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进口冷链屡次成为疫情風险点防疫升级不容大意!
11月7日至11日,天津接连查出冷链从业者感染新冠肺炎冷链食品外包装也被检出新冠病毒。此前大连、青岛等地的局部疫情也均与进口冷链食品有关。
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9日向全国印发《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要求在进口冷链食品首次与我境内人员接触前,实施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海关、交通、卫生、市场监管等各部门各司其职。
短短几忝时间天津出现的病例均与冷链相关。
事实上今年6月以来,全国多地局部疫情源头也都指向冷链进口三文鱼、厄瓜多尔冷冻南美白蝦等冷链产品也屡次被检出携带新冠病毒。而冷链屡次成为疫情风险点也有多种原因首要一点就是新冠肺炎病毒耐低温的特性使其在冷鏈食品表面更易存活。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天津市疾控中心主任顾清介绍此前研究证实新冠病毒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条件下仍可存活,冷库环境温度较低适合病毒长期存活。
其次各地在进行进口冷链疫情防控工作时,虽然会结合全球疫情最新形势全面收集信息科学确定抽检商品种类和批次,但进口冷链食品数量多抽检难以发现所有病毒。
受封存场地、检测能力、消毒设施、人员配备等因素限制难以做到对所有批次取样检测。
此次涉事的天津海联冷冻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冷库面积7500平方米左右最大仓储量约1200吨。
该公司总经理表示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防疫,但此前没有强制规定冷库企业对货品全面消杀此外,装卸环节成为防疫的难点之一
进ロ的冷冻集装箱货物进入冷库时,各类冻品需要装卸工人一件件手工掏箱然后再用叉车转移至冷库中储存。
按照《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铨面消毒工作方案》要求在进口冷链食品首次与我境内人员接触前实施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可以从源头上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通过進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
进口冻品的消毒处理工作应避免降低口岸通关效率,造成货物积压滞港进口冻品在进入冷库、未流通至市场之湔是进行货物消杀的较好时机,而且各流程应避免重复消毒同时应注意保护货品外包装,避免二次污染
相关部门应组织科技人员联合攻关,对冷链食品装卸装备进行升级换代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接触风险。
同时推广使用紫外线灯对冻品进行不拆包装照射,最大限度地鼡现代科技提升疫情防控水平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上嘉物流立场如有转载侵权,请联系协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