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教育局三村乡到墨江县多少公里

迤萨西山阁唐(南诏)时,有官桂思陀部、铁容部等部落崛起,隶属于南诏通海都督府。宋(大理)时,被列入“三十七部蛮”,属秀山郡。元代,先后隶属于和尼路和元江路,其间曾设落恐万户、溪处副万户,属南路总管府,推行羁縻政策。明朝洪武年间,正式在境内建立世袭土司制度,分别封设亏容甸、思陀甸、落恐甸、溪处甸、瓦渣甸和左能甸6个长官司,均属临安府,为云南边疆诸县土司较多的地区之一。从清代直到民国时期,除迤萨、浪堤等地属元江府(州、县)管辖外,其他均为土司区域,先后隶属临安府和建水、石屏州(县)领辖。
位置境域红河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红河县地处云南省红河西南部, 红河中游南岸。东接 元阳县,南连 绿春县,西与 元江县、 墨江县接壤。北与 石屏县隔红河相望,地处三地州六县接合部。东西最大距离81公里,南北最宽处40公里,国土面积2019平方公里,县政府驻地 迤萨镇。地貌境内峰峦起伏,沟壑纵横,红河绕县境北缘奔流而过。境内地势大致中部高,南北低,96%的面积为山地,一般海拔在米之间,最高的山是东南部的么索鲁玛大山,主峰海拔2745.8米,最低点为东北边缘的曼车 渡口,海拔259米。气候红河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全年平均气温20.9℃,年降雨量945.3毫米。年平均气温11.2-23.4°C,立体气候较明显,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降水量悬殊较大,北部低山河谷地带为700-900毫米, 南部山区为毫米,全县年均降水量1340毫米。常出现冬春少雨易干旱,夏秋多雨,时有山洪发生的现象。
区划沿革红河县哈尼民族民居1951年5月,建立县人民政权,设红河县。元江下游为红河,故名。1957年前,属蒙自专区和红河哈尼族自治区;1957年后,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00年,设有13个乡、1个镇、91个村委会、826个自然村。县城迤萨镇,在清朝乾隆以后就逐渐形成集镇。县人民政府建立后,设县治。2000年,红河县辖1个镇、13个乡。2001年,红河辖1个镇、12个乡、1个民族乡。2005年,红河县撤销迤萨镇和勐龙傣族乡,设立新的迤萨镇。2008年,红河县辖迤萨1个镇12个乡,3个社区,88个行政村,822个自然村。辖区红河县辖1个镇、12个乡:迤萨镇、甲寅乡、宝华乡、洛恩乡、石头寨乡、阿扎河乡、乐育乡、浪堤乡、大羊街乡、车古乡、架车乡、垤玛乡、三村乡。
动植物资源红河县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林木种类繁多,且多为阔叶林,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野茶树、大树杜鹃等十余种。野生药用植物有杨梅皮、枳实、何首乌等。主要植物有云南松、思茅松、油杉、桅木、桦木等。野生动物种类较多,其中有不少列为国家保护动物。境内主要动物有蟒蛇、 懒猴、 黑冠长臂猿、马来熊、金钱豹等。矿产资源境内矿藏主要有石膏、大理石、花岗石、石棉、煤、水晶石等,尤以石膏为冠,其中石膏储量1.19亿吨,硫酸钙含量一般为80%,最高达90%,属少见的高品位露天富矿。金属矿主要有铜、铅、铁、金等,其中铜蕴藏量11万吨,属斑岩铜矿。水利资源境内有大小河流20余条,主要河流8条,分属红河水系、李仙江水系和藤条江水系,全年地表水径流量12.66亿立方米,地下水径流量4.03亿立米,水能资源蕴藏量19.78万千瓦。地下水出水量约4亿立方米,全县人均占有水量为中国平均值的2倍。
根据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红河县总人口267627人,有 彝族、 白族、 傣族、 壮族、 苗族、 回族、 僳僳族、 拉祜族、 佤族、 纳西族、 瑶族、 藏族、 景颇族、 布朗族、 布依族、 阿昌族、 哈尼族、 锡伯族、 普米族、 蒙古族、 怒族、 基诺族、 德昂族、 水族、 满族、 独龙族等民族分布。2008年,红河县总人口28.78万人,其中:哈尼族223081人,彝族40788人,傣族8465人,瑶族2013人。2010年,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红河县总人口总人口29.65万人。
综述哈尼梯田风光2007年,红河县生产总值(GDP)达8.9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5亿元、1.2亿元和3.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3.35亿元,年均投资达2.7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亿元。财政总收入3935万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17万元;财政总支出34355万元。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6.3亿元。2008年,红河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0.6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5.3亿元;第二产业完成1.62亿元;第三产业完成3.74亿元。非公经济增加值62340万元,占全县GDP的59%。按可比价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737元,比上年增加257元。财政总收入466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08万元,地方财政支出4.2亿元。2009年,红河县生产总值(GDP)1201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60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130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4200万元。非公经济增加值6851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3303元。第一产业2007年,红河县农业总产值达6.9亿元;粮食总产量8703万公斤。2007年,红河县累计发展棕榈16万亩、甘蔗5.9万亩、木薯3.7万亩、茶叶5.7万亩、冬季农业3.6万亩,肉类总产量达1.23万吨。2008年,红河县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8265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9531万元;林业产值6562万元;牧业产值31296万元;渔业产值3999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70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7.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95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22400万元;乡镇企业增加值6150万元。2008年,耕地总面积23.5万亩,其中:水田9.6万亩,旱地13.9万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6.65万亩;粮食总产量8.8万吨。2009年,共实现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87626万元。其农、林、牧、渔产值分别为41522万元、7082万元、33417万元、4190万元。第二产业2008年,红河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4058万元。其中:轻工业产值19743万元;重工业产值4315万元。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1764万元。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3164万元。规模以下企业实现产值12294万元。2009年,红河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9367万元,其中:轻工业23417万元,重工业595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产值13896万元;规模以下企业产值15471万元。规模以下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2.7%,首次超过规上工业企业,说明我县工业发展格局开始朝多元化迈进。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4311.7万元。第三产业2008年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76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33亿元;贷款余额2.9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90.5万元。2009年,对大羊街乡、迤萨镇东门片区建筑群、安邦村古民居“大观园”、甲寅作夫和宝华龙甲民族特色村等旅游景点进行开发。围绕山区民族传统文化,开发民族特色和山区特色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以及具有红河特色的手工艺品、刺绣、蜡染、以哈尼奕车服饰为代表的民族服饰等旅游商品。2010年年来,红河县依托民族风情、梯田景观、歌舞文化、马帮文化和自然风光等,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2012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4.3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07亿元。
教育2008年,红河县有高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1450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201人;初级中学13所,在校学生15974人;小学104所,一师一校点82个,在校学生36885人;幼儿园16所,在园幼儿4959人。有小学专任教师1431人,初中专任教师540人,高中专任教师85人。高考录取170人,录取率42.9%。2009年,红河县共有普通中小学校117所,其中:高中1所、职业中学1所、初中13所、完小102所;共有幼儿园16所。全县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17625人,其中:高中在校生数1366人,初中在校生数16259人;职业中学在校生数349人;小学在校生数37842人、在园幼儿数5613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853人,职业中学专任教师33人;小学专任教师1856人。县职业中学年末在校人数349人,年内毕业33人。卫生2008年,红河县有医疗卫生机构17个,病床248张,每千人拥有病床0.88张。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05人,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0.72人。有乡村医生188人,每千人拥有乡村医生0.66人。有27.23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3.95%,筹集合作医疗基金1933.56万元,资金使用1481.44万元,使用率76.62%。推进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工作,8户农业人口办理《农业人口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文化哈尼族刺绣2008年,红河县有文化事业机构18个,其中:农村电影发行放映管理站1个,电影放映站1个,民族歌舞团1个,图书馆1个,各类文化站、群众文艺组织14个。举办“哈尼十月长街宴”、“万人长街歌舞节”、哈尼族“仰阿娜”(姑娘节)等活动。新发现文物23处,涵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碑刻、古寺庙等。5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2009年,共有文化事业机构18个,其中:农村电影发行放映管理1个,电影放映1个,民族歌舞团1个,图书馆1个,各类文化站、群众文艺组织16个;文化机构从业人员77人。全年共组织文艺队演出9场120个节目,辅导50余支演出队伍,1800余人。编排文艺节目26个,共举办各类书画、摄影展5次,组织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全年共完成电影放映场次数1290场,观众260580人次,其中哈尼语影片放映场次282场,观众64860人次。创作作品:歌曲《花果山美丽迷人的地方》、《花果山之歌》、《浪堤敬酒歌》、《迤萨马帮参驮出的侨乡》、《侨乡供水人》、《等你来》、《故乡恋》、《祖国你好》;舞蹈《红河乐作健身操》、《奕车风情》、《红河乐作跳起来》、《欢腾的山寨》、《红河岸边傣家寨》;方言花灯表演唱《春游红河》。社保2008年,红河县有福利院、敬老院14所448个床位,年末在院人数448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68万元,比上年增长61.8%,人受益。8193名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征收医保资金1040万元;2682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收缴养老保险基金总额580万元;19823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征收医疗保险费162万元,支付医疗保险金59万元。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8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5%。
2008年,红河县交通建设完成投资11345万元,元阳—红河二级公路红河段投资4000万元。启动建设凹腰山经乐育至宝华水泥路、大白能至车古、墨绿公路红河段项目。完成10条140.3公里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建设。改造7条蔗区公路,完成洛恩、阿扎河、浪堤、垤玛4个乡客运站点建设。年末公路通车里程(含省管公路)1212.3公里,其中:省道79.5公里,县道517.8公里,乡道521.4公里,村道93.6公里。拥有客运车辆84辆,货运车辆298辆。完成客运量45.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4228万人公里;货运量40.2万吨,货运周转量2526万吨公里。境内公路交通线:①昆明市-(222km)元江县-(54km)红河县②昆明市-(142km)弥勒县-(136km)个旧市-(52.7km)元阳县-(66km)红河县③昆明市-(257km)石屏县-(69km)红河县④昆明市-(257km)石屏县-(52.3km)建水县-(83.1km)元阳县-(66km)红河县⑤普洱市-(159km)墨江县-(193km)红河县⑥版纳州-(269km)江城县-(156km)绿春县-209km)红河县⑦蒙自县-(37.2km)个旧市-(52.7km)元阳县-(66km)红河县
红河县境内主要居住着哈尼、彝、傣、瑶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4%。素有“江外侨乡、歌舞之乡、棕榈之乡”的美称,县境内有被誉为世界哈尼梯田之最的宝华撒玛坝万亩梯田;有举世瞩目的哈尼长街宴;有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大羊街;有被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扎河乡普春的哈尼族多声部;有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乐作舞”;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哈尼奕车文化。宝华撒玛坝万亩梯田长街宴宝华撒玛坝万亩梯田位于红河县宝华乡,距县城38公里。梯田总面积1.4万余亩,4300多级梯田,最低海拔600米,最高海拔1880米。据史料记载:红河县境内的梯田为宝华乡落恐土司第一代吴蚌颇率众开垦的哈尼梯田,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1.4万多亩的梯田属四个乡镇,21个村委会,是4万多人的粮仓。梯田一年四季都呈现出不同的景色,美如仙境。撒玛坝万亩梯田,是站在一个视角点能将万亩梯田尽收眼底的唯一观赏区。长街宴长街宴是哈尼族的一种传统习俗,每年农历10月10日左右,昂玛突节来临,哈尼人会在山寨里摆上酒席,一起欢度节日。在摆酒庆祝时,百来张桌子排在一起,恰似一条长龙,“长街宴”也因此而得名。昂玛突节是哈尼族人民祭护寨神、拜龙求雨的节日,也是作为庄稼人的哈尼族人们最盛大的节日,节日当天,家家户户要做黄糯米、三色蛋、猪、鸡、鱼、鸭肉、牛肉干巴、麂子干巴、肉松、花生米等近40种哈尼族风味的菜肴,准备好酒,抬到指定的街心摆起来,一家摆一至二桌,家家户户桌连桌沿街摆,摆成一条700米多长的街心宴(当地人称长龙宴或街心酒),是中国最长的宴席。乐作舞乐作舞,又名“万人长街歌舞节”,意为“大家一起跳舞”,起源于红河流域南岸的红河县阿扎河乡垤施、洛孟。据考,已有上千年历史。红河县14个乡镇的823个自然村中有622个村子都流行乐作舞,94个村委会中有75个成立了乐作舞队伍。其中,阿扎河乡每年7月都有一次“苦扎扎长街舞”,全乡各村都组织群众一起跳乐作舞和农耕舞,预祝来年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节庆姑娘节姑娘节每年农历三月插秧完毕后的第一个属猴日,奕车人都要举行“三月节”,外界称“姑娘节”,哈尼语称“仰阿娜”。姑娘节这天,一大早来自十村八寨的人们,穿上盛装聚集到孟子红都山(姑娘山),村寨德高望重的长者组织举行祭祀仪式,壮年男士为远方来的客人准备伙食,盛装的年青男女们跳奕车舞、吹笛、弹弦、唱山歌、找对象。远道而来的宾客们观看着奕车人独特的祭祀活动、原生态歌舞展演,品奕车风味,整座姑娘山,欢歌笑语。阿细跳月节阿细跳月节每年阳历4月8日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阿细跳月节”。阿细跳月是彝族支系阿细人中最普及并引以为豪的民间舞蹈,是阿细人举行各种庆典必不可少的舞蹈,也是阿细人娱乐、交际和择偶的重要媒介。阿细跳月分老人舞和青年舞。花山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花山节,又称“踩花山”。花山节有“立杆”、“祭杆”、“闹杆”、“收杆”四个程序,每个程序都有特定的内容。其中“祭杆”以肃穆的仪式为主,而“闹杆”则为热烈的民俗欢庆活动。在“闹杆”期间,苗族同胞跳芦笙舞,演练武术,对唱民歌,举行爬杆、斗牛、倒踢脚、打陀螺、斗画眉等比赛。服饰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的形象标志,哈尼族妇女的服饰上穿左大襟元领短衣,以布条和银币、银珠做扣。下身穿着各地不一,分长裤、短裤和折裙几种。盛装时外穿坎肩一件,系花围腰,打花绑腿,用银链和成串的银币做胸饰,戴银耳环或耳坠,手腕上戴银制方镯或扭镯。生育后的女子,多将发辫缠绕于顶,用青布或蓝布缠头;少女的服饰则多垂辫,头戴青布或蓝布制作的小帽,上镶银泡、料珠。
小芒果在勐龙河畔傣族村寨,生长着一种本土小 芒果,形如猪腰子状,成熟时色泽鲜黄,汁甜味香,每年五六月份,是小芒果成熟季节,傣族群众把它运到县城迤萨出售。葛根粉红河生产的优质葛根粉,获得2008年全州优质旅游产品。葛根主要食它的块茎,可生食也可熟食,可起到清凉解毒的功效。如果将它加工成淀粉,又是一种最佳保健食品。加工葛根粉工艺简单,先把它洗净粉碎,加水搅拌过滤,除去杂质后让它沉淀于缸底后,将水滗干,取出淀粉晒干,擂成粉末,就成了白生生的葛根粉。小黄牛干巴红河迤萨小黄牛干巴,最早就是当地傣族和仆拉人(彝族支系)的一种上等食品。人们把当地饲养的小黄牛宰杀后,选用精肉切成条,放入食盐、辣椒、花椒、茴香子、再兑上少量白酒等佐料,放入盆中沤上两三个小时再拿出来晒干就腌制成干巴。到田地里劳动,带上一包冷饭,里面放着一块烤熟的干巴,不用其它菜肴,冷饭下干巴,十分有味。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2次
参与编辑人数:15位
最近更新时间: 15:20:01
贡献光荣榜红河县三村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首页
所属目录:
所属地区: &
网站访问量:358&&
红河县三村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
红河县三村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
供货等级:
交易等级:
诚信指数:90%
客户满意:91%
联系人:王建美 
电话:5223
手机:不详
email:未填写
地址: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三村乡三村村
红河县三村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三村乡三村村,交通相当方便,我们的服务宗旨诚信为本,为中国医疗事业作出应有贡献。我们日常开展计划生育服务等相关业务。欢迎各类领导指导工作,欢迎广大病人群众前来红河县三村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
会员类型:
普通会员(未实名认证)
主营项目:
计划生育服务
资料待更新
注册资金:待更新
员工人数:未填
法人代表:王建美 
注册地址: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三村乡三村村
单位注册时间:2009年8月
扫描保存单位二维码信息
单位印象:重视人才
该商铺未发布任何商品信息,以下是系统为您随机推荐的商品信息!
技术支持:1024商务网
浙ICP备号-1
&&1024商务网客服QQ: &&
免责声明:此网页并非该单位官网,而是由会员免费注册的1024商务网商铺,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1024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如发现侵权违规问题请发邮件至或联系删除。欢迎光临红河州发展改革委员会网站!&&
红河县与墨江县召开云南省黑树林地区龙坝三村片区以工代赈综合开发工程座谈会
发布日期: 来源: 浏览次数:
红河县与墨江县召开云南省黑树林地区龙坝三村片区以工代赈综合开发工程座谈会
8月7日,红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勇召集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交运局、县水务局、垤玛乡政府、三村乡政府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与普洱市墨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发改局局长白卫东、县财政局、县交运局、县水务局、龙坝镇政府等单位负责人在县政府五楼会议室专题研究云南省黑树林地区龙坝三村片区以工代赈综合开发工程相关事宜,会议就如何共同实施好云南省黑树林地区龙坝三村片区以工代赈综合开发工程项目提出各自意见建议,并经双方充分讨论达成共识。
会议认为:黑树林地区是由同一个民族、同一个支系聚集的地区,是云南省民族问题热点地区之一,曾经因山林、水利、土地资源等纠纷引发矛盾,甚至发生械斗事件,极大地阻碍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稳定。红河县三村乡与普洱市墨江县龙坝镇作为黑树林地区中心乡镇,山连山、水连水、心连心,有着割不断的历史渊源和深厚感情,实施云南省黑树林地区龙坝三村片区以工代赈综合开发工程项目,对加强两地州、两乡镇群众互联互通、产品交易、人情来往,提供便利的交流环境,有助于推动黑树林地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会议决定:一要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两县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发改局、县交运局、县财政局、县水务局等部门及三村乡、龙坝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云南省黑树林地区龙坝三村片区综合开发工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统筹协调工作。二要确定项目实施主体。明确红河县三村乡为项目实施主体,全面负责项目招投标、实施及工程质量监管等工作;两县有关乡镇和部门要全力配合,适时商议项目建设等有关事宜,统筹好项目整合和实施具体工作。三要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在确保工程质量以及工程完整性的前提下,按照能省则省的原则,结合现行的价格,准确计算工程量与总费用,严格控制施工成本,降低工程造价。项目完工后及时验收,并做好项目竣工决算审计。
四要建立项目资金专户。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项使用”,严格执行项目资金批准的使用计划和项目批复内容,实行财政统一报账制管理。五要严格落实招标程序。要充分认识招投标工作的严肃性,严格按照招投标规定、流程、手续进行,做到公开透明,阳光运作,力争在2016年10月前完成招投标工作。六要主动加强沟通协调。双方要树立项目建设“一盘棋”思想,本着“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加强县乡村三级部门沟通,及时妥善解决施工建设中出现的困难问题,做好各项服务保障,营造良好施工环境,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开展、加快推进。七要创造和谐稳定环境。三村乡和龙坝镇要积极发挥属地管理的作用,按照“谁主管、谁调处”的原则,健全矛盾纠纷处理联动机制,做好项目施工中出现各类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八要组建评审专家组。两县要按照1:1的原则,及时组织抽调县发改局、县交运局、县财政局、县水务局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评审专家组,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评审,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九要加强施工组织管理。按照工程管理相关制度要求,全面执行和落实工程建设质量标准,把好工程材料关,严格施工环节和作业程序,要求监理单位认真履行职责,督促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引领群众主动作为,积极参与,相互监督,确保项目日全部完工。
最后双方还研究2017年云南省黑树林垤玛那哈片区以工代赈综合开发项目申报事宜。(红河县发改局&& 许约超)
Copyright (C)
红河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云南省红河州
管理维护:红河州电子政务管理中心 滇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河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