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工作的中国人问题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我基本上用不到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去非洲打工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贺莉丹 上海报道  日,24岁的陕西安康小伙左攀专门从上海坐高铁去宁波看望了父母。他的父母在宁波打工,而他将去往万里之遥的非洲安哥拉打工。  对于这个遥远的国度,他知之甚少。他从未出过国,甚至连飞机都没有坐过。但论及此行,他的神情有超过同龄人的稳重,“现在这个目标很清晰了。”  还在故乡陕西安康的时候,他每天下午都会去汉江里游泳半个小时,这种逆流而上的重复单调的运动,据说能增强自信心,锻炼体能―这也是他为在遥远的异国工作所做的准备工作之一。  左攀是众多试图去非洲闯荡的中国年轻人中的一员。据国务院新闻办今年初发表的《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2013)》白皮书,非洲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海外工程承包市场和第四大投资目的地,而中国则成为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2012年,中国与非洲贸易总额达1984.9亿美元,同比增长19.3%,创历史新高。  两个庞大经济体的交往是由千千万万的人员往来所组成。据2012年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贺文萍对媒体披露的数字,在非洲的中国人有100万。  这些在非洲的中国人层次各异,既有石油大亨,也有像即将加入这一群体的左攀这样的农村青年,他们的命运都因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而改变。在一个个过去对中国普通民众来说,连名字都叫不上来的国家,而今却出现了一批批去那边闯荡的人。  左攀去非洲,是缘于他大伯的介绍,他的大伯曾去非洲工作了3年。还有一些人则是通过正规渠道发布的招聘信息。21世纪经济报道通过一些去非洲工作的求职论坛找到了多位将要去或已经去过非洲的年轻人,但这并不是他们找非洲工作的主要途径。对于陌生人的联络,一些人首先会担心会不会是传销组织。这些从事技术工种的年轻人,大多来自农村,学历并不高,外语能力也不强。  他们具有冒险精神,生活状态和梦想却各异。有的刚刚走出校门,有的则已成家立业,夫妻双双闯非洲。还有一些失望而归。对他们而言,最大的驱动力来自薪资的对比,在国内,他们找不到更高薪资条件的岗位。  可是,在非洲的生活,显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他们大多数并未有长期待在非洲的想法,因此他们很少接近当地人,在长时期远离亲人和熟悉的环境下,生活的枯燥是他们面对的难题。  为什么去非洲?  半年前刚从陕西省安康学院毕业的左攀,学的是食品安全工程专业。去非洲工作,在左攀看来,是他个人的最优选项:首先,国内就业压力比较大,大专学历的他很清楚自己并非国内就业市场中的宠儿。尴尬还在于,他的专业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其次,去非洲,在左攀看来,不仅是为了“开开眼界,锻炼自己”,也是为了积累“人生的第一桶金”,而如果在安康当地工作,他的月薪也许只有两三千元。  在今年9月中旬,他曾在求职网站上登记了简历。为示慎重,他甚至附上了一张个人证件照,穿着红白底色的格子衬衣,像青春期努力扮演成熟的孩子那样,表情努力显得严肃而老练。他在求职简历上写到,希望能在位于非洲西南部的安哥拉或者是非洲南部的莫桑比克找到一份会计工作。  就像他出门见人时习惯将衬衣的第一粒扣子都扣得整整齐齐的,身形瘦削、有些腼腆的左攀并非一个冲动做决定的人。早在大三时,他就在为去非洲工作未雨绸缪。他为此向学校请假,跑到西安去报了一个速成葡萄牙语培训班,缴了2万多元学费,学习了半年的葡语。学习期间,他和其他同学6个人一起租房住。在他就读的那个短期葡语培训班里,15位学员背景各异,但是都有着清晰的学习目的,他们中绝大部分都是为了去非洲工作而做准备的,这些人最终去的非洲的主要国家是安哥拉,也有两三个最后去了莫桑比克,另外还有几个幸运儿被巴西的企业提前看中,以类似于“定向委培”的方式继续学习葡语,培训结束后便可直接去巴西工作。  左攀明白,他一切都得靠自己。他来自农村,还在念高中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已经远赴宁波的一所中学打工,做后勤工作,唯一的妹妹小他2岁,已经在故乡成家。他在大学期间曾打过一年工,在安康的一家公司担任会计工作,那时就做到了能独当一面。  左攀最早想去非洲做翻译工作,但他后来发现,葡语速成班打的语言基础还不够牢。而就在今年十一前夕,他总算解决了他的工作难题。曾在非洲安哥拉工作过3年时间的大伯给他介绍了一份在安哥拉的工作,位于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的一家规模中等的私营外贸公司需要有专员去整理单据、文书并衔接好海关的报关工作,这类工作人员被简称为“单证员”,年轻、愿意去闯、熟识葡语又考过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左攀,为最合适的人选。跟公司签了预录合同后,按规定,他的基本工资为每月1300美元,“以后加薪要看个人的能力和表现,但我已经挺满足的了,经验是很难得的”。  近年来,中非关系处于积极的发展势态,人员的往来不断增多。据媒体报道,中国向非洲派出的技术人员也在增多。不过,左攀不是这些公派人员中的一员,他去非洲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这些”  28岁的山东德州农村小伙汪凯旋同样在一些去非洲找工作的网站求职论坛上发过贴。在他看来,左攀也许想得过于美好。  早在2011年2月,汪凯旋就从上海出发,搭乘了18个小时的航班,经由多哈转机抵达尼日利亚拉各斯,最终抵达尼日利亚的卡诺。汪凯旋是在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上看到关于这家香港企业集团驻非子公司的招聘信息的,工资以美元计。在那以前他已经在山东工作了两年,他只有大专学历。虽然同村的年轻人大多在中国的沿海城市打工,但他比对了一下工资水平,毫不犹豫地去了非洲。  他在尼日利亚工作了两年, 但他并不熟悉这个国家。他所在的企业的厂区算是一个“小社会”,有厨师、医生在内的诸多工种,并自设了发电厂,以应付当地每天数次的停电。  在汪凯旋的印象中,他的一些同事来了非洲后就基本没出过厂区,这当然也跟工种有关,比如车间主任要负责车间运转,出去的机会就比较少,而工地上的工人则几乎天天都可出去。通常按照公司规定,出去的时候需要跟上级报备,这也是公司为他们的安全问题考虑。但是汪凯旋不必这样做,他每周有一天可以乘坐由公司司机驾驶的车辆,去当地的银行等机构交接公司业务。通常半个小时他们就可抵达卡诺市中心,偶尔在办完公事后,汪凯旋会顺道去卡诺市中心买点生活用品什么的。他已经过了英语四级,英文简单对话没什么问题。  对于当地好玩的地方的印象,他说,“不太清楚……喔,每次开到市中心的时候,你能看见一个大花坛,然后我们的车就会绕着大花坛一圈。”汪凯旋停顿了半天,还是只有对这个大花坛的记忆。事实上,在那块位于西非东南部的土地工作时,他没心情也没时间去休闲玩乐。  在他的记忆中,他常常戴着口罩在街上走,当地很干燥,污染也不轻,遇到一个黄皮肤的亚裔,都足够他兴奋半天的,他并不是一个非常外向的人,但是碰到那种场景,他一定会跟对方点个头,“打个招呼是必须的”。  在尼日利亚,除周末外,汪凯旋每天上班时间是从早晨7点到下午6点半,下班后,他可以看看电视,但当地网速太慢,不足以支持在线视频播放,当地也没有卡拉OK这种中国特色店。厂里的女性尤其女孩非常少,谈个恋爱是相当奢侈的。  他一个人住在一个超过10平米的单间,带独立卫生间,这是公司提供给员工的标准住宿。但是汪凯旋很多时候会觉得精神苦闷,他想来想去,每个月差不多1万元人民币的收入,是他去非洲工作的初衷;另外稍稍安慰他的,是对于一个地方的新鲜感。但是,他强调,那种新鲜感是很难持久的。  “在那里真是跟"坐牢"似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这些。”汪凯旋这样说,不止一遍。“那里”,指的是非洲。跟他一起去非洲的那批同伴,没有人能坚持特别久,大多数人呆上两三年,也就回来了。  此外,那时候他相当一部分的苦闷来自于当时在中国的女朋友,姑娘是汪凯旋的初恋。在非洲呆了半年之后,他请假回了趟山东,因为姑娘的父亲执意让他们分手,理由是女儿等他的时间太长了。那时汪凯旋和女友刚好谈了两年,走到这个关口,他们面临的是,要么结婚,要么分手,他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有点起色,还没什么积蓄,在他看来,成立家庭的经济基础还远远不够。那次他呆了两三个月,最后他们还是分了手,接着他独自回到尼日利亚。  离开与回来  与公司的一年半的合同到期后,汪凯旋有了45天的带薪假。2013年2月,他回到了山东,但他最后没再回去。因为家里觉得这是汪凯旋成家立业的黄金时间。经朋友介绍,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然后是买房、买车,跟所有的步入安稳期、背负生活重压的年轻人一样。28岁的汪凯旋也意识到,或许这是某种程度上的“公平”,如果没有在非洲期间的积累,他不可能如此快地解决房子、车子问题。然而房贷、车贷都有压力,加上他未来养育小孩还需要一笔开销。汪凯旋的妻子也在一家企业做会计,现在他们商量着两个人都去非洲找工作,辛苦两三年后,或许能会为未来的小孩打个好基础。汪凯旋说,他现在密切关注非洲几个国家的政局状况以及当地对中国人的态度,还有埃博拉病毒相关的消息,疫情随时可能打消他再赴非洲的念头。  另一位来自河南信阳的年轻人何洋,曾在尼日利亚卡拉巴州的一个中国老板的矿场上开了6年的挖掘机,现在在江苏徐州打工。他对在非洲期间每月1.2万元的薪水依然念念不忘。“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去非洲打工。”他对本报记者说。  本报记者所采访的这群年轻人,他们都没有留在非洲长期生活的打算。左攀的一位葡语班的同学去了安哥拉呆了一个月就回来了,原因是在当地太无聊。左攀说他做好了准备,会尽量保持内心平静,“我没有退路的,但回国是必须的,我必须回来。”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中的汪凯旋、何洋使用了化名。)  作者:贺莉丹
(责任编辑:Newshoo)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结婚三年,宝贝一岁半了,懂事也乖巧。因为我们结婚的时候没有在市区买房子,所以一直都住在乡下(他家),平时工作的时候孩子就在乡下我婆婆带,周末双休就回镇上(我家),老公工作是外贸业务,我是老师,收入谈不上富贵,倒也自在。只是去年刚买了房子,贷了点款,日子才有了点压力,但也不是主要的。公公是跑船的,一年一半时间都不在家,所以住在乡下的日子,常常要自己下了班在做晚饭,带孩子(婆婆带了一天孩子也很辛苦了),有时候想想别人一回到家就有饭吃真是幸福,但也不觉得很苦,我反而觉得这对自己也是一种锻炼,况且老公一家对我都很好。我的爸爸妈妈都是退休工人,工资自给自足,生活真的满舒服。
但是今年老公的公司打算在非洲拓展市场,设立一个部门,要派人驻守,公司高层是属意我老公去的,时间大概是一年到两年,工资15万,然后再加国内和国外的订单提成。因为现在他公司里工资的收入大概是工作2万,加订单提成,总的算来一年是10万出头一点。一谈到这个事情我们两个人总是很伤脑筋,怎么样也想不好。想想前途肯定是好的,想想孩子想想家庭又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市区的房子刚收房,反正也还不打算装修。主要是孩子的问题,因为一旦他去非洲,我工作时间中午就要再赶回乡下照顾孩子(婆婆一个人也不能周全),我爸爸妈妈倒是全年有空,但是我妈妈隔三岔五还要去另外一个镇照顾我一个单身的舅舅(病痛多,年纪大),留我爸爸一个人照顾孩子也不行(我爸爸身体也不好),所以平时我们只是我双休的时候回我家,带孩子看看老人,他们也想念孩子。再说,我发觉自己几年来太依赖老公了,就连车也几乎不会开了,因为生了小孩到现在几乎没开过,反正一旦他去非洲工作,我要学习的事情真的很多,我该怎么办呢,姐妹能给我点建议吗?
反正就一二年。 赚个30万回来,这样生活轻松点。孩子么,再怎么抽空 也是能抽出的。坚持个二年,换回大回报
或者让老公去吧,然后家里面请个阿姨帮忙带孩子烧饭
不去,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是再多钱都换不来的,况且孩子的成长少不了父亲的陪伴!
我觉得不去..我老公也是,在N年前,就有人跟他说去国外工作二年就可以挣30万..那时,他在国内工资才6万一年..我也没同意他去..二年啊..再说非洲国家比较乱的..
不要去,平安和健康是最大的福气。非洲现在不稳定,到时不要后悔了自己。
尊重你老公自己的选择,如果他是事业心比较重的人应该会去,而这几年对他也是磨炼和机会。如果是家庭性的男人去了也就多赚点钱而已,但是也不是多赚很多,没必要,多陪家人好了。
恩,谢谢姐妹们,主要公司上层也比较看得起他,希望他去.再说现在他一直犹豫不决,结果公司就有小人在说风凉话了.
我老公也是做外贸的,我坚决不同意他出国,除非 带上我跟孩子,在国内我们的生活也很富足,干嘛要两地分隔,相思之苦。
他想想为以后的生活么,还是想去的,诶
#9 小脚趾头的妈
他想想为以后的生活么,还是想去的,诶
去哪个国家啊,可以考虑跟着一起去啊,带着孩子
趁现在年轻,出去奋斗是应该的,这也是在为你们的将来奋斗哦
果断不去,也没多很多钱啊,那么远,时间太久,钱可以慢慢赚,分开太久总感觉不安定因素太多,家庭在一起重要
他想去就让他去吧,留的住人留不住心。
我觉得还是别去了 第一点去非洲那么落后得地方挺不安全 第二点去了一两年会错过孩子得成长 第三 一家人其乐融融在一起是多少钱也换不来得 钱可以再赚 多点有多点得过法少有少得过法 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得多好
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回复。请
成员:239520 ,
话题:82322
&&手机客户端&&备孕&&相同预产期&&同龄宝宝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同城(21个)(11个)(13个)&&妈妈兴趣&&宝宝兴趣&&特别关注&&非常有用
上海丫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B2- 沪ICP备号在非洲工作的中国人过着怎样一种生活?|界面新闻o歪楼我想先讲我这几年一个很大的感受,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和机遇与和他背后的国家确实是息息相关。如果命运是一个大赌盘随机决定你的出生国籍,我现在觉得抽到成为中国人绝对是一个保本以上的结果。
这么说显得有些五毛。当然你要是能够抽到美国抽到加拿大抽到澳大利亚是更好的结果,但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包括民主国家的生活水平是不如中国的,这点基本没有什么争议。除此之外,我想说的是,对于像我这类打算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人,作为中国人的优势就异常的明显,你更容易的多在国门以外的世界上谋得到一份像样工作,因为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要,因为世界对中文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为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越来越多。
就以我所在的非洲为例,作为一个外国人想在法语非洲找到一份得体的工作,除了法国人比利时人这样母语是法语的以外,中国人显然是最容易的。设想一下如果我是越南人是印度人,甚至是韩国人是日本人,我大概都没什么出路到这里来工作。这一点在西方国家也基本相同,现在能够在欧美国家工作的中国人,相当大比例所从事的也都是与中国有关的行业,得益于中国这一片遥远的经济腹地,吃中国经济的发展饭。
上一次我说过,根据我们公司内部做的市场调研,西非目前由中国公司承建的大型基建项目占到总数的20%,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企业在非洲目前约有2500家。科特迪瓦这个国家大约有华人5000多人,算是相当之少了,仅有邻国加纳的十分之一。但是当地已经基本汇集了几乎所有中字打头搞基建的国企:中铁、中土、中地、中电、中水、中交、中机、中建、中石油、中路桥、中海外、中港湾等等等等,这些国企有的一家在当地就有数个分支,诸如中铁集团旗下就有五局、十四局、二十五局、中海外四家分支在科驻点(中铁类似于此的下属平行子公司大概有四十几个,每个分支都是几千上万人,国企之规模可见一斑)。这些分支互不隶属甚至在当地互相竞标,这种情况下老外就蒙了不知是何计谋。除了大国企接下来还有各地方级的投资,省级的如安徽外经、江苏省建、甘肃外建等等,市级的如青岛建工、沧州市政等等,这些企业基本只能分包到一些小项目。私企的话除了华为一枝独秀以外,其余还有诸如四达时代、森达等等等等,主要以从事进出口贸易与资源开采行业。
对于我们卡特彼勒而言,感兴趣的是包揽大型基建项目的大国企,主要就是修路修桥修大坝,挖矿挖石挖水渠。这里首先需要介绍一下非洲国家目前的大型基建项目的三种主要资金来源。
第一类资金来源是本国财政投资,这一部分在大型基建投资中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科特迪瓦全国2013年全年财政收入大概50亿美金,相当于我国东部一个地级市财政水准。政府要支付军事医疗教育等等财政从来都是入不敷出,哪里还抽得出钱来搞长线投资,连零头都补不上。科特迪瓦政府能做的一般就是给以下两种基建提供税费减免。第二类资金来源是国际无偿援助,也就是各国政府的白送项目,目前这一比例也已经很少了。
所以现在几乎所有的当地基建项目都属于第三类资金来源:国际贷款。根据成本分为无息贷款、优惠贷款和商业贷款,贷款方有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组织这样的国际组织,也有像汇丰银行、伊斯兰银行这样的商业银行,中国几乎所有的非洲贷款项目都是由国家进出口银行(简称口行)这边负责。前一段总理访非号称的300亿美金的贷款便是属于这类性质。目前我们的口行的在非洲的放贷总额已经远远超过世界银行成为非洲第一大投资银行。
比如我所在的科特迪瓦目前正在兴修的苏布雷水电站便是口行的优惠贷款,这个项目前后加起来将近6个亿美金,6个亿美金是什么概念,可以举一个参照,联想集团算是中国最成功的民营企业了吧,2012财年的盈利也不过6.35亿美金,也就是说联想一年全球挣下来的钱刚够我们在非洲修一座水电站。而且苏布雷水电站和大多数中国贷款项目一样是一个BT(Built & Transfer)项目,而非BOT(Built & Operation & Transfer)项目,也就说中国人在水电站修建完成之后没有任何的经营权直接交钥匙给当地政府,然后就是坐等当地政府拿财政钱慢慢收还。
其实说到中国的经援外交,我见过的当地大多的国人对此都是痛心疾首:我们国家的外交啊那个叫幼稚啊,打肿脸充胖子,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舍得孩子又套不到狼。金援政策个中得失太非常复杂的,要分析起来需要单独写个文章。但是有两点我想简单提的,其一中国金援非洲相对欧美确实是最&不附加政治条件&的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还是一只小绵羊,其二中国目前每年的外援支出只占财政总收入的千分之一点多,和毛泽东年代了紧裤腰带修坦赞铁路的时代还是有质的不同。
说了这么多宏观的问题现在回过头来说一说中国人在当地的生活状况。
当地中国人的收入高吗?
这大概是有志来非闯荡的国人最关心的问题,我的回答是总体水平还是相当不错。最极端的例子是华为,尤其是华为客户经理这个职位,刚毕业进来干的好的话一年拿到手三十几万没有任何问题,其他部门相对少一些也有二十好几万,当然,华为也不是那么好进的公司。如果在大国企的话,刚毕业过来工资基本上不了二十万,但是熬久了能混上管理层薪水便是成倍上翻,大区经理一年拿两三百万都是常有的事。如果你只是给当地的小型中资私企打工,那工资往往就少的可怜了一般都上不一万。在非洲的中国企业工作还有一个很大的福利就是包吃包住包机票,基本没有额外的生活费用,不像我这种每天还要自己掏腰包买菜做饭。
当地中国企业的工作条件艰苦吗?
由于我从来没有在国内工作过,所以我只能和我以前在法国工作以及现在外资企业工作的例子做比较。中国企业的工作量还是相当大的,华为这样的极端案例不说,当地的国企大多也是忙的时候没事就不休的节奏,平时加班都是家常便饭,周末如果也没什么活动也就是继续工作。这一点我们外企就比较有优势,规定时间下班之后完全就是自己的时间,不用看任何人脸色。
当地中国人的生活丰富吗?
如果你是驻扎在工地,那么娱乐活动基本只有聊QQ和吃饭睡觉三项了,科特迪瓦除了首都以外其他地区的网速基本都相当慢根本玩不动游戏下不动电影。如果你是驻扎在首都阿比让,这里有中国KTV一两家中国超市三四家中国发廊五六家中国餐厅二十来家,还有地方可以打篮球踢足球,基本该有的都有。但是大多数正式的中资企业有比较严格的外出限定,大家平时就是在一栋别墅里吃饭睡觉工作,我认识一个在当地工作了三四年的国企员工,居然连阿比让最大的购物中心都不知道。
当地中国人整体结构如何?
科特迪瓦当地中国人还是以青年男性为主,刚毕业的一大批,有北大法语系的也有二三本学校法语系的过来领一个水平工资,但是基本没有像我这样在法国留学工作过再跑过来的。这边的国企的总经理基本上也就是40岁来岁正值当打之年。剩下的是不少私人业主,在这里开个店做个批发什么的,以福建人和河南人居多,一般都是携家带口在这儿扎下了根。中国的年轻女性呢真的很少,除了有那么几个翻译以外剩下的都在发廊里,后者收入是前者数倍,工作也更加轻松。
当地黑人对中国人的看法?
前一段时间BBC做了一个国与过之间口碑调查,对中国持正面印象比例最高的除老盟友巴基斯坦以外前三名都是非洲国家,尼日利亚甚至高达85%。我想说的是,科特迪瓦这种中国人比较少的地方,当地黑人对中国人积极评价绝对要比尼日利亚那里还高的多。相反在调查中唯一提到中国对非洲国家持正面评价的只有22%。详情大家可以戳我这个系列之前的第四篇《黑人》。相对于黑人,我的白人同事们对当地中国人的理解就难说了,他们问我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们中国企业带过来的工人是不是都是死刑犯?
以上是我所能想到的几个问题,限于篇幅便不再深入。也非常欢迎有兴趣的大家向我咨询更多与当地有关的问题。
【作者简介】榕晨,1988年生于福建,武汉大学毕业,法国留学。曾在亚欧非三大洲工作过,现居科特迪瓦阿比让。
0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
&&&&&&&&&&&
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
  【所属分类】非洲研究机构/中国研究机构/
  【机构名称】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
  【机构简介】 1979年7月,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成立,这是目前国内唯一综合性研究非洲问题的国家一级学术团体,其宗旨是团结广大从事对非工作和非洲问题研究的科研、教学、外事、经贸、新闻、出版工作人员和有关非洲的公司、企业界人士 ,促进对非洲问题的研究 ,推动中非友好关系的发展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该研究会拥有550多名会员。学会成立20多年来,先后成功举行以非洲形势及中非关系为中心议题的大型学术讨论会10多次以及近百次专题讨论会、形势报告会或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会、业务咨询会等中小型学术活动,在非洲问题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中国开展对非工作和培养非洲问题研究人才做出了贡献。
  【联系电话】 025-
  【传真】025-
  【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210093
  【研究方向】组织并召开有关非洲问题和非洲国家情况的学术讨论会和报告会;组织和推动同国内外非洲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组织和参与编写有关非洲地区和国家情况的专著、论文、报告及资料;开展有关非洲政治、经贸、外交、文化、投资与市场开发等方面的调查、培训和咨询服务活动;内部编发《中国非洲问题研究通讯》等。
  【研究特色成就】研究会成员先后主持编写了《非洲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非洲经济发展战略》、《简明非洲百科全书(撒哈拉以南)》、《非洲投资指南》等学术专著、译著、普及读物等100多部。
  【E-mail】 .cn
  【录入时间】
推荐给朋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期在非洲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