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壮族风土人情情

回族的风俗习惯
回族的风俗习惯
时间: 22:56:14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  查看:  评论: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回族人以汉语作为本民族的语言,并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使用汉文。  回族民间歌曲&花儿&在甘肃、宁夏和青海一带广为流传,其中以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莲花乡每年六月初一至初六的&花儿&盛会规模最大。  回族人的习俗  在日常生活中,见面都要问安。客人来访,要先倒茶,还要端上瓜果点心或自制面点招待,而且所有家庭成员都来与客人见面、问好。若遇上老年客人,还要烧热炕请老人坐,并敬&五香茶&或&八宝茶&。送客时,全家人都要一一与客人道别、祝福。有时远客、贵客还要送出村庄或城镇才分手。  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就餐时,长辈要坐正席,晚辈不能同长辈同坐在炕上,须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饭均不得往外舀。  丧葬食俗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区别。有的地方办丧事三天不动烟火,由附近的亲戚邻居送食,禁止请客,三天后方进行纪念活动。婚俗结婚筵席一般都要8&12道菜,忌讳单数,象征新婚夫妇永远成双成对。甘肃地区的新婚夫妇生头胎,男方要携带礼物去女方父母家及至亲家报信,10天内岳母要携红糖、米等营养品和小孩穿的衣物来看&小月子&。男方家要设宴款待来客。  回族的饮食文化  回族有个良好的习惯,就是客人来后,先倒茶,定干果碟子。一般都定五六个碟子,多者十几个,如葵花籽、花生、水果糖、枣子、核桃、苹果等,再加一把撒子。边喝、边吃、边聊天。等饭做好时,再正式吃饭。回族让客人时,一般说请&口到&,客人开始吃时要先用右手拿起食品或饮料,念一声&太斯米&,然后才吃。这些都是回族在饮食上的习惯,且稳定性很强,多少年来也未改变。回族风味饮食有:手抓羊肉、烩羊杂碎、涮羊肉、盖碗茶(三炮台)等等。  回族的民族节日  欢庆开斋节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除此之外,还有小的节日和纪念日,如法图麦节、登霄节、阿舒拉节等。  开斋节:也叫肉孜节,阿拉伯语为尔代?菲土尔,尔代意为节日,菲土尔意为开斋。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当月,望见新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9月封斋到10月初二或初三夜晚,望见月即开斋,是日即为开斋节。斋月期间,每日晚和开斋日清晨凡回族穆斯林均应到清真寺沐浴净身,做礼拜。开斋日礼完尔代下殿后,互相攥手以示祝贺。这天,回族家家户户都要煎油香,馈赠亲友和邻居。回族很重视开斋节,一般都要尽量参加节日聚礼。家长还要带领成年孩子一起礼拜,是为最佳。故此,赤峰市和乌兰察布盟地区有&十里赶主麻、百里赶尔代&和&千里赶尔代&的说法。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牺牲节、忠孝节、小开斋。时在希吉来即伊斯兰历12月10日。是日,各清真寺挂彩旗、张贴标语,装饰一新。晨,回族穆斯林沐浴净身,新衣白帽,聚会清真寺,阿訇带领穆斯林面向麦加举行会礼,俗称礼尔代。回族穆斯林十分重视这一节日,有&千里赶尔代&之称。节日期间,穆斯林家庭还要煎油香,宰牲。宰牲时要予以选择,不宰羊羔、牛犊、骆驼羔;不宰器官不全的羊、牛,讲究全、美。所宰的肉自家留三分之一,送给亲友们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一出散给生活困难的穆斯林。呼和浩特市的回族穆斯林届时还要举行摔跤、表演等娱乐活动,并由阿訇率领游坟,以悼念亡者。  圣纪节:亦称圣忌节,冒路德节,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相传穆罕默德(约570一632年)诞辰和逝世都在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穆斯林为了纪念伊斯兰教圣人(创始人)穆罕默德创建的伊斯兰教,在他诞辰和逝世的这天举行集会。以后,逐渐成为伊斯兰教的节日。走进回族风俗习惯-1
《走进回族风俗习惯》教学设计康乐县五户初中 王润弟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回族的风俗习惯,...
回族风俗习惯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回族风俗习惯 回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如没条件要由新娘的哥哥(或是舅舅)抱着新娘走进新房,新娘的鞋是不能沾地 的...
关于回族风俗习惯的调查报告回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古老的文化。特别是回族习俗...如没条件要由新娘的哥哥(或是舅舅)抱着新娘走进新房,新娘的鞋是不能沾地 的...
回族的风俗习惯作文(三) 回族有悠久的历史 和独特古老的文化。 特别是回族习俗...如没条件要由新娘的哥哥(或是舅舅)抱着新娘走进新房,新娘的鞋是 不能沾地的...
回族的风俗习惯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回族的风俗习惯―― 回民为什么不...新疆回族的风俗习惯 2页 免费
走进回族风俗习惯 3页 5下载券
回族的风俗...
回族的风俗习惯及信仰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回族的风俗习惯及信仰 回族的风俗习惯及信仰坡子回民小学 马传营 回族,又叫回教,是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
对于回族中具有独特色彩、深刻民族 性与广泛群众性的风俗习惯, 我们应视作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 个组成部来研究对待。 1、回族的生活习俗与禁忌习俗 回族长期...
回族的风俗习惯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回族的风俗习惯回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古老的文化。回族以汉语为共同语,但 在宗教生活和社会交往中, 他们又夹杂着大...
回族的风俗习惯_五年级语文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回族的风俗习惯开斋节, 在伊斯兰历九月(来麦丹)封斋一个月,白天不吃不喝, 夜晚才可饮水进食。按规定,傍晚...
新疆回族的风俗习惯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新疆回族的风俗习惯 回族习惯在住地修建&礼拜寺&,多围寺而居。 礼拜寺渐渐统称为清真寺。 &清真&是&伊斯 兰...回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 第一星座网回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15:29:00来源:第一星座网作者:匿名  回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饮食习惯:  主食以米、面为主,肉食方面禁忌颇多。禁食猪肉、狗、狼、虎、驴、猫、鹰、鹞等;禁食自死之动物血;禁饮酒。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类,如北方产的青鱼、鲢鱼、鳇鱼等。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征得伊玛目(宗教职业者)同意,可作补品食用。回族长于以煎、炒、烩、炸、爆、烤等各种烹调技法,风味迥异的清真菜肴中,既有用发菜、枸杞、牛羊蹄筋、鸡鸭海鲜等为主要原料,作工精细考究,色香味俱佳的名贵品种,也有独具特色的家常菜和小吃。西北地区的回族民间还喜食腌菜。   回族饮料较讲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洁净的水均不饮用。忌讳在人饮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回族也喜饮茶和用茶待客,西北地区回族的盖碗茶很有名。宁夏回族还饮用八宝茶罐罐茶也很有特色。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5条信息4/54
星座测算子时23点子23-0丑1-2点寅3-4点卯5-6点辰7-8点巳9-10点午11-12未13-14申15-16酉17-18戌19-20亥21-22男白羊座男白羊座男金牛座男双子座男巨蟹座男狮子座男处女座男天秤座男天蝎座男射手座男摩羯座男水瓶座男双鱼座女白羊座女白羊座女金牛座女双子座女巨蟹座女狮子座女处女座女天秤座女天蝎座女射手座女摩羯座女水瓶座女双鱼座男子鼠男子鼠男丑牛男寅虎男卯兔男辰龙男巳蛇男午马男未羊男申猴男酉鸡男戌狗男亥猪女子鼠女子鼠女丑牛女寅虎女卯兔女辰龙女巳蛇女午马女未羊女申猴女酉鸡女戌狗女亥猪男:A型血男:A型血B型血O型血AB型血女:A型血女:A型血B型血O型血AB型血copyright &
www.d1xz.net 第一星座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号-1返回顶部回族发展史及其民族风俗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休闲
字体选择:
回族发展史及其民族风俗
日期: 10:50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下载文件:&&
  民族概况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回族人口数为9816802。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青海以及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省分布也较多,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由中国国内及国外的多种民族成分在长时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伊斯兰教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对回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约在唐高宗永徽二年(651)伊斯兰教正式传入中国,大批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商人陆续由海路来华,在广州、泉州、杭州、扬州及长安等城市定居。他们建筑了中国最早的一批礼拜寺,不少人娶妻生子,繁衍生息,世代定居,并辟建了穆斯林的墓地。当时,他们被称为蕃客或土生蕃客,至元代才被称为回回蕃客或南蕃回回,成为回回人的一部分。
  “回回”一词最早在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和南宋彭大雅《黑鞑事略》中出现,主要指葱岭东、西处于喀喇(哈拉)汗朝统治下的回纥(回鹘)人。回回和回纥、回鹘音近,应是后者的音转或俗写。其时,伊斯兰教已由喀什噶尔向东南传播到和田、叶尔羌、英吉沙尔等地。因此,回回原应包括有信仰伊斯兰教回纥(回鹘)人在内的含义。12世纪30年代,喀喇(哈拉)汗朝亡于西辽,其居民大部分仍是穆斯林。13世纪初叶蒙古西征,西辽破灭。葱岭东喀什噶尔等地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纥(回鹘)人的后裔,同葱岭西的中亚及波斯;阿拉伯广大地区不同民族的穆斯林,大批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东方来。他们主要以驻军屯牧和以工匠、商人、学者、官吏、掌教等不同身份散布在中国的西北、中原及江南、云南等地区,被称为回回人,成为元代色目人中的重要部分。后来,他们也以回回自称,是形成回回民族的主要部分。
  元代到明代前期,回回人中包含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纥(回鹘)人的后裔,他们同当时高昌及河西一带仍信仰佛教的畏兀儿人相区别,明中叶以后,维吾尔族普遍接受伊斯兰教信仰,而当维吾尔人迁到内地之后,自然地渐渐同化于回回之中。元、明以来,不少蒙古贵族及其士卒因接受伊斯兰教信仰而逐渐同化于回回之中。明代哈密地区的哈剌灰人,原是蒙古人,正德(1 506~1521)以后由哈密迁到肃州,到万历年间已经“不食猪肉,与回回同俗”。另外,由于通婚的和政治的原因,以及接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原因,回回中不断吸收了相当多的汉族成分。由于同样原因也有不少回回逐渐同化于汉族之中。回族与维吾尔、蒙古、汉等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亲缘关系。另外,回回族中还吸收有中国犹太人成份。犹太人迁居我国开封等地的时间,一般认为在北宋徽宗年间()。元代称他们为“术忽回回”。由于他们信仰犹太教,不食猪肉,行割礼和每日礼拜等宗教习俗与回回有相似之处,加上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缠头巾为青蓝色,因而也被称为“蓝帽回回”或“青回回”。在长期发展中,有的逐渐融合于回回当中,有的自称回回。
  从元代到明代,各种不同的来源的回回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民族。伴随着民族的形成,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回回文化扎根于华夏大地,成为华夏文化中的一个新类型。
  宗教信仰
  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回族在中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直受阿拉伯、波斯等传统的伊斯兰文化的强烈影响。唐、宋时期,中国人对于“蕃客”们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还很陌生,只说他们拜天、叫佛、敬事鬼神。元代遍布各地的回回人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开始被广泛注意,伊斯兰教被当作回回所信仰的宗教来对待,称作回回法或回回户体例,礼拜寺和掌教被称作回回寺和回回掌教、回回大师等。明代习惯地沿袭这种称呼,伊斯兰教被称作回回教门、回回教,后又简称回教。清代以后又把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东乡族和撒拉族等加上“回”字,称为“缠回”、“东乡回”、“撒拉回”,以致人们从称谓上误把回族同回教混淆甚至等同起来。
  中国伊斯兰教随着回族的发展也在发展变化。其变化主要在明末清初,主要标志是伊斯兰教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原来各地的礼拜寺多以清净、清修、净觉、真教等命名,这时渐渐统称为清真寺。与此同时,伊斯兰教在中国开始被称作清真教。清真是伊斯兰在中国的汉文意译。清真一般解释为清洁真实。有的宗教学者则把清真释为“克己复礼”。
  风俗习惯
  历史上,回族人从出生时开始,就要请阿訇起回回名字,结婚时请阿訇证婚,死亡后请阿訇主持殡葬,各方面均受伊斯兰教的影响。特别在饮食习惯上,回民忌吃猪肉,不吃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之动物等等。这原是《古兰经》的规定,千百年来已经逐渐变成了回族的风俗习惯。由于历代统治阶级实行反动的民族同化政策,对回民风俗习惯横加干涉,甚至借以挑拨民族关系,制造民族纠纷,而广大回族人民则愈加维护这些风俗习惯,同反动的民族同化政策相对抗。在这种斗争中,伊斯兰教曾起到回族人民加强团结、反对民族压迫的作用。
  回族除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外,由于回汉杂居和使用汉语,还日益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影响。明代回族人的衣着已逐渐与汉人相同,使用了汉族的姓和名。明代晚期,回族人已经“士农工商通与汉人相同”,但是,在共同心理状态、经济生活、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回族仍表现出自己的特点,被认为“同类则相遇亲厚”、“自守其国俗,终不肯变”。
  随着回族军士的到处镇戍屯牧,工商业者的贸易往来,官吏学者的宦游,宗教人士的传教活动以及反压迫斗争后的流动迁徙,回族人逐渐形成了小集中、大分散,愈来愈分散的居住特点。在全国,回族主要与汉族杂居。在边疆,回族与当地民族杂居;在内地,回民多分布在沿水路和陆路交通线上;在农村,回民往往自成村落;在城镇,则多聚居关厢或若干条街巷。在室内正屋中,喜贴山水花卉画。但因为伊斯兰教反对任何偶像崇拜,故不挂人物像和动物图片,凡有眼睛的图像不能张贴。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禁忌不那么严格了。为了宗教活动和生活习俗上的便利,回民习惯在住地修建“礼拜寺”,明末清初则统称清真寺,多围寺而居。
  在饮食上,回族人普遍吃牛、羊、驼等反刍类偶蹄食草动物,不吃马、驴、骡、猪、狗肉,不吃动物血液和自死动物。尤其禁食猪肉。回族很讲究饮食卫生,注意淋浴和洗涤。走进农村回族清洁整齐的屋内,往往可看见门后房梁上吊着一个水罐,下面有通下水道的浅坑,这里是人们经常沐浴大净的地方。平时洗脸、洗手,则用汤瓶,而不用脸盆。汤瓶又名洗壶,它最早从阿拉伯传入,现在城里的回族饭馆,也常挂着一块绘有“汤瓶”的清真木牌,有的还在“汤帆”加添“虎图白棍”或阿文的“清真言”,以示这是地道的伊斯兰文化。
  回族有两大节日即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来源伊斯兰教。斋戒为穆斯林“五功”之一。开斋节即是斋戒期满的日子。一般在回历的第九个月举行斋戒、斋戒期满,十月一日为开斋节。古尔邦节在开斋节后的第70天,回历的十二月十日举行。因为十二月十日是教徙赴麦加朝觐的最后一天,大家宰杀牛羊庆祝,聚餐联欢。您所在的位置: >
回族的居住特点和习俗&|&发布日期:&|&nbsp浏览()人次&|&&|&&]  回族的居住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与回回民族的萌芽、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也与回族的信仰习俗、饮食习俗等有不少联系。
  一 回族居住的区域、分布和习俗传承
&& & 回回民族的居住习俗,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中叶。那时,阿拉伯和波斯商人通过海陆两条主要道路(史称&香料之路&和&丝绸之路&)来中国经商的较多。一些从海道而来的穆斯林商人,在政府制定的通商港埠进行贸易,他们就近方便,聚居在一些主要海滨口岸。唐时,这些回族先民主要侨居在当时中国贸易最兴旺的广州和扬州。从陆路来的一些穆斯林商人,主要聚居在唐朝首都长安的&西市&和&东市&。这些穆斯林商人不论是留居广州、扬州的,还是留居长安的,他们来中国后,有许多人买田地,修房屋,就地与姑娘成亲,安家落户。据《资治通鉴&唐纪四八》贞元三年条记载,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以来,这些&胡客&&留居长安者四五十余年,皆有妻子,买田宅,举质取利,安居不欲归&。宋时,通商贸易在唐代昌盛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来华的阿拉伯、波斯穆斯林&胡客&较唐代更多。他们主要聚居在广州、泉州、杭州。政府为此还专门给他们在江河边上划拨留居区域,出现了不少&回回冢&等。由于这些回回先民的经济基础好,居住条件在当时来说令人刮目相看,住宅的结构、造型、设施相当可观。如&番禹蒲氏在居留地的住宅,层楼杰观,晃荡绵亘,不能悉举&。唐宋时,沿海各主要商埠,有若干&蕃客&聚居区和礼拜寺。每一聚居区的&蕃客&所在地都称作&蕃坊&,&蕃坊&有大有小,小的有几十人至近百人,大的有几百人至上千人。随着&蕃客&和&蕃坊&数的逐步增加,唐宋时,政府为了加强社会秩序的组织管理,要求每一个蕃坊的穆斯林推荐出&最有德望者&一至二人,由政府委任作&都蕃长&,管理蕃坊的行政和宗教工作等。
&&&  元代,来中国居住的回回更多。除了一部分经商而来的以外,更多的是自1219年开始,成吉思汗几次西征,大批的中亚、西亚各族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随军迁徙到中国。有军人、工匠、学者等等。军士都被元编入&探马赤军&,参加灭宋的战争。这时的回回,他们已不再是侨民,而是作为主人翁,像中国当时的汉、蒙古等其他民族一样,可以长期定居;不再是限于通商口岸居住,而可以在全国各地自由居住。正如周密《癸辛杂识续集》说的&今回回皆以中原为家,江南尤多&。元代至正八年(1348年)河北省定州清真寺中《重建礼拜寺记》碑文记载&回国之人遍天下,而此地尤多,朝夕亦不废礼&。《明史&西域传》说:&元时回回遍天下。&许有壬《西域使者哈只心碑》说:&我元始征西北各国,西域最先内附,故其&&大贾擅水陆利,天下名城巨邑,必居其津要,专其膏腴。&由此看出当时回回主要聚居在繁华的城镇和生意兴隆的商业中心,以及交通沿线。如东南地区回族主要聚居在南昌、九江、芜湖、南京、镇江等地,这和当时广州、泉州、福州、杭州、扬州以及内地的开封、洛阳、西安等地回族分布一样,都居住在有名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上。就一个地区来说,回民也是居住在本地区的交通沿线和城镇。如湖北省的回民主要聚居在武汉、蒲圻、洪湖、沙市、宝昌、汉水等市县,位于长江汉水沿路。江南名城嘉兴有&回回街&。元代回族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在住宅建筑上出现了各具丰韵、丰富多彩的样式。如&杭州荐桥侧首,有高楼八间,俗谓八间楼,皆富贵回回新居&。
&&&  明代,由于&探马赤军&解体,服役、屯田、经商的回民皆已长期定居下来,在全国范围内,真正形成了回民&大分散、小集中&的民族共同体。清代,封建统治者对回族人民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把聚居大城市的回民逐步迁赶分散到&穷乡僻壤&,特别是西北地区,由于左宗棠残酷镇压回族人民,迫使回族或与汉族杂居,或逃到交通不便、路途遥远的深山沟壑里,多数被迁到&三边一梢&(即山边、滩边、湖边、渠梢)居住。在这种压迫下,回族以伊斯兰教为纽带,以清真寺为中心,集中聚居、团结在清真寺周围,成为相对独立的小聚居区。但大的方面,县与县、省与省之间,却构成了若断若续、点线结合的居住区,使邻近地区的乡、县、市、省之间能保持一定的联系。甘肃、宁夏两省区,就是典型的点线结合居住区。如&宁夏至平凉千余里,尽系回庄&。
&&&  从全国范围内来讲,每一个省都有回族。其中以宁夏、甘肃、河北、河南、青海、山东、云南、新疆居住回族最多。分布特点仍然是大分散、小集中。现在,全国有一个回族自治区,即宁夏回族自治区,两个回族自治州(甘肃临夏、新疆昌吉),六个回族自治县(河北孟村、大厂,青海门源、化隆,甘肃张家川,新疆焉耆),还有五个回族和其他民族联合自治的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寻甸彝族回族自治县、咸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此外,还建立了四个县级回族区(呼和浩特市回族区、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开封市顺河回族区、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和一百四十多个回族乡、镇。每一个省、市、县、乡的回民,一般都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地方,往往在农村自成乡、村、寨、营等,在城镇自成街道、区、巷、弄、里等,如北京市宣武区牛街附近就是回族聚居区。北京郊区、县有回族聚居村五十九个。吉林省回族主要聚居在吉林、扶余、临江、珲春等七个城镇。黑龙江省回族主要聚居在哈尔滨、齐齐哈尔、伊春、鹤岗、佳木斯、牡丹江、阿城等市、县。江苏省回族主要分布在南京、镇江、扬州等地,就南京来讲,回族又主要分布在建邺区、秦淮区。山东省回族从大的方面看主要聚居在德州、泰安、济南、菏泽、聊城、曹县、陵县等,但就市、县来讲又聚居在一些乡镇,如淄博市金岭镇、曹县侯家集镇、青州市云峡河、禹城县十里望、济阳县辛集、店子、菏泽市马垓等。西北各省回族这种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更为明显,如陕西省回族除在西安市聚居外,镇安县的茅坪、程家等乡、镇为回族集中聚居区。上述居住区还形成了一些具有回回民族特点的居住名称,有的是根据回族姓氏命名的地名。如马家湾、纳家户、丁家塘、白家寨等等。有的小聚居区的地名,从元朝回民参加&探马赤军&屯戍就开始留传下来。特别是现在全国各地回回营、回回寨、屯等地名名称就是受屯戍影响而流传下来的,如今河南的回回寨、齐河县的老寨子、陵县的亚虎寨、柳福寨等。明代以后还有大量以&营&为地名的,如现在宁夏头营、三营、七营;云南玉溪的大营、西营、东营;山东省无棣县的五营;阳信县的六营、大营、小营;泰安县的前营、后营;北京的常营(常遇春部队的驻地)、河北的大营里(今称彭家庄)、天津、东北、开封、广西等地的回回营等等,都是现在回族居住的地方。在吉林省还有一些回
&&&  回屯的地名,如红石屯、宝山屯、山前槐屯、蜂蜜营屯、前央屯等。
&&&  西北各城镇的回民,除少数在市区里以外,大多数居住在城关外,如宁夏首府银川市的南关,青海省会西宁市的东关等;在一个县(镇)来说也是如此,如固原县南关、预旺镇南关均是回民。在回汉杂居的农村,回回往往紧靠在一起居住。
&&&  回族聚居区除了叫营、洼等以外,都有地名,且一个地方回族人口发展到百十口乃至上千口人都建有清真寺。由于受唐代遗留下来的&蕃坊&的影响,这些地方回民内部称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叫&坊&。如&本坊如何如何&、&坊上的事情怎么办&、&某某坊昨天一个孩子&无常&了&等等。
  二 当代回族的居住特点
&  1、形式多样的情况下保持本民族特色
&&&  回族自形成之日起,即多杂居于全国各地各民族之中,居住形式也根据当地的气候、地势和习惯有关系,所以回族民居除了具有浓郁的本民族特色外,有些方面也与当地民居有相似之处。如在内地或平坦地带的回族居住的是平房和楼房;在黄土高原上的居住的是窑洞;在云南一些地方还有竹楼等。
&&&  有句俗语说:&回族有钱盖房,汉族有钱存粮。&说明回族人民经济富裕后首先改善居住条件。回族盖房,不看风水,只注意选择地势平坦、日光好、清洁和用水方便的地方。黄土高原的回民盖房,多取阳山坡或僻风湾盖房。房子的造型有土木结构平房、前后两坡砖瓦房、前坡砖瓦房、二层楼房等。北方多住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平房;南方和一些雨水较多的阴湿地区多住前坡砖瓦房和前后两坡砖瓦房、楼房等。回民盖房动工之日,一般都选择主麻日(星期五)等吉祥的日子,有的还要做&尔埋里&,然后才动工。支梁之日,回民讲究请阿訇用毛笔在红纸上写一段《古兰经》贴在大梁上,直到房子盖成也不轻易去掉,以求吉祥。
&& & 回族的房子讲究工艺和装潢,颇具民族特色。如有些回民盖小高楼式的房子,门窗是拱形,大门楼采用绿色的大圆顶式,显得肃穆典雅、别致。大门两侧有用阿文写的描联。檐头、檀榫、砖墙、门窗、廊前等处搞木雕或砖雕。有聪明智慧的刻牡丹、葡萄等各种花卉图案,有抽象多变的几何形以及卷草式的植物纹样和吉祥如意的图案,有的就是用白灰抹过后请阿訇写上一段《古兰经》,古朴典雅,别具风格,在全国也颇有名气。有的回民还在大门口做一影壁,影壁用石灰石或水泥装饰,绘上秀丽的自然景色和美好图画。因此回族中曾涌现出了马顺清、刘凤鸣等很有名气的砖雕大师。
&&  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居的回民,他们的居住习俗,既有本民族的特色,又受其他民族的影响。如居住在云南傣族中的回民,其居住习俗为傣族、回族特色兼而有之。如这里的回民也住傣族人住的竹楼草房,但居住习俗不像傣族那样楼上住人,楼下圈牲畜,楼上一分为二,火塘在外间,里间全家人住,老人、儿子、媳妇以蚊帐相隔那样。回族的居住习俗是中间有堂屋,两边有宿舍,老人、妇女以及孩子分别居住,牛圈在外面。各种式样的窑洞也很普遍。窑洞内一般都有土炕。贵州回族家庭门前爱筑院,俗称&院窝&。回族居住分散在全国各地,受当地民族居住条件的影响很大,不像藏族集中聚居寸:青藏高原&带自成系统,自成流派。居住在拉萨的回族,住房即随了藏族同胞,多住平房,院墙用牛角层叠砌成,院中摆放各种盆花,甚至衣着服饰,语言都学习了藏族的习惯。农村回族居室禁止人畜混杂,大都做到鸡羊有圈,草成垛。
  在不少农村回民盖房都是大家互相帮工,有的一家盖房,全坊每户来一人帮忙,或互相变工,一般一请就到,不付工钱,只管吃喝,非常团结,齐心协力。
  2、围寺而居
&&&  聚居于当地清真寺附近历来是回族人的传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分散,小聚居&。这样既方便开展宗教活动也容易解决平时家庭内的教门需要,集体在清真寺礼拜比个人在家礼拜意义更大,更受真主的喜爱;同族之间的相互照应和大事小情间的相互往来,互相帮助也很方便。同时也能更好的筹集资金建设与维护清真寺。由于回族生活习惯与共同的民族心理,不愿意与养猪,吃猪肉、死肉、驴、狗、骡等肉的民族住得很近。即使在回民杂居的村寨和街道,回民一般都与回民相接连居住,不愿意紧挨汉人居住,不愿意嗅到猪肉味。在城市,回民一般也愿与回民居住在一个院或一个单元。
  3、注重清洁卫生和环境美化
&&&  这也是是回族民居的共同特点,历来以爱美,素以清洁、文明著称。习惯在庭院内栽种各种观赏型的花草树木,所植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来定,总之要尽力做到环境优美,干净整洁。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城市还是农村,你只要到回民家,就会感到回民在住宅的设计、陈设、布局、装饰以及生活的点缀等方面,富有独特的回回民族特点。特别是回族人喜欢种花弄草,庭院里喜栽各种树木和花草,不少地方的回民还有养盆花的传统习惯,窗台上、院子里到处摆放着千姿百态、争奇斗妍的盆花。在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家家户户院子里种花、养花,一年四季都可看到盛开的鲜花,盛夏,初冬,更是万紫千红,阵阵馨香,令人陶醉。北方回民特别喜欢养凤仙花(阿拉伯语谓之:&hai na&,俗称指甲花;不只为了观赏和美化环境,青年女性还可以用它来染指甲。
  4、回族家庭的内外装饰特点
&&&  在回族家庭一般不挂汉字的条幅、对联,春节时也不贴春联。而挂一种用竹笔蘸墨汁书写的阿拉伯文书法&&阿文&堵阿儿&(祈祷词),这是为回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佳品。在回族穆斯林家庭中或清真食堂的门楣上,都书写或悬挂、张贴着一段经文。这是什么内容的经文呢?这种书写在家庭或食堂门楣上的经文,叫做&经字都阿&。&都阿&,是阿拉伯语du a的音译,意为&祈祷&。经字都阿,即阿拉伯文祈祷词。
&&  经字都阿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  1.清真言:内容是&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
&&& & 2.作证言:内容是&我作证,万物非主,唯有真主;我作证,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
&& && 3.太司迷:内容是&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
&&& & 4.求护词:&哎,主哇!求你为我们把天堂的门打开吧!&等。
&&&&&& 显然,这类&经字都阿&形式上虽与汉族家庭门楣上的斗方相近,但内容上绝非&招财进宝&、&吉庆有余&、&抬头见喜&之类,而是以表达穆斯林最基本的宗教信仰为主。&&&
  除了各种精美的阿文书法字画外,回族家庭还习惯在大厅和居室上挂上各种好看的图画,其中以《克尔白清真图》最为多见。使用的材质有的是纸张、有的是布料、还有毛质的挂毯。另外,伊斯兰历(俗称&回历&)表,也是必不可少的,为节日、礼拜、封斋、开斋查阅使用,印制精良。
&&&  回族人家室内常燃芭兰香、檀香等,具有除秽、爽神、避浊、怡神之效果。&&&
&&&  回族家中门窗洁净、桌子、板凳、炉台等各种设施和锅灶上使用的器具都经常擦洗。有的长辈在用清水把碗筷洗干净后,还要再用洁净的干布擦一遍,使得这些碗筷更加洁净明亮。
  5、生活用水及洗浴设施
&&&  回族人洗浴讲究不用回头水,而是使用流动的水。很保护水资源的清洁,院内挖掘自备的水井、盛水的容器等要加盖盖住,不使污物尘埃落人。
&&&  在室内每个回族家庭&般都备有浴室或吊罐(吊桶),为的是方便洗浴作大小净。&吊罐&其实就是一个桶,由木材质或各种金属制成,传统的使用方法是通过铁钩、绳子和滑轮拉到&勿思圈&的横梁上,以手能摸到塞子为准。桶底有一个眼儿,不用时用一小段儿秫秸杆把眼儿堵住。秫秸杆儿是空心的,而最上面的节是最粗的部分,用的时候把秫秸往上一捅,水就流出来,往上推的越多水流量就越大,反之则越小,不用水时把秫秸往下一拉,正好把眼儿塞住。如今已经有不少回族家庭使用了现代的淋浴设备,如各种热水器等,有的在卫生间里增加&个洗浴用的水桶,类似传统的吊罐,固定在卫生间顶部。(编辑:张鹏)[字号:
]前一则: 后一则: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
电子邮箱:zgmzb&#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回族风土人情书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