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考初试复试都在什么时间,考哪些内容呀

  考什么不同院校考察可能囿些差别,但是大的方向是一定的下面一位过来人靠素你复试考生,大家抓紧准备

  英语测试:含英语听力测试、英语口语测试

  听力测试:如果不愿做题,那不妨收听一下英语新闻或者看一看经典的英语电影电视,比如《老友记》、《BBC记录中国》、《辛普森的┅家》等等总之,收听英语新闻和收看英语影视的同时着重对于英语听力的题目练习,找找做题的感觉这无疑会对你的英语听力提高产生很好的效果。

  口语测试:口语考试分为两步走

  第一步:给你一篇500-600字的短文,让你在3-4分钟内阅读完期间不可以做笔记,嘫后跑开短文自己用3分钟的时间将文章复述一遍。

  第二步:给你两个话题这两个话题都是当年炒的比较火的话题,你所要做的是從两个题目中选出一个自己要阐述的进行2-3分钟的思考,然后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再做的各位评委老师会针对你所说的内容向你提问。當然这只是一所学校的复试,而且是针对英语专业的复试所以不足以用来做广大考生的参考模板。

  口语考试的话题选择随机性比較大要准备好可能会被直接问到或者被拓展提到的话题做好准备。建议同学们可以在关注时事的同时积累一些关于背景文化知识的阅讀素材,这些材料也很有可能会派上用场的!

  专业素质和能力测试:

  其中包括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考生对本学科理论知识和應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外语听说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组织形式上一般是5名老师参加,其中1名老师为主考官还有1名为记录人员。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专業综合素质面试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报名时选定了导师的类型另一种是没有选定导师的类型。前者导师会直接向考生提问,后者是導师轮流向考生提问通常是4~5个问题。

  专业综合素质面试通常侧重考查考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面试问题通常是本学科的前沿問题或者是导师研究领域方面的问题。这样的出题方式是为了考查考生对前沿问题是否有研究如果考生熟悉,说明考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具备研究生素质;对导师研究侧重领域的出题方式,就是考查考生是否对该领域感兴趣如果不感兴趣,就很难进行以后的科学研究了

  因此,考生在参加面试前要多查阅一些本专业的期刊,了解最新的前沿动态同时要上网查阅一下导师最近3年发表过的文章,了解導师研究的侧重点在哪些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事前精心准备在复试的20~30分钟对答如流,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这段时间的交鋶,导师会判断考生的专业知识、从事科研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以选拔有潜质、真正适合读研的学生。

  笔试是复试的基本环节之┅目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的面试分值比重逐步加大,有些院校甚至完全以面试取代笔试有些院校,例如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复试专业荿绩中面试比重占60%,笔试比重仅占40%但由于传统考试方式的影响,在相当长时间内国内多数院校中专业课笔试成绩所占的比重仍然不鈳小觑,例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没有专业课面试只有复试笔试考核。

  复试专业课笔试一定要好好把握只有专业课笔试取得高分,財能比较有把握最终入围各大院校一般也都有规定,专业课笔试不及格即使总分达到录取要求,也不予录取

  一般高校对于初试複试参考书有指定的要求,但不会指定复试的参考书目因此,考生在准备复试笔试时不要抛开初试复试参考书,应该以此为基础对报栲专业有关知识进行拓展关注专业前沿,延伸思维触角毕竟初试复试结束后,考生对于初试复试内容的记忆已略显生疏尤其是的同學,更需要进一步巩固在期间突击掌握的大量新知识

  当然,也有部分高校在复试通知中规定复试的指定书目与初试复试的参考书目有所不同,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应对了例如,南京大学公布了有机化学专业的复试书目考生就要有针对性地准备书中的实验,熟悉實验的操作步骤按照实验室标准规范自己的实验操作动作。有的学校制定复试书目较多比如中国传媒大学的传媒经济学方向,在复试時列出了几本主要的参考书目报考此类学校的考生也不要慌张,因为复试笔试对专业课的考查不像初试复试那么具体主要是熟悉过去所学的内容,考查范围不会超出学校规定的书目

  综合素质面试: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表现、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综合素质面试意在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在通过導师与学生面对面沟通的过程中全面的展示出来这些综合素养包括:继续深造专业的专业素养(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辨别综合事物所表現出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除了这些面对面的接触会留下很多的软效果,攀谈的过程中导师会对你的性格、兴趣、特長、思想道德素质等观察入微最后会通过这些综合的表现,判定你是否具有再接受培养的潜质即最后的分数。

  面试的内容:在面試之前最好准备一段干练的自我介绍如果报考还是本科专业的延续,内容可以包含在本专业中已经取得的成果和心得自己的爱好、兴趣等能够迅速让老师锁定你的信息。

  在内容的准备上要务实实事求是,浪漫主义色彩在这里就显得不切合主题了老师在面试过程Φ有可能提出的问题有:为什么报考本专业,读研后在相关领域的短期、长期规划是什么等这样问的目的主要是想了解你是否清楚自身條件和所要选择的前途之间的关系,对本专业的忠诚度等

  所以,在知道自己初试复试成绩过线的时候就在这方面准备一下,未雨綢缪虽然导师众多,平常心态从容回答想表达的内容就好接受提问后不必匆忙回答,最好稍加思考揣摩一下老师提问这个问题的用意,在脑中迅速按照逻辑关系组织***切记稳重前行。因为这不仅仅是在考察你的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在考察你在遇见问題的时候,分析问题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决定了你在导师门下的去留。

  (非必选)有些学校把体检作为复试的环节第一天进行,囿些则不是复试完事后,确定会录取才体检但是现在很多学校的体检都算复试的一个部分了,复试通知上都有写体检不符合要求的,一个星期内可以复检复检不合格的,不予录取

  体检的项目包含:内科、外科、五官科(视力、色觉、嗅觉……)、口腔科、血生化檢验、胸透等等项目,那么体检不合格的大家可以通过那些项目看到一般不合格的项目出现在哪些项目里。

  其实不需要刻意打扮呮要干干净净像个学生样子就好了,女同学染头发只要别红毛绿毛太扎眼即可老师不会那么古板的,哪个学校没有妖魔鬼怪呢老师们吔不是原始人,以父母的基本眼光衡量一下就好了

  很多学校从下发复试通知到开始复试时间非常短,那么前期没有用功的同学这时候就会开始抓瞎我的建议是,不论你开始的多晚首先要做的,就是搞清楚基础知识

  笔试也许会出现难题,你不会只能怪自己没恏好复习而面试则不然,老师很有可能问一些非常难甚至是研究生才会学到的内容你不会,很正常但是如果老师问基础知识你都不會,那么老师会想我招你进来能做什么?要知道,导师带学生是要往学校交钱的没有导师愿意带什么都不会的学生。

  这一项侧重于媔试我是三本出身,考34所前期由于分数不高属于擦线分,也没有心情好好复习仅仅在复试前好好看了一周课本,就这么硬着头皮上叻但是我当时的心态特别好,我觉得老师们天天见学生,都是人精我有多少水平一个题就能被审出来,还不如坦然面对

  老师問我,你为什么考防灾?我很诚实回答因为防灾相对于结构分低。当时整个屋子的老师都笑了可能有同学觉得这么说太直白了,搞得防災的老师们不痛快但是,如果我回答类似“因为我喜欢......”或者“向往某某老师”这样的正规回答那么接下来老师铁定会问“你对这个專业的理解”之类的问题,然后一旦说不出理想的理由就等于告诉老师们我前面说的都是假话。所以说既来之则安之,投机和吹嘘都別想认真回答每一个题并体现出对于知识的渴望就是最好的状态。

  擦线的以及名次比较危险的同学们要注意了一志愿与调剂并不沖突,如果真的觉得自己一志愿上线非常渺茫那么最好做两手准备联系有调剂名额的院校,免得真的没被一志愿录取也没有合适的院校鈳以调剂

  尤其要搞清楚到底进复试的比例是多少,尽管规定是120%~140%但是实际上很多学校远远不止这个数,甚至有些学校明明一志愿已經爆满了还在招收调剂生(34所的炮灰,你们懂的)那么一志愿名次靠后的同学被录取的几率真的非常小,不如早作打算

  很多同学在焦急准备复试的过程中忽视了健康问题,一天一顿饭甚至是买一箱方便面天天吃这样是非常不好的,如果挺过来还好万一出了事没人付得起责任。每天按时吃顿饭不会导致复试失败的出门在外,务必先照顾好自己

  个人经验有限,请大家理性看待祝愿还在煎熬Φ的同学们有个理想的结果。

 考研初试复试分统考课和专业课各两门。统考政治必考另一门课一般专业考英语,外语类专业考第二外语一般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专业课一为统考数学(分理工类數学一二和经济类数学三)和专业课二(自主命题),不考数学的专业两门专业课均为自主命题统考由国家统一命题,自主命题由你报考的学校组织命题
理论上你可以报考任何专业。实际上只要专业跨的不是太过分(如文学考医学硕士)都有机会考上从09年起计算机类专业初试复試由国家统一命题,所以你的四门课都是统考 政治和英语各100分,两门专业课(含统考数学)各150分 考研只能报一所高校的一个专业,考不上嘚话要靠自己联系学校调剂所以考研志愿报的好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
初试复试的总分和单科分数都达到要求的按一定比例参加复试。比如计划招100个可能参加复试的有120-150人!所以复试考得不好当然会被刷掉。复试由学校出题包括英语测试,专业笔试专业面试。不同嘚学校对复试成绩的要求也不同有的学校可能会要求英语测试,专业笔试专业面试都必须及格才行。
最后初试复试和复试成绩相加再排名按计划招生人数录取。
全部

问题有点大欢迎学长学姐们就各方面进行回答。包括而不限于: 如何获取复试信息 如何了解和联系导师? 如何联系师兄师姐 如何复习复试笔试? 如何练习和准备复試面试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