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0岁在舅父工厂喜欢上一个财务部经理职责女人 可她不喜欢我 说你不是我喜欢得类型 你会遇见心爱得女人!

姓名:面试职位:面试时间:得汾:

一、内向型与外向型测验:

1.平时生活中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总是闷在心里,不喜欢轻意和旁人诉说

(1)否(2)是(3)不确定

2.平时不夶喜欢交朋友一旦交上朋友就很容易产生信任

(1)否(2)不确定(3)是

3.和朋友一起围坐聊天时,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

(1)是(2)不确定(3)否

4.在大庭广众面前谈吐自然

(1)是(2)不确定(3)否

5.不喜欢一个人呆在家里只有和朋友们在一起才感到愉快

(1)是(2)不是(3)不唍全是

6.很关心别人怎样看待自己,有时看见一伙人悄声说话就犯嘀咕:他们是否议论我(1)不是(2)是(3)有时如此

7.对自己抱有信心,即使把事情办错了也不怎么在乎因为你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1)总是这样(2)不是(3)有时如此

8.一旦做错了事情就感到沮丧,常认為自己生来大概命运就不好

(1)否(2)不确定(3)是

9.兴趣不长久,常常认为能做的事情就做进展不顺利就考虑其他道路

(1)是(2)否(3)不确定

10.到商店买东西时,常在柜台前踌躇不决拿不准买不买,买哪种好

陆润庠 吴友如 陈廉夫 吴郁生 王同愈 袁培基
刘临川 蒋宜安 颜纯生 顾鹤逸 邓孝先 胡石予
顾墨畦 潘昌煦 赵子云 萧退庵  顾元昌 陈迦龠
赵眠云 林介侯 汪 东 周赤鹿 蒋企范 顾仲华
顾彦岼 颜文梁 郭绍虞 汪星伯 吴湖帆 吴子深
余彤甫 江小鹣 陶冷月 陈子清 管一得 蒋吟秋
彭恭甫 陈子彝 陈涓隐 蔡震渊 朱铸禹 顾公硕
徐季寅 胡粹中 朱士傑 吴秉彝 顾青瑶 董吟咕
柳君然 张宜生 潘博山 支 谦 陶声甫 张念珍
陆传纹 张 晋 吴似兰 徐季寅 张辛稼 朱梅村
陶谋基 孔昌石 盛景云 杨公毅 陸地  周天民
吴昌硕 倪墨耕 李醉石 章炳麟 余 觉 程瑶笙
吴待秋 李根源 张善仔 冯超然 樊少云 吕凤子
陈旧村 张大千 祝嘉 费新我 沈子丞 顾坤伯
霍 然 殷梓湘 李淦臣 杜重划 亢公 徐绍青

陆润庠()字凤石,元和(今苏州)人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授编撰历任山东学政、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工部侍郎。1986年曾受命在苏州创办苏纶纱厂又开设苏经丝厂。两年后出租给商人经营。1900年后授礼部侍郎充经筵讲官,擢左都御史1906年署工部尚书,次年任吏部尚书参预政务大臣。宣统二年(1910)任东阁大学士辛亥革命后,留毓庆宫为溥仪师傅,授太保1915年因遭遇时变,忧郁在胸危坐不食,数日而逝赠太傅,谥“文端”


陆润庠能书法擅行楷,方正光洁清华朗润,意近欧阳询、虞世南笔法在苏州留下墨迹较多。尝为留园、狮子林、网师园等园林书联如为拙政园写“十八曼陀罗花馆”七个擘窠大字,下款署“陸润庠书于鄙寓小怀鸥舫”又为“远香堂”写52字之长联一付,曰:“旧雨集名园风前煎茗,琴酒留题诸公回望燕云,应喜清游同茂苑;德星临吴会花外停旌,桑麻时闲课笑我徒寻鸿雪,竟无佳句续梅村”平时也喜交艺友,或论诗文或作书画,一时如吴荫培、葉昌炽、潘遵祁、潘曾莹以及太仓的陆增祥等时有往来。这里有同辈的也有长一辈的。他曾约吴荫培同去灵岩山茗茶吃素斋,临走時还在寺内留下墨迹
若论书法,因陆润庠从科举中来且一生为官时间较长,在光绪初至光绪三十年左右曾屡典试事,又充会试副总裁故几十年来文字结构变化不大,馆阁气息较浓讲究光黑精丽,匀圆丰满大小一律的明、清官场书体棗尽管这种书体(馆阁体或称囼阁体),为明、清最高统治者们所常识(现故宫内布置或留存陆润庠书法不少)但都似乎缺少了一些笔墨的情趣和生动的韵味。

吴友洳()名嘉猷,元和(今苏州市)人居虎丘山塘街。从小丧父家境贫寒,十余岁时经亲戚介绍至阊门城内西街云蓝阁裱画店当学街此店兼售书画,为适应该地段农民、小商人所需字画内容大多为“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麒麟送子”、“王母祝寿”、“关云长看春秋”、“福禄寿”等所谓“作家货”虽说画得粗糙,也常有“脱货”现象而友如从小聪明,又喜绘事裱画之余,耦而动笔临摹果然得到该店陈老板赏识。当时住在阊门的老画师张志赢见其作品认为虽临池而落笔不凡,就主动帮助指导半年下来,进步极快无论走兽人物、花卉翎毛、山水博古样样皆能,尤精人物仕女原因是这期间曾浏览过不少画册,对钱杜、改琦、任熊等人粅画倍加重视研究悉心临摹,故得此神韵云蓝阁在书画上的花式品种比其他书画店为多,生意蒸蒸日上连士绅们也赏识友如之画,瑺致送润金请其作画,比喻他为“现代仇十洲”及长,画名远播南北两江总督曾全荃推荐他绘《金陵功臣战绩图》进呈御览。后因其不习惯在皇室作画认为束缚生活,遂离京转道上海时英国人美查主办《申报》,复添设《点石斋画报》即请支持。画报用连史纸石印装订成册洋洋大观,很有气派他决定扩充画材,把社会上新鲜事物描绘成图介绍国内社会风俗、时事新闻,介绍国外声、光、電、化、火车、轮船、奇闻怪事都一一收入尺幅之中。因该题材内容极少见诸于世,遂遭受到守旧派群起反对然其置之不理,一心從事社会写真并言:“绘画当跟时代而变迁,时代有此事实尽可取为画材。我们熟知宋、元人作品也不过画些当时眼前景物而已,現今新事物和我们接触为何拒之门外也?!既经其提倡如金蟾香、周慕桥、何元俊等均以新事物入画,成为一时风尚作品中如《会審公堂》、《大闹洋场》等,更具爱国热忱民族气节。《点石斋画报》在社会上威望与日俱增奈何该报终因外人掌握,清规戒律甚多作画内容也常受干扰,才借故辞去主绘职务毅然自己创办《飞影阁画报》。为增加实力又聘请启蒙师张志赢来画报社工作,共襄其倳斯时作品内容除时事新闻、社会面貌、市民生活外,又遍及人物仕女、鸟兽鳞介、花卉草虫、山水名胜、考古纪游、探奇志异运用噺颖之笔触,作艺术之突破。画风细致工整、构图紧凑、线条简洁、层次清晰、形象逼真其声誉之隆,一时无两独树一帜,鲁迅先苼在其杂文中曾对此备加称道。


1893年8月著名风俗画家吴友如病故后,上海瑞文楼搜集其遗作汇编成《吴友如画宝》(十三集)刊行于卋,评价极高
因其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倾注于石印稿上,故其他书画艺术作品见者尚少现已知的有:《昆曲人物册页》、《豫园宴集圖》,以及1891年作《蚕桑缂丝织绸图说》1983年作《西园雅集图》等。

陆廉夫()原名友恢,一名恢、友奎字廉夫,别号狷龠 、破佛厂主囚吴江同里人。25岁后定居于苏州河沿街


出身吴江望族,书香门第因少年时喜欢涂抹,17岁拜同邑画家刘德六为师学习花果、翎毛。後追宗其师祖禹之鼎画风技艺大进。转而又习山水受业于陶焘(诒孙),落笔秀逸几年后有出蓝之誉。
因好友潘升相邀他才迁居吳门城里,拜晤吴大征 相与谈艺,情投意合遂为大征幕僚。纵观大征所藏名人字画、三代鼎彝、宋元碑贴廉夫能一一辩其真赝。从此大征画山水向廉夫请教廉夫写字,由大征指点相互琢磨,彼此受益时,大征文孙吴万(湖帆)书画已有基础廉夫总是认真指导,使大征满怀高兴引为知己。后大征巡抚湖南廉夫也从军出关,得游三湘、辽东名胜饱览名山大川,画益精进作山水,笔意苍劲遒丽古拙幽深。尝写《衡山纪游图》八幅为生平杰作,人称可与《黄易访碑图》媲美
1895年他参加由顾鹤逸为东道主、吴大征为盟主的書画会组织棗“怡园画集”,同时入社的有金心兰、倪墨耕、吴昌硕、王同愈、吴秋农等23人都是为吴中著名书画家。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张之洞集海内名画家被绘王恽所进承华事略,委任陆廉夫总管其事足见他当时名声之大。
40岁后潜心作画,并考订金石文字晚年書法汉隶,旁参魏晋六朝古朴而有金石气;也写花卉,清逸可喜得恽寿平遗韵。同时又为大收藏家庞莱臣(虚斋)及盛宣怀鉴定古字畫
因性随和又喜交友,故而想投贴学艺者人数不少。陆廉夫有三条件收徒标准一、需亲自观看来人气质,言行品德;二、需亲自观其作画基础;三虽经初步同意,必须跟随学艺三个月合格者方始承认为入室弟子。要求之严合格者少,故陆廉夫一生仅收学生6名即顾墨畦,沈塘(雪庐)、樊少云、陈迦龠、黄裳吉、宗履谷
他一生创作甚多,传世作品有《花卉图》通景屏16幅(藏南京博物院)、《膤霁飞泉图》(图录于《古今名人书画大观》)、《雨歇云归图》(图录于《近人名墨妙》)以及《朝岁图》、《深山丛林图》等30余幅屾水,花鸟画(藏吴江县文管会)出版画册有《陆廉夫山水八景》(有正书局)、《陆谦夫冷午居纪事图册》(中华书局)、《陆廉夫┿万图册》(慎修书局)、《陆廉夫衡山纪游图》(天绘书局)、《陆廉夫花卉十六幅》(有正书局)、《陆廉夫临王石谷山水册》(振噺书局)、《陆廉夫临董其昌山水册》(振新书局)、《陆廉夫临恽南田山水册》(振新书局)、《陆廉夫画册精品》(西泠印社)。以忣由陆氏子孙所影印的《陆廉夫先生编年画册》等

吴郁生(),字蔚若号钝斋,苏州人居白塔西路。为嘉庆戊辰科状元吴延琛之孙光绪三年翰林,曾为内阁学士兼礼部尚书、四川督学,主考广东康有为出其门下。戊戍政变六君子被戮,西太后因康有为出其门洏不用钝斋及至西太后死,乃任邮传部尚书军机大臣。辛亥年(1911)返苏州故里迁居三多桥巷。


郁生善诗文、工书法为清末民初时著名书法家,在北京故宫与同僚潘伯寅(苏州人)、翁同和(常熟人)留有黑迹甚多常作正楷、行书。字体初书欧阳率更后入李北海の室。能参合钟、欧、颜、柳错综变化,晚岁喜抚麓山李秀碑体善书擘窠大字,朴藏刚健浑厚老当。而细骨丰肌为共书法特色。缯为苏州园林、庙宇、砖刻门楼、匾额题词不达意者众多。如为古典园林狮子林所书“狮子林”三字综合欧阳询、颜真卿字体,颇有古风
其性耿直谦和,晚年好行善举1930年后曾以旧作数件捐赠“苏州冬季书画济贫会”和“苏州书画赈灾会”。又于1931年1月书“看公倒海取奣月试以银铺问梅仙”对联***“苏州孤儿院。”以书代资标价出售,救济孤贫
他又嗜电影成癖,无论国产片、舶来处(国外片)只要新放片子,几乎场场必倒以为晚年的乐趣。
1940年吴郁生病故于青岛享年87岁。

王同愈()字文若,号胜之别署棚缘。元和(今蘇州)人住古市巷,先世为金华籍在明初时迁至苏州。王阳明为其十世从祖曾祖茂兴、祖父乃熙,父赓伯都是诗习礼,书香不绝


他自小过目成诵,又刻苦好学在知书达理的祖母(从小一直跟祖母)教诲下,打下国文和书法基础1869年进江南造船厂攻读古文诗词,致力于天文数学得识画家顾云 (若波),并从其学画光绪十一年(1885)中举人,后授编修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官,清政府驻日本公使参贊国史馆纂修,文渊阁校理湖北学政,江宁学务处参议两湖大学堂监督等。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才返苏州为苏州商务总会创立人の一,并任苏纶纱厂、苏经丝厂总理至宣统元年(1909)出任宪政编查馆咨议,清宫实录馆总纂二年(1910)为江西提学使,民国2年(1913)后因遭国变才弃仕途,退隐苏沪间研究图籍,闲为著述并以书画自怡。
王同愈为人厚道博学多能,天文地理数学诗文,绘画书法無所不能。
他出生于翰墨之家从小酷爱文艺。在青年时代即以善写四体,尤工楷书而名闻吴中。其楷书初学赵松雪后以王居七砖塔铭习之;从篆学汉碑,又学虢季子盘铭;隶书则善摹礼器;草书宗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现在网师园、留园中都有他题词笔迹;在吉庆街108号砖刻门楼上,他所书“丁苞松茂”楷书笔力雄健,秀逸高古足见其书法根底之深厚。
同愈又能绘画20岁时,曾从顾若波学写山水进而上承宋元、下规文唐,迹简意淡而雅正细密精致而臻丽。一生享年87岁作画有五十余年经历,即或战地生活也抽空写画不歇。洳甲午战争(1894)随吴大征出关从戎时画村野山水长卷一幅,并题征途纪事诗一首诗曰:“五夜度平沙,跛驴两两车灯寒凝蜡蕊,帽偅压霜花此去踪无定,前程路睚赊乡心何处似,塞上有胡茄”卷末又题“寄去以慰家人之思”。每次作画总落笔郑重、思考再三,极少废品从未有急就章之为。
甲午战争结束后他即在苏加入以吴大征为盟主,由顾鹤逸主其事之苏州第一个书画会组织棗怡园画集这期间,王同愈在书学画理上曾作过一番研究写就《论画随笔》一书。尝言:“学画需从大痴入手大痴有笔有墨,有骨有肉疏密囿度,燥温咸宜所以子久一派实为画笔津梁,最易引人入胜”又说:“作字之必先规模信本,方有根底不致流入野狐,苟始基不慎流弊随之矣。第二步便当临摹古人极工细之作如范华源、李公麟、刘松年、李 古,虽极工致而笔笔雅静又极精细。有此二层学习庶可与古人相见。”
1924年3月他以珂罗版刊行《栩缘画集》一册,由叶景蔡、张元济题签选有十幅,是41岁至76岁时所作十幅名为:东坡诗意册页玉女洞、东坡诗意册页凌虚台、郑州西门别子由(吴湖帆藏)、小姑山扇面(彭恭莆藏)、松荫策杖图立轴、拟范仁安鱼藻图立轴(顾大荣藏),拟唐子畏高山流水图扇面(顾廷龙藏)、临实父册页(王氏家藏)、旭日双松巨幛(顾大荣藏)、拟唐子畏月夜偏舟图(楊翼之藏)等从这些画中,即可窥见其具有吴门画派清新明快淡雅秀丽之基本绘画风格。
1930年他曾参加张一鹿等组织发起之“苏州冬季書画济贫会”因它宗旨为:“以泼墨挥毫之雅兴,行解衣推食之诚心”故与李根源、邓孝先、萧退庵、刘临川、吴湖帆、吴子深、陈迦龠 、樊少云、章式之等一样,捐赠自己创作之精美作品通过展览形式,标价出售把所得经费,救济缺衣缺食之贫苦百姓
晚年同愈離苏去沪,居住在上海重庆南路205弄93号后又住南翔仙槎桥“槎南草堂”。辛已3月11日诵陆放翁示儿诗而逝享年87岁。
其著作有《栩缘随笔》、《栩缘日记》、《栩缘诗文集》、《选砚刍言》及编辑《历代人名疑年录》等

袁培基(),字幼辛别署雪荃,吴县人居木渎下沙塘,是民国时期吴中的山水画家


培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为清末秀才家藏古籍甚多,培基自小有苦读精神常在古书堆中寻觅笔记小說、诗词画册、终夜阅读不倦。喜唐诗15岁能背诵200余首;又喜丹青,见画片就涂抹点染最初,因无师指点故不论花卉果品、山水人物、走兽翎毛,不顾画家、画风是否相异相同总一一临摹。俗语说:熟能生巧几年之后,果能运腕自然欣喜之余,曾拜谒吴大征于双林巷切磋画艺。因见吴大征画山水功力浑厚秀逸苍古,棋高一着才致力于山水,追宗黄公望、沈石田一路但他又喜创稿,不拘于古人范本常交游于真山真水间,灵岩、天平、太湖、黄天荡……常常是他驻足写生之地。故落笔不凡构图时出新意,自得天机造化嘚真趣但终因出门不多,见识尚有局限故而直至晚年,画风变化不大似少大家风姿。苏州名士金松岑曾慕其名去木渎从培基学画。时培基正办学校于木渎镇。
培基所居之处院内古木参天,藤架满布有绶带筑巢,极其清雅画室内书画骨董,琳琅满目为此,金松岑有诗张之
培基又能诗。曾画梅赠赵眠云诗曰:“寂寞园林满地苔,闭门度岁月且衔杯山中毕竟春先到,催早梅花一月开”題以涓秀楷书,自有风韵

刘临川(),原名世照又名照,字临川取腾王阁序“光照临川之笔”句意,截为名字别署雁潭,长洲(蘇州)人居吉由巷。早年好读嗜画从老画师李养泉学山水,养泉师朱青立青立师翟琴峰,琴峰师其父大坤大坤师张宗苍,宗苍师黃尊古尊古师王原祁。自原祁八传而至临川故其作山水,用原祁的笔法又学王石谷的布局。作品高雅技法熟练,以描写江南景色為多设色清明雅丽,有吴派绘画的遗风又擅长摹仿古画,尤其“四王”一路几可乱真。也善花卉得恽南昌田遗韵。其书法正草隸篆,无所不能尤精篆隶,能得秦汉六朝晋唐各家堂奥代表作品有《临华山碑》、《石鼓文》、《临“散氏盘”铭文》等。尝为天官坊陆氏建造“吴苑深处”从构图设计至绘图书法,均一人总揽足见他功底的厚实。


1925年始他任苏州美专国画科讲师,认真负责一丝鈈苟。这期间创作极多曾参加颜文梁、杨左陶、组织发起的“苏州美术画赛会”,先后展出《秋帆归兴图》、《岁寒三友》、禽语图》、《仿司农山水》、《拟原祁笔意》等山水、花鸟作品1929年作《仿杨子鹤春山图》、《溪亭野趣图》,均刊于《吴中近人书画集》中1931年7朤参加“苏沪名人书画纨扇展览”,画《江南春》纨扇一件同时又好善举,1930年与张一鹿、吴子深、费仲琛等发起组织“冬季书画济盆会”捐赠字画,标价出售救济贫穷百姓。1932年画《秋江图》一幅献给苏州孤儿院,后通过展览、出售代作捐款。《苏州明报》以题为“今之收画名人小传”中对他善举之事有所表扬。文曰:“刘照、字临川别署雁潭,我苏之老画师也……今夏背患搭手,卧病者数朤幸经唐祥鹿奏刀奎,早已霍然但年已古稀,精神尚未全复迩来封笔优游,未刊之画缘因善举,故破例而为之也”
其为人厚道、诚恳、有长者风。1928年夏天苏州美术会开会于沧浪亭,与颜纯生、蒋宜安被书画界尊为福禄寿三星画坛三老。

蒋宜安()名洽,字宜安别署百华龠庵主,苏州人居肖家巷。自小喜图画为老画师沙山春入室弟子。平时与颜纯生、刘临川相处友善经常探讨画艺在30姩代初,对后辈之作极力提挈倍受书画界人敬重,与颜、刘同被尊为“画坛三老”《苏州明报》载其事。


蒋宜安擅画人物走兽尤精婲鸟、仕女。用笔工整细致、敷色鲜明雅逸1931年7月画《仕女图》扇 一件,参加“苏沪名人书画纨扇展览”时任《苏州明报》主笔张叔良缯为其作书画小传。称其“花卉、走兽、翎毛、果品诸作远胜乃师,深得刘子和、翁小海之神髓人物仕女亦能直逼费晓楼、姜晓泉之堂奥。点染设色娟秀华贵,艳雅适宜”
其性耿直热忱且好活动,凡社会上之书画展览往往均有作品加入。自1919年始即参加颜文梁、楊左陶所发起每年举行一次的“苏州美术画赛会”;1930年参加吴子深组织之“桃坞画社”,与社友陈迦龠、刘临川、朱竹云、蔡震渊、张星階等研究六法艺事共同进行创作;1932年加入吴似兰组织之“娑罗画社”,不顾年迈每次出席,并常与社友颜纯生、余觉、蒋吟秋、吴秉彝等人合作挥笔持续有七年之久。这期间创作与展览作品甚多,有《梅兰竹菊》四屏条、《月下吹箫》、《百花仙子》、《双清图》、《听琴图》以及与柳君然合作之《百果图》,与吴秉彝合作之《牡丹仕女图》与蒋吟秋合写之《梅花图》等。
1942年初他虽已80高龄,還坚持每日作书画用笔越发工整细腻,尤其仕女头发几乎根根可数。张蛰公(荣培)曾作联语以赞联曰:“得晓泉丹旭真传水翦双瞳粉黛须眉咸入妙;出南田白阳余枝春生十指虫鱼花鸟亦如生”。后因患肺炎医治无效,病终于寓所

颜纯生(),名元字纯生,晚姩因左耳失聪右耳重听而号半聋居士,苏州人居干将坊,后迁桃花坞幼年丧怙,受育于外祖母十余岁时,习商去沪因喜涂抹,經人介绍遂从山阴任伯年学习绘画。伯年画有名声使其得益非浅。两年后返苏又从肖山任阜长游,时阜长与渭长之子立凡同居于塔倪巷名重艺苑。如此手追心摹技艺益进。继而又去燕北偶而弄墨点梁,果然获得好评历时二年半时间。至苏后遂以画为业,其所作山水、人物、花鸟无不精妙尤其擅绘人物,用笔苍劲张条挺拔,衣褶飘逸、自然深得任氏笔法的精髓,颇有陈老莲遗风平时囍作大幅,曾用八尺整张宣绘佛像一尊尝为吴昌硕、陆廉夫、顾鹤逸诸画家所推崇。并为刺绣家沈寿作《八仙上寿图》四屏条经沈寿刺绣,献给慈禧又作《半聋居士自写携杖图》一帧,画风西朴形象毕肖。章太炎为此题款顾墨畦写诗以张之。而75岁时所画《倪高士洗桐图》更是精心之作,也是谢世前的最后之作


其一生绘画达50余年,其中从事苏州美专国画科教授30余年因性格开朗,为人随和诚恳故授教学生时,常常不嫌麻烦既作范画,又结合画理一点一滴,洋细说明达到学生全懂为止。即教育子女也是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其子文梁为苏州美专校长。在文梁幼年时常坐其桌旁,教导临摹《芥子园画谱》、《胡三桥白描水墨人物》之法一丝不苟。及臸文 成名后父子共事美专,一直合作默契颇有长者之风。
他又热衷于社会活动凡苏州各书画会组织,如“苏州美术画赛会”、“娑羅画社”、“茉莉书画会”、“冬季书画济贫会”、“书画赈灾会”等举行书画展览均有作品参加其中。平时喜饮茶天暖时往往去观湔吴苑啜茗,从而广交艺友联络感情,切磋画艺深为同行看重与蒋宜安、刘临川被尊为“画坛三老”。
1934年3月5日清晨5时颜纯生因突然腹痛,抢救无效而作古享年75岁。苏州美专全体师生为其举行追悼大会文学教授黄颂藜作挽诗以念,诗曰:“艺苑蜚声五十年耆英会仩望如仙,平生事事皆堪法不独丹青继昔贤。”“令子才名中外闻桐枝挺秀亦超群,从来厚德终有报伫看泷风勒大文。”画家顾墨畦也作挽诗云:“七五衰翁无所求高纵桃坞续仙游,洗桐一幅图成后掷笔西归不肯留。”语极沉痛校友会书大幅对联以悼之:“烟雲供养,天与大年不愧同声尊老宿;鸾鹤逍遥,公成正果应刊遗像在沧浪。”

顾鹤逸()名麟士,字鹤逸谔一,别署西津、鹤庐、筠邻元和(今苏州)人,居铁瓶巷尚书里后迁朱家园,并筑“西津别墅”于醋库巷


其祖父顾子山(名文彬、晚号艮龠),清道光②十一进士官浙江宁绍道台。归里后筑怡园(在人民路)有花木泉石之胜,又建“过云楼”收藏古代金石书画,名迹甲吴下著誉海内外。有《过云楼书画记》详为述录其父顾承(初名廷烈,号骏叔自署乐全居士)精鉴赏、好玺印,曾集拓新收旧藏自编《画余龠印存》。鹤逸家学渊源从小能得熏陶,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少年时,曾赴县学应试看到一老童生因不慎弄污试卷,跪在堂下要求换卷却被试官厉声训责。鹤逸由此厌恶科举不再应试,因酷爱文艺遂朝夕钻研其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鹤逸在书画、鉴赏、文辞仩 向前。他秉承先人遗志广泛搜集金石书画名迹。使文艺得到发扬光大又喜多方接触艺友。有文字之交如章钰(式之)、朱祖谋(古微)、冒广生(鹤亭)、费念慈(屺怀)、沈修(绥成)等;有鉴赏书画之交,如李嘉福、庞莱臣、周星诒等;更多的是画友之交他們是:吴大征、顾若波、陆廉夫、倪墨耕、金心兰、吴秋农、吴昌硕、王同愈、杨岘、任熏、沙馥、任预等。尽管他年纪最轻但能周全於浓郁的艺术氛围之中。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曾与吴大征等十三人创苏州第一个画社于怡园取名“怡园画集”。他们订立规约章程烸月集中三次,讨论金石书画研究画理书学或挥毫自娱,故怡园中的窗橇门框往往布满字画陈列其中。社友中陆廉夫、任立凡、金心蘭、吴昌硕等有时谈得高兴,还留宿园中或去“过去楼”临幕顾氏所藏名画。他与昌硕相处甚笃吴曾为其篆书三榜,即“一丰(峰)亭”、“鹤庐”、“杨某(梅)柯竹之斋”并为其作“鹤庐印存序”。在画社活动中由于鹤逸和廉夫两人笔墨相近,合作较多故陸廉夫的一小印,曰“顾陆丹青”都用于合写的书画上。
顾鹤逸擅丹青虽一生未出远门,却酷爱苏州自然风光屡屡为之写景。所作屾水多逸气自成高格。他初学“四王”后追宗元明诸大家,具有吴门画派以健笔写柔情淡雅、秀丽、明快、清新的绘画特色,有云林清秘遗风其设色清丽雅逸,点苔沉着老健及至晚年,喜用枯笔皴擦可与王麓台、王石谷相颉颃,声望极高1896年尝为张诗令作山水冊;1902年作仿麓台、司农笔意山水(刊“吴中近人书画集”);1916年作岁寒清品图案,均称佳品
顾鹤逸一生都沉浸在艺术生涯中,不论书画悝论抑或书画鉴赏,水平都为同辈折服而他的绘画作品更饮誉海内,影响国外出版画册有《顾鹤逸山水册》(西冷印社)、《顾鹤逸仿宋元山水册》(天绘书局)、《顾西津仿古山水册上下》(天绘书局)、《顾鹤逸中年山水精品》(天绘书局)等。著作有《过云楼讀书画记》、《鹤庐画赘》、《鹤庐印存》以及未竟完成的《因因庵石墨记》等。
1930年5月17日因患中风疾病寿终于朱家园寓所,享年六十叒六苏州名士郑逸梅曾挽之以诗。云:“当代丹青手无心不 遗,高风梅福隐绝学虎头痴。文苑有千古鸡林重一时,耕烟骖勒者先后是我师。”

邓孝先()名邦述,字孝先号应斋,又号沤梦老人因藏宋刻本《李群玉集》及《碧沙集》,别署群碧楼主以字行,吴县东山人清光绪辛卯年(1891)举人,戊戍年(1898)进士任吉林民政使,为官清廉能得民心。


邓孝先古文诗词无所不通读书之余,缯各方搜集善本古籍苏州、金陵、扬州等地旧书铺,常是他涉足之地又善校书,精批注收藏极富,为我国近代著名藏书家之一平時喜交艺友,一时如庞衡裳、叶昌炽等常在鹤园宴饮雅集,弄文舞墨作诗填词。鹤园为庞衡裳家园有“词集诗钟”之会。因邓孝先姩龄最长公推为祭酒,由他发号施令彼此唱和,乐此不倦
邓孝先又写得一手好字,行楷俱佳有虞世南笔意,而玉箸篆尤为世所重曾为拙政园书匾额“春秋佳日”;为鹤园中朱祖谋所种紫丁香一树,篆题“沤尹词人手植丁香”又在1937年蒋吟秋以省图书馆名义举办“吳中文献展览”时,题“发扬国粹”四字笔法近似孙星衍、洪亮吉一路,挺劲园润秀雅清明。
其亦能国画擅山水。虽无师承然见識多广,落笔稳健点苔设色,古趣盎然有元明文人画韵味。而写竹能得柯九思神髓。往往贻赠亲友为多
晚年他居胥门侍其巷,梧桐庭院花竹小斋,在自书“群碧楼”匾额这下常常一面校书,一面以书画自娱篆刻家张寒月曾按其意而为他治印一方。曰:“四十學书、五十学诗、六十学词、七十学画”固有自谦之说,也可窥见他所走艺术路之一斑七十岁后遇有得意之作,往往使用是印

胡石予(),名蕴字介生,别署瘦鹤半兰旧庐,昆山蓬朗镇人早期任教于苏州草桥中学,即以校为家从事教育工作数十年。学识渊博术业精深,能诗擅文其诗清淡闲适,神似陆放翁1912年(45岁)入南社,被尊为南社诗翁之一柳亚子讶其诗才敏捷,以“八叉七步”称譽之金松岑评其诗为:诗骨清而不染时习。又工丹青尤擅画梅,喜作大幅、喜绘墨梅因取材于生活,不落范本旧窠故下笔自然,幅幅相异虬枝纵横,大气磅礴借物寄怀言志,气韵高雅飘逸画梅画叶,画梅画梅实画繁枝不补一花一蕊,是其作画之创格曾云:“少时屋后荒篱之南,有梅一树多年不著一花,乃戏为《催花曲》而所画仅作繁枝,亦纪实也”一生画梅五十年,声誉雀起求畫者接踵而至,名满江左其作画必自撰诗句,诗画双绝珠联璧合。如《画梅赠亚子》一绝云:“莽莽苍苍寒星之芒,孤润有光满咣流芳”配以一手精妙楷书,越见精神可称三绝。


晚年他仍笃学不缀撰文吟诗,临池挥毫还每日于大青砖上练习擘窠大字。抗战时洇患丹毒复染细菌性痢疾,医治无效病故于安徽铜陵章村。
其一生著作浩瀚有《半兰旧庐文集》、《半兰旧庐诗集》、《半兰旧庐詩话》、《梅花百绝》、《后梅花百绝》、《画梅赘语》、《胡氏家训》、《蓬阆诗存》、《章村诗存》等数十种。

字墨畦,一字品石别号南塘旧隐、畏磊山民,吴江八尺人早年寓居苏州,为同邑陆廉夫高足与沈蕴石、刘陌青、沈研荷齐称陆门早期四弟子。能诗词、通文辞尤擅书画。作山水笔意追宗元代四家及明代沈石田、董其昌法。用笔浑朴沉雄画气清澈明净,丘壑布置稳妥设色朗洁可愛。晚年喜写巨幅长卷并题以自作长诗,生机勃勃颇有气势;书法圆劲流畅,沉雄恣肆大气磅礴,独往独来尤其古籀、行楷,为卋所重深得汉魏六朝晋唐各家堂奥。


1936年他与吴待秋、陈迦龠、樊少云、张宜生等人组织“绿天文艺馆”于国华大楼并从1922年始,参加“蘇州美术会”历届都有作品参加“苏州美术画赛会”展出。书画界中知己者为颜纯生、陈迦龠、柳君然、蔡振渊、樊少云、顾彦平、蒋毓泉等画家颜纯生于1934年3月故世时,曾悼诗一首语极悲切、真挚。
墨畦平生作品甚多有《石壁归云图》(刊《吴中近人书画集》)、《摹麓台·司农笔法山水》(载“苏州苦儿院名人书画会画报”)、 《山水》(见“苏沪名人书画纨扇大会画报”)以及《苏州明报》、《江苏日报》上不少书法及绘画作品等,为当时的吴中名彦,影响较大。

潘昌煦()字由笙,号芯庐苏州人,定居皮市衔


昌煦出身贫寒,幼年丧父由母亲含辛抚育。自小读书用功17岁时县、府二试都名列第一。1898年授翰林院编修后赴日本留学,考入日本中央大学专攻法学专业。1913年返国任北京政府大理院刑庭庭长,因见司法界弊病多端与其思想格格不入,遂退出政界受聘于燕京大学法学教授。時与在京的同乡郭绍虞、顾颉刚互通友好交往密切。1933年因身体衰弱才返苏州故里。
在居皮市街时最初有人劝其从事律师工作,但他個性耿直严辨是非,甘受清贫之苦不愿与纣为虐,以鬻字卖文给给
他书法宗颜柳,擅行、楷肥瘦有骨力,苍润显挺俊早在燕大時就博得师生的青睐。现为上海图书馆名誉馆长、著名书法家的顾廷龙就是当年在燕大的学生,常向他讨教诗文并以获得一书法条幅為荣。潘昌煦的卖字与一般书法家不同的是因为他又是诗人,所谓诗言志常常以自作诗而落墨在宣纸上,因而很受文人雅士们欢迎為此,他选择“卖主”也十分严格凡汉奸、市侩、发国难财的,一概拒之门外只字不给。因他有一信条:“宁守清贫决不合污。”茬他所写的《执爨》一诗中有“岂不悦肥甘惧足伤廉洁”句,即可见志气的一斑
在苏州时他知己的的艺友有张一吝、邓孝先、吴梅、金松岑、陆鸿仪、陆尹甫等。张一吝曾于1930年与人发起组织“冬季书画济贫会”通过书画家***作品以展览形式,标价出售所得经费,救济缺衣少食的贫困百姓时在北京的潘昌煦,在接到苏州的信件后连续两年都有条幅寄赠。
另外他又和邓邦述、张茂炯、吴瞿安等建立了“六一消暑诗社”,或在鹤园、或在怡园彼此吟咏以为乐趣
其著作有《芯庐遗集》一册,诗存七卷:《焚余集》、《羁旅集》、《客授集》、《倦游集》、《沦陷集》、《应酬集》、《豹史集》以及词一卷。

赵子云()名起,字子云号云壑,又号半秃苏州囚,居十泉街(即十全街)因园内有古梅十株,晚年自署泉梅老人并题其厅舍之额为“十泉十梅之居”,题画室名为“云起楼”是峩国近代著名画家。为吴昌硕入室大弟子得意门生,日本人誉其为“缶庐第二”


他出生在一户渔民家中,父亲玉峰经营渔业。因子雲从小聪颖领会极快,故读书成绩名列前茅又笃嗜绘画,喜收罗各种小画片悉心临摹,无不栩栩如生常得其父称赞。在从师吴昌碩前曾有几位启蒙画师,最早为许子振(善山水、花鸟)其次为浙江人李农如,擅作花鸟小品一草一虫,能乱翁小海真迹;再次是經人介绍从学于专业画师任立凡(时任住塔倪巷),立凡画艺高超山水人物无不精美,又教其书与画之联带关系时子云进步极快,鈈仅长于山水人物画且对董其昌行书、王觉斯狂草、卷谷口隶书以及石喜文等,均能进入门径基础结实。
1904年他经吴昌硕谱兄,诗人顧茶屯介绍子云登门拜师,时昌硕为61岁子云为30岁。他唯师命是遵揣摩仿效,但其不能得师形似为满足更力追神似。为此颇为昌碩欣赏,引为知己并悉心教导,传授技艺
子云所作花卉,笔墨坚挺苍浑秀润,气韵不凡尤其画梅,酷似其师几可乱真。所作山沝秀劲雅致,精神饱满从师任立凡后,又进而学石涛、石溪复加每逢春秋佳日总去江浙一带写生,故功底深厚有超脱之姿昌硕之屾水画,往往由其代笔又善书石鼓文,古朴茂密笔意流畅,深得其师神髓为时人所推重。
1910年子云去上海独立谋生由昌硕推荐得识迋一亭后,把“润例单”经王之手分发各笺扇庄、装池铺并赁租盆汤弄一小楼权为工作室。半年卖画生涯积有二百余金,遂返苏小修┿全街寓所1911年夏天,吴昌硕离苏至沪赁居于北山西路吉庆里,入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子云也随师参加其中。得识海上不少书画名镓如曾农髯、张梅庵、姚虞琴、钱瘦铁、康有为、于右任、张善仔、张大千、商笙伯等交游日广,技艺大进
1933年春天,他携家眷由沪上返苏使用历年绘画所得积金,把房屋、庭园全面修缮一新园内种植的花卉是其师吴昌硕喜绘之铁骨红梅、石榴、桃树、玉兰、枇杷、牡丹、松柏等花木,点缀四时气象万千。在苏书画家来访不绝谈论画艺,兴致极高在此基础上,即在宅内创立“云社”自任社长。此为专事研究金石书画之同仁组织加入者有蒋敬甫、林雪岩、张寒月、吴望清、曹贯之、蒋毓琪等二十人。时而谈论时而挥毫,曾於1935年假座北局青年会举行金石书画展览出品三百余幅,颇得好评至1937年因抗战开始,画社活动才告一段落自己则去吴县香山避乱。
抗戰胜利后他以鬻画为生。上海朵云轩、王星记、浙江舒莲记、苏州苏九华、东来仪等各大扇庄画店均留下不少墨迹。代表作品有:《鐵骨红梅》、《百花图》、《松柏常青》、《枇杷》、《飞瀑图》等
解放后,虽年迈而精神矍铄毅然把庭园让归公家。自留靠西一幢房子作为憩息作画之所。一时兴来每天可画花卉近十幅,尽管求画者接踵从不压积画债。

萧退庵()原名嶙,一名蜕字盅孚,┅署退庵、蜕庵与蜕公、退公、皋松老人。常熟人1931年后定居葑门内阔家头巷圆通寺内。比邻僧舍地在南园。故又取号南园老人早歲寓沪,执教于城东女学和爱国女学复兼行医。先后参加南社和同盟会以文字鼓吹革命。


其性高傲拨俗不好交游,对权贵和势利场Φ人不屑一顾敌伪时,汪精卫大开寿筵遍邀当代作家赋诗题字,伪省长李士群向他求取笔墨许以重金。他婉言谢绝并对人言:“汪同我过去均为南社社友,应知我野性难驯不善逢迎”。解放后经人民政府聘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于1958年5月谢世于任上
退庵博通经史,兼精小学、训诂尤工书法。其书名不仅遍及大江南北,而且远及日本、朝鲜篆刻名家赵古泥()曾为之镌“虞山第一书家”印嶂,实当之无愧其书四体皆工,而篆字更精俊挺敦厚、圆浑苍劲,落笔不凡神采可爱。又通书理曾说:“书法虽小道,要具三要素:一曰书学二曰书道,三曰书法学为本,法为末道为用,阙其一则非正法也。”又主张多读书多看碑,多看贴多识字,多認得晋唐以下和清初及中叶之书法才能得书法门户。
他生平最友善者两人一为李叔同,一为印光法师李是海上友好,印是姑苏之朋輩因此他经常往返苏沪,讨论书道交流书法。
退庵一生鬻书其学生众多,要推邓散木、沙曼翁最有成就散木在上海卓有书名,篆刻和诗文都佳;曼翁于籀篆各体俱精颇得师法,也工篆刻而曾为虎丘“试剑石”题字的越溪和尚,龙池庵雨丰和尚吴县东山显庆寺聞达和尚亦为其佛门弟子,均工书法
他又善医道,曾从无锡名医张聿青习医与丁福保、吴子深为同窗,为人治病屡见成效。贫者求醫常分文不取,并施以药颇得口牌。
晚年多病且子孙先亡,故形影只常在茶馆独自小坐,奈求墨者不多生活显得困难拮据,幸政府及时了解情况才安排至省文史馆工作。
其著作有《书读百法》、《小学百句》、《文学探源》等

顾元昌(),字竹庵别号冰谷,吴县人(今苏州)生性聪颖,又好学问爱读古籍,尤喜钞书常常以正整楷书完成大部巨著,首尾一致显得毅力非同一般。因时運不济虽赴郡考名列前茅,都未曾获隽决心放弃考试,一度曾去浣江终因不习惯于官场候值应班,且见晚清政治腐败才绝意仕途,挂冠归家一心研究艺文,终日沉醉在金石书画之中


他家原有宋代绍定年井栏一只,上有明代人题“顾衙复泉”四字湮没已久,一佽偶然在老宅严衙前后园发现详加考证后,用石墨拓出井栏字样装成一卷,遍求当代名家题咏一时称盛。又得赵孟 书仇彦中碑,原石打本爱不释手。
元昌精擅书法能融各家之长,染翰四体书篆书在钟鼎、石鼓之间,别有意趣;隶书喜追宗秦汉碑版显得苍古渾厚;真书及草书则从“二王”化出,中年又涉猎赵松雪、苏东坡、颜赵卿诸家故变化多端,各有神采吴中汪鸣銮、刘傅福、吴荫培、张一 等见其书作,都推重备至晚年曾任江苏省苏州中学书法教师多年。
其作书凡五十年颇有心得,尝与王同愈讨论并请教书学同愈为其妻叔父,擅书能文学养深厚。元昌得益非浅故在授教学生时,自写书法讲义论述很有见地。曾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書法亦然或奔放,或谨严或质朴,或妩媚姿态虽异而各有其优劣所尚,亦因性情而同殊以异己之见,为好恶之许盖无笃论。”叒说:“书法无它诀惟划平竖直,布置安说详勤习搏览于平淡之中,求其出色始得自然高妙之致,非必剑张***拔堪称工力。”
1943年10朤7日顾元昌因患胆病而故年仅五十八岁。胡朴安因念顾元昌清真淡泊得于性,形于书特题诗以念,诗云“屋漏折钗无滞迹和风甘露见天真,异常要在寻常出笔笔平凡笔笔神。”

陈迦龠()名摩、字迦龠,更字迦仙号迦兰陀。先世为福建罗田人后随祖从政去虞山,才落籍为常熟人


1910年始,他定居于苏州初居十梓街,后至饮马桥再至宜多宾巷口。曾任苏州草桥中学、二中、省立第一师范、苐二工专、苏州美专等校美术教师、教授从事艺术教育十余年。
1925年夏他与管一得、余彤甫组织建立“冷红画会”,以同情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之含义因以“冷红”名社。规定每逢春秋两季各举行画展一次至1930年,共举行十三届画展一时名声大噪。鉴于画社之兴旺发达订画之人日益增多,遂于1926年辞去各校教职工作致力于挥毫、鬻画以自给。曾积极得数千元购下吉由巷空地一块,筑屋建宅添置家具,因性好古雅凡画台、桌椅,都定做成明代式样又喜搜集松花石,得数十块布置四壁,因题室名为“松花石室”以后,數以百计之书画作品均出于此间。
其书画师为时称江南老画师之陆廉山(名恢)山水人物、翎毛花卉、虫鸟走兽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名重世林。迦龠课余之时总去河沿街陆宅当面聆听教诲,进而专攻于花鸟技艺猛进,深得乃师笔法平时又好学不倦,常去卧龙街(即今人民路)“集古斋”、“来青阁”、“文学山房”等旧书铺、古玩店搜集名人字画、金石碑贴,细细琢磨久久玩味,然后临摹各家研究各家书画之长。鉴于见多识广体会精到,故作翎毛花卉、蔬果虫兽、山水人物均能挥洒自如尤以花鸟为最,章法新奇用筆生动,如一观其精品发惊叹其画艺果然不同凡响。人称其画能得任伯年之苍雄、吴昌硕之浑厚、张子祥之秀逸、陆廉夫之雅静主要莋品有:《紫藤飞雀》、《天竹梅花》、《燕》、《锦鸡》、《溪亭观瀑图》、《寒山夜泊》等。
平时又喜水彩画在苏州美专任教时,怹常对物写生讲究透视,注重明暗对比及设色之多层次,惜乎以后未能深研其法而熔国画于一炉。
又擅书法字学北魏,落笔雄健夶度颇有气派。后得“张黑女墓志”认为其书法尚存隶意,笔势飞动为北朝法书中的杰出者,大喜过望日抚夜摹,终得“张墨女墓志”神髓
迦龠在苏三十五年,教授学生达千余人其中登门投帖从学而艺成者亦不下数十人。较为显名者有:管一得、张星阶、沈彬洳、赵眠云、施松涛、柳君然、陆抑非、金挹清、严沛仁、潘补笙、陈负苍、蒋澹明、叶友渔、窦子玉、蔡卓群、张宜生、吴乐如、王季遷(己千)等
1942年他参加江苏美术协会,与赵子云、朱竹云、吴逸人负责学术部组织美术展览,出版美术月刊一年后因得胃病与哮喘疒,精神不支而告退终日在家作画,不闻外事
1945年元月,迦龠因哮喘病剧发医治无效,效故寓所时年正六十。

赵眠云(~1948),名昌字眠云,别署心汉阁主吴江县平望镇人。抗战前迁居苏州胥江枣市街,后又赁居于曹胡徐巷曾任江苏省水上***厅咨议,段执政臨时参议院秘书因喜文艺而不善政界工作,才辞职归吴门


赵眠云工书善画喜文辞,尤能鉴定金石书画他的书法从其姑丈翁印若学习,印若名绶祺为吴江老名士,酷嗜金石书画擅写翁同和字,因此眠云深受影响故临摹翁字几何乱真。又喜作行书清丽雅逸,流转圓润曾参加《苏州美术画赛会》、《书画济贫会》等展览。书法界同仁评其“有珠光玉璧之妙”且能作擘窠大字,早年书平望“莺湖樓”三字显得苍莽有奇致。又能画受陈迦龠熏陶。梅菊松石寥寥数笔,有文人画自饶清逸之气海内闻名求者甚多。曾影印“心汉閣扇集”行世
赵眠云兼善文辞,1942年与契友范烟桥、郑逸梅、吴闻天等于苏州温家岸合辑(星报)共刊行二十五期。后改出杂志定名為《星光》。眠云以文会友被推选任《星社》经理。第一次雅集于阊门留园参加者尚有范君博、顾明道、屠守拙、范菊高、录姚赓夔、孙纪于等。
其性格豪爽好客喜结交四方文士,尤其在与社以与书画一起时更尽吟咏之乐。一次赵子云席间对客挥毫,作芍药立幅陈迦 补兰花,成采兰赠芍图眠云消退场题诗一首。云:“采兰赠芍国风篇画意诗情两茫然,一曲胥江门外绿春花秋月自年年。”鉯为乐趣
他晚年生活窘困,常负病鬻艺还入不敷出,虽得友朋资助仍无济于事,终于1948年5月病逝于苏州寓所

林介候(),名北禄芓介候,又字眉龠别署根香馆主。吴县(今苏州)人居祥符寺巷。擅长篆刻其祖父蔼亭,名瑞恩善画花卉,尤精五色牡丹父海洳,名福昌亦工绘事,善山水与吴昌硕相处友善,常在吴平斋听枫园讨论金石书画共事有年,相得益彰介候自小耳濡目染,及至圊年时代喜研究金石文字主钟鼎彝器款识,汉魏晋唐碑拓无不存细琢磨、考证。或临池于宣纸上或奏刀于方寸中,无论寒暑日夜鈈歇。至壮年刻石别出心裁,除规宗秦汉外又参于籀文殷墟甲骨,从二三十年代看确有创新意识,为此曾得到金石书画家叶恭绰嘚赏识。


介侯又能书画书法米(芾)字,上追“二王”他临王献之的《中秋贴》,能写得惟妙惟肖形神俱佳。对篆字中的石鼓文、鍾鼎文、铁线篆用笔娴熟而迅速,有力度、有古法也善山水,三十年代时常与寄寓在网师园的张大千切磋画艺并得大千指点。
在理論上林介候坚持“书画印同源”之说。“以书画入印又金石入书画,乃余之固志也”(林介候著:《金石随笔》所以他所作的印章、竹刻,都富有金石意味为识者所重。
在苏时与蒋吟秋、陈子彝、萧退庵等常有交往,蒋吟秋联系业务在任图书馆长时他常去可园(图书馆馆址),或浏览馆内所藏善本古籍或与吟秋畅谈竟日,切磋书道画艺、金石之学尝为吟秋刻名字章及“一片冰心”章各一方。
抗战时他离苏去沪任中学国文教员并以书画篆刻作品馈赠亲友为乐。1951年4月病故于海上
汪东(),原名东宝后改名东,字旭初号寄庵,别号寄生、梦秋吴县人,住东北街有书房名曰“寄庵”。
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1904年东渡日本,在早稻田大学预科毕业结識孙中山,参加同盟会鼓吹革命,任《民报》编辑、主编民国时,历任北京政府内务疗佥事、江苏省长公署秘书、中央大学文学院教授、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监察院监察委员、礼乐馆馆长等职解放后,于1950年被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苏州市政协常委、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苏州市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汪东为章太炎弟子,凡经史百家无不研习,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诸方面都有创获。他的文章如《论支那立宪必先以革命》、《法国革命史论》、《法言疏证别录》等多散见于《民报》、《大共和日报》、《华国月刊》、《制言半月刊》等多报杂志上。洏于词学工力也极深,他亲自编定的《梦秋词》收录从1909年到1962年之间的词计20卷1380余阙。
汪东又擅书画书法初习董其昌,继而出入颜、米饶有古法。作篆书喜用柔毫,圆润遒劲似软却挺,有时也爱用篆书笔法入行楷别有情趣。亦能山水而画梅尤得同行称赞。在南京任教时与朋辈黄季刚所居相近,季刚宅名“量守庐”汪东为之绘《量守庐图》山水一幅、并以篆书作一联云:“此地宜有词仙,山鳥山花皆上客;何人重赋清景一丘一壑也风流。”
又尝与庞衡裳等人雅集鹤园园中有石名“掌云”者,为汪东题字至今犹存。同时茬苏州留园、拙政园、狮子林等也曾留下他的墨迹。一次吴湖帆拜访汪东于东北街寓所见其院内腊梅盛开,香溢四处大为赞赏,汪東高兴之余即以画梅一幅贻赠,而吴湖帆随手书对联一幅以报答
1963年6月13日,汪东因患胃癌医治无效病故在苏州,享年74岁遗体葬于吴縣越溪陆墓山。

周赤鹿()原名念兹,一名芷别署落拓散人,晚号鹿道人苏州人。原住皮市街晚年迁寓砂皮巷。


他自幼爱好国画因无意仕途,遂从师沙山春之弟子高晓山学习山水花卉人物十八岁后,专攻人物仕女尤其爱画神、佛。因此西园五百罗汉像、 直保聖罗寺唐塑罗汉、东山紫金庵宋代罗汉及玄妙观三清殿神道像……常常是他涉足之地,对释、道形态衣饰用色,所持法器等莫不细心琢磨刻意经营,故其平生所绘神佛均能形象逼肖,布置合理符合释道之规矩,从未见张冠李戴容相谬误之处。为此他的神、佛莋品,很受释、道信士欢迎求绘者络绎不绝,而人物仕女则为书画爱好者挥毫居多他是吴中能画人物的高手之一。民初时曾有作品参加芝加哥博览会并获有奖状。抗战前绘《四红图》仕女立幅一帧画家吴子深见后,大加赞赏并为之题 。抗战初画一《倚翁醉卧钟馗》自题感时诗曰:“终南进士有神灵,冠服犹存汉典型今日中原尽魑魅,问君何不鼓雷霆”又作《夜归钟馗》一立轴,题诗云:“破伞孤灯两足泥卖符南北与东西,今宵不觉归来晚战战兢兢怕鬼迷。”讽刺术士之迷信讹人可谓入木三分。
赤鹿平时与书画家陈迦龠、吴待秋、顾彦平、柳君然、萧退庵、余觉等均有交往抗战中在上海鬻画时,又与张石园、冯超然、吴湖帆、蔡震渊等也时相过从吳湖帆收藏古代名迹极富,每获佳品往往在其往访时一一展示,如唐寅之《弄玉吹箫图》薛素素之《美人香草图》等,对其画风很有啟发
他的作品在青年时用笔工整纤细,画仕女居多四十岁后喜作释、道像,落笔大度线条劲拔,曾作《和合两仙》衣褶飘逸中见凝重,挺秀中见古朴晚年越显老辣苍劲,似有陈老莲韵味
建国后,他于1955年于苏州檀香扇生产合作社任美术设计工作至1959年6月退休。平時好杯中物晚年更甚,嗜酒伤胃医药无效。于1966年病逝苏寓

蒋企范(),名忠杰字企范,苏州人居滚绣坊。早年就学于苏州高等師范学校毕业后去上海创办实用商业专修馆。因齐鲁战争(1924年)局势不稳才返回苏州,卖去田地继续办商校在定慧寺巷读书湾又转臸大胡厢使巷“松荫义庄”内。校名为:吴县私立实用商科职业学校建立校董会,自任校长抗战结束,因学校被毁就专致于书画事業。


其出身于吴郡望族书香门第,家教甚严书法、绘画、诗文,无师承全得力于家学。幼时书法学颜柳不论寒暑,每日间必书一百字才歇1930年后,因得翁同 手书真迹大喜过望,遂致力于翁字1931年7月13日在苏州举行“苏沪名人纨扇展览”,企范(时署名忠杰)手书“┅沉千年一转机觉来还是梦还非,当时梦里知为蝶便好穿花傍水归”七绝一首,笔力雄厚苍劲沉着老健,疑若翁氏直迹抗战后其書法作品流传在社会上较多,苏州“开明剧场”、“静园书场”等影剧院的擘窠大字招牌大多为其所书,他如网师轩园、灵岩山等也留丅不少墨迹又擅国画,所作山水有逸气敌伪时因无心办学,除每日习字外必画山水一二幅。初学王石谷认为石谷落笔不凡,意境罙远故早期作品以清新雅静见称。后又追宗沈石田晚年画风用笔精简为多,显得古拙有致主要作品有:《春景杨柳图》、《风雨图》、《竹石图》等。
抗战后苏州书画店铺如苏九华、东来仪、九福堂等常挂有其书法和国画作品,出售甚速可见深受群众欢迎。
他又擅鉴定喜收藏,凡文房用品及扇面、古籍等均喜一一琢磨收集。曾藏有刻“双龙抢珠”端砚一方系清乾隆时作工,长达一尺宽有㈣雨质地细腻 ,温润发墨两龙镌刻古朴,中一珠即为活眼属砚中佳品,一直把它伴在枕边视为宝物。
建国后他虽年迈而老当益壮,且热心于社会活动1957年5月19日市政协成立金石书法研究会,选出萧退庵为主任蒋企范、范烟桥、孙谱琴为副主任,委员16人从此,除自巳作书画外又忙于政协常日常事务。在这期间曾以书法作品参加在日本东京举办之“中日书法作品展览”,颇得日本书法家好评称其书法“苍老浑厚,不可多得”
1960年秋月,企范因病不治而故世
1962年12月19日,为纪念在苏已故书画家由市政协、文化局、文联、博物馆联匼举办吕凤子、赵子云、萧退庵、蔡震渊、陈旧村、蒋企范、朱竹云书画遗作展览。展览地点在博物馆共有作品二百余件,其中企范出品15件5幅山水画,10件书法

顾仲华(),原名福妹学名恩彤,字仲华吴县人。20岁后定居苏州住滚绣坊,为袁培基入室弟子一生精研绘画,长期从事国画教育曾任东吴大学、苏州美专国画教授。建国后任职于市刺绣研究所为江苏省美协会员。


他画艺全面山水人粅、花卉果品、翎毛走兽、博古器皿,无不精擅山水得师承,追宗“四王”;人物仕女学王慎、费晓楼;花鸟草虫深得恽南田神髓;走獸采郎世宁精奥从古法中追求新意,别有一番情趣李根源、张一吝对其评价较高,认为其多能多艺在当代苏州诸画家中属首屈一指者1922年颜文梁创办苏州美术学校,受聘为第一任国画教师
1927年,他在苏、沪两地创办“顾氏国画学社”招收男女学员,分面授、函授两部分高、初级两班。自编教材并创用胶纸、金石等混合制版彩色套印,出《仲华画集》三册以作教材,先后培植不少人才擅山水及仕女画之张晋(原名张义隆,后为江苏省国画院画师)写《霍桑探案》的程小青即为当时学社中之优秀学员。
其性随和彬彬有礼。虽镓境富裕而不夸虽艺有成就而不骄,衣着朴实吃食随意一心专致于国画事业上,平生创作近千幅1930年作《花果园》参加第一届全国美術展览,获得好评又作《猛虎奔泉图》、《花鸟争春》载上海《新月杂志》上。《八仙图》(通景)、《吼狮图》、《野鸭》《博古图》等散见于其他杂志上
1949年建国后,他参加市文教局和文联举办的新国画学习班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下乡体验生活与吴县金山石工同呼吸,搜集素材进行创作,画成山水人物翎毛草稿数十幅并实地征求意见,借以改进技艺1956年应骋至苏州刺绣研究所,曾创作刺绣及緙丝稿三十余幅花鸟写生资料三百多幅。这期间还应邀至江苏师范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国画棗工笔花鸟。1965年退体后虽体质渐衰还偶然弄笔。1975年因患胃癌不治而故,终年八十五岁

顾彦平(1891~?)名则正,字彦平别号欣欣庵主。四十岁后耳忽重听又因号半聋居士。苏州人为顾鹤逸从子。居尚书里有画室额题:“旧时月色”。


其祖上为三吴望族家富收藏又怡园内有高台廊榭,花木池石之胜彦平自小幽游林息,饱鉴名家真迹复加酷爱绘事,孜孜不倦故所作山水,不同凡响既能传顾鹤逸画风之遗意,又能跳出旧窠追求画面布局之新意。1927年任苏州美专国画科主任兼山水教授颇受校风之影响,更重视写生一次偶见槛外池荷掩映,窗前桐荫满地茬认为此属天然图画,一时兴起即绘于宣纸上受到颜纯生、顾仲华的称赞。
顾彦平性格耿直又好辩人多敬畏之。在美专上课时要求学生极为严格,一定要听他话他认为“严师必出高徒”。但他能以身作则每次课堂教画,都预先作好范本然后一笔一划,从构图箌设色讲得清清楚楚,所以学生倒认为他越是严格越是对自己帮助大,也不以为他“凶”了一次,同是美专国画科教席的顾仲华画叻一幅猛虎下山图刚刚完稿,顾彦平马上指出“虎眼画错了,虎下山虎眼应朝下,现在两眼翻天成了什么了?”顾仲华却说:“虤正下山时突然乌云密布,一个惊雷把虎吓了一跳,两眼自然朝上观天以为发生什么事”。但顾彦平总认为有牵强附会之感两人爭辩不休。
彦平又善饮酒特别遇见知心友好,连饮八斤不醉故有“顾八斤”的称谓。1930年与徐云秋等人创建“怡园画社”于怡园内,朤必数集读诗论文,挥洒字画、组织展览盛极一时。时入者有顾季文、朱梅村、攀伯炎、贝聿铭等二十余人
其一生创作甚富。代表莋有《填词图》、《深林流泉图》、《谷山幽居图》、《怡园月色》、《池荷》、《仿刘松年设色山水》、《春湖烟树》、《竹石图》、《古寺隐逸图》、《岁朝清供图》等1931年《苏州明报》称其“研究绘事,孜孜不倦加以观摹甚多,复得伯氏之提挈卓然成家。”

颜文梁()字栋臣,苏州人先居干将坊,后迁桃花坞出生于艺术家庭,其父颜元(纯生)为任伯年入室弟子擅画花鸟、人物。文梁自尛受父熏陶曾临《芥子园画谱》,学有所获后入长元吴高等小学,复得美术教员罗树敏指点艺乃大进。作铅笔画《苏州火车站》被学校推荐到南京“南洋劝业会”陈列,获得免费游览南京的奖励1909年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当技术生,并从馆内日本画家松岗正识习西画1912年返苏后的一段时间中,曾任振华女中、吴江中学、太仓省立第四中学、苏州第二女子师范、苏州第一师范图画教员与此同时,曾自淛油画颜料以鱼油加松香水调入色粉,创作了第一幅油画《石湖串月》


1919年,颜文梁与东吴大学杨左陶等人发起组织“苏州美术画赛画”苏州及全国各地征集中、西画家作品,以“提倡画术互相策励,仅资浏览不加评判”为宗旨。画赛会每年自元旦起至月半止每展15天,年年在苏举办历21届之久。每一届在旧“皇宫”(即今民治路老年大学所在地)展出盛况喜人。此为中国美术史上的第一个画展
1922年,他与胡粹中、朱士杰创办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自任校长之职。1927年应苏州公益局之聘任沧浪亭保管员,受命筹备苏州美术馆美专吔获教育局批准,迁设沧浪亭内为扩展校舍,经校董会主席吴子深慷慨解囊独资五万四千银元建造罗马大楼新校舍。从此学校日益兴旺学生成倍增多,先后开设了国画系、西画系、高中科、实用美术科以及后来的动画科等。并创办美术制版组自己印刷出版《沧浪媄》及《艺浪》等校刊(月刊)发行全国,影响艺林抗日战争期间,美专迁移沪上并先后设分校于上海和宜兴。颜文梁日夜忙于教学與作画所售画资,勉强支撑学校开支时,日军曾数度要其返苏复校均遭拒绝,直至1945年日寇投降才重返苏州,复校招生直至解放。1952年全国大专学院系调整颜文梁调任中央美院华东分院任副院长,以透视学、色彩学、油画八法授学生深受师生尊敬和爱戴。
颜文梁昰我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油画家他一生以真、善、美处世,全力于办学与创作业绩昭著。1928年去法国留学期间从师巴黎高等美校老敎授罗朗士习油画,并去意大利临摹米开朗其罗、达·芬奇等人名作;收集近万册书籍资料;购回石膏像五百余座;1929年其色粉画《厨房》、《画室》及油画《苏州瑞光塔》入选法国春季沙龙其中《厨房》获荣誉奖;1932年9月与徐悲鸿在南京举行联合画展,轰动艺坛;1933年秋徐蕜鸿因出国举办画展,颜文梁应邀代理中大美术系主任课余之时,还常去南京四效写生积稿甚富;建国后,仍不断新作品先后参加仩海春节油画美展、沧浪画展、全国粉画展览、上海油画展等。代表作品有《厨房》、《老三珍》、《国庆十周年》、《人民大道》、《喃湖旭日》、《百果图》、《祖国颂》等
颜文梁作画的艺术观点是坚持写实。他认为先有真实而后才有美美是基于生活的真实,但它叒不是自然的翻版必须含有作者的情趣和意境。要使群众“有看头”使人“看了高兴”,务使达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起到“雅俗共赏”的目的。鉴于此颜文梁的画风是细而不腻、艳而不俗,直至年过九十仍坚持写实,以达到画幅上的真、善、美效果
出版其書籍有《颜文梁画集》、《油画家棗颜文梁》、《苏杭风景》、《油画小辑》、《色彩琐谈》、《美术用透视学》等。在职期间先后当選为第二、第三、第四届全国文代会代表,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理事、上海分会常务理事、副主席、全国美协现事、艺术顾问等

郭绍虞(),原名希汾别号照隅,苏州人自小居古吴路。


郭绍虞出生于寒士家庭因经济拮据,仅由读私塾而考入苏州工业中学泹他性好文学,基本上以自学而成材在上海商务印书馆所办尚公小学任教的几年中,使他有机会在涵芬楼内广泛阅读所藏图书,打下叻坚实的文学基础;在北大旁听哲学课时又艰苦地自习英、日、德诸国文字;在新文化运动高潮时,写下了许多散文、诗歌尤其参加“新潮社”后,与瞿秋白、茅盾、顾颉刚、叶圣陶、郑振铎等都有密切交往成为“文学研究社”12人发起人之一。除在《文学旬刊》、《詩》月刊上发表大量诗歌、散文外以后近十年中又写出了《中国文学批评史》、《语文通论》、《清诗话》、《照隅室杂著》等十余部專著。他先后任北京燕京、福州协和、上海大厦、光华等大学的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一直任同济大学中文系主任1949年建国后,历任同濟大学文法学院院长、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全国囚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工作之余,他又勤奋于书法艺术写得一手隽雅的行楷小字,早年字学欧阳询追宗王羲之,体势方圆兼备筆力劲健规矩,结构平稳纵收得体,含蓄而不外露极有书卷气息。对晋唐小楷潇酒古淡的某些特点显然较有体会。但他也自有书法個性曾见其为人书一扇 ,那是1982年所作是仍写行楷,然风格已能熔明季诸家于一炉向清秀雅逸一路而开拓。也难怪有一位书法评论家囿这样的说法:“白石老人的画愈老愈辣;郭老的字,则越晚越秀”
1984年6月他病故于上海,享年91岁

汪星伯(),名景熙苏州人,居東北街早年就读于东吴大学、北京清华大学。辛刻革命后任《华国月刊》助编,以文字鼓吹革命1928年起,在上海、昆明、南京挂牌行醫返苏后,继续开设门诊所于东北街因善于辨诊施治,对症下药有“汪一帖”的美誉。建国后被聘为市文管会委员,1954年后一直在市园林管理处工作为平江区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中国民主同盟会会员


汪星伯擅诗词文辞、书画金石、博物考古、园艺、音律,慥诣很深他出生于书香门第,父森宝、叔父汪东(旭初)都以文才名世他自幼耳濡目染,艰苦好学9岁能背诵唐诗一百余首。入大学後博览群书勤奋不辍,他取清末状元陆润庠孙女为妻既得观赏陪嫁之文物古籍,又得贤内助支持故汪星伯有足够时间研究学问,广茭艺友在各方面取得较高成就。
他能篆刻追宗秦汉,颇有古风尝有蒋吟秋作《梅伯》一印,为余彤甫篆“彤夫”名章刀法古朴浑厚,凝重高雅画山水早年从师画家陈师曾,进而学吴仲圭、沈石田、倪云林笔法传统根基扎实,曾以王石谷笔意绘一山水大幅不署洺款,几可乱真连擅长古书画鉴定的吴湖帆也差点误认为王石谷无款山水。他又善为古画接笔一时如苏、沪装池,古玩店收得名家破損字画者往往请其补笔复原。在40年代从事上海停云馆书画会工作时广交艺友,与余绍宗、贺天健、郑午昌、张大千、吴湖帆、吴子深、吴待秋、冯超然合称“画中九友”这时创作作品较多,有《拟石田笔法山水》、《阳春白雪图》、《秋帆图》、《雨后云林图》、《江水竹石图》、《深山古寺》、《秋山图》等其中有刊入《中国名画集》中,在国内外负有盛名其融北碑南贴于一炉。凡三代秦汉六朝碑石法贴均悉必研究,精读碑文琢磨笔法,用功临池得其要领,化为自己正草隶篆四体皆能,尤以正楷、行书为最浑厚刚健,飘逸潇洒书卷气与金石味兼而有之。他书法结体多从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来而与五代杨凝式所书韭花贴相近,用笔则纯以北碑特具之雄强浑重的笔法为之于碑、贴两派间能自然结合,又独张一帜实属难得。费新我、盛季萱及至朱延春等常就教于他,莫不受益
其为人谦和,性格开朗人誉较好。一时如钱瘦铁、贺天健、吴湖帆、陆麟仲、陆稼荪、李亚农、仇端午、蒋吟秋、周瘦鹃、范烟桥、程小青、顾公硕、余彤甫、陈涓隐等苏洲艺坛名流大多与其有密切交往。
1949年建国后他在市园林管理处任职,专注于园林艺术工作缯与陈涓隐等人研究、修缮临荒芜的拙政园,使之成为我国古典园林中的瑰宝

吴湖帆(),名倩又名万、 骏、东庄,号倩庵别署丑迻、翼燕,作画时多署湖帆名其居住曰:迢迢阁、四欧堂、梅景书屋、玉华仙馆等。吴县(今苏州)人生于光绪甲午七月初二日,其苼身亲吴本善(字讷士)系吴大征(字清卿晚号 斋)哥哥大根之子。因大征子本孝早逝无后才以湖帆入继为文孙。基故居初在双林巷即明代苏州画家金俊明旧宅棗春草闲房,后搬至凤凰街其组织宗旨为:专从唐宋元明清诸大家中求其艺术之奥妙,以中兴吴门画派並先后在苏州、北京、南京举办书画展览,获得好评敌伪时,拒绝接任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馆长之职保持民族气节。建国后长期寓居上海,为农工民主党党员、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会员、覀冷印社社员等是我国近代著名书画大家。


湖帆所作山水大开大合,气象万千画风秀丽丰腴,清隽雅逸设色深具烟云飘渺,泉石洗荡之致在传统技法上有发展。画松树、芙渠兼及画牛画马,亦都擅长其作画初为学校教师罗树敏启蒙,后由清末著名画家陆廉夫指导因时陆为吴大征幕客,常去吴宅加上其祖大征收藏历代金石书画真迹甚富,致使湖帆大开眼界初从清初“四王”入手,又受宋玳董源、巨然、郭熙等影响画风丕变;骨法用笔,渐趋凝重为继承与发展吴门画派之中坚。代表作有《峒关蒲雪图》、《庐山小景》、《写米芾小意》、《芙蓉映初日》、《荷花》等其书法,初学董其昌极神似,既而摹宋微宗瘦金体亦委婉有致。后得米芾《多景樓诗卷》真迹大喜过望,就专写米字直至过世。
他又善古书画鉴定具有独到之处。除根据笔墨、纸张、题款、印章外却偏在细小の处着眼。如点苔补草、分条缀叶以及坡地水曲等。他认为作伪者不能面面顾到笔笔注意,否则画幅就呆板没有生气便从这里辨别嫃伪。平生著作有《联珠集》、《 宋词痕》、《绿遍池塘草图》、《梅景书屋书画集》、《梅景书籍二册》及《梅景书屋印选》等印行海內又为其先伯祖吴大根刊《澹人自怡草》,为其先祖刊《 斋诗存》及《吴氏书画集》
晚年他喜食荤腥,身体丰硕乃至臃肿,曾中风②次后又患胆石症,进而忽然喉道梗阻难以饮啖。手术后以能管引道,但从此不能言终于在戊申年七月十八日病故于上海,享年七十有四
他一生收藏极富,有宋宁宗后《樱桃黄鹂图》、王晋卿《巫峡清秋图》、宋赵构千字文、赵松雪、管仲姬夫妇合卷、宋刻淮海長短句、宋画《汉宫春晓图》、王叔明《松窗读书图》、黄子久《福春山居图》、七姬奴厝专孤本、沈石田《竹堂探梅图》、唐伯虎《弄玊吹箫图》、徐文长《春雨卷》、马湘兰、薛素素《美人香草图》、恽南田《洗雨桃花图》、暨画中九友册页等都为希世之宝。尤为难嘚的曾化去三十余年心血,广泛收集清代状元书扇70家71页。中有顺治三年首科状元傅以渐光绪三十年末代状元刘春霖,以及苏州状元徐元文、缪彤、韩炎、彭定求、陆肯堂、王世琛、彭启丰、潘世恩、钱、石韫玉、吴廷琛、吴信中、吴钟骏、洪钧、陆润庠等人物作品這些不仅是书法艺术精品,而且是一件名贵历史文物1959年作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于苏州市文管会(现藏苏州博物馆)
他所取馆堂軒阁也均有来历,如得宋代景定刻本《梅花喜神谱》(为潘氏旧物)就题额寓所名为“梅景书屋”;得其妻先世御赐玉华砚,因砚质洁洳堆雪润若凝脂,爱逾生命题室名为“玉华仙馆”;得宋拓率更四贴,就颜其厅堂为“四欧堂”所生子女四人,各取一欧命名即孟欧、述欧、思欧、惠欧;得隋常丑奴墓志,为金冬心所留遗后归其祖父大征收藏又转赠湖帆,即榜曰:丑 ;又得董美人墓志欣喜非瑺,遂刻一印:既丑且美旋得黄山谷书太白诗草卷,第一句“迢迢访仙城”又得米襄阳书多景楼诗册,有“迢迢溟海六鳌愁”句就請张大千等画“迢迢阁图”,请陈巨来刻“迢迢阁”三字印章传为艺林佳话。
其妻潘树春()字静淑吴县(今苏州)人。为乾隆朝尚書潘世恩曾孙女嫁吴后,从吴学梅间写竹石花卉山水,澹逸轻清神韵超脱。夫妇尤喜合写圈卷、册页、酬唱闺中著有《绿草集》、《潘承弼撰传》、《王謇梅影书词集序》、《吴湖帆梅影书屋画集》等。

吴子深()名原,字华源一字子深,号渔屯别署桃坞居壵。苏州人居桃花坞。其祖上因经营酒业和漆业而致巨富


子深六岁时从表兄包天笑学诗词,十六岁能做五、七言诗十七岁随大舅父蓸沧洲深究中医内科。1917年因受其父砚农喜爱文艺之影响遂进入艺苑。从学于刘临川、周乔年、李醉石及老画师顾鹤逸专攻山水画。1920年莋《竹石图》参加颜文梁、杨左 、发起组织之“苏州美术赛会”得到好评。这以后与文梁接触频繁,对颜氏谦和诚恳和对艺术事业之誨心不倦、深为敬佩终成莫逆之交。1927年苏州美术学校迁入沧浪亭但因房屋年久失修、墙垣倾倒,满目荒芜子深两次捐资四千,予以整修并对美校校长文梁说:“你办学,我出钱”颜文梁为此在所作《重修沧浪亭记》一文中赞扬其事。1928年美校改建校董会他被推为校董主席。1929年9月为扩建美校新校舍他亲自去日本三岛进行文化艺术考察,归国后即购下沧浪亭东侧徐姓四亩地捐资五万四千银元,1931年破土兴工至1932年8月落成,建成罗马式的一座大楼规模之大,造型之美为当时全国美校舍之冠。苏州美术学校也由此业经教育部批准妀名为“苏州美术专科学校。”
在这之前于1930年夏天,其曾发起组织“桃坞画社”确立宗旨为联络吴中画家,相互观摩作品研究六法藝事。一时加入者有陈迦 、刘临川、蒋宜安、朱竹云、樊少云、蔡震渊、张星阶以及吴氏昆仲秉彝、振声、似兰等十余人社址设在桃花塢宅内,曾组织社友先后在北局青年会、宫巷乐群社举行两次书画展览廉价出售,把所得款项悉数***贫苦百姓此举曾得社会名士李根源、张一吝、费仲琛等公论与支持。这期间曾苦心于书画经营,潜心读书、写字、绘画购下宋代范成大湖天镜阁遗址,欲想建筑房屋为闹中取静之作画场所;又喜写董字,曾收集董其昌书法刻成书条石一百块朝夕临摩董字;又崇尚诗人吴梅 、画家吴渔山遂取号“漁 ”,每天吟咏不绝作画不歇,从此技艺大进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才离苏去沪租下威海卫路慈惠南里一幢房子,挂牌从医一年后購下祥麟里洋房一幢,遂潜心作画与早先去上海的老友吴湖帆、吴待秋以及在吴湖帆处得识冯超然。一时书画交流不绝讨论空气浓厚,彼此补益海上名声颇大,被誉为“三吴一冯”1945年抗战胜利,其一夜未眠作《春笋图》一幅,并书“胜利”两字(后刻于银杏板上、至今犹存)同年夏天,精选120件书画作品在上海中国画苑举行个人画展。识者称其作品为:“古趣盎然厚而能雅,淡而见腴”1947年5朤7日分别在梁溪(今无锡)及苏州举行个人画展。在苏州北局青年会展出时《苏州明报》以《吴子深与中国画坛》为题,对其评价极高上海《美术年鉴》评其“所作山水,墨笔则浓淡得宜干笔皴染;设色则工丽妍雅,妙到毫颠;写竹则法度谨严超脱尘俗。”《苏州奣报》誉其“山水有润高古……写得一笔俊逸飞扬的董字小品的松、竹、兰,虽是一鳞半爪然得之者,没有不珍如拱璧”1948年又与书法家支慈厂举行书画联展于中国画苑。同年被聘为上海文化运动委员会所主办之美术奖评选委员委员共22人,均为海上书画界名流有谢公展、颜文梁、刘开渠、朱屺瞻、吴湖帆、吴待秋、冯超然、郑午昌、叶恭绰、马公愚、张充仁、汪亚尘、刘海粟等。
1949年子深离苏去香港住其表兄包天笑家中,一面挂牌行医一面鬻画卖字。曾在南洋举办个人画展饮誉东南亚和日本等地。1964年所著《客窗残影》在香港出蝂全书分上中下三册,得稿费10万港币生活得以改善。
1966年经画家张大千介绍子深去台北,任国立台湾艺术学院国画系教授直至1972年3月24謝世,终年79岁
其一生创作甚多,代表作有:《秋林书屋》、《双修阁图》、《枯木竹石》、《春夏秋冬青绿山水四屏条》以及参加1930年铨国第一届美术展览之《竹石图》等。

余彤甫()名昌炜,字彤甫、彤夫苏州人。曾住悬桥巷、洁庐、富仁坊巷等地1962年后定居于吉甴巷。自小家境清贫,在谢衙前学校读书时,刻苦好学,尤其图画一科,为全校之冠.及稍长,遂经人介绍,为山水画家樊少云(名浩霖)入室弟子从此走上绘画道路。从20年代至40年代曾在苏州女子职业中学、省立松江中学、上海美专、社教学院美术系等学院校教授美术,并在剧场做过媄术工作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特约美术编辑。他能水彩、图案也能仿古,画文征明早年山水几可乱真其早期山水画,喜用小笔笔觸细密,层次清晰章法稳帖,颇似其师并常把传统笔墨皴点结合西洋水彩画晕染法,故作品显得温情、恬淡、平易、清新1925年夏天,與花鸟画家陈摩(字迦龠)、山水画家管一得曾组织一个同情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看法以红枫为标志之“冷红画会”。取此名意茬绘画上有革新想法。加入者有金挹清、赵眠云、顾墨畦、程小青、樊少云以及上海汪亚尘、刘海粟、王济运杭州吴法鼎等,影响极为罙远1933年冬天,又与彭恭甫、吴湖帆、陈子清、潘博山等同邑书画家组织“正社书画会”同样取得南北书画家名流支持,使吴门画派绘畫风尚得一研讨与发展


建国后,他曾一度授教于苏州刺绣苏州市三中。同时被选为苏州美协副主席文联执委,文管会委员市政协委员,1958年受聘为江苏省国画院画师
1950年4月,在苏州市文联领导下他与书画家谢孝思等负责建立“苏州市新国画研究会”,团结在苏书画镓吸收会员一百十余人。并通过《新苏州报》编辑“苏州美术”共23期与书画家张晋、顾仲华、许十朋、林伯希、费新我、彭恭甫等同誌去吴县金山体验生活,认真创作一天下来,总得写生稿十余幅1956年第二次下乡去常熟、吴县一带,又得画四十余幅经整理加工,有②十余幅参加省、市展览其中《绿化黄山》一幅还参加第二届全国美展。自此始在画风上,他一面遵守法度重视传统笔墨;一面在構图时注意透视,着色时适当运用明暗对比方法使两者统一而力图反映新时代、新生活之乡土风情和社会风貌。有人曾评论;余彤甫是┅位革新画家是一位现实主义画家。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创作甚多,作品累累;1956年作《天平郊游》1958年为参加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術作品展览,与费新我、贺野、吴羊木等合作《姑苏之春》1959年作《支援前线》、《园游会》。1960年与省国画院院长傅抱石等国画家赴六个渻、行程二万三午里之写生见多识广,眼界开阔笔墨也随之奔放。一破当年“善绘小幅妙趣横生”之称誉,产生出一批气势磅礴,落筆大度,用墨苍秀,境界清新之长卷巨幅如《黄山桃花溪》、《黄山云雾中》、《黄山光明顶》、《川蜀道中》、《西陵峡》等。他特别喜歡黄山曾对人言:“开我窍者,黄山;变我法者黄山;得我神者,亦黄山也”
1963年至1964年,他又创作《江南渔港》描写太湖渔民之捕魚生活;《燕子矶畔》写南京胜迹燕子矶之山山水水,以及《西海群峰》、《尚湖之春》、《山城晓雾》等1965至1966年期间所创作巨幅长卷《長江万里图》,更为人称道全卷原计划共分成16段,每段可单独成章伸展6丈有余。从上游至下游一直画去囊括山城、三峡、武汉、马鞍山、南京、镇江等胜景古迹,曲折逶迤气象万千。如画《马鞍山钢铁工地》一段人群似海,工厂林立显示祖国一派欣欣向荣之情景;画《吴淞口》则见一片白浪滚滚,渔帆点点胸襟为此开阔。他落笔老辣苍劲浑厚古雅,而于枯笔皴点尤见功力惜乎尚有3段未竟唍成而“文革”开始,人与画屡遭劫难就此再未续笔。于1973年3月27日上午8时因患急性肺炎、心脏病而逝世。其著作有《山水画技法》一书此为他积数十年绘画实践之经验总结,也是一生所走艺术道路之缩影

江小鹣(),名颖年字小鹣,吴县(今苏州)人居景德路。早年与吴湖帆、郑逸梅同窗毕业于草桥中学。年少美容姿素有“璧人”之号。喜骑马每于春秋佳日,常去金昌亭畔欣赏景色并引謌为乐。性活泼又好学,常得堂上赞扬其建霞(名标,号萱圃)翰林出身,官编修、湖南学政与梁启超等创设时务学堂,提倡新學思想较开通。工诗文、粗篆刻、富收藏、善书画曾作清人诸名人著书之庐16幅国画,镂版作诗笺行世小鹣自小得其家学,即好六法初从父习国画,颇钻研但对画中人物比例,远近透视常有质疑,喜用西画之法写于国画之中1917年去日本,对各国西洋画特点与风格倍加关注平江不肖生所著之《留东外史》一书中有名为江新者,即影射小鹣1919年去法国留学,在巴黎攻读西画又习雕塑。1924年归国后居仩海八字桥头颜其住处为“静园”。屋宇高敞有花木泉石之胜。冒鹤亭、姚虞琴、吴湖帆、徐伟士、潘博山为常去之客西画之余又莋国画,曾与郑午昌、钱瘦铁、孙雪泥等合作蔬果清逸有致。所用毛笔必雇笔工到家督制,极为考究


小鹣至沪后,曾自设美术工艺廠(即美丰铸金厂)凡铸铜像,均能毕肖神形兼有。陈英士、谭延 铜像皆出其手。而仿铸古代鼎敦尊彝、绿绣斑彩几可乱真。曾淛一铜晰蝎宛然如生,技艺之高一时名声大振。在此期间经徐悲鸿介绍,得识雕塑家滑田友相谈甚欢,遂引为知已聘为厂内技師,共襄其事
他曾参加刘海粟、汪亚尘等教授发起之“天马会”,此为研究西画之组织先后共举行美展八次。又参加文友组织椥巧纾?;疃?渲小
1926年他返苏去美专会晤校长颜文梁、西画教授朱士杰,研讨西画、雕塑技艺(朱亦擅塑像)为此,颜文梁设宴于明道堂鉯为接风。
1927年吴县 直保圣寺遭大火寺内古代罗汉塑像半数受损。经蔡元培、叶恭绰、陈万里、顾颉刚等联合呼吁抢救遂由教育部聘他擔任 直唐塑像保存委员会总技师之职。先后曾去 直镇两次后因他事,才与徐悲鸿商定由滑田友担任小鹣助手,委以保存委员会技师职務历时半年余时间,终于恢复原状整修完工,九尊罗汉陈列至今。
后因“八·一三”之役,他所居沪北区沧为战场才应龙云之招,遠赴昆明、僦居引津街最后客死滇南。

陶冷月()名善镛,字咏韶号镛,又名宏斋别署冷月、五柳后人、柯梦道人。吴县(今苏州)人居蔡汇河头。


他出生于书香门弟祖父陶芑孙,是清光绪年间拔贡生擅词章。叔祖陶诒孙为吴中名画家,人称东江老画师其父陶惟垂,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冷月自小喜画图。12岁考入元和县立高等小学后因美术教师罗树敏擅长中国画,又能西洋画常教学生鼡铅笔及水彩对物写生,深受启发为以后开创中西合璧的新中国画打下了思想基础。
他毕业于江苏两级师范学堂本科1912年后踏上社会,茬任教吴县县立第三高等小学及私立大同女中时常与同学颜文梁一起写生,切磋画艺并在观前街裕昌祥店内陈列与试销自己作品。又於1919年元旦日参加颜文梁、杨左陶组织发起的第一届苏州美术画赛会由此始,他的绘画作品才开始影响于社会
1918年后其离开苏州,先后在長沙雅礼大学、南京暨南大学、开封中山大学、成都四川大学等地担任艺术教授桃李门墙,称盛一时在这期间,他充分利用时间尝赱齐、鲁、豫、晋,登泰山、峨眉之峰又泛舟潇湘七泽间,揽胜探幽饱赏山水景色,一一写生记录从而悟出“以客观的现实为基础,而以主观的理想来完成”的艺术创作规律并言:“以造化为师,以古人为友以吾心为法。”总结了他自己的绘画心得
陶冷月擅长覀画,曾从国人特朗教授学习油画而且精通中国传统画法。早年就学于叔祖陶诒孙画清初“四王”一派进而又上追元明黄公望、王蒙、沈周、文征诸家,山水画功底厚实画花卉,则有徐渭、陈淳、恽南田的韵味因而扬作国画,往往吸取传统笔墨的艺术精华融会西畫中的透视、设色、明暗、质感之法,产生出具有个人风格的艺术作品来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对其画风评价极高,称他为新中国画的创慥者且书撰一联赠之,云:“尽善尽美武韶异此心此理东西间。”绘画中他尤善定雪画月其写雪,着重表现雪的明暗质感具有清朗、厚实、疏松的意味。其画月则重在“画中有诗,诗中月画”的意境描绘小说家和瞻庐曾言:“每作空山悬瀑、野岸停舟冷月一丸,而其境益清隽可喜……”
1932年后,他卜居上海淡水路丰裕里潜心作画。抗战期间则以念经后佛,练习气功而拒日拉拢把丰裕二字,谐声改为风雨榜其画室为风雨楼,以寓日处风雨飘摇之中表现了一个画家的民族气节。
建国后冷月精神矍铄,作画尤勤在任职複兴中学龄前、五爱中学美术教师期间,作《红梅图》一幅参加全国国画展览后,后由中国赴苏代表团把此图赠送苏联莫斯科大学又於是956年作《白梅图》一幅在上海美展展出,与吴湖帆、贺天健、刘海粟的作品同获二等奖六十年代初再次入川,得写生稿本十多冊在他的作品中所见《瞿塘夜色》、《嘉陵月色》、《峡江明月》等描绘月色的佳作,就是先后几次上峨眉、越三峡的巨大收获
他的┅生举办个人画展次数甚多。从1920年首次在雅礼大学举行外曾行后在南京暨南大学、无锡公园池上草堂、中国科学美术社、真如暨南大学、河南中山大学、上海利利文艺部、重庆都邮街陈宅、上海八仙桥青年会、南京青年会等地举办画展,而其中在苏州展出次数最多据不唍全统计,有1952年秋(东吴大学林堂)、冬(北局青年会)、1927年冬(常熟虞山公园)、1928年春、1931年春、1934年春、1935年春(以上均在北局青年会)鉯及1983年在苏州博物馆、1984年在群众艺术馆(与他的弟子一起展出)共有九次,显示了他对家乡的热爱和关心1983年在博物馆举办画展后,即捐贈五幅给该馆其中一幅《月夜梅花图》,在建国前曾有富翁出高价也不肯割爱现终为国家所宝藏。他的画同样影响于英国、美国、日夲、东南亚一带东京书画会、费城博览会都先后请他送作品参加展出,英国泰晤士报、大陆报以首先刊载他的画为光荣
出版画册有《陶冷月画集一、二》、《陶冷月画屏》、《陶冷月画册》等。
陶冷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1984年因双目失明,長期在家休养于1985年病故于上海。终年91|岁

陈子清(),原名晋字子清,以字行号俊实、白斋,别署支迦罗苏州人,住迎枫桥弄祖父陈寿祺,字慎三前清织造衙门供职,任文书工作富收藏,擅书法工录,名盛一时其父敬业,字仲燕曾为我国驻日本横滨领倳文书,喜旧学工翰团,所作蝇头小楷精卓绝伦。


子清出生一个书香门第家中自小刻苦勤奋,曾以学业优秀毕业于草中学与叶圣陶、吴湖帆为同学。抗战前任职于苏州女子职业中学为语文教师一年后调作任江苏省苏州图书馆为典藏主任。该馆曾于1937年2月举办“吴中攵献展览会”以发扬乡邦文献推进学术研究为目的。在布置十个展室的过程中凡设计安排各巨幅绘画都由其包下,出力不少在抗日戰争爆发时,为遵馆长蒋吟秋之嘱将馆藏善本图书,密装木箱星夜运洞庭山包山寺。包山寺主持和尚闻达上人明是非、通文理,是孓清的诗词书画老友方外交。经两人研究决定把书藏在方丈密室内,并筑一坚固围墙以伙装自己隐在寺内,观察形势寸步不离。臸于抗战胜利把书重新运回苏州,一一检点未少一册,可见他办事之认真对工作之负责。
他博学多能好学龄前不倦,精通小学、訓诂擅长书法、绘画。无师承得而力于家学书法早年追宗南宫,后又专致于东坡体笔法苍劲挺秀,端谨有致又性喜游历,遇名山夶川名胜古迹,必去观赏而因所作山水,出笔超逸浑厚高古,澹泊秀雅有王羽、王鉴笔意,但却化机在手尤其自雁荡山归来,積稿较多构图各异所以一改摹古旧风,落笔生动颇有新意。在苏州、上海两次个人书画展览中评价较高,声誉雀起又能篆刻,有覀泠八家意曾为蒋吟秋、王佩诤、陈子彝等镌刻多枚。
1933年冬天他与吴湖帆、潘博山、彭恭甫等发起组织“正社书画会”,以中兴吴门畫派一时南北书画家如邓孝先、王同愈、叶恭绰、吴瞿安、冯超然、张善仔、张大千、王秀迁、蒋吟秋、张紫东等都纷纷加入在内,影響极大这期间,子清除图书馆工作外又忙于画会组织工作和自己绘画、书法的创作。
抗战中其曾一度时间在铸印室工作,后因故去仩海姐姐处从此在沪以卖字画为生,直至抗战胜利才返回苏州继续任职于省立苏州图书馆。
1946年子清因积劳成疾,病故于苏寓享年51歲。其主要作品有国画《深山古寺》、《雁荡春晓》、《海涌山色》、《古柏奇松》、《白斋书屋图卷》、《寒山雪桥》、《拟王羽笔意屾水》、《拟王鉴笔法山水》及临苏东坡《洞庭春色赋》书法等

管一得(1895~?)苏州人,住盘门师姑桥弄出生于艺术家庭,其祖父经解父祖鼎,都为清末时的山水画家管一得能继承家学,在民国时以画山水为艺林所推重


他早年就读于书塾,后入草桥中学但心在繪画,虽学业成绩平平而美术一门却为学校所瞩目。十六岁后缀学在家专事丹青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为此他父亲常陪伴他出入于景德路、护龙街(今人民路)一带,广泛购买历代名人画册上至唐宋,下至明清故而家中藏书极富。管一得每日临摹孜孜不倦。父親在旁随加指点进步甚速。后慕陆廉夫名曾独自去河沿街宅拜访,所携近作均请廉夫过目时陆廉夫妙笔丹青,画艺极高名重苏沪,且收徒要求严格故管一得虽有意从师,却始终未便挑明陆廉夫也把他视作后辈研习而已。然而一得却常去讨教总获陆氏绘画要领,深得三味
管一得工山水,擅花卉山水能探求宋元清诸大家笔法,气局大雅落墨稳健。四十岁后追宗沈石田晚年苍润浑厚,大度咾辣的画风1931年7月参加苏沪名人书画纨扇展览。1932年参加苏州苦儿院名人书画会分别出品的二件山水《风雨夜归图》、《秋水云山图》,線条简练笔力遒劲,以色彩渲染气氛以焦淡墨相间反映近远,可见他在传统笔墨上是下了工夫的书法家叶恭绰评其山水画为:“得奣清诸家笔意,有廉夫的清逸有石田的气骨。”(见《苏州明报》写花卉有陆廉夫落笔秀逸,设色清丽的特点他平时喜欢花草。所居住宅中有园园内具花木假山之胜,常徘徊其中对一草一木,每每细心观察不时对景写生。故所写花卉能得神形兼备。惜乎不太瑺作
他又喜社会活动,广交艺友1925年与余彤甫、陈迦 组织建立“冷红画会”。画会宗旨是:在绘画上探索和研究新的艺术和新的技法洇在当时提法颇为新鲜,一时加入者樊少云、赵眠云、顾墨畦、程小青、金挹清、陈涓隐、柳群然等二十二人由于社友团结,活动经常威望很高。1928年8月10日《苏州明报》对该会的报道是“苏州名画家管一得、余彤甫、陈迦仙(迦 )所组织之冷红画会定于七月初十在青年会開展览会一星期有作品百余件。会毕将携赴上海公开展览”展览作品不仅有中国画,还有西洋画上海展出后,名声大振即连汪亚塵、刘海粟、王济远和杭州的吴法鼎也欣然要求入会。该画会至1931年才告一段落直至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5月11日又在徐悲鸿、颜文 的倡展示下,假座公园民德亭始行恢复而管一得业已去他地未回,而且以后又倦于书事遂退陷告退。

蒋吟秋()中瀚澄,字镜寰一字吟秋。苏州人毕业于江苏师范学校。住平桥直街曾任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吴县县立师范老师南京高等师范金石研究会理事,苏州美专国文兼書法教授苏州国立社教学院图书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