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人出埃及出埃及经历多少个旷野

资讯-每日快递
(基督时报将为您发送每日最新头条资讯)
集锦-每周回顾
(基督时报将为您发送一周内重要话题与文章)
(基督时报将为您发送每期电子杂志《今日教会》季刊)
请输入您的邮箱地址并点击“确认”,以方便我们将您感兴趣的内容发送到您的邮箱。
摩西带着庞大的以色列民出埃及,走旷野。但因以色列民的种种悖逆,不顺服,几十万人几乎全部倒毙在旷野。今天的基督徒也是在走属灵的旷野之路,林牧师提醒大家不到倒毙在这灯红柳绿,虚浮的世界之中。
4月7日,复活节后的第一个主日。深圳新生命教会主日崇拜,林舜浩牧师证道《旷野》,经文:哥林多前书10:1-13。林牧师说&通过圣经,我们可以看到神带领人的原则。神的话就是我们的生命,希望大家都能按照神的话去生活,也通过今天的分享来查看你的旷野之路已走到哪个阶段?&证道结束,借着本教会每月首个礼拜的圣餐礼,信徒们都做认罪悔改的祷告。也有人呼求要与神同心同行。
以色列民在埃及的身份是奴隶。什么是奴隶?&奴隶就是没有自由,没有权利,是主人的物品,主人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主人想怎么对待你,你都要忍受。&林牧师说&所以,神在呼召摩西的时候说他看见了百姓所受的苦,他们因受督工的辖制所发的哀声神也听见了。神知道他们做奴隶的痛苦。&
以色列在埃及是奴隶的身份,没有认识耶稣,其实每个人都是奴隶的身份。因为大家都伏在罪的权势之下被撒旦所掌控。路加福音4:18节,林牧师说&耶稣来就是让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因着耶稣我们不在成为奴隶,而是成为耶稣的好朋友,成为天父的孩子。这是何等大的恩典?&
神给以色列民应许的是40天走出旷野的道路,结果他们走了40年。妇女儿童都不算,男丁就有60万人,但最终只有两个人到达迦南地,其余的全部倒毙在旷野。林牧师提醒大家&神给了我们天堂的应许,但是最终你能不能进天堂?我们的肉身还活在这个世界中,这个世界同样是当今基督徒的旷野之路,你是像约书亚,加勒那样进入迦南美地还是像这些不顺服的人一样倒毙在旷野呢?&
哥前10:1-4节,以色列人经历过很大的神迹,他们过红海,在旷野神给他们鹌鹑吗哪吃,白天云柱,夜间火柱地保护他们。
6-10节,但他们拜偶像,贪恋恶事,行奸淫。今天这个时代的基督徒照样在做神不喜悦的事&偶像,不只是一个佛像,观音像,还有无形的偶像,钱财,名利,某个人等这些都是偶像,还有属灵的奸淫等。这个烟雾缭绕的世界都在侵蚀着每个人,包括基督徒。&
林牧师重点提了第5节经文&他们中间,多半是神不喜欢的人,所以倒毙在旷野。&所以神说&不是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都能进天国。&所以神说&呼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我们信的是同一位神,神那个时候与他们同在,今天神也一样与我们同在。牧师说希望大家都能像11节中所说的那样成为自己的借鉴,查看自己的属灵旷野现在是处在哪种光景中?
民数记13:30-33节 14:6-9节。约书亚和加勒能够进迦南地是因为他们对神有信心。他们知道那帮助他们的神比面对的敌人更大更有能力,所以他们用信心宣告得胜。
撒旦很顽固,他怎样搅扰人,我们也很难清楚。因为他在暗处,我们在明处;他是无形的,我们是有形的;林牧师警醒大家不要惧怕,因为住在你里面的神比在外面攻击你的撒旦更大。
属灵的旷野是神一定要让我们经历的,因为神要熬练我们越来越像他,越来越有耶稣的样式。也许这个旷野是你的婚姻,也许是你和家人的疾病,也许是你的经济,也许是你的孩子&&&&&&要谨慎自己,好好悔改。
最后林牧师劝勉大家&大家不要以为得着了,不要以为站稳了。问问自己是否真的爱神?神给了应许,但人有人的责任。这个责任就是自己要走,要去背负。怎样走怎样背负?那就是让神和我一起走,与神同心,与神同行。&
信徒们也纷纷回应林牧师的警戒与劝勉,借着本教会每月首个礼拜的圣餐礼,大家都做认罪悔改的祷告。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电话(010-)或微博(),微信(jidushibao2013)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当前位置: >
以色列人从红海往前行
发布时间:
20:15:25 & 作者:嘉正 & 来源: 本站原创 &
摘要: 以色列人从红海往前行
以色列人在摩西的带领下,出埃及又过了红海,才真正获得了自由;因为此时埃及法老的追兵都被灭在红海里,从此埃及法老的权势再不能辖制他们了。以色列人从红海开始往前行,谱写了一个神奇的全民族大迁徙的故事和归回故乡的伟大篇章。
在神的伟大救恩经纶中,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是预表新约的人们信从真理的道,就是得救的福音(弗一13),接受主耶稣的洗礼(林前十1-2),从而脱离世界的王魔鬼(约十四30)和罪恶的权势的辖制,踏上永生的道路,开始奔走天国旅程,过上属灵的新生活。
以下根据《出埃及记》十五22-27,十六1这段圣经,和大家分享如下四个方面:
一、过了红海后的以色列人&&须往前行
&红海&的字意为&芦苇海&;红海是将西奈半岛和埃及隔开的海峡;以色列人过红海的地段应是与埃及相连的红海分岔的海域。
在此,&红海&成了以色列人受奴役、受困苦和得自由、获新生的分界线;也是他们奔向神应许的福地、自由的乐土&&迦南美地的新起跑线。以色列人过了红海后,后面虽无埃及追兵,但前面要面对嶙峋的山野,前途茫茫,路也漫漫,途中充满荆棘和许多艰险。&以色列人从红海往前行&,那是需要一种一如既往、勇往直前、背水一战的精神;这是他们在旷野行走挺进迦南的旅程中,当保持的方向和不能放弃的精神。
&往前行&,对今天新约的信徒来说,也是我们信仰追求和生活中不可或却的精神。
1.耶稣和使徒教训
主耶稣说:&手扶着犁往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路九26)
保罗也说:&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所以我们中间凡是完全人,总要存这样的心&&&(腓三13-15)。
希伯来书的作者也勉励说:&弟兄们,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中间或有人存着不信的恶心,把永生神离弃了。总要趁着还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劝,免得你们中间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就刚硬了。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分了。&(来三12-14)
2.在个人与教会方面
我们每个人得了救恩,都当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竭力地追求从上面来的奖赏;而教会所开展的各项圣工也应当&往前行&,即&无论得时不得时&(提后四2)都不要停歇,要不断地推行、推展开来,使教会不断兴旺发展。因主耶稣救恩的门已打开,通往至圣所的血路也开辟好了(参赛廿二22;来十19-20),主耶稣还说:&趁着白日,我们必须作那差我来者的工。黑夜将到,就没有人能作工了。&(约九4)
二、以色列人到了书珥&&无水
&摩西领以色列人从红海往前行,到了书珥的旷野,在旷野走了三天,找不着水。&(出十五22)
水,是一切生物的生存和生命的活动都离不开的物质。无水,以色列会众面临着非常严重的问题。从属灵层面来说,何尝不是呢?
无水,即缺乏水资源,使人无比干渴,会构成生命的威胁;人们灵性上的无水亦如此。阿摩司先知指出当代的选民真正的饥渴就是不听神的话;他说:&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摩八11)。因为主的话语&就是灵,就是生命&(约六63-64),&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一切的话。&(太四4)
2.无水之地
耶稣的比喻中提到说:&污鬼离了人身,就在无水之地,过来过去,寻求安歇之处&&&(路十一24)。当一个人领受主的救恩时,从家里除去偶像,赶出假神,但其心里若没有神的话语(圣经真理)、没有圣灵的充满,没有迎接救主耶稣在心里作王、尊主为大,虽然满有属世的智慧和见识,终日所思所想尽是属世之事物,他的内心也是&无水之地&;那么就有可能成为魔鬼趁虚而入和运行之处。
3.无水之井
无独有偶,彼得后书第二章1-22节中提到了教会中的&假师傅&,是&无水之井&,随从他们的那些人也&无水可喝&(赛卅二6)。他们也曾得了神的救恩,脱离了辖制,并晓得义路,但由于贪财、放纵情欲,又背弃主命,毫无德行;其结果是,&他们末后的景况,就比先前更不好了。&
今天,我们应当省察:有许多时候,我们的灵命为何如此软弱无力?为何如此干枯而枝黄叶落,更无丰硕的果子可言?就是缺水&&没有尊主为大,缺少神的话,没有圣灵的充满所导致的啊!有时候,教会出现不合睦的现象,人们凭的是血气行事,个个&火气&都很大,不就是因为&无水&吗?
既然身处&无水&的&死荫幽谷&(诗廿三4),就当往前行!&&。
三、以色列人到了玛拉&&苦水
以色列全会众,在书珥旷野中行走了三天却找不着水,只好往前行。&到了玛拉,不能喝那里的水,因为水苦,所以那地名叫玛拉&&。&(出十五23-26)可见,以色列人在玛拉的经历有特别的意义和深刻的教训。
到了玛拉,那里的水是苦水不能饮用,这真叫做&有水不能喝&,可以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煎熬!从自然的角度说,这水因为溶解了含有苦味的物质,尝起来就变成是苦的。所以,水是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载体,整个生物界和自然界的物理化学变化都离不开它;就属灵上而言,&苦水&&&是苦难、审判和试验的代名词。有关之经文如:
&耶和华说:&因为这百姓离弃我在他们面前所设立的律法,没有遵行,也没有听从我的话&&所以万军之耶和华的神如此说:&看哪,我必将茵陈给这百姓吃,又将苦胆水给他们喝!&&&。&(耶九13-15)
&第三位天使吹号,就有烧着的大星,好像火把从天上落下来,落在江河的三分之一和众水的泉源上。这星名叫茵陈;众水的三分之一变为茵陈,因水变苦,就死了许多人。&(启八10-11)
2.神的试验
&到了玛拉,不能喝那里的水;因为水苦&&百姓就向摩西发怨言&&耶和华在那里为他们定了律例、典章,在那里试验他们。&(出十五23-25)
以色列人&往前行&的旅程中,神都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无水和苦水自然是不例外。显然,神要借此对他们作个试验,看看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是否能够采取积极的措施或是共同协商来解决问题,或是能够专心的寻求神、单单地仰望神的大能?但是,以色列人的表现却是让神好失望。
雅各长老说:&人被试探,不可说:&我是被神试探&;因为神不能被恶试探,他也不试探人。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雅一13-14)。由此经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①神不会试探人,但神要试验人;②每个事物常常具有两面性,在同一件事上,神可以借此试验人,而人如果随从私欲行事,可能会陷入魔鬼的试探。
人生中难免会遇到困境;通常在面对困境时只有两种处理方式:①要么消极地对待它,即以血气行事,完全以人为的方法来处理,如以色列人在玛拉那样大发怨言,结果就被魔鬼试探;②要么是积极地面对它,在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中,祷告寻求神的旨意、祈求神的帮助,并且能够交托神的带领,耐心等候神的作为和美好的成就。
3.神的医治
以色列人在玛拉因水苦而发怨言,最终仍由神亲自来解决问题,并且神的解决办法竟然是那么的简单:&摩西呼求耶和华,耶和华指示他一棵树,他把树丢在水里,水就变甜了&&又说:&你若留意听耶和华你神的话,又行我眼中看为正的事,留心听我的诫命,守我一切的律例,我就不将所加与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因为我耶和华是医治你的。&&(出十五25-26)
神指示摩西用一棵树丢在水里,水就变甜了。苦水被医治不在于这棵树有无奇特的功效,而是在于完全听从神的吩咐。这就是神的能力和方法,大大超乎人的能力和方法;因在神无所不能。先知撒母耳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撒上十五22)所以,我们假如陷在困境中,需要神的&医治&(解脱苦境),就只要单单地仰望神,听从神的话就好了。
4.神的训诲
神总是在我们无路可走时给我们指出一条出路;在我们具体的人生经历中给予我们最实际的教导。以色列人在玛拉,神试验他们的同时,也给予他们适时的、初步的训诲:为他们定了律例、典章。使他们今后在类似的事件中,能够知道如何处理问题,不会重蹈覆辙;从这个意义上说,神的训诲是神对选民灵性上最根本的医治。
可见,我们精神上、心灵里的空虚和痛苦,非要以神的话&&圣经的真理和教训来充实,并非别的东西;同时,要真正听从遵行神的话,有了这&永生的食物&才能活着(约六27),并且最终得以脱离苦境!
苦水得神的医治纵然变成了甜水,但是以色列人也不能天天喝甜水而忘了前行!
四、以色列人到了以琳&&活水
以色列人从玛拉起行到了以琳,&在那里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树。他们就在那里的水边安营。&(出十五27)。
可见,以琳有非常丰富的活水资源,因此原本寸草不长的旷野,长出了七十棵棕树,呈现出一派旺盛的生命力。以色列人在水边安营、欢然取水,在棕树的荫下休憩,无不惬意。然而,以琳虽好,终究是向着迦南美地行进中的一个驿站,是暂时的遮阳歇息之处,不是久留之地,不可流连,以色列人仍要继续往前行!(出十六1)
活水&&耶稣曾和撒玛利亚的妇人谈道,回答她说:&你若知道神的恩赐,和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给了你活水。&(约四10);&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四13)从约翰福音书第四章前后文来看,主耶稣在此所说的&水、活水&指&救恩的泉源&是从他欢然流出的(赛十二3)。
主耶酥也把&活水&比喻着圣灵的浇灌,他曾呼吁人们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耶稣这话是指着信他之人要受圣灵说的&&。&(约七37-39)
以色列人到了以琳的属灵教训:
1.人类的灵魂救恩出自于主耶稣
因人类赦罪、洗罪的泉源是从祂的肋旁流出的。所以,凡灵里干渴,灵魂生命渴望救恩的人应当到主耶稣面前来,祂必使你得以解渴(亚十三1;约十九34)。
2.圣灵的活泉源自于属灵的真教会
追寻生命得饱足的人们,唯有安歇在真教会里,才可领受圣灵,饮于一位圣灵(林前十二13),使灵命永不干渴,从新得力,并且使灵命不断长进。
3.信徒的灵命丰盛离不开神的话语
主耶稣来世界是要&羊&得生命并且要得的更丰盛(约十10)。一位信徒或同工要追求灵命丰盛,就应当象诗篇第一篇2-3节所描写的:&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他要象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结果子,叶子也不苦干。凡他所作的,尽都顺利。&
4.真信徒当一如既往地往前行
真教会的信徒领受了宝贵的圣灵,不可自以为拿到了天国大门的钥匙&&能得救进天国了,就流连于世界暂时的福乐,应当继续往前行,奔走天国路,不可停滞不前!因为你还有一段必走的灵程,天国只是应许给你的&未得之地&&&人们在世还没有得到的、未来才能得着的福地。
以色列人出埃及行走旷野预表基督徒的灵程。以色列人出埃及是从疏割起行(出十三20),要快快地离开,因为埃及是辖制他们的罪恶之国、是他们的将亡之城;过了红海后来到了书珥遭遇无水,到了玛拉则是苦水,即便到了以琳有了活水,也当一如既往地往前行,因为这些地方只是前往迦南目的地新征途中的几个小站,都不可久留。
你可能喜欢经历内心深处的旷野 方能听到上帝的声音-福音时报--基督教资讯门户网站
旷野,是一种景况的描写,是一个空旷的野外&&它自然环境恶劣,是人迹罕至的荒凉地方。在这样的地方所发生的的事件,它本身就具有一种悲壮的色彩。
值得留意的是,整本圣经都贯穿着旷野的事件,从亚伯拉罕到使徒约翰被放逐拔摩海岛,记载的都是旷野事件。如果我们用两个字来概括摩西五经,那就是旷野。甚至,整个以色列民族史都是旷野的历史。当然,这种旷野的经历,一类是属于整个以色列民族的;而另一类则是属于个人的。
以色列民从出埃及到旷野,是上帝要他们认识耶和华。正因为他们有了这旷野的经历,他们对四十年旷野的历史就非常重视。在这四十年里,他们经历了玛拉和以琳;经历了西奈山上帝的降临,与上帝立约;经历了磐石出水;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各种战争、灾难、瘟疫&&因此,旷野的经历成了以色列民灵性历程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功课。事实上,四十年的旷野经历,是以色列民走进属灵得胜生活当中所经过的死荫的幽谷。
从个人的经历而言,摩西在旷野牧羊四十年,蒙召后又带领以色列民在旷野走了四十年,真可谓是饱经风霜,深沉内涵。就在旷野,摩西经历上帝,看见大异象(出3:1-2),从此蒙召。摩西一生下来实质就有君王的职位,他在埃及王宫中学会了埃及一切地方学问。但有一样是他所学不到的,那就是与上帝交通。在王宫,他看不见上帝,也体验不到上帝。故此,上帝要让他经历四十年的旷野的生活&&为要让他得着新的动力,得着上帝的荣耀。经过四十年的旷野生活之后,他终于可以在西奈山顶与上帝面对面了。
我们的主耶稣也同样,在受洗之后,就到旷野受试探四十天。在这四十天里,祂以无以伦比的能力,并靠着父上帝口里所说的话,战胜了一切的引诱和试探(太4:1)。耶稣经历旷野,为要成就上帝的旨意,为要让我们这些得蒙救赎的人也同样受过一切的试探。
保罗皈依基督教之后,就退回到阿拉伯的旷野,隐修十一年。在这十一年里,他经历了三层天的经历,听见了上帝隐秘的话语。在这十一年里,上帝也乐意把自己的儿子耶稣基督启示在他的心里。
不论是以色列民,还是这些个人经历,旷野对他们来说,首先是一个个恶劣的自然环境&&荒凉、贫瘠,没有生机,一片死寂,这在摩西和保罗的身上体现得非常彻底。摩西在王宫的生活,是以王子的身份;而在旷野,仅仅是帮别人牧羊而已,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保罗也同样,作为公会的成员,处于当时社会上流阶层,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然而,由于蒙召,他进入旷野,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在他的眼中,仅仅是粪土而已。
旷野的生活,最主要的是一种内心的感受,那种进入旷野的孤独感,死寂感,首先意味着与过去的生活一刀两断,每个人都是如此。其次,他们不仅放弃了过去的生活,并对过去的传统提出了反抗,摩西、保罗、耶稣基督都是如此。
事实上,摩西和保罗,在还没有进入旷野之前,他们也相信上帝。但这一位上帝是他们的同胞、父辈、先知、祭司所告诉他们的,如同约伯一样,是风闻的。即,这样的一位上帝,不是他们自己体验和经历到的。所以,他们进入旷野,就是要自己去真正的体验上帝。就如保罗所受的犹太教的传统是很正统的,但他蒙召之后,毅然进入旷野,寻找在大马色的路上自己所遇见的那位上帝。
因此,旷野,具有双层含义,一是自然的,二是灵性的。灵性的旷野,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孤独,是一个追求上帝的人对世俗的争战。作为基督徒,只有经历了内心深处的旷野,才有可能听到上帝的声音,才能领会到上帝的旨意。
这种经历在教会历史当中是也是非常典型,我们可以阅读到许许多多的灵修著作,诸如《荒漠甘泉》,这些属灵的经验,都是这些作者在极度悲伤绝望当中与上帝交往的巨著。奥古斯丁也如此,他的问题无人能答,也无人与他对话,因此他觉得很孤独、很痛苦。然而,这种痛苦的经历让他写出了世界名著《忏悔录》。又如马丁路德,就在命悬一线的极度绝望当中,竟然翻译出第一本德文《圣经》,并把宗教改革推向了高峰。
从本质上讲,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孤独的。话说回来,孤独是人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处在旷野当中。问题在于,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摩西和保罗那样经得起旷野是试炼,反而有许多的基督徒在旷野的生活当中抱怨,并迷失了方向。
旷野的生活是很悲伤、很孤独,然而,只要你学会依靠上帝,只要你每天面对面与上帝交流,那么,这旷野,反而会成为我们灵性当中不可或缺的良药&&沥青我们的思绪,立定我们的心志,积淀我们人生阅历的成熟,指明我们前面未知人生的方向。
经历苦难的人未必都会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先经历苦难(除了富二代)。一个属灵伟人的成功踪迹,是与他的旷野生活分不开的。故此,我们不要埋怨自己的人生旷野,不要诅咒旷野,而是要勇敢的挑战旷野,靠着上帝穿越旷野,让我们的生命日趋成熟,历久弥坚!
很久以来,我们把人生的控制权从上帝的手里夺过来,可我们没有因此获得安身可以立命,我们无法安放自己的灵魂,安妥自己的人生。问题出在哪里?该是我们把人生的控制权交还的时候了,让创造我们的上帝,拯救我们的救主对我们恢复行使掌管的主权。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电话(010-)或微博(/cngospeltimes),微信(cngospel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