,全村每年养鸡达2.5万只,除去每只鸡给村委会3&5元左右,其余利润归贫困户所有,&村民的和村委会的利益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大家都想把鸡养好。&
&&&&&感觉这样做会公平点,减少很多矛盾。&王青枝说,在扶贫&双到&工作中,村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应该是利益共同体,因此,采取利益共享机制,能够调动村委会和村民的积极性,做大做强脱贫产业。
&&&&中洲村的金银花基地也采取了利益共享的模式。目前,该村建起300亩的金银花基地,并通过股份制的形式推进,省国资委提供启动资金60万元为贫困户入股,村委会和村民则以土地入股,贫困户、村委会、村民按照4∶3∶3的比例分红。此外,省国资委还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村民在种植金银花10亩以上的,每亩给予500元奖励。
&&&&&我们考虑到贫困户没钱也缺乏土地,因此由我们提供启动资金入股,以后几十年都有分红。&王青枝说,不过,要形成产业规模,必须集约土地种植,因此,允许部分有地的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参与项目建设,&既减少了征用土地的成本,避免了租用土地的潜在纠纷,也使全体村民享受到帮扶成效。&
&&&&&金银花今年开打了,按照正常情况,每亩产值在6000元&9000元之间,到时一年的产值将近20万元&&&谈及村里未来的发展趋势,村支书范太阳充满信心。
&&&&据统计,3年来,中洲村产业脱贫效果明显。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从不到1500元,到3000多元,再到7000多元,而今年则预计达到9000元。中洲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也突破20万元。
&&&&&腰包鼓了,腰杆直了&
&&&&记者在中洲村村口的杨梅垦看到,70多栋房子焕然一新。村民现在很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希望村里出大学生
&&&&&每个月低保有378元,加上新农村养老保险60元,每个月能领到400多元&&&陈运棋没有想到,作为村里的五保户,他不仅实现老有所养,而且还盖起新房。
&&&&&终于成&家&了!&他的弟弟陈生感叹地说,以前家里很贫困,那时还是生产队的时候,父母又病了,哥哥一人扛起家里的重任。
&&&&10月10日,记者在中洲村村口的杨梅垦看到,陈运棋的新房是两层楼,经过他弟弟的打理,房子正在装修。一眼望去,旁边一排房子依偎在青山下,70多栋房子焕然一新。
据了解,在推进&幸福安居&工程的同时,中洲村将贫困户危房改造与该工程联系在一起。全村20户贫困户,除了8户是原地拆建外,剩下12户与其他67户非贫困户一起,统一搬到新村。&贫困户只需要出2万元,剩下的全部由省国资委补贴。&据悉,2011年,省国资委共投入160万元用于该村贫困户危房改造。
走访期间,村民除了讲述住、行的变化,还提到孩子的变化。&以前穷,觉得孩子不管读书好坏,毕业了就出去打工,帮家里减轻负担,但现在不一样了!&范太阳说,村民现在很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希望村里出大学生。
&&&&&今年我们每位读书的小孩子都可以获得100元的资助。&范太阳告诉记者,扶贫单位投入约10万元,为村小学建立图书馆、篮球场和羽毛球场,学校的教学设备获得更新,包括电脑等。&学校还建立了奖励机制,成绩优秀的学生和教学优秀的老师都有奖励。&
&&&&&扶贫先扶志!&王青枝说,精神贫乏比什么都可怕,很多贫困户之所以贫困,不是因为他们不能致富,而是缺乏勤劳实干的精神,&等靠要&的懒惰思想作怪。因此,他们在扶贫工作中,通过初步尝到均等服务的甜头,让村民感受到尊重,调动村民的积极性。
&&&&&在农村也可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了。&一位村民在聊天中调侃说,&村民的腰包鼓了,腰杆也直了。&现在农村也很现实,老百姓除了吃好住好,还希望医疗、教育等也跟得上,不要落在城里人的后面。
&&&&■专家观点&
&&&&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徐祥临教授:
&&&&要富腰包也要富脑袋
&&&&对一些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来说,农民最关注的还是增收致富问题,因此,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民生活质量更有保障,我认为这是让他们生活得更幸福的基础。
&&&&当然,这并不是说收入增加了农民就一定会幸福,由于国家对农村投入长期偏低,当前有很多农村仍面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医疗、教育服务落后等问题,这在相当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发展。
&&&&因此,要改变现阶段一些农村贫困落后的局面,关键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力量,为农村发展创造条件,其实现在很多农村都拥有充足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制约他们发展的,恰恰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和对发展方向的迷茫。
&&&&事实上,我们开展的定点扶贫工作,也就是为了打通这个环节的问题。扶贫单位更多时候应该扮演为村庄发展指路的角色,当然,在这个指路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的创新,促进长效机制的建立。
&&&&要让农民生活得更幸福,生活更有尊严,除了外界力量的帮扶之外,还要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主动性,帮助他们实现自立,不仅要让他们腰包富起来,更要让他们脑袋富起来。
&&&&其实很多地方的农村,农民之所以贫穷,归根结底还是思想上的贫穷,&等靠要&的思想、不思进取的思想,都制约了农村的脱贫致富,也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扶贫,也应该是一个思想扶贫的过程,在推进公共基础设施过程中,在发展产业过程中,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必须跟上,不然一条路修好了,村民不去爱护,没两年就坏了,一个产业搞起来了,村民不去经营,两年就搞不下去了,这样也会对整个扶贫效果产生影响。
&&&&我认为,扶贫并不意味着只是加大资金、技术上的投入,更重要的,还要为农村建立一套良性发展的机制,能够保障农村的持续发展,这需要我们作出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乡村手记
&&&&修复基层职能助推村庄发展
&&&&长期以来,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加速,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发展相对滞后,一些农民的物质不仅无法保障,而且还无法享受到城市化后的公共服务,因此,不少农民感叹&在农村,没前途,没意思&,话里话外,都透露出农民对生活尊严的感伤。
&&&&城乡差距大,如何才能让农民生活得有幸福感?中洲村的探索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省国资委在中洲村开展扶贫&双到&工作,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抓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抓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幸福指数&、&抓智力扶贫,着眼于长远发展&,分别从基础设施建设、村领导班子建设、产业等方面入手,解决生活、发展难题。
&&&&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庄发展是一项基本要求。而中洲村的变迁表明,修复曾经近乎瘫痪的村级经济,帮助村委恢复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责任,让农民也享受到公共服务,能够推动村庄又快又好地发展。
&&&&在国际消除贫困日,当我们再次关注广东贫困村时,我们欣喜地看到,3年来,贫困村的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然而,我们也意识到,这些变化离真正消除贫困还有一段距离。
&&&&&其实农村也不会没有意思,在农村,只要有土地,有头脑,勤劳一点,也还是有发展的。&当村民谈及留在农村还是城市时,许多人对农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正是中洲村越来越有活力的重要因素。(来源:南方日报) &县(市)区频道:&&&&&&&&&
滚动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每日新闻头条
24小时新闻排行
清远志愿者自发为五保户抢收稻谷
日 11:51:42 来源: 清远新闻网 &&作者:
& & 自备干粮&&自带工具
& & & & & & &
& &&南方日报讯(记者/魏金锋&通讯员/黄阳凤)&太感谢你们了,要是我自己(收割)得三四天。&桂湖村村民邱伯一边将收割好的稻谷用麻包装好,一边兴奋地跟旁边的志愿者聊天。
&&&&16日,清远红旗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前往清远市清新区沙河镇桂湖村开展了&创文&创卫&下乡&传递文明暨为老人送温暖活动&。活动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通过走村入户,将清远创文创卫理念传播至农村家庭;二是关爱五保户老人,为他们送上棉被、粮油等物品;三是为缺少劳动力的五保户人家抢收稻谷。
& &&由于近日下雨的缘故,邱伯家的半亩稻谷已经成熟,但大部分禾苗都被风刮倒在田地里,如果再不收割,恐怕稻谷就会发芽。邱伯今年已经78岁了,尽管只有半亩稻田,但年迈的邱伯得花三四天的时间才能完成。
& &&得知此情况后,趁着天气晴朗,清远红旗志愿者协会会长李士兴,副会长张大棚、周伟来等组织了近20名志愿者为邱伯家抢收稻谷。人多力量大,短短的一个下午,邱伯家的稻谷全部被收割完,这让邱伯喜上眉梢。
&&&&李士兴表示,现在正是秋收季节,五保户家里缺少劳动力加上大部分年纪偏大,为了帮他们完成秋收,他们就自发组织地实施帮割活动。&我们还在村委会举行创文创卫座谈会,希望将创文创卫理念传达到千家万户。其实创文创卫不仅在城市开展,更要走进乡村,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记者注意到,为避免麻烦村民,志愿者们还自带镰刀等收割工具,并自己买菜做饭吃。
&&&&据桂湖村村支书陈益球介绍,该村是革命老区,村里有五保户人家三四十户,这次志愿者组织来村里举行关爱帮扶活动,让他们感到很温暖。
&&&&尽管不少志愿者是第一次参与收割稻谷,全身泥土,但他们表示今后会将这种志愿服务坚持下去。&我自己也是农村出来的,能帮需要帮助的人做些事,很开心,也很满足。&志愿者张大棚如是说。
图为志愿者们为五保户赠送物品
图为志愿者在为村民抢收稻谷
图为志愿者在为村民抢收稻谷
欢迎关注“清远新闻网官方微博”
欢迎关注“清远新闻网”公众号
(微信上长按二维码识别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
&&&&图文推荐
清远新闻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联系电话:
②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清远新闻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清远新闻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本网站由清远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广告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五保户什么时候可以申请,一年可以申请几次呢,求大神帮忙_百度知道数据  关键词:组织建设  目前,清新全区已建立村民小组党支部1569个、党支部成员4836名;组建村民理事会3159个,理事会成员11804人;已成立农村经济联合社179个、农村经济合作社3464个;村务监督委员会179个;建立区、镇、村三级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198个,其中行政村党政公共服务站172个。  关键词:土地流转  据统计目前清新区共有耕地292722亩,鱼塘55029亩,林地2371575亩。全区已整合流转土地面积共为183203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为45496亩,占比为15.5%;鱼塘流转面积为21756亩,占比为39.5%;林地流转面积为115951亩,占比为5.7%。2014年全区整合流转面积为21553亩。  关键词:财政投入  2014年,清新区财政新增加投入500万元,将“政银保”担保基金从原来的500万元上升到1000万元,贷款额度达到近3亿元,农民的受惠面更大。据统计,“政银保”贷款自2010年8月开展以来,累计发放了561笔共22715万元,解决了农户燃眉之急。“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覆盖了区内100多个自然村,惠及400多户农户和10多家农业企业,增加就业岗位约1100个,增加农业产值约2亿元,增加农户和农业企业净收入约5000万元。    关键词:农村淘宝  从日起清新农村淘宝项目正式运营,现建区级服务中心1个和村级服务站35个。截止到今年1月底,在短短55天时间内已成交业务13000多单,成交金额逾130万元。其中太和五星村级服务站在“双12”当日成交382单,成为全国农村淘宝村级综合服务站当日成交量冠军。  从2012年11月,清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大幕开启,清新区作为清远市推进农综改的前沿阵地,敢于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为全面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奠定了基础。  清新的农综改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围绕提高农村组织化水平这一核心,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村民自治、农村公共服务“三个重心下移”;大胆探索农村土地资源、财政涉农资金、涉农服务平台“三个整合”,重组了农村的生产要素,探索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有效实现形式,不断推动全区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组织化水平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从而提高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郑小燕表示,希望通过三个下移,三个整合,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能力,发挥党支部、村民理事会的作用,把清新的乡村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裕。  迄今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农村综合改革涌现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改革样本和经验,为此,本报以点带面记录、报道清新农综改的过程,呈现阶段性的探索成果,以此打开局面,全面加快清新农综改整体迈进的步伐。石潭镇大洛狮子围村: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美丽乡村  石潭镇大洛狮子围村民小组位于石潭镇南部,全村有农户35户210人,其中外出70人,党员3人。耕地面积100亩。2013年,在党总支部的指导下,狮子围村成立了党支部和村民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热心于村中事务,调解村民矛盾,调动全村民众同心合力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解决家庭承包经营土地零星分散、效益不高、市场信息不灵等问题,在原生产经营的基础上,理事会通过协调商议,由农户采取入股和流转方式,对大岗19亩闲置耕地进行集中统一发包给砖厂,签订了合同10年,使村集体收入增加到每年2万元。  为了给村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理事会带头人陈运生通过调查研究,共组织召开20多次家长会,商讨村中公益事业建设,最终确定从村里清洁卫生入手,开展新农村建设工程,改善村容村貌。  “在将水塘改造为游泳池的方案、文化室和生活配套用房的选址上,就已开不下10次会议。”理事会会长陈运生说,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最突出的是资金问题,理事会充分发挥整合协调优势,先后整合资金共约60万元,其中包括了村民和社会各界人士捐款、村种粮直补资金和生态公益林补偿。目前,狮子围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已具雏形,并申请到清远市“美丽乡村”以奖代补项目,市财政划拨27万元到该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同时通过发动村民筹资捐款,全村总共投入20多万元,于2014年12月全面完成观赏池、文化室建设,灯光篮球场和休闲小公园于2014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为村民学知识、长文化提供了良好条件。浸潭镇六甲洞虎尾村:村民自治建新村  虎尾村原来有70多户人,由于旧村的环境建设以及生活的配套过于落后,跟不上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所以在2000年,整村搬迁到了距离原村不远的山坡地上。在2013年4月,虎尾村成立村民理事会,选出5名长期在村劳作、充满活力的村民担任理事会成员。理事长成焯明坦言,“成立理事会后,我们全体理事会成员向村民承诺:村民理事会将积极服务本村发展,不拿村集体一分补贴。带领全体村民群策群力、共建幸福美丽新农村。”  为了更好整合土地资源,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村民理事会决定把村中部分旱地和林地统一收归集体。以土地集体流转的形式,由集体通过公开投标招租的形式,将旱地、山林实行统一发包,土地流转过程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照顾本村的种植大户。目前,全村集体共发包山地、林地1700多亩,村集体年收入达到10万元。  成焯明带领理事会成员以及全体村民,通过集资,在山脚前统一平整了一大片土地,并以“一户一宅”的原则,整齐规划了136块72平方米的宅基地。每块宅基地以抽签的形式进行分配,并规定了“两层半”的建筑模式。同时,将旧村房屋的土地收归集体统筹规划。  目前,山脚下的新村已建成80多座整齐划一的新楼房,完成了巷道平整、排污暗渠、农网改造等工程……同时,制订了村规民约,倡导本村“尊老爱幼、学会做人”的人文关怀文化。通过理事会和村民的共同努力,原来的“贫困村”已变成今天集体收入每年达10万元的美丽乡村,2014年该村还被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等奖。在村党支部的提议下,村民理事会还制定了一个三年建设规划,打算修复文化古迹发展旅游业。“村民都是这样想的,搞旅游区才会是长远的发展,现在前面已经盖了一间庙了,村后还有一座炮楼,都是(申报了的)名胜古迹,如果能搞好的话,真是种棵菜都是值钱的。”村民成伯感慨。禾云镇西社村委会毛仕居村:就近建工厂,解决空巢留守等农村问题  西社村委会毛仕居村民小组共有人口50户约250人,其中有党员4名,有耕地约200亩。去年5月,通过选举,毛仕居产生了5名理事会成员的村民理事会。去年,理事会成员黄天强在一次偶然机会,获悉豪特电器(东莞)有限公司开设分厂的消息。“当地有比较稳定和充裕的劳动力,当地政府和村委会也大力支持,也有建设厂房的土地,所以我就积极推荐他们过来,看看有没有发展机会。”黄天强说道。  考虑到该村完善了村建,有稳定的劳动力以及一些整合过的土地,工厂的老板终于答应在这里设厂。去年,工厂成功投产,在本地招录工人200多人,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解决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空心村”遗留的众多问题。村民杨珊说,“这里的工资跟在外面打工差不多,但是工厂离家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少了在异乡的奔波寂寞,多了与家人天天在一起的欢乐。”  为了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经村民理事会提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在2013年以每亩每年600元的价格,把集体150多亩耕地发包给清远穗源农业有限公司种植有机水稻,同时,村民受雇公司务工耕作,增加收入,村民务工月收入人均2000多元。  村中已经不用耕自家田的党员温信国以此为契机,借助西社村推进农村党员(农户)信用体系建设,依据较高的信用评价结果,顺利申请到农村信用贷款20万元,用来购置了2台中型拖拉机、4台手扶拖拉机,为穗源公司耕作在西社村承包的所有田地,实现双收。  温信国算了一笔账,“我们现在帮穗源公司管理田地,收入可以达到80-90元每亩,收割有70-80元每亩。除了负责西社村委会近800亩田之外,有时还会到附近的村帮忙。预计合作社成立第一年的收入有十多万元。”最终,村民理事会经过协商,决定,每年以分红的形式分配给所有村民,让村民们享受到土地流转带来的甜头。龙颈镇军营村委会大坳村:整合涉农资金,办好公益事业  龙颈镇军营村委会大坳村是2014年的美丽乡村之一,在建设初期,村民理事会积极开展群众思想工作,将群众意识从“要我建”转变为“我要建”。  据村长廖水旺讲述,有个别不理解美丽乡村建设的村民,特别是在拆除危旧泥砖房时,有村民认为在农村生活需要这些旧房屋来堆放柴火、放置农具,也有村民认为旧房屋宅基地是自己私人所有要有偿使用。  经过村民理事会多方不懈努力,统一了思想认识,村民同意拆除了14间危旧泥砖房,并筹集近50多万元的建设资金。为进一步办好村里公益事业,经户代表会议一致同意后,村民理事会整合涉农资金,将种粮直补款、生态公益林补偿款等涉农资金集中起来,整合运作资金1.1万元。廖水旺说,如今在村前村后各建一个休闲公园,重新装修了文化室,在重要路段加装路灯。接下来,还将在村里改造排污水渠,拆除危旧泥砖房,加强村庄周边绿化等。  为带领村民发展致富,村民理事会整合土地资源,把50亩旱地入股美实集团,分红10万元。成立清新区龙兴柿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种植最新一代矮化高糖柿子树,发动村民,初步达成协议,预计清理出连片山地100多亩,以土地入股形式与合作社合作尽快启动该项目,实现村民和村集体双增收。廖水旺坦言,现在村民们心里都向着同一个目标:建设美丽乡村,实现村旧貌换新颜。太和镇五星村委会四村:外出乡贤齐出力,建设美丽新乡村  “以前,想也想不到,(现在的生活)像城市一样,又方便又卫生。全靠赖焯佳建了这么漂亮的房子给我们住。”在太和镇五星村,也建起了美丽的新农村,村民杨水珍说,以前,她住的房子一碰到刮风下雨的天气就会漏水,现在住上了这么漂亮、舒服的房子,全靠该村的热心人士赖焯佳。  杨水珍所讲的赖焯佳是五星村的村民,大家都称呼他为佳哥。十几年前,他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在建筑行业开创出自己一片天地。2011年,他投资过千万,计划把五星村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村36户村民每户可以分到一套别墅。这些小洋房,每一间都是250平米,设计有两厅六房四卫一厨,其中在一楼还专门设有老人专用房。在佳哥看来,建设美丽家园,山美水美顾然重要,但是行为美心灵美道德美更为重要。“孝于父母,和于兄弟,低邻里族长,乐于善事,是我做人的宗旨,”赖焯佳说道。  “这里有条仿古街大约有180米左右,每间铺都出租给每一户人,还有两百亩的农田是按每户多少来承包,用来种田,种到的蔬菜或者是养到的牲口,就以游客买景区门票送礼物的方式送出去,来赚钱。如果能够达到这个效果,(村民)普遍都有几万元一个月的。”赖焯佳心中有个蓝图就是资源集中,股份分成。将村民的土地资源集中起来打造一个以“文游农”为主题的美丽乡村,让村民享受股份制分成。  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生活,拉近农村与城市的生活水平,五星村里还建起了农村淘宝服务站,并聘请代购员帮不懂电脑的村民代购,商品直接送到村子里。今年78岁而且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的陈伯,来到农村淘宝服务站,想在网上买一双鞋子。“整个过程很方便,经常来这里,什么时候鞋子到都知道,不用出去买了。”不到2分钟,老人在电视屏幕上选择自己喜欢的鞋子,一双34元的棉鞋,代购员告诉他,过几天货到店里就通知他直接过来取。山塘镇马安村委会沙塘村:整合置换土地,壮大集体经济  山塘镇的沙塘村,该村位于马安村委会西南面,由沙一、沙二、沙三3个村民小组组成,共有村民约400人。2013年3月,沙塘村成立了沙一、沙二、沙三联合党支部,同时通过户代表投票形式,选出了含括各村村长和村中能人等7人组成的村民理事会。最初,支部和村民理事会提出了建设方案,对篮球场、文化室作出了初步规划,但要村民主动让出建设用地,却是件极不容易的事。“你建你的篮球场,你搞你的文化室,但别碰我的竹子,别想动我那块地!”有村民提出不同的意见。  面对个别村民的反对,村民理事会会长薛剑辉首先做通家人的思想,与另一位村民理事会成员薛桂贤一起,把两家祖屋共600平方米的宅基地让出来,占了规划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同时,村民理事会中的各村村长找亲属谈、拉后辈讲,并通过适当补偿、转换旱地等方式,一户户做通“钉子户”的思想工作,终于使村前文化室和篮球场1800平方米的建设用地腾了出来,文化室和篮球场的建设工作得以启动。  为了提高沙塘村的村集体收入,村民理事会通过集体统一发包招租的形式进行整合流转。2013年沙塘村集体实现了总收入17.6万元,其中村集体60%的收入以分红的方式年底分发给村民,剩下的40%主要作为水利工程修建、购买农村合作医疗、村民大病救助等公益事业资金。  村民理事会成员认为,靠集资搞公益不是长远之计,开展专业化合作经营,才是村民致富、集体发展的必经之路。薛剑辉表示,准备向村民介绍土地入股和外来资金入股的合作方式,实行“统一种子、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五个统一模式,开展大棚生态耕作或园木种植。计划利用3年时间,将土地价值从现时的1000元每亩,提升到3000元每亩,让村民真正踏上致富之路。太平高坟岭村:支部引领强核心,村民自治美家园  太平镇天良村委会高坟岭村共有农户42户198人,其中党员8名,耕地280亩、鱼塘20亩,集体年收入约5万元。2013年初,该村成立党支部,推选德高望重的退休乡村医生李德桂任支部书记。由党支部提议的5名年轻村民被选入村民理事会。李德桂带领村民理事会成员积极开展村民自治,通过摸索,制订了村规民约,并提供自家场地作村党支部和村民理事会的临时活动场所。  2013年,在党支部的指导下,村民理事会理事长叶兴旺再次召集村民理事会成员开会,打算利用村前的小山岗建设村民运动广场和文化室。  “去年我和村中青年坐在一起开会,大家一致认为这个建设好,所以大家很积极很配合。今年春节时大家一起集资赞助。”高坟岭村民理事会理事叶海流说,在党支部和村民理事会的带动下,这个只有198名村民的小村庄,一下筹得8万元善款。但要建设运动广场就必须要平整村前的旧泥屋和竹林,而有部分村民却不同意。“有的村民认为补偿低,有的不愿意拆。”高坟岭村民理事会理事长叶兴旺说道。  为此,支部书记李德桂带领党员首先拆除了自家的旧泥屋,还说服了个别不理解的群众拆旧屋、砍竹林,全力配合村民理事会的乡村规划建设工作。高坟岭村党支部书记李德桂讲述,“为了做通群众工作,我们先拆我们的,我同意我先拆。有些不愿意拆的,但我们通过亲戚关系、朋友关系、兄弟关系、邻舍关系,我们想尽千方百计,就用哪些方法说服。”  就这样,村党支部和村民理事会商议后,提出了村里未来两年发展规划,在户代表会议上全票通过。在发展集体经济方面,在原有村集体所属80亩地和20亩鱼塘打包出租,将闲置的土地和荒地约40多亩,由村集体统一收回、统一发包。将全村80多亩的公益生态林补偿金统一整合收回集体所有,全体村民一致同意,计划将全村28万元的种粮直补资金整合,还制定了理事会章程、财务管理制度、卫生保洁制度,成立了村务理财监督委员会,大家都对村里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三坑镇崩坑村委会红五村:有了带头人,村里事务有人管  说起昔日的三坑镇崩坑村委会红五村,那里村民都是一脸的无奈,村容村貌差不说,村民间的矛盾还特别的多。有村民透露个中缘由:“二十多年无村长,村中发包土地也无法收取租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  该村为了扭转这个被动局面,在镇村干部和村中乡贤的组织发动下,村民选出了潘志军等7个在村中有威望的人士组建成村民理事会,一改该村二十多年无村长的局面。自成立村民理事会以来,村民理事会成员们就召集村民召开村集体大会,动员村民齐心建设自己的家园。在理事会成员的劝说下,村民们都赞成把乡村建设好。虽然村中乡贤自发筹集了一些资金来建设村子的基础设施,但是村集体没有经济来源,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村子呢?村民理事会成员们想到了村子的闲置土地。一开始有些村民还是不愿意,但是村民理事会成员一直跟他们说道理。“将土地整合,种农作物,返聘当地人。”村民理事会成员潘月明说,把土地收回村集体所有,统一发包出租,还能增加村民的收入。村民们也就慢慢同意了。  “把以前分的田收回来,重新安排。不收回来丢荒,没有耕。”村民潘叔说,土地统一发包出租后,村集体年收入就达到了9.3万元。  村民理事会还依托强力凉茶厂的专业合作社引进以种植、深加工霸王花、菊花为主的两个项目辐射带动周边村小组连片打造中草药材深加工基地,此外,村民理事会还与村民协商,最大限度整合涉农资金,将整合种粮直补资金集中到村集体,用作发展村中建设及发展公益事业。目前,村民理事会共筹集资金约44万元铺设村前道路、巷道硬底化,建立了文化室,灯光篮球场等。红五村这条问题村经过村民理事会的改造后,由后进村摇身变成榜样村。举措坚定推进农综改,全面推动农业增效、农民福址增加、农村和谐稳定  “目前,部分‘被成立’的村级基层组织在工作中找不到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清楚该干什么、怎么干,作用发挥不理想。”郑小燕指出,要抓好学习培训和会议的传达贯彻,让各级干部深入掌握“三个重心下移”和“三个整合”的精神实质和具体要求,“明白干什么,如何干,从而更好地指导村级组织开展工作”;指导各镇从返乡创业人员、农村种养大户、退休老党员等群体中,找到有能力、有意愿为村民服务的人员,把这些人动员起来,充实到村的基层组织上来,年内要力争70%以上的村民理事会能发挥应有作用;引导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围绕“改善村容村貌—化解矛盾纠纷—发展农村经济”三个重点发挥作用。  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在农村土地资源整合方面,清新要求各镇根据制定的工作指引,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引导村组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内部进行土地互换并地、解决细碎化问题后,再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保在今年3月底前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新的突破,不能再停留在前期的准备和筹备工作阶段。同时,认真总结推广三坑、山塘、太平等镇土地整合经验,再培育一批土地整合示范村,辐射带动广大农村自发参与土地资源整合工作。  集中统筹种粮直补、生态公益林补偿等资金  在涉农资金整合方面,清新区已制订《清远市清新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试行)》,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的流程,将种粮直补、生态公益林补偿等资金集中由村集体统筹,把小钱汇集成大钱,办好村中的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三资”平台和产权交易平台建设  在涉农服务平台整合方面,清新将加快筹建区综合政务服务中心,整合资源建设镇、村综合服务中心(站),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和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年内要建成区、镇、村三级综合性服务平台。以新组建的区级综合政府服务中心为主体,以镇级社会综合服务中心、村级社会综合服务站为基础,着力打造三级综合服务体系。以网上办事大厅为龙头,构建集行政服务、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农村综合产权交易、12345政府服务热线和行政电子监察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充分发挥12345政府综合服务热线功能,整合现有政府职能部门非紧急服务热线,形成一号牵头、多线联动、一站式公共热线服务体系。  清新区将通过构建全区社会综合服务平台体系,综合打造“24小时不下班的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公共决策网上互动、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社会事务网上办理、农村集体资源网上交易、信用信息网上查询、政府效能网上监察。此外继续抓好农村淘宝项目发展,年内完成100个村级服务站点建设,实现全区各镇全覆盖,同时要开展农产品代销业务,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清新农综改将遵循中央精神与要求,坚定推进农村改革的信心和决心,顺应农业和农村发展新形势,全面推动农业增效、农民福址增加、农村和谐稳定。    文/图 清远日报记者 成谕福 特约记者 丰志毅 通讯员 黄继坤 于海艳 潘杰聪
 / 读者信箱 / 网上投稿 / 组织架构 /  / 清远日报社联系电话:&&&&办公室:&&&&群工部:&&&&广告部:&&&&记者部:各部门邮箱:&&&&要闻部:&&&&地方新闻部:&&&&理论专题部:&&&&副刊部:&&&&消费指南:&&&&美编:&&&&技术部及其他各部门: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证0302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