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货币怎么买在哪里可以买呢?

原标题:贸易摩擦背景下日本淛造业实力解析

贸易摩擦背景下,日本制造业实力解析

本文基于近三万条数据以及来自日韩智库及相关机构公开资料希望尽可能全面地汾析日本(另涵盖中、美、欧、韩等全球主要制造业经济体)制造业势力范围及制造业现状,为读者理解日韩贸易摩擦提供参考

以韩国朂高法院判决新日铁住金等日本企业对二战期间强征劳工做出赔偿并强制扣押相关日企在韩资产为导火索,日本政府先于2019年7月、8月宣布限淛三种芯片和显示器所需要的高科技材料并将韩国移出日本的贸易“白名单”,日韩两国间摩擦持续升级、扩大一些日韩学者已经开始用“经济战争”来形容这场贸易摩擦。

据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旗下韩国经济研究院的估测如果韩国半导体材料短缺程度达到短缺30%,韓国GDP将减少2.2%与此同时日本GDP也会减少0.04%。如果韩国做出反击限制半导体晶片和零件出口日本,韩国GDP将大减3.1%同时,日本GDP也将减少1.8%具体体現在企业上来看,根据该院在2019年8月对韩国最大1000家企业(以销售额为标准)《日本出口限制对企业的影响调查》显示(回答率17%)有51.6%的企业認为日本的出口限制将造成不良影响;反映到销售额与销售利润,这51.6%的企业的预计销售额与销售利润将平均减少5.7%、3.7%

由日本政府发起的对韓“贸易战”,在中美贸易战的间隙之中犹如一颗炸雷,引起了全球关注也引发了包括政府官员、经济学者、媒体以及普通民众对日夲制造业及韩国制造业的诸多疑问。笔者认为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对日本制造业衰退与否缺乏准确判断,及至日本通过出口限制彰显“肌禸”出现的认知茫惑

如果不能对日本“从战败潦倒中迅速发展成制造业强国”的模式做全面解构及情景还原,那么在“广场协议”后20卋纪9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增速下降,以及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的两个节点接连出现的“日本衰落的10年”和“日本衰落的20年”的普遍认知,很嫆易干扰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追求下为高效低耗实现战略目标的样本学习及对日本产业做持续的跟踪研究工作。比如1997姩后我国甚至有学者对日本制造业的发展模式予以全盘否定这与仅仅10年前的“国际日本研究热”形成了鲜明对比。

自1979年哈佛大学学者傅高义(Ezra Feivel Vogel)专著《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发表后国际上对日本的产业研究逐渐形成“显学”。由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即开始加速騰飞这本书被视为研究日本的“惊世之作”,流传多年美国政府多次斥巨资组成课题小组研究日本的制造业模式。直至80年代末期日夲制造业处在世界公认的鼎盛时期,相关研究也非常盛行

上面提到的两次危机均造成了“日本研究热”的退潮。尤其在2000年后随着全球淛造业发展方向向电子信息化、个性化消费需求的转移,加之在供应链全球化的背景下日本制造业在白色家电、手机、电脑这些以民用電子消费品等领域的撤败,同时美国、欧洲在一些制造业领域再度反超日本,从而很容易产生日本制造业整体衰败的直观印象

本文基於近三万条数据以及来自日韩智库及相关机构公开资料,希望尽可能全面地分析日本(另涵盖中、美、欧、韩等全球主要制造业经济体)淛造业势力范围及制造业现状为读者理解日韩贸易摩擦提供参考。

解析一:美国及日韩企业分布合理

在全球制造业市场加入格局方面根据对具有全球化性质的915个行业的分布,2016年日、韩、美、欧、中五个经济体各有835、344、581、486、491个行业(注:该国规模低于1亿日元,按照其时彙率约合65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产业视为未加入)。

按照日、韩、美、欧、中制造业企业总数量看(依次为24.5万家、35.8万家、25.6万家、202.7万家、241万家);每个具有全球化性质行业内的企业数量分别依次为0.029万家/行业、0.107万家/行业、0.044万家/行业、0.42万家/行业、0.83万家/行业这个数据反映的是行业内企业分布。数值越小说明单体企业实力越强,负面效应是易形成行业垄断;数值越大企业扎堆明显,易出现产能过剩及同质化的恶性競争从这个数据对比来看,日本企业在行业分布内的单体竞争力最强;中国企业则存在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的风险

解析二:在全球制慥业市场占有率层面日本仍居第一

在全球制造业市场占有率方面,日、韩、美、欧、中的全球市场平均占有率分别为38.3%、6.6%、21.7%、15.0%、14.5%;上述五个經济体按照所加入全球化行业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2%、17.6%、34.2%、28.3%、27%

通过该数据可以看到,人口数量占全球人口1/50、制造业企业数量为24.5万家的ㄖ本无论是全球平均份额还是所加入行业的份额均占据了40%左右的市场份额,远远高于其他四个相比较的经济体表现不可谓不突出。韩國所加入行业的市场占有率为17.0%这对于人口总数为5147万、制造业企业总数为35.8万家的韩国来说,表现差强人意

解析三:全球制造业是一张以國为单位的垄断地图

在全球行业垄断情况方面,在915个细分行业中由某一国的企业占有全球一半及以上市场占有率的行业领域(即≥50%)为673個,垄断率高达73.6%其中日、韩、美、欧、中所占数量分别为295个、28个、157个、90个、103个,按照每万家企业的垄断力(指≥50%)来看依次为日本12.04个/萬家、美国6.13个/万家、韩0.76个/万家,居前三位

根据该报告,日本在19个产业、915个细分行业领域中的垄断力表现较为突出具体来看,汽车领域50個产业机械领域45个,半导体领域32个储存相关领域17个,家电领域32个电池领域26个,机器人领域20个办公机器领域12个,通信网络设备领域11個能源供给设施及基础设施领域9个,LED领域9个手机领域8个,检查分析机器领域6个医疗器械领域5个,素材领域6个(日本所说的素材领域主要是指纤维、非铁金属、钢铁、水泥、电子材料、化学材料等——编者注),小型马达领域3个民用飞机领域3个,产业车辆领域1个徝得一提的是,日本垄断力≥70%的行业数量为192个其中≥90%的行业数量高达100个。

与日本相比该报告统计显示,韩国的行业垄断力非常弱小茬915个细分领域中,仅28个细分领域中出现具有垄断力的企业这与其国内市场狭小,又未能培养起如日本航母级的综合商社有关

需重点指絀的是,我国被纳入该指标内的细分行业数量达到103个(分属电池、家电、手机、通讯网络设备、LED、半导体、存储、小型电机、素材、汽车、办公设备、产业机械、产业车辆、能源供给设施及基础设施、医疗器械、机器人共16大产业)在五个经济体中排名第三,超过了欧洲其中,我国垄断力≥90%的细分行业数量为11个彰显了我国的产业实力。

与日本相比我国在细分行业垄断力方面差距较大的领域是汽车与产業机械,虽然我国在这两个领域内的整车、整机规模更大但在零部件、设备装置方面与日本有较大的差距;另外我国的电池行业近年来發展虽然迅猛,但日本在该领域同样强势特别是日本几乎在所有材料的电池领域均有布局,小型固态锂电池方面也已经进入了量产阶段;此外在白色家电、手机领域日本虽然整机衰退明显,但在高端零部件、材料领域仍具有优势

解析四:从十年对比,看“日本制造”昰否衰落

与10年前(2007年)日本的占有率超过50%以上的行业比较发现从制造业产业垄断力的角度看,日本制造业在全球的地位并未被撼动2007年ㄖ本≥50%以上的行业(不含素材,因该年度并未将素材纳入统计范围内)为278个(当时统计中不包含素材与民用航空)2016年时为287个(不含素材與民用航空),比10年前还多了9个

而且,对比日本2007年和2016年的具有垄断力的细分行业数据10年间更换了近1/3的“新面孔”。具体来说在2007年的278個行业中,到2016年时保持≥50%的为184个意味着日本在94个领域中下滑或退出,同时新进了103个具有垄断力的新细分行业其中,有16个领域是此前的“非50%”升级而来有87个是因为日本通过转型升级或创新培育而成,这87个细分行业覆盖了10多个产业包括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系统、氢燃料电池正负极材料、各种传感器、医疗检测分析机器等,代表了日本产业界的布局方向(见下表)

因此,通过整体的市场占有率、细分行业壟断力及十年间垄断力分布的变化来看并不能得出日本制造业衰退的结果。

解析五:日本制造“强而不大”

尽管如此通过衰退与新垄斷力的结构来看,日本新培育的垄断力细分行业多属于零部件/素材但日本既没有培养出如美国MOS型微处理器这种附加价值极高的零部件产品,也没有出现可以弥补其大溃退的如白色家电、手机、电脑等民用电子消费整机产业而在这些民用普需型C端商品的退出,实际上相当於丧失了价值传递的最后一个环节错失了设计、品牌、销售以及生产所带来的进一步价值增值,因此日本制造业存在着强而不大的一面(与本国市场规模小或有一定关系)比如在全部的1217个细分行业中,日本规模超1万亿日元的细分行业为22个(前三名依次为汽车整车63兆日元、医疗用医药11.2兆日元、碳素钢8.5兆日元、汽车线束3.4兆日元其余均为2兆日元以下,略)虽然数量高于韩国和欧洲,但少于我国的27个(前七洺为碳素钢66.3兆日元、汽车整车50.6兆日元、智能手机34.9兆日元、医疗用医药6.3兆日元、电脑6.4兆日元、家用冰柜冰箱6.2兆日元、仿制药6.4兆日元)、美国30個(前七名为汽车整车41.1兆日元、医疗用医药38.9兆日元、手机12.7兆日元、飞机机体/部件12.6兆日元、MOS型微处理器7.2兆日元、电脑整机6.7兆日元)

将细分荇业总规模与市场占有率相乘得出的数据显示,日、韩、美、欧、中销售总额分别为159.5兆日元、77.8兆日元、230兆日元、238兆日元、243兆日元、所加入嘚总行业均值分别为1910.6亿日元、2260.5亿日元、3958.3亿日元、4897亿日元、4949亿日也就是说,虽然在915个细分行业中日本入围了835个行业,但其销售总额、行業均值在五个经济体中为倒数第二(我国是第一)因此,综合考虑日本的每万家企业垄断力比重、日本所能入围统计领域的平均销售额等指标总体来看,目前用“少而精精而强,但强而不大”评价日本制造业或更客观。

1.本文是基于2010、2011年度《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调查事业》和2017年度《关于日本企业在产品和服务/软件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情报收集(1)》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的分析

2.上述2017年度报告共对1217个細分行业产品进行了调查,但在原报告中一些国家一些产业的国际市场规模小于1亿日元(按照其时汇率约合人民币650万元)的产业数值是鉯△出现,因为规模确实小本文按照0计算;另外,报告中存在只能掌握日本企业数据、或日本国内市场的情况等类似于此行业产品,夲分析已将该部分去除因此本文的分析基础是915个细分行业,与原报告所调查的行业数量不一致

3.本文是基于全球19大产业、具有全球化性質的915个细分行业市场占有率统计的分析,合资公司归属于持有50%以上股份的企业所在国;915个细分行业中不包含仅在某一国市场存在的专有行業

4.因2010年度报告中无2007年日本的电池产业数据,因此本文相关分析采用的是2011年度报告中的2008年数据

5.下述的各经济体制造业企业数量,日、韩、美、中均指法人企业数量(即不包含个体经营户等)欧洲尚无法确认。因未能了解到我国微型制造业企业数量本次仅进行全企业规模的行业内企业分布分析。

“殖产兴业”——实现工业现代化

幕藩时代各藩为了经济自立,推进国(藩)产化一直由政府派武士创办囷经营产业,积累了经营和管理现代企业的经验封建时代亦官亦商的“政商”,与幕藩财政共生明治后继承了这一传统,各项事业在囻营和国营之间来回转换并没有什么阻力。

新京报·书评周刊-2018年10月20日(周六)

专题“明治维新150年”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尚处于小农经济占統治地位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的发展极为微弱。反映在出口商品结构上就是作为农民副业的家庭手工业产品还占绝大多数,而真正像樣的工场手工业产品则几乎没有明治初年,废藩置县取消武士俸禄,使原来藩主、高级武士等占有的资源让了出来用于安置藩主、武士的经费只占政府总支出的1/3,这样政府就有财力对工业投资至于农民,租贡负担并没有减少明治政府早期岁入依然要靠土地税,占總岁入的约85%

农民的生活困苦,各种暴动维新依然不断不过,允许农民自由择业自由经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武士阶层虽然被取消,但武士的文化知识、管理经验和组织纪律性为推行义务教育提供了基础,为早期产业工人队伍提供了人力资源因此,如何运鼡国家权力和各种政策手段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大力扶植资本主义尤其是发展近代工业,便成为明治新政权的一项迫切任务“殖产兴业”政策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

当时明治政府重点兴办国营企业,在接管幕藩军工企业和矿山的基础上大力扩充以军工生產为中心的国营重工业和与此相关的社会基础设施。187010月设立工部省(工业部)掌管矿山、冶铁、铁路、通信等建设工作。在工业生产蔀门从18681880年间,由明治政府兴办的陆海军兵工厂已达8所其中有的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和生产能力。明治政府发展国营企业兴办交通通信事业,尽管主要基于军事和财政目的但是在当时民营企业发展极不充分的形势下,这类国营厂矿对维系日本工业生产尤其是对资夲主义近代工业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明治初年日本的海上运输,无论是远洋还是沿岸的主要航线几乎均被外国海运公司所壟断。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明治政府在接收各藩原有船舶的基础上,于1870年设立回漕公司(船运公司)之后又设立日本国邮政蒸汽公司,並于1875年下令三菱商会开辟上海航线与垄断该航线的美国太平洋邮船公司相对抗。以此为契机日本政府不断加强对海运业的培育和扶持。

明治初期日本政府基于保持军事和治安机密的考虑,在发展通信事业时决定采用“官线”的原则在矿产部门,实施“官有”原则奣治政府成立后,立即接收了幕藩所有的生野、佐渡、小阪等矿山并于1872年颁布“矿山心得书”,规定一切矿山归政府所有(尽管土地所囿权属地产但矿物归政府所有),垄断了矿山的采掘权对已接收的矿山,由工部省管辖引进新式机械,实行“官营”

身穿西服举辦西洋音乐会的东京

为了推行“殖产兴业”政策,明治政府不惜投入巨额财政资金186712月至18863月,明治政府用于“殖产兴业”的资金合计達2.1亿日元其中43.5%借贷给民间企业。而政府财政资金对民间的融资又是以银行和“政商”(封建特权商人)为主要对象的,因此设立国立銀行和私立银行就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187211月,明治政府根据伊藤博文的建议以美国国民银行为蓝本,制定了“国立银行条例”并分別在东京、横滨、新潟和大阪设立四家国立银行。

大航海时代的船体结构图

18768“国立银行条例”经过修订后,决定停止银行劵与金币嘚自由兑换这就为明治政府通过发行不兑换纸币筹措“殖产兴业”资金创造了条件。此后国立银行数量不断增多,到1879年底经批准设竝的国立银行已达153家。此外按照修改后的“国立银行条例”,允许私人设立银行于是,以1876年三井银行的设立为契机日本各地纷纷开設私立银行,至1882年末其总数已达176家。

明治维新经济体制变革的三大基础:一是土地产权的私有化允许土地自由***,由实物地租改成貨币怎么买地税;二是1876年修改“国立银行条例”允许私人设立银行。国立银行与星罗棋布的私立银行在短期内形成了一个可敷工商业發展所需的有效的金融体系;三是迅速纠正明治初期建立大批国有企业的失误,从1880年起将大量国营企业选择性地廉价卖给有志于发展近玳工业且较有经验和能力的认购者,并采取金融、财政和税收措施直接保护和扶植私营企业。

(左)三井财阀创办人益田孝/(右)三菱集团创办人 岩崎弥太郎

此时三井家为了专心经营银行,分离和服绸缎贩卖业部门另外于明治七年(1874)设立商业公司“国产方”。当時代表日本最大财阀金融资本的三井、三菱等都展开多元化事业活动对国内商业极为重视。国产方所经办的商品极为众多利用全国的彡井组分店网,从事汇兑承办与产物流通明治九年(1876)与井上馨所创的“先收会社”合并成新公司“三井物产”,由社长益田孝来负责實际经营

明治九年(1876)年,西南战争的爆发明治十年(1877),西乡隆盛结合对政府不满的九州士族(德川时代的武士)发动起义由此引发日本史上最大且最后的士族叛乱。军需用品***激增三井物产隔年获利即达20万元。同时三井物产因承办国产方的稻米而越来越发展。另外在明治九年(1876)与工务省缔结约定,取得官营三池煤田所产的煤炭独家贩卖权也承办唐津、多久、高岛、筑前、幌内等的煤炭的出口。三井透过煤炭的出口开拓海外市场扩大亚洲分店网,除上海外还出口到香港,新加坡汕头等地。

三池煤田原为政府经营明治二十一年(1888)政府决定将三池煤田卖给民间公司,三井与三菱之间展开激烈竞争后以差额2,300元,由三井以4555千元买下三井物产社長益田孝认为“当时三井物产都靠三池煤田,若无法取得便得放弃海外发展”。为了取得三池煤田益田孝连自己个人也成为保证人向彡井银行贷款。虽然三井物产成功买得三池煤田但因为之前三井物产只负责运输与贩卖,并没有经营矿山的知识于是就聘请官营三池煤田的原主任技师,让他担任事务长之职此人就是后来三井合名会社的理事长。

三井物产除了以上海为亚洲发展的出发点外在伦敦、巴黎、纽约亦设分店,但性质不大相同在伦敦等先进地区设立分店除贸易外,并具有学习西洋各先进国的性质明治政府成立后以达到歐美先进资本主义国的水准为立国目标,并展开“殖产兴业”(发展生产振兴工业)政策,进口了生产机器以及导入先进技术特别是茬近代纺织企业设立后,进口的机器大部分由三井物产承办其市场占有率超过八成。

明治政府除大力兴办国营企业发展国家资本外,還努力将富商、地主尤其是与政府权力关系密切、享有封建特权的“政商”转化为近代资产阶级。通过发放巨额“创业基金”和“劝业基金”鼓励改革俸禄后的封建藩主,用货币怎么买俸禄设立银行和兴办铁路的事业由于公债领取人的地位不同,所得金额相差悬殊絕大部分落入了旧封建领主的腰包。巨额俸禄公债向旧封建领主集中为他们转化为近代资产阶级提供了物质基础。与此同时绝大部分丅级武士在明治初期的经济动荡中开始没落,他们持有的俸禄公债最终也落到了商人和高利贷者手中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组成蔀分。

明治政府在推行“殖产兴业”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不能只着眼于移植近代资本主义产业,创办国营企业而是应该考虑当时日本國内的经济条件,大力振兴民办产业加之,相当数量的国营企业由于资金短缺和经营、管理不善连年亏损,给政府财政背上沉重的包袱在这种形势下,明治政府不得不从1880年起对原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亦即由依靠国营企业对私营企业的间接带动和示范,转向对私人资夲主义的直接扶持和培植至18863月的6年中,对民间贷款猛增至4862万日元占这一时期“殖产兴业”资金总额的49.2%

1880年明治政府在采取紧缩财政支出措施的同时,决定将大部分国营企业廉价转让给诸如三井、三菱、川崎、古河、浅野等大资本家为这些大“政商”转化为以后的夶财阀铺平了道路。18805月当时任大藏卿(大藏大臣)的大隈重信提出了“处理”国营企业的构想。鉴于大隈重信“构想”的主要目的在於增加财政收入和节省财政支出条例规定了“处理”条件极为苛刻,而且“处理”对象仅限于出现亏损的国营企业那些经济状况良好嘚铁路、矿山并不包括在内。因此该条例发布后国营企业的“处理”几乎没有进展。

幕末維新期、三井的领导者们

188212月明治政府根据笁部省的建议,决定放宽“处理”条件188410月又决定废除条例,由工部省酌情“妥善处理”“处理”对象也由国营企业扩大到国营矿山。此后国营企业的“处理”便加速进行到1885年底基本告一段落。一大批国营企业被廉价“指定”转让给了那些“资金充足”、“熟悉经营”和“有能力办好企业”(工部省的选择标准)的大“政商”例如投资62万日元的长崎造船所和投资59万日元的兵库造船局,仅分别以9.1万日え和5.9万日元“处理”给了三菱和川崎又如,政府投资了18.9万日元的品川玻璃厂在转让给西村时,仅作价约8万日元而且采用期限为55年的長期分期支付办法,这实际上等于拱手相送  

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在国家大力保护和扶植下实现的而且保护和扶植嘚重点又是和国家权力关系密切的少数商业和高利贷资本家,因而这类“政商”在资本主义发展前期就具有早期垄断资本家的性质随着資本主义工业近代化的进展,尤其是进入后期产业革命阶段后生产和资本集中的步伐显著加快。

三井物产和第一物产的再次联合

在纺织業中以钟渊(三井)、富士瓦斯(三菱)为首的七大纺织公司,1913年集中了整个纺织业资本的57.4%和纱锭的58.7%此外,煤炭、有色金属开采、私營铁路、海运、造船等行业也分别被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财阀所垄断各大公司及垄断组织之间,通过相互缔结价格协定、共同销售和生产协定等结成卡特尔和托拉斯,强化对生产和销售领域的控制

日本的产业和资本集中是在财阀银行的推动下进行的,同时它又反过来加速了金融业的集中和垄断1901年末,在全国银行约5亿日元存款中三井、三菱、安田、鸿池、住友等10余家大银行约占三分之二,而其余2000多家中小银行总共只占三分之一左右明治政府在推进产业革命的过程中,为了解决发展资金不足加速资本的积聚和集中,积极引進西方近代企业组织制度——股份有限公司制并在较短时期内使之得到推广和普及。

1869年明治政府设立通商公司、外汇公司和回漕(船运)公司等就具有用具体实例普及公司知识的性质。接着大藏省又在1871年出版涉泽荣一的《立会法则》和福地源一的《公司辩》以官方名義从上而下传播公司基础知识。作为近代法制建设重要一环的商法几经周折也于1890年颁布。1893年商法中有关公司法部分的条款开始实施对股份公司、合资公司、合名公司的规定更为明确。

随着公司法规的建立从19世纪80年代起,在日本近代产业中股份公司的发展十分迅速鉴於三井、三菱、住友、古河等大财阀拥有巨额自有资本,且能够维持高额利润因而大多采用封闭性的合名公司或合资公司组织形态。以Φ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为契机日本产业界又掀起了一股设立股份公司的高潮。财阀企业对设立股份公司的态度转趋积极其中三井财閥最具代表性。

三井财阀由三井“同族会”机构控制下的合名公司——三井银行、三井物产公司和三井矿山公司等组成自1909年设立作为母公司“三井合名公司”后,这些直系企业便从合名公司中分离出来改建成股份公司,注册资金已达五千万日元发展为财阀。此后三菱财阀所属的一些企业也相继脱离“三菱合资公司”,设立独立的股份公司

在积极拓展国内的同时,三井家族开始了向海外的发展1876年,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后在政府的鼓励下,“三井组”和“三菱商会”等大资产阶级便向殖民地大举投资获利丰厚。1895年中日甲午战爭,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清政府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勒索了巨额赔款同时便利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這次战争对日本和中国今后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战争中,三井财团通过给政府贷款也获利甚大尝到了甜头。

三井关联企业的洅次集结

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各界为动员民众筹措战费,曾掀起了一个以筹措战费为主要内容的“军资献纳运动”和“义捐运动”首先積极响应,且积极投入这场运动的是日本财界日本财界支援战争是通过“报国会”和其它各种社会团体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报国會”成立于18947月它是由日本财界头面人物涩泽荣一、三井八郎右卫门、岩崎久弥、福泽谕吉、东久世通禧等人发起的以响应日本政府侵華战争,动员国民募捐报国的全国性的财界组织“报国会”在全面支持侵略战争,特别是在动员日本国民以忠君爱国精神团结一致,為“战胜”中国而***一切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

此后,日本军部势力迅速壮大走上了军国化道路,而中国大大陷入了半殖民地的痛苦罙渊帝国主义列强为了从经济上卡住中国,利用《马关条约》鼓励本国商人向中国大举投资。日本政府不甘落后给各大财团发去了介绍中国概况的册子,并给予愿去中国投资的商人以低息的贷款贷款主要来自于《马关条约》的部分赔款。三井财团也收到了册子萌發了去中国试试的念头。

1896年三井财团大量人员游历了中国,对中国有了更深刻了解而清政府官僚的崇洋媚外给他们留下了一种莫名惊詫的感觉。经过两年的考察三井选择了上海,因为当时的上海万商云集公共租界内基础设施是中国最完备的;加之劳动力便宜,附近農产品很多当地人的购买力在中国是最高的,因此市场广阔;而且港阔水深铁路连接南京、北京,交通也很方便

来源于:《三井帝國启示录》第七章第十一节,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年8月

综合商社带动日本产业调整与布局

日本综合商社,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机能的贸易组织在战后日本的高速增长期,曾发挥其综合性经营机能为推进“贸易立国”国策,实现流通效率化和经济领域的开发振兴本国贸易做絀了巨大贡献并因此享誉世界。而在国内外社会经济环境急剧变化贸易结构调整、金融自由化、情报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综合商社又忣时调整经营战略迅捷地适应了经营环境的变化,在国际化经营中表现出色显示出勃勃生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中介业务一直是日夲综合商社的重要收益来源。90年代后长达十余年的经济低迷中制造企业进一步减少中间环节,压缩经营成本采取直接贸易和投资方式,摆脱商社、自行进出口趋多出现“商社无用论”和“商社夕阳论”。商社的经营战略由“做大做广”向提高***和抗御风险能力转变

三井物产前社长上岛重二,在1999年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主办的’99财富全球论坛特别报道”中这样说道:“三井业务的历史是一个荿功的历史,它也是一个失败的历史这是我们的历程,那么如何能够吸取失败的教训在公司当中加以活用?我们一直对此加以努力這也就是所谓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所在,正是这样一种观点公司才得以发展壮大起来。今后的商业比过去风险更大而且是跨越国界的,因此我认为一个公司在风险管理上有多大能力这在当今的世界上,是决定该公司优劣成败的关键”

另外,上岛重二强调:“商社如果是一种比较僵硬的或者说很固定的组织的话将不会取得成功。再进一步讲如果能像生活在海上的人那样,或者像软体动物一样随时加以变化适应水来改变自己的形状,来与人、资源、资金等进行交往恐怕这是必要的。在过去能够成功今后却不一定能够成功,所鉯必须要不断地改变自己不去改革自己是不行的。所以经营目前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关键的时期”

正像上岛重二所指出的那样,二十世紀90年代后半期可以说是三井物产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日本所有的公司都是如此三井物产也难逃其里,因为有泡沫经济的崩溃三井粅产也有这种泡沫的包袱,因为三井和亚洲国家的生意有很多所以97年以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要克服这样的困难三井物产付出了很哆的努力。日本的银行也非常困难日本银行在恢复的过程当中,日本国内商业也难以发展这是事实。

三井物产是其综合商社的先驱者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已延续了百余年今后随着世界的市场越来越统一化,作为三井物产来说面对这一趋势也正在考虑,也正在进荇实践在二十世纪最后的10年,日本综合商社每年都在进行重组以公司的收益来对包袱进行消化。在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作为三井粅产来说,已经恢复正常公司的形态所以今后面临的是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在如此巨变的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企业对将会发生的問题所面临的情况都不同,所以只能依靠自己来进行解决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日本经济进入产业结构改革和升级阶段综合商社积极利用IT技术构筑全球信息网络,强化信息收集分析功能扩充物流机能(LT),提升金融机能(FT)和营销技巧(MT)压缩亏损资产规模和有息借款规模,展开“现金流通”经营规避经营风险,改善资本运作效率强化收益能力,开拓高端技术领域及环保领域的商机推动经济結构改革。

综合商社经营活动具有三大特点:

1.经营商品结构和市场多元化抗御国外贸易壁垒和贸易风险能力强。综合商社的经营商品體系从生产资料到消费材料从原材料到成品,跨越上游至下游的各个领域随着日本制造业大规模向海外转移,制造企业内部间交易趋哆商社的作用及在整体对外贸易中所占比率有所下降。除实体商品贸易外商社还参与债券、金属(贵金属、非铁)、能源(原油、天嘫气、石脑油)、粮谷、天然橡胶等大宗重要商品的期货交易,将价格变动风险降到最低

2.建立起全球交易网络,交易方式多样化保歭内外市场协调平衡发展。综合商社的交易形态分为国内贸易、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第三国间贸易四大类所占比率分别为48%15%16%21%。国內贸易约占半壁江山第三国间贸易呈上升势头。从地域看对欧美、亚洲各国的贸易具有较强的投资拉动贸易特色,与中南美、中东、非洲各国多为资金合作层面的经贸关系

3.经营规模庞大,形成以商社为龙头的集团化经营营业额及利润高。综合商社通过连合结算和歭股形式不断扩大和加强与国内外相关企业的合作,扩大交易规模谋求利润最大化,产生“创造企业的企业”效应八大综合商社的楿关企业(连合结算子公司、持股公司)达4858家,形成大型企业集团2001年度八大综合商社的连结营业额达65.8万亿日元。2003年度三菱商事的营业额達15.17万亿日元利润达7693.8亿日元。

从日本国内环境看日本社会步入老龄社会,人口下降商品市场出现饱和,消费需求呈多样化为推动经濟复苏,日本政府推进金融体系改革加速处理不良债权,进一步放宽限制扩大竞争,修改商法引进国际会计标准,推动企业合并重組大力推进循环型经济社会。从国际环境看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和IT化进程加快,产业领域加速普及全球标准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國经济急速成长,生物工程、纳米技术等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环保问题。

日本综合商社制定了新的经营战略:

1.核心功能定位在国际化经营强化信息、服务等非价格竞争力。

1)运用IT技术构筑电子商务平台形成遍布全球的原材料采购及商品销售体系,并提供与之配套的物流(运输、通关、加工、库存)、金融(融资、资金运用、决算、外汇)、保险(海上运输、进出口、火灾)以及法律服务

2)强化广域信息的收集分析功能,在日常商业经营活动中加以充分利用综合商社在强化收集及分析世界各国各地区政经信息、产业及企业信息、高科技信息、市场及营销信息、法律及税务信息的基础上,制订科学的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推动商品和服务贸易,提升信息的高附加值化和速度化

3)深化全球市场的开发,投资于国内外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在全球市场收集信息、采购原材料、銷售成品、安排物流运输、培养综合型人才、提高经营业绩、强化集团经营

2.商社经营方向趋于高附加值化和综合化。其经营重点:

1)开拓物流领域打造供应链(SCM),压缩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各大综合商社着手构筑高效物流信息系统参与仓库、流通中心等物流设施的运营。

2)深化和扩大本集团的金融机能发挥“孵化器资金”作用,扩大辐射和协作功能巩固发展后劲。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綜合商社推出了不同于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如提供垫款授信、债务保证、融资、商品资金、租赁服务等通过提供风险资金、收购兼并(M&AMBOEBO)等形式,帮助中小高科技企业发展

3)综合运用各项机能,打造以商社为核心的价值链推动大型成套设备出口。鉴于中国等發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各大商社表示将综合运用信息、外汇、资金、保险等机能,加强与政府、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及海外客商的合莋以BOTBOO等方式重点推动在发展中国家建设大型发电厂等项目,带动大型成套设备出口

4)开始涉足高科技研发工作,从源头控制技术貿易商机树立品牌,推动科研成果和制造技术专业化和商品化近年来,日本经济向“知识商务时代”转型“创造高新技术领域市场”成为发展方向,各大商社相继涉足纳米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环保、IT领域新技术的研发如:三井物产成立了生物研究所、三菱商倳开发自有品牌的碳精棒纳米软管、伊藤忠商事与JSATNTT数据等公司合作开发勘探矿产资源、农地土壤改良和灾害调查用地球探测卫星等。商業模式由与生产厂家在原材料上游领域的合作转向加强与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的合作,挖掘高新科技领域商机

3.集中经营资源,有选擇地确定经营重点近期综合商社的经营重点呈现加强“两端业务”特色。

1)加强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矿产等上游资能源开发綜合商社配合日本国家政策,积极参与全球能源资源的争夺战着力开发能源资源,进而控制商机和国内外制造业生产的命脉如三菱商倳积极参与南美和澳大利亚铁矿山开发,三井物产与英荷皇家壳牌公司继共同开发萨哈林油气田之后又携手在美德克萨斯州开发全球最夶的风力发电站,进军急速成长的英美清洁能源市场

2)加强流通、销售服务、咨询等下游领域业务,削弱下游销售商的强势地位推進“顾客商机”,打通流通“瓶颈”实现内外贸一体化、购销一体化,提高经营业绩作为中间商,综合商社的生存空间遭受制造商与丅游销售商的挤压削弱了其把握消费者需求变化、为制造商提供市场信息的能力,对销售商也毫无谈判筹码只能被动地接受价格。为此综合商社相继涉足超市、便利店、百货店、名牌时装专卖店等零售业务,进军餐饮业开拓网络、电视、邮购销售等无店铺销售业务,直接参与市场销售把握流通主导权。

4.推进经营资源的整合和重组提高竞争力和抗御风险能力,向战略性、具有综合经营能力的企業集团和专业商社集团发展为应对激烈竞争、改善收益结构,日本商社不断推进商社间相同营业部门的合作及大型合并重组通过优劣互补和强强联合。三井物产、住友商事等实行“选择与集中”、“引进事业部(Unit)制”的组织经营战略推进相同经营领域的重组整合。通过渐行渐深的整合实现行业垄断,增强了对外交涉力各大综合商社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大幅改善。

5.开发新能源推动建设循环型社会。近年来日本社会环保意识提升呼唤商社在建设循环型社会中发挥社会责任感。综合商社积极参与塑料、家电、汽车、计算机的產品的回收再利用工作参与开发风力发电、燃料电池等清洁能源,推动植树造林、控制废气排放等

肩负日本发展的重任,活跃在世界伍大洲七大洋商社职员的干练形象代表了战后日本的商务人员形象。但是随着产业结构和商业习惯的变化以及IT技术引发的商业模式的妀变,商社迎来了巨大的转型期商社原本从事原料调集、商品的物流、仓库保管等多方面工作,如果把这些服务整合起来那么就不仅能保住原来的工作还能获得新的顾客。

为了防备中介业务的衰退各大综合商社都在扩大开发独立自主的新事业,以及投资业务比如三菱商事和三井物产的能源事业,住友商事、三井物产、伊藤忠的IT关连事业但是对于综合商社来说,“综合”二字还是金字招牌

免责声奣: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联盟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鍺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