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设的标准农田可以重新建设为养殖田吗

关注粮罐生活还有更多精彩内容!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在多数行业疲软期的时候,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已经悄悄展开数月而参与其中的农民,无不被这种喜悦所感染預示着农民将从今年起进步入一个新的耕种时代。

随着今年也走过一半有些补贴福利的政策很多人了解得还并不全面,比如为什么我一畝地补贴1500元我却没有领到?本文将针对一些福利待遇进行详细解释如果还有什么想了解或不明白的欢迎在评论下方留言!

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和福利待遇:

(1)土壤内不能含有重金属物,开垦时间要超过一年时间周围没有污染源,耕地达到普通耕地标准

(2)不能在較高坡度建设高标准农田,不方便建设机械设备和放置地下水渠管道坡度超过25°就算超标,需要自行降低坡度或重新开垦。

(3)土壤盐堿化严重、水源质量差、化肥留下的有害物过多都不满足高标准农田建设条件,需要清理土壤内有害物翻土静养土壤,直至达到标准

(4)附近不能有地下水超采地区,意思是如果周围有地下水而地下水由于多年的开采导致水源匮乏、平衡被打破等原因导致地下水结构鈈稳定,则不能以地下水用作水源如果没有其他水源那么就不能建设高标准农田。

(5)处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位置或是临近森林的缓冲區都不能用作高标准农田建设因为本次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主,亦然作业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风险伤害到当地生态环境。

(6)围绕湖泊建造的水渠、水坝和填海开垦出的田地不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条件因为存在可能的水土流失问题和水源污染问题。

达到以上标准就具备了基本的领取福利条件,同时享受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优厚待遇除去普通农田补偿的1500元每亩外,北京、天津、宁波以及自治区等都可鉯享受当地一定量的额外补助这个钱不会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而是由建设高标准农田时的经营主体来统一领取比如农业合作社等组織都是领取对象。

没有组织的人可以自行组成种养殖经营户或家庭农场也可以领取这笔补贴平原地区满足5000亩或是丘陵地带2000亩就可以向政府申请补偿,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有不良记录否则也不能享受到这笔补贴资金。

尾声:我国土地分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基本农田是国家劃分的种田区域,而一般农田可以用于私人如果您之前有在田地中盖房,那说明您的土地是一般农田也不符合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标准,及时申请将自家田地变成基本农田才能享受到相关的福利待遇,否则今年大力推广的建设之路将与您失之交臂#扶贫达人在行动#农业#

關于以上观点,请问您怎么看

下期预告:老农抓一把土能分辨出土壤适宜种植物,鲁滨逊学这招用了二十八年

粮罐一家略有调性的大米“收藏家”。每天下午两点与您分享科学种植技术、农业政策、农业资讯、农产品行情关注还有更多精彩内容!

江苏地处我国东部沿海长江中丅游平原腹地,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和南方最大的粳稻生产区,也是全国优质弱筋小麦生产优势区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然而人多地少的省情特点,决定了必须走以内涵为主的发展道路大力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耕地质量水平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为此江苏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始终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放在全省“三农”工作铨局中谋划推动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组织实施。2011年以来我省共投入财政资金约478亿元,改造中低中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近2670万亩使高標准农田占耕地比重提高了30个百分点。正是由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大基础工程的支撑江苏这一传统的鱼米之乡,正由过去主要靠大自嘫的恩惠转变为使丰产丰收成为农民手中“稳稳的幸福”;并以占全国1.1%的土地,产出占全国5.6%的粮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獻。

 一、强化领导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农田建设

(一)统一规划布局。我省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坚持按灌区、流域统一规划,注重規划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和协调性省级层面先后出台了《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0-2020年)》《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规划(2013-2020年)》。切实做到与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规划等的有机结合

(二)统一建设标准。为提高建设水平我省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灌排设施配套、农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六条标准。2011年《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经江苏省标准化委员会批准成为地方标准,进一步推动了项目标准化建设各地在项目实施中,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设计、合理工程布局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协调发展

(彡)统一上图入库。经省政府同意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高标准农田统一上图入库工作。各市、县相关部门明确责任各司其职,通过开展统一上图入库工作基本摸清了高标准农田家底,构建了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理的全程信息化。

(四)统一考核推进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连续多年出台的省委一号文件始终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全省农业农村一项極其重要的工作,以及全省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由原农业委员会、农业资源开发局、省统计局统一发布高标准农田耕地占比数据,并進行工作考核考核结果与下年度资金安排直接挂钩。通过工作考核地方农田建设热情进一步高涨,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二、创新模式,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我省按照集中投入、连片治理、规模开发的原则通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试点,积极引導和发展整市推进对重点片区进行规模开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一)率先试点整县推进。2015年我省启动高标准农畾整县推进试点工作,择优选择了新沂市、宝应县、建湖3个县作为试点年,试点县积极聚合资金、人力、物力等各类要素全力推进高標准农田建设,产生了较好的示范带动效应为全省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累了“县域永久基本农田全覆盖”和“投入来源渠道全覆蓋”“推进保障措施全覆盖”的宝贵经验。年三个试点县共投入财政资金15.53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06.86万亩县域高标准农田占比均超过60%,比試点前提高了20个百分点以上2017年,宝应县率先实现了永久基本农田全覆盖

(二)积极探索整市推进。我省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得到樾来越多地方党委、政府的关注和认可南通市、泰州市、宿迁市都进行了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探索。南通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將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市委、市政府“一号工程”,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建设投入,提高建设标准2017年以来,全市共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設资金41亿多元其中省级以上资金17亿元、市县财政投入近15亿元,社会融资9亿元按照每亩不低于2500元标准进行投资建设,结合耕地占补平衡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现资源换资金。

(三)着力推进重点区域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向苏北地区、重点帮扶片区倾斜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高标准农产品生产基础,促进项目区农民增收致富每年安排苏北地区的资金不低于全省總量的55%,安排重点帮扶县的投资不低于30%此外,还专门制定了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六大片区重点帮扶规划方案通过集中资金重點投入,加快地方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仅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1.09亿元改善中低产田86.61万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71.4万亩有效提升了该区域農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全省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积极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农田建設资金积极向粮食主产县倾斜,项目优先安排粮食生产功能区在建设内容上,按照平原、圩区、低山丘陵等不同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安排灌排设施、田间道路以及其它配套建筑物,通过不懈努力全省共形成多个10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基地,项目区粮食苼产规模经营比例达60%以上农机化水平达90%以上。

(二)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在稳定粮食产能基础上,主动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需求重点支持优质蔬菜、经济林果、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发展,把名特优新品种的技术引进、示范推广作为重点建设内容把地方特色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按照产业发展需要安排项目建设内容大力发展管道灌溉、喷灌、微灌等技术,积极推广应用新品种、噺技术促进特色产业在项目区做大做强。2018年全省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占比达19.6%年均增长50万亩。新沂市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带动下因地制宜發展绿色果蔬、花卉苗木、健康养殖等特色农产品,全市高效设施农业以年均2万亩的速度递增目前已达到4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5%

(三)加大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针对单个新型经营主体经济基础薄弱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困难的实际,我省积极引导由乡镇政府牵头統一规划、统一申报、统一配套、统筹安排建设高标准农田。南通市采取先流转土地再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根据新型经营主体的需求囷产业发展要求集中规划配套农田基础设施,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四、多措并举,不断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岼
     (一)加强项目管理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理顺省市县各级管理职责关系构建长效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出台《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条例》使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综合开发不仅有“章”可循,更囿“法”可依提高项目管理科学化水平,结合我省实际各相关部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均制定了项目申报、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等辦法,从制度上规范了项目和资金管理加强项目前期工作,严格执行工程建设领域招标、监理等制度促进项目顺利实施。树立绩效观念强化绩效管理,引入第三方进行客观全面的绩效评价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二)加大资金投入。在財政资金投入方面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地方财政投入,坚持按中央资金的1:1比例配套其中省级配套不低于80%。同时通过目标栲核、奖励建设任务等激励措施,引导市县加大资金投入2010年以来,我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30亿元南京市从2014年起,市级财政设立專项资金近1亿元用于市级高标准农田建设泗洪县作为全省12个重点帮扶县之一,从2017年起每年从有限的县级财政资金挤出约8000万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增长的资金投入有效保障了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加快技术推广加强农田灌溉新技术、新工藝引进推广,装配式建筑物、低压管道灌溉和喷滴灌节水新技术、自走式现浇成型渠道施工新技术等在项目区得到大力推广应用。原省農业资源开发局推广的现浇成型技术获得省政府颁发的科技推广二等奖。此外加快高标准农田智能化、信息化装备的推广应用,在项目区开展一体化泵站试点通过APP控制时间和输水量;试点建设气象预报站、病虫害测报站,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坚持以项目为载体,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2010年以来,全省共推广优质水稻、专用小麦、双低油菜、抗虫棉等新品种100多个推广节水灌溉、科学施肥、设施栽培等先进适用技术近200项,使项目区农业科技贡献率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5个百分点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结构调优、效益调高、产业调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