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顺义区在几环民族村在几环

突出主体责任,让好政策落地生根探访北京市怀柔区民族村的经济发展之路&|&发布日期:&|&nbsp浏览()人次&|&&|&&]王辉 文/图
北京市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中榆树店村街景。
接受烹调培训的村民正在研究菜谱。
  开栏的话: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年,北京市民族村人均劳动所得首次突破2万元,达到2.1万元,较“十一五”末增长69.9%,连续7年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北京市共有5个民族乡、123个民族村,分布在12个区,54个乡镇。做好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工作意义大、影响大。近年来,北京市积极探索以优先优惠和鼓励创造为核心的差别化政策,努力破解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发展难题,形成了“少数民族群众努力干,区、乡镇全力抓,相关部门大力扶,社会力量倾力帮”的良好局面,涌现出一批成绩显著的典型。本报特别开设《北京市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建设与发展巡礼》栏目,重点介绍北京市各区及相关部门攻坚克难、促进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
2011年,北京市怀柔区少数民族村村民人均劳动所得为1.07万元;2015年,民族村人均劳动所得升至2.01万元,年均增幅达17.1%。36个民族村人均劳动所得超过全区平均水平,达标率100%。
是什么,让地处北京北部山区的民族村实现了快速发展?
  中榆树店村和它的“草帽书记”
在早春的暖阳里,记者来到了彭明兰的家。64岁的彭明兰,家住北京市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中榆树店村。记者进院时,她正在晾晒萝卜丝和剥好的栗子。彭明兰经营着一家农家乐,萝卜丝和栗子都是她做农家菜的原料。
彭明兰热情地把记者迎进屋,向记者讲述了她的幸福生活:“从2012年开始,我家开始经营农家乐,收入翻着个儿地涨。仅去年就净收入十几万元,&十一&黄金周那7天,就挣了4万多元。”
随行的乡社保所工作人员开玩笑地说:“你可真敢说,就不怕来收你的税吗?”彭明兰回答:“收就收呗,国家给了这么好的政策,咱交点税还不是应该的嘛。我老都老了,还能挣这么多钱。现在,连孩子都从市里回来一起干了。”
彭明兰家有7间上房、10间厢房,她的农家院能同时接待32人。每个房间都有独立卫生间,院里卫生也不错,所以很吸引客人。因为经营时间比较集中,接待任务重,彭明兰自己忙不过来,她的二女婿辞掉了市里的工作回来跟她一起干,女儿也经常回来帮忙。
彭明兰对如今的生活很满意,她的一句话逗乐了现场的人:“亏了我当初嫁到中榆树店村了,要嫁到别的村,可就没现在的好日子了。”
说到当初,彭明兰突然说:“我刚过来时,彭书记还是孩子呢,现在也都老了。我们今天的日子,都是他带着过起来的。”
彭明兰所说的彭书记,就是被村民封为“草帽书记”的中榆树店村党支部书记彭兴利。说起这位“草帽书记”,无论村里、乡里还是区里的人,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1984年,彭兴利被村民推选为村主任,随后又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32年。为了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彭兴利没少想办法,每次都是身先士卒,不计较个人得失。“早些年,我们搞过玉米制种、养过牛等,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就是维持温饱。真正的变化,还是从2010年新农村建设开始的。”
2010年,北京市开始搞新农村建设,彭兴利意识到这能给中榆树店村带来发展机遇。他积极奔走,终于为中榆树店村迎来了首批项目。但因为要先拆旧房再盖新房,全体村民都要住进临时板房,各种担心开始困扰村民,他们不同意建新农村了。
“为了让村民安心,我就第一个拆了自家的房子。那是我花20多万元刚建两年的四合院。”记者能看出彭兴利心里的痛,“但我必须这么干,全村一盘棋啊。”看到书记的新房都扒了,村民们陆续同意拆房。
为了让村民入冬前住上新房,彭兴利每天都往工地跑,督促施工进度、监督施工质量。由于村民都住在临时板房里,大家都用电做饭、取暖,防火是头等大事,彭兴利白天呆在工地,一早一晚就挨家挨户地检查火灾隐患。就这样,中榆树店村从正月初五开始拆房,到当年11月全部入住,仅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
住进新房可不是彭兴利的最终目的,他的眼睛早就盯上村前过往的一辆辆小汽车了。中榆树店村是通往怀柔著名景区——白桦林旅游景区的必经之路,每年数万车辆从此经过。“当时我就想,这些人只要能留下1/3在我们村消费,我们就能挣到大钱。”
于是,新村建好后,彭兴利一方面多方奔走寻求政策和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带领村民硬化街道、绿化村庄、修栈道,完善各项旅游设施,同时动员村民集体搞民俗旅游。
在彭兴利的带动下,第一批有34户村民挂牌经营农家乐。在一点儿名气都没有的情况下,村里的民俗游当年就获利90多万元。“以前,我们搞玉米制种,最高时全村收入也只有60万元。”彭兴利说,如今,村里的89户人家,有60多户经营农家乐。
为了能使民俗游产业长远发展,彭兴利组织村民成立了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统一制订民俗接待户服务标准与规范,为每家民俗旅游接待户做了标识牌,设置了旅游接待户分布图,让村里的旅游接待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如今,中榆树店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民俗旅游村,全村人均年收入达2.21万元。
家有7间上房、能同时接待43人的村民马俊家,正在进行大装修,为的是“提升自己的服务品质”。见到彭书记,马俊家就问:“我们啥时能加盖二层啊?现在的规模,已经满足不了需求了。”彭兴利回答说:“加盖二层还需要整体规划,目前还不能实施,但满足客户需求的停车场和采摘园建设已经开始了。”
“我们村民俗游能发展得这么快,全依赖区里、乡里及很多单位的支持。没有他们给我们政策、给我们资金,我们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彭兴利说。
集成政策,集成资金,干一件事成一件
  在中榆树店村,笔直的村内街道全部进行了硬化。“从2012年到2015年,我们分两批修了近3000米的木栈道,修了1500多米的登山步道,村内进行了全面美化、绿化,对开展民俗游的农户全部进行了有关烹饪、保洁、服务等方面的培训。包括市民委、旅游委、农委、人社等很多部门,都给了我们大力的支持。”彭兴利说。
正是因为有了大量资金的持续投入,中榆树店村及其他一些民族村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014年以来,喇叭沟门乡以“发挥地方文化特色、全力打造满韵风情游”为主要思路,有效整合白桦谷沟域内白桦林、凤凰台、五龙潭、冰川、七仙盆、昙云寺等自然资源优势,集成市、区各部门项目20个,完成投资1亿元,对沟域内山、水、林、田、路、村进行统一打造,通过白桦谷一期、二期沟域建设,建成了百里白桦谷沟域产业带。该产业带覆盖沿线7个行政村、1400余户、3200多人,为沟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既然要以旅游带动发展,对环境的整治就不能放松。喇叭沟门乡先后整合2000万元资金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坚持集中整治和日常维护双管齐下,启动生活垃圾统一清运、处理;加大绿化美化力度,完成村庄绿化美化4万余平米,修建休闲公园3处、沿河栈道和登山步道1600延米,新建生态围栏3000延米;全力整治私搭乱建,共拆除私搭乱建189处,1500多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2200处。这些工作,为旅游产业的持续良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现在,中榆树店村已经成为我们乡发展的典型,已经能自立且持续发展了。现在,我们重点打造的是对角沟门村。”喇叭沟门乡人大副主席彭桂华说。
在对角沟门村,100多户新农村房屋已经矗立在初春的大地上,灰墙灰瓦间流露着典型的满族风情。在对角沟门村民俗旅游服务技能培训现场,村民们正在接受烹饪培训。虽然这里的新村尚未入住、民俗游也尚未开始,但为发展旅游业的准备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对角沟门村党支部书记季文才告诉记者:“对角沟门村不要做中榆树店村第二,而是要开创民俗游的新局面,做响当当的对角沟门村。”
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如何让政策落到实处,是保证规划取得成功的关键。为此,乡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喇叭沟门乡民族村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主管副乡长为副组长,有关科室人员为成员,具体指导民族村经济发展;制订并落实驻村工作站制度,相关科室每周二都要到各民族村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全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帮助民族村制定发展规划,培育主导产业,带领村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开拓眼界、积累经验;制定出台《喇叭沟门满族乡民族村经济发展奖励政策》,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在喇叭沟门乡政府办公楼,记者没有见到书记、乡长,彭桂华也是从处理问题的现场临时赶过来的。大院里的工作人员也很少。“因为我们都有包村任务,大家都下到村里去了。”陪同记者采访的社保所所长马永新说,他带着记者见到彭桂华后,立刻赶去自己包的村了。
“只有领导重视,工作人员才会重视,村民才会有干劲儿。所以,无论哪个项目,我们的书记、乡长都会到现场,陪着施工单位、陪着村民社员一起干。”彭桂华说。
怀柔区民宗办副主任段学文告诉记者:“乡领导对推动当地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个民族乡的领导班子为了发展乡里的经济,想尽了办法,凡是能联系的单位,他们都会亲自带人一遍遍地拜访。正是因为有了这样负责任的乡干部,区里的政策才能落地生根。”
发挥各级政府主体作用,推动民族乡村经济快速发展
日至24日,2012&怀柔汤河川满族民俗风情节在喇叭沟门乡、长哨营满族乡和汤河口镇举行。“从2007年就开始举办的风情节,是上级部门给我们制造的极好的发展机遇,让外面的人了解了喇叭沟门乡。”彭兴利说。
汤河川满族民俗风情节是怀柔区推动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发展的举措之一。除了以活动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怀柔区积极发挥地方党委、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对少数民族乡村进行了全面帮扶。
首先,从区政府层面强化政策支持。“十二五”以来,怀柔区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每年设立500万元区级专项扶持资金,加大对民族乡村的扶持力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被怀柔区政府列入折子工程,各级政府部门领导都要签订责任书,按时上报任务完成情况;怀柔还成为北京市第一个从2012年起年年召开区县民族经济工作会的区,实实在在地关注民族地区的发展。
其次,强化社会扶持。怀柔区建立了具有区域特色的“N+1”帮扶模式,由多个企业分组结对共同帮扶1个民族村,同时积极开展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对口帮扶行动。2013年,北京红螺食品有限公司为四道穴村设立产业发展扶持资金10万元,并与喇叭沟门乡签订了太平果包收协议,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四道穴村及其周边村镇5000亩太平果及其他果蔬,彻底解决了果农的后顾之忧,真正变“输血”为“造血”,种植户户均单项增收约1200元。目前,29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85家企业针对帮扶村的实际情况,出思路、送资金、帮项目,切实解决了民族村的实际困难。3年来,除了政策资金外,各单位累计投入帮扶物资总价值近千万元。
再次,强化组织保障。怀柔区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吸收了一批敢创新、懂技术、能致富的党员能人进入民族村党支部班子,调整配强了少数民族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彭兴利就是我们的一个典型。36个民族村,如果每个村都有一个这样的好书记,我们一定会发展得更快。”段学文说。
因为有了区委、区政府的全力支持,怀柔区民族乡村的发展得到了真正的保障。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怀柔区实施退耕还林,安排生态林管护员上岗,仅安排生态林管护员上岗一项,年补助资金就达219万元。基础设施方面,累计实施泥石流搬迁和新农村建设17个村、2764户、6362人。“十二五”期间,市区两级累计向民族乡村投入各类资金13亿元,提升了民族乡村基础设施和环境水平。
正是因为有着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和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各级政府主体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怀柔区的民族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怀柔区区长常卫表示,下一步,怀柔区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北京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首善标准做好民族工作,不断完善帮扶举措,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民族乡村经济再上新台阶,为首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编辑:司静)[字号:
]前一则: 后一则: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学院南路11号院在几环之间_百度知道北京八大胡同在几环_百度知道北京北站是在几环_百度知道北京一共有几环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民族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