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整顿军队作风纪律整顿,纠正不正之风的报告

军队管理(1987年)
军队管理(1987年)
发布时间:&&来源:
试论军队管理的行政方法
  当前,军队管理以何种方法为主,众述纷纭。有的认为,随着我军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转变和军队成分的变化,必须以思想教育的方法为主,也有的认为,当今正处在改革的时代,经济方法的作用愈来愈大,,主张以经济方法为主。认识不一,致使一些干部无所适从,被动应付。我们认为,军队社会职能、组织形态、活动方式等与其它社会组织有很大的区别。由此决定了军队管理是丫种特殊形态的管理,具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和内在要求。剖析管理活动的各种方法,唯有行政方法比较适应军队管理的特殊规律和要求,仍然是我军管理的主要方法。要确立行政方法在军队管理中的主导地位,需要认识和研究以下三个问题。
  一、行政方法的本质
  什么是军队管理的行政方法?它的本质是什么?弄清这些问题是正确运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条件。所谓军队管理的行政方法,似可定义为:依靠各级领率(导)机关和全体军官的权力,通过发布条令条例、规章制度等行政法规和直接下达命令、指示、计划等指令性交件,来协调军队各类人员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和秩序,从而保证军队整体协调一致地完成预定目标的一种方法。通常强调的运用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管理部队,就是对行政方法的高度概括,也是行政方法在军队管理中的实际运用。行政方法的这一本质特点,把它与思想教育的、法律的、经济的各种方法严格区别开来,成为一种可以独立运用的管理方法。
  纵观我军管理的历史,特别是建国之后。我军管理工作的发展进程,不难看出,行政方法在保证军队集中统一、协调一致地履行军队职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把行政方法与科学管理对立起来是错误的。实践证明,行政方法的有效性根源于其内在的科学性。首先,我军已经建立了比较科学的管理指挥体系。特别是去年开始的当前仍在进行的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把我军指挥管理体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实行科学的行政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行政方法的依据是条令条例、规章制度。其中最基本的是共同条令,即《内务条令》、《纪律条令》和《队列条令》。我军的共同条令,随着我军历史的发展,几经修改和补充,既修正了我军早期条令中受苏军条令和旧军队法规影响的某些不符合我军性质、宗旨的东西,也清除了林彪、&四人帮&掺入的污垢杂质,同时还注入了体现我军特色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新鲜血液&。由此可见,以行政方法为主管理部队,管理体制科学、管理依据完备、管理基础牢固,形成了严密的科学管理体系。某些同志把行政方法与简单粗暴等同起来,其原因是把行政方法本身与运用行政方法时出现的偏差混为一谈。还有少数同志把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与滥施惩罚相提并论,导致了两种倾向,一种是错误地认为用行政方法管理部队就是要处分人,因而乱惩滥罚;另一种是不敢运用行政手段,害怕戴上&惩办主义&的帽子。这种认识既无理论根据,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二、行政方法的特点
  行政方法之所以成为我军管理的主要方法,是由行政方法区别于其它方法的显著特点决定的。
  第一,我军管理的行政方法,是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以鲜明的&权威&为特点的。漫长的战争历史和建军历史充分证明,权威在军队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领率机关和全体军官(特别是指挥军官)富有成效地指挥部队作战、进行教育训练、团结军人集体、巩固部队秩序最重要的条件和因素。我军行政方法的权威根源于各级领率机关和全体军官的权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表明,我军的各级领率机关是军队整体利益、全体士兵利益和意志的忠实代表。各级领率机关从全局出发行使各自的权力,并通过全体军人的承认体现为威信。这种权威是军官的政治素质,军事素质和领导管理艺术的综合反映。我军是人民的军队,全体军官都是人民的公仆,向党负责,为兵服务,从而决定了这种权威具有强大的动员力、号召力和凝聚力。
  我军行政方法的权威建立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之上,这与资产阶级军队强调权威有本质区别。我军行政方法的权威严格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任何决策,指令都是通过广泛发扬民主,在集中群众智慧的基础上作出的。即使采取行政措施,也不能凭长官意志个人说了算,而必须集体研究,形成决议后执行。因此,我军行政方法的权威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因而受到全体官兵的自觉维护。这对保证我军行政方法的正确方向,防止各级管理人员在管理部队的过程中出现不应有的失误和偏差,以及克服管理工作的片面性和随意性等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我军管理的行政方法,是在启发自觉的基础上以无条件的&服从&为特点的。国内外一些著名的管理学专家在论述行政方法的适用范围时,都认为,行政方法最适合于军队以及类似军队性质的社会组织的管理。其主要理由,就是因为行政方法是以无条件&服从&为前提的,带有广泛的强制性,具有巨大的约束力。
  首先,这种强制性和约束力,是实现军队职能的需要。军队是一个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高度统一的意志,一切行动听指挥是军队的命脉所系。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时期就提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总政余秋里主任最近提出的&八个不准&都是以服从为前提的。如果不讲强制性,不讲服从,没有日常那种硬性的规定,军队就会失控。在战争环境下,战区秩序、战场纪律、作战协同将无法维持,关键时刻就难以一声令下赴汤蹈火,就不能完成军队的根本职能。在和平建军时期,正常的工作、生活、训练、战备秩序也无法维持,就不能保证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其次,这种强制性和约束力,是完成管理职能的需要。外国军界认为,军队管理,是一个人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其他人,而同时又得到这些人的服从、信任、尊敬和诚心实意合作的艺术,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运用行政方法管理部队,就是运用在不同范围、不同场合,不同时机起作用的,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的行政法规管理部队。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一种协调活动。即管理者协调被管理者的活动。而被管理者的情况是极其复杂的,有自觉服从协调的,也有免强服从协调的,还有拒绝协调的。特别是对于第三种人,只讲民主,不讲集中;只讲自觉性,不讲强制性,显然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充分发挥行政方法的强制作用,对其执之以纪、绳之以法,才能完成管理职能。如果没有这种强制性的行政法规和措施,管理秩序就无法维持,管理工作就不能正常进行。
  再次,这种强制性和约束力,是管理对象的自觉要求。我军是人民军队,行政法规、行政命令的强制性是建立在全体官兵高度自觉性的基础之上,体现了管理双方的意志和要求。所以,这种具有强制意义的服从,是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的,服从领导、遵守纪律是每个军队成员的自觉要求。
  第三,我军管理的行政方法,是以严格的&规范&为特点的。我军行政方法规范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管理依据的规范性。运用行政方法管理部队遵循的依据是条令条例,规章制度和命令指示。我军的共同条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和颁发,其它条令条例由有关军事权力机关制定。它是社会主义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主义法的规范性。二是管理内容的规范性。运用行政方法管理部队,其基本内容概括起来是管人、管物、管时间、管信息。具体包括贯彻共同条令、落实规章制度、维护内外关系、增强官兵团结、严格组织纪律、培养优良作风、管好装备物资、预防各种事故和建立正规秩序等等。这些内容各自具有明确而规范的标准,是规范军队活动和全体军人行为的共同,准则。三是管理程序的规范性。行政方法的管理程序,一般为领导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确认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尔后,确立行动步骤,要求部属按部就班地付诸实施。在具体管理活动中,也是严格遵循按级管理的原则,上级管下级,一级管一级。
  此外,我军管理的行政方法还以求得最佳&时效&为特点。我国一些管理专家把行政方法看成是&特效药&。它可以通过行政命令,集中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等要素,迅速形成管理力量,协调一致地实现管理目标。这一特点对于军队,特别是在战争环境里以及和平时期抢险救灾等特殊紧急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实现管理职能。
  三、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行政方法本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行政方法时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着重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要处理好行政方法与其他方法的关系。我军管理已进入了科学管理时代。它的主要任务已不局限于穿衣戴帽、整理内务、打扫卫生等,而是在军事、政治、后勤等领域进行高层次的协调活动。军队管理不能满足于不出事故、平安无事。现代管理是以求取实效为其特点的。军队管理已经成为一个立体的、多层次的、多功能的&系统工程&。要保证这个&系统工程&的有效运行,单纯依靠行政方法是不够的,必须附之思想教育的、法律的、经济的(一定范围内)手段,充分发挥各种管理的不同作用,使之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要处理好以&权&服人与以&理&服人的关系。有人称行政管理为有权管理,事实也是如此。运用行政方法进行管理,个人意志和权力,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的意志和权力非同小可,稍不慎重,就有可能陷入&人治&的小圈圈,把管理活动引入歧途。必须认清我军管理中以&权&服人与以&理&服人是辩证的统一。运用行政方法管理部队,是与教育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管理者既要有法官的气质,敢于和善于运用手中的权力,坚持原则、分清是非,果断&裁决&。又要闪烁着民主的光辉,在充分说理的前提下,让被管理者自我认识,自我觉悟,自我反省。
  要处理好集中管理与按级管理的关系。行政方法比较强调集中决策、统一管理。如果与分级管理的关系处理不好,就有可能把下级的事情事无巨细地置于统一指令的控制之下,影响管理效果。不论是某一机构还是某个人,管理的幅度都是有限的。必须充分发挥各个管理层次的作用,各司其责,形成一个逐级负责、层层监督的体系,让所有层次自主地处理职权范围内的事情。
  要处理好严守程式与相机而动的关系。行政方法规范化的特点,要求管理者在管理部队的过程中严格遵守规范化程式。但是,军队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人是有思想的,最活跃的,在不同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突发因素下,会发生许多变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会使管理工作出现一些事先难以预见的问题。因此,运用行政方法管理部队不仅要强调严格遵守规范化的程式,而且要注意灵活权变、相机而动,及时制定新的规范,使我军行政方法的规范化程式日臻完善,趋向合理,符合形势发展的要求。
  要处理好&纵向管理&与&横向管理&的关系。行政方法十分强调&纵向管理&,即上级管下级、机关管部队,干部管战士。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为了适应部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后的情况,在强调纵向管理和控制的同对,必须充分挖掘&横向管理&的潜在效益,大力开展群众性的自管互管活动,作为&纵向管理&的必要补充,以延伸管理者的触角和控制范围。众所周知,在企业管理中,劳动者参与管理被认为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样道理,充分认识广大战士在部队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大力进行&兵管兵&和战士自己管理自己的教育与实践,也是新时期部队管理的客观要求。
  (本文选自军队管理学术讨论会论文)
&新时期军队管理工作的探讨
桂林陆军学院副院长 马声儒
  管理工作是我军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贯穿于部队活动的各个方面,对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提高军人的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战略指导思想的转变,部队进入了和平建设的时期,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管理能力、管理水平,搞好军队管理显得更为重要。下面就新时期军队的管理工作,提一些探讨性的意见。
  一、我军有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军队的管理原则和方法
  管理是通过指挥、调节,控制等手段,协调入与物的关系,按确定的目标和秩序规范人的行为的综合性活动的总称。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有不同的管理原则和方法。同样,不同阶级的军队,也有不同的管理原则和方法。我军是无产阶级的军队,和剥削阶级的军队有着根本性质的区别,有着和剥削阶级军队不同的建军原则、方针和制度。这些原则、方针、制度体现在管理工作中,也就有着和剥削阶级相区别的为我军所特有的一些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一、政治平等的原则。官兵一致是我军的建军原则,这一原则体现在管理工作中,就表现为政治平等的原则。管理有控制、服从、执行等功能。和剥削阶级不同,在我军的管理工作中,上下之间并没有尊卑贵贱之分,也不形成人格的依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上是完全平等的,这是剥削阶级军队所不能做到的。
  二、集中与民主的原则。军队是高度集中统一的组织,一盘散沙的乌合之众是没有战斗力的。军队的管理当然要体现这种集中统一的要求,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这是世界上一切军队的共同要求。但是,我军的管理,还体现着民主的精神。战士和干部都有权利对管理工作中的缺点、问题发表意见提出摇评,战士可以对干部,下级可以对上级实行监督。
  三、严格管理与说服教育的原则。严格执行条令、条例、纪律,以条令、条例、纪律来规范军队的行动,这是军队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条令、条例、纪律具有强制性,人人都必须服从。同时,我军的管理又注重说服教育,通过讲清道理,启发觉悟,使干部、战士把执行条令、条例、纪律,变成内在的信念,自觉加以遵守。干部既以严治兵,又以情带兵,对战士,对下级虽严格要求,但不简单粗暴,因而形成官兵融洽,官兵团结的新型的关系。
  四、干部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我军管理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干部的模范作用。凡要求战士和下级做到的,上级和干部自己首先做到,在行动上给部属和战士做出榜样。榜样是无形的力量。一些干部虽然能力、水平不高,却能实施有效的管理,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新时期我军的管理原则和方法必须发展和提高
  但是,如同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一样,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我们的军队都已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军队的编制体制、武器装备、管理对象都和过去大不一样了。因而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一套管理的原则、制度和方法,也需要发展,我军管理工作的优良传统也应充实进新的内容加以丰富提高。
  军队是社会的一部分,永远处在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之中,社会的变化随时都影响着我们的军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比过去有很大提高。而士兵服役具有尽义务的性质,生活水平还比较低,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文化生活在由单一走向多样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由于军队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武装集团,地方允许的,军队不一定允许,地方提倡的,有的军队要加以限制;和平时期,军队要积极参加经济建设,要搞好军地共建精神文明的活动,但又不能因而松懈斗志,走向自由散漫。社会因素影响的增多,必然给军队管理带来新问题,提出新要求,也拓宽了军队管理的内容,同时要求我们善于利用社会的因素,借助社会的力量来共同搞好军队的管理。
  军队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即军队的干部、战土,主要又是连队的战士。今天的战士,具有与过去的战士不同的许多明显的特点。他们多数人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勤于思考不盲从,服理不服权,爱打破砂锅问到底。同时,由于整个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不但要求有较好的物质生活,而且要求有丰富的文化生活。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也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善于说理,说到做到,不但要搞好连队的伙食,而且要活跃连队的文化生活。现在干部中常有&兵难带&的说法,其实,并不是&兵难带&,是我们许多干部的带兵方法,不能适应今天战士的要求。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也承认,人是有积极性、创造性,愿意做好工作的。如果没有发挥出入的积极性,应从管理上去找原因,通过改善管理以排除障碍发挥积极性的因素。对于所谓&兵难带&,也应该从管理上去找原因。只要提高我们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改善管理方法,&兵难带&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和战争年代相比,今天我军的武器装备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不仅在火力、突击力、机动力、防护力、快速反应能力等方面有了新的提高,而且已有了一定的战略核反应能力。目前许多电子、通信、工程防化等新式武器正在陆续装备部队。军队是按确定的编制、体制建立起来的人与武器结合的实体和结构,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使人和武器实行最佳的结合,并通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去发挥武器的最大效能。因而随着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及其类别,数量的空前增多,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的日益先进,必然对管理者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向我们提出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如利用电子计算机作为工具去进行管理的问题。
  所谓管理,就是管理者为了实现一定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的活动。因而管理目标的确定,对管理的原则、方法有着影响、制约的作用。战争年代我军的管理目标是比较单一的。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行军,打仗,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能够保障部队的供给,维持部队最低限度的生活,在行军中少减员或不减员,在战斗中能消灭敌人,取得战斗的胜利。今天,这些情况都变了,正规化建设成为部队建设的重要方面,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也提高了,战土不但要学习军事,提高政治、文化素质,还要学习复员后所需要的民用技术。新的目标的提出,需要管理的原则,方法也随着变化。
  三、创立适应新时期建军需要的现代军事管理科学
  要搞好新时期我军的管理工作,不但要继承和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而且要学习现代的管理科学理论,其中包括有批判地吸取西方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中某些有益的东西。
  西方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从本质上说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但是,其中也反映现代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的内容,这些是没有国家、阶级的界限,是可以利用的。军队是阶级的武装组织,有强烈的阶级性,因而,军队管理工作超越于阶级性之外的共性的东西更少,但也存在着为各国军队所普遍适用的某些共同的内容。强调阶级性质的区别,对外来的东西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是不对的。但是,又不能食而不化,机械照搬,而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加以分析、鉴别,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外国的东西我们要从需要出发主动地去选择,选择的原则是:(一)要适合于我国的国情,我军的军情,有利于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而不是削弱和危害我军的优良传统;(二)有利于巩固我军的斗志,提高我军的战斗力,而不是松懈我军的斗志,降低我军的战斗力;(三)有利于增强我军的上下之间、官兵之间的团结,而不是削弱上下之间、官兵之间的团结;(四)有利于调动干部、战士的积极性、创造性,而不是束缚干部、战士的积极性、创造性。一句话,要有利于我军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建设。
  我们要立足本国,放眼世界,总结我军现代管理的经验,又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吸取外军现代管理的科学内容,创立适应新时期建军需要的现代军事管理科学。这门科学是揭示军队管理本质和规律,对军队各项管理工作起普遍指导作用的原理、原则、方法和手段等组成的理论体系。它大体可分为下列几个部分:(一)总论部分。其内容包括:我军管理的历史发展,管理的对象、过程、职能、本质和意义;军队管理的特点以及基本规律、原则和体制等。(二)分述部分。其内容又可分为:一是管理的基本制度、手段和方法。二是专项管理,如军事、政治思想、后勤、科研、军工诸方面的管理和预防事故等。(三)实现管理职能的条件&&包括人员的素质、管理的机构和技术手段等。这门科学还必须具有突出的军队特点、鲜明的政治特点、浓厚的民族特点和强烈的时代特点。按照这样的科学理论进行管理,就一定能把我军的科学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文选自军队管理学本讨论会论文)
新时期军事管理应当树立的几个观念
成都军区司令员 傅全有
  军委扩大会议作出的军队建设转入和平时期建设轨道的战略决策,是我军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实现这一转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搞好新时期的军事管理,就是其中关键的一环。这是因为,一切军事活动,都必须以有效的管理作保证。现代化的军事活动,需要现代化的军事管理。
  我军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管理的理论、原则、制度和方法,对于我军的作战和建设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必须认真继承和发扬。同时,应该看到,军事管理是一项不断适应新的挑战的研究工作,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模式。因此,应当把军事管理作为一门动态的科学,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以适应新时期军队建设的需要。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如果观念不对,再好的管理方法也会&视而不见&,得不到重视和采纳;即使采纳,也会在实际运用中遭到非议或歪曲。所以,树立正确的军事管理观念至为重要。
  一、树立效益的观念
  军事管理与其他领域的管理,虽然各有其特点,但从本质上讲,都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场&,使置身其间的管理对象能自如、高效地运动,发挥恰当的作用,以实现预定的使命和目标,取得最佳效益。
  管理,对于生产来说是生产力,对于军队来说就是战斗力。在分工精细,协同复杂,人员,组织需要高度集中统一,装备技术繁杂的军事领域,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管理出军事效益。通过科学管理,才能在宏观上对军事理论、编制体制、武器装备、军事人才、军事训练、部队作风纪律培养等工作进行科学的规划、预测和决策,才能把各个子系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协调起来,在战备执勤、教育训练、施工生产等项具体工作中充分发挥整体效能。在战争中,管理对于提高军事效益的作用,尤为明显。科学的管理,能培养指战员顽强的战斗作风、钢铁般的纪律和严守时间的观念,能使各军兵种和各单位协调一致,使正确的意图得以实现,能使武器装备和其它各种物资发挥最大的物效。
  管理出经济效益。我军不仅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而且是建设祖国的重要力量。在物质文明建设中,不管是参加国家经济建设,还是军队自身的农、副、工业生产,都需要通过有效的管理,去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同时,通过科学管理,对于搞好部队武器装备和其他各种物资的使用和维护,节省国防经费,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管理出政治效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新人,提高人的素质。但是,培育&四有&新人,提高人的素质,既要靠教育,又要靠管理。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不管好人,不管好人的思想,就谈不上培育&四有&新,人,提高人的素质。只有使思想教育与科学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管理是提高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管理出社会效益。在管理的实践中,军队大批干部和战土努力钻研管理理论,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增强了管理能力,这不仅是军队建设的需要,而且在全社会都有广阔的用途。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为什么世界各国的各行各业都愿接纳军队的人呢?因为军队的人员的科学知识和文化水平比较高,还有管理方面的知识。&这是管理出社会效益的具体表现之一。同时,通过政治教育,科学管理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密切配合,使我军成为一支有高度思想觉悟、良好道德品质和严格组织纪律的军队,在全民族中具有巨大的精神影响。这也是管理出社会效益的具体表现。
  事实证明,军队的一切工作离不开管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牢固树立了效益观念,军事管理才有目标,有方向,有动力。
  二、树立开放的观念
  军队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是一个开放系统。当它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时,能不断地接受新的需要和新的价值观念。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逐步深入人心,军事管理在如何适应开放性方面有了一些可喜探索和尝试。但是,耽心开放后出乱子,耽心引进会否定我军管理的传统,对军外、国外的管理理论和手段不屑一顾的现象,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
  首先,必须对&管理&的属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管理具有两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两重性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就其自然属性来说,各个不同的社会形态有其共同之处,因而,我们可以借鉴外军管理中符合科学的东西,结合我军的情况加以消化、运用。就其社会属性来说,就必须区分不同社会性质的管理,不能照搬照抄。
  其次,还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军传统的、同科学的管理外来的管理之间的关系。毫无疑义,我军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逐步建立了一整套符合实际情况的行之有效的管理理论、原则、制度和方法,它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高,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外国军队已广泛注意,尤其是我军在管理上注重对人的感情的引导,从根本上提高管理对象服从管理的自觉性,早已引起外军管理者以至外军企业家的浓厚兴趣,影响到他们管理方式的变化。实际上,这对外国是引进,对我们是输出。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军的管理体系本身,还有待于完善、提高,尤其是对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特性与管理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管理对象、环境都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问题都亟待研究和解决。
  第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国民经济管理领域内,从理论、原则到具体方法,都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些成功的经验,是值得军事管理学习和借鉴的。当然,由于军队的任务、对象不同,有些在经济领域行之有效的办法,对于军队不一定合适。但是,象重效益的观念、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对干部根据实绩解决升降去留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等大量科学管理的方法,是可以也应该结合军队实际进行借鉴的。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我军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转变,以及军民共建、军地两用人才的培养活动蓬勃发展,军队与地方的接触呈现扩大的趋势。我们还应该借助社会的力量,如地方党委、政府、学校、家庭来加强对部队人员在营区内外的教育和管理。
  三、树立民主的观念
  民主,首要的意义是指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国家制度和国家形式。这里所说的民主是指人民在政治上有自由发表意见,参与国家政权管理的权利。
  管理是由众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参加的工作,仅靠少数人无论如何是办不好的,必须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军事管理也不例外。为了充分发挥广大干战管理和服从管理的积极性、创造性,使管理卓有成效,管理者必须树立民主的观念,学会民主管理。
  只有树立民主的观念,才能培养和增强被管理者的参与感。有的同志感到部队很难管,被管理者缺乏参与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被管理者有没有参与感,是能否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因素。许多事实证明,由于充分发挥了被管理者的才干和能力,使其参与领导,他们感到有了尊严和地位,并有了归属感和被承认感,从而促进了管理效能的极大提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被管理者的民主意识将逐渐强化。这样,对民主管理的要求就更高了。军队也是一样,八十年代的士兵与五、六十年代的士兵相比,文化程度高、思想活跃、民主愿望强烈。如果在管理中,不采取民主的说服的方法,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只有进行民主的管理,才能使管理者建立起权威。权威与权力是有区别的。一项任命可以使某个领导者拥有某些权力,但不等于建立了权威。一个领导者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就需要以个人权威作为规定权力的必要补充。权威的建立,要依靠管理者个人的智慧,博学,经验,精神道德,指挥才能等,同时也取决于管理者是否具有民主作风。一个缺乏民主作风的管理者,被管理者在表面上可以对他表示&服从&,但那种&服从&是&慑服&,而不是&信服&,会大大削弱管理的有效性。
  只有树立民主的观念,才能促使作出科学决策,这是民主管理在高层次领域中的运用。管理在本质上说,就是决策。管理者的最终产品就是决策与行动。决策正确,成效卓著,决策错误,损失严重。在管理中,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然而,管理者要作出科学的决策,单靠个人智慧,靠拍脑袋是不行的,必须依靠集体的智慧和整体的力量。特别是现代军事管理,内容极为广泛,对象纷繁复杂,手段日益先进,只有广开言路,破除言禁,集思广益,博采众议,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为有效管理提供前提条件。
  我军有民主管理的优良传统。但是,由于几千年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十年内乱&时期民主遭到践踏,其流毒至今未彻底肃清。在军事管理领域里还存在民主观念不强的问题,存在着不能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民主与纪律的关系的问题,以至出现在计划、决策时失误,在部队管理中简单粗暴、放任自流和不服从管理的倾向。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民主管理观念,扩大民主管理的范围,使管理取得更好的效益。
  四、树立法治的观念
  我国的法律,是党的政策的具体化、规范化。被奉为国家意志的党的政策,集中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它包括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我军的条令条例和各种规章制度,是治军方针、原则的具体化、规范化、制度化,属于法的范畴。以法治军,就是根据国家的法律和军队法规来管理军队。
  法治的对立面是人治。所谓人治,就是个人独断专行,按个人的意志办事。我国是人民民主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实行社会主义法制,管理国家事务的人员,包括军队各级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就必须按照代表了人民意志、代表了党的政策的法律办事,而不允许离开法,超越法,随心所欲,各行其是。
  我国的法律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意志,是在总结了革命和建设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群众讨论,由立法机构慎重作出的,具有极大的权威性,也是科学的。我军的条令条例是我军近六十年建设经验的总结和结晶,符合部队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只要我们依法进行管理,用国家的法律和军队的条令条例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去规范包括管理者在内的全体人员,去处理军队建设中的各种问题,是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军队特殊的使命也要求用统一的严密的章程来实施管理。军队是武装集团,主要任务是保卫祖国,抵抗侵略,因此需要高度集中统一的行动,极强的纪律观念和时间观念。要做到这些,就必须用统一的而不是参差的,系统的而不是零散的,规范的而不是随意的标准去规范人们的行动。而具有制度化、规范化和稳定性、连续性的法律法规提供了这种可能。条令条例就是用法律的形式把统一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固定下来,供全军部队长期,严格地遵照执行。
  加强以法治军,是适应部队精简整编,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办法。部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后,管理机构和人员相应减少,如不改进管理方法,势必既劳神,又误事。改革的办法之一,就是加强管理者依法带兵的能力,增强管理对象守法遵章的自觉性。依法管理部队,可以使各级各类机构和人员权、责、利分明,保证彼此间衔接、协调,各自正常发挥职能,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军有法治的传统。建军初期就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建国后,制定了兵役法,军委和总部机关陆续制定颁布了共同条令和各军兵种各部门的条例,这些都为我们依法治军提供了依据。当然,我军的法规还有待健全、完善。
  以法治军,已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军队进行&三化&建设的根本措施和重要保证。认真搞好法制学习,切实增强法治观念,培养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并付诸于管理实践,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对管理者提出的必然要求。
  五、树立科学的观念
  科学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管理科学化,实质就是管理的理论、原则、制度和方法要符合客观规律,主观与客观一致,减少甚至消除对于经验的依赖程度。
  管理需要经验。但现代管理遇到的问题错综复杂,关联因素众多,情况千变万化,企图凭简单的推理和直觉的判断来进行决策,实施具体管理,显然是不够的。要使管理成为科学,就必须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从客观的立场、用科学的手段对管理现象进行观察、研究,探索其中的客观规律,同时从管理现象中提炼概念,形成理论,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管理逐步减少对经验的单纯依赖,从而使管理水平和效益不断提高,实现科学化、最优化。
  树立科学的观念,必须有科学的素质。提高管理者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学习马列主义,学会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研究和探讨我军管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同时要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其中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硬科学和软科学的知识。
  树立科学的观念,还必须改进思维方式。有的管理者受旧的思维方式的支配,或懒于动脑,或怕担风险,习惯于常规思维、定势思维,缺乏创新精神,对虽被实践证明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但习以为常,属于惯例的东西,不敢去改革,这就难免脱离已经发展了的现实。在改革创新的时代,我们应该本着科学态度,对已被实践证明是不科学的东西,采取超越常规的思考,重新认识,辨别真伪,以便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使科学的成份在认识中加强,使新的科学的概念和方法在反思中逐渐形成。
  当前,我们的国防建设正处在向现代化腾飞的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现代化,国防科技、军事理论、军事管理是&三大支柱&。在我们的国防科技存在着差距的情况下,更需要用先进的军事理论和科学的军事管理弥补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说,从树立和强化正确的管理观念入手,提高军事管理的效能,是实现国防现代化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军事管理决策的类型和程序
李楚荣 陈华春
  一、军事管理决策的基本类型
  决策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根据现代科学决策理论有关决策类型的划分,我们认为,军事管理决策按其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经验决策是凭领导者个人的直觉判断和经验做出的决策。这种决策过程较简单,处理的信息量也不很大。从目前情况看,军事管理中通常较简单的中、下层和个人的决策多属这种类型。科学决策是指在科学的理论和知识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作出的具有科学依据的选择和决定。它是集体智慧的产物。军事管理中对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处理,通常采用这种类型;
  2、常规型决策和非常规型决策。常规型决策是指在行动规范中重复出现的例行决策。这种决策主要是针对在管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依据条令条例和其它既定章法,而采用的例行的解决办法。这种决策一般不很复杂,把握性较大。非常规型决策是指偶然发生的或首次出现的非例行决策。这类决策没有现成的先例可查,没有既定程序可循,决策的后果也不清楚,它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
  3、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个人决策就是由领导者个人作出的,并对实施后果负责的决策。这种决策迅速,事权集中,责任明确,而且容易保守机密。集体决策通常采用
  会议等形式,对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所作出的决定,其后果由集体承担。集体决策能集思广益,深思熟虑,有较大的把握性。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都是目前军事管理中常见的类型。
  二、军事管理决策的一般程序
  决策的科学化要求程序必须科学化,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决策,领导者在作决策时,都必须有一个健全的决策程序。这个程序包含着相互间存在的有机联系的各个步骤,它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系统。按照决策科学化的要求,我们认为,军事管理决策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确定目标,制订计划
  确定目标是决策的第一步,是制订计划的前提条件。有了目标,明确了要做什么,才能拟出达到目标的各种计划方案,对于各种方案的优劣才有评价和取舍标准。选择目标必须在掌握足量的信息资料和系统分析、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其基本要求是:一要明确具体。从目标的内容、时间、范围上分清楚,要求措施上搞明确,并尽量数量化,不能笼笼统统,含糊其词。过去有的部队提出&一年内跨入正规化建设的先进行列&,&半年内摘掉后进单位的帽子&,类似这些&口号式&的东西,不能构成目标。二要高低适当。如目标水平太低,无挑战性,实际上等于没有目标;目标水平太高,经过一再努力仍达不到,就会挫伤下属的积极性,目标也就成了一纸空文。三要主次有别。首先应明确决策要保证达到的关键性的目标,其次是希望达到的目标。四要有系统性。确定的目标不是矛盾的、杂乱的,而是统一的、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一个目标整体。
  在确立目标的基础上,就要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有目标而无计划,目标将永远是束之高阁的理想,有计划而无目标,计划将是毫无依据、毫无价值的。因此,糊定计划时必须紧紧围绕目标,从部队的客观实际出发,设计具体的做什么、怎样做的一些问题,计划越周密越详细越好。还可根据目标要求制定长远计划和短期计划,以促使目标的实现。
  2、收集信息,科学预测
  进行决策,先要心中有数,这个数来源于准确的信息和完整的资料,只有知己知彼,决策才能达到有效性和客观性。斯大林曾经说过:&为了领导,必须预见,没有预见,就谈不上领导。&衡量现代领导者的标志之一,就看是否具有战略的眼光,审时度势的能力,预见未来的本领。科学预测不是靠假设、猜想、求神问卜,而是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借助于科学的预测技术,通过对大量信息的系统分析,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先的估计和推测的结果。其目的是减少对未来事件的盲目性,增强对未来的适应能力,主动应付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在适应条件下达到最佳效果。
  预测是提高领导预见性的途径,是实施科学决策的关键。预测和决策是相辅相成的,预测侧重于对客观事物的科学分析,决策则侧重于有利时机的选择。预测提供的是各种可能的方案,决策则根据有利时机在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优者。预测是决策科学化的前提,是为决策服务的。没有预测,就没有科学的决策。
  3、制定方案,从中选优
  确定了目标,取得了一定的信息资料和进行预测以后,就要拟定可能实现决策目标的多种方案供领导者选择。制定方案时要精心设计,确定方案的细节及实施后可能出现的后果,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求实精神,重大方案要进行严格的论证,反复的计算和细致的推敲,使方案有充足的根据,经得起反对者的挑剔。
  方案选优,这是决策程序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无论多高超的智囊团,怎样出色的方案,都必须通过领导者的抉择才能实际发挥效力。如果决策者没有选择最佳方案,而选择了&次佳&甚至&不佳&方案,那么,决策的全过程就不会成功甚至是失败的。因此,领导者在选择方案时要抓住:一是比较择优。就是将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全面权衡各方案的利弊、得失,选择理想方案,最后决断。二是补充完善。确定一种方案后就要以这种方案为基础,综合各种方案的优点,进一步完善,形成更为理想的方案。三是可行性推测。就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和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的可能性,决策后可能产生的后果。对重大问题决策时要做到,没有调查研究不决,没有智囊谋划不决,没有充分研究不决,没有两个以上方案不决。
  4、决策执行,反馈控制
  决策和决策的执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没有决策就不可能有目的的行动,而行动过程中,又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作出新的判断和决定,所以,选出最佳方案作出抉择后,并非决策过程的终结,而是决策执行这一新阶段的开始,是决策阶段的继续。
  在决策实施过程中,由于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所有事先考虑到的后果都会变成可能发生的问题。怎样才能及时抓住并解决出现的问题,使决策按既定目标进行,就必须加强反馈控制,也就是说领导者要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的信息,依据信息实施有效的控制。信息反馈是为了控制,而任何控制又都需要通过信息反馈来实现。没有反馈就没有自动调节和自动组织,没有反馈就无法实现控制。实行反馈控制,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某些不按决策进行的现象,另一方面又能对因客观形势的变化出现某些事前没有考虑到的后果,而及时修正决策本身的偏差。所以,反馈控制是检验决策执行情况和决策制定本身正确与否的重要阶段,也是决策程序中不可缺少的阶段。
  (5)修正偏差,追踪决策
  追踪决策是指原决策开始实施后,因主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时,对原决策方案的根本性修正。为准确掌握决策执行情况,领导者应该组织人员不问断地监督检查,以便发现任务是否按时完成,质量是否达到既定标准,人员是否胜任本职工作,物力是否得到了保证和充分利用,全体人员是否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情况,为追踪决策提供数据、信息和资料。
  在决策实施当中,往往受到大量随机因素的影响,问题源、决策客体、环境等因素处于不断变化中,使原决策不能按照预定目标发展,甚至出现偏差。这是科学决策中的正常状态,所以,决策者必须掌握追踪决策的原理和方法,一旦发现原决策有过失,严重影响决策目标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进行相应的追踪决策,使调整后的目标决策得以实现。
  管理方式也应随之有所变化,金科玉律的形式是没有的。
  以上是军事管理决策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决策程序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要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特别要从部队的特点出发,善于采用既简便又科学的决策程序。&
加强机关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 刘华清
  当前,海军广大指战员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为建设一只精干顶用、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人民海军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海军建设的历史证明,一切军事活动,都必须以有效的管理作保证。尤其是现代化的军事活动,更需要有现代化的军事管理。海军科学管理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有对高层、中层和基层等各个层次性的管理;有对作战、训练、装备、后勤、政工、行政、科技等部门性的管理;有对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等对象性的管理。我们要通过有效的管理,使海军真正达到象恩格斯早就指出的那样,把&许多人动作,许多力量溶为一个总的力量&,即&造就新的力量&。因此,学会现代先进的军事管理艺术,大力加强海军的科学管理,就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社会的任何领域都离不开管理。军队也离不开管理。管理,对我军来说并不陌生。它作为军队建设的一项重要保证工作,早从红军时代起,直至整个战争年代,就有了优良的传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古田会议的决议、加强党的领导与保证作用、支部建在连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政一致、军民一致、官兵一致、上下一致、英勇战斗、团结奋斗以及纪律、内务等条令,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理论、原则和方法,对我军战斗力的巩固与提高,对保证我军的胜利,都起到了十分重大的历史作用。全国解放后,我军根据任务和条件的变化,总结了建军与作战的经验,从当时特点出发,把现代管理科学原理广泛运用于部队建设,使我军的管理日趋完善,更加科学。海军是以陆军为骨干组建的新型军种,继承发扬了我军管理工作的优良传统,并在三十多年的自身建设中,摸索出了一些符合海军特点的管理经验。但必须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海军建设面临许多新的情况,管理更加复杂,对管理科学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在向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前进的一切军事管理活动中,继承和发扬我军过去的管理传统是十分重要的,但更应创立适合新时期部队建设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当前,除了加强宏观管理,提高各级的决策水平;加强基层管理,搞好部队建设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加强机关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机关管理,对加强海军科学管理十分重要。因为机关是处在首长与部队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是部队管理的职能部门,既要对上负责,又要对下负责。因此,机关职能作用发挥得好坏,工作效率的高低,对贯彻党委、首长的决策和部队建设有着直接的重大影响。而加强机关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最根本的是使海军各级机关都能达到精干高效的要求。为此,要特别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更新和树立新观念
  军委邓主席指出:&干部,包括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在苦练中增长指挥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力的提高首先取决于观念的改革。只有变革了管理观念,才能接收新的管理方法,重视科学管理。一是要树立人精好办事,机构精干效率高的观念。那种每当受领任务就要增加额外编制的&人多好办事&的观念,必然会给管理活动带来干扰,增加内耗,妨碍高效率,高节奏地履行机关的管理职能,延缓甚至阻碍管理目标的完成。二是要树立系统观念。机关负有对部队实施全面管理的责任,树立系统观念极为重要。一方面要把管理对象作为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来看待,加强对部队的统一领导,保证指令信息的集中统一。这就要求机关各部门之间加强横向联系,互通情况,搞好互相协调,避免政出多门,各执一词,出现分散主义的倾向;另一方向,也是最为重要的,即机关本身要有系统观念,要注意克服那种相互争人、争权、争钱的不良倾向,真正树立起全局在胸的整体观念。三是要树立效益观念。机关作为管理部门,它所制定的命令、计划、措施、规章制度,直接影响着部队的战斗力建设,往往上面偏之毫厘,基层失之千里。同时,机关还掌握着一定的资源,这些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又直接关系到海军建设的整体利益。因此,要求机关人员必须精心计划,科学管理,保证任何时候任何工作都与部队的实际紧密结合,以求得更大的效益,真正能有利于部队战斗力的建设。四是要树立服务的观念。机关为部队服务,是机关职能所决定的。为部队服务,其衡量标准是要看为部队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如何。为部队解决实际问题应从机关两个职能工作方面来看:一是机关人员在机关进行日常工作时,要把为基层解决问题放在首要地位,做到事事想着基层,早有规划,有问题必须设法予以解决;二是下部队工作时,也要把为基层解决问题,特别是那些就地可以解决的问题,作为首要的目标要求,必须解决好,不能把问题带回机关当&二传手&不了了之,下次下部队还是这些老问题&旧话重提&机关下部队的成效,是要看为部队解决问题的多少,而不是下部队次数人数的多少;看下部队是否做到了掌握情况准确、统计数据真实、分析问题透彻、解决办法具体、综合报告有力,是否能为首长解决部队问题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并以此作为衡量机关工作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准。同时,基层部队要经常对机关工作给予评价,对机关起反制作用,以促进机关作风的改进,更好地为部队服务。
  第二,实行管理责任制
  责任制是科学管理的基础,在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责任制明确,才能围绕目标进行有效的活动,从而产生最大的效能。列宁指出:&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的工作完全负责&。这就指明了责任制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我们首先要明确各级领导机关部门责任制。现代管理科学重要原理之一是强调层次性。只有每个层次都做好本层次的工作,才能达到有效的管理。海军部队各级机关的管理也应有鲜明的层次性,包括基地、支队(水警区、航空师)和大队等机关都应有明确的责任制。二是要明确机关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管理工作渗透到海军各项工作中,涉及到每个人,每项具体工作。我们海军所有机关的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责任,做到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抓,人人都有明确的岗位责任,每个人都能尽心尽责,忠于职守,协调一致,齐抓共管。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把部队管理好。
  第三,逐步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机关要提高工作效率,除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之外,技术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因为管理同任何事物一样,都要有一定的技术手段为保障。现代管理手段就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自动化管理系统。我们海军现在拥有的计算机数量是相当可观的,但真正发挥作用的不多。据统计,技术先进国家的海军的计算机,百分之八十用于管理方面。我们海军各级机关要特别重视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应用,建立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和网络系统,对机关和部队实施自动化管理,切实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为提高管理水平服务。
  第四,提高机关人员素质
  要做到机关管理精干高效,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因为人是管理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部队管理工作的成败,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人的因素。也就是说,把管理的内容、职能、原则、制度和方法,要真正转化为机关人员对部队实施科学管理的能力,取决于管理者本身的素质状况。因此,提高各级机关干部的管理水平,科学地管理好部队,首要的问题是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从海军各级机关管理的状况来看,当前主要着重提高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一是政治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三大优良作风和五种革命精神,是我军良好政治素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海军各级机关干部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各级干部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热爱海军事业,甘当无名英雄,充分发挥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荣传统,把法制管理与感情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管理成效。二是军事素质。人和武器装备是构成现代战斗方的两大要素。如何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好,就对机关干部提出了更高的军事素质要求。因此,我们的各级机关干部必须具备较高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驾驭复杂多变的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三是带兵素质。管理是一门科学,带兵是一门学问。我们讲带兵,包括带机关和带部队。这就要求领导机关不仅是一部运转自如的机器,而且能够带动部队运转。领导干部不仅要了解机关,熟悉机关,而且要了解部队熟悉部队,对部队有深厚的感情。机关于部要来自部队,有部队的基层工作经验。没有在基层工作的机关干部,要通过下部队调查研究、代职等多种形式,使他们学会并掌握带好部队的本领,而部队干部也要有机关,院校工作的经验。这样会培养造就众多的具有全面素,能上能下的干部,机关、部队的管理水平将会进一步改观。
  (本文选自军队管理学术讨论会论文)&
恢复军衔制势在必行
  军衔制度是军队正规化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完善军队的服役制制度、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对于确定军人的社会地位、政治荣誉和福利待遇等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军由于长期取消了军衔制度,军队干部管理产生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要建设一支&四化&的军队干部队伍,必须尽快恢复军衔制度。下面,谈谈个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一、没有衔级必然出现的问题
  干部的使用和待遇是军队干部制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主要以职务来决定干部的使用待遇;二是设置与职务相并行的军衔等级,实行职、衔分离,将职、衔二者配合使用,运用职务的职能主要解决干部的使用问题,运用衔级的职能主要解决干部的待遇问题。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证明,第一种办法弊多利少,第二种办法比较合理。
  从理论上讲,职务和衔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谓职务,就是个人为国家办事的岗位,其特点是重才干,重能力,要求干部的才能与岗位能级要求一致;所谓衔级,是国家根据干部的职务、军事政治素养等条件,授与干部个人的等级称号,是国家对于部工作成绩的公开标记,在政治上对干部有保障地位、荣誉、权利的作用,在精神上对干部有鼓励、安慰的作用,在物质上标志着一定的报酬待遇。实行军衔制度,坚持职、衔分离,体现了职、衔不同的属性和功能,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原则在干部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我军在1955年至1965年实行军衔制度的十年间,军衔在确定军人之间的上下级关系(职务隶属关系除外),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军队的正规化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在&左&的影响下采取了一些违反军衔规律的做法,例如在军衔等级之外保留薪金级别等,使军衔的主要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1965年取消军衔制度以后,干部的薪金待遇是用行政级别调节的。这种级别虽有衔级的某种属性,但不具备规范、调节干部待遇的全部功能。同时,由于行政级别长期处于冻结的状态,加上我们的一些习惯做法,使职务实际上成了区别干部待遇的标准。这就产生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一)在干部使用上,难以把握住量能授职的原则。&因事设官,随能授职&,&有功者受重禄,有能者处大官&,这是我国古人倡导的一条重要治官原则,在今天也无疑具有现实意义。由于没有衔级,干部的待遇问题主要靠提升职务解决,使用干部时往往容易把资历和历史贡献看得过重,而把德才看得过轻,势必障碍年轻有为干部的成长。我军干部队伍建设上&论资排辈&思想所以难以克服,除了封建思想的影响,没有一个军衔等级来规范、调节干部的待遇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在干部的编制上,易于导致人员过多。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职务、编制干部,是办事效率高的重要保证。古人说:&当官择人,则官虽简而常若有余。为人择官,则官虽繁而常若不足。&③怎样才能做到&为官择人&?根本的是要有一套健全的、科学的干部制度作保障。没有衔级制度,在编配干部时往往因解决干部待遇的问题,考虑干部的功绩,资历等因素而多安排一些职务,结果副职、虚职过多,出现&一官而数人居之,一事为数人治之&的现象。
  (三)容易助长贪权恋位、以权谋私等错误思想。待遇问题关系到每个干部的切身利益,必然引起干部个人和领导的重视。在干部的待遇主要靠职务调节的情况下,有的干部为了提高待遇,要在升官上找门路,客观上助长了&能官不能民&,&能上不能下&的错误思想;有的领导为了解决下级的待遇问题,也主要在提升下级职务上想办法。在精简整编中有的单位突击提拔干部,有的单位为了动员干部离退休,自定离退者升一职,有的单位甚至把一些资格老的木工、司机、打字员提到了团级职务。究其原因,除某些领导作风不正外,主要是以职务来调节待遇造成的。
  (四)难以实事求是地解决干部的物质待遇问题。要在实践中贯彻好按劳分配原则,有一个如何理解&劳&的含义问题。按劳分配既要讲现实的劳绩,也要讲历史的贡献。主要以现任职务来规范干部的物质待遇,容易忽视历史贡献,不利于合理地解决干部的待遇问题。处于同一领导层次的干部,付出的劳动,作出的贡献并不相同。主要以职务来决定的物质待遇造成吃职务的&大锅饭&,难以起到鼓励先进的作用。另外,也有这样的情况:有的人能力强,工作积极,在本职岗位上贡献也大,只是因为工作需要而长期稳定在一个职务上,而有的人只是由于某种机遇,或受单位性质所决定,职务升迁很快。对于这些人来说,如果仅以职务来确定物质待遇,体现不了按劳分配原则,也不利于促使干部安心本职工作。世界各国军队多数是从军衔等级来规范、调节军官的薪金待遇的。每一级军衔又分成若干薪金等级,下级军官的薪金可以超过上几级军官的最低薪金。这样做,既考虑到职务,又照顾到历史贡献,有利于合理解决军人的待遇问题。
  二、恢复军衔制度有利于理顺干部工作的关系
  理顺干部工作关系,是搞好干部管理的重要前提。恢复军衔制度可以利用职务和衔级的不同职能,正确处理好干部使用和待遇的关系,为理顺干部工作的各种关系奠定了基础。
  (一)有利于理顺干部队伍的进、出关系。干部队伍的大进大出,流动过速,是我军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些年来,为了加强部队建设,我军既提拨了大批新干部,也集中地转业了一批干部,但也影响了干部队伍的稳定。恢复军衔制度,类似问题就比较易于避免。因为,军衔制度对干部的任职、晋衔年限和提高服役年龄,都有明确规定,军官到期不能晋升或达到最高服役年龄,就得退出现役,根据干部退役情况再确定补充干部的数量。这样年年有进有出,长流水,不断线,干部进出就正常化了。同时,由于干部的职、衔是按规定年限晋升的,干部每年的进出流量能够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以内。如苏,美等国军队,每年军官的进出数量大约占军官总数的10%左右。干部进出数量稳定了,有利于加强对干部进出的计划管理,根据军队建设的需要和国家人事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对干部的选拨和退役工作,做到&量出为入&,进出有序。
  (二)有利于理顺干部职务的上下关系。在没有衔级的条件下,职务下就意味着待遇降,这对于一些干部来说自然是不愿意的。另外,由于社会上还存在着&上荣下辱&、&上优下劣&的旧观念,加上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作保证,难以做到使干部自觉地下。实行军衔制度后,军衔是军人的终身荣誉,不犯错误不能降级,非经法院判决不能剥夺,干部职务下了,待遇不受大影响,思想阻力就比较容易克服。另外,随着与军衔制度相符合的干部提拨、任免、考核、轮换等制度的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就从制度上得到保证。外国军官在职务的升降上是有具体的制度作保证的。比如美军规定,由于军龄差两年不能领取退休金的校官,在确定退役后,可以降到士官职务再干两年,直到获得领取退休金的资格。
  (三)有利于理顺干部队伍稳定和新老更替的关系。过去,曾经出现过这样的现象:一强调稳定,就把干部提升&冻结&,加快了干部队伍年龄老化;一强调年轻化,就又摘年龄上的&一刀切&,把一些尚年富力强的干部转业,使干部队伍素质下降。这些情况表明,理顺干部稳定和新老更替的关系,对于搞好干部队伍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实行军衔制度,有了法定的职、衔晋升年限和服役年龄的规定,既可以使干部在一个岗位上经受一定时期的锻炼, 积累经验,提高素质,又可以使干部对服役年限心中有数,促进思想的稳定,既可以实现新老干部的自然交替,又可以保证干部队伍结构的年轻化。
  (四)有利于理顺干部的编配关系。我军五十年代实行军衔制初期,是比较注意利用军衔制度来促进干部编配合理化的。比如,曾对机关干部实行分等制,将参谋、干事、秘书、助理员等职务,区分为不同等级,规定了每一级的编制军衔和编制定额,然后按编制和个人的德才情况任命,使机关干部超配、高配的问题得到控制。可惜,在&左&的思想影响下,这一套好的做法并没有坚持下来,以致使干部队伍长期存在编制不符的现象,特别是高配、超配的问题比较突出。要解决好编配不符的问题,根本途径是建立干部定额制度,通过立法程序规定干部总额和各级干部的限额,从宏观上加强控制。军衔制度是有利于促进干部制度编配合理化的。因为实行军衔制度,就要建立符合这一制度的干部晋升制度、退役退休制度,就要从全军组织编制上科学编制各衔级军官的限额,这就为干部定额制度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另外,由于军衔具有调节干部待遇的作用,在编制干部时,也就没有必要为解决某些干部的待遇问题安排过多的虚职、副职。
  三、恢复军衔制可以促进干部管理的法制化
  建立一套适应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需要的干部人事法规,是使军队干部人事管理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克服干部管理无法可依的根本途径。对于推动军队干部工作的立法,巩固军队体制改革的成果,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恢复军衔制度必须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和颁发相应的法律,这是我军干部管理法制化的重要步骤。有了这样的法律,就可以减少以至杜绝干部管理中的主观随意性。
  其次,恢复军衔制度必然推动干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我军实行军衔制的十年中,军衔职能所以未能充分发挥出来,除了&左&的思想影响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配套制度没有跟上,为了保证军衔制度得到真正执行,就必须制定和颁发符合这一制度的军官选拨、培训、任免、考核、奖惩,退役退休、转业安置等条例,需要散淀和颁发与军衔制度密切相关的文职干部条例、预备役军官条例、士兵衔级条例、军官家属优待条例,等等。这是我军干部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
  第三,恢复军衔制度,也将推动军队干部工作基本法的建设。军衔制度及各项配套制度,在军队干部工作法律程序中,属于较低层次的法规。要确保军衔制度得到顺利实行,还必须有高层次的军队干部工作基本法作指导。这就要根据我军的性质、特点、新时期的任务和党的干部政策,干部工作的基本经验,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法。其内容主要包括:党管干部的原则,任人唯贤的原则;考试、考核原则;民主、平等原则;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原则;职务能上能下原则,衔级终身制原则等等。
(作者工作单位:军事科学院)
管理教育必须走科学化的道路
兰州军区参谋长 邢世忠
  我军的管理教育工作,具有人民军队的鲜明特色。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军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在部队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创立起一套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很多优良传统,对我军的发展壮大和完成各项任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部队建设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我军建设指导思想实现战略转变后,管理教育理论与实际工作之间出现了既适应又不相适应的问题,为此,全军上下积极进行广泛深入地探索,总结了不少新鲜经验。但是,从总体上看,认识仍需深化,经验有待上升为理论,管理教育必须走科学化的道路。
  当前部队管理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
  一、部队任务的双重性,扩大了管理教育的范围。历史上,我军向来担负着打仗,生产和做群众工作三大任务。但是,打仗、备战始终是我军最主要的任务,生产和群众工作,也是以夺取革命胜利为最高目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部队建设处于服从、服务于国家四化建设大局的地位,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状态转到较长时期的和平建设阶段,从主要执行备战任务转到保卫祖国、建设四化的双重任务上来。部队不仅要努力提高战斗力,而且要积极参加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军民共建、培养两用人才,以及生产经营活动等等。这是新时期部队建设的显著特点,必然对管理教育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扩大了管理教育的内容。
  二、部队组织结构的变化,增大了管理教育的工作量。我军在体制改革、精简整编之后,部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管理层次减少,副职减少,管理者的,工作量增大。二是部队合成程度提高,特种兵已成为陆军的主要力量,提高了对管理教育的要求。三是编组形式多样化,出现了集团军、摩步师、轻装摩步师、特种兵师(旅)、教导师团、直升机大队等新编制,管理教育更为复杂。四是管理者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但实战经验和管理部队的经验缺乏,不同程度地存在不会管或不愿管、不敢管的问题。这是当前管理教育上突出的薄弱环节,也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大问题。
  三、管理对象的新特点,:提高了对管理教育的要求。现代管理学把管理对象概括为人、财、物、信息、时间、机构和章法七个要素。军队是人和以武器装备为代表的物相结合的战斗集体。因此,管理教育的研究对象就是这种特定的人&&物系统。人,作为管理的主体对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战士文化水平逐年提高,思想敏锐,感情丰富,民主意识强,需要层次多,具有求知、求实,求新,求美、求乐的特点。另一方面,他们没有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感情脆弱、思想易变,自我约束能力差,纪律观念淡薄。还有的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染上一些不良习惯。武器装备,目前,我军不仅一般技术装备的数量增多,质量提高,而且还拥有了一批像计算机这样的高技术装备。这种多方面、多层次的变化,对管理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社会环境的变化,丰富了管理教育的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的贯彻落实,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广大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明显提高,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对部队人员的吸引力增强。二是在开放的形势下,一方面地方上的物质、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改革的新鲜经验对部队管理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资产阶级一些腐朽的东西也不可避免地通过各种渠道影响部队。三是社会上的庸俗关系学和各种不正之风也反映到部队内部来,腐蚀着干部战士的思想。四是我们某些政策和制度还不够完善,不少干部战士存在后顾之忧,影响安心服役。
  我们必须根据这些变化,运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管理教育的理论,并与我军管理教育的传统经验紧密结合,创造出适应新情况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科学的管理方法。
  所谓管理教育的科学化,概括地说,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实现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为目标,把我军管理教育的传统理论和经验同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相结合,正确处理新时期军队建设中人、物、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争取管理教育的最佳效益,保证我军各项任务的完成。我认为,当前我军管理教育走科学化道路的基本要求应该是:管理观念要有时代性。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改变与新时期不相适应的旧观念,树立现代科学管理观念。管理结构要有效益性。在部队任务、技术装备、人员素质以及环境条件不断变化的新时期,必须及时地对管理结构进行调整,以创造更大的管理效益。管理制度要有规范性。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是从严治军,加强管理教育,促进部队全面建设的基本依据,必须针对部队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对条令条例、规章制度进行补充、完善,以建立新的系统的行为规范。管理方法要有先进性。认真学习、运用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现代科学知识,不断改进管理教育方法。同时,还要大力发展运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教育的水平。
  管理教育工作如何走科学化的道路呢?
  一、强化管理教育中的教育管理,是实现管理教育科学化的前提条件。把教育同管理紧密结合,是我军管理工作的显著特色。我军管理教育中的教育同政治思想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果说政治思想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话,那么管理教育中的教育则可认为是应用教育。这种应用教育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解决管理活动中的现实思想问题;二是解决管理活动中的方法问题。现代条件下,没有良好的教育,不可能有高水平的管理。但是,教育本身又有一个管理问题,而且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没有好的教育管理,就不可能有好的教育成果。因此,加强教育的管理已成为我军管理教育必须认真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在我军以往的管理教育中,虽然将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教育的管理结构不够健全;教育制度不够规范,教育的条件,尤其是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的条件较差,缺乏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员队伍。为了尽快提高管理教育水平,首先必须加强为教育服务的各项管理工作,使之率先走科学化的道路:要把管理教育纳入教育训练的整体规划,积极创造多类型、多层次的交叉型教育网络,要大力开拓教育范围,沟通管理渠道,广猎管理教育信息,丰富教育内容,改革教育方法,要建立正规的教育秩序,制定严格的教育制度和长远教育规划;要抓紧培训教育骨干,形成军地一体化教育训练的组织结构,增强教育功能;要改善教育的环境和条件。使战士从进入营区到离开部队的全过程,成为接受系统教育和系统训练的过程。
  二、发挥管理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实现管理教育科学他的基本要求。管理教育必须在充分发挥整体功能上下功夫。管理教育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在于宏观整体控制,在于各个管理环节的能动作用和充满活力,在于各因素之间的协调发展。从目前部队管理的实际情况看,首先要保持基层稳定,增强基层活力。不仅要保持基层干部的相对稳定,而且要保证干部在职在位,各负其责;在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合理地解决基层干部职级待遇、深造学习、家庭困难等实际问题;改变任务过重,工作过多,时间上不留余地的做法,给基层一定的工作安排和时间支配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党支部、共青团、革命军人委员会及班排等各类组织的作用;不断改善基层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逐步求得部队与社会生活环境的平衡。其次,领导机关要宏观控制,科学指导,控制必须讲究层次和分工,那种&统得过死&,&一杆子插到底&的控制是不会收到好效果的。领导机关,特别是高级机关,主要是从整体出发,实行计划控制和目标控制,根据信息反馈,修订决策,协调各级和各部门的工作,使各级承担相应的工作负荷并协同运转。监督,应以维护系统秩序和目标方向为目的,不能乱派任务,乱用人力,乱要材料,或者一味地评比、考核、验收。否则,不仅达不到预定目标,反而会使下面产生消极情绪。现在有的基层单位不欢迎上级工作组,就是这种消极情绪的表现。领导机关要牢固树立为部队服务的思想,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扎扎实实帮助基层解决问题,尤其要千方百计提高基层干部的管教水平。
  三、提高基层干部的管教水平,是实现管理教育科学化的关键环节。基层是管理教育的第一线,是各种矛盾的交叉集中点。基层干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部队管理教育的好坏。当前,对基层干部除了要求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加强锻炼以外,还要重视对他们的帮助和培养,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部队管理者形象。干部的良好形象和表率作用,对战士有巨大感染力和统御力。帮助基层干部树立良好的形象,是加强基层建设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二是要帮助他们缩短管理教育中的转换期。随着我军&学生官&大量走上基层领导岗位,各级领导和机关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扶持、引导、促进他们成长,为他们创造摔打锻炼的条件,帮助他们认识部队管理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熟悉我军管理教育的理论和经验,研究新时期部队管理教育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管理教育的实践中积累知识,增长才干,使他们尽快掌握管理艺术,逐步成长为合格的管理人才。三是加强管理干部的系统教育和整体训练。多年来,我军管理教育的经验和传统主要靠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方式得以继承和发展,这在我军建军史上曾经起到重大作用,今后仍将是主要方式之一。但是,过去对于科学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开发则局限于高级机关和研究部门,许多研究成果和业已公认的科学管理理论没有正规的教育和推广渠道,这是影响提高管理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必须设法使广大管理干部受到系统的专业教育。因此,管理教育应作为院校训练的重要内容,有条件的院校都应当开设管理教育专业,使基层干部在院校学习期间受到良好的正规教育。
  四、加强同外部环境的联系,是实现管理教育科学化的重要途径。加强同外部环境的联系,包含对社会的联系和对世界的联系两层含义。它的基本着眼点是,学习,借鉴地方和世界各国军队先进的管理方法、手段和经验,增强我军管理教育的活力,促进我军现代化建设。从目前的需要和可能来看,同社会联系的主要途径:一是面向社会,广猎信息,及时吸收对我军管理教育有益的经验。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深入学习地方的先进管理经验。三是以军地结合的形式加强管理教育,如军民共建两个文明、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开展军地联谊活动等。四是充分利用社会&功能&,完成管理教育的部分任务,提高管理教育水平和效益,如送地方定向培养人才,到地方听课,参加函授、自学,请地方专家到部队讲课,依托地方的科研力量进行技术革新和学术研究,利用地方的服务行业,改善部队生活条件等。同世界联系的主要途径:一是面向世界,及时捕捉有借鉴作用的东西;二是加强与各国军队的交往,学习一切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和经验;三是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部分先进武器、装备和管理设备。由于军队性质和任务与地方不同,在加强同外部环境的联系中,必须更加重视坚持无产阶级军队的性质和建军宗旨,坚持对外部经验的严格选择和改造利用。
  五、坚持从严治军,是实现管理教育科学化的重要保证。从严治军,是古今中外治军的一条通则。现代条件下,部队装备不断更新,战争要求越来越高,如不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就无法驾驭新式装备,完成作战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越是现代化,越要从严治军。条令条例是从严治军的依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条令条例的贯彻执行不但不能削弱,反而应该强化,使我军各项管理逐步实现条令化、制度化、规范化。其次,要根据新形势的发展变化,摒弃不适合部队实际情况的个别规定,丰富和发展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当前,部队试行推广的目标管理、标准化管理、定量管理、系统管理等成功经验,也可以有选择地在条令条例中加以体现。再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集中统一与民主管理的关系。当今,干部战士的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管理中的民主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保证干部战土的民主权利,尊重战士的主人翁地位,鼓励和引导战士积极参与连队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善于采纳战土的正确意见和建议,保护他们学习文化科技知识的兴趣爱好,支持他们开展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给他们提供造就军地两用人才的条件。不允许侵占战士利益,不允许剥夺战士应有的权利和民主,坚决反对打骂和体罚、侮辱战士的不良行为。但是,我国的民主和自由,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和自由,不是极端民主,不是自由化。作为军队来说,更要有高度的集中,严格的纪律,绝不允许破坏和削弱集中和纪律的现象存在。&
培育我军成长的宝贵精神财富
&&学习朱德同志杰出的军事管理思想
  当我们在迎接建军六十周年的时候,回顾我军光辉的战斗历程,无不崇敬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们敬爱的元帅朱德同志。他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创建和培育了我们这支英雄的人民军队,为党为人民建树了丰功伟绩。朱德同志曾经担任我军的总司令,他身经百战、戎马一生,既有运筹帷幄的雄才大略,又有治军带兵的卓绝才能,他的杰出的军事管理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成长壮大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认真学习,深入研究这些思想,对于指导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朱德同志十分强调管理在军队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他要求通过科学的管理,严格的训练,深入的教育,刻苦的养成,把我军建设成为革命的大熔炉,培养人才的大学校和温暖的大家庭。他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惯于把军队工作通俗地概括为带兵、养兵、练兵、用兵,特别强调带兵、管理是做好军队各项工作的基础。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系统地总结了我军管理的原则和方法,连续发表了军事管理的重要文章。日,朱德同志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了《革命军队管理的原则》,深刻地指出&一切干部,学习用马列主义的原则,学习用革命的办法来管理我们革命的军队,是目前第一等重要的事情&。同年10月16日,他又在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论军队的管理问题》的报告,提出了带兵的十二条办法,这就是: (一)干部要以身作则; (二)要建立家务; (三)政治上的保证;(四)军事上的保证; (五)供给上的保证; (六)卫生上的保证; (七)组织上的保证;(八)纪律要严密; (九)赏罚要严明; (十)职责要分明; (十一)生活要有规律; (十二)组织好学习。日,他在党的七大所做的军事报告中,专门讲述了&怎样带兵&的问题,明确地指出,&有两种不同的军队,就有两种不同的带兵方法。非人民的、反人民的军队的带兵方法,是把土兵当成奴隶。而人民的军队的带兵方法则是把士兵当成自觉的战士。&朱德同志还提出军队干部有三大任务:会练兵、会带兵、会用兵打仗,要求每个指挥员都要掌握好这三条。1950年3月,当我军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他又高瞻远瞩的要求全军干部&学会科学管理&。所有这些论述,都是我军管理史上的光辉篇章,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用什么原则指导我军的管理,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朱德同志在总结我军建设的丰富经验之后,深刻地指出:&革命军队的管理,应该用革命的原则,这就是在对事对人上用&大公无私&的原则&。他还说:&我们的军队是革命的军队,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军队,也就是国家的军队,不是个人的军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①大公无私的原则体现了我军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成为我军一切带兵干部崇高的职业道德标准,是人民军队搞好管理最根本的原则。
  朱德同志指出,按照大公无私的原则管理部队,一是要反对对人对事自私自利,小团体观念和本位主义,&反对地域观念,我们不应当有南方和北方之分&,&南方人和北方人,生活习惯虽然不同,但政治上是一致的&②要&抛弃一切一己之私,一切以革命利益为前提&(《朱德选集》第89页)。二是对同志对部属要&一视同仁&,&赏罚公正&,&不应有亲、疏、厚、薄之分,不应有爱、恶、生、熟之别&(同上 第90页)。三是在物资分配上,不能&凭心所欲&,你对我好就给你,不好就不给或少给或迟给,而应&以革命的利益,工作的需要为标准&。③干部只有坚持用大公无私的原则管理部队,才能真正做到先人后己,身体力行,身先士卒,关心部下,甘苦共尝,从而博得全军人员的赞扬。
  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大公无私的原则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当前,我们有的部队管理教育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认真贯彻大公无私的原则,致使社会上向钱看、自由化、庸俗关系学等,侵入了我军的机体,有的干部对部属、对士兵以是否同乡熟人分亲疏。有的干部把官兵关系当成商品交换关系,你给我好处,我就给你好处,接受礼物,特殊关照、互相利用。还有的干部以个人好恶分级别。&听话的&、&顺手的&、&情投意合的&就偏爱,否则就另眼看待。也有的干部以先进后进分远近。对先进的就喜爱,就亲近,对后进的就冷漠,就疏远。凡此种种,都违背了大公无私的原则,违背了我军的性质和宗旨。我们在管理中应当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搞五湖四海,对同志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干部要热爱每一个战士,关心每一个部属,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发挥管理工作的威力,使部队形成坚强的战斗集体。
  朱德同志军事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干部要尊重士兵、爱护士兵、依靠士兵,坚持官兵一致的原则。他特别赞扬在全军开展尊干爱兵运动,并指出我军的官兵关系&就同于工人农民群众和他们所爱戴的领袖的关系,同等于优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同等于长兄幼弟的关系。&④他说,&只有能代表士兵利益,能体贴士兵疾苦的军官,不脱离士兵群众的军官,才是一个好的军官&。⑤千千万万的士兵是军队的基础,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主体,是建树一切胜利丰碑的基石。爱兵就是爱护我们人民军队,就是爱护部队的战斗力,这也是我们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所决定的。
  朱德同志的爱兵思想,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的力量,是创造世界和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个人是&沧海一粟&。朱德同志曾经说,我们一切力量来自群众,我们没有别的本事,我们的本事只有同群众密切结合在一起,如果我们离开了群众,我们就一事无成,就必然失败。士兵正是军队中最大多数的群众。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朱德同志对干部爱兵提出了全面的要求:一是从政治上爱兵。&带兵也主要是靠提高战土的阶级觉悟&。战士的觉悟提高了,&兵就带住了,部队就巩固了,这就是政治上的保证。&⑥朱德同志还指出:&对部下的关心,首先应在政治上注意。举凡有关政治荣誉、政治地位、政治教育机会等问题,切不可熟视无睹,必须认真替部下正确解决。&⑦他提出干部要创造条件,帮助战士立功,当模范,当优秀投弹手、技术能手,使每一个战士都有强烈的上进心。在政治上关心爱护战士,就要在日常管理中做好调查研究,准确地把握部属的思想脉搏,了解战士的每一个进步,及时加以表扬、鼓励;了解他们的弱点和缺点,及时给予帮助、纠正。要象园丁培植树苗一样,对部属和战士全心全意地加以扶持。二是从物质文化生活上关心爱护战士。朱德同志历来要求干部眼睛向下,体察下情,关心土兵疾苦和痛痒,把战士的冷暖挂在心上。他甚至连天冷要生火,吃东西要煮熟,不要喝生水,督促战士洗澡,替换衬衣,一定要看望病号,等等,都列为干部注意的事项。他还指出,&特别要提倡文化娱乐,使会唱歌的唱歌,会唱戏的唱戏,这对于我们带好部队都有好处&。⑧三是要重视战场爱兵,爱惜士兵的生命,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朱德同志说:&这样那样地爱护战士,生怕战士饿了、冷了,这都是很好的。陈赓部队的战士最近向指挥员提出一个问题:&你们把战术搞得好一点,少死几个人,不是比关心我们的温饱更好吗?&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实际,大家要很好地从中得到启发&。&要真正爱护战士,干部就要把战术学得更好&。⑨四是干部不仅要爱护战土,还要关心战士家庭。朱德同志强调要优待军人家属,&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建立自己的家务&。⑩朱德同志对战士这种高度负责的态度,体现了他爱兵的崇高思想,给我们广大干部以深刻的启示。
  朱德同志一方面要求干部对士兵要无微不至的关心,同时又十分强调干部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影响部属,带领部队,他曾多次引用古语&能身先士卒与士卒共甘苦者为名将&,来勉励我们的干部。他说,干部做什么样子,战士就学什么样子,&这比上正课,比有计划地去教育有时还要好。&11
  干部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是军事管理的重要原则和方法。我军干部既是管理者,又是教育者。作为一个管理者和教育者,本人不但要说在前面,更要做在前面,要说服别人,首先自己要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把教育别人的话体现出来。这样管理部队才能卓有成效。我军的管理是民主的,官兵在政治上是平等的,不允许干部有特殊的地方。朱德同志指出:&我们主张极其严格的军事纪律和群众纪律,这个纪律是建筑在自觉的基础之上的,官兵一体服从纪律,绝无例外&。12根据我军的管理体制,部队广大干部,尤其是分队干部和士兵朝夕相处,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随时都影响着士兵的行动,关系到部队的建设。因此,历来有身教重于言教的优良传统。广大的青年战士模仿力是很强的,他们既要听其言,又要观其行,当你的行为与你的宣传相一致时,就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朱德同志在《论军队管理问题》的报告中,还以自己的亲身体会,通俗地告诫大家:&你一带头事情就作好了。比如赶羊一样,就要有一个带头的,其余的就跟着走,所以练兵带兵要各种各色都要努力,要以身作则。要战士打枪打好,自己要首先打得好,如果要战士投弹投得远,自己就要首先投得远,一般的动作自己都要去做。&1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模范行动是无声的命令,只要干部以身作则,就能&获得部下之爱戴,虽挥之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朱德同志要求全军干部以身作则,自己首先严于律己,身体力行,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纠正医疗行业不正之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