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与邻居矛盾那家解决 甲乙两家是邻居为摆摊地方大小起矛盾。市场管理把地方已固定,她不服天天

现代住宅小区增进邻里交往的设计研究
作者:王雯
(博主按)“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的理想国今天早已在中国城市里实现。一条又一条高耸带刺的院墙,将我们的城市分割成条条块块,各有所属,互不相通。下班回家,先要经过有制服保安把守门禁森严的小区大门,然后再依次打开楼道和家门口的两道防盗门,这才算可以放松下来。其实也还不行,从客厅沙发望出去,每一扇窗子都严严实实地安着防盗网,哪怕是住在高层也必得如此才心安。几年前第一次出国去英国,去之前就听说国外住宅没有像我们这样安这么多的防盗网,汽车一进城,仔细向两旁观察,果然如此。许多家住一楼的人家都有私家花园,大多用半人高的木栅栏分隔,有的人家甚至只用地上铺的几块砖,就算分别你我了。在英国生活的那段时间,不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一种城市生活的温暖,尽管我语言不行从不能与人交谈。前些天听到一位建筑师正义凛然地说:“人与人为什么要交往?”我无言以答,就好像前些年要劝小孩子多吃青菜,他问为什么一样。今天的建筑师特别需要补上人文课,否则,一味的追求功能和造型,势必像简·雅各布斯说的那样,他们学的越多,对社会的危害越大。
王雯写这篇论文,实地走访了厦门许多小区,搜集整理了许多居民自发的小区改造行为。事实证明,只要给居民以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真正把住宅建筑当作安身立命的家,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合格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一座美好的城市,一定是居住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居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建筑师尤其需要明白这一点。期望着建筑艺术能够脱离精英游戏,重归大众生活的那一天。
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如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健康有效的交往,那么对于小孩子来说就不需要再安排审美课程;而如果缺少这种熏陶,那么即使安排了这种课程,也多是无益的。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文化》这本书中写到:“口头的说教无法替代生动真实的感官享受,缺少了就无医疗救……因为城市环境比正规学校更发挥经常性的作用,生命本身就在感官的这种扩大中兴旺成长,若没有这些激励作用,脉搏会变慢,肌肉会松弛,内心会缺乏信心,视觉和触觉会逐渐丧失细致的分辨力,或许生活和意志力都会因之消沉下去。而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经受饥饿,正如人之不进食,也会招致死亡。”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了现代化的居住方式,完全摒弃了传统居住方式,连带把传统居住方式中能够产生健康邻里关系的因素也一并祛除。在现代居住区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原本邻里守望的风气荡然无存。这个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总结出能够促进人们交往的积极因素。
本文从始至终都是为了居住区能够重拾健康的邻里关系,通过亲自调查走访大量的案例,试图找到一条能够重新拾回健康的邻里关系的途径。本文收集的案例中既有积极的案例,也有消极的案例。其中,积极的案例多是一些居住区中人们自发改造的行为案例,从这些自发改造的案例中总结在这些小区中邻里关系健康发展的原因。之所以选择这些自发改造的案例,是因为,我认为没有什么能够比居住区的使用者对自己的居住环境更具有发言权。在我看来,这些改造是居住者对那些不尊重人们意愿的设计行为的自发抗议。不重视人和人的活动这个问题不仅仅存在住宅区中,它普遍存在于整个城市中。我们在这里以小见大,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居住小区,但是也同样囊括了城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研究的对象以及相关的理论研究(略)
研究的框架(略)
目前存在的现代住宅区中造成邻里关系紧张的原因
我着手写这篇文章,是受到两个网上看到的新闻事件的影响。
2004年9月,上海市的嘉富丽苑小区发生了一起突发斗殴事件,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嘉富丽苑小区是一个东西走向、长条型的新建小区,倚靠着延安西路。在它的南面是年代较久的龙柏二村小区。由于嘉富丽苑小区的兴建,龙柏二村的居民通往延安西路的路线被切断了。原本从龙柏二村到延安西路公交站,只要走3分钟。可是被嘉富丽苑小区阻挡后,龙柏二村居民需要绕道东面的黄桦路,经由红松路、虹井路,再沿着延安西路往回走才能来到车站,步行要多走半小时。
在嘉富丽苑小区修建时,为便利龙柏二村居民通行,原本保留其中的一条通道,但嘉富丽苑小区的业主却对此不满,认为他们的居住区是高档封闭式小区,不能容忍无关人员穿行。由此,双方产生纠纷。经过协调,嘉富丽苑小区同意在小区内开挖一条地下通道,供龙柏二村居民穿越,但龙柏二村居民仍对此表示不满,他们认为地下通道既不安全,也不方便老年人通行。在这样一种纠纷的背景下,11月24日,一辆不知情的外地车辆试图从龙柏二村穿越嘉富丽苑前往延安西路,结果遭到嘉富丽苑六十多人围攻,驾驶员挨了一记耳光。附近的龙柏社区的居民见状后围了上去,有一位老先生说了一句“你们怎么能打人?”,因此也被打伤,幸好有位户籍警及时拦住,但是老人因引发陈年旧疾,卧床不起。
无独有偶,2012年9月,在广州市也发生了类似的不同小区间的居民冲突事件。中海锦榕湾和榕景四季本来是同一个开发项目的两个组成,其中中海锦榕湾小区较早建成,为了安全,在计划兴建的两个小区之间的绿轴花园中间设置了一道临时金属围栏,原计划等到榕景四季完工后就撤走。但是等到榕景四季完工后,中海锦榕湾的业主却不希望撤走门禁和围栏,希望保持这种隔离状态,结果引发了两个社区的纠纷。榕景四季的业主希望能够穿越中海锦榕湾小区,这样方便孩子上学。而中海锦榕湾则担心小区会因此变的嘈杂,不安全。
双方争执不下,于是榕景四季的业主决定强行推倒这道临时墙,结果引发双方严重的打砸冲突,最后在特警的介入下,冲突才勉强平息。
(图片来源:./ypen/8980.html )
当我在新闻上看到上面这两篇报道的时候,我很诧异,到底是什么样的仇恨让邻里关系变成这样,仅仅是因为一条路或者是一个门吗?
在我的记忆中的邻里关系是很融洽的。小时候,家里因为穷买不起电视机,但是每天傍晚电视都会播放“小龙人”。于是每到晚上我就会趴在墙头,对着邻居喊一嗓子,邻居的阿姨就会把电视搬出来,声音放的很大,我就会趴在墙头跟他们一起看,或者干脆去他们家一起看。有时候爸妈下班回来的比较晚,我就会去邻居家吃饭。很难想象,有一天,人们之间的关系会变的这么的冷漠,这么的不包容。
带着这样的一种疑惑,我走访了厦门市多个住宅区。通过深入的调查和访问,我了解到,在上海市嘉富丽苑小区以及广州市中海锦榕湾和榕景四季发生的冲突事件,并非孤立的个案,实际上类似的事件常常上演,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在我们的现代住宅小区中,冷漠和孤立早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我认为,造成现代住宅小区邻里关系淡漠甚至紧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囚笼化的居住形式、过度开敞的建筑环境以及不适宜的绿地设施等等。下面将结合我的调查予以说明。
囚笼化的居住形式
囚笼化的居住模式是导致现代住宅小区邻里关系紧张的首要因素。前述两起冲突都与这种居住模式密切相关。大到整个小区,小到每一座住宅楼、每一家,都是自我封闭的,这样的居住模式完全颠覆了人类几千年的居住传统,由此产生的问题非常严重。
2.1.1封闭式的小区管理模式
(1)封闭式的小区管理模式会造成不同居住区居民之间的心理隔阂。
在现代,“封闭式管理”已经成为地产商销售的一个卖点。所谓封闭式就是将整个住宅小区以某种方式封闭起来,小区周围设置围墙或者隔断,只设置个别带有门禁系统的出入口。在这样的小区生活,会使得每个居住区自成一体,人们的自我封闭意识会变得很强烈。居住在不同小区中的人们会互相排斥,他们被贴上了不同的标签,不愿意与他人分享小区内的设施和景观,因为分享就意味着“封闭式”的不存在。开篇提到的上海嘉富丽苑小区的斗殴事件以及广州中海锦榕湾和榕景四季小区的冲突两起事件,都是发生在这样的封闭式小区中,都是由于这种封闭式管理造成的后果。
在一些封闭式管理的高档住宅小区中,配套设施往往比较完善,有供居住区居民使用的绿化、儿童游乐设施、会所等。而在一些低收入阶层的居住区中,这些设施却往往都不具备。
海峡国际社区位于厦门岛内会展北区,是高层住宅区,住宅楼有三十多层高,住宅楼在居住区中呈点状分布。居住区周围用围栏保持与外界的隔离,只有少量几个出入口,每个出入口配备有两个身着制服的保安,进出居住区都要刷卡。小区的景观规划很漂亮,还有很好的儿童游乐设施。然而,在与之相邻的岭兜小区,由于条件较差,没有游乐设施,小孩子只能在路边玩耍。尽管一墙之隔就有许多好玩的东西,但是他们却无法进去玩耍,无法分享。这样的差别,给孩子心灵带来的伤害,是难以预估的。
图2-4 左图:海峡国际社区中的儿童游乐设施;右图:岭兜小区中路边玩耍的儿童
海峡国际社区中的花草树木都经过规划师的认真搭配,而且整个小区的绿化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但是这么漂亮的景观却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海峡国际社区的内部景观像公园一样漂亮,但这个“公园”是被囚禁起来的公园,拒绝与其他的居住区共享。就算再漂亮的公园,如果没有人使用,又有什么价值呢?只会造成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
(2)封闭式的小区管理模式,尤其是用围墙封闭小区,会给小区周边地区带来安全隐患。
封闭式管理的小区可以以两种方式闭合小区,一种是用商业裙房使居住环境和外部环境分离,另一种是用围墙或者围栏使居住环境与外部环境分离。前者能够在小区周边地区形成良好的商业氛围,促进小区及其周边地区的人际交流。可是后者,也就是用围墙或者围栏对小区进行封闭,却容易给小区周边地区带来安全隐患。
用围墙或者围栏封闭的居住小区,由于不允许沿街的住户直接面向街道,因此与居住区相邻的街道空间,由于无人使用而变得冷清。街道空间是人们户外活动的空间,由于经常被人使用而富有活力。但如果人们不能经常在街道上走动,那么这条街道就会失去生命力,变成没有活力的区域,甚至可能助长犯罪事件的发生。
海峡国际社区是一个完全封闭式的居住区,四周采用围栏使居住环境与外部环境分离。如果想要进入居住区,就要围着居住区的外围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才能来到入口处,然后刷卡进入。在海峡国际社区外围的街道上,除了偶尔来往的车辆,只有寥寥几个人,如果走夜路的话,安全问题是非常让人担心的。
用围墙隔断,就仿佛像牢笼一样把居住环境与外部环境隔离,居住区与外部环境之间就彻底决裂了。相比之下,如果用商铺裙房作为小区的隔断要好得多,如果使用得当,就会有人和人的活动经常发生在小区周围,使得小区与外部环境始终保持联系,带动小区的活力。简·雅各布斯认为“地区以及其尽可能多的内部区域的主要功能必须要多余一个,最好是多余两个,这些功能必须要确保人流的存在,不管是按照不同的日程出门的人,还是因不同的目的来到此地的人,他们都应该能够使用很多共同的设施。”现代住宅小区居民的工作地点大都在城市较远的区域,每天往返不仅浪费时间,也是造成城市拥堵的主要原因。如果能够在小区的周围,尽可能地多开设一些商铺,不仅可以吸引人流,提升小区周边地区的安全感,而且可以适度解决小区居民的就近就业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作用。
(3)封闭式的小区管理模式不利于促进小区内部的商业发展。
采用封闭式管理的现代住宅小区总是自成一派,与其他住宅小区相互隔离。如果在小区内部设有商铺,就可能因为外围居民无法进入,人气不足,其商业发展难免陷入困境。
在海峡国际社区内部,有一条夏威夷风情街,在这里的店铺有“国际牛扒”、“高级洗衣店”、“高级红酒专卖”等一些高档商家,它们的定位较高,人气不足,总是一幅冷冷清清的景象。这种冷清景象也会感染附近居民,对于促进邻里交往也是不利的因素。
2.1.2互不往来的独立式住宅楼
现代住宅小区的设计,早已背离中国传统的院落式的布局形式,其所采用的相互孤立的建筑布局模式对邻里之间关系的影响是显著的。
(1)多层住宅普遍采用面对背的布局模式
现代住宅小区中的多层住宅往往采用平行布置,后一栋楼的入口正面总是对着前一栋楼的背面。这样的布局方式,会导致即使是前后两栋住宅楼的邻居,由于两栋住宅楼出入口不在一个空间内,可能永远都没有相遇的机会,无法形成健康有效的邻里交往。
我在岭兜小区注意到,大约是为了避免这种面对背的模式,岭兜小区的布局一部分采取了住宅楼两两相对的方式,每两个住宅楼面对面而建,这样一来,两座住宅楼的居民比较就容易相遇,这样的楼间空地也会因为人的活动增加而获得活力。在岭兜小区住宅楼面对面的空间经常会有人架起桌子打麻将,甚至有的干脆在公共绿地上架起了亭子,作为牌友的活动场地。
不过,既然有面对面的空间,那么就不可避免的也会有背对背的空间。背对背的空间是有完全没有出入口的住宅楼围合而成的空间。在岭兜小区背对背的空间中,由于没有人的活动,地上布满了落叶,连规划师精心设计的希望能够吸引人们的游乐设施也被荒废。
(2)高层住宅楼的点状布局模式
住宅小区设计的另外一种形式是点状布置的形式,这种形式一般都寻在于高层住宅小区中。由于高层的住宅楼需要更大的楼间距,因此住宅楼彼此间距离变得更远,不同住宅楼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会变得更困难。
海峡国际社区是高层住宅区,小区内的住宅楼呈点状分布。我通过对业主的调查访问发现,在这个社区中人和人的交往很少。其中大部分几乎不会和邻居有什么交往,仅有的交往是与同层的邻居碰巧一起开门或者一起等电梯的时候的简单寒暄,上下楼之间以及与另一栋住宅楼之间的交流基本上不存在,除非是居住者早就认识。
这样的高层住宅设计还有一个坏处。人们一旦住进高层住宅楼,也就意味着离开地面,也离开了自然。根据丹麦学者杨·盖尔的研究,在高层住宅楼中,只有最低的几层还与地面上的活动产生有意义的接触,在三层和四层之间,与地面的联系就显著降低了,而在五层以上,任何人和事都不可能与地面活动产生联系。所以当要外出参加公共活动时,去还是不去参加就成了一个需要思考的事情,如果不是必须要外出,那么居住在高层的住户就更倾向于深居简出。
(图片来源:杨·盖尔 著:《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版)
亚历山大的《建筑模式语言》引用了珍妮·莫维勒的一份研究丹麦情况的报告:“2至3岁的儿童,开始独立地在户外玩,高层公寓只有2%,而低层公寓却占27%。年满5岁的儿童,至今未独立在户外玩的,高层公寓的有29%,低层公寓的则一个也没有”。
海峡国际社区是三十几层高的高层居住区,当我对这个小区进行调查访问时,即使是周末,在小区中也难得遇到小朋友在外玩耍。我做的一个调查问卷表明,住在高层住宅楼中的人们每天下楼的次数不会多于两次,而在多层住宅楼中居住的人们每天下楼的次数一般在3次以上,在传统平房居住的人们每天则会无数次的出入家门。调查证明,只有最低的几层能够与地面产生联系,层数越高,人们越不愿意轻易出门。不出门,怎会有邻里间的联系?而没有联系,又怎会有相互间的情感出现?
居住在高层住宅区中的这种人为的孤立状态还容易引起精神崩溃。《建筑模式语言》一书中还引用了D·M范宁的研究成果:“精神错乱和居民公寓的高度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人们离地越高,患精神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就住宅楼和办公楼两者而言,超过四层高度的,问题就会接踵而至,层出不穷。”。
一些高层住宅楼的销售广告会告诉你,住在高层住宅楼中你会有开阔的视野,但是真的吗?在城市里,大多数情况下,走到窗前,我们看到的却总是对面住宅楼的窗户。高层住宅楼把人们全部赶离了地面,省下来的地面除了无人问津的绿化带外,统统用来作为道路和停车场,这反而加剧了邻里关系的淡漠。
2.1.3囚笼式的居住单元
现代住宅小区的居住形式,迫使人们生活在自己的门后,对门外发生的事情不闻不问。人们利用快速交通来到自己的家门前,又被冷漠无情的绿化带包围着,人们只能匆匆而过,迫不及待的要把自家的防盗门锁上。
在现代的住宅楼内,每一个居住单位各成一体,彼此互不联系。在居住区中公共和私密的空间之间没有和缓的过度。相比之下,在传统的居住形式中,公共与私密空间之间总一个半私密半公共的空间——院落或者天井。院落或者天井是住宅布局的组织者,这个空间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房屋围绕着它而建,并向它开门开窗,人们在这个空间中可以进行交流,“过话问好,递一壶新米酒,讨一碗老腌菜,一村人亲亲热热”,在私有住宅之外形成一种更强的安全感和对公共空间和邻里的集体责任感。
过度开敞的建筑环境
在现代,城市中建筑物与室外空间之间的关系完全没有被重视,建筑外部空间只是摆放建筑之后剩下的下脚料。奥地利学者卡米洛·西特在《城市建设艺术》中说:“现代城市建设完全颠倒了建筑物与室外空间之间的适当关系”。在过去的城市中,室外空间往往被设计得具有封闭特征,以取得某一特定的效果。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街道和广场,特别是在意大利,所产生的亲切感都是因为它们是封闭的。而今天,所谓的街道和广场与周围的建筑物毫无关系,因为我们通常是先划出建筑基底,剩下的地方作为室外活动空间。在现代,建筑师在做建筑设计时,对建筑外部的空间毫不在意,只在乎自己要做的建筑,这样是不可能创造出有意义的外部空间。户外空间如果只是建筑物之间剩下的空地,通常是不能被好好利用的。城市空间是个人与集体产生互动的媒介,提供聚会社交的场所,赋予城市意义。而现代城市空间缺乏结构,建筑与建筑之间没有关系,它们只是被设计师按一定的排列顺序画在图纸上,剩下的空间就被填充满绿化、道路和广场。
在这里,我想简单谈一谈建筑的“图底关系”理论,这与现代建筑总体感觉冷漠不无关系。美国学者罗杰·特兰西克在《寻找失落的空间》这本书中说到:“‘图—底理论’是基于建筑体量作为实体(图)和开敞空间作为虚体(底)所占用地比例关系的研究。”在传统城市的“图—底关系”中,密集且连续的建筑实体能够围合出具有积极意义的开敞空间虚体,这种开敞空间也是具有物质形态的容器,与建筑的唯一区别仅仅在于没有屋顶。它们不仅把建筑联系在一起,而且利用建筑立面创造出积极和有活力的外部空间。而在大多数的现代城市中,建筑实体成为独立的个体,相互隔离,互不依靠,无法赋予室外空间以结构,无法围合出具有积极意义的开敞空间虚体,室外空间不再是具有物质形态的容器。在这样的城市中,建筑外部空间失去了作为“图”存在的任何可能性,完全没有价值,也不可能具有活力。
每到节假日,会有很多游客从全国各地来到厦门市鼓浪屿游玩。从鼓浪屿‘图—底关系’的图中可以看出,相互关联的建筑实体能够对外部空间形成围合关系,从而创造出具有积极意义的空间“虚体”。事实上,正是这些空间虚体才是最能吸引游客的地方,才是鼓浪屿真正的魅力所在。
而相比之下,海峡国际社区的外部空间就如同一张白纸,毫无“虚体”可言,自然不可能有任何积极的容器意义。
两相比较,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城市里高楼大厦的现代居民每到节假日,就要迫不及待地涌入鼓浪屿、丽江、凤凰、乌镇这样的古城古街,因为只有在那样的地方,人们才能在建筑之外感受到虚体空间的存在,才能够体会到建筑实体之外的生活的乐趣,而在现代城市中,人们的生活乐趣只能体现在建筑内部,体现在那些餐饮娱乐包间和桑拿室中。
无效的绿地设施
如今在我们身边的每一座城市,都有许许多多的“园林小区”、“花园小区”。建筑物之间宽阔的草地被设计师认为是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地方,设计师在漂亮的透视图上也表现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这些处于建筑之间宽阔的绿地到底是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是分散了人们的活动,从而造成邻里关系淡漠呢?
2.3.1大而无用的中央花园
现代住宅小区都以花园式的绿化做噱头,对居住区进行炒作。当人们第一次走在花园式的小区中的时候,也会被漂亮的表象吸引。人们希望自己能够生活在森林中,因为空气好,各色的植物也会愉悦人的性情,但是人们是不可能永远居住在森林中的。
在一个居住区中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是那些虽然第一眼吸引人但是到最后还是会被人们忽略的绿化吗?当然不是。在现代居住区中,这些不适宜的绿地设施弄得不好反而会引起居住区中邻里关系的紧张。
在岭兜小区,小区的规划者想要提高业主的生活质量,在小区的中央设计了一个人工湖。但是人工湖因为管理不善或者维护成本太高难以为继已经干涸了,以至于这一片人工湖无形中成了小区的一条分割线,把居住区分割成东西两个互不相关的部分。如果想要从小区西部边走去东部,就要穿过一片荒芜的人工湖,夏天就要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冬天则要忍着刺骨的寒风。
前面提到,在岭兜小区中,背靠背住宅楼形成的空间中的绿地因为无人光顾以近乎荒废,人们宁愿坐在马路边闲话家常,也不愿去规划师为居民准备好的休闲设施。这样的绿化不能起到促进人们交流的作用,根本是一种浪费。
图2-18 岭兜小区背对背空间中近乎荒废的绿化
图2-19 岭兜小区中马路边聊天的人们
海峡国际社区的景观规划很漂亮,但当我走在里面的时候却差一点迷失了方向。居住区中部的一个人工湖中有两只黑天鹅,在这个居住区的美丽的环境里,像是身处在植物园。但是景观如此漂亮的社区,却很少有人驻足欣赏。我在海峡国际社区调查访问的一个小时,除了四、五个维护工人外,再也没有看到其他人。周末时,居住区中人流相对较多,但据我的观察,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除了一对母子在人工湖边驻足玩耍外,其余的人都是匆匆而过,不曾有片刻停留。
小区中的绿化把住宅楼彼此分割开,人们每天下班后都会沿着通往自己居住的那栋住宅楼的小路回家,他们没有机会相互交汇。在海峡国际社区中,就算有活动发生,但是又被大而无用的绿化给分割开,活动无法引发更大、更有意义和更富于激情的一系列活动。除非特殊原因,不然住在不同住宅楼中的人们恐怕彼此永远也不会相识。
2.3.2宅前屋后的濒死绿地
在现代住宅小区里,绿化总是围绕着住宅楼分布,但是这样的绿化会被人们使用吗?经过我的调查发现,一些小区的绿地要么被放置在那里,无人问津,要么被人们踩踏。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在居住区内,小块的、离建筑近的、马路边的绿地,一般很少被人们使用,而且也往往得不到应有的照料,总是一幅半死不活的模样,实际也不美观。
在岭兜小区,建筑周围的绿地有的被用来晒衣服,有的被人们踩踏形成了一条小路,有的用来停放自行车。偶尔也会被人们用来自由发挥,但只是偶尔。就连这仅存的富有生气的自由发挥,往往也会被认为是杂乱不堪,因此不断的遭到压制。
在我国的《全国园林城市评比标准》的相关文件中写着,“新建居住小区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30%以上,辟有休息活动园地,改造旧居住区绿化面积也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25%,经遥感技术鉴定核实,达不到基本指标,不予验收。”有这样的文件作为支撑,每个城市都争做“园林城市”,导致城市的景观规划越来越大,越来越开阔,建筑和建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然而,我想问一句,我们的城市空间中真的需要那么多绿化吗?
厦门的鼓浪屿是全国有名的旅游胜地,每年十一长假的游客接待量在十万左右。人们喜欢鼓浪屿的什么特质呢?人们喜欢慢慢的在岛上散步,喜欢鼓浪屿的风土人情,喜欢在这里放松发呆。在这个岛上,建筑大多是中西合璧的建筑,沿着红砖围墙走,在街上很少能见到行道树,但却经常会看到从院墙后面垂下无数根须的高大的榕树,一簇簇不知名的花花草草从墙的另一面探出头来。鼓浪屿的恬静舒适代表着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在这里我们会不自觉的放慢脚步,感受着这里的气息。
在鼓浪屿,建筑都是直接坐落在街道旁,与人们亲密接触,而没有被绿化隔离开。在这样氛围下的鼓浪屿,我们能够感受到舒适。相反,在被绿化包围的现代住宅小区,却没有这种悠然自得的,充满生气的生活氛围。听说《厦门经济特区城乡规划条例(草案)》中提出“鼓浪屿、万石山,应根据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建设。鼓浪屿改建应降低建筑密度,严格控制建筑体量、层数,绿地率必须大于50%。”真不敢想象如果经此一番改变之后的鼓浪屿,还会具备原有的品质吗?
我以为,城市中的适当绿化是必要的。我反对的是那种没有目的的绿化。须知,城市中的绿化是要占用城市建设用地资源的。这种资源每多浪费一分,就意味着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用地减少一分。不仅仅如此,城市中的绿地,尤其是草坪,是需要人工不停地养护的,如果这种养护和这种投入,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那倒不如把它真正还给自然。自然的山川是不需要人工养护的。这两种情况,哪一种更环保呢?
不适宜的城市管理要求引起社区邻里关系紧张
现代城市管理强调整洁有序,报纸新闻上经常可以看到城管与占道经营者的激烈冲突。这样的整洁有序真的好吗?
前埔二里小区位于厦门市思明区田厝路,小区南面的住宅楼的一层开了很多店铺,每天早上都有很多老人带着小孩在这些店铺买菜,有时候就干脆坐在店铺门口和店主聊天。但是坐在那里的一位大爷却告诉我,他认为那些店铺让住宅区看起来很乱,使小区看起来不像其它小区那么整洁有序。
确实有不少居民认为小区附近开设的店铺会让小区看起来很乱,但即使是这些人,他们还不是照样会到他们口中的这些脏乱吵杂的店铺购买日常用品,有的时候甚至会干脆坐在店铺外面和店主聊天、打牌。假如这些店铺真的像他们口中说的不应该存在,那么他们为什么依然要去那里打发时间?如果真的没有了这些店铺,他们可能又会感到无所适从。很多时候,人们被现代的各种所谓的科学标准蒙蔽住了眼睛,甚至忘记了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现代住宅小区还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任由公用土地闲置在那里,也不允许人们对它进行私下的利用。管理者这种不适宜的环境要求不仅造成土地的浪费,而且也扼杀了能够改善居住区邻里关系的机会。
在厦门大学海滨东区,住宅楼朝南向阳的位置有很大一片草坪,最宽的有7米多,最窄的也有2米多。有一些住户发挥创造力,在这块区域种植了自己喜爱的植物,经常来到这里侍弄花草,使它不再是无人问津的死角,不再是和人们不相关的地方,既使这块区域变得富有生气,同时也增加了前后住宅楼居民见面的机会,促进邻居之间的交往。
但是,当我来到这里进行考察的时候,有几次却被住户拉住训斥,他们看到我拿着相机拍照,以为我是在调查这件事情的管理人员。原来小区的管理人员不允许居民私自种植植物,他们认为这样会使居住区变得没有秩序。通过对居民的访问,我了解到,通过居民的抗议,海滨东区的物业做出了让步,但也只允许种植花草,不允许种植蔬菜。虽然物业做出了让步,但是偶尔还是会有居民种植的花草树木被管理者故意毁坏的现象发生。
我认为,管理者的这种认为居民的自主改造就一定会使居住区看起来杂乱无章的借口是不成立的。小区是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小区的使用者才是小区的主人,小区的管理应该让居民感到舒适,而不是用各种各样无理的条条框框限制居民。
在一些现代住宅小区,人们只会打理自家内部的卫生,就连楼道的卫生也要靠环卫工人打扫,人们只会隔着门镜观望。这样的社区环境虽然整洁美丽,但是住在里面的人却形同陌路,人们只关心自己家门后面的生活。这样的社区是整洁有序了,但是却少了邻里之间的亲切。而相比之下,传统的居住社区,虽然看起来有些嘈杂,但是却具有亲切感。
那些在管理者眼中的杂乱,其实并不是真的杂乱,而只是人们做出的自发的领域性的行为。这样的居住环境,虽然不是光鲜亮丽、秩序井然,但是邻里之间却是一种健康的互帮互助的关系。比如龙虎南里和民族路的一些传统居住社区,虽然建筑很老旧,没有动人的样貌,但是道路却异常的干净。反倒是外面整齐宽阔的大街显很脏。这种领域性行为表明业主对居住区域的认可,表现出了业主不仅会对自己家门内的区域具有领域感,也会对自己家门之外的公共空间具有同样领域感。在这样的居住区,你能感受到很融洽的邻里氛围,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会把自己家门口的区域,甚至是一整条街都当成了自己的领域。如果这块地方变得脏乱,就像是自己家里面变得脏乱一样无法忍受。
图2-25 厦门市民族路民居
我们许多现代住宅小区表面上看起来很干净,很有秩序,但是这种干净和秩序是没有生气的,他们的干净是靠着和社区没有关系的人维持的,假如没有了环卫工人,社区还会不会保持干净整洁?我想,恐怕连一天也保持不了的。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有关统计显示:目前全球抑郁人口多达1.2亿,我国目前已有2600万人患上抑郁症,北京地区正在患抑郁症的人数可能达到30万,而我国每年大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者有200万至250万人,抑郁症已经成为人类心理疾病头号杀手。
科技改变生活,但是人们在享受科技所带来的便捷同时,抑郁症的发病率也上升了。现今的生活方式中存在很多危害人们心理健康的因素,由于长期宅居而引发心理疾病的人数很多,所患疾病大多是抑郁症和自闭症。在现代住宅小区中,人们只有私密和公共两种截然不同的空间,导致人们长期宅在家里,使得邻里之间关系变得淡漠。人们需要一个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间用来观察和倾听别人,而这在现代住宅小区中是看不到的,只有那些无用的绿化,宽阔的道路和电梯。
邻里关系之所以丧失是因为有太多的因素在分散人和人的活动,如果人和人的活动不能够有效地集中起来,那么人们之间的交流就会缺乏。只有当给予人们充分的理由和机会见面,人们才会进行交流。而我们如果要挽回健康的邻里关系就想方设法把人和人的活动集中起来。
现代住宅小区建设改造中有利于增进邻里交往的积极因素
美国学者C·亚历山大在《住宅制造》这本书中写到:“在当今世界上,人们之所以几乎已经摒弃了建筑应当既美观又令人所热爱这一观念,是因为对于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住宅来说,建造的任务已经退化为一种仅仅由事实和数字所构成的残酷商业行为,……因为人们在建造这些住宅时无视人的情感,而是令人作呕的注重住宅的华丽、市场趋向及其流行式样。……人们忘掉了住宅是直接并朴素的表现屋主的生活,忘掉了人们的生命力和他们住宅形式的联系,……”
在现代,我们的居住区都是由规划师在图纸上大批量“生产”的,建筑式样趋同化。我们居住的社区是由那些完全和我们的居住区没有关系的“外人”在纸上构想出来的,他们只关心建筑的形状和式样、建筑的布局,然后把剩下的空间用道路和绿化填满。
亚历山大在《建筑的永恒之道》书中写到:“住房、城市的生活不是由建筑的形状或装饰和平面直接给予的,而是由我们在那里遇见的事件和情境的特质所赋予的。……建筑和城市要紧的不只是其外表形状,物理几何形状,而是发生在那里的事件。……我们生活的全部特征是由那些不断重复发生的事件所赋予的。”我们在生活的空间中是看不到建筑师和设计师的“良苦用心”的,我们能看到的只有眼睛范围之内的事物,当我们对一个地方充满感情的时候,是曾经有事情在那里发生。
丹麦学者杨·盖尔说:“建筑室内外的生活都比空间和建筑本身更根本,更有意义”,那么人们居住的地方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环境呢?我对厦门一部分小区做了调查研究,并且以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案例是一些居住区内的人们的自建行为,经过人们改造之后的居住区更加的具有活力,邻里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频繁。我认为,没有什么能够比这些自主改造行为的案例能够说明:在一个居住区内,人们需要什么。
住宅区功能多样化改造
现代住宅小区往往设计功能单一,只有居住一种功能,住宅只是人们每天下班之后才会来到的地方,每天早上人们又会早早的离开。有些人甚至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邻居。在这样的住宅小区,人们之间没有交往,空间没有活动发生。
如果一个区域没有功能的多样性,那注定是荒凉的。如果这个区域没有被人们经常使用,那这个区域就不是一个安全的区域。一条被人们使用较多的区域,会形成无形的街道监视。在一个安全的区域中,大人放心让自己的孩子单独出去玩耍。一个安全的区域,是充满包容的区域,随处可见人和人之间的交流。
3.1.1住宅楼底层或储藏间功能的变更
(1)住宅底层功能变更,为小区内部增加活力。
调查案例1:莲岳里小区某住宅楼底层住户将住宅阳台改造成咖啡厅。
莲岳里小区位于厦门市松柏路附近,这家咖啡馆位于居住区的边缘。当我发现这家咖啡馆的时候,我很惊讶。因为咖啡馆在我的印象中都是开在市区繁华地段,并且可能占地也很大,装修也很考究。但是这家咖啡馆却开在一个住宅楼的角落。它的门是由底层住宅的阳台改建而成的,店主把窗户的窗下墙打掉,铺上防腐木地板,别有一番韵味。
如果没有这家店面,人们绝对不会站在这家住户的窗户旁边,如果坚持要站在那里,很可能就会让别人误认为偷窥。那样状态下的住宅楼是和人有距离的,经过改造之后的住宅楼是亲切的,人们可以坐在那里喝咖啡或者饮茶,同时可以大方的观察路人的言行。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户人家只是把与房屋上部结构无损的阳台进行拆除改造。那种会损害建筑其它部分结构和安全的改造绝对不是我所鼓励和认可的。
调查案例2:莲岳里小区某底层住户将阳台和住屋改造成店铺。
在莲岳里小区的南部,有三间店铺,一间早点铺,一间卖蔬菜的店铺还有一间杂货铺。这三间店铺都是住宅楼一楼住户自主改造而成的,把阳台和窗户的窗下墙打掉,把房间地面伸出室外。每天早上,很多街坊邻里都会到这里来买菜或者买早点。由于人气比较旺,甚至还吸引了很多卖新鲜时蔬水果的移动摊贩每天早晨在这里摆摊,无意间把这里变成了“市集”,每天早晨这个地方都热闹极了。如果这座住宅楼没有被住户改造成店铺,这座楼前是不可能留住人们脚步的。此外,这种无意间形成的商业街,和那些规划师规划的商业街是不同的。这条街上店铺的店主是住在店里的,即使到了晚上店铺还开门,还会有人坐在门口聊天。而规划师规划的商业街一到了晚上,就变成了“死城”。
调查案例3:莲岳里小区某住户将住宅楼底层储藏室改造成水果铺。
(2)临街住宅楼底层或储藏间功能变更,使住宅楼与外部街道有机融合。
调查案例4:海关宿舍和翠碧花苑小区将由储藏室改造成修鞋铺和杂货铺。
海关宿舍和翠碧花苑小区位于厦门市思明区禾祥西路和湖滨中路的交叉口。禾祥西路是厦门市一条比较繁华的商业街,热闹的气氛引发了一些临街的住宅楼和储藏室的自主改造。图中有两个储藏室,一个是属于海关宿舍,另一个是属于翠碧花苑小区。这两个居住区的储藏室是围着住宅楼而建的,靠近街道的两间储藏室被住户改造成了修鞋铺和杂货铺。经过改造之后的住宅楼和商业街融为一体,不再是和路人不相干的区域。
(3)将原本用以封闭住宅小区的内向式储藏室反转敞开,并实现功能变更,以打破邻里之间的隔阂。
调查案例5:湖滨二里住户将内向式的储藏室改造成外向式的钥匙铺。
湖滨二里小区,每四~六个住宅楼为一个邻里单位,储藏室作为围墙把住宅楼包围在里面,储藏室的门面向住宅楼,向内开门,邻里单位之间则是相互隔离的状态。在这里,我发现位于街道的转角处的两间储藏室,住户将门反过来开向了街道。一家利用储藏室开了一家钥匙铺,旁边的一家则开了一家小小的杂货铺。我去的时候,两个店的店主正坐在门外喝茶聊天。
这种反向开门,打破了邻里单位之间的隔离状态,是一种非常值得借鉴的方式。
调查案例6:湖滨二里小区住户集体将储藏室内外反转,改造成商业街。
湖滨二里小区位于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南路,是比较老的居住区.这个居住区的结构比较特别,储藏室是与住宅楼分离并围绕着住宅楼分布的。由于居住区附近有很多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因此居住区内的居民顺势把储藏室向外开敞,改造成文具店、杂货店等等,甚至还有一些培训机构入住。由于附近的湖滨社区有一里、二里、三里和四里等社区,拥有足够的消费人群,所以每到放学时间,这里汇集的人流很多,无意间形成了住宅区内的小型商业街。在这样的居住区中,到处都能看到人和人的交流。
3.1.2在楼前和楼间无谓空地局部增建式改造和功能变更
(1)利用楼前无谓边角空地局部增建式改造和功能变更。
调查案例7:航专宿舍楼前空地局部增建式改造和功能变更。
航专宿舍位于厦门市思明区湖滨中路,是老旧住宅区。这栋住宅楼一层的用户把窗户或者阳台的窗下墙拆掉,并占用楼前无效空地进行增建,开设商店。附近的住户会把东西寄存在这家小店铺,还有的因为口袋里忘了放钱,而向店主赊账。这种赊账和寄存行李的现象在这样的小店铺中比较经常发生,而在大超市是不可能发生的,在一些高档居住区中的高级店铺也不会发生。
调查案例8:古龙小区住宅楼楼前空地局部增建式改造和功能变更。
古龙小区位于厦门市思明区禾祥西路和湖滨中路的十字交叉口。在小区沿街的这栋住宅楼的转角处,占用无效楼前空地进行增建,开了三家店铺。每家店铺的店面都非常小,但是店铺是和房屋相连的。有生意的时候店主就会从家里出来,生意少的时候,店主便回到家中。这三家店铺的存在让冷冰冰的十字路口有了活力,人们不再只是匆匆的走过十字路口,或者无聊的在路旁等待红绿灯。人们在等红绿灯的时候不会只是目不转睛的看着交通信号灯,人们可以看到店铺里正在发生的事情,可以听到店主和顾客的交谈,也可以看到店铺中电视里在演些什么,或者说不准也会买点什么。就这样,十字路口变的有活力了。
(2)综合性的增建式改造和功能变更。
调查案例9:顶澳仔居住区商住多样化的全面改造。
顶澳仔学生街位于厦门大学西校门附近,是在原厦大一条街被拆除之后出现的一条新的学生街。这条路上有很多店铺,消费群体也大都是学生。如果我告诉你,这片区域其实是一片住宅区,你会感到惊讶吗?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所有的店铺都和居住区有关系。
图3-9顶傲仔居住区平面图
上图中a是一家房地产中介和一家卤味店,这两家店是由所在的住宅楼一层的住户自主改造而成的,店铺和房屋是相通的。图中b是在厦大校园内口碑很好的一家麻辣烫店铺,每次朋友重返厦门,如果时间允许,都会到回到这里吃一次麻辣烫。这家店位于两栋住宅楼之间的空间,是简单加建的。图中c位于街道拐角处,是一片水果摊。如果没有了这些摊贩,这一块地方就会显得特别空旷。这些水果摊的围合,界定了道路的存在。图中d是两家杂货铺。这两家杂货铺是由临街的两间储藏室改造而成的。储藏室是属于两边住宅楼的。图中e是一家快餐店,是所在那栋住宅楼的一层用户改造成的。图中f是一家买鸡蛋卷的店铺,也是用储藏室改造而成的,这家鸡蛋卷的店铺也很有名,吸引了很多学生顾客。图中g所在的位置是服装店。这块区域是由建筑物围合成的一个院落,通往楼上的楼梯就坐落在院落中。每天来这边逛街购物的学生很多。图中h是两家精品店,是由靠近街道的两间房间改造成的。同一栋住宅楼的其他房间同样都被改造成了精品店或者是服装店。图中i区是另一个服装区,这边的服装店有些是利用简易棚子搭建出来的,与另一栋住宅楼围一起合成了一个院落,周围的店铺面向院落开门。图中j是一家精品店,是由所在住宅楼改造而成的。图中k所在的位置是民房区。这片区域也有很多店铺,这些店铺都是民房改建而成的。民房的一楼拿来做成了店铺,二楼用来住人。
3.1.3小结:允许住宅区多样化功能的存在有利于增进邻里交往
(1)居住区功能的多样化引发多样性的活动,促进人们之间的交往。
在上述案例中,那些经过住户自发改造后的居住区,不仅仅是人们居住的地方,也是人们工作的地方(一些小企业的存在),同样也是人们购物的地方(一些自发形成的商业街),于是居住区形成了功能的多样化。
功能的多样性引起了多样性的活动的发生。买菜的人坐下与店主聊天,吸引了一些住户也参与进去。出门买菜原本是必要性的活动,而拿板凳做下聊天就是自发性的活动。只有自发性的活动,才是真正能够增进邻里情感和关系的活动。
在没有进行这种改造的海峡国际社区中,人们只有每天上班下班等等必要性的活动。虽然有时候物业会开展一些社交活动,但是人们自发产生的活动却几乎不存在。而这种自发性的活动是非常需要的。自发性的活动是只有在人们有意愿参与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的,例如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驻足观望有趣的事情以及坐下来晒太阳。这种自发性的活动会进一步引发社会性活动的发生,因为“人往人处走”。丹麦学者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写到:“马路画家在地面上作画的过程中,总是吸引了众多的围观者,一旦画家离开这一地区,人们便会毫不迟疑地从画上踏过。音乐也是如此,从唱片商店门前的音箱中飘出的音乐毫不引起人们的共鸣,而手舞足蹈的音乐家开始演奏或演唱则会立即引起浓厚的兴致。……一加一至少等于三……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有活动发生。”起作用的不在于他画的是什么,或者唱的是什么,而在于他在画或在唱的这个活动,正是这个活动本身产生了吸引力。
(2)实现多样化会引发凌乱是谎言。
上面案例中居住区中存在的店铺,他们是幸运的,因为有些小区内虽然同样存在着很多小店,但是却不断遭到物业或者城市管理者的压制。他们认为这些小店影响市容。他们认为用途的多样性看起来注定会产生市容凌乱的效果。同样他们认为,那些只拥有一种用途的地方则肯定在外观上要更好,或者不管怎么样,看上去更舒服。但是在居住区中,我们需要的不是没有生气的秩序,不需要那些被修剪整齐的绿化隔离出来的生活区,而是需要富有生气、富有生命力的东西,这些东西一旦要用秩序约束它,就很难存活。
加拿大学者简·雅各布斯在她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写到:“如果用途间的一致性不加任何掩饰地展现出来,那只有一种效果——单调。从表面上看这种单调或许可以被视为是一种秩序,但那是没有生气的秩序。从审美效果上说,很不幸的是,这种一体化的地方实际上更是表现出深层次上的混乱:一种失去方向感的混乱。在这样到处千篇一律、重复拷贝的地方,任何人走上一会儿就会发现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该往哪儿走。南北是一个样,或者东西是一个样的。有时候,甚至东西南北全一个摸样;当你身处某些大型住宅区时,就是这种感觉。方向感是需要差异来维持的。”,我同意她的观点。在海峡国际社区,那些富有生气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在这些居住区中有的只是用来指导已经迷路的人的引路牌和维持居住区整洁的环卫工人。
(3)小商店的存在有利于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质量。
现代大型的超市拥有各色俱全的、名目繁多的商品,但是这种一应俱全的货品大都是集中进货,集中存放在仓库中,所以往往是不新鲜的。此外,超级市场中一排排的货架,以及付款时与收款员短暂的乏味的接触,使得交往在超级市场中不复存在。一些小商店的店主他们知道自己在销售什么,所以他们会发挥聪明才智,施展各种绝招,在那里,个体商贩可以在小摊上出售各种不同的风味食品,最终使得街道的活力再现。更重要的是,这些店主往往都是居住区中的一些低收入的家庭,这样一家店铺可能承载着一家人的希望。因此允许住宅区内自主改造的发生,让店主根据各自的特长和需要,开设一些自治的、专门化的小商店,这样有利于居住区内活力的再现,也有利于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质量。
许多人热衷于超级市场,须知,每开设一家类似沃尔玛或者家乐福的超级市场,就有千千万万的小商铺不得不倒闭,有千千万万个本可以依赖利润微薄的小商铺维持一家人生计的家庭被迫失业。我们的住宅区不会因为沃尔玛、家乐福而变得富有活力,而只会加剧人与人的隔阂。
许多居住区的规划项目只考虑纯粹的住宅需求,未考虑其它可能会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的因素。加拿大学者桑德斯在《落脚城市》中写到:“像这类计划所建造的建筑,通常只是纯粹的住宅,这些建筑内部与周围都没有空间可供经营店铺、作坊或者小工厂。这种住宅没有任何实际机会可让人扩大居住空间,或者把部分空间转为商业用途。更重要的是,这种住宅与街道隔绝开来,住户无法与经过的路人做生意。没有商业空间的住宅可能会导致住户永远无法自立。”
在这方面,香港天水围社区的遭遇就是一面可以时刻提醒我们的镜子。
天水围位于新界元朗区,一条河渠相隔,南面是林立的住宅楼,北面是青绿的山,很多拜访过天水围的人,都称赞这里环境优美。天水围的人口结构多为急着上楼改善生活而甘愿到偏远地区居住的低收入人士,近一半的住户只有小学教育程度,无业家庭、独居长者、单亲家庭和新來港人士的比例都比全港平均比例高。居住在这里的人除了居住还需要生活和工作。但是这里距离香港市区比较远。天水围的居民每天要花近两个小时的上下班时间,这让这些无能力请帮佣的家庭辛劳百倍,难免疏于照顾子女。而且每天三、四十元的上班公交成本也让微薄的工资大量缩水。在这里,人们之间攀谈的话题往往都是如何省钱,还有各种对生活不满的牢骚。在这样的氛围里,人们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所以经常会有天水围居民自杀的新闻。比如,2006年,三名女子在屋内烧炭自杀;2009年4月三母女被杀事件,等等。
天水围发生这样的惨案,一条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多样性的缺失。如果能够做到贫富混合居住,并且允许低收入家庭开设商铺,一些家庭就能够自食其力,不用靠政府的帮助存活,同时也能够为高收入人群提供便利,那么天水围也许就不会成为大家眼中独特的贫民窟和悲情社区了。
(4)住区多样化的实现有助于街道监视的形成。
加拿大学者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说:“一个成功的城市地区的基本原则是人们在街上身处陌生人之间时必须能感到人身安全,必须不会潜意识感觉到陌生人的威胁。”如果每一家窗户都能面向街道,如果住宅与街道不是被封闭的围墙和半死不活的绿化带隔离开,而是有座椅的私人小庭院,或者一些各种各样的小商店,这样的地方,一定会比那些用高墙、尖刺、电网、防盗门重重守护,戒备森严的监狱般的住宅区所能给人的安全感要多。
如果能够做到上面的这些,那么街道上总会有行人经过。一个经常被人使用的区域是安全的区域。在有些居住区,两个陌生的孩子可以很快的认识并且一起玩耍,孩子们可以在一个正常的、健全的环境下成长。而在那些被重重守护的居住区,他们连与邻居分享一寸柏油路面都不愿意。封闭式居住区的设计者们认为,只要给孩子们一个专门的设备齐全的场地,让孩子们在特别配备的区域玩耍,他们应该更加欢乐,这些只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想法。
在活动频繁的居住区,孩子能从成人的表现中学到一些经验,孩子们大部分是通过对成人的模仿中学习的。这种通过与成人的时时刻刻的接触、模仿而获得的教育是封闭式强迫式的学校教育所永远做不到的。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文化》这本书中写到:“如果日常生活中存在这种熏陶,一个社会就不需要再安排审美课程;而如果缺少这种熏陶,那么即使安排了这种课程,也多事无益的;口头的说教无法替代生动真实的感官享受,缺少了就无医疗救…因为城市环境比正规学校更发挥经常性的作用,生命本身就在感官的这种扩大中兴旺成长,若没有这些激励作用,脉搏会变慢,肌肉会松弛,内心会缺乏信心,视觉和触觉会逐渐丧失细致的分辨力,或许生活和意志力都会因之消沉下去。而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经受饥饿,正如人之不进食,也会招致死亡。”我同意他的观点。人们相互间即使没有任何关系,也必须有哪怕是一点点对彼此的公共责任感。让孩子回到街道,因为生活才是最好的课堂。
公共区域归属感营造
现代住宅区中的住宅楼与街道被封闭的围墙和半死不活的绿化带隔离,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空间被绿化和宽阔的道路填满,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没有过渡。如果在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两者之间能够形成半公共半私密的过度空间,那么居住者在私有空间之外能够形成一种更强的安全感,和更强的从属于这一区域的意识。如果每个人居住者都把这种半公共半私密的区域视为住宅和居住环境的组成部分,那么就无形中扩大了住宅的范围,这样就会导致更多的使用公共空间的行为。例如父母会允许更小的孩子在户外玩耍,而在通常情况下他们是不放心的。
在有些居住区中,存在着一些自主改造的现象,这些自主改造有助于促进邻里关系的归属感的营造。下面结合我的调查予以说明。
对近宅公共用地的改造
(1)菜地式改造。
调查案例10:岭兜小区某住宅楼住户将近宅绿地改成菜地。
在岭兜小区,有一栋住宅楼一层的住户把宅旁绿地改造成了菜地,并且种了些时蔬。当菜地的主人在打理菜园时,有些邻居会停下来和他聊天,有时候菜地的主人还会摘一些新鲜蔬菜送给邻居。这种和邻居交谈或者送给邻居蔬菜的情形,正是是邻里之间培养感情的最好方式。
(2)私家花园式改造。
调查案例11:上李文曾书苑某底层住户将近宅绿地改造成私家花园。
上李文曾书苑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龙虎山路。被改造的住宅楼背对围墙,住宅楼和围墙之间有一条车道和一片靠近住宅楼的狭窄绿地。小区转角处的一户人家,把靠近住宅楼的绿化铺上硬地,变成人可以活动的私家花园,摆上桌椅板凳,还养了一条狗。硬地被一排白色的篱笆圈起来,在篱笆的内侧放置盆栽的植物。和原来的属于公共的绿地相比,这样的状态更加的有人情味。总会有邻居停下脚步,与主人聊两句。至少在居住区的这个角落,小区变得不再是冷漠乏味。相比之下,那些没有被改造的宅前公共绿地,完全是荒芜冷漠的,只是偶尔有养护工人浇水、修剪。
调查案例12:殿前大院底层住户将近宅绿地集体改造成私家花园。
殿前大院位于厦门市湖里区殿前路,高崎机场附近。这个居住区是老旧住宅区,住宅楼与楼之间没有绿化,但是却有很宽的街道。这栋住宅楼所有一层的用户把阳台和窗户的窗下墙拆掉掉,额外搭建并且围合成庭院。这里简直就像是书中写到的家园,人们在后院里喝茶和邻居聊天,周围种满了各色的植物。当对他们的植物表现出兴趣时,他们会很骄傲的说:花很漂亮吧!在这块区域散步特别舒服,人们会在院子之间来回走动,因为“你家”和“我家”只有几步之远,而不是一墙之隔。后面这栋楼的人们回家的时候能够看到这些美丽的花儿,心情应该会特别好吧。
我的同学住在中间有庭院的房子,她说,有时候下雨天,她和她老公不在家,而等到他们回家之后会发现,衣服消失了,等到天气晴了,衣服就又回来了。这种邻里守望的现象在现代大部分居住区中已经不常见,但在这个小区却依然存在。
这个自主改造打破了住宅楼面对背造成的前后住宅楼居民鸡犬之声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的沉寂局面,有助于邻里关系的改善。
3.2.2对楼间公共用地的改造
(1)楼间公共用地改造成公共菜地。
现代我们食用的蔬菜都是依靠别人来生产,在城市生活的人们,可能根本不知道吃的食物从哪里来,不知道土豆是长在树上还是长在土壤里,只能从超级市场的货架上辨别各种食物。而且公园、街旁树木、修剪平整的草地对建立我们和土地之间的这种联系贡献甚少。他们没有告诉我们土地能为我们生产出东西,土地能发挥他们的潜力。现在住宅区中修剪平整的绿篱,只对疏远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效,对浪费资源有效,对于创造良好的居住氛围没有丝毫用处。
调查案例13:前埔二里小区某住户将楼间公共用地改造成公共菜地。
前埔二里小区位于厦门市思明区田厝路。居住区西南方向两栋住宅楼之间的公共绿地被改造成了菜园。在这块区域,总是能看到很多不同种类的蔬菜。有人在打理菜园时遇到相识的人就会闲聊两句,问一下蔬菜的长势。
在其他小区,公共绿地和居住者是没有关系的,偶尔会有环卫工人照料一下,而这个小区的改造,把公共绿地变成了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地方。种上各种各样的蔬菜后,还会给城市中搞不清楚蔬菜种类的人一次机会,去分清楚到底辣椒是不是长在树上。
(2)楼间公共用地改造成私家花园。
调查案例14:莲岳里小区某住户将楼间公共用地改造成私家花园。
在莲岳里小区,住在一楼的住户把位于自己楼下的绿地改造成了花园,生长的很繁茂的藤蔓形成一个拱门,花园里种满了花。而且这家住户还铺设了一条小路,从自己家的窗前一直通到外面的马路。
这让我想起以前住的农村的家。我们家在马路旁,大门面向马路,马路和我们家之间有一块儿绿化。我爸爸特别喜欢花儿,于是就在这片地上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每天早上六点,他就会起床给这些花花草草浇水。现在搬到了居住区,虽然能在阳台上种些植物,但总会有些植物因得不到阳光而枯萎。
莲岳里小区建成时间比较久,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物业进行管理的,因此小区内有很多住在一层的业主把自己的房子进行了改造。有的把临窗的近宅绿地改造成了菜园,种上了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有的把近宅绿地改造成了庭院,摆上桌椅板凳,一家人在这样的庭院喝茶聊天,其乐融融;有的为了方便干脆把阳台的窗下墙拆掉,建了后门,又把绿地改成菜园。小区里原本枯燥的绿化被改造成各式各样生机盎然的景象,每户的改造都会和前面一家有所不同,真是“步移景异”。当经过这些个“院子”的时候,可以从外面看到他们家里正在发生的事情。而在其它小区,这种现象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每户人家都是家门紧闭。
这个小区和强调整洁有序的海峡国际社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小区中,很明显的能够感觉到住户脸上洋溢的幸福感,而在高级得多的海峡国际社区,人们匆匆来又匆匆去,景观规划的再漂亮,也没有人驻足观赏。
(3)楼间公共用地改造成活动场地
调查案例15:岭兜小区住户将楼间公共用地改造成活动场地。
在岭兜小区住宅楼面对面的空间中,公共绿地上有一个“亭子”,“亭子“的顶用简单的黑色帆布搭起来,里面放着很多的家具。不要以为这是哪户人家的旧家具不要了,这些家具都是楼内住户特意放在亭子内的。亭子的中间有个桌子,板凳归置在旁边,所有的椅子都围绕着桌子摆放,而且还有水杯。这里是牌友的活动场地,经常有很多人围在这里打麻将。相比之下,旁边设计师提供的石质桌椅空置在那里,无人使用。只有使用者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不是由设计师在图纸上凭着想象构想。
3.2.3小结:允许住户对无谓的公共区域进行适当的自主改造,有利于增进邻里交往
(1)对那些无谓的公共绿地的改造不仅节省了资源,而且真正美化了我们的家园。
城市绿地和自然的绿地不同,城市绿地需要的养护费用非常高。那些零零散散的放置在阴暗角落的绿化,不仅起不到美化的效果,而且造成环境和社会的负担。那种见缝插针式的绿地不如改以盆栽,省下的土地好歹还可以让人活动。
美国学者c·亚历山大在《建筑模式语言》这本书中说到:“周围环境的许多地方之所以毫无生气,无人照料关心,其简单的原因就是确实无人居住在那里。”我同意他的观点。
如果留心观察,你会发现,私家花园总是比公有绿地要来得有声有色,我们去鼓浪屿游玩,总是会停下脚步欣赏那些被主人精心照料的植物(见图3-22)。居住区中的公共绿化总是是大同小异的,而那些住户自己打理的植物却更能吸引着我们。建筑周围的公有绿地名义上是属于所有的人,但又实际上与任何人无关。这样的绿地怎会有人气?怎会有情感?
现代住宅小区绿化设计一味迷信指标,认为只要达到绿化指标,环境就会好,却根本不从人性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绿化没有被改造之前是什么样子呢?它们只是被放在那里,总是被绿篱隔离,人们经过的时候不会多看一眼。但是被人们改造之后的绿地,各有各的不同,不再是千篇一律,变的有活力,人们也可以参与进去。还是那句话,“有活动发生是因为有活动发生”,当人们在被改造之后的庭院或者花园中活动的时候,总是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2)改造之后,私密与公共空间之间形成过渡空间,缩小了建筑之间的尺度,使建筑变得亲切宜人。
在现在的城市中,许多建筑间的空间都过于巨大了,这种空间成为不同楼宇间用户居民难以逾越的鸿沟。在前面我们看到的那些经过改造之后的住宅楼,窄窄的单元,众多的门,加上住宅单元前大小适中的院子,构成了一种生动而宽窄合理的街道,缩小了建筑之间的尺度感受,使建筑变得亲切宜人。丹麦学者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这本书中写到:“小的空间也让人觉得温馨而宜人,小的尺度使人们可以看见和听到他人;在小空间中,细部和整体都能欣赏到。相反,大空间令人感到冷漠和缺乏人情味,建筑物和人群都‘保持一段距离’。”
重新改造后,近宅或者楼间的公共区域真正变成为人们能够进行活动的场所,不再是和自己毫无关系的地方,人们会渐渐培养出对这块区域的责任感和领域感。这种领域感和责任感对于在居住区中能不能够形成健康的邻里关系是很重要的。如果人们只对自己家那扇门后面的区域有责任感,那么大家就只会自扫门前雪,对发生在公共区域中的人和事漠不关心。而在那些对公共区域进行自发改造的居住区中,人们不认为只有自己家门后的区域是属于自己的,被改造的公共区域同样也是自己领域的一部分,他们会在这个区域中和邻居聊天,和家人谈心,干家务。公共区域不再像没改造之前那样冰冷,而是变的有活力。
(3)合理引导居民的自主改造行为,创建属于自己的美好家园。
在城市的居住区《物业管理条例》中明确的规定到:“业主、物业服务企业不得擅自占用、挖掘物业管理区域内的道路、场地,损害业主的共同利益。”现代住宅小区的绿化设施是不被允许占用的,上述的那些居民的自主改造行为也都是违法的。然而,在居住区内,难道不是居民才是真正的主人吗?但是现在却反而被完全无关的其他人制订的各种条条框框限制着。制定出这些规则的人自认为是为了大家好,但是事实证明,只有居民才知道什么是生活应有的样子。在那些只要规则稍微宽松的地方,就会有很多自主改造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事实也证明,被二次改造之后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好。
美国学者C·亚历山大在《建筑的永恒之道》这本书中写到:“建筑师所负担的不超过世界上所有建筑的百分之五”,让城市变得有声有色的那些建筑、街道、商店等等都出自成千上万不同的人之手,而这些人大部分可能都没有接受过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我们喜欢去的丽江古城、乌镇,那里的建筑大多是由那些不具备“专业建筑师”资格的人建造的,他们可能是五金店、杂货店、小吃店的店主,他们凭自己的喜好进行建造,但是他们建出来的建筑要比建筑师在城市里设计出来的建筑更招人喜爱。
而在现代住宅小区中,住户住着专业建筑师为他们设计的住宅。可是对于这个他们要在此度过一生的地方,他们却不被允许进行一丁点的改动,哪怕这些改动只是最基本的,能够让人有宾至如归的亲切感的改造。而我们前面所举的能够带来活力的改建改造,对管理者来说,都是“违章建筑”,就算这些改造没有妨碍到任何人,他们也是不允许的。这样对吗?我认为是不对的。
如果我们放开管制,给予小区居民一些自主权,允许住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紧挨住宅的绿地进行改造,可以将无谓的近宅或者楼间公共区域改造成花园或者菜地。这样做,一来私有制总是比公有制更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二来,也可以减少所有住户的公摊水电开销。至于分配公共土地的问题,有很多的办法,比如可以根据每年申请种菜的户数和种植情况,每年重新丈量调整,等等。人是各种各样的,有喜欢种植花草的人,也有不喜欢自己劳作的人。各取所需,各尽其能,难道不是最好的吗?
拆掉篱笆拉近距离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性的见面能够促进邻里间的交往。由于经常见面,保持友谊与交往就比通过电话和邀请来进行要简单和自然的多。如果见面要经过事先安排,要不要交往变成了决定,那么交往也就难于保持。而现在居住区最擅长的事情就是让人们“保持距离”。必须采取措施,首先拆掉现代住宅小区中物质的篱笆,进而消除人们心中的篱笆。
3.3.1打破居住单元之间的隔离
令我感到欣喜和鼓舞的是,在我们身边,已经有设计师认识到了居住区中邻里关系的缺失,并努力着手去解决问题。新近荣获普利策奖的建筑师王澍,在他设计的杭州钱江时代住宅小区中,就努力尝试通过设计改善邻里之间的关系。他的做法之一是通过设计布局,消除居住单元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以重新找回在现代住宅小区中失去的和睦的邻里关系。
王澍在住宅楼的每层都设置了一个庭院供大家一起使用,力图通过设计,能够打破原有的囚笼式的居住形式,打破每家每户的隔离状态,让住户能够拥有城市高层住宅中少有的邻里交流的空间。王澍认为,有院子就会有院子里的故事发生。王澍说:“住在里面的人,将来可以站在地面上清楚地指出,‘在第几层的第几个院落种着一棵桂花树的就是我家’。我认为,人对自己的确认是从家庭开始的,而现在的住宅模式则把这个给摧毁了,完全是另一套体系,我试图让住在100米高空的人也可以有住在地面二层空间的感觉。但要注意,我做的并不是在空中挖个窟窿种棵树的所谓空中花园,我更关注的是其中社会性、社会学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居住的问题。”
(图片来源:/content-20127-11.htm
尽管这个想法在现实中遇到了一些障碍,并不是所有的住户都愿意接受这个庭院,有些人甚至宁愿把这部分公摊拆分成几块,直接并入住家。对此,王澍回应道:人们失去了那种院落式的交往之后,又回到这样的形式里面,需要时间去适应。
王澍原本计划在住宅楼下建造一些小型建筑,像传统街道那样的一大片,以与城市的其它部分自然衔接,从而消除住宅小区与周围环境的界限。但这个设想没能实现,最后还是不得不修了一圈围墙,最终把钱江时代变成了一个标准的封闭式的现代住宅小区。
3.3.2打破住宅楼与住宅楼之间的隔离
(1)底层住户打破开门限制。
二层以上因为涉及到结构问题,情况稍微复杂,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多层住宅楼来说,允许底层住户在不破坏主体结构的情况下,自由选择开门位置,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调查案例16:航专宿舍住户打破底层开门限制。
航专宿舍位于厦门市思明区湖滨中路。从图中可以看到,底层住户把住宅楼的阳台或者窗户的窗下墙拆掉,改成临街的门。这样的改造,使底层住户不必拘泥于原有公共门廊,出门不用再绕道而行。出入口的选择多了,人们外出的意愿就会加强;外出的意愿加强了,人们见面的机会就会增多。并且,由于出入口的增加,也会增强全楼及周边地区的整体安全感。
调查案例17:湖滨二里住户打破底层开门限制。
湖滨二里居住区,采用的是标准的面对背的多层住宅布局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中,前后两栋住宅楼中的住户相遇的机会很小,因为他们没有重合的路线。但是在这个小区中,前面这栋住宅楼一层的用户把自己家背面的阳台或者窗户改成门,有的还把近宅空地变成了户外休闲的院子。这样他们就有了两条路线回家,前门和后门。于是,前后两栋楼拥有了重合的路线,增加了人们遇到的机会,交流也会随之增加。这样做,同时也缩小了建筑之间的尺度,使户外空间变得更加宜人。
(2)二层住户由阳台直接引楼梯通往下方街道。
相对底层住户来说,二层住户没有办法将大门直接开在街边。不过,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家阳台,引楼梯通向街道。这种做法不但可以使二层住户多一种出入选择,还可以大大丰富住宅建筑的外观视觉效果,使住宅区丰富多彩。
这种案例我未在国内找寻到,但在国外则比较多见。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某住宅区,可以看到二层住户纷纷把另建楼梯直接引向街道,每家每户的楼梯形式和颜色都不同,形成了生动的街道立面。对于周围的邻居或者过路的行人来说,这样的楼梯也为他们多了一个可以坐下来闲聊的场合,邻里之间多了一分相遇相知的机会。
(2)不同住宅楼之间共享电梯和楼梯。
万科集团在海南有一个公寓项目,由8栋6层的度假公寓组成,分做两排,相对的两栋之间设有架空走廊和电梯核心筒,使每家每户的出入口都汇聚到一个空间。比起两栋楼各自设计楼梯,一梯两户来说,这种形式不仅节约空间和成本,最重要的是它建立了一个邻里之间沟通的渠道,使原本没有关系的前后两栋住宅楼产生联系。
(图片来源:http://www./gallery/85_6.html
看了这样的设计,我想,假如设计师再进一步,在平台中央放置一些休闲桌椅,这样或许会更加能够营造出一种轻松休闲的感觉。
3.3.3打破居住区与外界环境的隔离状态
调查案例18:海关宿舍临街住宅楼的改造。
海关宿舍位于思明区禾祥西路和湖滨中路的交叉口。禾祥西路是一条比较繁华商业街,海关宿舍是年代比较早的居住区,这个居住区每两栋住宅楼并行排列,并且背对街道。可能受禾祥西路浓厚的商业氛围的影响,临街的两栋住宅楼的一层住户,都把靠近街道房间经过改造之后改建成了沿街的店面。如果不仔细看的话,很难看出店面是后加上去的。这两栋住宅楼的一层的店铺种类很多,有小吃店,五金店,咖啡馆,花店等等。最有特色的就是居住区入两边的花店和咖啡店。咖啡店的外面用防腐木板抬高了地面,铺上地板之后老板摆上了桌椅板凳,三三两两的人在这里喝茶聊天,感觉很舒服。花店门口还盖了两个小花坛,花坛里种满了植物。
如果没有改造的话,在这条街上能看到的只有一扇扇的窗户,以及窗下暗淡无生气的近宅空地。人们只会从窗下急匆匆的走过去,不会在街上逗留。改造之前的居住区与外部环境保持着严格的界限。改造之后,这里换了一幅模样,充满了繁荣和祥和的气息。
调查案例19:湖滨二里居住区临街住宅的改造。
湖滨二里居住区是比较老的居住区,储藏室分离在住宅楼之外,围绕着住宅楼分布。在湖滨二里居住区与另一个居住区之间隔着一条街道。照片上湖滨二里的这栋沿街住宅楼一层住户把原本对外封闭的临街的房间,朝向街道开门。如果没有这个自主改造,那么这一条街道上就不会有一扇门,这样的街道既没有活力,也充满了危险。改造之后,不仅这家住户的人多了一个出门路线的选择,也打破了原来街道上沉寂的气氛。如果对面这栋住宅一层的用户也能把大门开向街道,那情况也许会更好。
调查案例20:岭兜小区用裙房代替围墙和围栏来分隔居住区与外界环境(见图3-27)
封闭式小区的另一种封闭形式是用建筑物进行封闭,这种分离和围墙进行分离有不同之处。通常用来分离的建筑物都是商品房,拿来开设商铺。而店铺对人们是有吸引力的,人们不排斥从店面旁边行走,而如果用围栏或者围墙进行隔断,人们只会匆匆的走过,不会停留。
岭兜小区位于厦门市思明区前埔东路,小区的西边是用店铺进行封闭,这些店铺面向外部街道,同时店铺面向居住区的一侧也有后门,供内部人员使用,店铺的店主大都是居住区的业主。面向外部街道的店铺种类繁多,吸引了很多的人,这些人可能是来买日用品,或者是居住区的业主下楼买午饭,也可能是在这里工作的人员。
3.3.4小结:消除居住环境的隔离状态有利于增进邻里交往
通常,人们认为建筑设计主要是要利用它的内部空间,即它的房间,外部仅仅是为了美观。但是,如果建筑物的外部不能像内部那样能够被人充分利用,那么建筑物周围的空间便会显得十分冷漠,荒芜一片。现代住宅小区建筑不重视建筑的外部环境,造成了缺乏活力的社区和邻里淡漠的居住环境。
美国学者C·亚历山大在《建筑模式语言》这本书中写到:应该“把建筑边缘看做一件‘实物’,一个场所,一个有体量的区域,而不是没有厚度的一条线或边界。”,我同意他的观点。如果在建筑物或者居住区的边缘设置能够使人逗留的场所,可以使人坐、倚靠和散步,让丰富多彩的室外生活能够呈现在人们的眼前,通过这样的改变,慢慢的每个人都能消除与他人之间的樊篱,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如果这样,像小悦悦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再次发生。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城市文化》,宋俊岭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57~58页
资料来源:/msgview/32725.html
资料来源:./ypen/8980.html
【加】简·雅各布斯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 2001年8月版,第137页。
【丹麦】杨·盖尔
著:《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版,第101页。
【美】c·亚历山大等著:《建筑模式语言》,王听度周序鸿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版,第295~297页
【美】c·亚历山大等著:《建筑模式语言》,王听度周序鸿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版,第293~299页
陈志华李秋香著:《住宅》(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42页。
【奥】卡米·洛西特著:《城市建设艺术》,仲德崑译,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7页。
【美】罗·杰特兰西克著:《寻找失落的空间》,朱子瑜 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97页。
资料来源:《全国园林城市评比标准》
资料来源:/view/6705995.htm
信息来源:/mtdx/wdwsdxgbd/90.htm
【美】C·亚历山大等著:《住宅制造》,高灵英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美】C·亚历山大等
著:《建筑的永恒之道》,赵冰译,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1年版,第52~53页。
【丹麦】杨·盖尔著:《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丹麦】杨·盖尔著:《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丹麦】杨·盖尔著:《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丹麦】杨·盖尔著:《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加】简·雅各布斯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 2001年版,第222~223页。
【加】桑德斯著:《落脚城市》,陈信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第63页。
资料来源:/a/931.htm
资料来源://HK.htm
【加】简·雅各布斯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城市文化》,宋俊岭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57~58页。
【美】c·亚历山大等
著:《建筑模式语言》,王听度周序鸿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版,第573页。
【丹麦】杨·盖尔著:《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丹麦】杨·盖尔著:《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
资料来源:/view/10425.htm#4
【美】C·亚历山大著:《建筑的永恒之道》,赵冰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页。
资料来源:/content-20127-11.htm
信息来源:tv.cn/china/549.shtml
信息来源:http://www./gallery/85_6.html
【美】c·亚历山大等
著:《建筑模式语言》,王听度周序鸿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版,第页。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家结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