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航空事业如果要走的更远,什么样的能源可以推进?未来核聚变火箭?

第1章引子纵览当今社会,可以说能源在我们的生活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手机、汽车、轮船、飞机等这些东西都需要源源不断的能源向它们输送,目前世界上,化石能源仍居于主要地位,但是这些化石能源的储存量量也是十分有限,而且可供我们使用的时间也非常有限。据估计,它们将用不了一百年即耗尽而且不可再生!我们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仔细研究发现,电能是我们最离不开而且最有效的能源。可是我们如何去获得安全又高效的电能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索的问题。下面我将详细比对各种获得电能的方法。&&&&&&&&&&&&&&&&&&&&第2章 现状2.1 化石能源&&&&& &&&&&&&&&&&&&&&&&&&&&&&&&&&&&&2.1.1理论图1热电厂 化石能源是我们现在正在依靠的主要能源,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条件之一。化石能源的利用大体上是利用它们在燃烧的过程中瞬间所释放的热或者气体来提供我们所需要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其主要原理方程式为:并伴随有大量的能量释放。&&&这些释放出来的能量我们可以直接利用也可以将它们转换成电能而利用。如图1所示就是我们的应用之一。2.1.2现状化石能源的利用已经遍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广泛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但是这些化石燃料的储量十分有限,可供使用的时间非常有限,据估计用不了一百年将耗尽而不可再生[1]。如果没了它们且我们又找不到替代品的话很难想象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天上飞的飞机,海里游的轮船,地上飞奔的汽车,这些现代文明的美好产物将会变成摆设而毫无用处。随着我们大量的开发消耗化石能源,又带来了一个严重的负面效应,那就是温室效应问题。我们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同时,我们自身也是个受害者,我们本来可以自由享受的呼吸现在却变成了我们的一种为生存而进行的挣扎。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为了我们自己,同时也为了子孙后代永享幸福快乐,我们必须去探索、去寻找一种可以利用的洁净的高效的能源。2.2 风能2.2.1 理论风能的利用主要是指依靠地表大量的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来给我们带来能源,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太阳辐射造成地球表面冷热不均而引起大气层压力分布不均,从 图2 风力发电站而形成风,因此它也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主要是利用空气快速流动的动能来推动风车转动,转动的风车带动发电机旋转,最终给我们带来电能。如图2所示。2.2.2 现状风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而且成本也比较低,是可再生能源,而且很环保。但它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在生态问题上它有可能干扰鸟类的生存,另外它的使用还受地理位置、季节、风速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其转换率也不是太高。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就是它的利用技术还不够完善,仍需改进和完善。这样的境况决定了它也不是我们正要找的能源。现实促使我们继续地去探索。2.3 水能2.3.1理论图3 水电站我们此处所说的水能利用主要是指水力发电,是指通过运用水的势能和动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电方式。具体来说,由于地势落差,水在重力作用下形成动能,从河流或水库等高处向低处流去,利用水的压力或者快速流动的动能冲击水轮机,使之旋转,从而将水能转化为水轮机的机械能,然后再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水能就转化成了我们需要的电能。如图3所示。2.3.2现状从总体上看,水资源是相当丰富的,但存在着分布不均的问题,就拿我国来说吧,我国的水资源储备量世界第一,但开发的比例比较低。我国目前也建成了一批水力发电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要数长江三峡工程,它是跨世纪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具有防洪、发电、供水、航运以及发展旅游等的综合效益。水能具有成本低、无污染、可连续再生等优点。但受限于降水量、地理位置等因素,致使它的利用范围不是太广,利用率也不高。2.4 太阳能2.4.1理论图4 太阳能电池太阳能主要是指太阳辐射能,是由太阳内部的氢原子发生核聚变释放出来的巨大核能而产生的能。我们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储存在体内。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动植物遗体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而演变形成的。即使是风能、水能等这些能源其实也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首先来说说太阳能的热利用,太阳能的热利用就是将太阳辐射能转变为热能而加以利用。还有一种太阳能等的利用方法就是太阳能的光电转换,实现这一过程的主要器件是太阳能电池。如图4所示。另外还有一个跟我们十分密切的太阳能利用方式就是太阳能的光化学转换,即利用太阳的光化学效应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换成碳水化合物和氧气,这一过程称为光合作用。2.4.2现状太阳辐射到地球大气层的能量仅为太阳总辐射能的22亿分之一,约为1.73×1017W。这些能量的大约30%被大气层中的物质吸收,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能量仅占47%左右,为8.13×1015W,这部分能量每年就达2.56×1024J,大约是地球上储存的矿物燃料所含能量的125倍,相当于目前世界上目前能源消耗总量的2万倍以上[2]。由此可见太阳能是一种极为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但是由于太阳能转换设备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而且成本也是比较高的,致使它的使用受到限制。2.5 地热能2.5.1 理论地热能是一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天然热能。它的来源有两个。地球表层10~20m的厚度范围内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再向内的热能则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据估算,地球在厚为10km的地壳外层内的储热量约为12.6×1026J,相当于地球上煤的可采储量所含热量的7万多倍。据地热能的不同储存形式,可将地热分为热水、蒸汽、地压、干热岩和熔岩等几种类型[3]。温度较低的地热资源可以用来养鱼,或者直接用来取暖,而温度较高的地热资源则可以用来发电,这是一种环保且经济的发电手段。如图5所示即为地热能的利用示意图。2.5.2 现状图5 地热能利用从前面的介绍发现地热能是一种非常好的资源,它的利用空间相当大,而且还没有污染,这样的优点无疑会让它成为我们很好的选择。但是,事实并不容乐观。目前地热资源的利用主要是以地下热水和蒸汽为主,其它的基本上还是处于研究和探索的阶段;另外,大部分地区的地热增温率(即每深入100m时温度的增加值)比较小,致使地热能利用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地热能不是我们的最终的理想能源。为了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还是要去寻找新的能源[4]。2.6 核能2.6.1理论核能,是人类20世纪的一项重大发现。这一发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甚至影响了世界的格局。我们关于核能的利用主要有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利用形式,在此我将逐一对其进行说明。我们先来说说核裂变的利用吧。2.6.1.1 核裂变1905年,爱因斯坦发现了一个在后来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的公式,那就是质能转换公式由此可以计算出此式告诉我们一定的质量总是相应于一定的能量,当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时相应的能量也发生了变化。1938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发现了核裂变现象[5]。时隔四年,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至此人们掀开了对核裂变的研究。核裂变指的是重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分裂为两个中等质量原子核的过程。其方称式为重核的比结合能为7.5Mev左右,中量核则为8.4~8.6Mev,当重核分裂为两个中量核时,平均每个核子还要放出1Mev左右的能量,一个235U核裂变时还要放出200多Mev的能量,由此可以算出,1千克的235U的裂变能相当于2500t优质煤或1500t石油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6],这么巨大的能量居然只集中在1千克的235U上,能量巨大而且集中,这是核能的主要特点。具体地来说,核裂变是这样进行的。每个235U核裂变时会放2~3个中子,这些中子接着又会引起新的裂变而形成链锁反应[7]。如图6示图6 链式反应核裂变的链锁反应又称为链式反应,它能够使大量的原子核在短时间内发生裂变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接下来谈一下核裂变持续进行的条件。要使链式反应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我们需要一个物理量——中子增殖系数的帮助,它是这样定义的,在铀堆系统中,某一代被235U吸收的热中子平均数与前一代被吸收的热中子平均数的比值就称为增殖系数[8]。即式中,表示热中子利用因数,表示快中子裂变因数。当K等于1时,链式反应就可以持续地进行。这一条件被称为临界条件,这时铀堆系统的状态称为临界状态。当K小于1时,链式反应就不能发生,即使原来发生了也会越来越弱最后停止,这种状态叫做次临界状态。当K大于1时,链式反应会逐步扩大,相应的状态称为超临界状态[9]。通过这个理论,人类对核裂变的研究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果,已成功地掌握核裂变的控制技术,原子弹和现今世界很多国家正在运行的核电站就是核裂变技术的具体应用。2.6.1.2 核聚变除了核裂变外,自然界还存在另外一种可以释放大量能量的反应,而且还比核裂变的释放效率要高出4.23倍。其实太阳中就是发生的核聚变反应。所谓核聚变就是由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在一起并释放出能量,最常见的核聚变反应是由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结合形成较重的或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10]。&&&&&&&&&& 这四个反应的总效果为这表明只要消耗6个便可释放出43.23Mev的能量,由此可见,裂变反应能够释放的能量还是相当大的。这就不难解释地球虽离太阳十分遥远仍能感到太阳能的巨大[11]。接下来谈谈实现核聚变的条件。当气体的温度被加热到摄氏几千度甚至几亿度时,气体将会进入到物质的第四种状态——等离子体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气体整体呈电中性,由于高温气体原子核周围的电子获得了足够的能量,这些能量足以让它们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开原子核成为自由电子,这样以来,原子核就完全的裸露了,其他的原子核要想接近它就变比较容易了,再加上此时的高温已让它们的能量也足够地大,足以克服相互之间的库仑斥力而相互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了核聚变[12]。由此可见,要想实现核聚变要做到以下四点:第一、要把核聚变燃料的温度加热得足够高,以至于能使其电离成为极为活跃的等离子体;第二、等离子体的密度至少要达到每立方厘米100万亿个以上,因为在这个密度下,两个等离子体的核心距离才小于10-13cm,只有在这个距离内,核力才可以把它们融合成为新的原子核;第三、这样的等离子体状态至少要存在至少1秒以上。因为即使满足了前边的两个条件,而反应粒子没有充分的时间接触的话也不能发生核反应。因此只有让这种状态存在1秒以上才能使反应的等离子体充分碰撞,从而引起我们想要的核聚变反应;第四、要让核聚变反应能够持续进行,必须让核聚变反应堆的输出功率超过为驱动核聚变反应而输入的功率,也只有这样它才具有真正的实用意义。我们对核聚变反应的利用主要是通过高温等离子体发生核聚变反应产生的温度极高的废气余热来产生蒸汽以驱动蒸汽轮机,然后再由蒸汽轮机驱动发电机,再将发电机产生的电能的大部分经过电网输送给广大的用户。另一部分则反馈给反应装置,以提供驱动反应持续进行的能量。最终,就可以让人们持续地利用核聚变反应给我们带来的能源了。核聚变发电的工作原理如图7所示。图7 核聚变发电的工作原理2.6.2现状我们目前对核能的利用主要是停留在对核裂变反应的利用上,而且主要是用来发电。自从前苏联在1954年建成世界上第一个核电站(我们习惯上把利用核裂变发电的发电站称为核电站)以来,经过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蓬勃发展,截至2008年,世界上有201家核电厂,共442座正在运行的核反应堆机组,分布在31个国家。核裂变发电可以减少燃煤发电带来的空气污染等一系列负面效应,而且由于它的高效,它还可以减轻运输负担。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核裂变也不例外。核裂变发电在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危害甚至是灾难。第一、随着核反应堆的运行,它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的污染物,这些放射性的污染物将会导致土地退化,疾病增加。第二、反应堆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核废料,这些物质中也含有大量的放射性,而至今我们仍然无法妥善安置这些物质,这将影响到我们的可持续发展计划,破坏我们的生态平衡。第三、它的安全性不高。到目前为止,已将发生了四次重大事故,1979年三厘岛事故,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1999年茨城核泄漏事故,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13]。这些事故无不指向核裂变发电的安全性问题。第四、这种技术的研发一旦用于战略,其后果不堪设想。综上所述,核裂变发电不可能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核聚变发电将成为未来电力的主力军暨人类的最终能源。那么它究竟有什么优势让我们对它寄予如此厚望呢?第一、核聚变发电拥有比核裂变发电更为丰富的原料。核聚变发电的原料是氘、氚和氦-3。在海水中,天然存在的氘有45亿吨,按照人类目前的消费水平,可供我们用几亿年。第二、它的原料成本很低但是能量巨大。每公斤氘的价格为大约300美元,而每公斤浓缩铀的价格为12000美元。据科学家们推算,一升海水中提取出来的核聚变燃料经核聚变反应后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这是使它成为我们的终极选择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14]。第三、它安全可靠而且污染少。核聚变发电释放的有害气体是火电厂释放的十分之一,放射性物质的排放量是核裂变发电的千分之一,而且一旦发生问题,燃料温度下降,脱离等离子体状态,核聚变反应将会自动停止,不会造成像核裂变发电站的那种惨剧。这是它最终能够取代核裂变发电的重要原因之一[15]。&&&&&第3章 结论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在全世界的科学家的不断探索下,可控核聚变给我们送来了曙光,从前边的比对可以发现,也只有可控核聚变才能够担当起未来世界能源问题的解决者。目前,可控核变的研究已日渐成熟,由33个国家参与的可控核聚变研究计划已经取得了让人满意的成绩。这个计划集成了人类对于核聚变研究的所有成果,科学家们计划在今年建成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从工程上论证可控核聚变的实现问题,从现在起至2016年期间进行设备调试,并于同年进行实验;在2020年前后建成原型炉,从发电上加以论证;到本世纪中后期建成验证炉和商业炉,从而把可控核聚变付诸实用,并最终解决我们的能源问题。图8为该计划的流程。2013年 国际热核实验炉ITER&原型炉&&&&&& 再说一点,可控核聚变不仅能够解决我们的能源问题,它的另一大功效也不容忽视,那就是它的战略价值。如果能够让可控核聚变设备小型化甚至微型化,那么它的价值就更加不容忽视了。但本文的主要目的不在此,我就不过多涉及这个问题了。&&&&&&&&&&参考文献[1]奇云.可控核聚变:人类的终极能源[J].世界科学,~22.& [2]陈泽民.近代物理与高新技术物理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379.& [3]陈泽民.近代物理与高新技术物理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391.[4]陈泽民.近代物理与高新技术物理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350.& [5]李艳平,申先甲.物理学史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330.[6]陈泽民.近代物理与高新技术物理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350.[7]徐四大.核物理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8]J.R.拉马什著.核反应堆理论导论[M].洪流译.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88.[9]卢希庭.原子核物理[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340.[10]卢希庭.原子核物理[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332.& [11]张柏生,张茂青.未来电力来自核聚变发电[N].苏州大学学报,):55~58.[12]丁大钊,陈永寿,张焕乔.原子核物理进展[J].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3]王炎森,史幅庭.原子核物理学[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4]胡济民.原子核理论:第二卷[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5]关昌弘.核融合炉工学概论[N].旧刊工业新闻社,2001.[16]张柏生,张茂青.未来电力来自核聚变发电[N].苏州大学学报,):55~58.自然科学(F)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粤5年后高考时只需考语数外 学业水平每学年可考2次.cn/201609/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9日消息,在科幻电影《星际迷航》中,出现了一种“牵引光束”的技术,该技术多次帮助企业位于美国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了有关测试,测试将持续两年时间。腾讯太空讯 据华为为什么会这么厉害,真相在这里大家知道地壳的质量只占地球总质量的千分之二点六,地壳本身不存在磁场。钻探地壳岩芯所表现的磁场逆转现象完全是由四个中子跳探戈?原创
徐仁新 译 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北京大学徐仁新编译自Nigel 第1章引子纵览当今社会,可以说能源在我们的生活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手机、汽车、轮船、飞机等这些东西都需要源F主要介绍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最新进展及学习方法,供大家交流学习热门文章最新文章F主要介绍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最新进展及学习方法,供大家交流学习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架核动力飞机?|界面新闻o商业据国外媒体报道,有这么一架飞机,只需三个小时便能把你从伦敦送到纽约。虽然时速高达每小时2300英里(约合3680公里),大西洋在你下方倏忽而过,但旅行体验依然舒适,头等舱甚至算得上奢侈。
这架飞机名叫&闪光猎鹰&,看上去就像视频游戏《光晕》(Halo)中的宇宙飞船一样。它可以填补上超音速协和式飞机自2003年退役以来的空缺。不过,目前原型机还没有制造出来,这款飞机的设计还仅存在于西班牙设计师奥斯卡.维纳尔斯(Oscar Vinals)的想象之中。2014年,他还为BBC的&未来&(Future)频道设计了一款&鲸鱼形状&的巨型客机。
按照维纳尔斯的设想,&闪光猎鹰&将能携带250名乘客,飞行时速为3马赫,机身长度比协和式飞机长130英尺(约合39米),翼展更是协和式飞机的两倍。飞机引擎甚至可以倾斜20度,以便让飞机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飞和降落
&闪光猎鹰&的核心部位更采用了革命性的设计:飞机中安装了一个核聚变反应堆,利用核能为六台电动发动机提供飞行动力。 &我认为核聚变会成为未来获取大量电力的最佳来源,&维纳尔斯说道,&同时它还很&绿色&,不会产生危险的废弃物。&
&如今,我们已经对核聚变的原理有了清楚的认识,而且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比如托卡马特核聚变装置(Tokamak)、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项目(Iter)、还有仿星器(Stellarator)等。我相信在接下来的五到七年之内,我们就能建成第一座稳定的、可用于生产的核聚变反应堆了。&
不管我们短期内究竟能否找到价格低廉、储量巨大的能源,维纳尔斯的设想重新唤起了飞机设计师们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就有的梦想&&把核反应堆安装到飞机上。
核裂变反应堆的发明不仅为千家万户带来了低廉的能源,也对船只做出了贡献。上世纪50年代,首批可以安装在船上的小型反应堆开始投入使用。而仅仅过了几年时间,它们的体积便进一步缩小,在潜水艇上也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上世纪50年代是航空器设计的黄金时代之一,科技取得了巨大进步,不仅推动了战后世界的商用飞机市场发展,还在冷战中发挥了自己的作用。随着美苏之间的紧张局势不断加剧,美国希望能进一步增加远程核轰炸机的飞行距离,以增加自己领空的防御能力。
从理论上来说,核反应堆一次可以在空中待上数月之久&&只要你的飞机够大,机组人员可以轮流值班就行。但英国航空航天技术研究所的西蒙.威克斯(Simon Weeks)指出,在飞机上安装核裂变反应堆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你不仅需要一个&闭环系统&(即能够重新利用废弃燃料的反应堆),还需要大量的防护材料。&核裂变会产生大量中子,而中子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威克斯说道。
西方唯一的核能飞行器是50年代早期的一架经过改造的B-36轰炸机。这架飞机本就体积巨大,为了挡住辐射,它又额外增加了11吨的重量。虽然它飞行了47次,但上面装载的核反应堆仅在测试时得到了使用,并未真的用来为飞机提供动力。
核裂变飞机存在的巨大风险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虽然军人们可能会依从指令,驾驶核能飞机,但乘客们似乎不会愿意坐在离核反应堆仅几米之遥的地方。核能商用机目前仍然仅存在于艺术家的想象之中,也许要再过50或100年才能变为现实。
不过,维纳尔斯的概念机并不是靠核裂变供能的。&人们常常将&核能&视为危险的东西,但核聚变并不危险。&核聚变并不会像核裂变那样,形成链式反应,而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合成一个更大的原子,在创造更多能量的同时,还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
虽然核聚变目前从技术上来说还难以实现,但维纳尔斯并未被此吓倒。像&闪光猎鹰&这样的理念不需要受到现今科技的限制,因为这些理念的一部分作用便是让我们想象,利用我们尚未掌握的科技设计出的产品会是什么样子。
不过,我们离核聚变还有一定距离。&我们还要至少50年才能实现核聚变。&威克斯说道。例如,核聚变反应堆目前还在试验阶段。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此前正在法国建设之中,还需要10年左右才能激活。就算这样的反应堆可以投入实际使用,能够产生和预期一样便宜、干净的能源,还会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等到那时,我们的挑战将会是如何缩小反应堆的体积和重量。&威克斯说道,&上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核裂变技术取得了巨大、相对较快的进展。而从50年代开始,我们就一直在研究核聚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造出可以投入实际使用的反应堆,并且还需要20或30年才能实现这一点。
威克斯表示,制造一台可以为飞行器(比如像维尔纳斯设计的超音速飞机)功能的便携式核聚变反应堆要比制造三倍音速飞行的客机困难得多。人们对代用燃料寄予厚望,例如,喷气机引擎使用的航空煤油就是一种有着多种用途的推进剂。&它是一种制造其它能源的绝佳媒介。它的能量密度很高,易于控制,而且在多种温度条件下都有出色的表现。&威克斯说道。
&它不仅能用作燃料,还能当作冷却剂、润滑剂、甚至液压用油等等。&气候变化或许是为航空器寻找代用燃料的重要原因,但为使飞机高速飞行所需的能量极为巨大。像&阳光动力号&太阳能飞机上安装的那种电池产生的能量仅仅为同等重量的煤油的20分之一。
也许在下一个世纪里,核聚变飞行器依然难以实现。威克斯认为,我们更有可能采用混合供能的方式。例如,我们采用的推进器也可以帮着制造能量,然后将这些能量储存起来,用于飞机的起飞。
就今天的技术而言,&闪光猎鹰&一时还难以实现。但纵观整段航空史,有太多的成就都是一度被视为不可能实现的。也许有一天,核聚变也会成为这些成就中的一员。
来源:新浪科技最新更新时间:07/19 12:32更多精彩新闻,更多专业报道,请前往各大App应用商店搜索下载&界面新闻&,或
0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热门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是: ->
-> 波音开发核聚变激光引擎 以后飞机可以更大了
波音开发核聚变激光引擎 以后飞机可以更大了
来源:编辑:胖悟空156
能源够了更多的东西才能上天,而现在波音公司准备未来使用核聚变及激光技术来为飞机提供动力。现在汽车领域都在追求新能源,那么航空领域是否也能如此呢?现在已经有可能用一辆太阳能飞机将乘客冲日本运到夏威夷,但是在大规模的旅客或体积更大的客机上,似乎还无法实现。虽然不断有人努力尝试通过更清洁的燃料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不过从现在来看收效甚微。不过现在,波音公司就计划改变这一切,将使用核聚变及激光技术来为飞机提供动力。现在的大多数飞机,比如波音787所用的是涡扇发动机,利用风扇和涡轮来压缩空气点燃燃料。而在波音的新型发动机中,高能激光首先蒸发推进器里的核材料,引发核聚变反应。这些小型爆炸释放出的高能中子将推进航空器前进,而多余的热量则用以推动涡轮,为激光系统充电。可以说,这种发动机除了动力强劲外,还兼具自给自足。波音公司现在已经将这项技术申请了专利,并且希望除了飞机之外,未来还能将其应用在导弹、火箭和宇宙飞船上。当然,目前来看这还只是一个新奇的想法,想将其变成现实需要更多的努力,并且还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不过如果未来真的能将这项技术实际运用,那么对于整个航空领域来说无疑又是一大进步。相关资讯推荐:更多福利可加入斗蟹资讯交流群: 这里有你想要的福利分享更多游戏请查看斗蟹2014年精品游戏专题:
(0)个点评&&(3)人阅读
(0)个点评&&(14)人阅读
(0)个点评&&(46)人阅读
(0)个点评&&(202)人阅读
(0)个点评&&(269)人阅读
八卦天下热点排行
今日资讯推荐
------------
温馨提示,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本站所有游戏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上传,若无意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把#改成@)
版权所有:Copyright@ 鄂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市新能源推进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