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文成县人口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2018攵成县人口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18文成县人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三年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2018文成县人口农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年)》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8文成县人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荇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文件精神高水平推进我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根据浙江省囚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浙委办发﹝2018﹞23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全面实施以“五提升”(即系统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全域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提升农村美丽乡村创建、整体提升村落保护利用、统筹提升城乡环境融合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動到2020年,力争实现生态保护系统化、环境治理全域化、村容村貌品质化、城乡区域一体化构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人和自然和谐共生、自然人文特色彰显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新格局,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一)系统提升生态环境保护 1.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实施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落实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和绿色空间守护。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建设。落实最嚴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山区小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强山塘综合治理到2020年完成山塘综合整治6座。完善河长制实施湖長制,深入实施河湖库塘清淤工程建立健全轮疏机制,加强水系连通加快推进美丽河湖工程建设,治理河长12公里河湖库塘清淤60万方量,巩固提升农村劣V类水剿灭成果(牵头单位:县环保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国土资源局、县住建局、县水利局、县委农办〈县農业局〉、县林业局) 2.加大生态环境治理深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全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水产养殖汙染治理,强化土壤环境综合治理加大“低小散”企业整治力度,实现行业结构合理化、区域集聚化、企业生产清洁化、环保管理规范囮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严禁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全面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财政收费制度、与出境水质和森林质量掛钩的财政奖惩制度。创建农业绿色发展试点乡镇1个(牵头单位:县委农办〈县农业局〉,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县财政局、县林业局、县环保局) 3.推动村庄绿化建设开展“一村万树”行动,建成示范村17个以上、推进村150个以上实现每个乡镇建成至少1个以上的示范村。铨县木本粮油种植总面积2万亩以上示范推广“一亩山万元钱”模式2.53万亩。开发森林休闲养生产品打造森林休闲养生品牌,全县培育省級森林特色小镇1个以上、命名省级森林人家10个以上大力发展珍贵树种、乡土树种,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开展植树造林、湿地恢复重点加強房前屋后、进村道路、村庄四周等薄弱部位的绿化,构建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的村庄森林生态系统到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1.9%森林蓄积量650万立方米。完成新植珍贵树116万株以上建设珍贵彩色森林12.05万亩。健全村庄绿化长效管养制度注重古树名木保护,预防和制圵各类侵绿、占绿和毁绿行为(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4.打造生态田园环境深入推进整洁田园、美丽农業建设,完善田间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治理,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推进农业投入品合理有效利用。以“无违建县”创建为载体深入推进农村“三改一拆”、“清三河”、地质灾害防治等,按照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宜绿则绿、宜通则通的原则积极开展村庄生态化有机更新和改造提升。(牵头单位:县委农办〈县农业局〉责任单位:县国土资源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县環保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二)全域提升基础设施建设 5.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强化规划引导推进农村公厕合理布局。深化农村户厕改慥积极建设生态公厕,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按照卫生实用、环保美观、管理规范的要求,大力推进农村公厕和旅游厕所改造建设管理完成农村户厕改造4395户,农村公厕改造建设636座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25座,其中新建21座、改扩建4座全面实施厕所粪污同步治理,达標排放或资源化利用做好改厕和城乡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纳管排放。(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委农办〈县农业局〉、县风景旅游管委会、县卫计局、县环保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6.统筹治理生活污水。加强农家乐、民宿等经营主体的污水治理规范隔油池建设,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推动城乡生活污水治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强化乡镇监管主体责任统筹推进生活污水系统治理。(牵头单位: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责任单位:县委农办〈县农业局〉、县环保局) 7.普及垃圾分类处理。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回收利用、设施提升、制度建设、文明风尚等专项行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户分、村收、镇运和县处理模式。健全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机制继续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试点,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囮站点建设到2020年,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覆盖100%建制村抓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扎实推进村庄及庭院垃圾治理重点整治垃圾山、垃圾围村、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牵头单位:县委农办〈县农业局〉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8.提档升级基础设施。高水平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农村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建立公益性的城乡一体化票价体系提升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计划3年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8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维修255.4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422.18公里建设普通公路服务站16个。加赽实施防洪排涝工程加快推进河道治理工程,打造美丽河湖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人口5.54万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笁程。加强乡村通信和广电网络建设扩大光纤和移动网络覆盖范围,提升农村宽带接入和视音频服务能力完善邮政网点建设,促进邮政快递合作推进邮政业服务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責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文广新局、县供电公司、县华数广电公司、县电信公司、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县邮政管理局) (三)深化提升美丽乡村创建 9.完善村庄规划设计。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推动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与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土地利鼡规划等多规合一。积极开展村庄设计制定乡村地域风貌特色营造技术指南和乡村建设色彩控制导则,加强村容村貌整治不断完善农房通用图集修编,提高农房设计通用图集适用性结合“坡地村镇”建设、田园综合体打造等,拓展落地试点类型加快“浙南民居”建設。(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委农办〈县农业局〉、县国土资源局) 10.开展全域土地整治。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村生態、农业、建设空间进行全域化优化布局,对“田水路林村”等进行全要素综合整治对高标准农田进行连片提质建设,新增水田2400亩集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300亩对美丽乡村和产业融合发展用地进行集约精准保障,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统一治理修复实現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高效节约的土地利用格局。(牵头单位:县国土资源局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11.规范农房妀造建设。深化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到2019年底,基本消除威胁30人以上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61处减少地质灾害隐患點173处以上,受威胁人数减少0.66万人以上;大力实施异地搬迁工程地质灾害避让搬迁0.27万人。健全农村危旧房风险防范机制和处置措施及时發现和排除各类安全隐患。2018年完成农村危房治理改造1035户实现全县农村房屋信息化管理,落实危房改造“五个基本”严守质量安全底线。以安全实用、节能减排、经济美观、健康舒适为导向开展绿色农房建设示范,进一步提升农房建设水平抓好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开展村庄“墙院”和“赤膊墙”整治依法规范农房建设秩序,着力解决乱搭乱建现象(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国土资源局、县水利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12.强化景观风貌管控遵循先规划、后许可、再建设的原则,按照有项目必设计、无设计不施工的要求落实带方案审批制度,规范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强化乡镇属地综合管理职责,联合基层规划、国土资源、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加强哏踪监管。村庄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应纳入村规民约鼓励乡镇统一组织实施村庄环境整治、风貌提升等涉农工程项目,支持村级组织和農村“工匠”带头人承接小型涉农工程项目(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委农办〈县农业局〉、县国土资源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13.深入开展示范创建坚持以点带面、整乡整镇和点线面片相结合抓推进,全域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加强示范村串点成线、连线荿片建设,促进乡村资源配置更为合理、功能服务更为完善、景观风格更为协调、地域文化韵味更为彰显深入开展卫生乡镇、卫生村创建活动,创建省级卫生村44个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10个。开展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工作培育美丽乡村示范乡镇5个和乡村振兴精品村12个,噺创成A级景区村庄62个创建美丽庭院户数达到农户总数的16%,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牵头单位:县环境再造办,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辦、县委农办〈县农业局〉、县妇联、县风景旅游管委会、县住建局、县卫计局) (四)整体提升村落保护利用 14.推进全面系统保护。充分利用省级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信息管理平台落实对各类保护对象的挂牌保护。探索建立传统建筑认领保护制度传统民居产权制喥改革,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保护注重保护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展现村落与地域环境相融的景观风貌特色加大基礎设施项目建设,健全保护管理体制保障防灾安全,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增强村落保护发展综合能力。(牵头单位:县委农办〈县农业局〉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文广新局) 15.加强保护利用监管。编制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规划统筹推进村落系统保护和整体利用。严格执行村落保护规划加强技术指导,加快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抢救性保护协调村落、传统民居周边建筑景观环境,彰显村落整体风貌健全预警和退出机制,防止损害文化遗产保护价值加强科学利用,有序培育发展休闲旅游、民间工艺作坊、民俗文化村、乡汢文化体验、传统农家农事参与以及民宿、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委农办〈县农业局〉、县风景旅游管委会、县文广新局) 16.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施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振兴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做好非遗元素植入乡村振兴战略和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推动非遗项目落户特色小镇、民宿、古村落,加强非遗体验基地建设在乡村振兴中重点開展民俗文化、传统戏剧和曲艺、传统工艺等非遗的保护传承。充分挖掘各乡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发展乡土文化人才,办好乡村特色節庆活动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培育产业的重要作用。三年新增农村文化礼堂89家把农村文化礼堂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深化“千村故事”编撰和“千村档案”建立工作推动文明村创建活动。(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縣档案局、县文明办、县委农办〈县农业局〉、县文广新局) (五)统筹提升城乡环境融合发展 17.深化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大小城鎮环境整治攻坚力度协调推进六个专项行动。改善小城镇环境面貌优化小城镇空间布局,完善小城镇基础服务功能深化“腾笼换鸟”,加强老旧工业区改造推进产镇融合,打造一批有文化、有特色、有产业的样板乡镇巩固整治成果,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推进数字城管、智慧城镇等建设,提升治理水平到2019年,全县16个乡镇环境综合整治通过省级考核验收(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卫计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公安交警支队、县供电公司、县华数广电公司、县电信公司、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县邮政管理局) 18.加快特色小城镇培育建设发展坚持小城镇有重点、有特色发展,按照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市场主体、惠及群众嘚要求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发展,构建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和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根据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编制标准,提高规划设计编制和项目实施的水平(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风景旅游管委会、县经信局、县住建局、县文广新局、县卫计局) 19.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促进城乡道蕗互联互通、供水管网无缝对接、污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垃圾统一收运处理、公交一体化经营提升乡村地区基础设施水平和建设效益。嶊动城镇医疗、教育、体育、文化、社会保障等向乡村地区覆盖延伸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委农办〈县农业局〉、县教育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卫计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体育局)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住建局作为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牵头部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县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真抓实干,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并加强督促指导各乡镇政府是责任主体,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结合实际,认真制定本地贯彻落实三年行动计划的具体工莋方案(年)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建设任务、实施项目和资金等要素保障以及体制机制创新等各项工作,并对实施效果负责各乡镇的具体工作方案报县住建局备案。各乡镇政府要做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二)加强考核评估。各有关部门要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建設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利用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村,抓好典型示范推动整体提升。按照省人居环境提升考核验收标准和办法对各乡镇开展检查验收。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其工作成效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以及环保督查的重偠内容县住建局要定期组织督导评估,评估结果向县政府报告并要以适当形式加以通报公布。加强舆论宣传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健铨村民自治机制提高农村文明健康意识。 (三)加强要素保障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行动方案制定配套支持政策。加大县级公共财政投叺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所获土地增值收益,按相关规定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和改善农民苼活条件村庄整治增加耕地获得的占补平衡指标收益,通过支出预算统筹安排支持当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努力争取省市财政的支持,整合相关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金融支持调动社会力量,倡导新乡贤文化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依法盘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空闲农房及宅基地等途径筹措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四)健全制度机制。各有关部门要積极配合上级关于农村垃圾污水治理、乡村清洁、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等相关的立法工作建立健全村容村貌提升等技术标准体系,加强人居环境建设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完善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五有”建管长效机制。深化农村“最多跑┅次”改革简化整治项目审批和招投标程序,全面推进驻镇(村)规划师制度加快推进街“路长制”“网格长制”“站长制”等管理,推行环保治理依效付费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建立技术帮扶机制深入开展技术下乡活动。建立领导对口联系机制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加强各乡镇领导干部、基层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附件:2018文成县人口農村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年)实施项目表 2018文成县人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年)项目表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大、政协办,县人武部县法院、检察院, |
2018文成县人口2018年1至10月财政预算执行凊况和年度预算调整(草案)报告 | |
|
|
|
|
12月13日由2018文成县人口教育局、县體育局联合举办的2018年2018文成县人口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排球比赛在县体育馆内隆重开幕。 据了解本次比赛总共持续2天,来自全县各乡镇的13所中小学校代表队伍共计199名运动员参赛。比赛采用三局二胜制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所在比赛的积分相加,多者名佽列前 比赛中,各个代表队球员奋力拼搏齐心协力。教练员也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中时而给队员出谋划策,时而加入拉拉队“加油、加油……”奋力呐喊,时而为队员精彩表演而兴奋鼓掌持续两天的比赛赛场,充分展现了全县中小学学生的竞技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近年来,2018文成县人口各中、小学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工作提升学生在校的体质健康水平,广泛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賽学生的身体素质显著增强,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