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 官 网 张召忠预言欧盟解体的解体是因为什么????经济的问题还是别的啊????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精品:低碳经济 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低碳经济论文 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说活性炭 低碳经济试题 中国低碳经济网 作为推行低碳经济 什么是低碳经济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低碳经济(单选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
  欧盟七十年的风雨,至今面临解体挑战,究其根源是扩张太快,门槛太低。2004年的东扩,吸纳了10个穷亲戚,埋下了祸根。由此想到,无论是人和人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一个亲密的群体要维持长久:圈子一定不能太...
  欧盟七十年的风雨,至今面临解体挑战,究其根源是扩张太快,门槛太低。2004年的东扩,吸纳了10个穷亲戚,埋下了祸根。由此想到,无论是人和人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一个亲密的群体要维持长久:圈子一定不能太大而且一定要门当户对,志同道合。否则这个群体就失去存在的价值。
  欧盟的祸根竟然是那十个穷亲戚
  英国6月23日脱欧的公投,无疑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不仅仅是对于欧洲,甚至是对于整个世界。英国如果成功脱欧,欧盟面临解体的巨大挑战,公投结果之后,人们马上预测未来会有更多的国家举行脱欧公投,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重大挫折。不过,欧洲一体化是全球一体化的一次大胆尝试,即便失败仍然非常有价值。
  二战结束后渐渐形成的欧盟,是以建立一个和平富裕的新欧洲为愿景的。
  不过,近几年来迅速变化的反恐的严峻形势,使得这个美好愿景的实现遇到了重大挑战。极右势力在欧洲各国政坛上声音也愈来愈大,极右势力如果全面崛起,势必会使得这七十年来欧洲各国之间拆掉的经济贸易文化就业的高墙又重新被筑造起来。不过,一个经典的、安全的、原汁原味的欧洲显然更符合欧洲人的长远利益。如果这个目标跟一体化不吻合 ,笔者更愿意支持解散欧盟。
  如果英国脱欧成功,意味着全球金融格局将发生巨变。
  伦敦作为欧洲乃至全球第一金融中心的地位将受到挑战。全球第一的位置将让位给纽约,欧洲第一的位置将受到巴黎、法兰克福、苏黎世的挑战。脱欧成功会在短期内影响英国经济,也会影响欧洲经济;但是长期来看,笔者不太同意索罗斯的悲观看法,其实英镑贬值,英国和欧洲的各项关系重新被定义,英国反倒可以乘势调整本国经济,所以还应该是件好事。
  欧盟七十年的风雨,至今面临解体挑战,究其根源是扩张太快,门槛太低。2004年的东扩,吸纳了10个穷亲戚,埋下了祸根。由此想到,无论是人和人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一个亲密的群体要维持长久:圈子一定不能太大而且一定要门当户对,志同道合。否则这个群体就失去存在的价值。
  全球资本场在6月23日前后的表现非常戏剧性:6月23日关盘前,标普500距离历史新高只有17点,而英镑兑美元汇率居然冲破1.5,显然市场已经打开了庆祝的香棕;然而当晚随着公投结果一点点揭晓,市场的失望情绪陡然上升,英镑狂跌近10%,而凌晨标普期指也触碰熔断点,令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去年8月24日那几天。市场随后的两天虽然仍然是继续下跌,但是从隐含波动率(也就是用来测量市场恐惧情绪的指标)来看,市场的风险情绪已经回升,投资者开始解除对冲。这也正是6月24日跟去年8月24日不同之处:去年8月市场对中国人民币的突然贬值毫无防备,因此波动率陡然上升,市场的风险偏好直到九月底才渐渐恢复;而这次,作为一个风险事件,投资者已经陆续地在事件发生之前加仓波动率,进行对冲,应该说市场是已经做好了防守的。
  英国公投脱欧,只是一个漫长过程的小小开始。
  而市场是头只活在当下的野兽,短视健忘而又容易走极端。虽然每个人都会感叹说&这将会开启世界新秩序&,可是对于每天生活在加仓减仓平仓的交易员来说,却无法靠这么一个宏大的观点来吃饭,因此市场很快就不再理会英国脱欧这喳子事,即使英国目前是群龙无首状态。市场一切恢复正常,但是明显整个全球体系的政治风险上升,所以波动率应该算是已经到谷底了。另外的一个事实:就在市场关注英国时,人民币已经悄悄地逼近6.66,创2010年12月以来新低,提醒市场中国经济的风险尚末解除。当然,摸透了央行脾气的市场深知在这种环境下,央行(包括美联储)只有继续拿出仅有的看家本事--量化宽松。全球股市也许会试图冲击新高,波动率增加会使这样的冲击变得非常危险,反而使下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老钱庄讯:自从韩美宣布开启萨德反导弹计划以来,...
热搜关键词
老钱庄财经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
提示:老钱庄财经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信息产业部信息备案: 茂名市公安局网警备案:1号
客户服务电话:
广告服务咨询QQ: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17日FT称,布鲁塞尔的政客们经常这样自我安慰:欧盟需要危机才能进步。但欧洲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难民、欧元以及英国可能退出的危险??看起来更有可能压垮、而非加强欧盟。
欧盟的一些根本成就和原则几十年来首次受到威胁,包括单一货币、开放边界、劳动力自由迁徙以及永久成员国资格的观念。
欧盟没有奋起应对这些挑战,而是在压力下出现裂缝。欧盟28个成员国间的争论很激烈,似乎不能针对他们的共同问题拟定有效回应。
这些争论发生在一个不祥的大背景下。欧盟大片地区仍处于高失业率以及公共财政不可持续的半衰退状态。中东内爆带来的问题正在扑向欧洲,其形式就是数十万难民。而政治极端势力正在崛起??持欧洲怀疑论的极左翼候选人当选英国工党新领袖就是最新的证据。
由于感到危机愈演愈烈而欧盟无力应对,各成员国将越来越倾向于采取单边行动,甚至(就英国而言)彻底脱离欧盟。
难民危机已经威胁到关于开放边界的受到珍视的理念。近日,德国重新启动了与奥地利之间的边境管控;奥地利进而加强了与匈牙利之间的边境管控,而匈牙利正在全力构筑一道铁丝网围墙,以保护本国与非欧盟的塞尔维亚之间的边界。法国-意大利边境的管控已经收紧,同时一些移民在法国加来(Calais,法国北部港口城市??译者注)安营扎寨,希望能穿越海峡到英格兰。
如果欧盟设法控制住了这场移民危机,那么这些措施或许只是权宜之计。但如果涌向欧洲的准难民带来的压力不减,那么这些临时措施可能固化,变成永久性管控。开放边界问题很容易扩展为涉及福利制度与劳动力市场的更广泛议题。这是因为欧盟各国意识到,在开放边界的单一市场中,德国单方面改变庇护规则,会对所有成员国的移民政策造成影响。一旦移民在一个欧盟国家获得公民身份,他们就有权利迁移至其他任何欧盟国家,在那里工作和申请福利。但如果人员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成了问题,那么单一市场这个欧盟核心成就也将面对问号。
眼下,难民问题盖过了欧元。但单一货币的问题并未消失。相反,希腊今年夏天屈膝接受又一套紧缩方案的决定,让欧元区看起来越来越像一个陷阱。
即便是对欧元区成员国身份极为不开心的希腊,出于对引发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担忧,也不敢冒险脱离欧元区。德国、荷兰等债权国也不是特别开心,因为他们担心自己正被拖入一个向南欧国家进行财政转移的永久性制度。与此同时,推动建立银行业联盟、使欧元更好发挥作用的努力在布鲁塞尔受阻。这看起来不像一种可持续局面,欧元区解体的风险肯定会卷土重来。
难民和欧元危机会对英国2016年或2017年举行决定去留欧盟的全民公投产生影响。直到不久以前,民调看起来还对亲欧盟的阵营有利。但移民危机直接助推了希望英国脱离欧盟人士端出的最具说服力的议题??欧盟成员国身份意味着英国无法控制移民。更广义地说,英国人相对不太可能留在一个看似要失败的组织中。如果英国人投票脱离欧盟,那么欧盟内部的危机感将增大??更多国家可能会脱离欧盟。
比起全面解体,欧盟更有可能出现部分解体和被边缘化。但即使这个被称为欧盟的组织继续存在(保持机构运转并支付薪水),其影响力可能日渐式微。
避免这种可悲命运的最好办法是,欧盟展现出自身的相关性和有效性??向欧盟公民表明,集体行动与合作是应对移民危机等问题的唯一方式。
麻烦在于,欧盟复杂而难缠的决策过程意味着很难对危机做出快速而协调一致的回应??正如当前移民问题所显示的。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过去40年的中心政治议题之一就是欧洲一体化的稳步推进。很难(也很令人震惊)想象这一切会出现倒退。但欧洲动荡的历史充满了帝国、君主制以及联盟起落兴衰的故事。此刻的欧盟有时让我想起国联(League of Nations,一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二战后被联合国[微博]取代??译者注),一个致力于国际合作与法治的崇高组织,最终被其无法应对的国际事件排挤出局。(来源:FT中文网)
“好买财富”微信
证监会首批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超过2000款理财产品任您选择
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理财方案
好买获得腾讯B轮投资,全面提升客户金融服务体验...
11-20倍银行活期收益,随存随取,安全保障,免手续费
七日年化收益:2.60%
理财问诊 提供各种理财产品诊断服务
理财产品业绩背后的投资逻辑
帮您判断高收益是否可持续
解密投资标的、重仓股等信息
已有1765位用户问诊,共解决1765个问题
完全不会理财?
理财产品排行榜
近三月收益:19.23%|购买起点:500.00元起
近三月收益:18.46%|购买起点:5000.00元起
近三月收益:18.10%|购买起点:10.00元起
近三月收益:17.99%|购买起点:10.00元起
近三月收益:17.76%|购买起点:10.00元起英国脱欧已成事实,不管是难民危机还是欧债危机导致的,这是不是说明欧盟的存在对于部分成员国来说已经弊大于利了,其实英国一开始要举行脱欧公投是不是多少就有觉得欧盟带来的好处已经小于坏处了?那么如果欧盟将来会给成员国带来更多的好处还是坏处,欧盟最终会不会解体,倘若解体,欧盟国家经济会怎样发展,世界经济格局会有何变化?
世界将更加美好。政治比较复杂,因为大量的信息不对称,英国人之所以能吃饱饭,完全源于强战胜于苦耕。对于英国而言,政客之间撕逼,那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有些时候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但是假如卡梅伦找到工党党魁科尔宾,意味深长的说如下这段话:卡梅伦:我们大英帝国被美国压制已经六十年有余,这是一次机会,趁乱攫取英国国家利益的机会,假如错过,那就要再等一千年。这次战争,或许可以挽回历届中东战争的颓势,或许不能,但我卡梅伦愿意用我的政治生命做一次尝试。希望你要懂,战争不仅仅是战争表面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不仅是打给俄罗斯看,更是打给我们的盟友美利坚看。因为我们英国,我们英镑,我们英联邦,不是可有可无的二流国家,我们是有核国家!这个时候美国重返亚太、北约东扩,美国号称能打赢两场局部战争,假如英国和法国再发动一次中东战争呢?美国有没有能力打赢三场局部战争?对于英国这或许是一次机会,我们不说项庄舞剑的话,我们只说为了世界和平。我自比不如丘吉尔,不敢望其项背,所以我需要一个盟友,就是您,先生。您愿意和我一起挽手,续写日不落帝国的新篇章吗?科尔宾说:我愿意,先生。能为您效劳,是我的荣幸。为了大英帝国。卡梅伦:为了大英帝国。大事不谋与众,明天如此如此。科尔宾说:如您所愿。附:1955年英国驻欧洲委员会高级官员罗伊-登曼在墨西那会议上的发言:你们正在讨论的未来(欧盟)条约,英国根本不可能同意,即使同意也不会得到实施。即使得到实施,英国也将认为完全不可接受,......祝你们成功!再见。讲吧。你开启了全员禁言我们把历史拉成一条线来看。从1588年夏,大英帝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阿尔马达海战)开始,标志着英国崛起了。伴随帝国崛起的是新的帝国思维,那就是现代意义上的海权意识。在英国身上可以更多的体现出西班牙帝国西斯底里的侵略性。比如说普法战争、一战、二战,这些都是英国在操纵欧洲诸国的木偶戏,战争最后耗尽了帝国最后一丝气力。葬送澳新军团的丘吉尔在土耳其战败后,顽强的重新在政治面崛起。在张伯伦绥靖政策的指引下,英国留给丘吉尔一个二战的烂摊子。战后丘吉尔在干什么?丘吉尔在处心积虑的挑起美苏之间的战争和对抗,希望崛起的美国不要学希特勒,把英国的当成主要的敌人!但美国人并不是这样想的,美国四分的力量用来收拾苏联,还有六分的力量用来对付英联邦。德国怎么看这个问题?我曾经讲过那个克莱门特,在克莱门特的国进民退战略中,英国的制造业彻底歇菜,在美国的新经济秩序的指引下,英国在美国的金本位面前反抗毫无意义。从战后到里根、撒切尔、邓小平主导新经济这一段时间内,英国的经济开始呈现自由落体的局面。自由德国的强势崛起和东西德国合并面前,法国戴高乐成功的搞到了核武器。德国从路德维希o艾哈德的设想中开始构建一元化的欧盟或者欧洲一体化,开始全面转向法德两国共同构建二元化的欧盟。从外面来看变化不大,但法国过多的权利已经严重的限制了德国在欧盟内部的协调和发展。还好法国在宣传方面是巨人,但在行动方面是矮子,这是德国比较高兴的。法国当然不会甘于这种在欧盟干一个二当家的角色,于是法国开始邀请英国加入欧盟。英国当然是不愿意的!!!但英国内心是有小心思的,那就是联合法国制衡德国的经济霸权。德国当然也是不愿意的!!!但德国这个时候经济强大,但没有军队,急需法国这样的有核国家支持。急需政治大国英国的支持,假如德国反对英国和法国构建的三元欧盟模式,那二元的欧盟立刻就会烟消云散。道理其实很简单,德国最大的敌人这个时候还是美国。德国需要英法两国的核武器和常备军,支持起欧盟的武备和国家化。但是你们应该懂的,三元的欧盟怎么玩?法国怎么看这个问题?法国在成功拉拢英国之后,发现了欧盟一些不可克服的问题,那就是吃大锅饭,和法国的被边缘化。这个时候法国想的是,构建自己的地中海湖,利用和拉拢北非,养寇自重来制衡德国。利比亚的卡扎菲那有法国那样的地缘政治思想,简单粗暴的拒绝了。法国微微笑的送走了卡扎菲,随后阵风战斗机就开始轰炸利比亚,直到搞死了卡扎菲才算完事。但法国的地中海湖也就基本歇菜了。英国怎么看这个问题?新经济以后的英国政治取向比较逗了。英国要干什么?英国打算作为一个二流的国家出现,还是打算作为一个世界霸权出现。假如英国要作为一个世界二流的国家出现,那英国应该继续留在欧盟。德国的经济和英国的核潜艇已经足够英国支撑以后的一百年。假如英国要作为五常之一出现,英国就要学法国谋求地中海湖。否则独立于欧盟的英国连二流国家的地位都很难确保。道理其实很简单,在和纽约竞争中,伦敦根本没有竞争力。在欧洲的竞争中,假如英国独立,欧盟将会产生排他性,法兰克福、巴黎都会取代伦敦。美国的殖民地是拉美。欧盟的殖民地是非洲。中国和日本都把东南亚预设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俄罗斯可以自己殖民自己。英国的殖民地在那?英国假如要脱欧就要考虑清楚,脱欧以后怎么生存?大西洋湖虽然大,但没有英国立足的地方。除非英国重启英联邦特惠制,但那是美国绝对不会容许的。假如英国想好了要这样干,那在战后,英国就不会取消特惠制。视角切换,我们从欧盟的角度看问题。英国退欧对于欧盟或许是件好事。道理很简单,政治三元、经济三元的欧盟根本没办法玩。欧猪五国虽然问题重重,只要没有外部因素造势,那就还在德国控制范围之内。英国退欧,对于德国是绝对的利好。英国退欧,对于法国是绝对的利空。对于中国而言。我一直在讲,德国将是中国永远的痛。英国自从有了克莱门特,懒就是英国的特性!美国自从有了外包,懒就是美国的特性!法国自从有了企业国有化,懒就是法国的特性!但是从法国被驱逐到德国的新教徒和手工业者,因为他们笃信新教精神,他们不懒。这就是中国的无奈,你自己的努力只能改变1%,更多的时候是敌人犯错,创造那99%的机会。有一天,中国的人民币摧毁了美国的货币体系,中国会发现自己还是世界第二,那第一就是德国。这就是新教的精神力量,根本不可撼动。然后我们继续讲美国。美国对欧盟的态度那就是吃了苍蝇屎一样。德国自二战后的民选政府,类似于一个希特勒和魏玛政府的联合体,或者说中间路线。对美国的态度那是若即若离,在外交关系中德国既没有法国那样的挑衅好斗,也没有英国那样的乖巧隐忍。伴随着英国脱欧,另外一个问题就浮出水面,那就是美国的大西洋湖。假如欧洲经济独立,那对于美国而言,相当于势力范围或殖民地的独立。假如欧洲彻底摆脱美国的控制!那美国继续替欧盟看家门的意义有多大?那美国的日不落帝国就毫无意义。所以美国人已经开始考虑放弃国际责任,因为支持这一责任的前提已经不存在!这就是外部环境对美国政治的影响,这就是唐纳德的崛起。假如全球化还要继续存在!那就需要一场经济战争!中美联手彻底摧垮德国对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造或者破坏。但中国是怎么想的呢?这个从1978年开始工业化的国家想的是亚元或者说人民币的国际化。用唯物论重新审视我们的经济状况,我都想笑了。一个农业人口仅次于印度的国家,要在美元、欧元之后独立构建世界第三大货币体系。还是洗洗睡吧。假如中国要崛起,摧垮德国或欧盟经济以后,中国可以获取德国的技术和经济地位。中国可以廉价的购买欧洲的技术和企业。中国可以短时间内完成中国的产业升级。但有德国在,这一切就都不可能。地球的资源就那么多,欧盟多一点,中国就少一点,这就是常识。美国并不可怕,美国是没落的帝国,他的失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可怕的是德国,德国一直在尝试崛起!比如说:普法战争、一战、二战、欧盟成立。假如今天中国从德国背后开枪,五十年后的胜利就属于中国。所以中国应该公开表明支持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支持国家间适当的经济独立和自由,中国更应该增加在英国的投资,用以制造英国的经济繁荣。一生好地理,从开普敦能说到火地岛,地理有一次考第二,因为地理老师看我不顺眼。风水轮流转,现在轮到我管他。地理书读的多了,自然而然就会触及区域经济和地缘政治,在知乎我的地理也就是个中等,所以扬长避短我讲地缘政治和历史的交叉学科,然后立刻形成了以有道伐无道,形势逆转。研究地缘政治十年,聊聊数语,举重若轻,比的是内力,真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不是投机主义,我有地缘政治若干小品文背书。哈哈哈。注:根据QQ群()聊天记录整理,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
谢邀,我对此事的看法大致是下面几点:&br&1、英国本来就不属于欧洲大陆,货币独立,又没加入申根条约,相当于结婚以后还AA制分床睡。&br&2、英国历史上就有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传统,搞欧洲一体化不是英国本意,虽然嘴上说不要不要,身体却很诚实。&br&3、当年英国加入欧共体,是因为那时只有12个西欧国家,大家情投意合门当户对。冷战后欧盟加入了一大帮东欧穷亲戚,那也忍了,毕竟也有亲戚关系,但现在让穆斯林大举进入,这不但没亲戚关系反而是历史上的敌人,这日子就过不下去了。&br&4、冷战后的全球化浪潮遇到了重大挫折。英国是推倒欧洲一体化的第一块骨牌,随着右翼排外势力崛起,欧洲很有可能分崩离析,全球化将出现逆转。&br&5、精英是想留在欧盟的,甚至因此不惜搞类似2004年台湾两颗子弹的活动,可惜英国民众比台湾人冷静得多,没有受此事件太大影响。&br&6、对于中国普通百姓,去英国旅游更便宜,买英国货更便宜了。对于中英经济合作,英国因为没有欧盟为后盾,要价会大大降低。在中国政府的战略上,英国的重要性将大大下降,可以向英国要求自贸区或别的优惠条件。&br&7、英国人民做出的选择是正确的。当年西晋胡汉杂居,徙戎论没有被采纳,那时就埋下大乱的种子。是衣冠南渡的司马睿保留了晋朝最后一线血脉,形成了南北朝,最后等来了民族大融合。
谢邀,我对此事的看法大致是下面几点: 1、英国本来就不属于欧洲大陆,货币独立,又没加入申根条约,相当于结婚以后还AA制分床睡。 2、英国历史上就有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传统,搞欧洲一体化不是英国本意,虽然嘴上说不要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3、当年英国加…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盟解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