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鲜花速递 井陉矿区区景晨洗煤厂

冀中能源井陉矿区关闭最后一个煤矿
河北百年老矿艰难转型本报石家庄、邯郸讯 记者李春莲报道煤炭行业日渐式微,各省市以及各大煤企去产能方案逐渐浮出水面,关闭矿井和转岗分流成为煤企去产能的关键词。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了冀中能源位于石家庄、邯郸等地的多个煤矿,作为河北省最大的煤炭集团,其去产能的压力不容小觑。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尽管冀中能源还未出台具体的去产能方案,但是由于旗下资源枯竭的老煤矿较多,目前冀中能源已经在主动去产能,石家庄、邯郸等地多个矿区已关闭了不少煤矿。其中,井陉矿区去年已关闭最后一个矿,结束了上百年的采煤历史。800多名工人放假两年,扣除各种保险后每月仅靠几百元工资生活。作为百年老矿,想通过打造旅游项目来转型升级,但因为身处雾霾重灾区遭到质疑,可谓困难重重。同时,邯矿集团目前已关闭了3个资源枯竭的煤矿,因为“走出去”托管了其它的煤矿,成功转移安置职工1100多人,成为转型的样本煤矿。现在,井陉矿区也在向邯矿集团学习,希望能在外边承包煤矿,到时再把工人召集回来。煤炭行业去产能工作才刚刚开始,在河北省去煤和治理雾霾的双重压力下,随着资源枯竭和亏损严重等矿井的陆续关闭,冀中能源所面临的矿区转型和人员安置等问题也越来越严峻。井陉矿区关闭最后一个煤矿位于石家庄井陉县的井陉矿区是河北省著名的百年老矿,其在2008年喜迎百年华诞,同时正式变身为冀中能源井陉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希望能够掀开百年煤炭企业再创辉煌的新篇章。可以说,人们对这座百年老矿寄予了太多的希望。进入上世纪70年代以后,井陉矿区的煤炭资源开始枯竭,生产矿井相继关闭,原煤产量由1974年的450多万吨锐减到了2007年的35万吨。2007年末,该集团通过扩张资源、挖掘潜力,使生产矿井和生产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增长,形成了以煤为主,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然而,这也是井陉矿区最后的挣扎。时隔八年,随着煤炭行业日渐衰落,这座百年老矿早已没有了昔日的风采。2015年7月份,冀中能源井陉矿区因为资源枯竭关闭了最后一个矿——井陉三矿,矿区挖煤的历史就此画上了句号。据史料记载,1912年,时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的段祺瑞,联合阎锡山、王士珍等,在井陉矿区成立正丰煤矿。三矿即当年有名的正丰矿,鼎盛时期,三矿有职工6000余人,年产煤130万吨,现在职工缩减到800余人,年产煤20万吨。日前,记者从石家庄市一路颠簸,雾霾越来越严重,到达井陉矿区后,一副破落萧条的景象,两座办公大楼里空无一人。记者刚进入井陉三矿还遭到了保安的严厉呵斥,但后来听说是了解煤矿工人的生存现状,保安的态度明显好转。有闻讯赶来的工人操着浓烈的石家庄郊县口音向记者诉苦,希望能够反映这里的状况,煤矿关闭以后,工人失去了收入来源,生活很困难。他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矿区基本没啥人了,只剩下保安和十几个领导。七八百名工人放假两年,领着几百块工资,有不少人都在家闲着,没事干。”作为百年老矿,井陉矿区曾创造过无数的辉煌,曾是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因煤而兴,依矿建区。井陉矿区因此也聚集了很多人投奔于此,有些家庭三代人都在这里谋生,从来没想过任何其它的出路。但是,这几年,随着资源枯竭,以及煤价越来越低,挖煤的成本越来越高,有些矿实在挖不出煤,也只能关闭。但是煤矿关闭以后,几代人的生存问题就显得颇为严峻。“工人放假也是轮岗,各种保险矿上还给交着。”有井陉矿区管理层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矿上一直在努力,希望能在外边承包矿井,目前已经跟40多个矿进行了洽谈,一旦恢复生产就把工人召集回来。据他介绍,关井后,留守了一部分人员负责看场地,还有债权债务等工作的处理;还有部分30多岁年轻点的工人分到了焦化厂,有不少在矿区都是干部待遇,去了只能做操作工;此外,矿上还与劳务中介公司合作,为工人提供一些工作岗位,但煤矿工人也做不了太好的工作,包括矿上的副书记和区长,有不少到石家庄市区只能当门卫,工资大概在1800元-2700元。关一个煤矿容易,但是煤矿背后的这群工人如何安置成为关矿以后最重要的问题。有数据统计,全国20个省28家煤炭企业中,因资源枯竭、扭亏无望、高硫高灰,面临关闭退出的原国有重点煤矿共115处,其中资源枯竭的煤矿70处,涉及在职职工30万人。因此,在今年两会上,有不少来自煤矿的人大代表建议,尽快研究出台老国有煤矿退出机制,支持资源枯竭、灾害严重、开采难度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且扭亏无望的国有煤矿有序退出。中国煤炭协会会长王显政在去年年底向《证券日报》等媒体表示,目前正在抓紧研究建立国有煤矿退出机制,已形成建议初稿。百年老矿面临生死劫欲靠旅游项目来转型?必须承认,对于井陉矿区来说,靠采煤吃饭已经成为历史,这是整个矿区所必须面对的一个残酷现实,而转型升级就成为矿区必须闯过的一道生死劫。早在2011年11月份,井陉矿区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级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这座百年工矿区开始了艰难转身。段家楼景区开发,被矿区确定为旅游业发展的“一号工程”。按照规划,矿区将以段家楼为龙头,结合清凉山、台阳山等自然资源,利用百年煤矿开采史积淀的文脉,打造以近代工业文明遗产为内容和特色的旅游目的地。需要一提的是,中西合璧的段家楼即为当年煤矿高管们的办公和居住之所。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目前,矿区政府、井矿集团(段家楼产权所有单位)已与一家商会达成合作,后者准备投资40多亿元,实施以段家楼为核心的正丰矿建筑群整体修复、煤矿博物馆建设等工程。对于一个百年老矿来说,没有煤炭了,向旅游业转型的初衷是美好的,但是在这个常年雾霾环绕的地方,恐怕想来这里旅游的人并不多。由于井陉矿区最后一个矿已经关闭,矿区附近的小饭馆也门可罗雀,紧闭着门窗,而景区内更是几乎空无一人。谈到这个旅游项目,带记者从井陉县城到井陉矿区的出租车司机忍不住苦笑,“这环境哪有人愿意来啊”?!从石家庄市出发,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到达井陉矿区,路上的环境令人咋舌。因为会经过很多洗煤厂、钢铁厂、化工厂等重污染小企业,还有不少拉煤拉钢的大卡车,一路上都是尘土飞扬。众所周知的是,河北省是雾霾天气的重灾区,统计显示,石家庄几乎每两天半就有一场雾霾。而井陉地区因为有更多的化工企业,比石家庄市区的雾霾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污染严重,石家庄市井陉县上安镇白王庄村村民出门都用口罩、帽子围巾将自己武装得严严实实。仅在白王庄村周围,就紧挨着十多家生产白灰、工业钙、建材等厂矿。除了井陉矿区,面临资源枯竭的邢矿集团也在试图向旅游业转型。已经在邢矿工作了20多年的王兵对于煤矿的衰落感到颇为迷茫。“啥也不懂,就知道下井挖煤,没有技术,四十多岁了出去打工能干啥?估计只能看大门。”他边摇头边说,我们工人也很无奈,谁料到煤矿会是这种结局。冀中能源也是世界五百强,现在这些煤矿靠贷款活着。王兵还向《证券日报》抱怨说,矿上已经2个多月没开工资,原来一个月5000多元,现在降到2000多元,就是一个基本的生活保障。有的老工人在这下井三十多年,一个月上26个班,才开2090元的工资。“不过矿上现在出不来煤,出一吨也是赔一吨。井下工人也开始轮休,轮休的话一个月工资就只有几百块。”说起来他颇为绝望。面对资源枯竭,邢矿集团也不得不寻找其它的出路,它同样相中了旅游产业。近日,冀中能源邢矿集团与山西和顺县人民政府签署“天河梁大峡谷——牛郎织女景区”合作开发协议,标志着该景区正式纳入邢矿集团大峡谷项目开发范围,也标志着邢矿集团向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农业于一体的旅游休闲产业迈进了一步。但是,王兵等矿上的工人并不好看上述旅游项目,他认为“投资的钱可能又打了水漂,没有人会想到来这旅游”。与井陉矿区所面临的情况类似,邢台的污染情况更加严重。冀中能源在邢台这座灰色的工业中心经营着六家大型煤矿和几十家相关工厂。根据环保部公布的2015年空气质量排名,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后10个城市依次为保定、邢台、衡水、唐山、郑州、济南、邯郸、石家庄、廊坊、沈阳。重雾霾区河北省占据了七个席位。有河北省环保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石家庄、邯郸和邢台等地作为重污染和雾霾整治地区,去煤治污任务依旧严峻,而且对于煤矿区来说,在这种环境下,向旅游产业转型可谓艰难。邯矿集团关闭3个矿井转移安置职工1100多人实际上,随着多年的高强度开采,河北、安徽及东北三省等老煤炭产区,普遍面临着资源枯竭、矿井衰老、生产经营困难加剧等问题,大规模转产转移压力越来越大。《证券日报》记者在实地调查中还了解到,除了井陉矿区关闭的最后一个矿,冀中能源邯矿集团旗下的陶一矿也已于2015年10月份关井。邯矿集团(原邯郸矿务局)于1958年建局,随着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开采,邯郸矿区煤炭资源逐渐减少,煤炭行业的整体形势,加快了一些老矿的关闭进程。“煤炭行业寒冬持续,邯矿集团陶一矿主动去产能,提前几年闭井,也是迫于市场和限产的压力,不得不走这条路。”有邯矿集团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吨煤开采成本高达350元,出一吨煤亏200多元,继续采只会越亏越多。据了解,陶一矿1976年建成投产,至今累计生产煤炭1600多万吨。截至2014年底,煤炭可采储量已不足50万吨。陶一矿被确定为邯矿集团首个资源枯竭矿井转型发展试点,开始探索资源枯竭矿井转型发展之路。相比井陉矿区,邯矿集团关闭矿井后所面临的情况要好很多。日,邯矿集团与山西吕梁市方山新星煤业公司签订了煤矿托管协议,邯矿集团山西方山分公司正式成立。陶一矿方山公司的成功托管,在吕梁地区树起了托管煤矿的样板,打响了冀中能源邯矿集团品牌。2015年下半年,陶一矿又先后与太原娄烦、古交两家煤矿签订托管协议。按照陶一矿的模式,去年以来,邯矿集团对煤质差,产量低,成本售价倒挂且没有资源支撑的矿井实施暂缓开采或者有序关停。从去年10月份到现在,邯矿集团对3个低效矿井进行关闭,转移安置职工1100多人。通过一系列产能结构性改革,邯矿集团煤炭主业的质量效益大大提升,总成本比计划降低5.5亿元,单位成本控制在每吨220.5元,创十年来最低水平。上述邯矿集团人士还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近日,邯矿集团康城矿的190名职工安置到兄弟单位郭二庄矿,加上去年分流的142名,郭二庄矿共计妥善安置该矿332名职工。至此,康城矿成为陶一矿之后第二个停产的资源枯竭型矿井。“集团内资源枯竭的矿井都将陆续关闭,阳邑矿也将在2017年底前关闭。”该人士还表示。事实上,在冀中能源旗下,有很多矿区都面临这样的问题。煤矿资源枯竭,在去产能的压力下,必须关闭。但是,能够像陶一矿一样带领工人“走出去”就业的并不多,大部分在闭井后面临着人员安置等问题。冀中能源宣传部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这种形势下,煤企不得不开始去产能,公司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去产能小组,十几个人负责此事,但最终的方案现在还没出来。 证券日报(中国经济网)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您当前的位置: &&&&
石家庄矿区网
  矿区地处石家庄市西部井陉盆地,位于北纬38&01'18&~38&08'03&,东经113&58'50&~114&06'08&之间,周边与井陉县接壤,总面积69.98平方公里。矿区四面环山,中央为地势较缓的丘陵和盆地。海拔高度为250.8米~888米。地形西高东低,南北较长,东为青石岭山,西为清凉山和云凤山,均为奥陶系石灰岩出露。盆地中心大部被第四系黄土覆盖。盆地南有绵河、甘陶河于北横口汇流为冶河;北有小作河由西向东与冶河汇流转北流入滹沱河。矿区属暖温带半温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寒冷干燥,盛行西北风,春季常有5~6级偏北或偏南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凉爽。年平均气温12℃~13℃,极端最高气温42.8℃,最低气温-17.9℃。年平均降水568.8毫米,最大降水量1187.9毫米。主要集中于7~8月份。全年日照时数26418小时,年平均日照辐射总量13178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无霜期约195天。
  矿区行政区划及所辖村镇屡有变化。1947年4月,井陉煤矿解放,随之成立井陉矿区管理委员会,杨成武为主任委员,姚依林、漆远渥为副主任委员。随着国家工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煤炭需求量日益增加。为了保证煤炭生产,支援国家建设,搞好煤矿服务,1950年3月经中央政务院批准,华北行政委员会决定从井陉县划出40个行政村设置井陉矿区,隶属石家庄市。1956年,小作村划归井陉县。1957年,井陉县微水、罗庄、五里铺、长岗、微新庄、微新村划归矿区。1958年,全国掀起联乡、并社、合县热潮,矿区与井陉县合并。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有关部委和省市领导陪同下,视察井陉煤矿,当了解到区县合并,煤矿职工蔬菜粮油等基本生活用品供应存在困难后,即提出,保证矿务局职工生活供应,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意见。1960年5月石家庄市从井陉县划出85个生产大队和矿市镇,恢复矿区建置,并与矿务局成立政企合一的&井陉煤矿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公社下辖6个分社、5个管理区。矿务局党委书记兼任公社第一书记,各矿党委书记兼任各分社书记。1963年5月下矿区与矿务局行政机构分开。1965年1月,矿区55个生产大队划归井陉县。I967年,井陉县天户峪、大峪两个生产大队划归矿区。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出于战备考虑,10多个中央部属和省市属企事业单位相继迁入井陉山区,虽不在矿区境内,但其户口、粮食关系、计划生育、子女就业、行政司法等均由矿区管理。1989年12月,撤销矿区建置归井陉县管辖,引发驻区企业大规模上访。1990年10月,矿区恢复原体制运行。1992年5月,国务院批准恢复矿区建置,归石家庄市管辖。2003年全区辖一乡两镇两个办事处,30个行政村,8个居民委员会,8个大型驻区企业。
  矿区自然环境良好,适于人类居住,是井陉的发祥地之一。据贾庄、南寨和东王舍村出土的石器考证,远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夜这里繁衍生息。在天户村一带发现的战国灰陶、刀币及古城墙遗址表明,战国后期赵国即在天户一带设城,秦统一六国,设巨鹿郡井陉县,县治所设于天户城,秦至宋熙宁年间长达一千三百多年,天户一直为州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矿区村镇相连,人口密集,约三分之二人口为近代外来移民。清末明初,随着井陉煤矿的大规模开采,周边地区村民纷纷来煤矿谋生。日伪时期,日军从获鹿、宁晋、束鹿、晋县、南宫、邢台、内黄等地,抓捕大批劳工来矿挖煤。矿区解放后,大批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复员转业军人,从各地分配到井陉矿务局工作。他们或举家搬迁,或于当地娶妻生子安家定居。2003年,全区总人口97432人,其中城镇人口71533人,农业人口25899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62人。主要分布在矿市街城区、贾庄镇、凤山镇和横涧乡。主要民族为汉族,另有满、蒙、回、壮、苗、彝、布依、锡伯、维吾尔、达斡尔等少数民族。全区有292个姓氏。
  矿区煤炭资源丰富,煤质优良,开采历史悠久,近代饱受官僚军阀和外国列强劫掠。井陉煤田已探明地质储量2.5亿吨,可开采总量1.65亿吨,盛产的优质主焦煤享誉中外。远在宋元时期,民间即有小规模开采。到了清代逐渐向专业性常年生产过渡。清光绪年间,先后出现了井陉、正丰、宝昌、民兴、裕兴、和记、永兴、协和、中华等采煤公司。这些公司或因资金不足被迫停产,或被外国资本和官僚军阀投资的公司所挤垮,只有依靠外国资本的井陉矿和依靠官僚军阀的正丰矿得到了生存发展。1899年,曾任北洋武备学堂教官、李鸿章副官的德国贵族后裔汉纳根,与南正村张凤起合资在横涧一带开办井陉矿。1905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剥夺张凤起矿权。1908年正式签订中德合办合同,定名为井陉矿务局,办事机构设于天津,汉纳根任洋总办,徐世昌之弟徐世纲任华总办。1923年,曹锟为贿选总统,强行从井陉矿索取煤款200万元。1928年,井陉矿津保售煤处总经理高星桥用聚敛的钱财,在天津建成闻名中外的劝业场和交通饭店。1905年,井陉绅商杜英魁等设立正丰公司,在绵河以南办矿。1912年,正丰公司联合皖系军阀段祺瑞之弟段祺勋入股办矿,入股者多为段祺瑞的部下和学生,段祺勋任总经理。1918年,正丰公司在凤山一带开凿大井,扩大生产规模。1937年10月,日军占领井陉煤矿,井陉矿改称兴中公司井陉采炭所。1940年段祺瑞之子段宏业将正丰矿出卖给日方,改称兴中公司正丰采炭所。是年,两矿合并为井陉炭矿股份有限公司,汉奸曹汝霖任董事长,日本人草场义夫任副董事长。1908年至1945年,外国资本、官僚军阀和日本侵略者从井陉煤矿掠夺煤炭1846.26万吨。
  矿区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1927年9月,中共井陉矿区支部委员会建立。1928年8月,为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中共井陉县委机关迁至井陉矿附近的张家井村。1930年5月,中共井陉矿党组织遭破坏,许多党员被捕。1932年8月,中共井陉矿特区委员会建立,直接受直中特委领导,至1936年,中共党组织领导井陉、正丰两矿工人举行10余次罢工斗争。李玉、曾怀德、于克昌、张千栋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发挥了重要作用。1937年10月,日军占领井陉煤矿对工人实行惨无人道的法西斯统治。不甘心做亡国奴的煤矿工人,为了民族的利益,先后成立井陉矿工人游击队和正丰矿工人游击队,在晋察冀边区抗日政府和路北县政府的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斗争。涌现出高先筹、钮海峰、耿晚子等一批抗日锄奸英雄。1940年8月,八路军对日发动以正太铁路和井陉煤矿为主战场的百团大战。20日,八路军攻克井陉煤矿,在矿工们的配合下,炸毁设备,烧毁存煤,使日军煤炭生产陷于瘫痪,损失3600万元。战斗中八路军战士在新井火车站救出两名日本小姑娘(美穗子、留美子姐妹)。战后,聂荣臻司令员亲笔写信并派人将两个孩子交给日方。八路军的人道主义在日军内部引起极大震动。1947年4月,井陉煤矿解放,饱经劫掠的矿山回到人民手中。在晋察冀军区井陉矿区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煤矿迅速恢复生产,煤炭资源不断运往平山县的兵工厂、井陉县的微水发电厂和供正太铁路的铁路机车使用。矿山的机床、气锤、铁轨、电线、电机等设备和物资,运往平山罗汉坪、南冶、北冶兵工厂和沕沕水发电厂。同时,还抽调60多名技术工人奔赴兵工厂、发电厂,制造机器,修理电机,安装发电机,架设电线。是年6月,晋察冀边区政府建立井陉矿机器厂,为兵工厂生产机床,为沕沕水发电厂制造水轮机,修理枪械,生产炮弹、土火箭、迫击炮支架等,支援解放石家庄和太原战役。次年春,朱德总司令在聂荣臻司令员的陪同下,视察井陉、正丰矿和凤山发电厂,并在正丰矿段家楼下榻。之后,决定将段家楼的桌椅、沙发、电话、浴盆、文件箱等办公、生活用品运往西柏坡,供毛泽东主席和其他中共中央领导使用(这些物品现已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凤山电厂、微水电厂也与沕沕水电厂并网,为各兵工厂和西柏坡供电。是时,晋察冀工业专科学校、北方大学工业学院也相继迁入井陉矿,合并为华北大学工学院(现在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解放战争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期间,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迁入矿区天户村,并建起了解放区功率最大的短波发射台(3000W),分别向上海、南京、美国和欧洲广播。毛泽东主席写的评论《国民党军队北线总崩溃在即》,新闻稿《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还击蒋傅军进攻》、《评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播出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偷袭石家庄的企图。《人民解放军总部向黄维军团的讲话》5篇广播稿和《敦促杜聿明投降书》播出后,瓦解了淮海战场国民党军队的斗志,纷纷缴械投降。1948年末,毛泽东主席写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播出后,揭穿了国民党政府假和谈的骗局。之后,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矿区为中共中央入驻西柏坡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矿区是老工业区,基础设施比较完备。铁路修建比较早。1908年修建岗头至南河头铁路,1922年修建凤山至南张村铁路,两线均与石太铁路相接。高峰期1960年发运煤炭391万吨。区内公路四通八达。省级公路平(山)涉(县)路穿境而过,微(水)矿(市街)路、凤(山)庄(旺)路与307国道相连,村乡通水泥路。1、2、3、5路公交车穿区而行,203路公交车直达石家庄市。矿区发电用电已有近百年历史。1915年井陉矿首次安装蒸汽直流发电机,供照明使用,1939年日军在凤山西南建发电厂,安装一台1500千瓦发电机,供井下通风、排水和井上机电设备用电。1955年全区村村通电,2003年全区有110千伏、64千伏、56千伏、35千伏变电站6座,另有企业小型坑口发电和废弃发电厂5座,形成回路环形供电网,电力供应充裕。矿区的通讯事业发展较快。1953年仅有30门磁石电话交换机一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矿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85年购置921A型纵横制自动电话,2003年全区交换机容量27400门,城镇和农村住宅电话14770部,百户拥有固定电话93部,互联网用户1830户。1996年开展移动电话业务,初期只有200部,2003年全区百人拥有移动电话47部。快捷方便的通讯,改变着矿区人的工作生活方式。矿区的城区依托矿务局机关及所属一、二矿职工宿舍和区政府机关、区属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商店于20世纪50年代初步形成。经过1991年、2003年两次大规模旧城改造和向外扩展,已成为水、电、暖、气齐全,功能完备,环境优雅的现代化城镇。城区面积6平方公里,以纵贯南北的矿市街和纵贯东西的南纬路为中心,形成五纵六横主次干道18条,总长25.72公里的城市交通网络。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布局合理,街道两旁绿树成荫,楼房鳞次栉比。城区4眼深水井与&645&孔群井并网,采用全自动变频式无塔供水,日供水能力2.76万吨,全区城镇和农村全部使用洁净自来水。城区1992年全部实行集中供热。区内有储存能力250吨大型液化气站一座,城区供应点3个,液化气使用率34.5%。1995年动工兴建煤气入户工程,2003年煤气入户率达65.5%,填补了河北省县(区)城镇煤气发展史上的一项空白。城区全部使用煤气或液化气,城镇居民烧煤做饭取暖已成为历史。
  矿区是石家庄市资源型重工业区。区内有国家大型统配煤矿一家,区属地方煤矿3家,乡镇小煤矿19家,年累计产煤1亿余吨。随着煤炭资源趋于枯竭,矿区在稳定煤炭生产的同时,充分发挥毗邻山西产煤大省的区位优势和人才、技术、设备、资金优势,逐步发展煤炭加工、转运、焦炭、水泥、化工、冶金、陶瓷等相关产业。2003年,全区共有各类工业企业188家,完成工业增加值46181万元,占全区GDP总值的54.4%,利税12238万元。全年生产原煤71.5万吨,焦炭20.9万吨,洗精煤21.9万吨,铁路发运中转煤104.5万吨,生产水泥128.9万吨,生铁8.5万吨,炭黑8.5万吨,轻钙2万吨。
  矿区的农业原本十分落后,新中国建立后才得到长足发展。据1955年统计,全区82700亩耕地,只有616亩水浇地,其余均为高岗旱地,亩产不足百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改变了几千年的封建生产关系,生产力得到解放。矿区人民平整土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机械,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52年,东港头村试引用一矿井下排水40余亩。1956年,凤山修渠4200米引用三矿井下排水浇地2000余亩。1958年,矿区与井陉人民一道开山劈岭,架桥凿洞,修建从山西省平定县苇泽关至井陉狼窝村24公里长的绵右渠和井陉县乏驴岭至石门村66公里长的绵左渠,解决了井陉、获鹿、矿区17.3万亩农田灌溉(其中矿区4.19万亩),该工程成为太行山水利史上的壮举。20世纪70年代,矿区人民学习大寨人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精神,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全区先后建成扬水站129座、塘坝9座、蓄水池37个、机井50眼、大口井5眼,90%以上的耕地得到灌溉。农作物种植变单季为双季,粮食亩产由不足百斤提高到平均亩产994斤,最高亩产2081斤,由粮食调入区变为自给有余。1982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广大农户纷纷购置农业机械,到2003年全区30个村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23台,配套农具241台,小型拖拉机702台,配套农具859台,联合收割机161台,机动脱粒机283台,80%以上耕地实现机耕机播机收,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矿区人口稠密,商贸服务业发展较早。但两千年的封建农业自然经济,重农轻商,民贫乏本,商贸服务业发展十分缓慢。清末明初区内仅贾庄、横涧有数十家店铺和手工作坊。20世纪20~30年代,随着煤田的大规模开发,外来人口增多,井陉、正丰两矿周围澡堂、理发店、饭馆、粮油店、日杂店、铁匠铺、等商贸服务业逐渐发展起来。1937年日军占领井陉煤矿后对商品和物资实行军事封锁,贾庄、横涧集市萧条,部分店铺关闭。1947年矿区解放,战乱结束,其后随着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和人民生活改善,商贸服务业得到恢复和发展。1956年全区共有私商409户,从业人员534人。1956年底开始,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后私营商业基本绝迹,被国营商业和集体供销社所代替。矿区国营商业、粮食部门主要为煤矿职工服务,其营业网点多设于矿务局各矿。50~80年代30多年间,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各种商品十分匮乏,因此大多数商品实行凭证凭票限量供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政策,各种商品日渐丰富,商贸服务业逐步活跃。1985年全区国营集体商贸企业及网点101个,从业人员1305人,个体摊贩286个,从业人员900人,年销售额4004.3万元。1990年矿区恢复原体制运行后,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建华购物中心、供销大厦、矿区宾馆、商业街、金源市场、康盛市场等一批商贸服务设施相继建成。城区店铺林立,市场交易活跃。美容建设、桑拿洗浴、网吧话吧、婚姻介绍、家政公司等新兴服务业营运而生。2003年全区国营集体商贸企业30家,从业人员608人,集市3个,专业市场2个,个体商户2055户,从业人员2485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亿元,比1985年增长10倍,第三产业占全区GDP总值的35.2%。
  矿区依托煤矿,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比较发达。井陉正丰两矿周围村庄多数家庭既种地又在煤矿做工,家境略显宽裕,能供孩子读书识字。1925年有17个村庄先后办私学堂约26所。是年,井陉县政府在岗头建立完小(即高级小学),井陉矿筹建职工子弟学校,1929年正丰矿子弟学校成立,至1937年沦陷前,先后有21个村庄和井陉、正丰矿开办学校25所。是年10月,日军占领井陉煤矿后,推行奴化教育,遭到国人抵制,因此部分学校停办。1947年矿区解放后,人民政府即着手恢复教育。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教育事业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1952年全区40个行政村及矿务局各矿都先后建立小学,适龄儿童大多能入学接受教育。是年矿务局在凤山村三角地建立初级中学,1957年迁至矿市镇更名为石家庄市第五中学(后改名为石家庄市第八十中学),1958年区县合并更名为井陉三中并设立高中班,矿区始有完备的中小学教育体系。随着经济发展,办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70~80年代各村先后建起新校舍,90年代中小学相继建起崭新的教学楼,并设微机室、图书室、仪器室,1995年全区中小学教学设备全部达到省二类标准。2003年全区有小学24所,小学教师632人,小学生6037人,其中城市小学3所,学生2343人;中学6所,中学教师568人,中学生7369人。其中城市中学3所,中学生5242人。
  矿区的医疗卫生事业50多年来有了长足发展。建区初,区内仅有矿务局医院及一、二、三、四矿医务所,农村只有数家中医诊所。1952年1月,石家庄市卫生局派人来组建卫生事务所,矿区始有区级医疗机构。是时,城镇居民多在矿务局医院及各矿医务所就近看病就医,家住农村的煤矿职工家属也多在矿务局医院及各矿医务所看病且享受半费医疗。1956年各乡建立卫生所,1964年各村先后建立卫生室,形成区乡村三级医疗体系。1998年,矿区医院、矿务局医院开通&120&急救中心。2003年全区有市级医院(矿务局医院)1所,区级医院(矿区医院)1所,乡镇卫生院3所,村级卫生室29个,厂矿医务室27个,私人诊所5个,医生307名(其中高级职称102名),病床442张。全区每301人拥有医生1名,每220人拥有病床1张,基本能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要。
  矿区的历史文化渊远流长,文物古迹甚多。贾庄麻郎垴殷商遗址、天户春秋战国古城墙遗址依稀可辨。天户东禅院唐朝开元年间陀罗尼经幢,设计精妙,雕刻技艺精湛,其碑刻书法堪称瑰宝。鑫跃焦化厂出土的明朝万历年间古墓壁画线条流畅,人物表情细腻。赵村店村西宋朝至和年间垂虹桥望柱的石猴石狮,造型奇特,神态各异,妙趣横生。明清时期所建的贾庄朝阳寺,南寨清凉阁,气势恢宏,风格古朴。随着煤田开采而建的井陉矿西大楼,皇冠烟囱水塔,正丰矿的段家楼,融中西文化为一体,将西方建筑艺术与中国古典艺术完美结合,匠心独具,做工精细,结构坚固,为不可多得的建筑艺术精品。
  长期的煤矿生活也造就了一批反映煤矿工人、山区农民和太行山为题材的省部级、国家级知名画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梁岩被誉为&世界金奖艺术家&,高月冬、黄志林、温海峰、韩文红、蔡建国、刘玉庭、郜墨海、陈军、陈卫健、郝友友、杨晋等人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画展并赴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及东南亚国家参展,被称为&矿井下走出的画家群&。泥塑大师胡楼楼的泥塑作品多件被送往北京,并到日本人展出后被国家收藏,本人获&世家铜奖艺人&称号。许耀德高粱秸秆工艺在民间工艺中独树一帜,为庆祝香港回归而制作的《中国百龙壁》,1997年8月在南戴河万博文化城参展,受到了江泽民主席连声称赞并与他亲切握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矿区的群众文化活动比较活跃,特别是以横涧川为中心的&连庄会&,规模大、时间长、形式多,颇受群众喜爱。明清时曾有&庄&的建制,每庄数村或十多村不等,几个庄数十个村联合起来过会,称之为&连庄会&。&连庄会&主要在矿区及周边井陉县农村形成,由青横庄、岗王庄、北赵庄、南北寨庄、贾枣庄40多个村联合。分南北两片,从农历正月十四开始至二十结束,每日在几个村表演,主要有社火(武术)、戏曲、拉花、骑驴、秧歌、高跷、舞龙、跑竹马、旱船、杂耍等20多种,参加表演者上千人,观看者近万人,从当日早至次日黎明过完会放焰火,场景热闹壮观。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近五六年,消夏晚会正在矿区的乡镇村和街道社区兴起。每到炎炎夏日夜晚,专业歌舞、戏曲与群众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便在城区各休闲广场和农村戏台开始演出。消夏晚会的兴起,丰富了矿区人的生活,展示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向上的精神风貌。
关键词:矿区,煤矿,介绍
责任编辑:田平珍
备案序号:冀ICP备号 技术支持:长城网
最佳使用效果: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以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鲜花井陉矿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