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兼论“把安全风险的不确定管控挺在隐患前面 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国务院安委会下发了《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雙重预防机制的意见》,要求建立风险的不确定管控与隐患整改双重预防机制实行风险的不确定的分级防控。 本文通过对有关隐患与风險的不确定等基本概念的梳理、事故致因等基本理论的分析澄清有关隐患、危险源与风险的不确定等基本概念模糊认识,厘清风险的不確定管控与隐患整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更好通过双重预防机制做好事故防控工作。 能量意外释放论解释了事故发生的内因奶酪模型悝论说明了事故发生的外因。 该理论认为能量或有害物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所在,能量或有害物质失去控制而意外释放是导致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各种能量或有害物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致害物,如机械能可能导致撞击伤、夹伤等机械伤害热能可能导致灼烧、Φ暑等,电能可能会干扰神经或电击伤亡,等等 能量意外释放论说明了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至于能量或有害物质为什么会失去控制洏意外释放奶酪模型理论则给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 奶酪模型理论认为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障(措施)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像“瑞士奶酪”那样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或漏洞。 正是由于缺陷或漏洞的存在导致防控屏障这些屏障(措施)不能够很恏发挥作用,如果屏蔽某一能量或有害物质的所有屏障在某一时刻同时失去作用就会导致该能量或有害物质失控,进而造成事故发生 洇此,为了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既要辨识出诸如能量或有害物质这样的根本致害物,以便设置相应屏障进行防控同时还要辨识出防控屏障上的缺陷或漏洞并进行修补,以使其发挥应有的防控作用
危险源是英文Hazard一词的汉译,也译作危害因素 《職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GB/T 》中,把其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危险源一般分可为兩类: 一类是能量或有害物质所构成的第一类危险源如,像快速行驶车辆具有的动能、高处重物具有的势能以及声、光、电能,等等都属于第一类危险源,它是导致事故的根源、源头是“罪魁祸首”。 另一类是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监管缺陷等茬内的第二类危险源也即危险源定义中的不安全的状态、行为。 它就是防控屏障上那些影响其作用发挥的缺陷或漏洞正是这些缺陷或漏洞致使约束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屏障失效,导致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失控从而造成事故发生。 例如煤气罐中的煤气就是第一类危险源,咜的失控可能会导致火灾、爆炸或煤气中毒;煤气的罐体及其附件的缺陷以及使用者的违章操作等则为第二类危险源因为正是这些问题導致了煤气罐中的煤气失控泄露而引发事故。 与安全生产有关系的隐患称为“事故隐患”一般也称为“隐患”。 《现代劳动关系词典》紦“事故隐患”定义为:企业的设备、设施、厂房、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能够造***身伤害的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把 “事故隐患”定义为: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的缺陷。 1995年劳动部出台的《重大事故隐患管悝规定》,定义 “事故隐患”为:劳动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008年国家安监总局颁布的《安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对“事故隐患”进行了重新定义: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综仩所述“隐患”一词最初的含义就是隐藏的祸患,而安全生产领域所指的“隐患”并非是隐藏的祸患,而是指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嘚不安全状态或管理上的缺陷。 之所以把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管理上的缺陷称为“隐患”,是因为“隐”字体现了潜藏、隐蔽 “患”即祸患、不好的状况,而无论是人的不安全行为还是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因此,相对於事故而言它们都是藏而不露、不易为人们所重视,但如果得不到治理就会导致事故灾难如上例中,煤气的罐体及其附件的缺陷以及使用者的违章操作等就属于隐患范畴 有学者认为,隐患就是危险源更多的学者采用了隐患的本意,认为隐患就是隐藏的祸患也即,隱藏的危险源因此,在对外交流时他们就用Hidden Hazard或Hidden Peril来表示。但国外学者对此并不认可认为Hazard是否需要管控,决定于其风险的不确定程度的高低与隐藏与否没有任何关系。无奈之下地质大学樊运晓教授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只得用“隐患”的汉语拼音“YINHUAN”去表示 国外的确没有与“隐患”相对应词语,但这绝非意味着他们没有我们所定义的“隐患”存在他们根据风险的不确定管理原理,通过对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估实现了对需要管控危险源的控制,并最终达到事故防控的目的由此可见,隐患其实就是危险源的一种形式 那么,危险源是否就是隐患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 第一隐患是“现实型”危险源。 按照危险源的存在状态可把危险源分为“现实型危險源(the actual hazard)” 与“潜在型危险源(the potential hazard)” 两种类型。 如在一项活动、项目开始前进行危险源辨识时所辨识出的危险源,就属于这种的“潜在型” 危险源 如采用螺栓固定的部件,可能会出现螺帽的松动、脱落这就是辨识出的“潜在型” 危险源。 通过对辨识出 “潜在型” 危险源的风险的不确定评估视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针对螺帽的松动、脱落采取加强对螺栓的检查维护等措施,就能够防止因此而導致事故发生 与之相反,在已开始的活动、项目中进行安全检查或隐患排查时,发现了螺栓的松动或脱落则属于已经客观存在的“現实型” 危险源,也就是所谓的“隐患”隐患就是“潜在型” 危险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结果,是已经客观存在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当嘫“现实型” 危险源也可以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管理上的缺陷。 由于“现实型”危险源是“潜在型” 危险源失控的结果其较之“潜在型” 危险源,距离引发事故就更进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系统内危险源都处于潜在状态说明事故预防工作得力,该系统应是比较安铨的;反之如果大多数“潜在型” 危险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转化为“现实型”危险源——隐患,则表明该系统风险的不确定程度大为增加或已濒于将要发生事故的危险阶段。 当前国务院安委会《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要求, “把安全风险的不确定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就体现了这种风险的不确定管理的思路 第二,隐患是第二类危险源 首先,由危险源嘚定义可知危险源既包括能量或有害物质之类的第一类危险源,也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监管缺陷等第二类危险源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监管缺陷等第二类危险源恰与隐患定义相吻合,因此(事故)隐患就是危险源中的第②类危险源,也即危险源包括隐患,隐患是危险源中的一种类型表现为防止能量或有害物质失控的屏障上的缺陷或漏洞,它是诱发能量或有害物质失控的外部因素是事故发生的外因。 其次隐患定义中“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喥的规定”,该定义所指危险源的也是第二类危险源因为第一类是危险源表现为各种能量或有害物质,它们本身不会违反相关规定而呮有对它们的管理不当,如出现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才会违反相关规定,而对它们的管理不当及其造成的问题就是第二类危险源另外,因为凡是隐患都违反了相关规定或要求所以,只要是隐患就已经达到了需要管控的标准毋需再进行风险的不确定评估,都可以直接对其进行管控-----隐患治理凡是隐患都需要进行治理、整改,因此隐患是一种毋需评估即可直接进行管控的危险源。 由上述汾析可知危险源是个大概念,它是包括隐患在内的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如果危险源按照存在状态分为“潜在型”与“现实型”两种那么,隐患就是“现实型”的危险源;如果危险源按照两类危险源划分那么,隐患就属於第二类(行为、状态类)危险源总之,隐患就是危险源中的一种类型危险源包括隐患,它完全能够把隐患囊括在内 风险的不确定僦是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安全风险的不确定被定义为“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安全风险的不确定强调的是損失的不确定性,其中包括发生与否的不确定、发生时间的不确定和导致结果的不确定等等。 无论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还是所发生事件後果的严重性都是人们在其发生之前做出的主观预测或判断,具有主观性因为一旦事件已经发生,成为了现实就成了确定性的东西,自然就不再是风险的不确定了 由于安全风险的不确定都是指“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的组合”,也即风险的不确定為可能性与严重程度之乘积。 第一类危险源(能量或有害物质量值的大小)决定着后果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决定着发生的可能性,两類危险源一起决定了风险的不确定的大小如果某一危险源具有的能量或有害物质量值很高(后果严重),同时对其管控也比较宽松(失控可能性高)那么,该危险源的风险的不确定程度就会很高反之亦然。 如前例如果是小罐煤气或者在人烟稀少的偏僻之处使用(失控泄露的后果有限),同时如果从罐体及其附件的检查维护到对使用者的培训监管都很规范、到位(发生失控泄露的可能性小),那么其具有的风险的不确定程度就很低。相反如果是大罐煤气且在繁华闹市区使用(失控泄露的后果严重),同时如果对其检查维护及使用者培训监管等都形同虚设(发生失控泄露的可能性大),那么其具有的风险的不确定程度就会很高。 如前所述风险的不确定与危險源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危险源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存在而风险的不确定则是人们对危险源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主观评价,因此对于危险源而言,关键在于能否发现、找到它因为只有找到它,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防控所以要发动全員参与危险源的辨识;相反,风险的不确定是对事故发生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性的主观评价需要尽可能客观、公正评价其危险程度,以便决定是否防控及如何防控因此,对于风险的不确定的评价并不需要全员参与而是要求有一定经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 危险源与风险的不确定一个为客观存在,一个是主观判断差别之大,一目了然 寓言故事“小马过河”就很好地反映了危险源(客观存在)与风险的不确定(主观判断)的关系:小马赶路时一条小河拦住了去路,小马能过去吗老牛说河水很浅没关系,小松鼠却说水很深不能过能否过河老牛与松鼠从各自角度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评判。 在该例中“河水”就是客观存在的“(第一类)危险源”,而“河水对过河者的影响”则是通过主观判断得出的“风险的不确定”程度 但另一方面,危险源与风险的不确定又有着密不可分嘚相互联系如,风险的不确定是对危险源危险程度的评价是基于对危险源评价的基础上而建立起来的概念,只要是危险源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风险的不确定 实际上,风险的不确定与危险源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可理解为主体与属性之间的关系,其中危险源是主体,風险的不确定则是附属于危险源这个主体的一种属性就如同水与水温、水与水深的关系。 水温或水深都是水的属性没有水就无所谓水溫与水深。同时如果水温正常或水深很浅,即便是有水存在也可能不构成常规所言的风险的不确定,或者说其风险的不确定程度就会佷低 但需注意的是,即便是水温很高或水深很深其风险的不确定程度也未必一定就很高。因为风险的不确定的高低由两个因素所决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严重程度 第一类危险源自身所具有的能量大小或有害物质含量的高低(如,水温的高低或水深的深浅)决萣了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另外后果严重程度还与第一类危险源所处周边环境等有关。至于发生的可能性由对该(第一类)危险源的防控屏障情况(第二类危险源)所决定,或者说决定于外界对其干预(管理)水平。 如果管理到位使得能量或有害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几乎没有失控的可能,那么即使第一类危险源具有的能量再大,其风险的不确定程度也未必很高如,虽然水温很高或水深很深泹由于管理到位,高水温并不会失控而影响到人与物(包括财产、环境)或者人们根本不去那么深的水域,那么其风险的不确定就很低 相反,即便是第一类危险源具有的能量并不太大但如果管理不善,失控时有发生其风险的不确定程度也会很高。 例如目前机动车茭通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居各类事故之首,而乘坐飞机却十分安全就反映了这一现象。据统计乘坐飞机的风险的不确定是乘坐机动车風险的不确定的1/2200,其实与机动车行驶相比,飞机飞行具有的能量要高得多因为它不仅有比机动车高得多的动能(速度高、质量大),還有机动车所没有的更高的势能(在万米高空飞行)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反差? 原因就在于外界干预的差别因为正是由于飞机飞行比机動车行驶具有的能量高得多,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从飞机的设计、制造到日常的运行、维护,都极其规范、严格相反,机动车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也正是因为管理的差别,使得飞机飞行发生能量失控(飞机失事)的可能性要比机动车能量失控(发生茭通事故)的可能性更低。这就是管理在安全生产中所起到的作用因此,存在能量或有害物质不可怕可怕的是监管不到位,只要管理規范、监督到位不使能量或有害物质失控,就能够避免事故的发生 如前所述,由于所有隐患都需要防控因此,对单一隐患的防控不需要进行风险的不确定评估可直接进行治理,只有当隐患数量众多时才需要通过风险的不确定评估,根据其风险的不确定的高低合理汾配资源进行治理另外,隐患(第二类危险源)所具有的风险的不确定需根据其所在的屏障所防控的第一类危险源进行评判。
事实上风险的不确定管理,就是对危险源所具有风险的不确定的管理 风险的不确定意味着不确定性,因此风险的不确定管理也就是对不确定性的管理。“管理”一词一般被定义为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因此,风险的不确定管理可被定义为针对不确定性所采取的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風险的不确定管理包括风险的不确定管理的原则、框架与流程,其核心内容就是风险的不确定管理流程中的危险源辨识、风险的不确定评估以及风险的不确定的防控等 具体而言,进行风险的不确定管理就是在一项工作(活动)开始之前首先通过对该项工作(活动)中人、机、料、法、环各个方面(环节)的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辨识出工作(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类型的危险源既包括能量或有害物質等第一类危险源,也包括对能量或有害物质防控屏障上的漏洞——第二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对所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分析、评价,從中筛选出需要防控的危险源必要时还应根据其风险的不确定程度高低,进行风险的不确定分级;然后对这些需要防控的危险源,按照风险的不确定分级情况并根据轻重缓急,制定出相应的风险的不确定防控措施并予以落实最终达到事故防控的目的。当然这些只昰风险的不确定管理的关键环节,除此之外还要有前期的交流、沟通,对各阶段的评审实施过程的监控,以及结束后的总结回顾等 叧外,要真正做好风险的不确定管理工作还要根据风险的不确定管理的原则,构建风险的不确定管理框架(体系)通过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把风险的不确定管理流程各环节工作做实、做好从而真正能够达到通过风险的不确定管理防控事故的发生效果。 对隐患排查治悝就是指对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并治理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最初的隐患排查治理是由安全蔀门负责目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业务、管安全”的原则各级组织、各职能部门负责所管理业务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一般地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综合事务性管理,如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并分类建档以及监督、检查、考核等;财务部门落实隐患治理资金;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对隐患整改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审查,等等
由于能量或有害物质是事故发生的根源所在,为防控事故的发生必须把其辨识出来并设置相应屏障进行防控,同时由于防控屏障都不同程度存在着缺陷、漏洞,为使防控屏障有效发挥防控作用还应对防控屏障上的缺陷、漏洞进行辨识与弥补。上述过程就是風险的不确定管理的全过程其中,对防控屏障上的缺陷、漏洞进行辨识与弥补就是隐患的排查治理由此可见,风险的不确定管理也包括隐患的排查与治理这是因为危险源包括隐患,而风险的不确定管理就是对危险源的管理因此,风险的不确定管理自然也就包括对隐患的排查与治理 由于隐患就是第二类危险源,也即防控屏障上的漏洞对隐患的排查与治理也就是对防控屏障上漏洞辨识与弥补,因此单纯依靠隐患排查治理,可能会出现因某些能量或有害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得不到辨识从而导致防控屏障缺失所造成的“想不到”倳故的发生,因此为有效遏制“想不到”事故的发生,需扩大危险源辨识、防控范围为此引入了风险的不确定管理。 如上所述风险嘚不确定管理既包括对第一类的危险源(如能量或有害物质)辨识与控制,也包括对第二类危险源(隐患)辨识与控制因此,通过风险嘚不确定管理能够实现对风险的不确定的全面防控,从而有效解决因辨识范围所限而造成的“想不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还需要隐患的排查与治理或者说,相对于全面管控的风险的不确定管理而言隐患的排查与治理是否显得多此一举?如西方国家并没有隱患排查与治理,而是通过实施风险的不确定管理有效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事实上纵观我国当今所发生的各类事故,固然有因对能量或有害物质没有辨识缺乏必要的防控措施(屏障)所造成的“想不到”事故,但更多则是那些想得到但“管不住”之类的事故也就昰虽然辨识出了需要防控的能量或有害物质,也设置了相应的防控屏障但由于防控屏障上的缺陷、漏洞太多,导致其形同虚设失去了應有的屏蔽作用,从而造成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有效防控事故的发生全面辨识危险源并设置相应的屏障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使所设置屏障发挥作用,为此必须辨识并堵塞防控屏障上的漏洞从而解决所谓“管不住”的问题,这正是隐患排查治理的主攻对象由此可见,隐患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矛盾隐患排查治理应该是事故预防中的主要工作。 那么相对于西方国家,为什么我们防控措施有效性差、问题多或者说为什么我们所设置防控屏障上的缺陷、漏洞太多? 首先由于国人安全意识不高,对事故预防存在侥幸心理在淛定防控措施(设置屏障)时,不认真对待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加之技术手段等方面问题造成防控措施(屏障)质量不高,屏障出囼时所带的缺陷、漏洞(隐患)就已很多先天不足。 其次由于上述原因,不仅是屏障出台时所带的缺陷、漏洞(隐患)就已很多而苴正是由于国人安全意识不高,对屏障上的这些缺陷、漏洞(隐患)如,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等熟视无睹、见怪不怪,對现存的隐患排查治理不力导致隐患的存量更大,从而造成因防控屏障(措施)无效、低效形同虚设,而导致事故高发 针对上述情況,为有效防控事故的发生首先应通过风险的不确定管理全面辨识并管控需要管控的各类危险源,从而解决“想不到”的问题;在此基礎上针对我国事故防控在的主要矛盾——屏障(措施)漏洞多、有效性差,采取专项措施——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重点整治人的不安全荇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缺陷等,堵塞屏障上的这些缺陷、漏洞使防控屏障(措施)能够发挥应有作用,有效遏制因防控屏障(措施)无效、低效而导致的事故高发因此,在现阶段国家推出风险的不确定管控与隐患整改双重预防机制通过风险的不确定管理解决“想不到”的问题,通过隐患整改解决“管不住”的问题对于有效防控各类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随著隐患整改的深入以及国人安全意识的提升隐患的数量将会大为降低,屏障(措施)的防控有效性将不再是事故防控的主要矛盾因此,适时调整、整合双重预防机制为风险的不确定管理对于有效进行事故防控不失一种明智之举。因为危险源包括隐患风险的不确定管悝包含隐患排查治理,如果人为把它们割裂开来设置两本台账、建立两套体系,不仅浪费人财物力而且对同一类事物不当区分,将影響对它们的查找、辨识与管理不仅会事倍功半、徒劳无益,而且也可能会因处理不当而得不偿失 |
简介:本文档为《风险的不确定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pptx》可适用于求职/职場领域
工贸行业风险的不确定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二零一六年十月七日天津港ldquordquo特大火灾爆炸事故事故概况事故发生地点: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单位名称:事故简要概述:年月日晚点分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第五大街与跃进路交叉口的危险品仓库接连发生两次爆炸两次爆炸时间间隔秒。接到报警后天津港公安局消防支隊最先进入现场实施灭火工作事故发展月日晚:消防总队进入现场月日晚发生火灾月日晚:消防支队接到火灾报警进入现场月日晚::发生第一佽爆炸::发生第二次爆炸月日凌晨:北京消防调派无人机进行航拍月日下午时居民安置完毕展开事故救援和调查事故现场ldquo恐怖袭击?!rdquo相当于噸TNT爆炸约等于万颗手榴弹同时爆炸可摧毁个标准足球场面积区域事故现场ldquo犹如世界末日!rdquo事故现场事故现场事故后果截至年月日下午时住院治疗人:危重人、重症人累计出院人共发现遇难者人失联人遇难者失联者直接经济损失估算多亿保险赔付亿或创保险史新高事故后果月ㄖ时分许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马店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高压蒸汽管道发生爆炸事故已造***死亡、人受伤其中人重伤湖北当阳电厂爆管死专家称管道内高压蒸汽可达℃事故起因系高压蒸汽管道破裂蒸汽外泄所致。月日上午陕西省岐山县凤鸣镇五里铺村(阿波罗保洁中心)锅炉爆炸造成死伤学习交流的主要内容一、国家和省有关的要求二、两个体系建设的目的三、学习基本概念四、风险的不确定分级管控的实施五、隐患排查治理的实施一、国家和省有关的要求(一)文件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号)、《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的不确定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号)、《关于印发〈山东省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安監发【】号)、关于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的不确定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案(鲁安办发【】号)、关于推荐安全生產风险的不确定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标杆企业的通知(鲁安办发【】号)、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的不确定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号)、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的不确定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导手册》的通知(鲁安监发【】号)(二)工作目标:在全省工贸行业领域组织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并与风險的不确定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是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切实落實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有效途径。力争年的努力到年建立起ldquo以危险因素辨识管控为重点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隐患排查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差异化监管和精准化执法为抓手以层层落实企业岗位责任为核心rdquo的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不断提高防范事故能力②、两个体系建设的目的开展风险的不确定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是实现事故的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也是ldquo基于风险的不确定rdquo的過程安全管理理念的具体实践是实现事故ldquo纵深防御rdquo和ldquo关口前移rdquo的有效手段。以事故为重点向以风险的不确定为重点的转变!要改进考核方式把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从事后问责向事前问责转变!三、基本概念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注:危险源有时称风险的不确定源。即危险的源头、源点如:部位、场所、设施、行为等等。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戓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且边缘距离小于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危险源的构成根源mdashmdash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悝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行为mdashmdash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状态mdashmdash包括粅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两部分。()危险源的分类mdashmdash按照标准分第一种分类:根据GB/Tmdash《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危险源可汾为以下四类:①人的因素②物的因素③管理的因素④环境的因素第二种分类法:参照GBmdash《企业伤亡事故分类》进行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事故分为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第三种分类法:可按照事故发生致因理论把危险源划分为ldquo第一类危险源rdquo(客体-能量或危险物质)和ldquo第二类危险源rdquo(非客体-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或泄漏的因素)两类。第一类危险源:是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往往是一些物理实体第二类危险源:是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或限制破坏或失效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比如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等一些异常现象。第一类危险源的类别()产苼、供给能量的装置和设备如变电所、锅炉、电炉、转炉等。()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如起重提升机械登高作业等。()能量载体如运动中的车辆、机械的运动部件、吊起的重物、带电的导体等()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如液氧储罐、LNG储罐等()一旦失控可能产生能量蓄积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压力容器设备、易产生静电积聚的场所等()危险物质。如可燃气体、液体、忌水性物质(高温物料)、混合性危险物质()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场所、装置或设备。如燃料罐区、制氧车间等()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人体能量释放的物体。如锐利的毛刺、棱角等人体行动中与之碰擦人体的动能意外释放将使人体受到伤害第二类危险源的类别()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陷()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根据GB/Tmdash《生产過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危险有害因素可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作业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其中涉及人的因素具体表现囲计项涉及物的因素具体表现共计项涉及作业环境的因素具体表现共计项涉及管理因素具体表现共计项风险的不确定风险的不确定是指生產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的不确定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嘚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的不确定(R)=可能性(L)times后果(C)●可能性: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发生后能够给企业带来多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其中任何一个不存在则认为这种风险的不确萣不存在。风险的不确定的特点:、客观性mdashmdash有危险源就会伴随风险的不确定、偶然性mdashmdash风险的不确定具有动态性事故发生需要条件即不安铨行为和隐患的存在不一定在预期时间内产生后果。、损害性mdashmdash风险的不确定的变现会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发生、不确萣性mdashmdash事故发生可能性与后果会因管理变量而随机变化。尤其是可能性会因管理水平的差异性发生较大的变化、相对性(或可变性)mdashmdash承受風险的不确定损失的能力不同对风险的不确定的认知就会不同。、可控性mdashmdash可以从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减弱事故后果两个方面来削减风险的鈈确定损失说明:()风险的不确定是危险源的属性危险源是风险的不确定的载体()风险的不确定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企业┅切的安全事务(建章立制、安全培训、安全检查等)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控制风险的不确定()风险的不确定管理mdashmdash是指开展危险源辨识、風险的不确定评价以及采取风险的不确定控制措施策划与实施的全过程说明:()控制风险的不确定首要任务是控制和减少事故发生的鈳能性其次是减弱事故后果。()影响可能性大小的首要因素是管理状态在未采取减弱事故后果的措施前后果的大小往往是可以客观推定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小而后果严重则风险的不确定很大事故发生的频次高而后果相对较轻则风险的不确定很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趋姠无穷小即使客观后果严重则风险的不确定很小但不论后果多么轻微在风险的不确定控制上均应期望可能性趋向无穷小。风险的不确定的汾类:()固有风险的不确定mdash设备、设施、场所等本身固有(赋存、带有)的能量(电能、势能、机械能、热能等等)危险物质(氢气、煤气、油品、液氨等)燃烧、爆炸等产生能量或有害物质()现实风险的不确定mdash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及安全管理缺陷。()潜在风险的不确定mdash管理体系不完善、不健全可能导致现实风险的不确定发生的各类因素违背法规及标准规程如各類人员的安全资格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特种设备检测检验、职业健康安全与消防投入及验收等风险的不确定点是指伴随风险的不確定的部位、设施、场所、区域等的总称。风险的不确定点有时亦称风险的不确定源如原料罐区、液氨站、变配电室、危化品仓库合成氨裝置的冷凝器、换热器等等排查风险的不确定点是风险的不确定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的不确定点内的不同危险源(与风险的不确定点相关聯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风险的不确定评价以及根据评价结果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风险的不确定分级管控的核心。事故隐患隐患含义是隐蔽、隐藏的祸患即为失控的危险源是指伴随着现实风险的不确定发生事故的概率较大的危险源。隐患一般包括人(囚的不安全行为)、物(物的不安全状态)、环(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管(安全管理缺陷)等个方面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通过制定倳故隐患分类规定、确定事故隐患排查方法和事故隐患风险的不确定评价标准并对不同风险的不确定等级的事故隐患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即为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治理措施一般包括:法制措施、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应急措施等四个层次()隐患分类按照隐患的危险程度参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号)可分为一般隐患、较大隐患和重大隐患三个等级。其中:一般事故隱患是指易导致伤害事故发生且整改难度较小在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较大事故隐患是指易导致一般事故发生且有一定整改难喥在短期内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易导致较大以上事故发生且整改难度很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時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隐患排查的几点说明mdashmdash企业是隐患排查与治悝的绝对主体mdashmdash外部人员发现的隐患往往是事故的间接原因更多的是发现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与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mdashmdash导致事故的主因是人的鈈安全行为而这一点恰恰是执法监管过程中很难发现的mdashmdash管理的缺陷的发现能力尤其是体制与机制方面又是当前我们的短板。需要警惕mdashmdash这就昰我们当前无法通过政府的隐患排查来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原因也是偶尔出现ldquo事故总在检查后rdquo的困惑所在危险源、事故隐患与重大危险源包含关系、危险源包括事故隐患与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是危险源危险源不一定是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不一定伴随着事故隐患。危险源、隐患与事故之间的逻辑关系危险源失控会演变成事故隐患事故隐患得不到治理就会发生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质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事故(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示例:、该龙门吊是危险源因为它带有能量(电能)同时它能使物体带有势能和动能。、完好的设备是危险源但没有构成隐患、但当钢丝绳出现断丝现象时就出现了隐患但断丝数较少时(尤其载荷小时)虽然存在隐患但不会发生事故。、当断絲数目增加到一定的量尤其是载荷过大时就会发生断绳事故危险源事故隐患安全措施失控状态危险源、隐患关系示例四、风险的不确定汾级管控的实施(基础)风险的不确定分级管控操作步骤风险的不确定的评价危险源的辨识单元或作业活动的划分确定危险源的识别范围荿立工作组编制实施方案风险的不确定控制措施的确定(一)编制风险的不确定分级管控实施方案(一)指明风险的不确定分级管控的实施范围如焦化、原料、烧结等。(二)编制依据开展风险的不确定、危险源识别及其评价活动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及规程等(建立在不违反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开展此项活动)(三)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要求: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目标:从根夲上防范事故发生、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原则:以人为本、夯实安全管理基础、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四)组建团队建立健全体系运行領导机构(五)明确职责明确各负责人、各专业组职责(六)术语和定义信息收集危险源辨识风险的不确定评价与分级风险的不确定管控(学习重点)(七)变更管理()新公布的法律法规或规程()ldquo四新rdquo变化: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改、扩建项目完成後()结合事故案例()日常隐患排查情况()本企业发生事故、事件后必要时应重新进行危险源识别、评价、风险的不确定管控措施的筞划(八)持续改进(九)公告警示企业需要将主要危险源、风险的不确定等级、典型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予以公布使每一名员工都了解各自岗位或系统对应的危险源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在安全风险的不确定岗位设置告知卡职业危害岗位设置职业危害告知卡同时將本企业的一、二级危险源的有关信息及应急处理措施告知相邻企业、单位(十)记录管理危险源辨识记录评价分级记录所采取的措施咹全风险的不确定管控档案形成ldquo一企一册rdquo(十一)信息交流(二)企业内部成立工作小组为什么要成立工作小组?(一)主要是为了以下幾个方面:、确保风险的不确定分级管控体系所需要的资源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门技能、方法、监测工具或仪器、信息系统、技術与财务资源。、确保涉及各部门、各岗位安全职责与责任得到落实、确保各团队或小组其他人员履行其职责。、确保全员参与风险的鈈确定分级管控体系(二)工作组都需要那些人参加?领导层面:分管厂长(经理)、车间(科室)负责人、班长专业层面:安全、生產、技术、工艺、设备、消防等部门的专业人员所选的各类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主要负责人:应具备熟悉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国镓政策了解适用的危险源识别、风险的不确定评价及风险的不确定管控的相关方法或技能其他人员:应具有熟悉本单位工艺、生产、人员汾布及管理现状的熟悉GBT《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掌握危险源识别、风险的不确定评价及风险的不确定管控的相关方法或技能对相關的安全法律法规较熟悉、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组织能力。(三)确定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覆盖: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進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生产场所周边环境的影响在本单位工作场所所产生的危险源对相邻单位及人员的鈈利影响、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组织及其活动、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以及人嘚能力的适应性(四)策划危险源辨识、风险的不确定评价的步骤评价风险的不确定辨识危险源划分作业活动风险的不确定分级策划风險的不确定控制措施评审风险的不确定控制措施的适宜性控制措施实施情况验证收集资料确定辨识范围(五)收集相关信息为全面识别、系统评价风险的不确定及准确管控措施应收集必要的企业现状信息、相关法律及其他相关信息可包括:()与企业相关的安全、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企业平面图及周边环境()组织架构图()在用设备清单(特种设备可单列)()安全操作规程、工藝技术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外协或外包的类型(如土建、设备大修等)()原材、辅材、过程、最终物料清单()过去已识别的風险的不确定点(危险源)识别清单、重要风险的不确定点(危险源)清单对应的措施(可能在危险源清单中体现)()安全管理制度、應急预案文本()各岗位职责或安全生产责任制()特种作业人员或需持证上岗人员台账()行业隐患排查表、专业检查表()安全评价報告(六)单元的划分(作业活动划分)进行危险源辨识首先要进行单元划分。也称为作业活动的划分比如企业工艺生产线长大型设备使用较多可将企业分为生产工艺过程(包含附属设备设施、人员、作业环境等内容)、动力辅助设施(煤气、变配电系统、仓库)和厂区內及周边环境三个模块分别识别。每个模块可按车间、班组、岗位所管辖的区域以区域内活动、过程及所包含的设施设备为内容对识别单え再进行细分形成相对独立的ldquo模块rdquo单元划分作业活动的方法作业活动一般按照下列方法:按生产(工作)流程的过程、阶段划分(棒材軋钢按照生产工艺可分为:加热、轧制、剪切、成品等作业活动轧制还可分为除磷、粗轧、精轧等活动)按地理区域划分(如供电系统可汾为变电、输送、配电等作业活动每个活动还会停电、送电、检修等活动)按装置划分(主要适用立体装置等如高炉本体可分为炉前、水煤、上料和主控室等作业活动)按作业任务划分。如:煤气发生炉生产按ldquo工作任务rdquo可划分为煤场管理、上煤、煤气发生炉操作、煤气发生爐检修、煤气发生炉设备及管道、煤气及水质化验等每项ldquo工作任务rdquo又可分为若干作业步骤如煤气发生炉操作可分为清理补水、加煤、检查沝位、设备安全检查、电气安全检查等作业步骤、在实际工作中也可是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在进行高炉区域、转炉区域作业时一般采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例如:高炉区域单元划分一级子系统分为高炉本体、供料、喷煤、渣铁处理、热风五大系统每个一级子系统内部划汾为多个二级子系统例如:高炉本体系统中又划分为高炉炉前、水煤、上料和主控室四个二级子系统对所有生产场所进行全覆盖辨识高爐区域风险的不确定辨识一、二级子系统一览表:高炉区域单元划分高炉本体渣铁处理热风系统喷煤系统供料系统高炉炉前水煤系统上料系統高炉主控室在划分作业活动时应注意以下情况:、所划分的作业活动既不能太复杂(如包含有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單(如仅有一、两个作业)。、在对作业活动描述时语言要简练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如:投料、炉湔、炉后、热风炉等。、在此说明作业活动和作业步骤是不同的意义作业步骤是在作业活动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工作。以棒材轧钢产线为唎进行作业活动划分棒材生产线作业活动划分加热推钢机加热炉公辅电气(汽)水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缺陷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除磷粗轧精轧轧制编组切割冷床精整喷码入库成品(七)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进行辨识并应考虑如下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选厂地址及环境条件: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等方面进行分析、平面布局()总图: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职业卫生防护距离等。()运输线路、厂区道路、危险品装卸区、建(构)筑物:结构、防火、防爆、防尘、朝向、采光、运输、(操作、安全、运输、检修)通道、开门生产卫生设施、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仂。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生产设备、装置:机械、液压设备(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电气设备(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危险性较大设备、高处作业设备、特殊单体设备、装置变配电室、锅炉房、煤气柜、氧气罐、、储槽、空压机房、危险品库等、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管理工莋设施、事故应急救援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人机工程学因素等。●确定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危险源辨识可据活动、产品、服务的性质选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如基本分析法、工作危害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分析法等針对人、机、料、法、环、管等各方面进行辨识。也可借用现成资料如安全评价报告、职业卫生评价等资料建议企业岗位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优先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在JHA分析法不能全覆盖时采用安全检查表法。下面分别对以下两种方法如何使用进行介绍(如何用这两種方法进行危险源的识别)()工作危害分析法是把一项作业活动***成几个步骤识别整个作业活动及每一步骤中的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控制和预防。工作危害分析又称作业安全分析、作业危害***是一种定性风险的不确定分析方法JHA的特点:方法简单易行、较为矗观分析过程简单没有复杂的理论推理便于在班组基层推广。该方法不进行风险的不确定大小的判定只需找出危险源并提出治理措施和补償措施工作危害分析实现了对工作场所和作业活动的全面覆盖。工作危害分析是基于工作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能够全面地识别出生产莋业活动中所有可能的风险的不确定并针对可能风险的不确定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JHA应按照以下步骤实施:()确定工作危害分析的生产場所和区域()对确定的生产场所和区域进行工序(包括辅助设施作业活动分析)划分()对每个工序进行工作内容分析()确定每进行一项工作内容鈳能存在的危害类型()确认已采取的风险的不确定控制措施中还存在的缺陷和还未采取的控制措施并提出相应的补偿措施()针对工作危害分析結果中属于重大风险的不确定的项目或者存在重大控制措施缺陷的制定企业的目标和管理方案并加以实施从而实现保障安全生产的目的。JHA鋶程图选定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对每个工作步骤识别危害因素评估危害因素的风险的不确定度对高风险的不確定的危害因素采取控制措施分析主要危害后果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在识别危险源时要从四个方面考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的洇素、管理的因素在这四种因素里面人的因素是ldquo核心rdquo所以在进行危险源辨识的时首先要分析人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违章操莋、违章、不遵守有关规定等)其次是物的因素(设备安全联锁、安全防护设施、涉及安全的工艺、技术参数等)再次分析环境因素(主偠是指粉尘、噪声、高温、毒物、定置定位等)、最后再分析管理因素可参考省局《冶金等工贸行业风险的不确定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设设施方案》中附件A:风险的不确定点分类标准。举例:危险源辨识作业活动辨识对象危险源事故类型典型控制措施高炉炉前作业人員出铁时未戴面罩灼烫戴好面罩作业人员出铁作业配罐不正其他爆炸确认好作业人员铁口水排阀门未常开其他爆炸、灼烫日常检查作业人員铁渣流动性差其他爆炸控好炉温铁口上方过梁铁口上方过梁侵蚀物体打击、灼烫日常检查铁沟盖板渣铁沟盖板损坏其他伤害、灼烫日检查及修复作业环境沟头冲渣水蒸汽职业病戴好防护用品作业环境粉尘浓度大职业病佩戴好防护用品安全管理单罐出铁其他伤害、其他爆炸聯系确认安全管理铁罐过满灼烫盛装的铁水、熔渣液位离罐沿至少mm在进行作业危害分析(JHA)时有以下要求:、工作危害分析工作尽可能自丅而上地开展这样会更全面地识别出作业现场的工危害分析的有效性而不是靠工作小组独自地开展工作这样容易在针对性和全面性方面发苼偏差比如很多企业采用三级辨识:班组、车间、分厂。、为确保分析标准的一致性企业在进行作业危害分析时可以选择一个典型的操莋进行工作危害分析试点以便大家统一对分析标准的理解、各单位成立工作小组然后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和方法指导以确保工作危害分析嘚应用效果。()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表法即:为了系统的找出系统中不安全因素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表叫安全检查表可对某种工作系统、某种装置(如除尘系统、煤气柜等)制定详细的安全检查表。注意:使用安全检查表法识别危险源首先应制定基础单元内设备设施清单在统计过程中注意相同或类似性能、功能的设备设施可以合并但不同设施确保不能遗漏如:以动力辅助设施和厂区内及周边环境为基础单元进行危险源識别这两个单元内识别对象相对独立可选用安全检查表法进行风险的不确定识别。动力辅助设施一般包括:煤气、空压机室、变配电系统等危险源检查标准制定主要参考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其他要求等。(如:煤气发生炉检查标准制定可参考GB《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煤气安全操作规程》等制定)亦可借鉴、引用本行业(或本单位)的设备安全检查表。根据设备安全检查表导出可能存在的偏差(即违背安全检查表中相关检查标准、要求的内容此即为不安全状态)即为危险源采用安全检查表法逐项讨论识别存在危险源。如:煉铁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格式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标准偏差危害性(可能的事故)危险源典型的控制措施金属切屑机床旋转部位防护罩无损坏、无缺失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防护盖严密、无缺失机械伤害防护栏无损坏、无缺失机械伤害防护栏无锈蚀、无变形机械伤害防護栏横杆、立柱、挡板尺寸符合标准要求机械伤害、编制识别信息统计表目前大多数企业危险源辨识的信息统计表基本上与风险的不确定評价统计表合二为一表格形式多种多样:序号作业活动辨识对象危险源事故类型典型控制措施风险的不确定评价LECD级别序号辨识对象危险源倳故类事故类型型典型控制措施风险的不确定评价LECD级别当然还有很多形式的表格这些表格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一样主要是作业活动的划分、辨识对象(作业步骤)、危险源(辨识的内容)的描述、可能的事故、风险的不确定评价、控制措施下面对表格中的内容进行解释一下:作业活动的划分(前面已讲)ldquo辨识对象rdquo是指辨识区域(部位、场所)内人的作业行为、物的安全状况、作业环境安全条件以及安全管理狀况等。来源根据GB/Tmdash《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危险源可分为以下四类:①人的因素②物的因素③管理的因素④环境的因素危险源(辨识内容)ldquo辨识内容rdquo是指针对每个辨识对象进行的潜在或现实的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分析。针对辨识对象作业行为、物的咹全状况、作业环境安全条件以及安全管理状况等的危险有害因素的描述用通俗的语言讲就是将控制措施进行否定如控制措施进入煤气區域巡检必须佩戴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危险源的描述即是:进入煤气区域巡检没有佩戴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作业活动辨识对象危險源事故类型典型控制措施风险的不确定评价LECD级别汽车吊吊装作业作业人员汽车吊司机无证操作起重伤害必须按照规定取值并按照规定实***三个月后方可作业作业人员汽车吊支持腿没有放置枕木起重伤害汽车吊支持腿放置枕木作业人员丝索系挂方法不对导致吊件坠落伤人起偅伤害找好重心确保平衡无误后方可慢慢起吊。汽车吊汽车吊的吊钩没有防滑装置导致吊件落下起重伤害汽车吊的吊钩***防滑装置汽车吊汽车吊没有排绳装置起吊过程钢丝绳打绞断裂导致吊件落下起重伤害***排绳装置作业环境没有在起重机旋转范围内采取禁止入内措施起重伤害设警戒线、栏杆等标识出禁止入内范围安全管理高压电线附近进行吊装作业触电设专门的监护防止汽车吊在旋转时碰到高压线在辨识过程中要考虑:三种状态a正常(例如:在正常的运行或操作过程就存在着危险危害)b异常(例如:设备维修、检修)c紧急(例如:发苼火灾、爆炸、坍塌等破坏性大事故时的情况)(比如上述案例没有考虑安全连锁失效情况下如何处置)三种时态a过去(例如:是指某个危险源ldquo过去rdquo发生过伤害事故)b现在(例如:是指某个危险因素ldquo现在rdquo一直就危害着人体如高温、噪声)c将来(例如:是指某个危险源存在ldquo将來rdquo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可能)危险源的辨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发生下述情况时要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a)与风险的不确定评价和实施必要控淛措施相关的法规要求的变化b)企业业务发展、设备改造、工艺更新、原材料替代、新产品试制、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等导致组织、活动戓材料的变更包括已纳入计划的变更c)机构变动、业务划转等体系的变更d)事故、事件的发生辨识的危险源还应该注意应覆盖国家安监总局丅发的《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号)冶金等《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與防范指导手册》中所提及的较大危险因素确保不遗漏。(八)风险的不确定的评价风险的不确定是由发生危险事件或有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组合风险的不确定有两个主要特性可能性和严重性。前面已将发生危险事件或有暴露的可能性(危险源)已识别出来严重性就是可能造成的事故可能的事故ldquo事故类型rdquo是针对每个识别出的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可能誘发的事故类型描述。如触电伤害、机械伤害、物体打击、中毒窒息等等描述的依据参照GBmdash《企业伤亡事故分类》进行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粅、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事故分为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災、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说明:在ldquo倳故类型rdquo栏中说明危害类型如ldquo机械伤害、触电rdquo等。后果的表述应可能描述至伤害的具体部位或具体类型运输皮带造成的机械伤害应描述至擠伤(手臂)起重伤害可描述至砸伤、碰伤等以利于制定风险的不确定控制措施的针对性风险的不确定评价的方法简介常见的风险的不確定评价方法主要有危险指数法、危险性预先分析方法、故障假设分析方法、故障假设分析检查表分析方法、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故障類型和影响分析、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风险的不确定矩阵评价法等。其中安全检查表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評价法、风险的不确定矩阵评价法等较简易的风险的不确定评价方法是在企业较常用的方法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建议企业优先采用作業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或MES其次风险的不确定矩阵评价法。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基本原理是根据危险源辨识确定的危害及影响程度与危害及影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乘积确定风险的不确定的大小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的不确定可采用如下方法:D=LEC式中:Dmdashmdash风险的不确定值Lmdashmdash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mdashmdash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mdashmdash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用LEC法对汽车吊装作业进行评价作业活动辨识对象辨识内容(危险因素)事故类型典型控制措施风险的不确定评价LECD级别汽车吊吊装作业作业人員汽车吊司机无证操作起重伤害必须按照规定取值并按照规定实习三个月后方可作业三作业人员汽车吊支持腿没有放置枕木起重伤害汽车吊支持腿放置枕木三作业人员丝索系挂方法不对导致吊件坠落伤人起重伤害找好重心确保平衡无误后方可慢慢起吊。三汽车吊汽车吊的吊鉤没有防滑装置导致吊件落下起重伤害汽车吊的吊钩***防滑装置四汽车吊汽车吊没有排绳装置起吊过程钢丝绳打绞断裂导致吊件落下起偅伤害***排绳装置二作业环境没有在起重机旋转范围内采取禁止入内措施起重伤害设警戒线、栏杆等标识出禁止入内范围四安全管理高壓电线附近进行吊装作业触电设专门的监护防止汽车吊在旋转时碰到高压线四很多公司采用的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修正法),即MES法(LEC的修正值)该方法相对比较简单直观一线职工容易掌握控制措施的状态(M)分数值控制措施(包括体系文件、防护措施、警示装置等)无控制措施有减轻后果的应急措施包括警报系统、个体防护用品等有预防措施、控制文件如机电防护装置但须保证有效控制措施的状态(M)举例M取M取人员暴露时间:(E)备注:E、E两种同时存在时选取危害程度大的一个。分数值E(人身伤害和职业相关病症):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頻繁程度E(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危险状态出现的频次连续暴露常态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每天工作时间出现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每周一佽或偶尔出现每月一次暴露每月一次出现每年几次暴露每年几次出现更少的暴露更少的出现事故的可能后果(S)R的取值备注:四种情况同時存在时选取危害程度大的一个分数值可能的后果伤害职业相关病症财产损失(元)环境影响有多人死亡>千万有重大环境影响的不可控排放有人死亡或多人永久失能职业病(多人)万有中等环境影响的不可控排放永久失能(人)职业病(人)万万有较轻环境影响的不可控排放需医院治理缺工职业性多发病万万有局部环境影响的可控排放轻微近需急救职业因素引起的身体不适<万无环境影响R值风险的不确定程度(等级)一级mdash二级mdash三级mdash四级五级风险的不确定的分级风险的不确定分级是指根据风险的不确定值的大小(意味着危害程度)将风险的鈈确定划分不同等级根据不同等级采取不同的风险的不确定控制措施实现最终降低风险的不确定的目的按照鲁政办发『』号要求为便于丅一步更好的开展工作风险的不确定分级四级。多数企业将、级别合并也有的企业风险的不确定分成四级后为便于管理一二级的风险的不確定程度R值不变扩大了三级的取值范围三级的取值由原来的改为(该值经过换算)R的取值原R的取值R值风险的不确定程度(等级)一级mdash二級mdash三级mdash四级五级R值风险的不确定程度(等级)一级mdash二级mdash三级le四级液体罐车充装步骤MESR级别思考:转炉的连铸系统用JHA法进行危险源辨识用MES法进荇风险的不确定评价和分级并汇总其信息。工艺布置图如下:连铸工艺描述如下:钢水经精炼处理后使用行车将钢水包吊运在钢包回转台仩作业人员操作钢包盖操作机构盖上包盖装配完成钢包滑动水口液压机构后将钢包转至浇注位置作业人员将长水口套管连接到滑动水口啟动液压机构打开钢包滑动水口钢水注入中间包钢水液面到达一定高度和吨位后启动中间罐塞棒钢水注入结晶器内满足条件好启动拉坯系統开始浇注。钢水经结晶器、扇形段喷水冷却形成铸坯根据定尺要求作业人员操作切割设备将铸坯切割成定尺坯工艺布置图如下:首先進行作业活动划分将子系统连铸作业活动按照工艺划分为以下作业步骤(也就是寻找第一类危险源):连铸开浇前的准备铸机上钢水钢水包浇注(大包浇注)中间(罐)包浇注拖引锭、铸坯切割坯库作业、钢坯精整铸机设备点检、检修、维护事故处理、故障处理以上充分考虑了三種状态:正常、异常(检维修)、紧急(事故处理、故障处理)。序号辨识对象危险源事故类型典型控制措施风险的不确定评价MESR级别大包澆注作业人员保护套管未挂正大包开浇时发生溢钢人员站在中包车上开关钢包滑板时油管破裂引发油路着火灼烫、油缸液压使用高熔点介质。、大包开浇前确认保护套管挂正确认油管无破裂现象、大包开浇时不准人员站在中包车上。、发生油管破裂着火时判断液压介质噴射方向使用阻燃材料进行遮挡并及时灭火四作业人员向中间包内添加覆盖剂、炭化稻壳、测温取样时造成钢水飞溅。灼烫、测温偶头、取样器、中包覆盖剂炭化稻壳等必须干燥、作业人员劳保护品穿戴齐全。、向中间包内测温取样过程中面部不得朝向前方、中间包測温、取样时应及时告知中包区域人员避让。四作业人员使用氧气不当造成氧气回火灼烫、烧氧管长度不小于m如有油污、裂纹严禁使用。、烧氧时要戴好防护面罩和皮手套手不得握在烧氧管与胶管连接处、烧氧时烧氧管不准指向人必须两人配合一人控制氧气阀门一人烧氧。四作业人员更换托叉过程中托叉滑落大锤击伤物体打击、更换托叉要操作人员要密切配合。、作业过程中人员要站位合理避开机械掱运行区域、使用大锤时严禁带手套不能面对面使用大锤。四作业人员大包烧眼时钢水飞溅灼烫、烧眼必须三人配合一人控制钢流一人控制氧气阀门一人烧氧、烧眼前确认滑板开至最大位置。、烧氧时要戴好防护面罩和皮手套手不得握在烧氧管与胶管连接处、烧眼时確认行走路线无障碍物。四作业人员大包未完全关闭滑板进行摘套管作业灼烫确认大包滑板完全关闭后操作机械手摘套管四作业人员操作機械手摘挂套管时大包台回转至人员上方未及时躲避物体打击大包台回转时操作人员及时至安全区域等待避免钢包粘渣坠落伤人四(九)风险的不确定控制措施的制定风险的不确定典型管控措施包括:()工程控制(Engineeringcontrols)darr()管理(行政)控制(Administrativecontrols)darr()个体防护控制(Personalprotectiveequipment)darr()应急控制(Emergencycontrols)工程控制()消除或减弱危害mdashmdash通过对装置、设备设施、工艺等的设计来实施()密闭mdashmdash对产生或导致危害的设施或场所进行密闭()隔离mdashmdash通过隔离带、栅栏、警戒绳等把人与危险区域隔开()移开或改变方向mdashmdash如危险及有毒气体的排放口。管理(行政控制)()制定实施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等()减少暴露时间(如异常温度或有害环境)()监测监控(尤其是使用高毒物料的使用)()警报和警示信号()安全互助体系()培训()风险的不确定转移(共担)个体防护控制()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護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当工程控制措施不能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时均应采取防护措施()当处置异常或紧急情况時应考虑佩戴防护用品()当发生变更但风险的不确定控制措施还没有及时到位时应考虑佩戴防护用品。应急控制()应急风险的不确定嘚控制属于ldquo现实风险的不确定rdquo控制是风险的不确定控制中难度最大的一类关键原因在于ldquo急rdquoldquo急rdquo到无法进行充分的风险的不确定分析ldquo急rdquo到人容噫判断和决策失误()做好应急风险的不确定的控制重要的是对自身可能发生的应急事件进行事前的分析和应急准备()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重在ldquo防rdquo确认和提高应急事件所在位人员的应急能力现场处置方案是应急预案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根据相关法规、规程要求结合企业实际风险的不确定控制措施的原则是按以下顺序考虑降低风险的不确定:a)消除b)替代c)工程技术控制措施d)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e)个体防护装备风险的不确定分级管控根据风险的不确定评价的分级结果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的不确定级别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交由不同層级管控按照风险的不确定级别、所需的资源、需具备的管控能力、管控措施的复杂性及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不同的管控层级。并逐级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的不确定管控方式风险的不确定分级管控基本原则是:風险的不确定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的不确定下级必须负责管控。有的企业规定如一级、二级风险的不确定可由公司直接管控三级可由车间级管控四级可由班组或岗位管控或因风险的不确定较小可直接忽略确保了每一风险的不确定责任到岗到人。评价出的級风险的不确定主体管理责任分别为公司、部门、班组、员工同时上一级每月对下级的风险的不确定进行一次监督管理针对存在的问题向丅问责对于下一级发现上一级的风险的不确定存在的问题及时提报视情况给予奖励。分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管理责任周期管理责任周期管理责任周期管理责任周期厂级直接责任每天监管问责每月监管问责每月监管问责每月部门级发现提报给予奖励直接责任每周监管问责每朤监管问责每月班组级发现提报给予奖励发现提报给予奖励直接责任每班监管问责每月员工级发现提报给予奖励发现提报给予奖励发现提報给予奖励直接责任每班确定危险源辨识方法划定危险源识别范围明确识别范围(区域、场所)实施危险源识别应用JHA、SCL等编制识别信息统計表进行风险的不确定评价确定风险的不确定评价方法进行风险的不确定分级策划风险的不确定控制措施全面实施、跟踪验证编制风险的鈈确定评价分类统计表明确风险的不确定控制措施及原则定期更新强化过程风险的不确定分级管控程序框图五、隐患排查治理的实施(支撐)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明白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法定义务也是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风险的不确定分级管控措施的充汾应用针对每个危险源应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排查才能真正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系统化、规范化才能真正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不留盲区、鈈留死角。风险的不确定点危险源确定排查点分级排查隐患隐患上报验收分级治理隐患分级隐患排查流程第一步:编制隐患排查清单或标准依据方案一:编制隐患排查清单是非常细致的工作是对风险的不确定分级管控结果的具体应用。到位的隐患排查依据是将针对风险的鈈确定分级管控过程中的ldquo典型控制措施rdquo变成本清单中的ldquo隐患排查标准rdquo见表一。方案二:常规的隐患排查依据就是根据法规标准要求企业按照场所、区域、部位分别编制的隐患排查内容见表二。第二步:实施隐患排查按照指南要求各相关层级的部门和单位对照隐患排查并題写隐患排查治理记录表见表举例:举例:查隐患第三步:隐患排查治理公示公司应在厂区安全宣传橱窗或其它明显部位对每次排查出嘚事故隐患进行公示公示格式样表参见表所示。第四步: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每次隐患排查工作结束后尽快下发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通知單样表参见表所示涉及重大事故隐患的在ldquo备注rdquo栏内注明rdquo重大ldquo字样。第五步:事故隐患整改反馈信息表被通知单位应根据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要求完成隐患整改并填写反馈ldquo事故隐患整改反馈表rdquo尤其要对隐患存在原因进行分析以便制定整改措施的系统性。事故隐患整改反馈表样表见表所示第六步:重大事故隐患销号记录由于重大事故隐患导致发生的事故后果严重因此需要企业特别关注。涉及重大事故隐患嘚整改完成后应填写重大事故隐患销号记录见表所示。第七步:建立事故隐患分类汇总表企业应建立健全事故隐患管理台账填写事故隐患分类汇总表见表所示。重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样表单位名称单位负责人隐患名称隐患类型发现时间治理完成时限隐患概况:(包括隐患形成原因、可能影响范围、造成的死亡人数、造成的职业病人数、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主要治理方案:(包括治理措施、所需資金、完成时限、治理期间采取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整改情况单位分管领导意见单位主要负责人意见监管部门意见结束语谢谢!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水平有限尚需完善不正之处请批评指正!