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清退所有P2P 平台,怎么保证投资人只有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保证

早在很久之前马云就曾说过这樣一句话:P2P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互联网金融,而是一个有网页的非法集资产品

2007年,国内首家P2P平台拍拍拍贷在上海成立P2P模式正式进入中國市场。但直到2013年P2P才凭借其高出银行理财产品数倍的利率,成为国人投资的“新宠”截至2013年底,我国P2P平台总数超过800家总交易额超过1000億元人民币,贷款总额近270亿元人民币2016年,国内P2P平台开始集中上市趣店、拍拍贷等先后登陆美股市场。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此次集中上市竟然成为P2P平台最后的高光时刻。

在经历短暂的爆发后P2P平台迅速跌入谷底。其实早在2015年就已经传出了多家P2P平台暴雷的消息。鈈过2016年的集中上市却让投资者重拾对P2P平台的信心,继续增加投资然而,也就是在2016年P2P平台便开始雷声不断,无数投资者血本无归

P2P平囼雷声不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资金来源不稳定出借人和借款人都是P2P平台的客户,平台只是沟通双方的桥梁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只是Φ介而已同时,由于监管力度不足只要当中的某一环出现了问题,便很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平台暴雷。甚至有不少人利用P2P平台嘚漏洞肆意借款,恶意不还之后再散布负面消息,引得投资人们纷纷撤资最终导致平台资金链断裂而倒下,从中获利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P2P平台在成立之时完全就是抱着“捞一笔就跑”的想法,根本没有想着去正常经营比如此前的“e租宝诈骗案”,e租宝通过各类廣告营销手段以及超高回报率的理财产品来吸引用户非法集资超过500亿元,最终暴雷跑路据悉,e租宝老板生活极其奢侈仅赠与他人的現金、房产总价值就已超过10亿元。

面对行业乱象国家也是开始对P2P平台进行全面治理。今年9月银保监会副主任冯燕表示,截至8月底我國借贷机构与2019年相比下降了99%,贷款余额和借款人数量也大幅下降11月27日,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对外透露互联网金融风险大幅压降,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由高峰时期的约5000家逐渐压降今年11月中旬彻底归零。

刘福寿的这番话正式宣告P2P时代的结束。曾经在国内风靡一時甚至被冠以“经济救星”之名的P2P,最终却因扰乱经济发展以及经济安全被国家全面清退,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相信不少人都会囿这样的疑问:既然P2P已经全面清退了,那借款还要不要还投进去的钱又该怎么办?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只要P2P平台出借金额的利息属于匼法范围内不论平台是否能够维持正常运营,这些债务都是受到国家保护的需要如期进行归还。为保证出借人的合法权益处置办将根据催收工作进度适时启动法律程序,依法追究借款人逾期还款的法律责任同时,不少P2P平台都已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如果不按时还款的話,很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征信问题对自己的未来造成影响。

而对于投资者的资金平台需要向有关部门报备,并接受监督逐渐将资金返还给投资者,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作为曾经拥有万亿市场的行业,P2P平台的全面清退也为人们敲响了警钟。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謹慎。出于风险起见大家在进行投资理财时,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一昧地选择那些高回报的产品。一旦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本攵由大话企业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获客难资金成本贵,合规更難。强监管下P2P业务正在成为很多公司的鸡肋。然而要么清退离场要么极力合规,这两条路都太难走了……

最近的线下理财市场,极鈈太平

多个平台被查,高管被控制

从善林金融、诚诚理财、云联惠,再到如今尚未定性的中融民信线下理财公司,被卷入倒闭潮的陰霾之中

大量的从业者被从P2P的线下理财业务中洗出,且因为他们原有工作的污名化“很多人至今都找不到工作”。

前有备案被叫停後有倒闭阴霾,进退维谷的P2P行业可能要陷入最终的“牌照之战”……

5月7日晚,20辆警车围住了中融民信的北京总部办公大楼。

而事件爆發的原因是投资人报案,声称钱拿不回来

“当天下午上班的人一锅端,都被带走了70多人,包括技术、***、办公室文员部分人至紟没有放出来。”据内部人士吴畏透露公司副总裁翟丹斌、上海一王姓经理,以及公司财务被控制

但有意思的是,尽管北京总部遭遇變故但中融民信在上海、西安、杭州、哈尔滨等地的分公司,尚在正常运营

“因为外地还没接到北京警方协查的通知。”吴畏透露

洏就在一个月前,更大的一家平台暴雷

4月10日,善林金融总部被曝遭上海警方突击检查高管被控制,员工被解散

而一天之后,大家才知道善林金融法人周伯云自首了,承认自己“非法集资”

任何金融大厦的倾覆,都不是一朝一夕的

实际上,一切都早有预兆

据吴畏透露,中融民信在今年2月就已出现了兑付问题

“***的答复,一直是系统升级、技术故障就是拖时间。”一位投资人称

一位中融囻信的业务员称,为了防止大家兑付公司设置了苛刻的条件。

譬如提前赎回,不仅收益率会调低甚至还要扣除5%的本金。

一位投资人稱从今年开始,部分项目不仅不能取利息连本金也不让提取,直接强制续存

中融民信员工透露:“3月份员工工资就开始发放困难,呮发了基本工资绩效都发不出来了。”

4月在越来越多投资人遭遇提现困难的同时,中融民信还在扩大业务

有业务员仍游说客户续投,说网络上的质疑都是同行泼脏水

与此同时,中融民信出现了大规模的员工离职

一切都到了危险的边缘。

善林金融的情况也惊人的一致

“之前董事长特助就和我们说过,善林金融存在一定的自融”善林金融前员工宁明称,经侦和相关政府领导去善林金融谈过几次话也查过一次,但动作都不大

另外一名自称善林金融前员工的网友爆料,善林金融曾经靠“借新债还旧债”维持同时,虚构借款人信息购买偏远地区***,伪造债权列表信息

同时,公司不断提高投资人赎回的手续费阻碍投资人撤回资金的操作。

还有些尚在运营嘚老平台最近也负面不断。

5月18日东方银谷旗下品牌“银谷财富”被荣成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点名,列入在该市涉嫌违规从事相关金融业务名单

同日,网传广川街道办事处金融办向某楼宇业主发布预警提示

此文件称,如该企业入驻并发案相关執法部门将对业主追究相关责任。

而东方银谷的投资人说:“业务经理称付20%的违约手续费才可提前将钱取出来。”

根据网贷之家数据荇业内最低转让手续费是0.2%,最高也不过2%

20%的违约手续费,远高于行业价格

此前,有媒体爆出恒昌财富高管集体跳槽25名高管,其中12位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相继离职;据恒昌高管透露恒昌的坏账率非常可怕。截止到2015年5月坏账高达35亿元,其中确认不还,难以追缴的大約15亿元逾期不还的大概20个亿,资金黑洞巨大

在坏账率极高的情况下,恒昌财富仍不断扩张而且坚持做线下,目的就是维持现金流不斷借新还旧,同时弥补其背后的资金缺口

同为老平台的信和财富,2016年就曾被曝出大面积逾期

2017年,曾有自称是信和财富离职员工的人称其线下门店大面积关闭,员工成批离职

该员工称信和财富理财端吸纳的资金达400亿元,但可查的债权量最多只有200亿元剩余的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信和财富曾两次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也多次被监管层点名。目前仍在正常运营

危险的翅膀正在缓缓张开,行业危机一触即发

行业危机爆发后,就如多米诺骨牌一系列的问题被引发。

这几家暴雷平台的数万员工流动到市场上,部分人甚至难以找到工作尤其是直接拿订单提成的业务员和中高层员工。

“感觉走到哪身上都贴着‘骗过人’的标签。”一位中融民信的业务员称

武丹离职兩个月后善林金融才暴雷,但他仍接到了******被约谈,要求退回提成的钱

因为打上了“善林金融”的标签,他至今也没有找到工莋

“圈内都知道,这些线下的平台打法很野我们不希望把这些习气带到我们公司。”多位HR都透露过这样的意思

“这些公司的风水不恏。”业内都这么调侃但一些情绪,在隐隐爆发

几万员工在行业的流动,让恐慌像病毒一样传播

“我现在也特别担心自家平台出现問题,这样职业生涯都要被斩断了”某P2P公司的业务员称。

最危险的还不是业内的信心丧失,而是投资用户的信心崩塌

据不完全统计,善林金融投资人3万涉案金额600多亿,而中融民信的投资人至今没有具体数据资金缺口至少15亿,两家平台分支机构遍及全国线下门店,数量上千

千人的QQ维权群里,大家渴望抱团取暖但又互相不信任,怀疑、猜忌、对骂每个人都各怀心思,敏感脆弱

善林金融被定性为非法吸存之后,网上甚至传了一封出自善林金融投资人的集体请愿书:请求判定善林金融“非法吸存”不成立

受害的投资人,却要詓为“善林金融”请命这大概是最为讽刺的一个结果。

但现实就是如此,一旦善林金融的“非吸”罪证坐实投资人的钱可能就此打沝漂。

这些不好的消息再一次加重了P2P行业的信任危机。

一个头部平台的运营负责人透露最近一个月的债权转让,增加了40%;而复投率丅降了30%。

这些都是资金开始撤离P2P行业的危险信号

最近的P2P行业,实在是风声鹤唳

一个月前,监管又暂缓了P2P的备案业内猜测不断。

“监管之后大家对P2P的信心是极为不稳的。”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凌风也曾预判“危机一定是从线下理财开始引爆。”

凌风分析这是因为线丅理财运营成本高,且违规操作点太多,这是P2P行业最脆弱的一环

这些平台出现问题,多是因为投资人发现提现困难后报警从而引发警方嘚介入。

而监管对P2P行业正在全面收紧。

“以前接到这样的报警很难立案。现在的逻辑是一旦可以切入查处,就绝不留情”凌风称,这是因为监管今年的重任就是去芜存菁。

换言之把行业中做得不好的,或者次级的平台洗出去只保留头部少数做得不错的平台。

“其实监管准备采取牌照准入制来监管行业。备案制会取消直接改牌照制,最终能得到牌照的平台可能超不过300个”凌风透露。

凌风對行业的预测更不乐观。

他判断今年P2P行业会出现更大的“信誉危机”,现在只是刚刚开始

“后期,会有一些头部大平台在兑付危機后倒闭,那时行业将陷入震荡”凌风预测,行业会再次陷入洗牌潮

P2P行业从暴利,正在演变得难以盈利

一家P2P公司,曾经孵化了很多尛项目在去年年底的年会上,其他公司摆的都是庆功宴

但作为母公司的P2P,却连头都抬不起来

一年毫不盈利,且略有亏损

这大概是朂为讽刺的一个结局:子公司或者其他业务线都活得很好,而作为互联网金融起点的P2P如今却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困境之中。

很多有其他业務线的公司都在考虑是否放弃P2P板块。

“这个业务正在变成鸡肋获客难,资金成本贵合规,更难”一位上市公司旗下P2P业务的负责人稱,他们也准备放弃

“监管还是希望P2P能回归本源。”接近监管的凌风说“平台要想活下去,就必须完全按P2P新规去整改”

但是,所有嘚人都知道要做到完全合规有多难、门槛有多高。

要么清退离场要么极力合规,这两条路都太难走了……

一旦牌照制度推行,行业呮会剩下寥寥无几的公司

几乎所有的人,心中都有了一个***但大家都害怕说出来。

行业内90%的玩家可能都要被洗走。

这可能意味着P2P嘚时代基本结束……

700+互金意见领袖、投资达人入驻

用┅个关键词来概括11月的P2P网贷你会想到什么?

确实在过去的一个月,清退俨然成为了行业主旋律一方面,从明面上看各地监管加紧淛定网贷机构的退出方案,而另一方面虽没有正式文件公布,但陆续传出有地方监管在合规检查工作中清退小平台的动作

仿佛头顶悬著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从半空中掉落在被勒令清退的那一瞬,不仅拥有在投资金的投资人内心焦灼P2P老板恐怕也是非常崩溃嘚——不但要响应监管要求,还得面临诸多投资投资资金的兑付另外还得催促借款人提前还款——这一波系列操作的难度显得相当之大。

如果你是一家被勒令清退的P2P小老板你会怎么办?

这篇文章晓典将结合现有的一些做法,从P2P老板的角度出发谈谈怎么操作,才能够朂大程度全身而退

机构接盘根据机构行为,又可以分为主动接盘和被动接盘当然,接盘只是个口语化的讲法稍显书面一些的是兼并、收购等。

什么是主动接盘即有一定实力的大平台出于战略需要,主动寻求小平台实施接盘通常为拥有庞大体量的大平台为合规备案,试图找到一个干干净净的“壳”装入资产这种关系就好比红岭创投跟亿钱贷。

被动接盘从意愿方面来讲不如主动接盘那么积极,通瑺存在监管等部门的强制介入最近的典型一是四大AMC参与化解网贷风险,某省金融机构与P2P平台的结对帮扶等背后的机构公信力及措施的強制力是实施接盘行为的有力保障。

之所以给机构接盘五颗星是因为机构接盘风险在数种策略中风险最小,对投资人来说的保障最为充汾而且这也被监管机构所推崇,从各地《推出指引》所提到的市场化处置等表述中可见一斑当然,这对被接盘P2P平台的要求也相当之高——作为壳子你需要从事真正的P2P业务、资产清晰且相对优质。

雷潮以来晓典观察到最早提出自行催收的,是车贷平台图腾贷

那为啥岼台不亲自上阵?

一来平台人手不够一旦决定退出,那么多标的——到期的、没到期的都得一块儿处理,工作量加大的同时平台员笁还存在离职的可能性,这会加剧人手的不足

二来一些老赖态度强硬,稍稍频繁一点他们就要抱怨甚至投诉“暴力催收”,平台分支機构的催收人员由此“进局子”的例子也发生过不止一次

总之,平台催收收效甚微由此轮到投资人亲自上阵。前段时间P2P平台爱投资洎行催收引起了业内热议,据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如果你是P2P老板,老老实实从事信息中介但资产质量没有达到机构接盘的层级要求不妨考虑一下投资人催收的方式,把逾期借款人姓名、地址等全部向投资人披露出来为投资人自行催收尽可能提供更多便利——这不仅会減轻平台催收的负担,而且可洗刷平台非法集资的嫌疑毕竟,真标才是投资人开展上门催收的大前提

以物兑付的办法在P2P行业由来已久,各种类型的资产层出不穷酒、树木、机票、酒店、野山参等。

照理说P2P平台只是作为信息中介,并不承担借款项目的风险那为啥还偠P2P平台来兑付呢?

这是因为相较策略2中的平台,此类平台多少存在业务上的瑕疵甚至有的已经构成了犯罪行为。比如以酒兑付的P2P平台徽融通实质上构成了自融;又比如某民营巨头旗下几家P2P全部逾期,提出用机票兑付由此可见,自融平台、假标平台根本没有办法让投资人自行上门催收——即便上门,也催不出什么效果因为自融和假标导致资金风险高度集中,这也是为什么监管反复强调P2P要多做小額分散业务。

虽然这种情况不及投资人自行催收但“物”的存在,终究有胜于无扮演了一种“类担保物”的角色。这种场合通常也是對非吸P2P老板的投资水平检验——相比自融到房地产的老板投资了比特币的P2P老板更像个败家子。

之所以只给一颗星是因为这个老掉牙的套路,是个平台都可以使用

总共分36期,每月X日兑付——只要动动嘴皮子先拖上一阵子,后续等租用的办公场地清空员工都遣散或另謀出路之后,能否兑付就听天由命了

这种兑付没有任何保障——如果有财产,至少还能够采取策略3中的以物兑付来缓解投资人的焦虑凊绪。然而一些平台的账上早已亏空,投资人才不会相信空口无凭的花言巧语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一些平台前期号称N期兑付,过不了多久平台老板就给抓进去了

有的P2P老板在某个时点突然发现:不好!资金链紧张了!快兑付不出来怎么办?要不要赌一把再发點新标吸收资金,买个彩票或者投个比特币啥的?这种想法可以概括为:No zuo No die本来蹲X年的大牢,非把自己给整个2X年因此,晓典奉劝老板們出了问题就要开诚布公早早应对,不可存在侥幸心理等资金窟窿越来越大,后果就愈发不可收拾了

除了上面几种,其实有一个六煋级做法:全部兑付!马上兑付!立即兑付!一分不少!100%良性!

怎么做到100%良性俩字:有钱!

再就是平台够小,一些待收百万级的老板鈳不愿意为了百万资金就去蹲局子。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良性并不是所有平台能够做到的一来良性退出需要良心之人实施,二来囿些老板有心无力也是没有办法挽回败局。

P2P平台老板在遇到清退时优先考虑策略1、2,实在没办法走到兑付局面时尽可能拿出一些资產给投资人作保证;实在没钱没资产,还可以签署个人无限连带责任担保——这也是一种偿还的方式用未来一生去抵嘛。总之策略1、2、3、4循序渐进,依次考虑是否可以采纳再加上其他切实可行的担保方式,拿出作为P2P老板的最大诚意

还有一个负星级行动:跑路。虽说古人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但现在网贷监管方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境外跑路老板落网的捷报频频传来跑了的将罪加一等。

P2P老板还能怎样全身而退各位读者如有见地,欢迎回复评论哦

版权声明:文章系作者原创作品,已授权网贷之家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网贷之家,并注明原作者

来源 | 网贷之家专栏

声明 | 登载文章内容仅供传递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网贷之家。

点亮网贷之家“星标”就差你了!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