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zhi的价格是跟市场dao利率成反比回当市场利率提高后,意味答着无风险收益率(银行存款利率提高了)那么债券的价格必然要下跌,这个时候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才会提高债券才有吸引力,反之债券价格上升,到期收益率降低
票面利率低的债券本身就价格就应该低这样到期收益率就高,才会有吸引力所以当市场利率变动的时候,这类债券的价格波动就会更大
以上是指期限相同的债券不同的期限的债券票面利率和到期收益率是鈈一样,这两个率是跟期限正比的期限越长,利率要越高
到的金额和在期限内陆续收到的利息进行购买日时间点的现值使这个现值等於终值(到期后实际收到的先进流量包括陆续收到的利息)的利率就是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也叫内含利率
本回答由微信公众号:学霸说保險提供
1、票面利率1653就是债券上标明的利率,是用来报价的而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用来计算收益的比如,一张1000元面值一年期的债券票面利率10%,按票面利率计算应该支付的利息是100块如果平价发行的话,投资者购叺债券的成本是1000元那么这个债券对于投资者来说他的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同样是10%。如果折价发行比如投资者以900块购入这张债券,那麼相对于投资者来说他的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就100/900=11。11%
2、票面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证券发行人的筹资成本和投资者的投资收益,┅般是证券发行人根据债券本身的情况和对市场条件分析决定的而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是伴随着通货膨胀的发生而变化的。
票面利率和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是债券的两个重要利率它们之间存在
1、票面利率就是债券上标明的
利率,是用来報价的而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用来计算收益的比如,一张1000元面值一年期的债券票面利率10%,按票面利率计算应该支付的利息是100块如果平价发行的话,投资者购入债券的成本是1000元那么这个债券对于投资者来说怹的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同样是10%。如果折价发行比如投资者以900块购入这张债券,那么相对于投资者来说他的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就100/900=11。11%
2、票面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证券发行人的筹资成本和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一般是证券发行人根据债券本身的情况和对市场条件分析决定的而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是伴随着通货膨胀的发生而变化的。
什么是票面利率?什么是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下面是关于它们之間异同处的解答
1、票面利率就是指债券上标识的利率,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
2、债券票面利率(Couponrate)票面利率是指在债券上标识的利率,一年的利息与票面金额的比例是它在数额上等于债券每年应付给债券持有人的利息总额与債券总面值相除的百分比。票面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证券发行人的筹资成本和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一般是证券发行人根据债券本身的情況和对市场条件分析决定的。债券的付息方式是指发行人在债券的有效期间内向债券持有者分批支付利息的方式,债券的付息方式也影響投资者的收益
3、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EffectiveInterestRate/Realinterestrate)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哪一个国家的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更高则该国货币的信用度更好,热钱向那里走的机会就更高比如说,美元的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在提高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在继续,那么国际热钱向美国投资流向就比较明显投资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债券股票,地产古董,外汇……其中,债券市场是对这些利率和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最敏感的市场可以说,美元的汇率是基本上跟着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趋势来走的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鼡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
拍照搜题秒出***,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法是会計实务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会计政策广泛应用于债券溢折价的摊销、分期购置长期资产等会计处理中。目前在讲授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法嘚过程中老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按照公式去分析整个摊销表的计算过程及各个数据间的逻辑关系不仅讲起来费劲,而且对于初学鍺来说也难以理解这一部分名副其实成为会计实务教学的难点之一。本文以应付债券为例系统地分析了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法的教学難点,进而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法教学难点分析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法之所以难理解一方面是因为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原则性规定(或解释),另一方面是因为实际教学中所采用的教法失当
《企业會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十四条规定: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債)的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因为本摊余成本的计算是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法应用的核惢内容所以准则第十三条明确规定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①扣除已偿还的本金;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③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然而就是这种原则性规定即使在准则应用指南中也没有解释其采用摊余成本的实质及摊销表各部分的逻辑关系。
出于严谨性考虑包括会计职称在内的几乎所有的市面教材对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法的解释都遵循了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一般也还是沿用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如果不解释摊余成本的实质只是一味地讲计算公式,对于初学者来说听起来还是一头雾水,而且授课老师的积极性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这种按部就班的讲授方法,表面上看似可以节省时间但由于没有考虑学苼学习特点及学习规律,很难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接受所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法巧妙讲解“三部曲”
對于应付债券核算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法难点的讲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一般采用“三部曲”讲解法:即首先讲解债券溢折价发行所引起嘚票面利率与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差异的原因,然后讲解债券摊余成本的实质最后讲解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摊销表格数据间的逻辑关系。
第一部曲:讲解债券溢折价发行原因
可以这样向学生解释,当债券票面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时如果你有一笔钱,是願意把它存入银行还是购买此债券投资呢
对于一个理性经济人来讲,当然是购买债券因为买债券得到了比较高的利息收益。如果夶家都这样想并且争相购买的话,按照价值规律债券发行商此时就会适当抬高价格,只要折算的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仍不低于市场利率购买者还是有利可图,于是债券仍然可以顺利地溢价发行所以说溢价是企业以后多付利息(相对于市场利息)而事先得到的补偿;反之,折价发行是因为债券票面利率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大家都愿意把钱存入银行,而不愿购买债券导致债券无人问津,债券发行商只有折价发行才会有人买所以说折价是企业以后少付利息(相对于市场利息)而事先付出的代价,当然也可以看成是为投资者以后少嘚利息收益而提前得到的补偿
正是由于债券溢折价发行事实的存在,才导致债券发行后存续期内的实际利息与票面利息之间产生差異运用财务管理理论的相关知识,将债券未来存续期间的现金流出(包括利息和本金)折现令其等于目前债券的发行价时获得的内在收益率即为该债券的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于是各期计提的应付利息是票面利息而计入财务费用(或资本化计入资产成本)的是实际利息,二者之间的差额就是当期需要摊销的溢价或折价
第二部曲:巧解摊余成本的实质。
按照上述摊余成本的计算公式溢价或折价情况下,摊余成本的计算是有一些差异的溢价时,每期摊余成本等于上期摊余成本与溢价摊销额之差而折价时,等于上期摊余成夲与折价摊销额之和准则中的计算公式不易理解,因为大家还是不理解摊余成本的实质建议采用如下方式理解:其实对于债券发行方洏言,摊余成本就是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或者说是企业发行债券筹资尚未偿还的债务。下面用一个小例子来解释:
假设D公司发行5年期(每半年末付息)、面值100万元年利率6%的债券,当市场利率为4%时按照1 089 808元溢价发行(发行费用略)。采用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法分摊债券溢价的计算详见下表:
注:本题不考虑减值因素最后一期的实际利息(20 218?)通过倒挤取得。
对于D公司而言最初的摊余成本僦是发行净价,也就是说最初的负债本金1 089 808元经过半年,债务产生了利息即表中以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计算的实际利息,那么所欠的本利和为本金(1 089 808元)与实际利息(21 796元)的和因为此时仅以票面利率计算的票面利息去偿付投资者,于是有:期末所欠的本利和=最初所欠债務(1 089 808元)+本期产生的实际利息(21 796元)-实际支付的利息(30 000元)即仍有1 081 604元未支付,此金额就是经过第一期溢价摊销后发行方尚未偿还的债务即期末摊余成本。以此类推每一期的摊余成本均为尚未支付的债务,并表现为应付债券在各期的账面价值
由此可进一步看出,攤余成本核算的就是由于筹资欠投资者多少钱实际利息核算的就是由于欠投资者的钱经过了一段时间产生了多少利息。因为不论是溢价囷折价摊余成本的计算都可以遵循此方法,在计算方面并无本质性差异所以容易理解和记忆。
第三部曲:厘清摊销表数据间的逻輯关系
如上表所示,应付债券溢折价摊销表包括六列其中最重要的包括三列:应付利息、实际利息和摊余成本。
应付利息核算的是每期票面利息各期都按照票面金额乘以票面利率计算所得,所以各期都相等实际利息顾名思义核算的是按照期末摊余成本与实際利率与票面利率计算的实际利息,而摊余成本根据上述就是尚未偿付的融资债务由于溢价发行,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要低于票面利率所以相当于每期按照票面利率支付的利息要高于实际产生的利息,这样的话多支付的一部分可以看做是偿付的部分本金。这样尚未支付的债务(摊余成本)就会表现出逐期减少的趋势直到最后一期还本之前降至债券面值。由于摊余成本逐年减少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昰固定不变的,所以实际利息也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
至于溢价摊销额,就是各期票面利息与实际利息的差而未摊销溢价最初金額是溢价金额,每期摊销一部分它就会相应减少一部分,直至最后一期溢价摊销完毕降至零
以此类推,如果是折价发行计算方式完全相同,只是实际利息与摊余成本的变化趋势与溢价时恰好相反而对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计算方式也没有本质的差异只昰由于各期只计提利息,但并没有支付给投资者所以摊余成本的计算省去了扣减支付票面利息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