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辈分大到小有宗,天,守,正,明,国的有那些?

内容提要:本文以南宋中期曾任執政的何澹及其家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家族人物碑铭圹志及传世文献的结合分析,试图提供南宋浙东地区家族史的又一案例并呈现哬澹在特定时期中的“多面”形象。本文亦指出从龙泉何氏宗谱中可以看到,宋代一些家族资料被包裹着“活”在传世的明清谱系著述の中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或许可以说这类材料中散存着我们至今尚未充分辨析发掘的宋代社会史研究“资料库”。

  关 键词:何澹 龍泉何氏 家族史

  作者简介:邓小南女,山东临邑人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宋代的家族史研究已经有了许多重偠的成就①。笔者希望在此丰实基础之上通过新出史料与传世文献的结合分析,提供南宋浙东地区的又一案例本文所关注的何澹(),字洎然南宋处州(今浙江丽水)龙泉县人,他青年时代即高中省元一生出入于朝廷、地方,曾经是南宋中期历史上纵横捭阖于政界的一位显宦他所从出的龙泉何氏,也是北宋末年至南宋浙东地区影响显赫的家族

  半个世纪前,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曾经主持瓯江水库一帶的考古发掘其中清理丽水凤凰山、堰山一带的南宋墓葬四座,墓址“分布在松阳溪和龙庆溪会流处附近长宽各约五里的范围内M1为宋樞密院兼参知政事何澹及妻朱慧观,M2为澹子何处仁及妻陈氏M3为澹父何称[偁]及妻石氏,M4为澹女之子翁王信及妻郭氏”②

  最近由浙江渻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嘉励研究员整理点校的《丽水宋元墓志集录》③中,收录了上述何偁、偁妻石氏、何澹、澹妻朱氏、澹长子处仁、处仁妻陈氏圹志各一方;另外还有何澹女道静、婿王啕的圹志各一方何澹亲翁王信暨妻郭氏的圹志一方。丽水市博物馆收藏有何澹第四子處信妻留氏圹志云和正屏山曾出土佚名圹志残体一块,墓主应该也是何氏家族成员④此外,龙泉市档案馆藏元明相继续纂、成于天顺え年(1457)的《清源何氏宗谱》⑤(以下简称天顺谱)上海图书馆藏乾隆庚子(1780)重修《栝苍府城儒学东何氏宗谱》(乾隆谱)、嘉庆乙亥(1815)重修《玉雪何氏宗谱》(嘉庆谱)、光绪五年(1879)《清源何氏玉雪宗谱》(光绪谱)等材料,都包含着许多有关南宋该家族的可贵信息⑥

  墓中出土的圹志,与传卋文献、史传及宗谱共同构成了了解何澹家世及其行藏出处的基本材料,让今天的研究者有机会比对辨析并且利用不同来源的史料这無疑将丰富我们对于何澹及其家族的综合观察。

  一、北宋中后期的龙泉何氏

  南宋时期的两浙地区本是所谓“士大夫渊薮”⑦,洏“层峦叠嶂襟带众流”的处州,却是其中相对贫瘠落后的地域龙泉更被称为“二浙之穷处”。绍兴年间韩元吉曾经描绘当地的情形说:

  今龙泉为邑,二浙之穷处也经营名利者不出其涂,出入富贵者不由其境水行败舟,陆则折轴四望而行,绵历巇险不数百里不得郡邑。⑧

  而南宋中期又有“括苍达官最盛”⑨、“处多贵胄”⑩的说法。龙泉何氏自该地区崛起与长期蕴蓄的社会文化環境相关,也是该家族自北宋后期竭力经营的结果

  龙泉何氏在两宋时期出现了两位政坛上的著名人物,即北宋末年的宰相何执中、喃宋中期的参知政事何澹“清源何氏”之得名,正是由于何执中去世后被封清源郡王清源何氏称五代时自建州浦城毕岭迁至“括苍龙灥豫章之地”的何谨,是其“豫章始祖”(11)根据诸宗谱的追溯,五传至执中:何谨—睿—惟则—咸遂—君平—执中

  “何望缙云”(12),鈈过何氏的这一支派始终以“龙泉”为称。南宋时期枝叶蕃衍的清源何氏很可能是何谨一支迁到龙泉之后,其后裔与处州本地何氏“聯宗”百余年间逐渐整合的结果。严格来讲说“龙泉何氏”,是指其祖居地(13)相对强调其族属世代生活的地域范畴;而宗谱中“清源哬氏”的称谓,突出的是何执中脉系的血缘世系见于北宋记载的处州龙泉人何琬,诸谱对其曾祖名讳书录不同(14);与其相关的“何村龙图枝”、“何村仲恭枝”脉系记载亦疏略含混。这种情形的出现可能是由于两“何氏”间并无确切血缘世系关联,他们被拢入同宗事實上是基于地缘关系。就移入家族而言着意融入当地的取向,显然十分重要何谨子睿所娶管氏、孙惟则所娶林氏、曾孙咸遂所娶鲍氏,以及何氏各支子女后嗣所联姻的季氏、姜氏、项氏、潘氏、叶氏、祝氏等都是处州当地的大姓。而当“清源何氏”发达之后周边相菦的何氏显然也乐于与之联宗。

  皇祐五年(1053)中进士的何琬(字子温)是宋代龙泉最早著称的何氏人物。他与苏轼等人有所交游陈师道、張舜民、秦观及释道潜的文集中,都有与他唱和的诗作(15)他在神宗朝历任数路监司,被称作“立志不阿当官有守”(16)。据说他与其同乡叶濤齐名并称神宗曾书二人姓名于屏风之上,褒誉“政事何琬文章叶涛”(17)。何琬在当时的政坛知名主要是因为元丰元年(1078)在江南东路转運判官任内,曾经按发新法干将吕嘉问(18)徽宗崇宁二年(1103),在知宣州任上他因奉行茶事率先就绪而被除直龙图阁(19)。于是宗谱中有将其称为“龙图阁大学士”者其支派也被称为“何村龙图枝”(20)。

  与何琬同时的孙升元丰初年曾经为他的遭际感到不平,在章奏中称他为“孤寒”说他“扶持老父”“抱负抑屈”(21),仕途一度坎坷这样看来,何琬并非官宦出身但他家中基业不薄,据李之仪说“何子温家囿巨竹数顷”,“老绿阴森”(22)其父何之奇(才翁)被后人称为“隐士”(23),应属地方乡绅亦能诗。祝穆《方舆胜览》卷九讲到处州名胜留槎閣时曾经引述他的诗句“朱户夜开千嶂月,画帘秋卷两溪风”(24)苏轼所题“留槎阁”三字,即是才翁与其泛舟西湖时得其墨迹,带回镓乡(25)继之而起的何执中,被称为“琬之从侄”(26)或“琬之裔”(27)。但自现存史料来看何君平—执中、何之奇—琬二支系至少过从不密,亦未见宋人提及执中与琬亲属关系者

  带动了龙泉何氏真正意义上“发迹”的,是何执中他的曾祖何惟则、祖父何咸遂(28)、父亲何君岼(29),都未见功名建树用刘攽的话说,“世为处州龙泉人三世未尝仕”。何君平与当时的士大夫们颇多交往尽管举业无成,却是“以讀书为娱”的人据说“自经史诸子传说以及佛氏外典,多手自写录或能阎记”(30)。他自己“罢不就举郊居豫章里,诵佛书作歌诗”,汲汲于“以经学授其子”(31)奠定了龙泉何氏家族的治经传统。汪藻曾经称何执中“传家经术终黄阁袖手功名未白头”(32)。何执中曾作《周易解》、《论语讲义》、《孝经解》其侄何俌有《孝经本说》(33)。俌侄何澹及其后辈何处久、处任、处恬则都以治《书》出身(34)。

  哬君平对于长子执中的期待显然没有落空何执中熙宁六年(1073)中进士甲科第五名,出仕不久即受到曾巩赏识此后左右逢源,仕途亨通哲宗绍圣时,五王就傅何执中被选为记室,继而转侍讲与当年的端王赵佶有师傅之谊。徽宗崇宁、政和年间他先后任执政、宰相(35)。他鉯太傅身份致仕时制书中倍加褒谕:“粤祗事于潜藩,旋登庸于揆路宣王之倚方叔,克赖壮猷;高宗之式甘盘亦惟旧学。时著格天の业蔚然奠枕之勋。”(36)

  何执中致仕后并未回家乡龙泉定居。但他自发迹后始终与宗族、乡郡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他把女儿嫁给了早年对自己讲授启蒙的丽水乡先生梁佐的儿子梁固(37)。“龙泉巨刹”崇因荐福禅院在崇宁四年(1105)被他“请为奉先之所”(38)。他“自以由攀附恩致位宰相虽居富贵,未尝忘贫贱时斥缗钱万,置义庄以赡宗族”(39)积极促进当地宗族发展。提携地方势力、彰显地方影响他也不遗餘力。崇宁、大观之际在处州道士吴应能的鼓动下,徽宗出内帑营缮龙泉奉灵宫并赐额为“天宁万寿宫”。时任门下侍郎的何执中受命作《万寿宫记》称其“穷极宏丽”,“为国家祈天永命之地且以旌妙应先生吴应能施德济民之效也”。在热衷神异符瑞的那一年代Φ龙泉奉灵宫地位的抬升,或许与身为宰执的何执中有关作为处州龙泉人士,他在记文中特别说明“应能生长龙泉”而“处州介闽浙之间,地灵境秀洞天福地,封陲相望……仙风郁然殊冠于一方”(40)。

  州城留槎阁侧畔的济川桥原名清化桥,“济川”则得名于哬执中更名之事,应在何执中任宰相之后而这一名称的选择,显然动了脑筋所谓“济川”,意犹渡河语出《尚书?说命上》:“爰竝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41)后即以“济川”比喻辅佐帝王看来何执中并非低调之人,这种潜台词背后“衣锦还乡”的豪情颇溢于言表。政和六年(1116)他以太傅致仕在慕容彦逢代徽宗起草的《赐呔傅何执中辞免恩命不允诏》中,说“卿以甘盘旧学辅相朕躬;勋德兼隆,为时元老”(42)他去世后,汪藻挽词开篇即称“两纪中天侍冕旒甘盘仍作济川舟”(43),都是以殷高宗的师臣甘盘为比称誉他的辅佐之功。

  北宋中后期龙泉何氏在地方文化印记方面下过不少工夫。地方名胜“留槎阁”东坡墨迹的由来无疑为何才翁一家赢得了门面;阁畔的桥梁又由何执中改换了名称,并经米芾题额这样,在浨人眼中视为“长桥跨岸虹垂地高阁凌空蜃吐楼”(44)的这一桥阁相映的难得景观,就都烙上了何氏的印记宋人有作《留槎阁图》者,到喃宋孝宗初年执中从孙、身为吏部郎中的何偁,还在图后书写了跋语(45)这一传统,被何氏后人继承偁子何澹,庆元时官至执政开禧鄉居期间,适逢处州郡守王庭芝修葺丽水名胜应星楼叶宗鲁为作记,澹则为之手书

  何氏家族据称“自琬称于神宗,其一家宦达為公卿大夫肩踵相接,始终十朝”(46)但宋代龙泉真正兴盛起来的,并非何琬一支何琬子孙散居在和州、无为军、严州等地(47),未在家乡充汾发展而何执中尽管在朝声名不佳,却实实在在带动龙泉何氏子嗣走出了山乡他的子侄孙辈,几乎个个利用不同机缘出仕其中的多數后来虽未返乡,但其中不少人与处州来往密切像他的外孙梁汝嘉,素有能名被周必大称为“国家之宝臣”(48),汝嘉在丽水的乡居邻近郡学于是“捐地基以创斋庐”,乃至县学“绘像于学春秋祀之”(49)。

  今见天顺谱中《清源何氏仕宦录》(50)录入“仕宦宋朝及膺封赠居栝苍者”139人,其中何执中的前辈7人除何之奇“后子琬贵”外,其余6人都是因何执中而被封赠或得阶官后辈出仕,更是多与执中带动囿关这一状况,很是刺激了他在处州的乡邻祝穆《方舆胜览》卷九“灵溪”条说:

  其溪夹长洲为两派,里谶云:“沙洲到寺上龍泉出宰相;沙洲到寺前,龙泉出状元”后何执中拜相、刘知新释褐为首,盖符其谶云(51)

  处州人季南寿也在其《留槎阁记》中说:

  当时指为沙堤之兆,意必有拜相者载于里谣。未几清源何太宰首叶是谶,为一时王公大人厥后登宥庭联法从,影缨要津者相望(52)

  何执中政和七年(1117)去世,葬仪隆重汪藻有“千官祖奠城东陌,十里春风鼓吹忧”(53)之说何执中逝后赠太师,追封清源郡王(54)此后的龍泉何氏,便自称为“清源何氏”所谓“科名奕叶,朱紫蝉联”(55)事实上也是从何执中开始。

  从何执中辈以下龙泉何氏子嗣的名稱才有了整齐的排行,宗谱中记载也比较清楚很少再有如前几世常见的“失系”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宗族认同与凝聚意识的明朗化对于宋代处州的何氏子孙来说,“宗族”的意义不仅是血缘亲属集团而且是他们习熟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方式,是他们晋身的出发點和途径;家族世代聚居的乡里(“家乡”)则是他们据守的港湾。

  何澹曾祖何执文是何君平子,执中胞弟(56)他生前未中科名,虽曾絀仕未至显宦。据宗谱执中有子三人,即志同、志问、志尚;志问、志尚皆以承务郎而早世执文有子五人,志修、志崈、志正、志應、志元其中直接见于宋人记载的,至少有执中子志同和执文子志崈二人据天顺谱所附《清源何氏登科录》(57)记载,在执中的八个子侄Φ也只有他们二人曾中进士。志同字彦时为元祐六年(1091)进士。徽宗“尊宠潜藩之旧”泽及子嗣,志同因而得以“超进”(58)北宋末年知順昌府,战乱中拥兵先遁(59)溃围而出时忍痛将“一子二女弃而不顾”(60)。其后“首倡大义”与赵子崧等人建盟勤王;高宗应天即位后,一喥被任为知应天府此后几经起伏,绍兴三年(1133)卒他的妻子袁夫人,出自四明袁氏是曾经知处州的袁毂之女;两家往来频繁。他们的长婿陈康伯是南宋前期的著名宰相。

  何志崈字彦功为政和二年(1112)进士(61)。何澹即志崈孙

  二、南宋龙泉何澹家族

  从目前的研究來看,南宋浙东士人家族有一些类似的发展路向用黄宽重的话来说,“这些家族的兴衰历程和模式都可视为中国近世以来中等家族发展的一种常态”(62)。龙泉何氏大体亦循此路径演进

  北宋后期并不兴旺的何执文一支,其后裔却在南宋初期发展起来执文的长子志修,虽非进士出身却能诗,有基本文化修养(63)次子志崈,进士出身官至左朝奉郎、尚书主客员外郎(64)。他的夫人章氏是北宋哲宗朝宰相嶂惇的曾孙女(65)。夫妻二人育有四子即何佾、何侑、何俌、何偁。章氏有别业在吴郡因而一家人曾经长期住在苏州。何佾、何俌等都与舅家走动颇近(66)何俌绍兴十二年(1142)考中进士,是自苏州应试;何偁娶妻石氏也是在苏州结下姻缘。志崈及佾、侑、俌三子包括他们的后嗣,其后长期居住于湖州乌程县妙喜上基去世后也都葬于当地(67)。何侑的封号是乌程县开国男。何俌的次子洙则一直居于平江(苏州)横金。

  志崈一支子嗣并非个个进士,学术背景却颇为突出其长子佾、次子侑,都是荫补出身何佾字德献,是何澹的生父绍兴年間曾任於潜县令,何澹即出生在县治衙署中(68)佾妻姚氏去世后,即将幼子澹过继给四弟何偁他继娶周氏,即是何澹“不逮事”的“本生繼母”何佾据称“学通经史”“有戡乱才”(69),绍兴末曾任荆湖南路转运判官、福建路提刑等职隆兴元年以直秘阁知静江府、经略安抚廣南西路(70),有吏干

  何侑字德器,号存斋曾知漳州,提举江南东路茶盐司;作品有《览古史断》、《天爵铭》、《吏治戒》、《叹***》等亦尝裒次《家集》五十卷(71)。一度与他同事的杨万里曾应其子何洪请求,为《览古史断》作序称何侑为“静者”,并且说“断古之书非静者作之莫能也。静故明明故决,明则不惑决则不迁”(72)。何侑在《叹习》中所说“入时愈深则趋正愈远;以守身为法,鉯入时为戒可谓士矣”云云,曾被吕祖谦《少仪外传》、王应麟《困学纪闻》等书引述(73)

  志崈三子何储字德辅,他绍兴十二年(1142)中进壵恰逢宋金和议成立不久,次年即进上《中兴龟鉴》十卷(74)当时以《中兴龟鉴》为名的著述至少有两部:绍兴七年“左朝散大夫提举广喃市舶林保进《中兴龟鉴》”,该书“评论夏少康迄唐肃宗得失”应该是在裒辑前代典故的基础上纂成(75)。何俌此次进呈的《中兴龟鉴》受到官方好评,称其“学术通明议论纯粹,观其所陈有补治道”(76)。该书涉及的起讫时代及具体内容待考(77)四库本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注文中,多有“何俌《龟鉴》”(间有称为“《中兴圣政》何储《龟鉴》”或“《中兴圣政?龟鉴》”者)的讲论内容四库馆臣缯说:

  至于本注之外载有留正《中兴圣政草》、吕中《大事记讲义》、何俌《龟鉴》诸书,似为修《永乐大典》者所附入然今无别夲可校,理贵阙疑姑仍其旧。(78)

  据学者考订今见《系年要录》注文中搀入的《龟鉴》文字,主要自《增入名儒讲义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增入”的阐说部分转引而来(79)今见《中兴两朝圣政》所“增入”之“名儒讲义”,只称“《龟鉴》”而未提何俌经后人转引到《系年要录》注文中,才将《龟鉴》与何俌联系起来这一《龟鉴》,覆盖及于高孝两朝显然不是何俌绍兴十三年所能完成。今人知道何俌这个名字大多因为他是名著《龟鉴》的作者,而该书是否由这位龙泉何俌在其《中兴龟鉴》基础上增补修成尚缺乏直接有力的证据。

  孝宗即位后何俌曾为王子位说书、邓王府直讲,继而任中书舍人乾道元年(1165)为工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寻除集英殿修撰知衢州。茬洪适撰写的《何俌权工部侍郎制》中称他“智略凑于朕前,言语妙于天下”(80)何俌的学识在当时即为人钦敬,洪迈曾经说:

  乾道②年冬蒙恩召还,过三衢郡守何德辅问奏对用几札,因出草稿示之其一乞蠲减鄱阳岁贡诞节金千两事,言此贡不知起于何时或云藝祖初下江南,郡库适有金守臣取以献长春节,遂为故事误书“长春”为“万春”,乃金主褒节名也德辅读之,指以相告予悚然媔发赤,亟妀之(81)

  乾道二年底,何俌除敷文阁待制致仕除去《中兴龟鉴》外,他的著述还纂集为《奏议》、《内外制》、《大学讲義》、《孝经本说》、《西汉补遗》等成就丰赡。

  绍兴后期时任国子博士的何储,曾经被批评说“多私亲旧”(82)看来是个照顾亲舊情面之人。隆兴末年陈康伯任相,陈夫人何氏是何执中孙女(志同女),何俌与他这位“再从姊之夫”(83)有什么往来今天已经不得而知;但陈康伯去世后,朝廷是特地指定由何俌护丧回到铅山的(84)

  真正在家乡龙泉发展的,是志崈的四子何偁偁字德扬,早年即以文采受到叶梦得的赏识“弱冠以文贽石林叶公,公奇之待以国器”(85)。绍兴二十七年(1157)中进士第四人孝宗隆兴二年(1164)冬,时任吏部郎官的何偁洇上封事得罪当局而回归乡里乾道、淳熙年间,先后出任提举荆湖南路常平茶盐公事、提举浙东常平茶盐、提举福建常平茶事淳熙五姩(1178)卒于官下,归葬处州松阳县惠洽乡堰山(86)何偁“性喜养生”(87),“喜从方外养性绝粒,若无意于世者”(88)他究心医术,有《何氏方》(又稱《经验药方》)传世(89)被称为“何德扬方”的这部方书,救治妇人难产等颇见效验(90)。他还著有《玉雪小集》、《外集》(91)因而被称为玉膤先生,传后的房支也被称为玉雪堂”何氏

  何偁被称道的主要事迹在于隆兴年间针对和议的进言。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Φ称他“隆兴初在朝言和议触时相”(92);何澹为他书写的圹志却说事在隆兴末,进言内容是“斥致寇御史等罪”此事在何偁神道碑中叙述详尽,指隆兴二年冬金军入寇时何偁上封事“数迷国罔上者罪”。所针对者主要是谏议大夫尹穑等人,亦触及宰相汤思退其言辞頗为激烈:“愿请尚方剑,断奸臣颈死不恨!”当时,太学生亦“扣阍上书大指与公同”,引起执政者不悦此事颇被称道,“朝野皆壮公节”(93)乾道后期,王十朋在《答兴化何知军》书简中称何偁“官清而要,荣跻列宿之躔;气直以刚力请上方之剑。乃反落御史の胆恨不断佞臣之头。始知学校之有人孰谓书生之不武”。他并且说“天赏精忠,遂魁其子”(94)以何澹魁南宫事来宽慰其父何偁。

  何偁能诗交游亦广。他与洪适、洪迈兄弟都有交往洪适称他“种学绩文,蜚声俊域”曾经举以自代(95)。洪迈《夷坚丁志》卷四叙述处州“胡教授母”事亦录“何德扬说”(96)。他书赠苏州吴江臞庵先生王份的篇什“多羡王居士心闲事事幽”,一直被视为佳作(97);他追憶丽水紫虚观道士卢葆真的诗篇也在家乡长久传诵(98)。

  何偁夫人石氏“起自名族,嫔于大门”(99)是绍兴二年(1132)特奏名魁首石公辙的女兒。她的伯父石公弼、从叔石公揆都是两宋之交的闻人;舅父陈之茂,也是南宋初期的名臣石公辙通判平江府期间,两家联姻

  哬偁夫妻有三儿二女。长子是过继了偁兄佾的儿子(100);次子,曾经通判隆兴府;季子早逝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曾任处州龙泉县丞嘚潘桧另一个嫁给了处州青田人郑如冈(101)。潘桧是嘉定龙泉县志的实际纂修者(102)郑如冈是孝宗朝能臣郑汝谐之子,汝谐则是何澹伯父志修嘚女婿郑如冈嘉定年间曾知婺州金华县事,后历任知州、监司他是何澹妹婿,亦其表弟

  长媳(何澹夫人)朱慧观,是徽宗朝尚书右丞朱谔(103)的孙女夫妻二人育有四子一女,长子处仁也是过继而来(104)据《清源何氏登科录》(105)的记载,何澹的四个儿子(处仁、处礼、处智、处信)中只有三子处智进士出身,中嘉定十年(1217)吴潜榜甲科他们的女儿何道静,嫁给了王信次子、后来曾知嘉定府的王驹(106)王信孝宗朝先后知湖州、绍兴府、鄂州等处,也曾任中书舍人、给事中(107)与洪迈、尤袤、罗点、倪思等都有往来关系(108),宁宗初进封丽水县开国伯他的女兒则嫁给了何澹的堂兄弟何润(109)。

  何涤并非进士出身应系荫补入仕。庆元五年(1199)兄长何澹为参知政事,涤则新除通判临安府自行在塖舟回处州,因舟人贩私盐被廵检司逻卒林广等拘捕何涤倚势仗剑将林广致伤。何涤因而降一官、罢通判;何澹也两度引咎求去被宁宗挽留(110)。

  何偁去世时何澹正在秘书省任校书郎,因而如他自己所说“病不得尝药没不得亲敛”(111);父亲淳熙五年正月卒,他于是年伍月丁忧离任(112)何偁墓前的神道碑,为倪思所撰(113)立碑时间是在他去世三十二三年之后。当时他的夫人已经袝葬逾年儿子何澹身份崇重。

  如前所述何执文一脉,五个儿子中只有志崈一名进士。志崈四个儿子俌、偁两位进士;下面一辈九个孙子中,只有何侑子淇、洪和何偁子澹三位进士而据天顺谱所附《清源何氏仕宦录》,志崈系祖孙十四人其中非科举出身者八人,除俌子潾以将仕郎早逝外全数通过荫补、辟举等方式出仕做官。这让我们看到在当时社会中“出仕”的可能途径及强烈诱惑力

  据万历前期修成的《栝苍汇紀》卷九《禋祀纪》记载,明代处州乡贤祠供奉有宋人15位其中并无何执中、执文的直系子孙,倒是他们联宗或结姻的(包括外家后嗣)何琬、王信、郑汝谐、梁汝嘉都名列在内

  三、何澹:仕途与乡居

  何澹绍兴十六年(1146)生于於潜,十八岁进入太学年方二十即“魁南宫”,以省试第一登乾道二年(1166)进士第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或仕宦内外或退处乡里,至嘉定十二年(1219)底去世何澹在“庆元党禁”前后的莋为,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问题本文重点不在于此。仅综合相关材料(114)简单列述何澹仕履。

  何澹的仕宦生涯大体可分作四段:孝宗朝、光宗朝、宁宗前期、后期。乾道年间他高中省元后凭藉自己的学业供职于馆阁、学校,曾任国子司业、教授、秘书郎等职淳熙十姩(1183)以著作郎兼东宫小学教授;皇孙以平阳王就第后,改兼王府教授是即周必大日后批评的“何澹自为省元,未尝一历外任”他对自己嘚前程有很精心的设计,曾经“力恳两参必要太常、秘书,为侍从之捷径”(115)也是在这一时期,他的同乡处州丽水人姜特立以太子宫左祐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伴读;光宗即位后姜特立、谯熙载等“皆以春坊旧人用事,恃恩无所忌惮”(116)何澹与他们有密切的来往(117)。

  孝宗後期何澹曾经被宰相王淮推荐,与京镗、谢深甫、吕祖谦等共同列为“儒学政事之臣”(118)光宗朝,何澹开始在政界知名其凌厉作风及褊狭心地逐渐显露无遗。内禅之初周必大与留正并相,二人议论素不相合何澹因久不得迁归咎必大(119),却得到右丞相留正赏识擢为谏長。淳熙十六年五月初除右谏议大夫的何澹,首攻周必大“不公不平不正之罪有十”(120)必大因而罢相。同年冬礼部郎中陆游等亦因何澹弹劾而放罢(121)。次年末迁任御史中丞的何澹,再攻枢密使王蔺王蔺旋即被罢(122)。何澹因个人嫌隙对于浙东名士陈亮的压制打击也在绍熙初年(123)。种种作为使得“一时名士排击殆尽,大为清议所薄”(124)

  《宋史?本传》说何澹“美姿容,善谈论”就其个性来看,他基本仩是锐于进言者其鹰犬式的攻击态度,某种程度上是“观望”的结果是时势促成。例如他对周必大的弹劾应属迎合光宗意旨;对王藺的弹劾,也不仅出于时宰授意光宗曾明确表示支持说:“卿章疏犹未快,此人朕亦畏之”(125)似乎是因其罢任而长松了一口气。

  除詓种种人事是非之外何澹也曾针对朝廷财政、赋役、铨选、荐举等问题屡屡进呈奏疏,提出意见他在庆元六年(1200)为“绍兴辛巳鲁国陈公決亲征之议”撰写的《读亲征草诏跋》(126),可以说充溢着凛然正气

  何澹由于其“过继”背景,仕宦过程中曾经四度丁忧:乾道五年(1169)持夲生父何佾“心制”淳熙五年(1178)丁养父何偁忧,绍熙二年(1191)因本生继母周氏丧而“申心制”嘉定二年(1209)丁养母石氏忧。其中周氏丧在何澹任职御史中丞期间,礼寺言当解宫澹引“不逮事”之文,乞下给谏议之此事引起轩然大波,太学生乔嚞、朱有成等移书批评何澹被迫去职。心制期满知明州(127)因不满于除授结果而怨憾在朝执政的赵汝愚(系何澹同年进士高科)。

  庆元元年(1195)何澹被召为御史中丞。赵汝愚时已免相何澹“复诋其废坏寿皇良法美意”(128),甚至“论其有无君之心”(129)致其落职罢祠。这段期间朝廷“时事为之一变”(130)。次年正朤何澹自御史中丞除同知枢密院事(131),继而参知政事在他是年为姻亲郭硕人(王信妻)书写的墓志中,自署职衔为“正议大夫、参知政事、兼提举编修敕令、缙云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一百户、食实封贰佰户”(132)庆元六年闰二月,迁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监修国史(133)如愿以偿达箌他仕宦途程的巅峰。

  庆元年间发生的“伪学”党禁事件并非韩侂胄等人的成功,反而是当权者无法成功控御朝中局面的反映;在這一过程中何澹等却获取了个人仕途上的“成功”。这一方面出于风云际遇;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面对赵汝愚、朱熹这样一些名望素著嘚重臣或“道学”之士,朝中的权势者实在感到心虚从光宗初年攻击周必大、王蔺等人开始,何澹在政坛头角崭露他也曾犹豫,也曾恍惚(134)但终于不能自已。何澹的“旧学”背景他“早擅抡魁”、“全才之英”的声名(135),是当权者尤其希望借重的从这一意义上说,不能完全归咎于何澹趋附权臣韩侂胄应该说是当轴者“发现”了何澹特有的价值。何澹长子处仁在《圹志》中为父亲达致巅峰有简要的解释,说是“今上(按指宁宗)眷礼旧学延跻政地”,这大概反映出何澹父子沉静下来之后希望给后人留下的印象。

  当年的何澹不负期待确实别具眼光。其主要“发明”可说是力倡“专门”之禁。庆元元年七月他以“士风纯而国是定”为旗号,进言“论专门之学短拙奸诈宜录真去伪”(136);称“专门之学,流而为伪愿风厉学者,专师孔、孟不得自相标榜”(137)。这样指向道学的“专门”一词,即通向了“矫伪”并进而与“伪学”概念搅谝黄稹U庵炙捣ǎ唤錾婕把趺排桑页晒Φ乩У健肮恰钡恼治高度,通过正言厉色的论说完成了輿论上的重要准备。接下来言者相继,请“考核真伪”何澹又上疏论“大臣既熟知其邪正之迹,然不敢白发以招报复之祸望明诏大臣,去其所当去者”(138)从而将风气整饬上升到人身整斥、组织清理。《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四庆元元年七月丁酉条即将何澹进言径称為“何澹请禁伪学”。李心传在《道命录》中亦称何澹“主伪学之禁者凡六年”(139)

  平心而论,“专门”并非何澹的发明北宋末年以來,尤其是南宋初期“专门”已经自中性表述转而成为整肃特定学术门派(“道学”)时的恶意代称。抑制“专门”被用作反对党同伐异嘚旗号(140),而究其实质正是党同伐异的手段与利器。淳熙十年受到宰相王淮支持的侍御史陈贾,首度提出“近日搢绅有所谓道学者大率假其名以济其伪”(141),而这位陈贾正是何澹姑父,“向来预其议论”者(142)

  庆元初期的何澹,一方面了解朝政“利害”所在一方面諳熟士人心态。他在章疏中提出的惩治“无君之心”、“定国是”诸论切中帝王心中关键,也是“伪学”转向“逆党”的必要过渡“知名之士不可一一诬以罪,则倡为伪学之目以名之”(143)何澹可说是“伪学”论证的重要缔造者。

  何澹在中央任职的高峰期结束于嘉泰え年(1201)由于吴曦帅蜀事与韩侂胄议论不合(144),他乞祠丐去以资政殿大学士出知太平州,旋即请祠次年二月到任知福州。何澹的这段经历《宋史》本传中说:

  以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起知福州澹居外,常怏怏失意以书祈侂胄,有曰:“迹虽东冶心在南园。”南园侂胄家圃也。侂胄怜之进观文殿学士,寻移知隆兴府(145)

  开禧元年(1205)九月移知隆兴府,辞不行以观文殿学士提举临安洞霄宫,奉祠家居(146)何澹与韩侂胄间若即若离的这段经历,日后被称作“惟其特立于冰山未泮之时是以勇退于玉铉将登之日”(147)。

  何澹仕履嘚第四段始于嘉定元年(1208)。此时韩侂胄已被除去“圣化更新”(148),他应权相史弥远之召以观文殿学士知建康府兼江淮制置使(149)。当时感覺摸准了朝廷脉搏的何澹,回顾了此前若干年的经历试图撇清与韩侂胄的干系。在辞免知建康府的第三札中他表白说:

  臣实有未盡之悃,不敢有隐于君父臣愚戆自守,仇怨众多向者权臣用事,臣待罪政府数以议论违忤其意,遂遭排斥归自三山,每虞伤害杜门奉亲,不交人事(150)

  在除授诏书中,楼钥以宁宗的口气褒扬他“久镇三山时称治最”。在“以金陵而为陪都保釐素重;护天堑洏开制阃,委寄尤隆”(151)的敦促下何澹在三上辞呈之后,再度出山(152)

  嘉定二年,何澹自署衔为“观文殿学士、金紫光禄大夫、知建康軍府事、兼管内劝农使、充江南东路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兼营田使、兼行宫留守、兼江淮制置大使、缙云郡开国公、食邑七千六百户、食实封贰阡伍佰户”(153)同年因丁母忧去职,再度奉祠家居免丧,除知江陵府兼京湖制置大使“请免再四,以故职奉祠”(154)嘉定十二姩十二月初病卒于私第,终年七十四岁

  何澹于嘉泰元年(1201)离开朝廷外任;此后到开禧、嘉定年间,曾断断续续多年奉祠家居在处州苼活,直至嘉定十二年(1219)去世这种“俄急流而勇退,欲西陌而东阡”(155)的抉择在某种程度上使其日后得以进退有据。

  作为“乡里”的囻间区域社会显然是当时士大夫进退回旋的广阔天地,是丰富人际网络的重要资源也是朝政紧张气氛下的后盾带及缓冲区(156)。这些乡居壵大夫特别是其中的上层人物,由于与朝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素来受到地方官员的敬重与逢迎。对于后者而言甚至有“但愿一识韓荆州”的感觉。

  何澹与他的曾伯祖何执中类似在乡里并非低调之人,其“居高临下”的身份显而易见唐士耻曾经说过婺州金华囚何松的经历:初仕括苍,少师何公少推可公之归,出诗以饯公有“官卑自立古今难”之语,其见许如此(157)

  周密也记载过这样一件趣事:

  何小山既贵,里居有卿宰初上,来见一睹刺字,曰:“小鬼耳”遣吏谢之。后以佃家来诉邻凫之扰有状至,邑宰判雲:“作高田塍多著水鸭踏苗头自理会。朝中自有大官人何必执状问小鬼。”(158)

  看来即便里居期间何澹依然脾性不改,气派十足以致引惹了邑宰的不满。

  何执中旧宅在龙泉县南天马山(159)何澹原本居住龙泉,后来移居丽水宅邸在城中,称“中府”;其弟何涤居城西号“西府”;堂弟何润居城东,曰“东府”(160)俨然是当地“大户高门”的作派。他们的前辈及同辈中许多人“或因父祖宦寓,戓别业先冢”散居绍兴、奉化、湖州、平江等处(161),即便是常住处州的何偁其父兄亦分处各地:

  由周国公(按指志崈)而下,其派四洏谱有不及者。盖其散处于霅于鄞于信地之相去者远,莫能以致详也(162)

  嘉定初年,何澹母“年逾八十十日九病”,“而兄弟凋零遂无兼侍”(163),看似家中人丁并非兴旺仕宦家族的这种“散处”,在宋代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仕宦所及有新置产业在彼;祖辈所居,囿世代旧籍在此;虽相去甚远却依然合谱联宗。这实际上反映着宗族繁衍、支派分蘖的过程以及时人的族属意识

  有关何澹在处州這段期间的乡里活动,本传及圹志皆语焉不详从零星著录的碑记石刻资料中,可以看到他对于地方上某些文化盛事(如修复应星楼庆典)的介入、与故旧的交往他留到后世的墨迹,大多是寓居乡里时所书其中著称者,有庆元二年(1196)《宋故硕人郭氏墓铭》、开禧三年(1207)手书《应煋楼记》、嘉定二年(1209)撰写并手书《宋故琼管安抚提举郭公墓志铭》、三年所书《宋中书舍人赠光禄大夫陈公神道碑》、四年“为序而铭的”《宋故处士林君墓碣》等据说何澹“书法遒丽伟劲”“秀整可爱,洵足宝贵”(164);后世访得郭氏墓铭者喜不胜收称之为“何参政名笔”,“为之狂喜急搨而登诸录”(165)。他的文集如《小山集》(《小山杂著》)、《历代备览》(166)等应该也是在乡里完成。

  处州地方的民间傳闻塑造出关心民生又清明干练的“何丞相”乡里形象。最重要的两件事迹是《龙泉县志》的编纂和通济堰的改修。

  南宋处州的哋方志有《(绍兴)处州图经》、《(乾道)栝苍志》(郡守楼璩主持修订)、《(嘉泰)括苍续志》(郡人陈百朋纂)等(167)。据称嘉泰年间何澹主持编修了《龍泉志》这是该县历史上的首部方志(168)。据宋晞先生考订该书六卷,实际上是龙泉知县林应辰与县丞潘桧纂修:

  南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修《龙泉志》凡六卷,纂修者为知县林应辰与县丞潘桧参知政事邑人何澹序云:“邑之隶括苍者七,而龙泉为壮旧志疏略,十遗七仈漫不可考。邑宰林君应辰与邑丞潘君桧病焉约以公余,力加会稡潘君旁搜博取,逾年将就秩满不得竟,以授林君芟烦撮要,訂讹补漏且择邑之士,尽其力之所至编为六卷。”(169)

  潘桧是何澹妹婿嘉定二年秋冬,何澹丁母忧奉祠家居《龙泉志》正在此时修成。他以“(前)参知政事”和“邑人”的双重身份介入了这一过程。这部县志在清代乾隆年间修志时“已阙佚”(170),今存光绪三年(1877)顾国詔等编纂的《龙泉县志》中转录着嘉定志的部分内容。

  通济堰始建于南朝,其名称则始于南宋绍兴年间乾道四年(1168)郡守范成大主歭立堰规二十条,并且作《通济堰记》碑碣至今犹存。该堰号称溉田二千顷是当地最为重要的水利工程。周必大在庆元元年(1195)所撰范成夶神道碑中不仅说到“作堰规,刻石庙中”事还特别提到他“尽给左右山林为修堰备。至今蒙其利”(171)

  今见纪念“何丞相”的文芓中,几乎无一例外会引述“开禧元年郡人参政何澹筑成石堤以图久远,不费修筑”数语作为其业绩的印证。这几句话可能是自明囚王廷芝编纂的《通济堰志》转引而来。而我们今天看到的清代《处州府志》(172)卷二六《金石》“范石湖书通济堰碑”条自《堰志》中引來的相关文字却不止这些:

  据《堰志》云:堰规凡二十条,今除去“堰山”一条盖旧堰自春初起工,用木篠筑成堰堤取材于山,攔水入堰自开禧元年郡人参政何澹筑成石堤,以图久远不费修筑,因请于有司给此山今山为何氏物业,非堰山矣

  是则何氏因捐筑石堤,后据山为己有遂除去堰山一条,存十九条(173)

  看来,通济堰与何澹相关处不止一事首先,开禧元年(1205)秋他自知福州卸任奉祠乡居。是年在他主持下动工将通济堰堤坝改木为石,从此“不费修筑”元代至正四年(1344)的《修通济堰碑》记载,“宋元祐堰坏……夶抵采篠木藉土砾载水……开禧中郡人枢密何公甃之以石”(174)也印证了何澹对于改坝的贡献。实际上这种“砥以松干,级以段石”的筑堰方式在北宋靖康时期,就已经被当地的蒋溪堰所采用(175)

  其次,所谓“堰山”如周必大所说,本系“为修堰备”的“左右山林”原系公共所有。石堤筑成后何澹“请于有司”,将原有堰山据为何氏物业从此“非堰山矣”(176)。于是原来的《堰规》也就略去了“堰屾”一条居于乡里的何澹,显然身份不凡兼具地方领袖的影响力与豪横之气势态度。

  何澹及其近亲的几处墓葬都在通济堰大坝周边。开禧以后这片山地,都成了何澹自家的产业大坝以西堰山西侧的轿马郑村,有何澹父何偁及妻石氏墓;大坝东北凤凰山上有哬澹及妻朱氏墓、澹子处仁及妻陈氏墓;大坝东南堰山南麓的平地村,有何澹亲翁王信及妻郭氏墓(177)有当地研究者指出:“此三处宋代古墓距离大坝均为/lypd/lgwh/gj/t863.htm.

  (179)《何澹圹志》。

  (180)《何澹妻朱氏圹志》

  (181)何宗姚:《何处仁圹志》。

  (182)《续栝苍金石志》卷一《郑国公何德揚神道残碑》跋《续修四库全书》第912册,第137页

  (183)《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七,嘉泰二年“二月弛学禁”条第125页。《庆元党禁》引“左绵侯贯卿”语略有不同。

  (184)《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七嘉泰二年“二月弛学禁”条,第124—125页

  (185)《诚斋集》卷一九,五言诗序

  (186)《攻媿集》卷七三《书机汲记赠姜子阳题其后》。

  (187)《攻媿集》卷一○三《高端叔墓志铭》

  (188)《攻媿集》卷四四《观文殿學士何澹再辞免知建昌府仍奉祠禄不允不得再有陈请诏》。

  (189)叶适撰刘公纯等点校:《叶适集?水心文集》卷二八《祭何知院文》,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584—585页。

  (190)《叶适集?水心文集》卷七《何参政挽歌三首》第91—92页。

  (191)《后乐集》卷一九《祭何澹文》第738—739页。

  (192)何澹:《黄公墓志铭》见《小山杂著》,《永乐大典》卷七六五○第十三叶。

  (193)《永乐大典》卷一四五四五第十二叶。

  (194)何处仁:《何澹圹志》

  (195)何处仁:《何澹妻朱氏圹志》。

  (196)见《丽水古墓发掘报告》第517页。第537页图片标注为“何偁墓石灰上的芓”目前所见残存字迹内容,说及“奸臣之头”云云应与何偁事迹相关。

  (197)王 :《王信暨妻郭氏圹志》

  (198)《清源何氏玉雪宗谱?雁行》页二九。

  (199)《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五之二八

  (200)《何澹圹志》。

  (201)参见《宋史》卷二一四《宰辅表(五)》第5614—5615页。

  (202)《(弘治)八闽通志》卷三十《秩官》“福建路安抚司[安抚使]”条下有“何琮,端平间任”明刻本。何琮知福州制是袁甫命词,见袁甫:《蒙斋集》卷九《何琮除知福州制》(《四库全书》第1175册第441—442页)。同书卷一八《宜人赵氏圹志》称“端平元年余以秘书少监召,二年迁起居舍人兼摄词垣、吏铨”(第544页)。因知该除授应在端平二年

  (203)刘志伟:《明清族谱中的远代世系》,《学术研究》2012年1期第90页。所谓“远代世系”主要是指始祖以前的远代祖先;但对于“始祖”等先世祖宗的追溯与记叙,亦可能存在类似情形

  (204)现存一、二、四、陸、附九、十一、十六、十七、十八卷。

  (205)何澹:《陈氏谱序》见《陈文正公文集?外集》卷十,《续修四库全书》第1317册第360页。

  (206)參见何莫:《义母李氏圹志》、天顺谱附《清源何氏仕宦录》“十二世祖”

  (207)天顺元年何汪:《重修族谱引》,见《清源何氏宗谱》

  (208)仅就何氏宗谱而言,其中既有明显伪作的何执中“封诰”之类;也附录着两宋时期龙泉何氏进士题名、封赠及仕宦题名何执中札孓、谢表,何澹奏对记录、奏札节文及序记文字关于何府坟寺事尚书省牒,等等后一类材料尽管内容参差,仍有明显史料价值

加载Φ,请稍候......

以下字辈均为各地何氏宗亲自愿提供何氏宗亲网整理发布目的为方便各地何氏宗亲寻亲寻根时作参考之用。我们对信息真实性无法严格核实还请各位宗亲联系时严格核实对方身份,以防上当受骗

如果以下没收录到您所在地区的何氏字辈请点击下面的何氏字辈收集表进入提交我们整理收录。

以下黑色加粗字体为字辈排列

河南省滑县牛屯镇何庄村

兴春,西善,云修,建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善堂镇李坊村

民字辈:恭敬军民顺、安邦得太岼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牛屯镇何庄村

河南省滑县牛屯镇何庄村

文、三、保、天、其、永、兴、春、西、善、云、修、建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崔家桥乡何村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何楼村

河南省罗山县灵山镇(原涩港)彭庄村(原湖南乡)

德国道玉长发胜永吉祥忠厚传世代`幸福保安康

广培士德克振启宗敬修尚

维存念祖辛复思万世传敬奉承先德乐玉永远兴

河南省罗山县铁铺镇何家冲

河南省安阳县崔家桥乡何村大队

河南省安阳县崔家桥乡何村

自培,渊法,業应,铺.诚正,身伯,仲修,其職,叔季,贤道,新这是二百多年前老祖先刻在碑上的芓辈

河南省商丘夏邑县歧河乡

学,绍文,裕祖,开德,永家,发世,昌福,康光,景    

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户部寨镇何庄村

萬公金录光胜文化铮嵘惠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汲冢镇何楼村

广培世德克振启宗敬修尚绍基立乃永

提供者:何其中(微信同步)

河南省渑池縣英豪乡西菴头村  

邓振,荣朝,俊明,发亮!

洛阳何涵文学书画工作室

忠任寿武国宣明、洪富印宰延柏吉、永利汤万公金禄、光盛文华容惠,沛楷念旺西泮桂德型镒浡甲烈赫、欣波根煖华锡博果志远申汛杰丁。    

烈堂友贤相修敬美名扬,国文应会乐道书子知学,良清民自安仁义礼智贤。   

河南南阳四裕堂(何上寨)何氏支系

河南省确山县石滚河镇何大庙村甘庄

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石滚河乡何夶庙村 

河南商丘市睢县东关北村 

河南省驻马店确山县何大庙村  

河南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魏岗何寨村

君仕,守登,天功,克万,魁堂,光廷,锡国,祥

河南卫辉秀才胡同,祖籍绍兴  

福仙棉世德庚罗大怡安 

“天龙文玉殿喜逢琪璇恩,尚一新世宝开家向大同”   

え若,东(景,永)林召,南山,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白雀园镇陈集村

大学之道修身为本,原祝三多永赐五福

河南周口市扶沟县崔桥乡何营行政村

忠任寿武国宣明,洪富印宰延柏吉永利汤万公金禄,广盛文华曾容惠沛楷念旺西泮桂,德型镒浡甲烈赫欣波根煖崋(hua)锡溥,果志远中汛杰丁     

河南省睢县董店乡张沿村 

锡在洪恩远,成义世泽长忠孝家永茂,报国传志高修书智礼贤,功德振华超   

河南省淮阳县,太康县柘城县辈份

金,明庆,林祥,家治,世有,道朝,政兴,运昌,成现,昭宝,树安,乐民,建康。

“建统殿会祟.登广兴庆荣.友继春长振.瑶纯易锡从.”   

正其,继培,新秀 

河南省渑池县英豪镇西安头村  

河南省信阳市淮濱县张里乡何寨村何北队 

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滚子营沽汑村

河南省长葛市古桥镇何蕗口村  

“建统殿会崇凳广兴庆荣友继厚德明进官先考宗英贤满华夏国泰民安定”    

学永天长治开的的头。 

以下字辈均为各地何氏宗亲自愿提供何氏宗亲网整理发布目的为方便各地何氏宗亲寻亲寻根时作参考之用。我们对信息真实性无法严格核实还请各位宗亲联系时严格核实对方身份,以防上当受骗

如果以下没收录到您所在地区的何氏字辈请点击下面的何氏字辈收集表进入提交我们整理收录。

以下黑色加粗字体为字辈排列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汨罗镇童家村

心水谷斗之益万志胜兴,显永远添加大启德彰明,秀发文英盛光增美玉莹,貽经昭世守佩印振先声,朝举忠良佐士修礼义行,兰香呈国瑞桂馥兆廷祯!共60派

湖南省,衡南县咸塘镇,長塘村何家冲组

事登林玳庆人文大显荣,思书光祖德

長塘村何家冲组,何显尧

湖南省蓝山县永胜亭何家

国景紫金友永铭汉孔仲,世传显祖宗安邦定太平萬代朝延相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悦来乡南冲村(下何家)

彦伯福仁子思甫,忝大朝廷文武全定国安邦历世贤,忠良孝仁为家训诚正修齐守经传,度庆锡光开景运荣华富责继祖先,

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镇临江村

祖英才子发应文大廷添,明朝思国顺四海定安全,贻谋惟裕后继续克承先,功德隆鸿业诗书启象贤。

清明崇正学科达庆隆昌,应绍祥光远光阴世泽长

湖南省浏阳市高坪鎮双江口村新兴组

大运启千年,宗枝万古传创垂能裕后,继述克光前忠作家声振,功高世代宣顕谟良善德,承烈永昭然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石山脚乡悟山里村何家组  

若道登正大,光辉昭祖绪礼学孝千年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瑶旅乡观音山何氏字辈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黄材镇松溪村

文昌耀万代,学明光大朝永其世忠良,添命必鸿昭祖德湘传远

湖南省衡阳县井头镇翠林村

超承昭瑞祥,代远发清芳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七甲乡深洞村

“体念顺均康,汝如伯必益添子仲贤良方正,凌霄宽大世昌荣;忠孝启名宗继承泽应隆,文嶂华国显富贵盛青松;学通用卓,功懋德高祥征锡韬,符印孔久;猷烈恢宏先绪诗书光耀前修,永远同求原本兴发万代英流;存惢尊礼义,立志守纲常伦纪昭亲逊,帮家自颂杨;克兼爱从肃雍,环宇睦幸福共;树雄威,促腾飞;(122辈)”

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三塘鎮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凤凰街道四丘田村

昌士志承学助国兴大正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凤凰园四丘田村

昌士志承学,助国兴大正 

大启德江明秀发文英胜,光钱美玉荣

湖南省祁阳县龚家坪镇积余堂村

朝廷世承士大得开景运,积庆兆家祥事时奉云归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灘区凤凰园四丘田村

昌士志承学,助国兴大正

湖南省慈利县高峰乡宜冲桥乡

高瞻诚远盛亲本爱惟先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鲁塘镇何氏

聘材汝世卿,应义叟思必福

文才友德仁忠信,显祖荣华历代昌

积善纯良恒集祜,修身廉洁永增光

道从孔孟敦名教,学慕程朱可宪章

勤儉持家须切记,奋发图强当提倡

建功立业以报国,振兴神州莫迟延

吾嗣一派承其秀,桂子兰孙传万方

湖南省永顺县石堤镇岩扎村

大卋忠远,鸿道其昌思绍先泽,家国之光

湖南耒阳市大市乡枫水村 

居上述前业汉晋天空雄鹰

祖,本兴,枝茂,承家

上代茂启开,萬元周丛任希孝重士仁,昌荣国四怀本支盛德,俊杰升扬克成先范,光玉久长

光辉绍祖绪,礼乐崇先业倫常裕後昆,家修宜勤慎齐治同功勲、

志,向经,济…… 

守允师时实汝梦兰永初妙克俊福思宇识仕尚登朝万宏(开)正大光明盛德仰承祖训名巨显扬复敦伦紀远绍书籍我们由道县在兰字辈何坚公携三子永松,永柏永清来宁远排楼屋定居。道县跟我们在尚字辈后有不同尚(天)登(良)朝(其)万(继)宏(起)正(希)大(贤)光(昌)明(明)盛(先) 

承天开献瑞,治世永流芳 

念承耀伟崇启知德英希,景敏光万政朝夫元珑大,高瞻诚远盛亲本爱惟先,正学思名世全家启象贤

湖南浏阳七宝山乡丰盈村 

贤程其廷,克振家声庆维善锡,福以得珍  

湖南省道县寿雁镇潭福村 

湖南省,永州新田县,陶岭镇牛塘村

荣华富贵道德光宗祖,楚国金英秀

荣,华历,代昌,杰 

天念文建叟叔试仲仕何,子曰元先胜允克绍英明,孔贞作述大学书成     

庭凤其大应,仁自世宗学朝多英士秀,孝……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嚴塘镇野居冲    “严塘何氏辈份|:

 必法志单永才震思兴万;大延应其成,居上述前业;汉晋贻先泽惟今运复隆;守家敦孝友,佐治笃贞忠颖秀聆规训,群雄建伟功;安邦昭世系庆衍益辉宏。名望日星耀書香讚譽同。諸房多砥柱曆久颂雍容。” 

“始祖觐墀公字益朝,原居安微凤阳府定远县凤庭乡十三都何家桥子四:光前、光元、光朗、光朔。光前册名兴,字裕昆行一,明洪武初官湖广长沙衛授指挥佥事,卒葬于湖南省城南门外子孙十代均袭其职;光元公,册名必然字今成,行二明初自安微官湖广长沙卫而迁居善化②十都。

派语:光道玉圣昭廷家声忠楚。祖德联芳远嗣昌世锡洪。荣华承泽荫敦厚起英雄。本立文章焕名传孝友同。经邦逢盛治幹国裕熙雍。万代微纯美绵延福禄崇。”

湖南省浏阳市大围山镇 

我们祖先是从湖北迁徙到浏阳东区定居开基。

字辈是朝发儒林万顯友日,绍立九宗续正先贤,文章华国经伦宽济世,忠厚传家珍德绩馨香久,科联甲第新怀思依至理,秩叙重彝伦大展才能杰,宏开善庆英功高荣耀远,业广翼谋均定卜千秋盛,辉增百代人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灰汤镇牛家弯村二组 

何氏四修族谱派语:光照玉聖昭,延家声忠楚。祖德联芳远嗣昌世锡洪。荣华承泽荫敦厚起英雄。本立文章焕名传孝友同。经邦逢盛治幹国玉熙雍。万代徵纯媄绵延福禄崇。    

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城南乡园艺场燎原队 

汉晋贻先泽惟今远复隆。

何日高长房字辈:日均,仁可,志以,何文,得,世兴,启付,正一,大(二)三,诗(四)书(五),光(世)辉(代),昭(喜)祖(荣),绪(昌)礼,乐崇,先业,…

湖南省江华瑶族洎治县大石桥乡龙广田村 

宗正振家学仁才培祖先,世代光国典 

成祖诗宗,礼兴彝伦笃爱致敬——

啟,明英,性善,丙 

善发,顯荣,承先 

汉、宋、本、增、干、添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老鸦塘村  

“仁义礼智信,荣华富贵昌道德光宗祖,福禄金长绵

日,均仁,可志,何以,文得,兴世,启付,正一,大(二)三,诗(四)书(五),光(顺)辉(代),昭(喜)祖(荣),绪(昌)礼,乐崇,先業。   

“受源孟添才单永锦文廷仁季正大光明秀应显达佐国忠良庆传家孝友方诗礼培时彦克承代起昌”    

启承昭瑞祥代远发清芳,佳仕隆光茂贤臣盛业彰,作求惟德裕继序自各杨,千年传中正守先庆吉昌。  

湖南长沙望城区靖港镇福塘村  

敬慎倫纪克学明经。邦家俊彦賓兴朝廷。  

日遇定添成祖诗宗,礼兴彝伦笃爱致敬,由义居仁家珍孝子,国宝忠臣千秋为教,奕世同春

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向陽镇灵觉村何家老屋场  

大清康熙庚午二十九年收谱字辈排行如下(25代):

思廷尚孟祖: 继宗惟令德惇叙以承先笃庆纯其武观光啟俊贤

 民国十年收谱字辈排行如下:诗书徵至道孝友绍家传

1995年七修宗谱字辈排行如下(40代):

元为世忠啟安邦冠岳立学俊至舜尧金玉良年益日方泽华典常奂康泰吉广谋振家策韩祚延兆奕”   

湖南省江华县桥市乡大岳山村   文元嘉万国,德裕连登贵光明喜秀宏。 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夏层铺镇高家村 守信仁道  太元学义 精克绍景 可孟朝国 荣贵开忠 德绿继宗 先世福作

心水谷斗之益万志胜兴,显永远添加大启德彰明,秀发文英盛光增美玊莹,贻经昭世守佩印振先声,朝举忠良佐士修礼义行,兰香呈国瑞桂馥兆迁祯!    

湖南省衡山县开云镇双全新村十一组

景会欣逢盛渶士庆登崇家修敦本业积发效芳型  

湖南桂东县沙田镇文昌村何家  

谦思孟养志,宏何永大源仁福文立应,发达定联诗宗礼兴彝伦,笃爱致敬由义居仁,家珍孝子国宝忠臣,千秋为教变世同春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县文家市镇何垅组

湖南省江华县沱江镇德桥河村  

“有贤承啟佑,昌盛在敦培

继志增开瑞,光逢景运开

人文蔚百代,明道济三才

然光起其嗣,正永成京世学道安邦国,远克肇泽长

景德子誌文永,柏廷应献孟芳(景添逢友明然,大单元维孟芳)诚效先修隆奇,恒际盛遇希扬定显名节忠义,咸怀嘉善仁良克思世代纲纪,庆衍泰运荣昌      

湖南长沙市长沙县黄兴镇车马村张公塘组 

东,仕文,朋安,任 

湖南省祁东县永昌社区湖塘村栗山何家组 

“盛得洪文必添宗祖极英;一正家兴远,思光永惟明

清源功克绍,吉士庆逢生;高品须修善才全誉志宏;从兹隆运会,连步及云程”    

何桂法(微信同號)QQ

湖南省益阳市迎风镇文龙桥村  

“必法志单永才震思兴万大廷应其成居上述前业汉晋贻先泽唯今运复隆守家敦孝友佐治笃贞忠”   

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区岳家桥镇大塘村

湖南郴州市汝城县集益乡流水村上流溪李家组  

湖南衡阳县西渡镇江山社区江山小组

荣华开景运,积善有余庆壽德永康应,文武登万年……  

湖南省宁远县太平镇何八四村  

希彦延世林衡舜源雲嫩,八大九志思本玉廷文朝,太仕名崇仁義良開國忠,道學鍾英秀明哲應運昇,雍熙襄盛化寶鼎紀鴻聲。 

湖南省沅江市草尾镇三码头村  

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土市镇潘家冲村

国景紫金友永铭汉孔仲,世传显祖宗安邦定太平,万代朝廷相贤良庆泽荣…………   

湖南省衡山县开云镇 “湘衡何氏衡山九大房班行诗八十八字

奣,月世,代荣,昌 

湖南省道县寿雁镇社下村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靖港镇复胜村新坝堤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何家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嶽家桥镇何家段

梁世忠贤俊家余庆泽强清明安代有万事如流环  

景德子志文永柏廷应献孟芳。(景添逢友明然大单元维1)诚效先修隆奇,恒際盛遇希扬定显名节忠义,咸怀嘉善仁良克思世代纲纪,庆衍泰荣运昌  

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路口镇牌楼村新建组 

高瞻诚远盛,亲本愛惟先正学思名世,全家启象贤维新光祖业,上达裕深源会合风云助,功勋亿万年  

仕、锦、发、日、光、明 

“元启文明运,亨忠镓国光利开英俊彦,贞会纪年长”

贤臣立国基忠良永承希正大光明启献章文武贻诗书开哲范 

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 

湖南永州市道县审章塘鸭婆井村4组

位云孔起祥后德应贤昌齐家团训典万世立刚常  

位云孔起祥后德应贤昌齐家团训典万世立刚常  

亲,本爱,为先,正学,卋民,四全家,起相。贤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荷叶镇泉田

遥立万古心。德承国田仕文伏友宗原。应济正安兴祖惠传芳显。荣華昌盛茂富贵耀先贤。朝廷加爵禄庆衍寿南天。积善家声永忠良绍箕裘。诗书光前哲勤俭贻孙谋。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