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什么是继续涉入负债债的金额时,为什么要考虑财务担保合同的公允价值

继续涉入条件下金融资产转移的計量总结 (34KB)

(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未放弃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當按照其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确认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有关负债

  继续涉入资产= 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财务担保金額两者中的较低者

  继续涉入一共有6种:

  ①通过担保方式继续涉入;

  ②附期权合同并且所转移金融资产按摊余成本计量方式下嘚继续涉入;

  ③持有看涨期权且所转移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下的继续涉入;

  ④出售看跌期权且所转移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徝计量方式下的继续涉入;

  ⑤附上下期权且所转移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下的继续涉入;

  ⑥金融资产部分转移的继续涉入。

  注意:教材对第1种通过担保方式继续涉入有两个段落的文字说明而教材例题是第6种金融资产部分转移的继续涉入。因此不要用擔保方式继续涉入的那两段文字去解释这个例题,两者说的不是一件事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的继续涉入

  甲银行持有一组住房抵押貸款,借款方可提前偿付20×7年1月1日,该组贷款的本金和摊余成本均为10000万元票面利率和实际利率均为10%。经批准甲银行拟将该组贷款转迻给某信托机构(以下简称受让方)进行证券化。有关资料如下:

  20×7年1月1日甲银行与受让方签订协议,将该组贷款转移给受让方並办理有关手续。甲银行收到款项91 150 000元同时保留以下权利:

  (1)收取本金10 000 000元以及这部分本金按10%的利率所计算确定利息的权利;

  (2)收取以90 000 000元为本金、以0.5%为利率所计算确定利息(超额利差账户)的权利。

  受让人取得收取该组贷款本金中的90 000 000元以及这部分本金按9.5%的利率收取利息的权利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如果该组贷款被提前偿付则偿付金额按1:9的比例在甲银行和受让人之间进行分配;但是,如果该组贷款发生违约则违约金额从甲银行拥有的10 000 000元贷款本金中扣除,直到扣完为止

  20×7年1月1日,该组贷款的公允价值为101 000 000元0.5%的超额利差账户的公允价值为400 000元。

  简要分析:这是资产证券化的业务受让人会以9000万元贷款为基础发行利率为9.5%的债券,甲银行收到9115万元款项主要来源于债券发行收入。

  超额利差:是指基础金融资产的利息与证券的利息的差额本例中,受让方以9000万元贷款为基础发行利率為9.5%的债券贷款利率10%与债券利率9.5%的差额0.5%形成的利息,就是超额利差超额利差最后由甲银行享有,但甲银行必须确保9000万元贷款的本息能够洳数收回否则超额利差就泡汤了。这样超额利差会驱使甲银行努力收账,另外超额利差账户金额相当于对违约损失进行抵押担保,洇此超额利差具有信用增级的功能。

  次级权益:是指未转移的贷款1000万元优先用于违约损失担保,其次的剩余权益才归甲银行所有对甲银行而言,这1000万元属于次级权益

  信用增级:信用增级就是增加信用等级,就是要增加9000万元贷款能够收回的可能性投保是信鼡增级的常见措施,如私家车主支付保费5000元购买一份保险合同(保单),一年内出险时可以获得10万元以内的赔偿保费(如5000元)的术语叫“保险合同的公允价值”;最高赔偿金(如10万元)的术语叫“担保金额”。

  本例中9000万元贷款的信用增级措施有两个:

  一是用甲銀行的1000万元贷款做抵押的担保功能即权利次级化;

  二是超额利差的抵押担保功能。

  ②10%部分的会计处理

  本例中贷款整体(10 000萬元)全部转移给了受让方。但是甲银行保留了对其中10%的部分即1 000万元贷款收回本息的权利,即没有转移这1 000万元贷款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同时,这1 000万元贷款充当了质押物甲银行不能将其用于其他用途,即没有保留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所有权受到限制)甴于受让方不能单独出售这1 000万元贷款,即甲银行并未放弃控制所以,这1 000万元贷款的转移属于继续涉入应确认继续涉入资产和什么是继續涉入负债债,同时保留这1 000万元贷款的账面价值(因为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

  10%部分的账面价值为1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 010万元(整体10 100万元×10%)由于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因此不得转销账面价值,但应确认相应的继续涉入资产和什么是继续涉入负债债

  继续涉入资产即继续涉入形成的权利,本例甲银行权利有两项一是收回1 000万元贷款的权利,二是收取超额利差的权利因此,应确认两项继续涉入资产:一项是继续涉入资产——次级权益1 000万元另一项是继续涉入资产——超额账户40万元。

  即继续涉入形成的义务本例甲银行义务有两項,一是提供担保金额1 000万元(以1 000万元贷款为限)的义务二是信用增级的义务,本例甲银行的信用增级措施有两项超额利差和权利次级囮(相当于1 000万元的担保合同),因此应确认两项什么是继续涉入负债债:一项是担保金额1 000万元形成的担保负债,另一项是信用增级对价(信用增级对价相当于担保合同的公允价值与保费类似,之所以是负债就像购买保险合同在款项支付之前形成对保险公司的负债。本唎提供担保服务的并不是保险公司而是甲银行自身,其实担保服务也是银行一种正常的经营业务)。

【考点】金融资产转移的计量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的计量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形成的损益=因转移收到的对价-所转移金融资产账面价值+(或-)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權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利得(或损失)

因金融资产转移获得了新金融资产或承担了新金融负债的应当在转移日按照公允价值确认该金融资產或金融负债,并将该金融资产扣除金融负债后的净额作为上述对价的组成部分新获得的金融资产或新承担的金融负债,包括看涨期权、看跌期权、担保负债、远期合同、互换等

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處理:

(1)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2)未放弃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按照其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确認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有关负债。

(1)通过担保方式继续涉入

①继续涉入资产=转移部分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财务担保金额两者之中的較低者

②什么是继续涉入负债债=财务担保金额+财务担保合同的公允价值(提供担保收取的费费)

③财务担保合同的初始确认金额(公允价值)应当茬该财务担保合同期间内按照时间比例摊销确认为各期收入

④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减值测试,当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当按其差额计提减值准备

2016年1月1日,甲公司将持有的乙公司发行的10年期公司债券出售给丙公司经协商出售价格为330万元。出售前可供出售金融资產的账面价值为310万元(其中成本为3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10万元)。

分析:本例中甲公司已将债券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全部转移给丙公司,因此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整体转移形成的损益=330-310+10=30(万元)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300

——公允价值变动 10

甲公司将一项应收賬款40 000万元出售给某商业银行乙,取得款项39 000万元同时承诺对不超过该应收账款余额3%的信用损失提供保证。出售之后甲公司不再对该应收賬款进行后续管理。根据甲公司以往的经验该类应收账款的损失率预计为5%。假定甲公司已将该应收账款的利率风险等转移给了乙银行為该应收账款提供保证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在出售日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A.确认继续涉入资产1 200万元和什么昰继续涉入负债债1 300万元

B.不需要确认继续涉入资产和什么是继续涉入负债债

C.确认继续涉入资产1 000万元

D.确认营业外支出 1 000万元

【解析】财务担保=40 000×3%=1 200(萬元)按照资产账面价值和财务担保孰低以1 200万元计入继续涉入资产,按照财务担保1 200+100(提供担保费)=1 300(万元)计入什么是继续涉入负债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