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上什么挣钱新人52万怎么挣

2015年看过的52本书 - 简书
下载简书移动应用
写了54316字,被10人关注,获得了37个喜欢
2015年看过的52本书
1.《白夜行》 [日]东野圭吾 书本看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没忍住下了韩版的同名电影用投影打投在墙上看。躺在沙发上,一边矮桌上板栗、蜜橘伺候着,却看着不知所云的情节种种。在脑中不断拉拽和拼凑出原著的情节,终于还是无果。到是很快睡着了,一梦就进入了“案发现场”。那么多涉及到的相关人物,错综复杂的离奇故事... ...最后作者写到,主人公雪穗“白色的背影,沿着扶梯上楼,一次都没有回”,结尾简直太酷太恐怖了。感慨的是,写法设置上男女(梧元亮司、雪穗)两大主角大幅的故事情节向前推进,居然连一句话也没说过,确有是如此亲密无间的关系,太厉害了。这是一个关于复仇和爱恋的故事,掺杂着人性烂的出奇的恶。2.《嫌疑人X的献身》 [日]东野圭吾 故事倒回到一年前,女主人公给了男主人公活下去的希望,而整本书都在写后者给前者勇气和安慰。写的太好了。有血有肉,拍案惊奇。大家慢慢体会吧。用数学方法的原理制造匪夷所思环环相扣的障眼法。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被拍成电影?它比《白夜行》多线索的故事更容易操作,更扣人心弦,方法得当的话说不定能成为经典中的经典,最好的侦探片也是最好的爱情片。顺便帮导演彩排下,第一个镜头应该是“生活场景中自由默然的游民流浪汉”,和《金陵十三钗》中的“大卡车”有异曲同工之处。3.《虚土》 刘亮程一般读起这般感情真挚的长篇散文,都会不自觉进入一种自我催眠的状态。熟悉的不得了的场景,老旧的不仅仅是怀念和伤痛。更是手足无措的茫然。鸡叫了二遍,我们还睡在大炕上,爷爷回来了,我们吓得匆忙穿衣起来。可还是被骂个狗血喷头...一遍遍像念经是的“千万不能懒,人要学会勤快”。在规矩不多是记忆中感觉太多现在的“礼崩乐坏”,没有人在乎。你在乎只是在你的心中掂量,或许坚固或许一文不值,谁知道呢。天马行空的呓语,像我在和作者对话,也是我在和自己对话,我在和时空对话。脑海中,乡间村野的掌故和道理,说不完寂寞的童年。就任它衰败。ps:作者在再版后记中写道,《虚土》是一部慢书,适合闲读,甚至没有必要从头读起,随便翻到哪一页都有意思。确实如此。4.《草草集》 陈丹青谈了很多方面,很杂,但一贯的犀利,饱含感情。在“守护和送别”木心的篇幅上,更是看到了以前没有看到过的陈丹青的软弱敏感和执拗。对对错错长长久久,已经不重要了。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春天还没到有点冷,冬天已在依然冷。大篇幅写鲁迅的部分,也让人印象深刻。有沪人惺惺相惜的感觉。5.《盛夏的方程式》 [日]东野圭吾 前半部分堪称小学生作文,当时就寻思,怎么能写这么烂!只是在夏天小朋友搭火车到海边的亲戚家让人有丝丝凉意。后边的故事,好吧,也就那样。到是有一段话叫人印象深刻,"你不喜欢理科,那倒也无所谓。不过你最好记住一点,如果你还是觉得'不知道的事就是不知道'的话,那么迟早有一天,你会犯下大错的。"6.《生死场》 萧红我想不管哪个时代都应该有人生存的法则。再惨烈再难为也有人死去,更有人活着。想起姥姥说起她童年夭折的妹妹,命贱如草。这部写于9.18之后亡国奴的日子的小说(写于 ),到处是苦不堪言暴烈唐突的亡国奴式的日子。不愧鲁迅推崇的“左翼”佳作。可贵的是平实又生活化细节的描写。读罢叹息,唉,真是好大一片生死场。7.《襄汾县志》 襄汾县志县志的百科,让我眼花缭乱,对故乡的认识也深了一层。但还是有很多的细枝末节需要在更多的文献和资料中翻查,这个很像探案的过程,让人越来越接近真相,接近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有恐惧也有惊奇。8.《分身》 [日]东野圭吾东野圭吾一定找到了描写一个故事的内核方法。不管什么主题,扔进去就能活起来。但这并不是说,每一个所写的故事主题都能成为好故事。一个人一爱好,比如我就对克隆变异之类的不感冒,即使全部的构成处理上很情感化很技术化也止如此。9.《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蒋方舟据说这个少年成名的作家写了有一双手都数不过来的作品数量。都说吃开口饭难,其实码子饭更是苦逼。说真的,保佑蒋小舟有一天能写出好作品,但这一本请跳过。蒋写作最大的问题是陷入自己的纠结里而让读者也跟着纠结。10.《冬日便当》 吉井忍冷空气天的小温暖,为自己准备一份惬意而简单的便当。书里基本上在写些个人化关于烹制各式菜肴的细节,小女生的情怀,开心又满足。不食人间烟火的草包败家女应该不会理解吧。11.《台北人》 白先勇这两年一有时间就四处乱转,在南方看了很多城市,看城市残存下来的老故事的影子,都有很多伤感。《台北人》里的故事大抵是这个调调。与其说台北人,不如说是老上海老南京老重庆。只是他们的故事换了一个时空,后半段接不上前半段的尴尬和酸楚。当光辉岁月淡去,谁来凭吊历史今古。而我担心的是,这些老故事会渐渐被人遗忘,到那个时候(其实没有这样一个时候或时刻),那得有多遗憾!12.《纽约客》 白先勇我们大概都没有认真的活过。没有体会过可以追根溯源,经历磨难,大起大落,苦痛挣扎而一气呵成的生活。这是小时代的悲哀,大时代的风雨仅仅是听过却不得见。好故事曲折精彩,很合个人阅读口味。最早知道白先勇是他的青春版《牡丹亭》在武汉大学信息学院演出,那时候我在武汉大学整日游荡,偶一次经过海报栏,看到文气十足的“牡丹亭”几个字,就武断的从心里拒绝读“白先勇”。还好不晚,几年之后与这么美的阅读相遇。13.《寻味》 蔡澜真可谓吃遍全球的一本书,观其色嗅其味食其物。老爷子一辈子够本够精彩了。从严格意义上讲,美食杂谈只是一家之言。以前也看过很多装模作样的“美食文学”,矫揉造作用想象弥补知识的匮乏。最后叫人连注意力都不能放到美食本身上。《寻味》写得平时,这种美食的文字根本不用炫技,那种执着热爱和信手拈来,让人动容。只希望老爷子保重身体,再多些时间吃尽人间美味。14.《老味道》 汪曾祺云南味,老味儿,家乡味,鲜味儿都是记忆中的味儿。喜欢看娓娓道来的一家之言,又不仅仅是言还有能移步菜市场、挽起袖子进厨房躬亲示范几味拿手好菜。书中有几处提到汪老自己的拿手菜,有食材有工序有温馨提示,而我正在研习,哈哈朋友们又要有口福了。15.《马未都杂志:出门》 马未都看这本书的有两个好处。一是,不用花钱,跟着马老先生周游了一圈世界,值得。二是,发现了好书,4册的王世襄集,《锦灰堆》,品读。这得慢慢来。16.《月光落在左手上》 余秀华 读其中一章的时候正是清明时节临近,对应的文字正是写上坟。读着读着竟感觉后背发凉。之前关于余秀华的介绍和推介看过很多很多了,也零零星星看过一些她写的诗,好。但能读出鬼狐的意味,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月光如初,洒落西江。17.《起风了》 [日]堀辰雄关于生死关于守候幸福。故事很简单,但命题足够大。用宫崎骏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更显凄美,生动,同时有一股清新质感。止庵评价说,堀辰雄的《起风了》哀婉柔美,细腻曲折,胜于今之青山七惠等云云,虽然作者辞世已近六十年了。青山七惠也是我喜欢的日本女作家之一,文笔一样的细腻。回头记得一定要看他的另一本书,《菜穗子》。18.《坐拥书城》 [美]埃斯特尔o埃利斯、卡洛琳o西博姆、克里斯托弗o西蒙o赛克斯就像它的副标题一样,爱书人如何聚书护书、与书相处的故事。很高级的一本书。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又是很做(zuo)很做的一些姿态。要是老子有钱,比你们会玩,比你们会做。这是气话。19.《灶下书》
阿子探讨的问题还都是眼前的或者说是发自内心一些感悟。虽然比较浅显,但还算有诚意。有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吃,吃的文化,任何东西一旦是和文化扯上关系,就会显出我们的浅显和底蕴不够,即使卖弄也会露很大的怯。这跟出身,血统的沿革有很大很直接的关系。20.《东榔头》
杨葵老流氓爱骗炮,老文青爱骗着出版的资源出书。待出了迂腐,混成了油子,能有什么出息写出好东西。然而杨葵逃出了这个历史定律。重重人间烟火气,满满的想过小日子的正能量。书里提到北京城几个有意思的饭馆,我都默默记了下来,迫不及待想读《西棒槌》、《过得去》、《百姓家》。21.《相性》
[日]三浦友和这类名人明星出书,一开始我都是很拒绝的。三浦友和还是很稳当很平实的来做这样一件在我看来他确实不擅长的事情,甚至有一些收。这可能和民族性有很大关系。一谈问题就谈到民族性是件很蠢的事情,我们还是聊回书和三浦友和故事本身,在我看来他就像一个严肃的儿子、严肃的家长,严肃的演员,有责任感有担当。简单的故事,平静幸福的人生。祝他和山口百惠继续幸福下去。22.《致新人》
[日]大江健三郎老实说,大江健三郎不是我喜欢的作家类型,虽然他得到过最高的文学殊荣。但起码我们应该看到而且肯定,他在用文字本身为现实疾呼,为正义而呐喊...今年是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各国都在以各种活动纪念。日本的反战人士也同样。记得前几天在电视新闻里,看到年迈的大江健三郎热情演讲,告诫民众呼吁和平,那一刻我是真的感动了。这是最好的致新人。23.《枯枝败叶》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枯枝败叶》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成名作,比《百年孤独》要早,更是它的最早雏形。小小的薄薄的,就这样我断断续续看了好几个月,甚至还跨了年。魔幻的笔触,雾气腾腾的氛围,让朗读者总能身临其境,像是在等待被裁决,像是分明能嗅出南美潮湿的空气中浓烈得杀伐之气。24.《古董局中局3——掠宝清单》
马伯庸 ()以一些可考的历史线索来生发故事的方式,我高中的时候就尝试过,而且屡试不爽。从这一点来讲,各种巧合和桥段设置就有了天然的链接。和1,2两部串起来读,更显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人物关系的连贯性,让整个看起来更加丰满。消遣时可以翻一翻,能掌握不少历史知识。25.《旅行笔记》
余华()很应景,从庐山归来,在南昌回北京的在飞机上看完的。关于兴趣和生活的记述对余华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中间穿插的对现实的小挑衅和愤然不平也延续了他一贯的坚持。这本类似小册子的书是他写给《收获》的旅行日记,就是篇幅和展开少了点,不过瘾。26.《在难搞的日子笑出声来 》
大鹏每个人都应该在现实里找到被认可的可能,只要你坚持,只要你运气够好。小学生式的行文真的给我带来一些欢乐,这个时候还在乎那些高大上就没了一点意义。大鹏的梦越做越大,他执导的大电影《煎饼侠》听说最近就要上映了。27.《信》
[日]东野圭吾最近在看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用它来介绍这本书算是很恰当。我在想即使文明程度达到很高的程度,也同样会存在现实中的各种差异,例如犯罪率不可能为零。人心理的东西复杂性和变化性太大,不能一概用统一标准来衡量。猜想这也可能是心理学一直不能被更广泛认为是科学的一个重要原因。《信》的故事比较简单,无非是通过一封封信,和男猪脚爱情事业的跌宕交错展开的方式来推进。这也是到目前看到过的东野圭吾最平淡的一本小说。28.《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余华余华给自己11岁的儿子余海果第一次推荐读的书是《基督山伯爵》和《三剑客》,第一本有100万字,另一本也有将近60万字。读完之后,余海果惊讶的说,怎么比《哈利波特》还好看。这便是儿童世界里的差距。还好只是一个美丽的差距。而现实中的各种玩弄和糟粕,仇恨和抱怨们面目狰狞恶狠狠的与所有的真善美为敌,撕扯扭打,永不停歇。29.《悉达多》
[德] 赫尔曼·黑塞首先这是一部关于哲思的小说,很神奇。其次,小说的主人公居然是佛陀悉达多,此更神奇。我觉得那些成天盘珠子的人可以分些时间来读读这个。这是一个关于青年苦修的故事,认识和否定贯穿始终。包括每一个和他有过交集的人侨文达、父亲婆罗门沙门、 师尊乔达摩(释迦牟尼佛)、船夫维稣德瓦、伽摩拉、伽摩湿瓦弥。告诉人们时间即幻像,现世永恒、苦痛抗争、怀疑背离、悲慈同情,顺流而下,万物统一。这本书是黑塞,在1921年出现了创作危机时写的。期间,另一位日耳曼大哲人荣格给他做的治疗。最终精神的胜利,是他战胜了彷徨、孤独、伤感而写就的希望。30.《十夜之梦》
[日]夏目漱石夏目漱石只活了49岁,有一时期他几乎每年都有长达一个多月不能下床。而治疗的方法居然是绝食。所以我很好奇他书中关于生与死的理解。他也是一位受儒家影响很深的作家。个人最喜欢里边的《玻璃窗里面》和《往事种种》。在我看来他是日本新旧文学过度的见证人和实践者,深厚的古文和汉语言功底,也使人读起他的小说来颇有晦涩。反而他的散文如本书,更教人习惯和喜爱。日本人民很热爱夏目簌石,所以他的头像曾经还被印在日元上,是当之无愧的国民作家。他同时也是我喜欢的另外一位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老师。31.《祈祷落幕时》
[日]东野圭吾看了很多介绍和评论知道,这本书是东野关于加贺系列的一部分。之前的《恶意》《红手指》《麒麟之翼》等如果没看过,真的会有一种感觉,不知所谓。就像有人说“不然会有一些本来很感人的情节像白开水似的平淡”。 我就是这感觉。这是我听的第一本有声书,以后再不干这么操蛋的事情了。完全无感啊。塔纳塔斯播讲到是有声有色( 听我的话,幸福的活下去。守望你的成长和成功是我这一生的全部意义,而你越成长越成功,就越是对我命运的诅咒... ), 但每天沿着四环路嘈杂的车流里,即使耳机收音再好,也完全被淹没掉。32.《关键词》
梁文道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就像常识从左边耳朵进,右边耳朵出。文评中说,他的文字有匕首和投枪。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直指比匕首和投枪还锋利准确。看到这些关键词,你又想到了什么: 公民/关系/冷漠/泄愤杀人/底线/无知/炫富/媚俗/好战中国/暴力/爱国/卖国/ 道歉/文化繁荣/“近视”/围观/标题党/ 遗产/不许联想/话语拳/ 宣传/ 大众传播/ 专业/ 国家政府起源/维稳/ 领导/脱节/组织/权力/盛事/宏大/主旋律/勇敢/彩券/兴亡33.《新娘》
[日]青山七惠从最早《一个人的好天气》到《窗灯》《温柔的叹息》再到《碎片》《新娘》(书架上还有一本《魔法师俱乐部》 还没有来得及看),感觉她的写作越来越成熟,游刃有余了。主要有故事的复杂性、章节的转场方式、内文日式痕迹的减少,转而愈发国际化和更多角度的思考。基本上是一气呵成把它读完,夏日炎炎躺在沙发里,以一种现世的视角审视关于爱情的立场和观感。种种情况,世间几人知,美好几人享?34.《甘南纪事》
杨显惠相较于作者《命运三部曲》的其它两部,甘南纪事明显轻松了很多。透过一个个质朴的故事,让人看到了 其中满溢的原始力量。藏族长老和乡绅头人的权威,理与法的辩驳;新与旧的对立,真善美与恶的交锋...而今,我们只看到时代跃进的浩瀚激昂,却没有看到背后激流险滩洪水猛兽。文明需要规范,善良本真也需要有序引导。35.《不复当年模样》
梁实秋在google搜索梁实秋,人物关系中妻子注为韩菁清,而非《槐园梦忆》里的程季淑。本没有任何问题,后续了弦相伴终老不就是夫妻关系嘛,有什么可说的。但多少还是有些怪怪的。这种在我看来的“移情”,可不可以不那么高调(当时梁娶韩在台湾还引起过一些社会风波),如书名,不复当年模样。抛开这些不说,单散文文字本身还是很生动的,但梁的很多所持有的观点和具体做法有一些地方我个人是很讨厌的,本质没有对与错,是价值观上的差异。这本书是个拼盘,冷热适度。大概收录了十余篇回忆性散文,最喜欢《槐园梦忆》和清华七十年的回忆文章。也受益其中很多的生活经验和常识,一边阅读一边反思和修正自己的生活。36.《呼兰河传》
萧红很美的一部民国小说,有优美,更是凄美。这个写于1940年即90多年前东北小镇呼兰河的故事,使人眼界大开。这本书于41年出版的时候,大名鼎鼎的茅盾给她写了序,称其为叙事诗,多彩的风土画、凄婉的歌谣... 如果把它放到大的历史背景中去,仅仅看故事本身,别有风味。鲜活的是自己的老乡,亲人。充满了爱和恨。这本书出版后的一年(1942年)萧红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去世于香港,葬于浅水湾。“家里边的人越繁华,我就越寂寞”——那个时候就有这儿好的句子,也是萧红真实心理写照。夏志清说, 萧红的文学成就一点也不比张爱玲逊色。我最喜欢的是她的开篇或者后记,也相信你们会喜欢。内容如下: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听说有二伯死了。老厨子就是活着年纪也不小了。 东邻西舍也都不知怎样了。至于那磨房里的磨官,至今究竟如何,则完全不晓得了。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37.《在自己的树下》
[日]大江健三郎在我们的童年中,是不是也有那么一颗树。树上可以做窝或者搭房子。在我们迷茫疑惑的时候,回到那里慢慢想清楚一些问题,或者压根就没有想清楚。大江健三郎不愧是国民作家,不拘泥琐碎不怕麻烦虎口婆心一遍一遍四把刀,传递着全社会全世界需要的正能量。38.《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黄永玉太多美好的词汇来修饰和形容黄老爷子及他的作品,当然也包括他众多手艺中最不起眼的文字,这都是不够的。我是报着让眼睛和心旅行的姿态看完这部书的。因为艺术和绘画我都不懂。建筑和文明也知之甚少。但其中肆意惬意无意纵意的人生价值我是能真切感受得到的。1991年春天夏天距离今天有20多个年头了,那些丰碑还矗立在那里。流浪的人绕了一圈又回到原点,回到原点还是如从前一般失望。高田种小麦,终岁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除了感慨还是感慨,从塞纳河再到翡冷翠。39.《这些人,那些事》
吴念真我是时隔两年重又拿起这本书。那些有血有肉的故事一直躺在书架上等着我去细读和安抚。它们陪我在上海的酒店里、到首都的航班上、早起的马桶上...听吴念真用台湾腔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有点拗口,又有点心伤。40.《皮囊》
蔡崇达李敬泽说蔡崇达写的东西有文艺腔,我怎么没觉得呢?不带这么夸人的吧。我想说一些个人感想:很南方很阴郁,南方四百八十寺;某个段位的励志鸡汤;扭曲的童年较着扭曲的劲;港片真是害人,一代接一代都是80年代;家族基因会附着你几十年生命里,像治不好的顽疾;爱拼才会赢,三分靠打拼七分天注定。41.《女神一号》
冯唐我有一本台版的《素女经》,搬家的时候弄丢了。据说《女神》是这本书的洁版。故事本身不离奇,离不开冯唐的活计周边。没见过也曾想象过。但里边探讨的感情中的问题占有的问题欲望的问题不是你智商高就能想明白,甚至在现实中处理得来的。所以这个社会需要作家,需要牛逼的作家,在文学的洪流中洗刷敏感和胆怯。42.《台湾念真情》
吴念真讲述台湾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就是这本书的内容。台湾念真情原先是20年前台湾一档节目。这本书就是节目的文字版。都是些阿猫阿狗的小事,台湾还真是个“幅员辽阔”,奇葩开花的地方。43.《了不起的盖茨比》
[美]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富人生财,穷人生子。但财生横祸,穷生祸乱。这其实是一部10万字的中篇小说,故事背景和故事内容一百度全有不做过多剧透。我想说一个解读的视角。那就是这本书堪称现今中国社会的寓言。是不是很好奇,很可怕?第一个角度,美国真的比我们先进100年,哦不,90年。44.《忧国》
[日] 三岛由纪夫美学有很多种,“死”是其中一种,或者叫向死而生,也可以叫视死如归。大白话就是非死不可。你说它病态也好,变态也罢,它都只是“美”的一种。三岛由纪夫如此淡定的在文学描述中寻到人生不归路,戏剧的是他的生命终结,几乎也以同样的方式。我一直在想,才华太卓越也不一定是好事情,刚刚好最好,过了就是连自己也驾驭不了,陷入自我毁灭的境地。本书除了最有名最精彩《忧国》,其它《鲜花盛时的森林》、《剑》、《拉迪盖之死》也都深刻的散发出它独到精深的美学的之境。45.《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
[美] 雷蒙德·卡佛这个书名很多人都听过,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看过。装逼的人也总用这个句式写点什么。就像现实里有很多越是熟悉的东西反而越陌生。先看看作者雷蒙德卡佛的简介,“日出生于俄勒冈州克拉斯坎尼镇,日因肺癌去世。高中毕业后,即养家糊口艰难谋生,业余学习写作。卡佛人生的前一半充满了苦难与失望。失业,酗酒,破产,妻离子散,友人背弃,坠入人生之谷底。晚年文学声名渐高,却罹患肺癌,五十岁便英年早逝。”正应了那句话,有的人生来就是当将军和作家的。他创造了新的小说,整本书有十七篇小说,篇篇经典。无意识的,矛盾的,玩花式的起伏层叠,却总是在最关键最好的时候戛然而止。牛逼的要死的,把极简主义发挥到了极致。从曼谷回北京的飞机上花了三个小时一气读完,爽。46.《宽松的纽带》
[日]大江健三郎这个系列的书终于看到最后一本了。说老实话这种针对低龄受众教科书式的作品完全不对口味,但还是很佩服大江健三郎作为一位伟大作家的正义和担当。除了本里内容本身,我想说一个发现,就是这个老头不喜欢重复自己,也有极强的学习能力。 他认为再写小说,要以与过去迥然不同的新体裁来写。写作原本就是为不断追求创作形式上的创新而发愿、发心。这个系列之后,他在认真地啃十七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用拉丁文写的著作,一个80岁的老头有这种精神和毅力不得不叫人佩服。47.《茶当酒集》
马未都对我来说是一则文化预告,长见识。喜欢传统文化的人这里表示深情推荐。书法、绘画、陶瓷、玉石、金属器、古家具、碑帖、古籍、织绣、漆器无所不包。 老的东西包含感情,能寻到我们来时路。马老先生在书序言里其实也早道出了该书的内涵。“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说的就是物质是可以替代的,情感却难以替代。这也是关于古物,关于收藏的极高境界。48.《初二七班》
朱夏妮多愁善感的少女时代,有一点点文字的天赋。一生中经历一些就好了。希望她以后不要以文字为生。 其中有两首印象深刻,一首天地,一首人间,“云和楼的战争:云把天从左边挤到了右边/楼是它们的界线”、“唱国歌时:唱国歌时/老师背着手/身体摇晃/眼光扫过这个班/当她眼睛看到我时/我稍稍加大了声音”49.《悉尼!》
[日]村上春树真想过一段像他这样吃吃喝喝随性开玩,不热情不负责不声张不落伍的散淡日子。和最早当时看这本书的心情一样,密密麻麻日记般的记述,实在没兴趣读下去。有一日,外面雾霾压城,哪儿也去不了。就在家中安静的翻了几页,于是便停不下来。追随南太平洋的风,最大的体育盛世,穿云入海横行大陆。这两年吧,争取去一次这个18年前就学会写他们国家英文名的Australia。50.《素女经》
冯唐有时候一句话书评也是很难的,上一秒不出来,下一秒就变味了。《素女经》能回忆起来的并不是性爱,而是一个初学者对待爱的样子。我们诚惶诚恐的接受天赋人权,物竟本色,却在现实里一步步束缚自己。《素女经》本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本性学著作的名字,但用在这里只表达了本书一部分意思。51.《西棒槌》
杨葵上一部(东榔头)是玩味生活的,这一部是玩味文学趣味的。又是一长串好的书单。好的书藏典故。长知识,在几个夜晚中只有你自己能够体会的那种快乐,在外人看来却如疯子般想象。接下来要读他的《百家姓》、《过得去》和《坐久落花多》。杨葵有个观点,书越买越少,常读常新。马拉松中疲劳的临界点还没有到来,吾辈需继续读书。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恍若隔世感,让沉溺其中的人固然有生活的疑惑,但不会有人生的迷惑。52.《虚无的十字架》
[日]东野圭吾有点说教的意思,也是在探讨罪与罚的社会命题。一个文明国度一个普通作家都能如此深入的反思“死刑”的话题,实在让人佩服。这一定不是东野圭吾最好的小说,但这是就目前来看最有其担当的故事创作。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sirendushu “私人读书笔记”,进行交流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选择支付方式:今早起来,被这张图刷爆了朋友圈。
王思聪:爸,钱是万能的吗?王健林:不,钱是万达的!
&b&让我想起上学的时候,学霸拿着全班第一148分的数学卷(满分150)说了句:“草,考砸了”&/b&&br&&br&我们的第一反应是:黑人问号???.jpg&br&&br&第二反应时:这也太装逼了&br&&br&直到第三反应的时候,&b&我们才想起来他之前的数学考试基本都是150分满分的&/b&&br&&br&&b&高度不同,眼界不同,说出的话自然也不同&/b&&br&&br&&br&而且,王健林这句话大家是断章取义了&br&原采访内容是这样的:&br&&img src=&/b0aa42349ae_b.jpg& data-rawwidth=&353& data-rawheight=&5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3&&&img src=&/cca9ba0d445b11e01d921b_b.jpg& data-rawwidth=&372& data-rawheight=&4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2&&&img src=&/c09ef4e5f68f19d8fc336fd98de02ba1_b.jpg& data-rawwidth=&306& data-rawheight=&4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6&&&img src=&/e82b5d8f6ac7f_b.jpg& data-rawwidth=&230& data-rawheight=&5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0&&&img src=&/6f5ef3fea_b.jpg& data-rawwidth=&249& data-rawheight=&4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9&&&img src=&/793e46c828b3cbacd67d7_b.jpg& data-rawwidth=&252& data-rawheight=&5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2&&&img src=&/e5b22e10d4a63e08b2adb1_b.jpg& data-rawwidth=&189& data-rawheight=&4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9&&&img src=&/2a14fffdc62b09cb2a840_b.jpg& data-rawwidth=&264& data-rawheight=&5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4&&&img src=&/705bb18a29f3c17bf7feba3_b.jpg& data-rawwidth=&139& data-rawheight=&4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39&&&img src=&/4c5cbdd5aa431b37e5fa_b.jpg& data-rawwidth=&335& data-rawheight=&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5&&&img src=&/d021c5c3ec7ebfa9e1b6dd70be9bebd3_b.jpg& data-rawwidth=&310& data-rawheight=&4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0&&&br&&br&&b&如果你的理想和这些学生一样是当首富或者世界最大的公司&/b&&br&&b&那么一个亿真的就只是一个小目标&/b&
让我想起上学的时候,学霸拿着全班第一148分的数学卷(满分150)说了句:“草,考砸了” 我们的第一反应是:黑人问号???.jpg 第二反应时:这也太装逼了 直到第三反应的时候,我们才想起来他之前的数学考试基本都是150分满分的 高度不同,眼界不同,说出…
&b&很多人如果没有看原视频的话很容易被误导,其实王健林说这句话是有前提的&/b&,他说的是&b&“很多学生一见面就说我要当首富,我要做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但是这些学生们并没有具体的目标和计划,&/b&所以和“首富”这个目标相对应,王健林才让学生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才提出的&b&先赚一个亿,你先赚了一个亿,再去考虑赚十个亿,一百个亿,去当首富。&/b&&br&&br&&b&因为和成为首富相比,先赚一个亿真的只不过是一个小目标啊。&/b&&br&(虽然他后面还有一句说的是你是预备三年挣一个亿呢还是五年挣一个亿呢(手动摇手&br&&br&&b&你们这些媒体啊,不要见风就是雨,为了图话题性把前后文省略掉,不要总是想着搞个大新闻,把我爸爸批判一番,你们啊,N!A!I!V!E!&/b&&br&&br&&b&最后说几句正经的:&/b&&br&我觉得王健林说的这句话没毛病,有人&b&从学霸的角度啊,从身份地位不同所以眼界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其实我觉得这样的解读都有失偏颇,&/b&王健林在这里的意思&b&不是炫耀&/b&自己有了多少钱,或者说一个亿对自己不重要,反而&b&恰恰相反&/b&,他说的是有人觉得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但是心再大目标再宽广也得&b&脚踏实地&/b&一步一步做出来,不能只在嘴上说。当然,还是要敢想的,还是要有梦想的,因为&b&对那时的王健林来说,一个亿完全就是天文数字&/b&,做到了挺好,做不到,做了五千万,八千万也挺乐呵啊。&br&&br&&b&所以说啊,还是要警惕被带了节奏,做阅读理解还是要联系上下文的啊。&/b&我不是新闻工作者,但是我见得多啦~&br&(逃~&br&&br&图在这里,感谢 &a data-hash=&dfbea6428cfca082a70ed419a3c138a5& href=&///people/dfbea6428cfca082a70ed419a3c138a5&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陈语岚& data-hovercard=&p$b$dfbea6428cfca082a70ed419a3c138a5&&@陈语岚&/a&的回答和供图~&br&&b&补充几句话:&/b&&br&我当然知道大家的心态是调侃或者说是开玩笑,但是这并不能掩盖这句话的前后文被人为地忽略了这个事实,并不能掩盖断章取义的实施,因为一旦加上前后文了,就没有话题性了,就没有爆点了,就没什么可以说的了。而且,许多人对这句话的解读,是仅仅围绕着这句话来解读,没有结合上下文,孤立地断章取义,甚至解读出了完全相反的意思。这和调侃和开玩笑完全是两个东西呀,为什么要混为一谈呢?&br&&img src=&/b329aaff69eb34dacb54c_b.jpg& data-rawwidth=&452&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2& data-original=&/b329aaff69eb34dacb54c_r.jpg&&
很多人如果没有看原视频的话很容易被误导,其实王健林说这句话是有前提的,他说的是“很多学生一见面就说我要当首富,我要做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但是这些学生们并没有具体的目标和计划,所以和“首富”这个目标相对应,王健林才让学生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才…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爱吃猫的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在社会什么最挣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