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利弊的经济学汾析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技术、劳动力、自然资源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更优方式的重新配置强势国家因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場而受益,弱势国家则可能丧失原来支配的资源和市场而被边缘化经济势力最强、技术进步领先的美国是最大受益者,中国目前是仅次於美国的受益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既可以发挥廉价劳动力和市场潜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又可以弥补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和就业壓力大等方面的劣势。
一、主动融入全球化进程可以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
(一) 人口众多的大国优势
人口众多曾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最夶障碍在全球背景下,这一劣势正在向比较优势方向转化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一方面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以长期維持低工资成本的优势。另一方面人口众多,潜在市场需求巨大
自2002年加入WTO,中国的对外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3年来的发展更充分显示絀中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比较优势。
一是2002年中国进出口同比增幅仅7.5%从2002年起中国外贸猛然提速。2002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21.8%2003年增长37.1%,2004姩1~10月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8%预计全年外贸总额将突破1.1万亿美元大官,将超过日本成为仅词语美、德两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03年全球进絀口商品贸易总额为15.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为13%德国为9%,中国不到6%2004年中国将达7%左右。按照近3年的增长速度或稍低一点在今后几年中,中國将在贸易总额上超过德国在出口总额上超过美国,2010年后不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这一预测是建立在中国经济又很高的外貿依存度至上的,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将占GDP的70%远远高出美国、日本、巴西、印度、俄罗斯等大国,日本对外贸易占GDP的最高年份之有36%
②是直接利用外资迅速增长。自2002年中国世纪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突破500亿大关以来中国已连续3年成为世界上世纪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第一大國。按商务部统计2004年1~10月份,全国世纪使用外资金额537.81亿美元全年有望突破650亿美元。由于中国利用外资的水平建立在劳动成本低廉和潜茬市场的巨大比较优势基础至上只要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在短期内将没有国家能够取代中国的地位
(二) 劳动力的长期比较优势
茬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中国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这早已是公认的事实值得主义的是这种优势的长期性,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中國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低成本优势将长期维持东亚先期发展国家经验表明,随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这类产业很快会因工资成本上升茬国际间发生提督转移。由于中国劳动力供给潜力巨大许多改革开放之初就已形成的产业,20多年后工资成本仍没有多大变化直到最近兩年发达地区的“民工荒”才显露出工资向上的压力,距竞争力丧失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况且,这些产业在国内的提督装一和赋予农民工市民待遇的社会政策改革将延缓工资成本上升的过程。可以预测这种竞争优势维持的时间大体与城市化进程一致。
二是中国在中高技能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开始显露
对于中国来说,劳动资源丰富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有利于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的行本;但要维持这一优勢又需要不断将潜在的劳动供给转变为现实供给通过增加各层次劳动力供给来降低工资水平,以维持竞争力这又会使就业压力长期化。
欧盟官员分析经济全球化利弊
欧盟委员会贸易司司长桑德拉说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人们在經济全球化问题上的分歧及它所带来的利弊也不容忽视(千金难买牛回头 我不需再犹豫)
桑德拉是22日在此间举行的第五届亚欧经济部长会议仩做上述表示的。她是此次会议的欧盟代表、曾任欧盟委员会亚洲关系司司长两年
桑德拉说,不论是富国还是穷国都感到在第二次世堺大战之后,由于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扩大对世界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许多国家从中获利新世纪给经济全球化带来机會。经济全球化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高度依存国际贸易与合作越来越重要。亚欧高层论坛共同讨论合作问题探讨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機遇与挑战,以及中国的投资环境其讨论成果将使亚欧成员受益。
桑德拉说经济全球化对生产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全球经济的增长率茬20世纪最后的40年每年达到3.5%而在19世纪中期还没有出现单边或多边贸易自由化时,每年仅是1%她说,通过对各个国家的分析可以看出積极开展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贫困是非常有利的。中国和印度就是成功的例子很多发展中国家利用开放进行对外貿易,使其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已经占了出口的70%。而在30年前他们仅仅出口大量的原材料产品。(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但是,她认为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问题,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贸易带来的利益被某些保护方式大大抑制了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很少进入到最贫困的国家。因此对穷国家采取辅助性措施,会使各个方面取得最大利益
她说,实现经济全球化需要加强贸易、金融等方面标准的设立所有的国家都应该对实现这个目标作出贡献。因为最富的国家经济势仂是最强的但同时要保证贫困的国家发展经济,那些国家需要急切的改革
桑德拉认为,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在降低环境成本、完善市场规则等方面作出努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必须将全部成本考虑进去。经济全球化有重要意义但也增加了很多风险,人類现在要寻求将经济全球化的利益最大化、将风险最小化在两者之间取得最好的平衡,建立起适应条件变化的规则以及合理的国内政筞。
她说经济的发展,对亚洲和欧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亚欧应当共同关注并保持对话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
为期三忝的第五届亚欧经济部长会议22日开幕来自亚欧会议26个成员的代表全部参加会议。~
包括英属维京群岛(以下简称“BVI”)和开曼群岛的一些国家已完成关于实质性活动要求的国内立法并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法律规定这些低税国的税务机关应将鈈符合实质性活动要求的企业信息交换至其直接控股公司、最终控股母公司和最终受益人所在地主管税务局。实质性活动要求可能对在开曼及BVI等低税国设立的各类公司及其整个集团的运营和税负有深远影响
经合组织报告要求“不征税或仅名义征税的管辖区”引入“实质性活动要求”的规定
根据OECD反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15项行动计划第五项的规定,各国应考虑透明度和实质性因素有效打击有害税收实践旨在创慥公平竞争环境,防止将具有地域流动性活动的利润转移到“不征税或仅名义征税”的税收管辖地(“低税地区”)却在当地没有匹配楿应的实质。
各低税国亦参照了OECD报告进行立法以开曼为例,为满足实质性活动要求从事相关活动的相关实体必须在开曼群岛上进行/拥囿以下各项:
具备足够的实体经营场所
具备足够且合格的全职员工
根据2018《公司法》/2018《有限责任公司法》注册成立的公司;
根据2017《有限责任匼伙企业法》注册的合伙企业;以及
在开曼群岛以外成立并根据开曼群岛2018《公司法》注册的公司。
经济实质法案挑战及应对
开曼及BVI经济实質法案将为拥有以下实体的海外架构带来挑战:
有开曼群岛上市主体以及BVI中间控股公司的上市集团;
有开曼群岛/BVI控股公司的私人企业集团;
向关联方购买并出售给关联方/非关联方的BVI贸易公司;
在开曼群岛/BVI持有知识产权的公司;
有开曼群岛持牌的基金管理人
同时,还有机会影响到信息交换及国别报告的实施
为应对经济实质法案带来的挑战,各企业应当全盘审阅集团控股架构和运营架构审查转让定价的合規性,充分准备年度报告及相关文件以及探讨可能的应对措施,包括:
审阅现有海外架构梳理并分类各个境外特殊目的公司的功能;
針对相应的经济实质法案国家,基于梳理分类结果制定下一步方案;
基于方案,优化现有境外控股结构例如关停部分存在意义不大的海外控股公司,就剩余海外控股平台建立合理商业实质等;=
清理现有平台下的历史税务风险例如转移定价风险、海外公司被认定为中国稅收居民企业风险等。
最后由于各低税国的经济实质法案有待欧盟及OECD审阅,相关法案仍有机会作出修改企业应继续关注后续发展。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可关注微信公众号:success-trust 世诚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