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材存档退休有大连供暖财政补贴补贴吗

  [求透明]  “供暖补贴不透明,各个单位都是闷头报”  供暖补贴到底应该谁来领?问题的答案似乎应该是支付采暖费的那个人。不过,在现实操作中,不交采暖费去领补助、不按实际使用量报销等情况并不鲜见。甚至每到冬季,网上便会出现不少买卖采暖费发票的信息。“明补”之后,这个问题能得到解决么?  岳阳(化名,曾为朋友提供租房合同加供暖费发票,以套取报销供暖费补助):  我有个朋友一直在北京租房,供暖费是房东出。按照规定,这样的情况不应该有供暖费补助吧?但我这个哥们儿脑筋活泛,跟我签了一份租房合同,然后开了一张供暖费发票,从单位套了一份供暖费补助出来。成本呢?只有租房合同要交的那一点点税费。  今年他的如意算盘打不成了,因为我们单位查得严了,供暖费发票我得自己用了。不过这个漏洞有没有补上,我不好说,毕竟供暖补贴这个事没有一个透明公开的渠道,各个单位都是闷头报自己的,只要你交上去的证明合乎规定,谁管你是不是真的应该享受补贴、是报了一份还是两份呢?  陈丽梅(供职事业单位,工龄10年):  单位给报供暖费这个政策,我还一次都没享受过呢。因为住的是我老公单位的宿舍,供暖费单位管,所以每年我从来不给我们单位的房管部门添麻烦。呵呵。  北京很多人都住着单位福利房,这些房子的供暖费大多都由单位负担,职工并不需要自己掏钱。那么,在供暖费暗补变明补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把这些人排除在外呢?否则他们就把这个福利享受了两遍,新的政策如果不考虑到这一点,会造成人为的不平等。  [求公平]  “既然叫"明补",是不是人人都应该有一份啊”  事实上,取暖补贴改革并非新鲜事。早在几年前,便有呼声提议供暖补贴从“暗”转“明”。据媒体报道,2009年的北京“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张东升就曾表示,目前职工采暖企业买单的制度与经济现实严重脱节,让企业、职工和供暖公司三方都不满意。部分企业无力承担退休职工采暖费用也算不上什么新闻,而不向员工支付供暖补贴的并非只有经营不善的企业。能否享受供暖补贴,已经成为区分“体制内外”的一大标准。供暖补贴改革,是否能够惠及那些“体制外”的员工呢?  邹焕英(某知名IT企业职工,从未领取过供暖补贴):  我工作两三年了,单位从来没有报销供暖补贴的意思。听别人说供暖补贴的事,我都自动理解为人家单位的福利,我等码农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现在说什么“明补”,我就搞不懂了,既然叫“明补”,是不是人人都应该有一份啊。  如果问我的意见,那么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供暖补贴改革得往公平了改。  秦晓芳(化名,公务员,工龄16年):  工作这么些年我已经在供暖费报销上不划算了。单位给我的报销额度是可以负担90平方米的供暖费,可是我现在住的房子也就50平方米。如果横向对比的话,我们单位住房面积更多的同级别的同事每年能比我多报销将近1000元。  如果暗补变明补,我觉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制定好每平方米的补贴标准。我们小区每平方米供暖费是19元,据说市政供暖的收费有24元、30元等不同标准,那将来明补之后到底按照每平方米多少来计算呢?是就低、就高还是取平均数?这个标准应该定好了,否则有些单位没准会以这个渠道给职工发更多的补贴呢。  [案例]  供暖补贴补了谁?  刘惠(国企员工,工龄23年):我们夫妇俩在各自单位都有报销额度,可是每个人的额度都低于居室面积。但是供暖发票只能开出一张,所以我们也没办法把我们的供暖费都报销了。这些年我们都是把发票交给我老公单位报销,因为他的额度稍微多一点。  司晓(国企员工,工龄5年):我们单位是正式工有补贴,派遣工没补贴。这个问题不新鲜了啊,什么补贴福利不都是这样。听说有人反映过这个问题,上级也有过精神应该平等对待。但真执行下来,谁管你那么多啊!  尹怡(自采暖用户):虽然麻烦,总算单位每年都给我们报采暖补贴。不过我们家是自采暖,燃气炉用了很多年了,必须要换了。不知道自己更换燃气炉是否有补贴呢?毕竟一个炉子不便宜,换一次就要上万的成本。集中供暖的用户就没有这个烦恼。供暖补贴的改革,是不是也应该区别对待自采暖和集中供暖用户的特殊需求?  王科(私企员工,工作7年,未领取过补贴):补贴?这事我早就没念想了。记得前两年有新闻说过,私企也应该发补贴,可我盼啊盼啊,还是没有。想想也是,我一个人一千多块,如果所有员工都发,那得不少钱呢。私企老板怎么会主动出这笔钱呢?何况也没听说不发补贴可以告自己的老板违反劳动法,想维权也没处维啊。与其想这种不靠谱的,还不如踏踏实实多挣俩钱呢。  [较真]  把补贴补对地方  供暖补贴补了几十年,“补”出来的窟窿越来越多,难免有人感到遗憾。这也难怪,与供暖补贴制定时相比,我们的社会已变革了许多,几十年前的老制度无法适应新情况,算得上情有可原。  在此时推出从“暗补”到“明补”的改革方案,自然也是众望所归,怎样把补贴补对了地方,可是个大学问。  按道理说,既然叫做“补贴”,就是要补给需要的人。不是人人都有一份体面的收入,可是人人都有取暖的权利,把供暖补贴补给低收入人群,应该没有什么异议。不过无数的补贴实例可以告诉我们,如今社会体系中的“明补”,往往是按级别定额,名为补贴,实为福利。职位越高补贴越高,成了见怪不怪的补贴“明规则”。例如某些地方推出的公务员交通补贴,坐着公车还拿着车补,这样的补贴显然违背了补贴的应有之意。  供暖补贴同样面临这样的尴尬,能轻易拿到供暖补贴的人们,不是“金饭碗”就是“体制内”,换句话说,他们恰恰是最不需要“补贴”的那一部分人。此次供暖补贴改革,首先就应该拿这个问题开刀,把有限的资金补到正确的地方,不要走上“补贴”变“福利”的老路。  主笔:吴 楠  周明杰  素描:宋溪H185来源北京晚报)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我的位置:
问题编号:3490785
有关北京企业退休职工供暖费支付问题
我退休,09年前单位一直给我支付供暖费(物业去单位收取),这几年单位总说企业困难让个人垫付供暖费,但又报销不了。物业找我要,我就让物业去找企业要,我对物业说,企业不给你们就起诉企业。请问:我现在该怎么办?市现行有关供暖费是什么政策?谢谢了 。
提问者:北京-西城区劳动纠纷浏览675次 10:50:05
无需注册、快速提问 全国专业在线律师快速为您解答!
共有 5 位律师回答该问题
满意答案 咨询电话:1581011**** (北京-朝阳区)帮助网友:213883称赞:981根据单位的福利规定的制度分析判断。 10:52:00满意答案咨询电话: (北京-朝阳区)帮助网友:196600称赞:793你好,结合单位政策。 10:52:41满意答案咨询电话: (北京-朝阳区)帮助网友:156068称赞:1055你好,可以收集证据,诉讼维权。 10:53:04满意答案咨询电话: (北京-朝阳区)帮助网友:125166称赞:346你好,要看单位的待遇来定,如没有此待遇,你需要交纳取暖费。 10:55:51追问 22:57:00李律师你好,单位有这个待遇,给可以给在职及退休职工支付供暖费,(我的房屋面积也符合规定)。我主要想知道北京市现在有什么政策规定?谢谢啦满意答案咨询电话: (北京-朝阳区)帮助网友:167112称赞:537根据单位的福利规定的制度分析判断。 00:44:56
已帮助743人&已帮助781人&
已帮助22830人&已帮助23913人&已帮助17713人&已帮助20684人&
已帮助4人&已帮助6人&已帮助6人&已帮助5人&已帮助8人&已帮助5人&已帮助8人&已帮助9人&
还没有华律网账号?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华律网:
相同经历,我也要问
扫微信,与律师对话
华律网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健康和谐的网络交流平台
您投诉的是 的提问:
投诉类型:
无意义的回复
内容含广告
投诉说明:(共1个回答)
大家还关注
(C) 列表网&京ICP证100421号&京ICP备号-1&琼公网安备08关于北京市企业退休职工的供暖费收缴及报销办法_百度知道北京采暖费补贴“暗改明” 机关干部按级别补贴(图)
[本站声明] 上网看看奇闻网刊载此文或图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本网站部分文章或图片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今冬供热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具备随时点火供暖的条件。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市市政市容委获悉,今年,北京市财政拨款的机关及事业单位,率先完成采暖费“暗补改明补”,根据行政级别、采暖价格等因素综合确定补贴标准,89万符合条件的职工已经拿到了补贴款。  焦点1  全市89万职工采暖费“暗改明”  今年,北京市财政拨款的机关及事业单位,完成了采暖费“暗补改明补”,目前职工已经拿到了供暖补贴。从今往后,这些单位不再负责代缴采暖费,而是由职工本人自行缴纳。据市市政市容委副主任李楠介绍,今年总共涉及89万人。  从2004年开始,本市开始推进热改,其中就包括采暖费“暗补改明补”政策。但是,改革的进程非常艰苦。直到去年11月,国管局等5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职工住宅区物业管理和供热采暖改革的意见》及配套的《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职工住房采暖补贴办法》,并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于是,本市参照中央文件及标准,启动了“暗补改明补”工作。  具体到每位职工补贴多少钱,李楠介绍说,本市采取按照行政级别确定补贴标准的方式,根据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不同职级职工所享受的住房控制面积标准、本市居民采暖价格,并综合考虑平均住房面积及家庭就业人数等因素,确定了采暖补贴标准。正、副科级补贴标准是2100元/采暖季,副处级2350元/采暖季,正处级2750元/采暖季,副局级3150元/采暖季,正局级3700元/采暖季。  针对“暗补”改“明补”之后是否会导致欠费率提高的问题,李楠表示,明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应按时缴纳,如果拒不缴纳,用人单位有责任劝解,督促缴纳。  此次改革范围为何不包括企业职工?据介绍,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采暖补助形式比较多样,有的体现在薪金里,有的按年度报销,有的单位是直接支付。按照现行工资制度,采暖补贴属于单位福利,由企业自主决定,用人单位可以就采暖补贴的具体范围、方式和标准制定内部管理制度,情况比较复杂。如果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改革,有一定难度。因此,改革率先从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推进,成熟之后再进一步推广。李楠表示,接下来国有企业将成采暖费改革重点。  焦点2  5.6万户特困居民可申请采暖补助  过去采暖季到来之际,特困居民可以得到一定数量实物补助,如燃煤等。今年,实物补助变成了现金补助形式,三类特困居民可以领取供暖补助,初步统计共涉及5.6万户。  据介绍,可以领取供暖补助的三类特困居民为:优抚、低保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目前,市民政部门正在制定实施细则。等到实施细则出台后,优抚、低保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按照市民政部门规定的程序,携带供热采暖合同等相关材料,可以到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民政部门申领集中供热采暖补助凭证,并在采暖季结束前,将补助凭证提交供热单位,并缴纳超出补助标准应由个人负担的采暖费。  享受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每户每采暖季按照居住房屋建筑面积80平方米应缴纳的采暖费予以补助;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员和分散供养的城乡特困人员,每户每采暖季按照居住房屋建筑面积60平方米应缴纳的采暖费予以补助。  焦点3  8家高投诉供热单位将被约谈提醒  市市政市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冬供暖季将重点解决供暖初期电话投诉居高不下的问题。相关部门针对去年群众集中反映的未按时供热及供暖初期室温不达标的情况,进行了梳理,近期将对8家供热单位进行约谈提醒,要求这些供热单位在点火试运行期间加强调试,抓紧排查问题,确保供暖后室温达标。如果这些供热单位今冬仍无改善,将予以曝光警示。  另外,针对市民最为关心的今冬供暖时间是否会提前的问题,市市政市容委供热办主任王爱民昨天表示,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11月1日至15日,本市平原地区平均气温为7℃左右,较常年同期6.5℃略高,接近最近十年同期(6.8℃)和去年同期(7℃)。在此期间,连续五天平均气温低于5℃的可能性较小,提前供暖的可能性不大。市气象局将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做好供暖保障服务。(记者 王斌)  作者:王斌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供暖补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