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佑名寺八月清晨散文初一零晨几点念佛经

2015年大悲古寺三月初一万人念佛法会
一、无尽灯遍照&饶益于群生
  舍利弗说:&佛未出世,我犹如盲人&。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今生得人身,闻佛法,堪称幸甚。然无量的众生还在黑暗中流转,我们应发起大愿,传播佛法,广度众生,使佛陀的教法灯灯相传,绵延无尽。
  《维摩诘经》中持世菩萨讲述维摩诘居士&无尽灯&的故事:
  回忆我的过去,一天,我正在山林的静室中打坐,正在万念放下身心轻安禅乐之时,魔王波旬同一万二千天女,当时波旬显现帝释天的样子,乐音悠扬,鼓乐弦歌,突然来到我的面前,顶礼我足,合掌恭敬,在我对面站立。当时我以为是帝释天及其随从,来到人间鼓乐弦歌放纵,就对他们说:&憍尸迦,你们虽然有福报,却不应该放纵自己。你应当观照五欲无常速朽之法,寻找一个妥善的归宿,放下对身命财宝的执著即是坚固身命财。&
  所谓的憍尸迦,听了我的开示,露出法喜充满的样子,好像说法非常契机,就对我说:&大菩萨,请接受这一万二千天女,供养您以作洒扫之用。&当时我正言厉色地对他说:&憍尸迦,不要把这些不合乎佛法的作法强迫我一个出家人接受,这不适合我。&
  我的话尚未说完,当时维摩诘出现,对我说:&持世,不要上当,不要把波旬当成帝释,此是波旬伪装成的憍尸迦,用女态来迷惑你的坚固心志。&维摩诘转回头对波旬说:&可以把这些女人送给我,出家人不能要,我在家人可以接受。&  此时波旬又惊又怕,心中思维维摩诘:&估计要为难我。&就想要隐身而去,用尽神通之力终究也没有办法隐去。此时空中有声音说到:&波旬,把这些天女给维摩诘,便可以离去。&魔王因为害怕的缘故,只好恭恭敬敬地把天女送给了维摩诘。
  维摩诘当即对各位天女说:&魔王把你们送给了我,从此你们要告别过去放逸浪漫的生活,洗心革面,发成佛之心。&就此,维摩诘随天女各自根性和需要为之说法,使她们都发起成佛之心。这时,维摩诘又对她们说:&你们已经发起道意,有佛法乐趣可以自娱,不应再以五欲之乐为乐趣了。&
  天女就问:&什么是法乐呢?&维摩诘回答说:&佛为觉者,已发道意的众生,应当乐常信佛,乐常听法,乐供养僧众,乐脱离五欲,此即是以出离心皈依三宝,以信为根。乐观身是苦,即五阴如怨贼,乐观四大如毒蛇,乐观内入(六根)如空聚,乐随时随地护持道心以自利,乐随时随地饶益众生以利他,而自利利他的功德都来自善知识的教化,所以应当恭敬供养你们的善知识。乐行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以对治我们的习气毛病。乐发菩提心(四无量心),乐降伏众魔(外四魔),乐断诸烦恼(贪嗔痴),即是净土之因,如是则乐净佛国土,如是则乐成就相好功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如是乐庄严道场,乐闻甚深佛法而不畏惧(真法乐),乐空、无相、无作三解脱空,不乐于此三门则虽乐而不究竟(即非时),菩萨则能于此究竟成就三昧;乐亲近善知识则使善增长,而善与恶都是因缘聚散,聚时躲不掉,散时留不住,如是乐法喜充满,清净无染,进而乐修无量道品法门,所有这些都是菩萨的法乐。&
  这时,波旬对各位天女说:&我愿同你们一起返回天宫。&天女们说:&我们同这位长者,有法乐自娱非常快乐,不再贪恋天上五欲之乐。&魔王转身对维摩诘说:&居士可舍得这些天女?一切所有施给他人,这才称为菩萨。&维摩诘回答说:&我已经舍去了,本来无取,今也无舍,随便你波旬把她们带走吧,愿一切天宫中的众生都能回心向道,即法愿具足。&
  于是天女们问维摩诘:&我们虽已发成佛之心,却不知怎样在魔宫中安住而不退失?&维摩诘回答说:&各位,有一种法门叫无尽灯,你们应当学。所谓无尽灯,即如同一灯燃百千灯,使黑暗成为光明,并且光明永不穷尽,光光相续,永不断绝。正是因为这样,各位姐姐,如果一位菩萨能开导百千众生,破无明黑暗如灯光,使他们发起成佛之心,对于自身修道不但不损失,反而会随所说法更加增益自己的一切善法,这就称为无尽灯法。你们虽住魔宫,因为无尽灯法,就能使无数的天子天女,发起成佛之心。这样,即是报佛恩,也即是大饶益一切有情众生了。&
当时,那些天女都顶礼维摩诘,同波旬一起还宫,忽然不现。
二、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
&&《楞严经》
  佛在经论上常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淫欲是色。五欲里面的&色&,跟五蕴里面的&色&不一样;五蕴的色是代表整个物质界,五欲里面的色,是指男、女色。一切六道众生,不能超越三界轮回,佛跟我们说:决定是三恶道的时间长,三善道的时间短。这个经上有个譬喻说:&头出头没。&把三界比喻做苦海,头出&&从海底头升出来,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这个时间短;栽一个筋斗又到下面去了,这个时间长。下面是三恶道,上面是人、天二道。这个比喻就是告诉我们,六道众生在人、天二道的时间很短,机会很少,在三恶道时间很长,机会很多。原因在哪里?贪著财、色、名、食、睡,贪著五欲、六尘。五欲里面最严重的是色,所以佛在此地,第一个就把生死的第一个、最主要的因素,为我们提出来了。教导我们:如果你真的想在这一生当中,要超越六道轮回,那你就必须要遵守不淫戒。念佛求生净土,也不能离开这个原则;这个淫的念头不断,你念佛的功夫再好也不能往生。什么原因呢?因为有一条绳索绑在娑婆世界,这个绳索没有解开,阿弥陀佛在招手接你,你去不了啊!这个地方有人拉着你,就是这个念头妄念在拉住你,使你不能往生;所以说必须要把它断得干干净净。因此,佛在此地,一开端就把生死根本说出来。
  &尘劳&是三界六道的代名词。&尘&是污染,三界六道都污染我们的真心本性,所以用一个尘来做代表;&劳&是烦恼,我们晓得三界之内,充满了见思烦恼,见思烦恼不断,就出不了三界。我们晓得小乘阿罗汉超越三界了,《楞严经》上讲,他们的定功很深&&九次第定;世间禅定(四禅八定),那个定功虽然是很深,出不了三界,一定要到第九定把见思烦恼断掉了,这才超越三界。也就是说杀、盗、淫、妄,他连念头都没有了,真的这个妄想断掉了,这样才能够超越三界。如果&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换句话说,出不了六道轮回。
  我们知道煮饭要用米才能够煮成,你放一锅沙、一锅细石头,想把它煮成一锅饭,那是决定不可能的。所以佛讲了&纵经千劫&,这是说煮的时间很长;你煮得再长,还是热沙,还是热石头,它决定不会变成米饭。为什么呢?它不是米,米才是蒸成饭的根本,这个不是。同样的道理,大定是清净心的成就,心不清净怎么能成就大定?
三、断杀生
  &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
&&《楞严经》
  &断杀&不但是灵性高的人不能杀,即使微细的小动物,蚊、虫、蚂蚁&&,都不可以杀;不但不能亲手去杀,也不能劝别人杀。不但如此,看到别人杀生要是生欢喜心,都是很大的过失。
  我们修行,好多人障碍、好多事情阻挠,这是外面来的力量。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障碍呢?冤亲债主。冤亲债主怎么结下来的呢?杀生吃肉,从这个地方结下很深的怨恨,我们凡夫疏忽了,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们只晓得佛陀当年在世,僧团生活的方式是乞食,也就是托钵。托钵,我们要记住一个原则,佛法是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因此我们去托钵,人家吃什么就供养什么,不可以叫人家特别为我们准备饭菜,那就叫添麻烦了。慈悲,决定不添麻烦,你家里吃肉,你就供养肉,吃鱼就供养鱼,你吃什么就供养什么,这是方便。现在南传的佛教,像泰国、斯里兰卡依旧是托钵,保存古时候这种生活方式,所以他们依旧是肉食。我们今天读到这一段经文才晓得,世尊当年在世,比丘托钵托来的肉食,原来都是释迦牟尼佛以神力变现出来的,不是真的有生命的,这是我们在《楞严经》上看到的。
  肉食障菩提路我们要知道。总而言之,杀生是大恶!你杀害的这个众生,只要他心中的怨恨存在,因缘成熟他就要报复,这个事情就很麻烦。佛交代四众弟子,决定不可以恼害众生;你令众生生烦恼都不应该,何况去害他,去杀他!所以要与一切众生结善缘,决定不结恶缘,我们菩提道上障碍就会减少。
本文分类:
本文链接:/2015sanyuechuyi.html2015农历八月初一零晨20分生的女孩取什么名字,姓罗???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佑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