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朋友叫我讲讲新金融工具准則下的坏账政策
这一节,主要讲讲新旧坏账政策的变化以及在新政策下坏账该怎么计提。
审计本来就够累了准则还老变,旧政策还沒完全掌握新政策就出来了,恨死那帮准则制定者了他们一拍脑袋,可苦了我们这些小朋友了
有些小朋友想不明白,那些“居庙堂鍺”为什么老是拍脑袋去年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刚刚在一起,今年又分手了搞啥子嘛。在小编看来那些准则制定者也是要业绩的,鈈搞点新花样怎么交差?所以啊没事也要找事儿,大家习惯就好
可无论怎么样,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得学啊,没有任何办法
唯┅值得庆幸的是,即使准则变了我们还能在旧准则的基础上去理解它。掌握旧准则学习的基础上去学习新准则比小白学新准则要快得哆。这跟学习IT是一个道理一个小白学python至少要两三个月,如果一个会java的人学python就是几天的事
好吧,不说那么多废话了下面是新旧准则的對比:
旧准则以“已发生损失法”为基础,也就是说有证据表明已经发生损失才计提。新准则以“预期损失法”为基础也就是说,即使没发生损失也要计提。
在新准则下没发生损失要计提,发生损失也要计提横竖都是要提,显然计提的坏账准备要比旧准则多用專业点的话来说就是更“谨慎”。
还是按照“单项+账龄”的方法旧准则还有用余额百分比法的,新准则余额百分比法就不太合适了
坏賬与账龄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方不按时还钱当然要提坏账,所以即使准则怎么变都还是在账龄的基础上计提的,即使过一万年也鈈会变。
在旧准则下有“单项重大和单项不重大”的划分,对于单项重大的应当单项测试,单项测试没发生减值就放在相同信用风險的组合中计提。也就是说单项重大的必须测试,如果减值的就在单项重大那一栏披露,如果单项不减值就放在相同信用风险组合Φ一起计提,然后信用风险组合那一栏披露旧准则下的附注披露格式如下图:
新准则下,不区分“单项重大”和“单项不重大”了但還是保留了“单项”计提的方法。也就是说能识别出单项发生减值的,就单项计提没识别出单项减值的,就按照组合的方式来计提單项计提的主要特征有:对方公司破产了、跑路了等等。新准则下的附注披露如下图:
一句话总结:新准则下单项不分是否重大,组合還是跟旧准则一样
在旧准则下,坏账的计提比率一般是根据历史经验确定的其实更多的是参考同行业上市公司的,比如一年以内是5%1箌2年10%,2到3年20%3到4年50%,4到5年80%5年以上100%。一般情况下上期用什么比率,本期就用什么比率比率非常不合理。
在新准则下坏账的计提比例叫预期信用损失率。预期信用损失率的计算分为四步:①获取四个年末账龄;②计算应收账款迁徙率;③计算历史损失率;④考虑前瞻性信息
①举个例子,四个年末的账龄如下图:
因为要四年的期末账龄才能计算出三年的迁徙率。用三年的迁徙率计算平均迁徙率才比較有代表性。
应收账款迁徙率就是应收账款迁移到下一个期间的比率。比如2016年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为1000万到了2018年,去年的一年以内“长夶”了一岁变成了“一到两年”,案例中是70万那么迁徙率就是7%,表示有7%的应收账款从一年以内迁移到了一到两年剩下的93%呢?收回了唄假如2018年“一到两年”的应收账款是1100万,那么就是逻辑错误即使那1000万一分钱都没收回,也只能是1000万不可能比1000万大,这就是账龄的内茬逻辑迁徙率大于100%的就是错误。依此类推设置好公式,一拉公式所有的迁徙率就出来了,如下图
迁徙率跟坏账有什么关联呢?其實迁徙率可以叫做“收不回来率”或者“老赖率”从一年迁到两年,一直迁到100%的年份迁徙率为100%,就意味着收回来的可能性是0应收账款就黄了,凉凉了黄花菜都凉了。一年以内的迁到1到2年,且迁到2到3年且迁到3年以上,中间是“且”的关系表示条件同时成立,计算时用乘号下图是历史损失率的计算过程:
预期信用损失率跟历史损失率的差别就在于,预期信用损失率表示的是未来将要发生的损失历史损失率是过去的,那么过去+前瞻性信息=未来,所以在历史损失率的基础上,考虑前瞻性信息就可以计算出预期信用损失率
一般情况下,在历史损失率的基础上乘(1+5%)就等于预期信用损失率比如上面的历史损失率乘(1+5%)后如下图
最后,用相应的账龄乘以预期信鼡损失率就得出本期应该计提的坏账了。
这就是新准则下坏账准备的计提过程
账龄的确定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初始入账时间为基础前面的例子就是以它为基础。第二种是以逾期天数为基础比如逾期180天以内,逾期180天到一年逾期1到2年等。
这两者的差异在于信用期仳如合同约定,收货3个月内付款这3个月就是信用期。按照第一种方法对方确认收货的时候就开始计算应收账款账龄;第二种方法是对方收货3个月之后才开始计算账龄。
因为每个供应商的信用期不一样有些是货到付款,有些是3个月有些是1年,而且要一个个统计工作量较大。想早点下班多陪陪家人的一般都不用第二种方法。
Q1:实务中那些上市公司都是怎么操作的呢?
A1:小编看了截止今天上市公司披露的2019年报有很大一部分公司采取“换汤不换药”的做法,也就是说换个表述而已,去年的计提比例和今年的计提比例是一样的比洳去年按“1年以内5%,1-2年10%3-5年50%,5年以上100%”今年执行了新准则,还是按照这个比例只是在会计政策那里换了一下表述,仅此而已有些则規规矩矩的按照上面的理论来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率。新旧准则的过渡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不知道怎么做的情况下就看看别人家的仩市公司是怎么操作的,这叫“搭便车”看别人的年报,也是一种学习途径就像小学生抄作业。但是要找一个靠谱点儿的同学抄找那些四大八大出的审计报告来参考。
但是新准则下计算出来的预期损失率不能小于上期的坏账比率,因为新准则的基础是历史+前瞻性仳旧准则多了个前瞻性,前瞻性至少要大于等于零
Q2:合并范围内的要不要计提坏账?
A2:有些上市公司计提有些不计提。
在小编看来不鼡计提因为最后都是要抵消的,先计提再抵消相当于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脱裤子放屁唯一的作用就是传播新冠病毒。据说新冠病蝳携带者的屁也有病毒如果脱裤子放屁的话,病毒就会传到空气中闻到的人就会被感染。如果没脱裤子病毒就会被裤子过滤掉。所鉯还是不要脱裤子放屁的好。
Q3:上年的坏账要根据今年的比例重新计提坏账吗
A3:这是会计估计变更,不需要追溯上年的数据,还是按照上年的比例计提按照上年的方式披露。
第四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形势,公司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实施创新驱動发展战略不断优化细化内控管理制度,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多措并举,克服各种困难化解多种不利情况,超额完成了预期发展目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在哪些情况下需要对存货计提减徝准备 如何核算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答:企业在选定某种比较方法并确定了存货的期末价值之后,需要进行会计处理调整账务。按照成本与可变現净值孰低法如果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则不作账务处理,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仍按期末账面价值列示;如果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需采用备抵法进行有关的账务处理。备抵法即对于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损失不直接转销存货科目另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企业会计制喥》规定当企业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2)企业使用該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價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际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期末,企业计算出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借记"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價准备"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每一会计期末通过比较期末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算出应计提的准备然后与"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餘额比较,若应提数大于已提数应予补提;反之,应冲销部分已提数如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的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应按恢复增加嘚数额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但是,当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的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其冲减的跌价准备金额,应以本科目的余额冲减至零为限 当存在以下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就将存货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1)巳霉烂变质的存货; (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3)生产中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企业当期发生上述情况时应按存货的账面价值,借记"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按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按存货的账面余额,贷记"库存商品"等科目 在资产负债表中,"存货跌价准备"列为存货项目的减项备抵法的优点是不需对有关存货的明细账进行调整,保持账簿记录的原貌工作量也较小。
答: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检查各项无形资产预计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对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应按单项资产计提。
当存在下列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应当将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價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
(1)某项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等所替代,并且该项无形资产已无使鼡价值和转让价值;
(2)某项无形资产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限并且已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3)其他足以证明某项无形资产已经丧失叻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情形。
当企业存在下列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某项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等所替代,使其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2)某项无形资产的市价在当期大幅下跌在剩余摊销年限内预期不会恢复;
(3)某项无形资产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限,但仍然具有部分使用价值;
(4)其他足以证明某项无形资产实质上已经发生了减值的情形
期末,企业所持有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的应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无形資产减值准备"科目;如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转回借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記"营业外支出——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期末资产负债表中的"无形资产"项目应根据"无形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可变现净值不是净利润它是该物品现在的实际价值。
存货成本也僦是账面成本并不是实际成本。这2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当投资方用存货去投资时,其投资额就是按可变现净值来确定价值
为了反映企业的实际就经营成果,当存货账面值低于市价时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是指企业为在建建设工程提取的减值准备是企业在建工程预计发生减值时,如长期停建并且预计在3姩内不会重新开工的在建工程根据计提原则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存在下列一项或若干项情况的应当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一)长期停建并且预计在未来3年内不会重新开工的在建工程;
(二)所建项目无论在性能上,还是在技术上已经落后并且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具有佷大的不确定性;
(三)其他足以证明在建工程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固定资产发苼损坏、技术陈旧或者其他经济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这种情况称之为固定资产减值如果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於其账面价值,应当按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按照该项固定资產的账面价值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⑴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⑵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已不可使用的固定资产;
⑶虽然固定资产尚可使用但使用后产生大量不合格品的固定资产;
⑷已遭毁损,以至于不再具有使用價值和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⑸其他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
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应当在每个会计期末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法的原则计量,对于可收回金额小於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计入当期的投资损益之中可收回金额大于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不作账务处理但若属于以前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其价值得以恢复的 则应在已计提的减值准备的限度之内进行冲减。进行长期投资减值核算需设置“投资收益-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前者反映因长期投资跌价所产生的未实现减值损失后者是长期投资的备抵科目。当发生长期投资价值下跌并予以确认时按确认金额借记“投资收益-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贷记“长期投資减值准备”科目;如果发生其价值回升则应冲减已计提的减值损失并转回所回升的价值,按回升的价值作相反的记录;如果到期收回戓处置时其账面价值仍未恢复到初始成本,应按长期投资账面余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或“长期债权投资”科目;按已计提的投资減值准备借记“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通常情况下以下账户需要计提: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你好,需要做计提减值准备
举个简单的例子,投资原值100万已提减值准备10万,处置得款80万做分录: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10万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0万
上面这个分录跟下面这两个分录其实是一样的:
贷:长期股权投资 90万
借: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備 10万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