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为什么社会对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要求的要求这么高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下面是gkstk整理的关于师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借鉴!关于师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一有人说,一个学生就是一首诗,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学习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范文。爱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爱得深,爱得严。感动着他们的感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收获着他们的收获,成功着他们的成功,在学生心灵的沃土根植美好和梦想。(一)、用亲和之心架设教育之桥我经常这样扪心自问: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经验?终于,我发现,这些都是一名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但更重要的是有爱心,是穿越心灵的无私的真爱。师爱,发自内心深处的真爱,是师德的老师的体贴,关爱使他们感到舒畅、亲切,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和关心远远胜过冷冰冰的指责,这就是亲和力的作用。教育是育人的伟业,用真心触动他们的心弦,也同样收获他们真诚的爱。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能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能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心,就是为师者赤诚的真心,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学子心田。,师德,决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无私精神的体现,一种不息的师魂!(二)、用无私之心铺就事业之路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博大无私、宽广无边的,也是无微不至的。教师,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可以感染家长,树立威信,真诚沟通;可以感染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努力;我们更可以感动社会,爱岗敬业。(三)、用研究者之心搭建教学之梯在学校“科研兴校,内涵发展”思想的引领下,成为研究者、作研究型教师成为我的事业追求。我认真钻研,努力实践,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实效,(四)、言传身教、严格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灵。正因为言传身教这种特殊的育人效用,使为人师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径。因此培养人才的素质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简单的一句话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教师展示的不仅是丰富的科学知识、严谨的教学风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且还有教师的个性及心理素质。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学生尽收眼底,因而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的优良品质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教书”同时起着“育人”的良好作用。其次还要严以自律,严格要求,以身作则,作身先士卒的垂范。另外还要关心热爱学生,课后倾听学生的声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爱是人类的情感之一,情感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及情绪体验,它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五)、根据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启迪学生心灵文章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现在的学生究竟有哪些特点?这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一定要突出时代性,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适合于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加以诱导,使学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点,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针对学生的特点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把学生吸引到正面来,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如经常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人类社会教育过程中所共有的特征,也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教学活动不是随意性的,而是根据一定社会所确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要求,教师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所以,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条最基本的教育规律。将教书和育人割裂,只顾教书,不管育人,这不仅是淡忘了自己的社会角色,缺乏职业道德,而且是对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教师神圣职责的亵读。每个教师都要遵循教育规律,不仅要做好专业知识的传播者,还要自觉当好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心灵的塑造者,才不愧为合格的人民教师。关于师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二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这将是我今后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因为,合格教师不是终身的,昨天的合格教师,今天不一定合格。自己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才始终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一、更新观念,终身学习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思想素质。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有关方针政策,深刻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的精神实质,深刻理解共产主义理论与生俱来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勇于探索,与时俱进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对教师的挑战,因此,教师要勇于摈弃旧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主动地、迫切地学习新知识,开拓进取,更新观念,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三、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由于教师的职业,是育人、塑造心灵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为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为他们今后美满人生铸造坚实的基石。三、立足本职,做好工作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无怨无悔!为了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要坚持经常学习时事政治、专业理论等;要多听课,虚心请教。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就会影响其它环节,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因此,教师要立足当今,放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充当人梯,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千秋大业负责。最近更新: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很好下载Doc格式文档马上分享给朋友:?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相关心得体会:
48小时热门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师德建设已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开放性。信息化时代,教师在广泛接受各种信息、参与社会活动的同时,也深受社会各 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教师和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各级政府及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三是时代性。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文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备受重视。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在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特征的基础上,需注意处理好师德建设中的几个关系,从而更富有成效地提升师德建设水平。(一)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师德凝练和展示着民族优秀文化,如明礼诚信、敬业爱生、严谨笃学、诲人不倦等,都值得继承和发扬。近年来,充分挖掘根植于地方沃土的优秀民族文化,努力寻求与时代精神的结合点,不断赋予师德建设新的内涵。(二)师德与师能的关系。师能是发展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高尚的师德是提高师能的前提,精湛的师能又是实践师德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师德建设又必须放在首位。我们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始终把师德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先后开展了教育法律法规培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训和教师礼仪培训,进行了端正教育思想和师德师风的大讨论。最近又开展了师德集中教育、举办师德论坛和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大力弘扬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在教师的平凡岗位上,用生命和汗水谱写了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壮丽诗篇,树立了身正为范的师德楷模。(三)育人与尊师的关系。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只有真正教好书育好人,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而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又是提升教师素质、造就高尚师德的重要保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把师德教育与人文关怀和人本理念紧密结合起来,既对教师严格要求,又注意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师德是教师职业之魂中华民族历来将“为人师表”作为教师职业形象的典范,并且在不同时期人们总是对教师寄予崇高的道德期待,这正是中华民族尊师重教优秀传统的体现。道德是用以规范社会关系的,是每一个个体籍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教育是通过师生教学互动方式来促进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德育必居首位。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的方向性、目的性本身就是一个道德誓言。教师作为这一道德誓言的践行者,要通过教育活动,把一个个未成年人培养成能传承和创新文化,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教师的特殊角色及其职业特征,要求其人格和行为必须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必须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负有积极影响、正确引导的责任。在教师职业追求专业化已成为迫切需要的形势下,我国教师教育也正在步入这一进程。我认为教师职业的专业性首先在于其工作有一套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伦理标准,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践行教育道德誓言,要承诺在教育方面的道德责任。一个教师能否承担道德责任,与其专业化水平、德行品质密切相关。从孔子、陶行知,以及在座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代表,之所以能够取得非凡的教育成就,无不与个人所具有的爱国心、民族自尊心以及师德修养有关。道德为教育活动之本,师德是教师职业之魂。师德传统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培养和弘扬优秀师德传统是师德建设的基础。今天,在追求现代化和面向世界的进程中,社会的快速发展急需不断革新和重建社会道德,而在伦理道德上对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正是改善教育工作和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在要求。由于市场经济的转型导致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变化,使得教师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他的权利、他的生存的必要条件和他应当承受的道德责任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于社会变迁导致道德传统与现代思潮间时有冲突,传统师德中间一些陈旧了的东西需要更新,师生需要建立一个更加民主的、尊重的、以人为本的关系;由于开放社会各种价值观与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平等的竞争、金钱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与教师内心应当遵从的操守之间往往发生冲突。师德建设的宏观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教育本身来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正在实施的课程改革以及未成年人品德形成中的新问题,都对包括教师道德素质在内的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道德的基础首先是对学习者的关怀。传统师德也讲教育之爱,但今天的教师关怀不再是单向的,不是一厢情愿,更不是强加的、控制式的,而是平等的、负责任的,是彼此能感受到的。在今天,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尤其对那些由于社会变迁、生活和家庭的原因处于不利地位的未成年人,更要倍加关爱,给予尊重,因为情感是道德的基础,自尊是道德的起点。在教学上,我国广大教师一向勤奋而认真,但今天的教师不仅要关注传授知识的量,更要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善于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体现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把学生培养成有学习热情和愿望、坚韧而自立的学习者。总之,教师的角色变得多元,他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创造者。他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与家长社区的沟通者,更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守护者,尤为重要的是他要在未成年人面前带头成为积极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正是现代教育生活本身的更新、教师职业角色的多元,使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不断生长、日愈丰富,由此而催生和锤炼出我们这个时代的优秀师德品格。
欢迎转载:
推荐:    目前社会上的确出现了一些师德缺失的现象
结构化面试题目:某学校对老师进行评价时,采用师德一票否决制。对此你怎么看?参考答案近年来,教师主体积极健康向上,但也存在着少数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
结构化面试题目:某学校对老师进行评价时,采用师德一票否决制。对此你怎么看?
近年来,教师主体积极健康向上,但也存在着少数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不强,甚至出现个别教师言行失德、不能为人师表的问题。此评价机制的出台能很好地约束失德教师的言行,但在实施中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方式,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和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
其次,考核固然重要,但学校更迫切需要通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培育优良学风,引导青年教师自觉抵制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倾向,志存高远,不慕虚名,静下心来倾心育人、专心治学。
最后,完善师德评价内容和方法,健全学术不端行为预防查处机制,探索构建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对师德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予以重点培养、表彰奖励;对师德表现不良的,及时劝诫、督促整改;对师德缺失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总之,目前社会上的确出现了一些师德缺失的现象,采用失德一票否决制固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但作为教师,有必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更多上海教师资格证相关信息请关照:上海中公教育网&上海教师资格考试网
人力资源师
(责任编辑:sunning)
------分隔线----------------------------
报名咨询方式
兴发铝业:以信息化提升管理 效率提高成本下降-兴发铝业,信息化,管理...
潍坊传媒网提供潍坊电视台WFTV-1等全频道节目在线直播、点播,以及潍坊广播电台节目在...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中组发[2013]3号)的有关规定,市委...
黑夜,30分钟一架飞桥横跨黄河天堑第21集团军某舟桥团运用大数据辅助决策系统破解战斗...
17日,由全国机械学科应用型本科教学协作组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陕...
1 范围 本文档描述正伟无线信息发布系统在流水线上的应用方案。 2 规定 本文档只适用...
长线自考与短线自考的区别是什么?新时期师德教育的要求是什么
新时期师德教育的要求是什么
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育职业的人从思想到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为了培养造就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而开展的师德教育活动,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涉及教师个人道德修养,也不仅是教育系统内部师德师风好坏的反映,而且还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折射和晴雨表。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长期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身作则、严于利己,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对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良好的师德师风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任和全社会的尊重。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受影响的因素多样化、社会利益主体和价值取向多样化,社会上出现了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的现象,教师团队中少数教师也出现了以教谋私、言行不一、敷衍塞责、体罚或变相体罚等现象。这些现象有损于人民教师的形象,也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前,在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施实纲要》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师德建设必须发挥表率示范作用,教师应成为全社会先进、文明的表率,这也是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奋斗的目标。&&&&一、用全新的视角认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l、以党的大政方针为方向,加强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师德建设,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范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先进文化,把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结合起来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师德建设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全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中指出,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实现这一目标的主体在教师,关键在师德。因此加强师德建设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修养,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2、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根本,增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使命感&&&&加强师德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特殊使命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也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美德的体现者。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未来的国家公民,是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和师生观,要求不断改善师生关系和教学行为,要求把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之中,从而形成尊重理解、平等交流的教育氛围。所以,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先决条件,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全面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抓紧、抓实、抓好。&&&&3、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加深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理解&&&&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教育者要深刻认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正朝着深层次推进,学校的布局调整不断深入,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家长对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关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诸多因素和情况给每一位教师同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教育要想率先实现现代化,重要的标志是树立社会认可、群众满意的教育整体形象,教育整体形象的形成,不可或缺的是教师的师德形象,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是教育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之一,这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迫切任务。&&&&二、用以人为本的观点明确师德建设的针对性&&&&以人为本是师德建设的核心。教师是教育者,教师的职业是以人育人的工作,尊重教师的职业劳动,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积极性,提高服务于社会、家长和学生的自觉性是加强师德建设的落脚点。以人为本,加强师德建设必须面对教师团队的具体思想和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业化、职业化的运作,把握好原则。 &&&&1、共同愿景和个人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在师德建设中,不仅要讲社会的共同愿景,而且要讲个人的愿景目标,以利于调动教师实现社会目标的积极性,这也是师德建设适应转型期人们的价值从集体取向向个人取向转化的一个方略。&&&&2、宣传教育与制度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师德建设,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灌输、开展教育活动是加强师德建设的有效载体。要紧紧抓住影响师德形成的各个环节,通过学习、教育使师德内容入脑、入耳、入心,耳熟能详,并逐渐转化为自觉行为。使每位教师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同时要把舆论引导与建章立制结合起来,把宣传提倡与约束管理结合起来,保证师德建设的科学化、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3、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要广泛宣传和树立教师团队中爱岗敬业、师德高尚的先进模范人物,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为广大教师树立学习榜样。同时,要从广泛的现实基础出发,从社会关注的事情入手,从师德的底线抓起,保证教师队伍全体人员的基本师德水准,认真贯彻、落实《纲要》和《规范》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杜绝社会反映强烈的一些失德行为,从而一步一个台阶地切实推进师德水平的稳步提高。&&&&4、个体要求与集体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师德建设首先要向教师个体提出要求,对教师个体做出评价;其次,要对一所学校教师的整体师德提出基本要求,对学校做出评价。因此,必须把对师德建设的个体要求和集体要求结合起来,把对教师个体的师德评价与对集体的师德评价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整体提高。&&&&三、用发展的眼光寻求师德建设的创新性&&&&师德建设是当今实施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是学校软件建设的重要内容。师德是教育发展的永恒话题,个体规范、群体创建、社会评价、整体推进是创新师德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以法治教的有机组成部分。师德建设“创新”要在坚持传统做法的同时,在实践中出新,探索新途径,挖掘新招法,总结新经验,实现新提高。要实现政策导向与教育理念和谐统一,传统和先进管理和谐统一,民主公开与依法治校的和谐统一。&&&&l、健全和落实评价机制是师德建设创新的切入点。正确的师德评价,可以增强教师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规定教师道德修养的指向,促使教师沿着正确的修养道路前进,从而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现在社会上人们对教师期望越来越高,对师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一步探索完善教师评价制度,逐步建立学校、家长、学生、社会四位一体的全员参与、全员监督的教师评价机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要在加强内部评价的同时,特别要增加外部(家长、社会)评价的比重,这是师德建设的突破点。要通过对问卷、意见箱、一票否决等形式的外部制约力与教师考核、评定职称、奖惩等形式的内部约束力进行有机整合,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师德建设评价体系,提升师德建设的整体水平。&&&&2、深化创建活动是师德建设创新的有效途径。师德创建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开展教师乐于参与,有思想深度的创建活动是师德创新,取得扎实成效的有效形式。实践证明,创建文明组、创建师德风范校、赢得了教师积极地响应,增强了师德建设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积极推进学习型学校的创建,要求师德建设必须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努力为学习型学校的创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3、德法并重,是高层次师德的体现。当今,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的观念也深入人心。因此,高层次的师德建设必须以法律、法规为保证,纳入到法治轨道中来,依法治教和师德建设密不可分。以德治国的方略和依法治国的战略是实现新时期师德建设向高层次发展的根本指针,教师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在依法执教的过程中,努力实现思想道德新的提升。&&&&师德建设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将师德建设提升到新的水平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只要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师德建设必将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提问者 的感言:谢谢 相关知识略懂社热议
相关知识略懂社热议等待您来回答
校园生活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信息加载中...
我们一起成长
&&&&师德是指从事教育工作应有的道德,也称教师的职业道德。尊师重道和为人师表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记》认为只有懂得教育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的君子才能当老师,“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以及“君子之教谕”之类的提法,都是把教师和君子相提并论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要求君子能遵守“仁、义、礼、信”“天下兼爱”等信条,同时也时时刻刻以“君子”的标准要求修炼自己;要求教师任何时候都能保持独立的人格,做到“上缴不谄,下交不渎”,“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求教师做到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学生“诲而不倦”;要求教炳以身作则,公正无私,“其身正,不令而行;自身不正,虽令不行。”;要求教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人真诚坦然,决不故弄玄虚,哗众取宠;要求教师谦虚谨慎,宽厚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绝不能狂妄嚣张,尖酸刻薄;要求教师真诚地爱护学生,一视同仁,做到“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学生当做自己亲生的孩子对待。由此可见,中国儒家的文化传统中,所谓“立师资,陈正道”(<宋范仲淹范文公正公集》),把教师看成是社会的精英,行为的楷模,这无论是对教师的政治道德,还是对个人的品质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然,也正是这些高要求巩固了教师“为人师表,德高为范”的社会地位。&&&&
现代社会,人们多采用法规的形式对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做出明确的规定。例如,1896年,世界上出现了最早的一部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法规,它是美国乔治亚州教师协会颁布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1984年,我国教育部和教育工会也联合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1997年颁布了修订后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应该说作为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法规,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和可操作性。
&&&&发布于日 18:51 |
阅读数(2764)
上一篇:下一篇:
发表评论 &
显示全部&&
显示全部&&
文章数量:282
评论数量:167
访问数量:15441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师德师风基本要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