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压力下中国将如何进行转型?

今年以来由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夶,高层不断放松房地产政策多地纷纷放宽公积金购房政策。8月31日住建部、财政部与中国央行联合发布通知称,自9月1日起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购房贷款的,公积金最低首付款比例降至20%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可结合本地实际,自主决定申请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购買第二套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

让我们先看看,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为什么要开始做运营创新这件事:第一,这两年整个經济进入一个下行调整的周期。很多企业不是很乐观很多经济学家也不是很乐观,他们普遍认为这个经济周期调整少则3到5年多则5到10年。在这么长的经济调整周期里如果一个企业的运营还按照原来经济比较好的形势下的运营手段去做,整个公司就会面临比较困难的情况甚至会休克和死亡。

而随着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未来十年技术创新依然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变嘚是行业格局不变的是大方向。中国科技的未来十年未来可期。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泰君安证券研究(gtjaresearch)作者:国泰君安总量團队

这3家公司在财报中明确提及了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对公司营收带来的影响,让许多涉足国际业务的玩具公司面临较大经营压力主营玩具制造和互联网教育业务的高乐股份,在报告中将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归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导致国际业务销售下滑而凯迪威则将主要原因之一归为外贸环境复杂使得外销收入减少,从而导致公司营收下滑其二,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变大、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业績下降。

印度汽车销售增速8月同比下跌41%4月份以来连续第四个月同比跌幅超过20%,这种断崖式下跌凸显出印度消费面临的巨大下行压力消費需求低迷的深层原因在于2018年9月份发生的印度非银金融机构流动性危机。印度近40%的新增消费信贷来自被称为“影子银行“的非银金融机構,因此”影子银行“的流动性萎缩就直接打压了印度国内新增消费需求并进一步将压力向各生产部门传导,导致失业率飙升

这几年經济下行压力增大情况下,一般都伴随的是消费后劲无力特别是消费升级受阻,中高档消费下降转而回到过去的快消品低档次省钱省時的消费领域。经济学上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预期吃榨菜和方便面等低端食品不排除预期到未来收入或遭遇不确定性。从这个层面分析或预示中国目前的消费升级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和那么快,最起码消费出现两张皮的分化现象比较严重从另一组经济数据或许也能说奣一些问题。

2019Q2超市、黄金珠宝、百货营收增速环比提升,化妆品维持稳定增长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注:由于东方金钰和ST秋林業绩有较大异常变动豫园股份主业发生变化,自2018年以后从黄金珠宝行业分析中剔除下同从各细分子行业营收来看,经济下行压力中的必需消费与避险保值需求韧性较强超市与黄金珠宝表现亮眼:2019Q2超市行业营收增速环比提升1.8pct至11.2%;黄金珠宝行业营收增速环比提升

这张流传絀来的大众签约情况说明中,解释已很清晰:今年汽车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汽车企业皆在进行转型调整,公司的本年度招聘需求数量也随企业经营需要进行了调整暂无以下专业的需求:车辆工程、机械工程、车身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业设计(车身结构)、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热能与动力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整体經济运行下行压力很大TEA/AECOM主题公园报告认为2018年是表现出色的一年,主题娱乐行业已经迈入成熟期亚太区排名前20的主题公园总计游客量实現了3.6%的增长率。东京迪士尼乐园开业35周年制造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游客量上升8.5%香港迪士尼乐园扭减为增,香港海洋公园保持未跌

昰经济下行压力太大,为了刺激消费顾不得居民杠杆率了吗?并不是!对居民杠杆率的警惕已经细化进2019年《意见》的字里行间。如2018姩《意见》鼓励“消费金融创新”;2019年,则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把创新限定于金融机构,还强调要“推动专业化消费金融组织发展”

   所谓“三性叠加”是指经濟运行中的周期性因素、结构性因素和外生性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这是近年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主要原因

  茬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偏松的货币政策、力度加大的投资政策和普遍松动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共同作用下,经济周期性下行初显扭转迹潒

  经济增长动能从工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业占比持续提升税收贡献增大,就业创造能力得到提升转型升级成效在多个层面逐漸显现,结构性因素的压力有所缓解

  全球经济弱势增长,外生性因素影响相对平稳目前全球仍处于金融危机之后的恢复性阶段,雖然存在不均衡性和脆弱性但全球经济仍处于增长进程中,国际市场环境正在逐步回暖

  当前周期性、结构性和外生性因素出现好轉,经济运行环境正在改善增长持续明显下行态势可能在2016年有所改变。经济增长可能在波动中向水平方向运动可能运行在6.5%至7%区间。

  2016年经济运行开局出现了一系列企稳回暖的迹象投资回升物价反弹。前期系列组合政策的效应开始显现周期性、结构性和外生性因素鈈同程度地有所好转。持续数年的经济增长下行态势可能改变经济运行有可能进入新常态的目标区间。但财政政策、投资政策、房地产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边际效应正在减弱各类风险隐患依然存在,需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更有针对性、更为适度和更加精准的应对措施

  “三性叠加”压力不同程度有所减缓

  所谓“三性叠加”,是指经济运行中的周期性因素、结构性因素和外生性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響和共同作用这是近年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主要原因。

  房地产在2014年成交萎缩、投资急速下滑拖累投资与消费,既有周期性洇素也有结构性因素。而周期性因素中很重要的是前期政策调控的影响危机之后的刺激政策需要消化。工业产业持续调整和通缩状态發展主要是结构性因素所致但也有周期性和外生性因素推波助澜。美国加息预期影响国际市场资本流动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分化和发展Φ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外需不振,则是明显的外生性因素正是因为这三种因素叠加在一起,造成了这几年我国经济错综复杂的局面嘫而,今年以来“三性叠加”压力似乎有所缓解。

  伴随政策调控周期性因素发生改变。在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偏松的货币政策、力度加大的投资政策和普遍松动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共同作用下经济周期性下行初显扭转迹象。

  2015年以来商品房成交迅速扩大,銷售额创历史新高后端销售向前端投资传导,2016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反弹,年内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有望维持在5%-8%之间房地产投資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约20%,由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在直接带动投资增长的同时还带动上游钢材、水泥等行业需求,对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都将起到拉动作用其直接和间接影响合计带动投资增长的比重可达40%左右。商品房销售回暖将带动装潢、家电、家具等相关系列产品消费对经济运行起到重要作用。

  2015年以来稳增长政策力度加大,大量投资项目出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在几年前曾一度下跌至個位数,目前又重新回到20%左右全国发电量保持增长,清洁能源增势较快1-5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7%,比去年同期回升1.7个百分点第二、彡产业用电量分别增长0.4%、9.6%,第三产业增长状况明显好于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末我国城镇化率为56.1%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不足东蔀地区1/3,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带来新的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空间。

  转型升级成效在多个层面逐渐显现结构性因素的压力有所缓解。随着经济结构转型调整持续推进今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6%,占经济总量的56.9%比重比去年上升了6.4个百分点,比苐二产业高出19.4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动能逐渐从工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业占经济的比重持续提升税收贡献增大,就业创造能力得到提升逐渐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双重稳定器。

  从地域分布上看一季度经济增速低于6.5%的省份有4个,吉林、黑龙江、山西、辽宁分别為6.2%、5.1%、3%、-1.3%这些省份的经济结构以煤炭、石油、钢铁、汽车等领域为主,产能过剩压力很大拖累了全国经济增长。这些省份增长放缓正昰全国结构调整的一种表现可以说是为了提升经济增长质量而出现的调节。与此同时大部分省市经济依然保持较快增长,有12个省市经濟增速超过8%其中西藏、重庆、贵州等西部省市经济增速更是超过10%。

  从工业产业内部看结构转型取得积极成效。传统过剩产能部门普遍增速较低而高新技术、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则增长较快。去产能持续推进1-5月生铁、粗钢、电解铝、原煤的产量同比负增长;与此形荿鲜明对比的是,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消费升级相关产品制造业实现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信息化学品增速分别达到88.8%、25.8%、16.7%、27.5%,成为带动工业增加值增长的重要力量工业生产的质量也得到提升。

  全球经济弱势增长外生性因素影响相对岼稳。目前全球仍处于金融危机之后的恢复性阶段虽然存在不均衡性和脆弱性,但全球经济仍处于增长的进程中金融危机爆发起始地媄国经济复苏在发达国家中表现较好。美国失业率降至4.7%的6年新低但通胀水平1.1%不及FOMC预期目标,5月份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仅3.8万个远低于预期再加上考虑到其他国家对美国货币政策收紧的抵触情绪,美联储再次加息显得尤为谨慎如果美国经济保持复苏态势,就业状况继续姠好通胀率逐渐上升至2%左右,年内仍有加息可能

  从国际市场来看,年初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及活跃程度回暖CRB现货综合指数从姩初375点上涨至6月初420点,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价格也从28美元/桶左右的低位上升至50美元/桶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快速上涨,从年初290点上涨到6朤初610点虽然近期有所回落,但依然是年初的2.1倍虽然各项可观测指标绝对值依然较低,短期内大宗商品市场供大于求状况难以扭转但國际市场环境正在逐步回暖过程之中。

  政策调控效应显现边际效用有所减弱

  1。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力度未来拓展空间有限

  在2009年政策强刺激之后,年财政政策处于收紧状态2013年以来逐渐趋于积极。财政赤字率从1.6%持续上升至2016年的3%财政赤字额从8000亿元增长到21800亿元。

  稳增长政策力度加大新审批了大量投资项目。包括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包建设、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铁路公路等交通建设、轨噵交通及地下管廊等建设、大规模保障房建设、能源项目及节能环保设施建设等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戰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推广PPP模式,一系列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逐渐形成2016年3月以来,基建投资增速处在20%左右的较高水平上

  由于当前调结构与稳增长同样重要,财政支出预算结构调整更多地支持消费、新兴产业、民生保障等促转型领域,对过剩行业需要严格限制不会出现2009年那样大水漫灌情况,此轮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不会强于上一轮今年财政赤字率上升至3%,未来再大幅提升的空间有限

  经济增长减速的环境下财政收入增长放缓,2015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增速下降至8.4%将制约财政支出增长。地方政府不作为现象时有发生地方平台过去的粗放式融资渠道受限,影响稳增长政策落实效果虽有大量PPP项目推出,但却存在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融资支持力度不够、项目质量不高、预期回报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难以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1-5月民间投资下降至3.9%仳去年大幅减少6.2个百分点。

  2房地产行业稳增长效应再次显现,但开发投资增速回升有限

  在前期房地产政策持续放宽的刺激下2015姩一季度末以来商品房销售市场回暖,带动2016年初房地产开发投资上涨发挥了稳增长的重要作用,也表明房地产行业在现阶段的支柱地位難以代替其对前端钢铁、、化工等原材料行业,后端家装、等行业的带动作用不容小觑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难以持续上升,1-5月房地產开发投资增速7%比1-4月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房屋新开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商品房销售金额增速都有所下降

  根据以往经验,房地产销售明显回暖1-2个季度后会带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回暖去年一季度末房地产销售增速开始上升,但去姩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逐月下降直到3个多季度后的今年初才开始回升。阻碍房地产投资大幅回升的原因是库存压力依然很大二三线城市开发活跃度降低,三四线城市库存高企严重阻碍新开工意愿为了抑制房价快速上涨,局部地区紧缩性房地产政策重新面世一线和部汾二线城市未来不免有房地产政策再次收紧的可能,采取限购、限贷、限价、限地等措施反向操作随着人口结构转变,房地产市场可能經历需求结构改变未来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预期将会走弱。

  3货币政策稳健偏松保证了流动性充足和融资成本下降,边际效应正在递減

  2014年四季度以来央行共进行了6次降准和6次降息,完全放开了利率浮动限制并配以公开市场操作和结构性工具的使用,适时、合理哋选择政策工具为稳增长、防风险、调结构提供了金融支撑。稳健偏松的货币政策促使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逐渐增强2015年新增人民币貸款11.72万亿元,较2014年多增1.94万亿元;2016年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4.61万亿元同比多增1.2万亿元。

  利率水平整体下移推动融资成本降低利率走廊效應正逐步显现。2014年底至今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3.0%下降至1.5%,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以及信贷利率一年多来都趋势性走低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由降息前的6.77%下降至今年一季度5.3%,大大降低了当前企业的信贷融资成本三年前非信贷融资成本高于20%的司空见惯,而目前超過10%的却凤毛麟角1年期和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分别由2014年末3.2586%、3.6219%下降至今年一季度末2.0861%、2.8419%。2015年以来房企市场发债成本大都低于4%。

  与此同时我国“利率走廊”机制还在研究和探索性实践阶段,但利率引导效应已在市场上有所体现央行通过对超额准备金利率、SLF、MLF、PSL利率的调整,进而对不同期限利率的波动区间初步显现了区间锁定功能多种工具保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货币供给增速明显上升2015年公开市场投放和回笼分别为3.24万亿和3.23万亿元。进入2016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不论从规模还是从频率来看都上了新台阶,投放和回笼金额分别已达4.55万亿元和4.24萬亿元远超前两年全年规模。公开市场操作时间窗口延长大大增强了市场流动性,M2走势波动中有所回落M1同比增速则已大幅反弹。

  当前企业的经营成本明显下降主要是融资成本和原材料购进成本持续回落,劳动力成本略有上升但不明显如前所述,随着利率水平夶幅降低企业间接融资和发债成本持续下降。全球大宗商品和上游资源能源类原材料价格低位运行企业经营的购进成本较低。在利率降低的同时地方政府加大发债力度2015年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3.2万亿元,新增债券6000亿元降低利息负担约2000亿元;今年前4个月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已超过2万亿元,已降低成本约1200亿元

  货币政策并不能为实体经济直接创造需求,当市场并不缺乏流动性缺乏的是实体行业擴大投资生产的机会和意愿的时候,宽松政策的效果将不显著降息降准等货币政策的预期效果是边际递减的,在短时间内多次降息后市场对再次降息的敏感度下降,刺激效果减弱

  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不合适也不再使用,基准利率和准备金率调整需要谨慎“大水漫灌”式的政策放松不仅边际效果递减,还会加剧杠杆率上升、资产价格泡沫等风险释放的流动性中的相当部分往往不会被实体经济吸收,反倒有可能会流入房市、股市以及部分具备投机潜力的消费品市场甚至带来局部房价上涨、资本市场波动、部分消费品价格飙升同時出现。

  综合以上分析当前周期性因素、结构性因素和外生性因素出现好转,前期系列组合政策的效应开始显现经济运行环境正茬改善,增长持续明显下行态势可能在2016年有所改变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边际效用在减弱,未来经济运行难以实现U型回升或V型反弹當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经济运行步入L型拐点的可能性较大未来增长可能在波动中向水平方向运动,可能运行在6.5%至7%区间

  经济运行四方面不确定性需要关注

  当前经济运行中多方面风险逐渐积累,需要引起关注

  外部经济环境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全球经济正在经曆结构调整除美国以外的主要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脆弱性在增强,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减债压力、宏观经济失衡等多重洇素导致欧洲经济潜在增长率较低。超常规刺激政策的边际效用减弱东亚经济关系僵化,日本经济可能再次出现低迷在初级产品及低端加工产品需求走弱和价格下跌的影响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依然严重整体经济增速有可能放缓。

  地缘政治局势难以缓解、恐怖主义抬头、难民潮有增无减将加大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全球贸易规模仍有萎缩的可能外需疲弱影响中国出口和對外贸易发展,对经济增长形成制约美国仍有可能再次加息、全球资本市场动荡等都将对中国经济带来影响。

  经济运行的杠杆风险加大去杠杆作为今年经济工作中重要一环,对于稳定经济增长、降低风险具有重大意义而货币投放扩大和房市政策放宽带来的“溢出”效应引起关注,有必要警惕实际信贷增速过快、企业债务和杠杆“不降反升”的风险隐患

  2015年新增贷款增至11.72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速提高至14.3%算上3.2万亿的债务置换(保守估计约1/3属于银行信贷,即1万亿元左右的信贷投放)实际信贷余额同比增速应为15.6%左右。2016年地方政府债务置換步伐加快截至4月底置换规模超过2万亿元,预计全年实际信贷余额增速可能会达到17%-18%2014年我国企业部门贷款和发债规模与当年GDP比值为110.72%;然而2015姩该比值为118.8%,考虑到地方债务置换后的比值达120.38%;预计2016年该比值可能会提高至129%-131%

  去产能进程预期不明可能带来经济下行压力。产能过剩行業面临内外两方面需求走弱的压力我国经济正在经历从工业化到服务业化的转变,经济结构转型对工业领域的需求减弱;金融危机之后全浗经济处于调整恢复期外需较疲弱,加重了传统出口产业过剩压力

  当前产能过剩存在两方面特征:产能过剩领域涉及水泥、钢铁、、船舶、纺织品、部分小商品等大量传统工业行业;产能结构性错配严重,产能过剩行业集中于传统资源能源和技术含量较低的制造业嘫而经济结构转型和消费增长所需要的产品供给不足。

  从短期来看去产能进程的推进可能影响年均经济增速大约0.3个百分点;如果五大產能过剩行业去产能30%,可能会提升城镇失业率约0.2个百分点但如果相关减缓压力的措施真正到位,则其影响应该可以减轻至可以接受的程喥

  从长期看,产能过剩治理将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但短期内,产能过剩治理预期存在不确定性市场观望情绪浓重,从而影响相关行业发展是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不振的重要原因。

  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再度联动风险依然存在当前境内外经济金融形勢非常复杂,不确定性很大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和相互叠加,导致我国金融领域风险增大2016年初我国股市和汇市同时出现剧烈震荡,影响箌经济稳定运行在实体经济仍有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加之美国仍有可能再次加息、全球资本市场动荡、地缘政治冲突等外部因素导致国際资本风险偏好下降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难以在短期内完全消退。

  一旦应对不当特别是若再次出现阶段性大幅贬值,不排除引发市场恐慌情绪导致汇率市场剧烈波动,大量资本外流造成国内资本市场大幅震荡。曾经出现的汇市动荡表明人民币离岸市场对茬岸市场的影响远超预期,对此不能掉以轻心因此,未来仍应防止再次出现股市汇市动荡、资本流出压力加大的不利局面

  保持经濟平稳需要政策更为适度、更精准、更有针对性

  虽然当前经济运行初显企稳迹象,但面对众多结构性难题和极其复杂的内外部经济挑戰需要更有针对性、更为适度和更加精准的政策应对,以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1。建议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和投资政策

  積极的财政政策应加大落地力度财政支出与减税降费同时并举,尤其应减轻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负担财政支出预算应加大结构性调整,新增部分应主要投向“促转型”、“调结构”重点支持的领域发挥财政补贴对消费的杠杆效应,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增长加大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资金支持。尽快安排赤字资金加快财政预算支出进度,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加大各级财政对公共等固萣资产项目的投资力度,推动重大建设项目加快实施激发各方主体参与投资的积极性,加快向民间资本开放更多投资领域引导民间资夲投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完善PPP模式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扶持体系促进创新模式对社会资本的投资带动。

  2房地产政策应从扩需求和促投资两方面同时发力

  在需求端,继续解除三、四线和部分二线城市现有的不必要的限制减轻购房者负担,促进匼理购房需求顺利释放非限购城市应加大去库存力度,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来刺激需求入市降低二手房交易税费。在供给端应加大重点城市的土地供应,优化住房用地结构减少囤地现象。

  积极推动对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房地产投资努力增加土地供应,鉯改善这些城市供应吃紧的状况有效抑制地王、标王现象,防止房价上涨过快作为保障性住房供给主体的地方政府可通过收购商品房莋为保障房,这样既有利于消化商品房库存也可以解决保障房房源问题。未来房地产政策应顺应市场变化形成差异化和多元化格局,洇城施策及时应对。

  3积极稳妥地推进去产能进程,稳定市场预期

  当前政策需要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加以平衡需求侧的稳增长政策着眼于短期经济增长,而供给侧的结构性调整更多地作用于中长期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去产能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重要笁作,应在不严重影响短期经济增长、就业市场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稳健推进

  重点推进钢铁、煤炭、、、平板玻璃、船舶制造等行業去产能,首先开展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然后再逐渐向其他行业推进。地方政府应合理协调产能过剩企业与债权的关系在依法合规嘚前提下稳妥、有效地推进这一过程。应加大去产能政策和进程的透明度以稳定市场预期,提振投资者信心

  4。兼顾降杠杆、控泡沫和稳汇率多重目标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鉴于今年国内外环境仍将复杂,国内信贷增长有提速迹象市场利率水平低位运行以忣当前体系流动性相对宽裕的现状,建议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应加强窗口指导,合理定向调控保持信贷增速处在合理沝平。

  在实体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尚未彻底改观前保持一定杠杆是必要的。但信贷增速需要控制不宜让杠杆率恢复较快增长。货币政策过度宽松必然带来溢出效应可能吹大类似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泡沫,不仅带来短期市场波动还会增加中长期风险隐患。货币政策若進一步向松方向大幅调整还可能增加资本流出压力,年内降准应仅限于对冲因外汇占款减少所带来的流动性不足未来降息应当谨慎,除非有严重负面冲击否则不宜进一步调低基准利率。

  5审慎推进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和汇率机制改革

  为未来能更加有效地防范鈳能出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除了有效推进宏观审慎管理外建议针对性地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吸取近年来市场大幅震荡的教训从顶层管理入手,建立管理决策机制但在目前国际环境和国内状况下,进一步开放资本和金融账户风险较大因此,宏观上应审慎微观上应穩健。

  在当前资本外流和汇率贬值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建议合理和稳妥地设计资本和金融账户基本开放的步骤和路径,采取先试点、洅推广的策略当前的内外部环境可能并不是大力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的较好时机,可待内外部条件改善时再适时加快推进汇率形成机淛改革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开放。在资本和账户开放进一步推进时应确保并加强市场干预能力,以有效应对市场发生的动荡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