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外低碳社区案例有哪些国内外成功案例

当前位置:>>>正文
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若干国外实践表明,通过全面规划可打造出零碳排放社区,新建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市Masdar City还提出了&零废弃物&、&零车辆(自用车辆)&等发展目标。国际上备受瞩目的示范案例包括:斯德哥尔摩的低碳交通,通过结构调整和低碳交通模式的系统规划,从减少居民外出需求入手,配以相应的政策,如征收交通拥堵和泊车税、自行车策略,建立共乘或租赁汽车等机制;备受瞩目的金斯潘住宅,并没有采用标新立异的技术手段,而是沿用了在英国建筑界发展多年的整合式可持续建筑设计模式,系统化的规划设计包括了减少住宅日常能耗和增加自身能源供给两个方面,设计师希望鼓励住宅使用者改变他们习以为常的、以高资源消耗为代价的生活模式,转而以较温和的方式来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这些案例可知,规划范式通常是从混合开发设计角度进行低碳社区评价,主要分析内容包括: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情况、废弃物管理、户外照明、低碳交通、绿色空间等。由于社区低碳发展是一个包含多主体、多领域、多层面内容的复杂系统工程,要解决其中任何具体问题,都不能孤立地看待问题的某一方面。因此规范范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关注整体、长远、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互动,遵循系统节能减碳原则,但一般只适用于新建社区。
  2.5 社会工作范式
  社会工作范式常见于社区建设过程中。中国民政部于1991年提出了城市社区建设的概念,实践内容由便民服务扩展为社区实验和社区示范,开展社区组织、社区安全、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等系列民政工作。我们将这类针对中国社区建设的实务做法和考察通称为社会工作范式。该范式的理论研讨得益于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认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一般包括社区成员、地域空间、社区设施、社区文化、社区互动五个要素,这些要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从&社会工作&的角度解决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则需要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动员社区资源,同时争取外力协助以促进社区的进步。基于这些理念,实践效果比较成功的,如国外的丹麦太阳风社区(Sun&Wind Community),属于居民自发组织建设的公共低碳住宅社区;国内的&低碳乐和家园&,从人居、生计、伦理、治理、养生、环保6大&乐和&角度开展社区建设等。但在对低碳社区的考察方式上,国内基本还停留在低碳知识竞赛、低碳生活家庭评选等方面,缺乏针对社区系统性的考核。
  台湾低碳社区评比的过程属于社会工作范式中实践较好的案例。环保部门举办《低碳小区绩效评比方案》,主要依据七大面向具体减碳措施推动,除了再生能源、低碳建筑等,也包括低碳生活,主要考察办理低碳教育活动的情况。台北县低碳小区综合指标与自评表的评比内容中就包括小区规约与教育倡导、低碳小区管理团队、小区之承诺与积极度、绿色消费、创新行动等。总体而言,社会工作范式主要依赖于社会学、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等研究领域,对科技在社区建设中作用的系统考察较少,而且,其考察方式容易变成活动评比方案,缺乏对低碳社区发展的持续性考核。
  2.6 五种范式小结
  通过以上五种范式的梳理与分析,对各种范式的目的、手段、主要案例等进行汇总,可以看出每种范式都各有其侧重点,对于低碳社区评价领域适用情况不一,总结见表1:
  3、低碳社区评价的框架与指标体系
  五种范式对低碳社区评价议题具有不同的借鉴意义,减排手段主要包括和社区建设两个方面。但总的来说,国内至今没有任何正式的评价体系能融合五种范式中的优势,对减排和社区建设同时进行考量。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出发,建立一套新的评价体系。
  3.1 低碳社区评价分析框架
  由上文提到的五种评价范式特点可知,核查范式和科技范式主要指向社区中那些可以通过碳核查和监测能发现的碳消耗,如建筑用能、交通等与能源利用相关的部分。而规划范式、指标体系范式以及社会工作范式的案例则揭示了另外一种能耗,即因社区规划设计、土地利用变化、管理方式等的不同带来的不同能耗。因此,我们将社区的能耗和碳排放分为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两类。其中,直接能耗可以参照核查范式的方式进行测评,而间接能耗是平时较容易忽略的,它需要根据评估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指标的构建。
  本框架所表达出的低碳社区概念,是一种以低碳化为特征的社区可持续发展路径。它区别于现有从宏观的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角度,通过强调居民的碳排放问题或改造等的概念界定。本文认为社区建筑与设施等硬件建设并不能使社区自动向低碳转型。基于社会工作理念的角度,低碳社区的本质还是&社区&,其用能和低碳并不是最终目的,与企业低碳可以进行碳交易的目的不同,社区低碳最终要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社区低碳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一种生活方式和管理服务方法,使得社区在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的同时,其能耗和碳排放能维持不变甚至持续减少。而社区低碳评价议题的核心,则在于能否具备对这一效果进行评价的功能。与之相应,该评价体系应包含三大因素:社区建筑与设施的低碳化水平、居民生活低碳化水平、社区管理与服务低碳化水平。它们共同凸显了低碳社区的内涵,即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秉承低碳的理念,以居民生活的低碳化为核心,以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低碳化为支撑,在社区建筑与设施领域(建筑、交通、废弃物等),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低碳化措施,使碳排放水平持续下降的社区。
  3.1.1 社区建筑与设施的低碳化水平。社区建筑与设施的低碳化水平可以采取量化测评标准,在社区服务与管理中以碳核查技术支撑体系配套进行。能源管理或碳管理的评价和反馈是为社区参与者定期提供社区发展现状和规划实施进展的重要措施,鉴于其直观性,对碳排放定量化十分必要。然而实际中,社区碳排放尤其是间接碳排放只能计量到一定的边界,限于方法和数据可得性,只能是不断逼近的过程。为推动低碳化进程,公共机构已经开发出一些专业性强、使用便捷、功能强大的基础工具包,对区域的能源供应和需求所产生的碳排放(或能源绩效)进行评估,以促进诸如可再生能源的总体规划,如伦敦的可再生能源工具包;能收集燃油、汽车出行百分比、车辆行驶里程等指标的社区温室气体清单,配备相应监测机制,使少开车、多走路等措施的减排进程能够有效地测量出来;某些平台就是一个集中化的数据管理体系,社区和企业可以直接登录市政厅网站注册填写相关网页,自动计算其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政府得以及时识别高能耗部门及排放现状,从而可以明确集中投入的重点领域,如墨尔本的STARK监测工具等等,可以说,这些辅助工具和平台在城市的低碳转型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应用到社区时必须结合当地的数据和实情。
编辑推荐:
相关热词搜索:
  今年10月15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化...
  福禄克公司是世界电子测试工具的领...
  近日,国务院日印发了《&十二五&...
  路灯节能改造本是个造福百姓,利国...2015低碳国际论坛:未来低碳城市——城市发展的最佳实践
日上午,上海与伦敦携手举办的2015低碳国际论坛在临港美丽的滴水湖畔隆重开幕。
论坛以“未来低碳城市---城市发展的最佳实践”为主题,着力推动低碳城市、低碳产业发展及海内外交流合作。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上海市原副市长周禹鹏、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英国伦敦发展促进署国际贸易与投资总裁施大为先生以及来自政府机构、跨国集团、金融机构、学术机构的近300名中外嘉宾代表出席,论坛开幕式由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低碳经济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界博览会中国企业联合馆执行委员会主任陈安杰主持。
周禹鹏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是上海与伦敦两市顺应时代潮流、推动绿色低碳城市发展的成功合作,是两国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合作的踊跃尝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应对气候变化、转变生产方式的必然选择。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大的城市,需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转型升级和加速发展。他还指出曾经的雾都伦敦在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是上海借鉴的榜样。
周禹鹏还说会议之所以选择在上海临港举行,是因为临港是上海乃至中国的热点发展地区,是重点推行低碳经济的发展地区,也是上海未来发展最有利的地区。
本次论坛为期两天,1月28日为开放会议,20多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行业领袖、科技精英、杰出学者,围绕与低碳发展有关的政策框架、全球视野、低碳金融、前沿科技、经典案例等方面发表主题演讲。1月29日为圆桌会议,100多名特邀嘉宾围绕与上海低碳发展框架及临港低碳实践示范区规划建设有关的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科技引领、政企社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旨在实现中英双方在区域性低碳领域的战略合作,引领中国未来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会议议题详情点击:
扫一扫,关注优尔城微信公众平台国外低碳社区规划对我国的启示_姜秀娟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国外低碳社区规划对我国的启示_姜秀娟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国际成功的低碳社区范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国际成功的低碳社区范例
上传于||文档简介
&&国​际​成​功​的​低​碳​社​区​范​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外低碳社区案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