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砀山是不是一个古代军事重镇镇

可截取卫星图说明,谢谢。
1.襄阳。向北可进军中原威胁宛洛,向南可霸占荆湘称雄一方,向东可顺汉水下长江至吴越,向西能溯流而上进入巴蜀。地理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大概画了一下汉水和长江的相对位置,原谅我这彪悍的画风……顺汉水南下就是“九省通衢”的武汉三镇,由此可下江南。逆汉水而上就到了汉中,由此可进入关中,左上角是西安…向北就是南阳、许昌、洛阳。许昌,洛阳是啥地位就不用细说了吧,当年二爷围困襄阳,曹操吓得就想迁都。记得马亲王有篇文章专门分析襄阳的战略地位,图文并茂,大家可以找来看看。大概画了一下汉水和长江的相对位置,原谅我这彪悍的画风……顺汉水南下就是“九省通衢”的武汉三镇,由此可下江南。逆汉水而上就到了汉中,由此可进入关中,左上角是西安…向北就是南阳、许昌、洛阳。许昌,洛阳是啥地位就不用细说了吧,当年二爷围困襄阳,曹操吓得就想迁都。记得马亲王有篇文章专门分析襄阳的战略地位,图文并茂,大家可以找来看看。2.明朝的九边重镇。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后来又添加了昌平镇,山海镇,真保镇,临洮镇。这是防御蒙古入侵,沿长城设立的军事重镇,为屏蔽明王朝发挥过重要作用。九边中的山海关更是大名鼎鼎。扼守北京通往关外的捷径辽西走廊,山海关—宁远—锦州防线更是消磨了两代满清大汗,直到明朝灭亡,吴三桂投降,满清才通过山海关入主关内。还有长城的内(紫荆关,居庸关,倒马关)外(宁武关,雁门关,偏头关)三关,是保护京师的重要屏障,李自成攻陷宁武关后,大同,宣府总兵相继投降,北京就无险可守了。明代九边。图片来自百度~明代九边。图片来自百度~标记处就是山海关,兴城市就是古代的宁远城,再往北就是锦州,通往辽东的门户。当年袁崇焕凭借关宁锦防线抵御满州八旗军几十年之久,逼得皇太极绕道蒙古攻打北京。解放战争时,解放军先打锦州,关门打狗,沈阳就是囊中之物了。标记处就是山海关,兴城市就是古代的宁远城,再往北就是锦州,通往辽东的门户。当年袁崇焕凭借关宁锦防线抵御满州八旗军几十年之久,逼得皇太极绕道蒙古攻打北京。解放战争时,解放军先打锦州,关门打狗,沈阳就是囊中之物了。3.汉中(包括阳平关)。向南是天府之国,向北是关中腹地,出子午谷可奔袭长安,西出阳平关可直达陇南。秦末是汉家王朝的龙兴之地,三国时期也是著名的军事重镇,曹操和刘备在此进行过漫长的拉锯战。又是这彪悍的画风(囧)……标记处是阳平关。向北可进入关中,顺汉水南下就是襄阳。又是这彪悍的画风(囧)……标记处是阳平关。向北可进入关中,顺汉水南下就是襄阳。4.几个关隘。
(1)关中四关:从中原进入关中的必经之地函谷关,依崤山,临黄河。春秋战国时秦国就凭借此关防御山东六国,进行变法图强兼并巴蜀才出关灭韩,揭开了统一大业。贾谊的《过秦论》有“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山东六国就是指以崤山函谷为界的韩赵魏齐楚燕。汉代以后地位逐渐被潼关取代。(潼关,汉代以后逐渐取代函谷关成为四关之一。马超,韩遂的关中联军占领长安后,与曹操相据于潼关,潼关一战,曹操割须弃袍。后来曹操北渡渭水,并施以离间计,才大破关中联军,从而平定了关中。)
武关。从宛(南阳)通往长安的必经之路。从这里出兵可直插中原腹地。
大散关。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荆襄,西控秦陇,自古为“川陕咽喉”。秦汉时期,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期,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南宋时期这里是抗金前线,陆游有“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
萧关。位于宁夏,是保护关中的西北屏障。是防御匈奴(秦汉时期)、突厥(隋唐时期)、党项(两宋)等少数民族的最前线。唐代的王维有“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的诗句。
这四关是进入关中的咽喉要道,这四关之内的八百里秦川被称为关中。四关稳固,则关中安全。在两宋之前,掌握了关中,进可入巴蜀,取中原,图谋天下(如秦汉隋唐),退可坚守以自保(匈奴刘汉,前秦)。关中四关的相对位置。图片来自百度~关中四关的相对位置。图片来自百度~潼关和函谷关的相对位置。图片来自百度~潼关和函谷关的相对位置。图片来自百度~
(2)上洛的虎牢关。三国诸侯联军曾在此进行了讨伐董卓的虎牢关之战。标记处就是虎牢关,古称汜水关。北濒黄河,南连嵩岳。标记处就是虎牢关,古称汜水关。北濒黄河,南连嵩岳。
(3)入蜀的要道剑阁。姜维曾在此相据钟会大军。安史之乱,玄宗皇帝从剑阁入蜀避乱,白居易有“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的诗句,李白有“剑阁峥嵘而崔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剑门关之险要)………其实玩过《三国志》的应该大概明白哪里是军事重镇……还有好多,先说这几个,就当抛砖引玉了。有错漏之处,欢迎指正。
&strong&幽州/北京&/strong&:北京应该是近1000年来,中国最重要的一个军事重镇,幽云十六州里的幽州。北京的军事地位的提高,以及最后干脆当了800年国都。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安史之乱后,唐朝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长安已经不再是那个丝绸之路中心,反而变得有些偏安一隅。此消彼长,从唐末开始,东北在中国政治和军事上的地位提高,北京一跃成为中国北方最为重要的一处军事重镇。辽金以及清朝先后从东北成就霸业,本朝解放战争也是从东北开始的。&br&&br&从地理上讲,幽州对于中原要远比云州重要的多,大同丢失了,并州犹有雁门关可守。而幽州一旦丢掉,那对于中原王朝的影响,是灾难性的。且不说安禄山从范阳起兵,成安史之乱。当年周德威曾经在30W契丹大军的围攻下,守幽州孤城长达200余日,最终成功击退了契丹。唐末幽州节度使刘仁恭,还曾经活捉过契丹王子,契丹不得已纳贡赎人,屈辱至极。而石敬瑭献出幽云十六州之时,刘知远曾经劝说:“称臣可矣,以父事之太过。厚以金帛赂之,自足致其兵,不必许以土田,恐异日大为中国之患,悔之无及。”最后果然应了刘知远的话,先是石敬瑭的儿子石重贵饮马上京,而后赵佶赵桓迁都五国城。 前后对比,足见幽州之重要性。&br&&br&幽燕地区对于中国而言是极为重要的,而北京又是幽燕的重中之重。可以参照安史之乱、元清入主中原、金灭北宋、契丹灭后晋、明靖难之役、以及后来的抗战和解放战争。但凡是自北而南发起的战争,只要幽燕这个地方一丢。那整个中原地区,包括河南、山东、苏北、皖北、冀南、山西乃至关中,这些地方会像秋风扫落叶一般,是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抵抗的。当然也有像张巡这样为数不多的个例。但总体上来说,幽燕地区一旦落入敌手,那整个中原乃至整个中国,都大势已去了。&br&—————————————————————————————————————————————&strong&晋阳/太原&/strong&:如果说北京是中国近1000年来中国最为重要的一处军事重镇,那么之前的400多年时间。也就是从北魏权臣尔朱荣被封为太原王,到宋太宗毁晋阳城,这一期间,全国最为重要的一处军事重镇就是太原。北齐开国皇帝高洋口中的“天府之国”,李世民口中的“王业所基,国之根本”。&br&&br&同北京一样,太原在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军事重镇之前,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军事重镇。太原是东汉十三州里的并州,而北京是幽州,都属于东汉三国人口少,存在感比较低的州。真正崛起成为影响全国的军事重镇,要从北魏孝文帝改革说起。当年孝文帝连哄带骗,说是要兴兵伐齐,把朝臣都骗到洛阳。最后迁都洛阳,搞了次汉化改革,改革是很成功的。但问题是有很多在平城的鲜卑贵族,并没有随军到洛阳,是反对汉化的,最后果然闹出个六镇起义的乱子来。&br&&br&虽然镇压了六镇起义,但鲜卑人和汉人的矛盾还在。不管鲜卑聚居区是北魏故都平城,还是汉人聚居区都城洛阳。从“民族融合”的角度上将,都已经不太适合作为政治中心了。这好办啊,刚好权臣尔朱荣被封了个太原王,晋阳又刚好在洛阳和平城中间,那就把“霸府”设在晋阳吧。包括后来的东魏北齐,之所以把晋阳设为別都和实际军事政治中心,而汉人集中的地方邺城只是个名义上的国都,也是为了调和鲜卑和汉人之间的矛盾。&br&&br&为什么说这个时期全国的最重要的军事重镇是太原呢,列举一下就知道了。&br&北魏权臣尔朱荣被封为太原王,因此晋阳成为北魏末期的实际政治中心。太原王尔朱荣手下,有五个部将:&br&其一叫李虎,西魏八柱国之一,有人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但他你们孙子肯定都知道,那就是李渊。&br&其二叫杨忠,西魏十二府兵大将军之一,名气依然不大,但他儿子却是大名鼎鼎,那就是杨坚。&br&其三叫高欢,东魏权臣,北齐神武帝。&br&其四叫宇文泰,西魏权臣,北周太祖。&br&其五叫“宇宙大将军”————————不是金正恩,而是侯景。&br&账下出了4位开国皇帝,北周、北齐、隋、唐四朝都和尔朱荣有着不小的关系。那个宇宙大将军侯景,还弄出了个有名的“侯景之乱”,把永嘉南渡到南方的王谢二族杀了个干干净净。其对南方的经济破坏,不亚于北方的“安史之乱”。&br&&br&北魏权臣高欢,以大将军府晋阳为发家地,建立东魏。&br&文宣帝高洋,以“霸府”晋阳为发家地,建立北齐。&br&杨广即位前为晋王,被封于晋阳。&br&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建立唐朝。&br&李治即位前为晋阳,封并州都督。&br&武则天祖籍并州文水,即位后把太原设为北都。&br&李存勖从太原起兵,建立后唐。&br&石敬瑭从太原起兵,建立后晋。&br&刘知远从太原起兵,建立后汉。&br&刘崇在太原称帝,建立北汉。&br&&br&安史之乱时史思明、蔡希德率军10W攻太原,李光弼率军1w,一个月内歼灭7w安史叛军,成为安史之乱的转折点。&br&五代宋初朱温、氏叔宗、张敬达、王檀、柴荣、赵匡胤先后8次攻打太原,全部以失败告终。979年,宋太宗攻打了4个月,拿下太原。火烧水灌,把1476年历史的晋阳城从地图上抹去。&br&————————————————————————————————————————&br&待续
幽州/北京:北京应该是近1000年来,中国最重要的一个军事重镇,幽云十六州里的幽州。北京的军事地位的提高,以及最后干脆当了800年国都。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安史之乱后,唐朝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长安已经不再是那个丝绸之路中心,反而变得有些偏安一隅。此…
中国古代内战极多,因此研究中国历史基本也就能说清楚关内十八省的战略要地在哪里。首先&a href=&///people/fab97f194e1c1dc14c699d& data-hash=&fab97f194e1c1dc14c699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fab97f194e1c1dc14c699d& data-hovercard=&p$b$fab97f194e1c1dc14c699d&&@崔颜杰&/a&的回答很好,先要把整个中国分成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的交界处基本就是古代割据政权的天然边界线(当然也有很多跨区域的割据政权)。因此像潼关,锦州,山海关,襄阳,扬州,太原等连接大区域的通道或制高点都算军事重镇。具体的我就不展开了,楼上有详细解答。&br&&br&但是当一个王朝统一了全国(或者北方)以后,内部的军事重镇重要性就极剧降低,边境上的军事要冲显得重要起来,比如明代的九边重镇,北魏的六镇,开元天宝年间的十节度府等。那么如果讨论现代,我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军事重镇,那必定是在边境或靠近边境的地方。如新疆的帕米尔高原,阿拉山口等,背后则是喀什,乌鲁木齐。同时北京距离蒙古边境似乎只有400公里,东北那段鸡脖子最容易被掐断,因此北京附近的大同,张家口,承德,喜峰口,居庸关等和东北入关的主要通道锦州至山海关一线也是至关重要的。&br&&br&但是相比陆上,我觉得更急迫的是海防。西夷东进以来,除俄罗斯外所有的敌人都是从海上打来的,因此现在的国防战略中海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陆权思维下不受重视的沿海军事重镇被越来越重视。然而这一点也是目前国防上最大的软肋。我国最主要的人口聚集区和最大的经济实体都在沿海,可与之相对的是海上安全十分成问题,我们的海上军事防御线甚至无法覆盖专属经济区。这就好比假如明代最重要的税收区域是陕西山西和辽东的话,明朝政府会疯了一样的打蒙古打女真,因为经济利益在那里。所以台湾是必然要收回的,第一岛链是必然要突破的。未来的海上安全线推进到第二岛链附近是比较合理的。&br&&br&现在的海防重镇有哪些呢?嗯,很不幸我只能想到渤海湾。两大半岛像钳子一样保护着帝都的安全。环渤海大演习也是每年的重中之重。不过就算是这样,这个防御圈离本土还是太近了,或者说就在本土。至于其他的,也就南海诸岛屿做到了前沿部署远离本土(但是面对的敌人最多,而且目前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力和前线部队的数量都太少,同时补给太容易被切断,威慑一下可以,真开战的话,东南亚国家好对付,美军一旦介入这些岛屿基本就GG了)。东海最难看,台湾海峡不说了,美日舰队每年的演习地点离上海只有不到两百公里,这能忍?这还只是本土利益,越来越大的海外利益和投资没有走得出去的海军一旦开战了基本就是别人的肥肉。&br&&br&所以,中国古代的军事重镇在陆上,而未来…在海洋! &br&&br&额,貌似后面跑题了……有感而发,不要介意。
中国古代内战极多,因此研究中国历史基本也就能说清楚关内十八省的战略要地在哪里。首先的回答很好,先要把整个中国分成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的交界处基本就是古代割据政权的天然边界线(当然也有很多跨区域的割据政权)。因此像潼关,锦州,山海关…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Aut Cesare Aut Nihil山西右卫古城:历代王朝的军事重镇_新浪旅游_新浪网
山西右卫古城:历代王朝的军事重镇
  右卫,边塞小城,位于右玉县北部,它北距杀虎口10公里,苍头河由南向北从城西流过。过去以其重要的军事地位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据这一地之席,周伐猃狁,秦击匈奴,唐征突厥、契丹,宋战辽、金,明抗鞑靼,演绎了多少战争场面。在清代,它成为朔平府治,依托杀虎口,成为一个个民族间融通往之所,晋北的贸易中心。
右卫,边塞小城
  如今,右卫镇依然保留着较完整的土筑城,城周10里,有四门。瓮城依存,南北各是双瓮城。城门洞存在,过去比较残破,现在都已修缮为新。不过,城内却已经卸去了往日繁华的外衣,成为北方的一个农村小镇。
  五月,在的右玉,大风,肆虐的刮着。
  这里的气候比要晚四十天,即是五月,草皮才长青,绿树才发芽。
  白天,虽是睛日高照,可大风刮过,却也是让人不禁打个冷颤。
  走在破败的右卫城里,没有什么人,为了赶时间,也没有做太多停留,草草转过,拍记为念。
  大门紧锁的叫五神庙,未能进入,不得庙宇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结构。
  据说:里面现存一座明代创建的乐楼,并存有清乾隆九年(1744)重修乐楼花名碑一通。正殿脊枋上还有康熙五十二年(1713)、乾隆四年(1739)的重修题记。这是迄今为止戏剧考古发现的唯一的一座由满洲驻军主持修复的汉族神庙,表明清军在征服全国不久就接受了汉民族的宗教信仰,同时也接受了汉民族的戏曲艺术。
  五神庙对面是座‘古戏台’,据说在中国剧场史上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和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
  图文来源: 新浪博客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山西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q..
您还可以看看
摩洛哥,三毛和荷西成婚的地方,《北非谍影》故事发生...
作为西非富拉尼人的一个分支,尼日尔博罗罗人至今仍过着...
曾经梦绕“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惬意...
海浪声声,椰林婆娑,阳光洒在绵延不尽的海滩上...
热门新闻排行榜
旅游频道业务合作:010-8
客户服务热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公司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说说你的问题
此问题会同步到你的新浪微博羊山镇人民政府
&欢迎登陆金乡县羊山镇政府网!
<td width="88" align="center" onmouseover="zlm.innerHTML='&&&&&&&&'">
<td width="91" align="center"
onmouseover="zlm.innerHTML='&&&&&'">
<td width="91" align="center"
onmouseover="zlm.innerHTML='&&&&&&'">
<td width="91" align="center"
onmouseover="zlm.innerHTML='&&&&&&&'">
<td width="91" align="center"
onmouseover="zlm.innerHTML='&&&'">
<td width="91" align="center"
onmouseover="zlm.innerHTML='&&&'">
<td width="91" align="center"
onmouseover="zlm.innerHTML='欢迎访问金乡县羊山镇人民政府网站'">
<td width="91" align="center"
onmouseover="zlm.innerHTML='&&&'">
<td width="91" align="center"
onmouseover="zlm.innerHTML='&&&'">
三十六计羊山 七十二铺古镇
羊山脚下风水地,古运河畔田园居
你现在的位置:
查看次数:1882
羊山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军事史。&
羊山山体东西走向,长约5华里,挺拔险要,是徐州西北的天然屏障。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易守难攻,成为历史上官方屯兵驻守的要地和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东汉时曹操在此屯兵,并以此为基地,南征北伐,东击青州,南袭徐州,尽扫群雄,最终统一了北方。
《三国演义》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对曹操、典韦在羊山、葛坡(注:葛山后)大战黄巾军进行了记述。
.............
黄巾军何仪、黄劭知曹兵到,引众来迎,会于羊山。时贼兵虽众,都是狐群狗党,并无队伍行列。操令强弓硬弩射住,令典韦出马。何仪令副元帅出战,不三合,被典韦一戟刺于马下。操引众乘势赶过羊山下寨。次日,黄劭自引军来。阵圆处,一将步行出战,头裹黄巾,身披绿袄,手提铁棒,大叫:“我乃截天夜叉何曼也!谁敢与我厮斗?”曹洪见了,大喝一声,飞身下马,提刀步出。两下向阵前厮杀,四五十合,胜负不分。曹洪诈败而走,何曼赶来。洪用拖刀背砍计,转身一踅,砍中何曼,再复一刀杀死。李典乘势飞马直入贼阵。黄劭不及提备,被李典生擒活捉过来。
曹兵掩杀贼众,夺其金帛、粮食无数。何仪势孤,引数百骑奔走葛陂。正行之间,山背后撞出一军。为头一个壮士,身长八尺,腰大十围,手提大刀,截住去路。何仪挺枪出迎,只一合,被那壮士活挟过去。余众着忙,皆下马受缚,被壮士尽驱入葛陂坞中。
却说典韦追袭何仪到葛陂,壮士引军迎住。典韦曰:“汝亦黄巾贼耶?”壮士曰:“黄巾数百骑,尽被我擒在坞内!”韦曰:“何不献出?”壮士曰:“你若赢得手中宝刀,我便献出!”韦大怒,挺双戟向前来战。两个从辰至午,不分胜负,各自少歇。不一时,那壮士又出搦战,典韦亦出。直战到黄昏,各因马乏暂止。典韦手下军士,飞报曹操。操大惊,忙引众将来看。
次日,壮士又出搦战。操见其人威风凛凛,心中暗喜,吩咐典韦,今日且诈败。韦领命出战;战到三十合,败走回阵,壮士赶到阵门中,弓弩射回。操急引军退五里,密使人掘下陷坑,暗伏钩手。
次日,再令典韦引百余骑出。壮士笑曰:“败将何敢复来!”便纵马接战。典韦略战数合,便回马走。壮士只顾望前赶来,不提防连人带马,都落于陷坑之内,被钩手缚来见曹操。操下帐叱退军士,亲解其缚,急取衣衣之,命坐,问其乡贯姓名。壮士曰:“我乃谯国谯县人也,姓许,名褚,字仲康。向遭寇乱,聚宗族数百人,筑坚壁于坞中以御之。一日寇至,吾令众人多取石子准备,吾亲自飞石击之,无不中者,寇乃退去。
又一日寇至,坞中无粮,遂与贼和,约以耕牛换米。米已送到,贼驱牛至坞外,牛皆奔走回还,被我双手掣二牛尾,倒行百余步。贼大惊,不敢取牛而走。因此保守此处无事。”操曰:“吾闻大名久矣,还肯降否?”褚曰:“固所愿也。”遂招引宗族数百人俱降。操拜许褚为都尉,赏劳甚厚。随将何仪、黄劭斩讫。汝、颍悉平。
&&&& ......
唐朝末年,全国范围内各藩镇之间相互混战。在山东、河南之间,实力比较大的有3个藩镇,即:宣武镇(治汴州,河南开封),朱余忠为节度使;太平镇(治郓州,今东平),朱瑄任节度使,他的弟弟朱瑾为太平镇军校;泰宁镇(治兖州),齐克让任节度使。当时济宁地区的军事防务属泰宁镇。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十月,太平镇所属曹州刺史郭词为部将郭銖杀死,郭銖遂投降宣武镇朱余忠。
同年十二月,朱余忠派丁会、张霸与朱瑾大战于金乡羊山,朱瑾大败,所率将卒全部被杀、被俘,朱瑾只身逃脱。
据记载,自明代起,官方为维护一方政权,即在羊山集修寨驻兵,靠山的北面用石料筑墙,其他三面用土石结合筑墙,在东、南、西、北四方建四座主寨门,在十字街和东大街商铺集中处又建两座南门,所以,羊山集有三座南门。羊山集的特殊地形,使其成为平原地区的一座山寨城堡,即使在1947年羊山战役后,羊山寨也依然保持城堡威严。
清末太平军曾分别在咸丰1854年、1858年、1860年多次攻打羊山。其中最著名的是发生在清咸丰八年(1858年)底和清咸丰十年(1860年)的捻军攻打羊山和羊山大捷。
清咸丰八年(1858年)底,捻军苏添福、刘天祥率蓝、黑旗进鱼台境,清军以鱼台湖勇1000人在郝家集拦阻,以金乡知县王朝翼勇团守霄云寺,济东道黄良楷率兵勇与巨野民团守羊山,调河标营马、步800人,卢朝安单县勇兵2000人援羊山。清咸丰九年十二月十日(1859年1月3日),捻军占据黄冈集,在曹马集击败单县民团。都司苏泰率300清兵来援,被捻军抄背后击溃,清军败退羊山。黄良楷兵勇慌作一团,弃守羊山,与卢朝安合兵一处退守济宁。
清咸丰十年十一月(1860年12月),捻军首领刘玉渊率五旗4万余人,入鱼台陈家集,在圈堤口突破金乡县知县钱廷煦民团阻击,占据化雨集(乾鱼头)、胡家庄等周围十处村庄。刚至济宁的清钦差大臣僧格林沁、侍郎、都统瑞麟率八旗兵主力,马队2000人,步队4000人迎剿捻军。
十五日(26日),捻军主力在羊山集、满家硐、李登楼布开阵势。清军从羊山东、西两路合击捻军。僧格林沁会同都统西凌阿、侍郎国瑞,率大队从嘉祥向羊山东麓进攻,被满家硐、李登楼的捻军压制不得进。瑞麟督副都统格绷额马队从巨野境向羊山西进攻,陷泥潭中。捻军齐出,围战清军,清军展不开,死伤数百骑,格绷额被击毙,瑞麟落马摔伤,残兵退回独山。捻军则仅伤亡数十人,大获全胜,并收缴大量马匹器械。
同治元年(1862)二月,黑旗首领赵浩然、胡四率两万余人回旋于丰、鱼之间。九月二日,黑旗首领李成率众数千人,由砀山入金乡羊山集、黄堆集,十三日回丰县。十五日,李成与胡四率大队入羊山。同治五年十一月三日,太平军赖文光、任化帮率部至金乡羊山。
光绪二十四年(1898)三月初七,大刀会攻打羊山刘宅。羊山大地主刘学孟占地十八顷,有钱庄、货铺、作坊8处,残酷剥削压迫农民,激起民愤。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初七日,羊山适逢大集,上午10时许3000余大刀会众,手持长矛大刀,浩浩荡荡从羊山集西涌向刘学孟大院,砸仓分粮。
民国六年,国民党马二营营长郭震镖率兵驻防羊山尚庙(东岳庙),重修羊山古街。并有石碑为证,上刻“固衞”二字,碑的背面刻有羊山集各界人士捐物数目。
1936年,山东剿匪司令董豁子率一个团驻兵尚庙(东岳庙)、吕家店、邵家店。
日军侵华期间,曾依靠羊山地理优势长期占为据点,并重新加固了寨墙和寨门。因寨墙的北面靠山,就在其他三面的墙外,挖开一道宽约三、四米,深二、三米的护寨河,河内四季放水,在寨门外又建桥筑碉,把山寨变成城堡。在“羊头”和“羊腰”制高点上建设永久性的水泥碉堡等工事,并在制高点上加筑炮台,利用其地势特点,将之建成能封锁羊山集四周通路的火力点。
日军侵占金乡羊山后,恶霸地主李连璧投靠日军任伪羊山镇长,网罗地主、土匪、流氓,组建伪武装。1940年3月8日下午,苏鲁豫支队二大队队长周长胜率三营(营长何玉祥)在羊山抗日武装和群众的配合下,攻打羊山尚庙(东岳庙)及山上的碉堡,歼敌400余人,缴获步枪200余支,银元1000余块,活捉汉奸头目李连壁、刘志林、邵亦堂、韩炳泉、王宪亭等,后经教育释放。
李连璧获释后,不改其反动本性,继续投靠日军,并受到加官晋爵,被委任为伪金、嘉、鱼、济、巨五县联防总团副总团长,下辖7个中队,700余人。李连璧率3个中队约300余人盘踞在羊山集,修围筑寨,安据点,威胁巨南抗日根据地。
1941年10月23日,八路军二纵队三四三旅第七团、第九团,在代旅长王秉璋、政治委员曾思玉的指挥下,发起攻打羊山集伪军据点的战斗,七团、九团兵分三路,分别从王庄、白店、党庄、章篷集出发,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急行军,当天深夜包围羊山集。24日凌晨,七团以迅猛的动作,从东北、东南方向冲入羊山街,控制东西寨门;九团同时包围羊山集西头的核心据点寺庙,并占领羊山集以北106高地。寺庙里的伪军负隅顽抗,以猛烈的火力封锁九团的土工作业部队。早7时许,八路军三四三旅调整火力部署,加强106高地之火力,用重机枪封锁寺庙据点。13时许,八路军九团三营发起冲锋,投弹组、梯子组迅速冲向围墙,八连突击排乘机占领东南角的碉堡,居高临下,以火力压制院内的伪军。经过两个小时激烈战斗,伪军大败,李连璧逃窜,余部投降。计毙伤伪军54人,俘277人,缴获轻机枪、步枪、短枪、子弹、迫击炮弹等大批军用物质。八路军三四三旅牺牲7人,伤17人,消耗子弹6700发。
解放战争时期,羊山战役前,羊山集没有军事机关。国民党六十六师待命时,因内战形势紧张,羊山才变为固守待援的战场。
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遵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挥戈南下。6月30日,刘邓大军一夜突破300里黄河防线,12万大军挺进鲁西南。蒋介石急令国民党整编六十六师和三十二师,由黄河北增援鲁西南战场,围堵刘邓大军。7月4日,蒋介石向全国发布“勘平共匪叛乱总动员令”,公开向全国、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军民为“共匪”,决心要把反人民的内战打到底,解放战争进入最紧张、最艰难的时刻。国民党六十六师进入羊山集后,就立即按照作战部署派兵布阵,充分利用了羊山寨的天然地形和日军原有工事,在五天之内,加宽、加深了海子,又用树木扎起了栅栏,修建了碉堡,把羊山寨构成一座山城要塞式的多层次防御阵地。
此时正值雨季刚过,羊山集附近形成了沼泽地带。因羊山集一面靠山,三面环水,部队运动甚为困难。羊山集内国民党军的火力可控制羊山周围1000米的距离,有利于其固守和相互支援,易守难攻。陈再道指挥第二纵队,陈锡联指挥第三 纵队,一起向羊山集之敌第六十六师发起攻击,敌凭借坚固工事死守,我军连攻两天,未能奏效,伤亡惨重。
7月15日,大雨滂沱。夜晚,野战军向羊山守敌发起围攻。二纵四旅从羊山西南角进攻,抵达西阁门;五旅攻占了羊尾。三纵八旅攻占了羊头;九旅进攻南门。佛晓时分,因受敌羊山制高点火力压制,被迫退出,总结经验,调整部署,准备再战。
7月16日12点,国民党整编六十六师约一个团的兵力,分两路向南突围,企图逃跑。三纵九旅二十六团及二十五团一部,在刘庄一带进行截击,顽强扼守阵地,歼敌大部,其余掉头窜回羊山集。
7月17日,国民党整编六十六师在羊山火力掩护下,进行反冲击。野战军除二纵五旅一个营占领羊山尾部及四旅一营占领西关外一所独立院外,其余全部退出阵地。部队伤亡较重。
7 月19日,蒋介石急飞开封城,亲自督战,又调来八 个师一个旅的重兵驰援羊山集。就在这时,7 月23日,毛泽东从陕北致电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和华东局,要刘邓改变作战方针,确定了“确保与扩大战略主动权”的军事部署。电报说:“刘邓对羊山集、济宁两点之敌,判断确有迅速攻歼把握,则攻歼之,否则立即集中全军休整十天左右,除扫清过路小敌及民团外,不打陇海,不打新黄河以东,亦不打平汉路,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击大别山,占领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吸引敌人向我进攻打运动战。”同时,毛泽东还要求陈毅领导的华东野战军和陈赓、谢富治集团配合向中原推进,共同实施战略进攻的任务,并规定陈谢集团挺进豫西后归刘邓指挥。这一部署,是毛泽东整个宏伟战略的关键部分之一。
正处于鏖战中的刘邓领会毛泽东主席的战略意图,但是他们也深深感到,不打好羊山集这一仗,下一步棋要走好也不容易。他们认为,各路援敌尚在行进途中,金乡之敌已无力北援,主力可以集中,完全有迅速歼灭羊山守敌的把握。这些敌人不歼灭,有可能增加南进的阻力。于是,决定继续攻歼据守羊山的敌整编第六十六师。
邓小平坚定地说:“攻羊山的部队不能后撤!”刘伯承幽默地鼓励将士们说:“蒋介石送上来的肥肉,我们不能放下筷子!”刘邓首长既希望尽早南下,又不想放弃这次歼敌机会。他们说,别看有蒋介石亲自坐镇,我们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为此,刘邓调整了部署,加强炮火,使兵力上达到了10:3 的优势。刘邓立即亲临羊山集前线,向正在组织攻打羊山集的指战员传达了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并指示陈锡联、陈再道:“不能疏忽大意,更不能急躁”,命令他们要亲自到前沿看看地形,了解一下为什么攻不下来,与指战员一起研究如何打法,尽快把羊山集之敌歼灭掉。
7 月25日夜里,大雨倾盆,直下到26日黄昏,总攻计划无法实施,推迟到27日。这天得到情报,蒋介石于7 月25日向顾祝同发出命令:“刘邓被大雨所困,交通、通讯均发生困难,是围抄歼灭的良好时机。命王仲廉一日内赶赴羊山,与金乡王敬久集团、鲁道源五十八师合击刘伯承部。此战若予以彻底打击,则结束山东战事,指日可期。自明日(7 月26日)起,各部队即应逐渐与匪主动接战,望各级官兵猛打穷追,完成任务。希饬遵照。”
7 月27日,天气突然放晴,下午6 时30分部队发起总攻击。野炮、山炮、迫击炮交织在一起,火龙似地射向羊山主峰。担任主攻任务的七旅十九团三营营长南风岚,指挥九连在炮火掩护下向前突击。此时,敌军暗堡火力点复活,十几挺重机关枪火力交织成一道火墙,羊头、羊尾的侧射火力也疯狂向九连侧射,前进受阻。离山头还有50米的时候,九连只剩下20余名战士。九连连长张玉喜组织战士扔出集束手榴弹,趁手榴弹爆炸时的烟雾,继续向一座断岩冲锋。九连战士越来越少。十连连长赵金来见断岩太陡,冲击困难,命令一排长带二班从右侧顺交通沟迂回上去,占领断岩,接应九连。这时,野战军一排炮弹落在断岩上。一排长趁着烟雾冲了上去。
7月28日拂晓,国民党六十六师敌军大部被歼。师长宋瑞珂率领其亲信和三个警卫连残部,龟缩在羊山集东北角的一所院子里,作垂死挣扎。二纵六旅十八团接受围歼敌整编六十六师的命令后,马上命令三营围歼敌警卫一连、二连;二营围歼敌警卫三连;一营围歼敌师部。在我军猛烈攻击下,敌三个警卫连纷纷缴枪投降。一营二连指导员葛玉侠、一排长白振东率领30余名战士攻打宋瑞珂退守的高楼,解放军高喊:“缴枪不杀。解放军优待俘虏。” 话音刚落,一名中尉举着双手,出来投降。宋瑞珂倒戴着军帽从楼内走出,规规矩矩地向葛玉侠行军礼。此时,朝霞映天,战斗结束。
羊山激战一天,蒋介石的第六十六师被歼灭,俘获师长宋瑞珂、参谋长王开石等高级军官以下9228人,毙伤管兵5000人。
羊山集战役的胜利,打开了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通路,拉开了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羊山战役作为由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刘伯承司令员赋诗记羊山集歼灭战:
狼山战捷复羊山,炮火雷鸣烟雾间。
千万居民齐拍手,欣看子弟夺城关。
为纪念在羊山战役中牺牲的革命先烈,1952年,国家在此建起了羊山革命烈士陵园,1997年更名为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先后被国务院、山东省政府确立为全国、全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 &|
版权所有:羊山镇人民政府&&& 地址:羊山镇开发区1号&&&邮编:272206&&& 电话:&8911210&&&&鲁ICP备号-1&& 邮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军事重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