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文化人的社会政治思想

中国古代文化的几个问题
&&&&&&&&&&&&&&&&&&&&&&&&&&&&&&&&
中国古代文化的几个问题
中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在许多领域都有突出的成就。从大的方面看,主要包括科技、思想与宗教、文学、艺术、教育、史学、体育等。从小的方面看,每一个大的方面又包括不少内容。同时,对文化史的复习我们还不能局限于“文化史章节”,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隋唐科举制,明清八股取士和文字狱,也与文化史有关。
一、中国封建社会科技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中国封建社会在科技文化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①国家统一、政权巩固、社会安定、疆域辽阔为文化繁荣发达创造了必要的前提。②经济繁荣是文化繁荣的物质前提。③民族交往,对外交往频繁,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达。④统治阶级的重视,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也是文化繁荣的重要因素。⑤文化发展的继承性。中国古代文化连绵不断,前朝文化的繁荣为后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前人的成就。⑥广大人民的辛勤创造。劳动人民不仅是物质资料的直接创造者,也是科技文化成果的直接创造者。当然,以上几个主要原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不会完全一样,应注意不同时期文化发展原因的特殊性。
二、中国古代文化主要发展阶段特征
科技文化的发展是政治经济的反映。中国古代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因不同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特征,造就了各具时代特征的文化成就。①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官府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被打破,科技文化发展,学术思想异常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为后来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②秦汉时期,因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政治经济联系加强,对外交往扩大,科技文化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中国科技文化在当时世界上领先的地位,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影响。思想上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需要,“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取代了“百家争鸣”局面。“儒学”成为正统思想。③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因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士族政治的黑暗,故有反映这一特征的文化,那就是佛教盛行,以及与之相关的建筑、绘画石窑艺术的繁荣和《神灭论》的问世。此时期中数学与农学取得了一些世界领先的成就,南方田园诗与北方民歌对后世影响甚大。④隋唐时期,因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和对外开放,科技文化具有兼容并蓄,全面繁荣的特点,许多方面在世界领先。它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发展,成为“中华文化圈”的源流,而且译被深远,在世界文明史上发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⑤宋元时期,因社会相对安定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融合空前加强和对外交往更加频繁,我国科技文化达到高度繁荣水平,三大发明在此完成和外传教育、史学和文学发达,绘画和书法艺术也取得一定成就,对人类历史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⑥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活跃,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闭关锁国。这样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科学技术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但继而转为停滞。文化领域里专制色彩浓厚,出现八股取士、文字狱、教育专制、书院官办等现象。同时,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文学艺术繁荣兴盛,古典小说和戏曲成为文学主流,很多作品具有反封建色彩。
三、中国古代治国思想问题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现行中学历史教材明确论述始于春秋战国文化。春秋末年出现了古代文化史上两位最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和孔子。
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完成了古代思想从鬼神观念到“道”的飞跃,具有朴素的辨证思想;政治上主张“无为”,要求统治者顺应时代和民心,反对采用严刑峻法,以达到天下大治。故秦汉以来,每逢大乱平息,人民急需休养生息时,无为而治的思想就受到重视。战国时,庄子继承发挥了老子的思想,但因在老子消极政治上无所作为。东汉中后期兴起的道教,已不是纯粹的道家思想,对我国后世文化有深远影响。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它适应了奴隶制宗法制崩溃以后的新社会。战国时期的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学说。其核心内容是“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苛政,这是古代政治思想中民主性的精华。应该说,儒家思想有利于长治久安,缓和阶级矛盾,但孔孟思想对于当时的兼并战争和统一趋势是“远水”,故未被当时统治者接受。秦统一后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受摧残。西汉武帝时,为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对儒学作了发挥,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思想。汉武帝采纳了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逐渐发展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其实,汉武帝统治思想本质是尊儒尚法,外儒内法。此后的儒家思想是儒、法、道以及宗教迷信的揉和,适应了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和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其后虽有佛、道与之争锋,但始终不敌深入人心的儒学。
战国时期的法家属于地主阶级改革派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为韩非子。其思想核心是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并以“法治”来维护。这种理论被秦王赢政所采用,成为他灭六国,建立专制体制的理论基础。秦统一后的许多措施就是法家理论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法家的“法治”只提出了刑法,并不是近代意义的法律思想。其法治对象是君主之外的所有臣民。这对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保护新兴地主的中央集权制度有积极作用。但由于秦过分强调“法治”,以致严刑苛法,横征暴敛,结果秦朝短命而亡。秦汉以后法家作为一个学派消失了,但重视法的作用,强调君主专制思想却被历代继承下来。
四、中国古代教育问题
中国古代教育在办学形式上有官学和私学之分,官学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主体。西汉武帝不仅兴办太学,建成我国古代最高学府,而且令天下郡国办学,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唐朝学校制度完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从中央到地方有整套学校体制,专业教育开始确立。宋代学制更为完备,地方州、县学兴盛。明清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控制,私人书院到清朝也渐归官办。在私学方面,春秋末期,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官府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作为官学的补充,到唐代时私人办学多了起来,北宋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明中期曾一度兴盛,但东林书院被禁毁后,私人书院日衰,清朝归为官办。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更是出于统治阶级政治的需要。进入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自汉武帝办太学起.儒家五经成为学校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原因是儒学支持和歌颂封建专制集权政治。就是后来的私人书院,也注重向学生进行封建伦理道德教育。至明清学校教育绝对禁止学生持有自己的见解,对违犯封建伦理道德的行为加以严惩,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科举考试也是推动我国古代教育发展的原因之一,但后来的八股取士则不利教育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
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曾有力促进了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学方法,北宋书院在学法上鼓励讨论,辩难和让学生自讲心得等,对发展今天的教育仍有重要意义。明清八股取士和对学校严格控制,推行专制主义,则阻碍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训深刻。
五、辩证地认识中国古代文化成就
中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面对辉煌的文化成就,我们应辩证认识:一是要正确认识各王朝文化繁荣与前代文化的关系,不要只看到当朝而忽视前朝文化的影响,要注意文化发展的继承性。二是要正确认识中外文化交流,不要只见中国文化外传对世界发展贡献,而忽视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要注意文化交流是双向互动的。三是要正确认识社会政治经济与科技文化的关系,不要只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忽视上层建筑及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意识能动地影响社会存在。四是评价历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思想主张和作品的社会地位、影响,既要注意其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更要将其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进行评析。在阶级社会里,任何人的思想、主张和作品,都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对待中国文化成就,我们应坚持批判继承和古为今用原则,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应将其发扬光大,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古代文化人的社会政治理想_百度知道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图文】中国古代文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中国古代文化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00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中国古代文化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中国古代文化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2:30:3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中国古代文化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