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行政最新事业单位退休规定已退休的人员今年体检何时开始至何时间结束

  最新事业单位退休规定单位招聘考试网2020年06月22日讯:为适应高新区教育最新事业单位退休规定发展的新形势满足新办校、增班增生校迫切的师资需求,提升全区教师隊伍的整体素质经福州高新区管委会研定,2020年福州高新区拟招聘编外合同教师及工作人员384名具体如下:

  384人(具体岗位附后)。

  );/)敬请留意。

  (一)编外聘用人员(即通过以上统一招聘的下同)上岗后,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教研、进修培训、年度绩效考核、请假制度等方面的管理参照编内教师

  (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学校可以解除或终止与编外聘用人员的劳动关系:1.年度绩效考核不合格的;2.未与用人学校续聘的;3.被录用为机关、最新事业单位退休规定单位编制内工作人员的或者在其他单位兼职且未经用人单位同意的;4.考入普通高等院校的;5.依法服兵役的;6.国家对最新事业单位退休规定单位控编政策有所调整不允许使用编外人员的;7.因用人学校在校生规模下降需减少师资且无其他岗位可调整,或者区内有同类别学校岗位空缺经协商不同意调剂安排的。

  (三)编外聘用人员在学年内不得中途擅自离职否则,取消今后编内新任教师招考报名资格并记入个人诚信记录黑名单。

  (四)双方的具体权利义务在用人学校与编外教师及工作人员嘚劳动合同中约定

  (五)服务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返聘退休教师绩效考核办法,明确服务课时数、教学质量、履行职责等情况并将雙方的权利和义务、服务时间、服务方式和内容、服务要求、办公条件、劳务费发放及相关补助标准、争议处理办法以及绩效考核要求等列入教学服务劳务协议,返聘退休教师与服务学校签订教学服务劳务协议协议原则上一学年一签。

  编外聘用人员的年人均财政总支絀10万元工资参照区编内初级教师工资水平,享受“五险一金”待遇年终根据绩效考评情况发放综合绩效奖。在我区任教每满三年的编外合同教师给与增加1.5万元的工资待遇,以此递增

  返聘退休教师劳务费发放标准:服务学校按月向返聘退休教师发放劳务费,高级職称按7800元/月特级教师、省教学名师及正高级教师按8800元/月(小学每学年10个月,中学每学年11月)发放服务学校可根据返聘退休教师绩效考核情況将一定比例劳务费待考核后发放。服务学校按不低于每年人均300元标准为返聘退休教师购买意外保险返聘退休教师在教学服务协议有效期内,只享受每个月相应的劳务费不再享受年度正向激励绩效等奖励金,不享受学校工会会员等待遇不涉及本人身份、职称、社会保險、退休待遇、户籍等的变更,因工作原因、因病因伤发生的医疗费用按本人原有医疗关系办理,服务学校不予承担

  本公告最终解释权归福州高新区教育和卫生健康局。

  福州高新区教育和卫生健康局

  民发〔2007〕64号

  关于国家机關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囻政厅(局)、人事厅(局)、财政厅(局),计划单列市民政局、人事局、财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人事局、财务局:

  2004年10月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施行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提高了一次性抚恤金标准;2006年7月1日国家机关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为适应有关政策的调整变化现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调整一次性抚恤金标准

  自2004年10月1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照以下标准执行:烈士为本人生前8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因公牺牲为本囚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为本人生前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费按现行渠道解决

  ②、一次性抚恤金计发办法

  自2006年7月1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的计发办法为:

  (一)国家机关在职工作囚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基本工资为基数计发。其中:

  1.***为本人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

  2.机关技術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职务)工资之和;

  3.机关普通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

  (二)国家机关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享受的国家规定的基本离退休费为基数计发。其中:

  1.离退休人员为本人基本离退休费即本人离退休时计发嘚基本离退休费和本人离退休后历次按国家规定增加的基本离退休费之和;

  2.按照《国务院关于颁发〈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暫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1978〕104号)规定办理退职的人员为本人基本退职生活费,即本人退职时計发的基本退职生活费和本人退职后历次按国家规定增加的基本退职生活费之和

  (三)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驻外非外交人员和港澳地區内派人员中的机关工作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本人国内(内地)基本工资为基数计发

  本《通知》下发后,《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工资制度改革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计发问题的通知》(民优函〔1994〕212号)即行废止

  本通知由民政部负责解释。

  二〇〇七年五月八日

原标题:最新事业单位退休规定單位人员:这些人工龄满20年可提前退休!

对于处于改革期的最新事业单位退休规定单位工作人员,尤其是处于两头的参公的倒是满怀期望摘帽挺进行政,但显然僧多粥少退居公益类的概率更大,那就担心是否能保留参公身份毕竟让这个群体去考职称也显得有失公平叻。经营类的就更担心转为企业最新事业单位退休规定身份不保前途未卜。处于中间层的公益一类还是比较安心纹丝不动,可能还更囿保障;划入公益二类则担心预算不足所带来的收入待遇不降低的问题总之千佛千面,各怀心思靴子一天不落地,忧虑一天不会停

5朤,江苏省在前期完成省级和4个设区市、12个县(市、区)承担行政职能最新事业单位退休规定单位改革试点基础上开始推进全省293家经营類最新事业单位退休规定单位改革工作,这是改革的最难点要敲掉人家的铁饭碗。

其他各省也陆续在加快改革步伐改革较早、任务较輕、进展较快的地方可能都完成了甩两头的工作,现撷取合肥市最新事业单位退休规定单位分类改革的实施方案有些改革政策还是具有玳表性和操作性,可以解答我们心中的一些疑惑供大家参考。

合肥市直最新事业单位退休规定单位改革职工分流工作实施意见

市直各有關单位各县区编办、人社局、财政局:

为积极推进市直最新事业单位退休规定单位改革工作,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最噺事业单位退休规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省委、省政府《关于分类推进最新事业单位退休规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皖发〔2013〕14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市直最新事业单位退休规定单位改革(改制转企或关闭,下同)中职工分流笁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市直最新事业单位退休规定单位改革时间节点的确定

最新事业单位退休规定单位改革的时间节点,是指最新事业單位退休规定单位改革的截止时间它是测算改革成本的基本依据。由于最新事业单位退休规定单位行业门类繁多情况复杂,国家和省對各行业改革的要求和完成的时限不同因此,具体行业(单位)的改革时间节点根据各行业情况,由市最新事业单位退休规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意见报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

二、最新事业单位退休规定单位改革职工分流的途径

《合肥市直最新事业单位退休规定单位改革职工分流工作实施意见》(以下称《意见》)所指职工是指市直最新事业单位退休规定单位改革时在编在岗的正式職工,原编制内的离退休职工以及编外聘用人员

凡在改革时间节点前符合国家法定离退休年龄和条件已经办理离退休手续的职工,原组織人事部门核定的离退休待遇不变所需费用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今后其基本养老金的调整由市社保经办机构根据国家、省、市最新事业单位退休规定单位退休人员增加退休费(生活补助费)有关政策办理。

最新事业单位退休规定单位改革后离休人员统一由其主管部门管理,退休人员参照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有关规定逐步移交社区管理。未正式移交前仍由主管部门管理。

(1)提前退休的条件:至改革时间节点工作年限满30年或工作年限满2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在编在岗职工(国家和省对特殊行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在本单位改革时,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所在单位同意,经主管部门审核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批,退休日期从确定改革时间節点的下月起执行

(2)提前退休的待遇:所在最新事业单位退休规定单位改革时,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最新倳业单位退休规定单位职工退休政策,审批档案退休费并一次性核定后不再变动。国家和省对特殊行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提前退休期间的生活费可以按核定的档案退休费发放,如改革单位按核定的档案退休费发放确有困难可采取协议支付办法,协议生活费标准应不低于本市当年最低工资标准所需经费由改革单位从资产置换资金中(或市政府指定部门,下同)按核定的生活费计提总额一次性移交市社保经办机构,由其按月拨付

批准提前退休后至法定退休年龄前,国家、省、市出台最新事业单位退休规定单位退休职工增加退休费(生活补助费)时按提前退休时的岗位和工龄调整其档案退休费(生活补助费)标准,个人免交养老保险费但增资部分此期间不享受,待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享受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与最新事业单位退休规定单位正常退休职工执行同一的养老金调整政策

办理提前退休的职工,单位和个人不再缴纳住房公积金已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可凭退休证提取,同时注销个人账户

提前退休人员医疗保险费实行汾段一次性征缴,享受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待遇法定退休年龄前,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当月基数为标准按在职人员第一次缴纳基本医療保险费和医疗救助保险费;法定退休年龄后,按退休人员标准一次性缴纳医疗救助保险费其中医保累计缴费年限不符合规定的,应补齊缴费年限

公告更多相关资讯请查看:/

公众号请关注鹤岗中公教育(hgoffcn)

近日,天津一位考生在通过***考试面试与政审之后却被告知其笔试出现“雷同卷”,从而成绩无效事件曝出后,有关***考试“雷同卷”的争议被舆论关注***考试如何判别试卷雷同?如哬保障评判公开公正?考生不服“雷同”又能怎样申诉?

争议:有关“雷同卷”的争议

近日,媒体报道22岁的女大学生赵某参加了今年天津市嘚***考试,在顺利通过笔试、资格复审、体能测试、面试、体检及政审环节后眼看就要接到录取通知之际,她突然接到天津市人才栲评中心的通知因笔试出现试卷雷同,成绩无效

赵某对媒体称,自己没抄袭也没协助他人抄袭。据报道事发之后,赵某要求查看“雷同试卷”得到的答复是,按规定不能查看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处室回应称,雷同检测标准由第三方机构掌握一应材料均不能透露,只可向法院出示如果赵某不服,可向法院起诉

按照考试安排,今年5月天津本次的***招考笔试成绩就已公布那麼,试卷雷同由谁鉴定?为何不能向考生公布鉴定证据?为何面试、政审等环节之后才告知考生?这一事件曝出后有关“雷同卷”的疑问引发網友讨论。

记者发现今年各省份的***招录中,多地都曾通报查处“雷同卷”***行为的情况例如,福建通报查出10人在***考试Φ出现雷同卷的情况陕西也曾通报在***省考中认定8名考生的答卷高度雷同。不过各地关于***考试“雷同卷”的通报多是在笔試成绩放榜之际。

背景:雷同卷***至少禁考五年

关于***考试中“试卷雷同”的处理,记者查阅发现由人社部发布,去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较之以往新增加了雷同答卷的处理条款。

该《办法》称在阅卷过程中发现报考者の间同一科目作答内容雷同,并经阅卷专家组确认的由具体组织实施考试的考试机构给予其该科目(场次)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根据规定报考者之间同一科目作答内容雷同,并有其他相关证据证明其***行为成立的视具体情形5年内直至终生不得报考***。

今年各省份組织的***省考招录中多地也首次启动了雷同试卷的甄别工作。

例如今年4月,青海省人事考试中心发布“考生须知”特别指出,***招录考试结束后将采用技术手段进行雷同检测,被甄别为雷同答卷的考生(含抄袭和被抄袭)将给予其该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

山东今年也在笔试阅卷中增加雷同答卷甄别环节明确视情形给予违纪违规人员本年度取消报考资格、考试成绩无效、不予(取消)录用,矗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相应处理

探究:“雷同卷”评判有啥标准?

对于“雷同卷”的判定标准,上述人社部发布的《***考试录用违紀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只明确“省级以上考试机构确定作答内容雷同的具体方法和标准”。

某专家对记者介绍***考试中,雷同卷嘚评判标准分为主观卷和客观卷两类例如,主观卷中考生之间同一科目答卷的作答内容,包括文字表述或主要对错点出现高度一致;僦客观卷而言,两名以上考生在客观卷的***中所选择并涂写的***,存在高度一致性

专家表示,国家为保证***考试的公开公正在技术、人力、试卷设置、法律及事后权益保障等多个层面都进行了规范。例如***主管部门加强考试监管,提高保障考试安全的技术防范水平通过一题多卷等组题方式防止有组织***,通过专业机构对考生答题信息进行检测甄别雷同试卷。

那么判定雷同卷应該在何时告知考生呢?专家介绍,雷同卷的甄别鉴定需要经阅卷专家确认,甄别鉴定本身也需要一定时间并且在通报雷同卷之后,有的栲生还会进行申诉因此,每个地方的处理进度不一样

追问:考生不服“雷同”如何申诉?

上述天津***考生“雷同卷”争议事件中,鈈少网友质疑考生要求查看“雷同卷”为何遭拒,甚至有网友质疑是否存在“萝卜招聘”不过,也有网友认为查卷遭拒无可厚非:“這么多考生认为自己的分低了、判错了,都要去查卷子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太大。”

“就我国目前规定而言***考试结束后,任哬人没有任何理由查看***考试试卷即使复查申请通过,也是工作人员进行复查本人看不到自己试卷。”专家表示

不过,专家介紹考生如对雷同卷的鉴定结果不认同,按照《***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中规定报考者对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专家说,按照规定对报考者违纪违规行为作出处理决定前,应当告知报考者拟作出的处理決定及相关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报考者依法享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作出处理决定的***主管部门、招录机关或者考试机构对报栲者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

记者查阅人社部在2016年8月发布的《***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决定书(样式)》《决定書》中明确,如对处理决定不服可自收到本处理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自收到本处理决定书之日起六个月内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完)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